Publications-Theses

題名 《三國演義》史傳敘述模式的研究
作者 賴志鈞
貢獻者 高桂惠
賴志鈞
關鍵詞 三國演義
敘事學
史傳文學
歷史敘事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5:21:25 (UTC+8)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析中國三大類型之史書──編年體、紀傳體、以及紀事本末體的敘事模式如何制約羅貫中的創作意向,並對情節結構造成了怎樣的牽引作用,進而塑造了《三國演義》獨特的結構形式。並從構成話語的敘事方式與技巧,即敘事主體、敘事視角、敘事時間與人物語言等四方面,探究歷史敘事的基本特徵,以及其對《三國演義》的影響。研究對象以和《三國演義》息息相關的《三國志》、《資治通鑑》、《通鑑紀事本末》為重點,然而在歷史敘事的演變過程中,先秦歷史著作──左傳、國語、戰國策,以及《史記》、《漢書》、《後漢書》等,亦在論述的範圍內。研究方法將借重西方敘事學理論,同時以其為論文整體框架的區分原則。
論文首章為緒論,提出研究動機、方法與目的,並界定研究的範圍與整體框架。第二章為《三國演義》的生成背景,陳述中國小說發展中的史傳淵源,《三國演義》形成與流傳的過程及史傳系統中對《三國演義》影響最深的著作,包括:陳壽《三國志》、裴松之注、司馬光《資治通鑑》與袁樞《通鑑紀事本末》,提供文本分析的基本背景資料,以為下章解析文本預作準備。第三章從敘事文本內容的形式的角度,以《三國志》、《資治通鑑》及《通鑑紀事本末》為基本研究對象,探討中國三大史體──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的文體結構,並論述其對《三國演義》組織情節方面起了何種促進作用。第四章從敘事文本表達的形式方面,探究史傳文學對《三國演義》的影響,由敘事主體、敘事視角、敘事時間、人物語言四方面,剖析《三國演義》對歷史敘事形式的承續與揚棄。末章為結論,除論述歴史敘事的侷限性,並強調中國小說的多方接受影響,以及歷史敘事在小說發展過程中的意義。



關鍵詞:三國演義、敘事學、史傳文學、歷史敘事
參考文獻 一、古籍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台北:源流出版社,1987年9月30日初版)
[漢]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宏業書局,1992年10月再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漢書集注》,(台北:世界書局,1974年5月三版)
[後漢]范曄著,李賢等注,《新校後漢書注》,(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9月初版)
[晉]陳壽著,李宗侗主編,《三國志》,(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9月初版)
[北宋]司馬光著,《資治通鑑》,(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5月)
[南宋]袁樞著,《通鑑紀事本末》,(台北:里仁書局,1980年11月21日)
陳曦鍾等輯校,《三國演義》會評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二次印刷),
劉勰著,《文心雕龍》,(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9月28日初版四刷)
孟元老著,《東京夢華錄》卷五〈京瓦伎藝〉,(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第一版)
高承著,《事物紀原》卷九〈影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4月第一版)
李漁著,《閒情偶寄》〈詞曲部.結構第一〉,(台北:長安出版社,1979年9月台三版)
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卷五,(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一版一刷)
錢鍾書著,《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第一版)
劉知幾著,《史通》,(台北:華世出版社,1981年9月新版一刷)
著者不詳,《三國志平話》,(台北: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83年5月5日初版)
二、近代專著
一. 有關《三國演義》的著作
〔俄〕李福清著,《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朱一玄、劉毓忱編,《三國演義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沈伯峻著,《三國演義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三國演義研究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2月初版)
許盤清、周文業整理,《《三國演義》《三國志》對照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鄭鐵生著,《三國演義敘事藝術》,(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譚洛非主編,《三國演義與中國文化》,(成都: 巴蜀書社,1992年4月第一版)
關四平著,《三國演義源流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次印刷)
二. 小說史與歷史研究
王汝梅等著,《中國小說理論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次印刷)
王枝忠著,《漢魏文朝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次印刷)
李紀祥著,《時間・歷史・敘事》,(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9月20日初版一刷)
孟昭連等著,《中國小說藝術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次印刷)
侯忠義著,《隋唐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次印刷)
袁世碩著,《文學史學的明清小說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11月第二次印刷)
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第二次印刷)
張俊著,《清代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次印刷)
梁啟超著,《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10月。
陳大康著,《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次印刷)
陳美林等著,《章回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次印刷)
黃霖等著,《中國小說研究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
逯耀東著,《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年2月初版)
齊裕焜著,《中國歷史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齊裕焜著,《明代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次印刷)
劉上生著,《中國古代小說藝術史》,(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三次印刷)
鄧鴻光、李曉明主編,《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第一輯,(武漢:崇文書局,2002年10月第1版)
魯迅著,《魯迅小說史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1992年9月第一版)
蕭欣橋等著,《話本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次印刷)
蕭相愷著,《宋元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次印刷)
瞿林東著,《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6月第2次印刷),
簡後聰、林君成著,《歷史編纂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1月初版)
三. 敘事學:
[美]華萊士.馬丁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5月第二次印刷)
[英]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6月新版三刷)
〔荷〕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次印刷)
Gerald Prince, 《A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 New York: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7.
Shlomith Rimmon-Kenan , 《Narrative Fiction: Contemporary Poetics》, London: Methuen, 1983.
申丹著,《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版第一次印刷)
胡亞敏著,《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二版)
浦安迪著,《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第二次印刷)
張寅德選編,《敘述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陳平原著,《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二版)
楊義著,《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6月)
趙毅衡著,《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次印刷)
羅鋼著,《敘事學導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三次印刷)
四. 文化論述及其他:
丁錫根編,《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王旭川著,《中國小說續書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次印刷)
王泰來編,《敘事美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6年版)
王靖宇著,《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第1次印刷)
王齊洲著,《四大奇書與中國大眾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石昌渝著,《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
李幼蒸著,《理論符號學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李福清著,《李福清論中國古典小說》,(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周英雄著,《小說.歷史.心理.人物》,(台北:東大出版社,1993年10月再版),
林崗著,《明清之際小說評點學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1第一版)
紀德君著,《明清歷史演義小說藝術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次印刷)
胡經之、王岳川主編,《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三次印刷)
孫楷第著,《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孫綠怡著,《〈左傳〉與中國古典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孫遜、孫菊園編,《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匯粹》,(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高小康著,《市民、士人與故事:中國近古社會文化中的敘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第二版)
張素卿著,《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台北 : 書林出版社,1998年)
陳文新等著,《明清章回小說流派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第二次印刷)
傅修延著,《先秦敘事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傅惠生著,《宋明之際的社會心理與小說》,(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次印刷)
辜美高編,《明代小說面面觀:明代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馮文樓著,《四大奇書的文本文化學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黃忠順著,《長篇小說的詩學觀察》,(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第二刷)
楊義著,《楊義文存》第六卷《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二版)
葉朗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6月10日)
潘萬木著,《「左傳」敘事模式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次印刷)
鄭振鐸著,《鄭振鐸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
三、學位論文
王小琳著,《唐代傳奇敘事模式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9年
吳正宏著,《三國故事對水滸傳的影響》,私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
吳堅立著,《三國演義考述》,私立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75年
汪蕙如著,《二拍敘事技巧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
金正起著,《三國演義修辭藝術探究》,私立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2年
洪淳孝著,《三國演義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83年
袁盛森著,《三國演義戰爭描寫研究》,國立高師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86年
涂允文著,《三國演義的歴史敘事與認知──大眾文化歷史思維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歷研所碩士論文,1998年
張娣明著,《三國時代戰爭詩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
張曼娟著,《明清小說評點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0年
陳薏如著,《三國演義評點研究──以毛評為中心》,私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1年
廖文麗著,《古典小說虛實論研究──以三國演義為例》,國立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
劉恆興著,《話本小說敘事技巧析論》,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4年
四、期刊著作
王平著,〈《三國演義》研究〉,《南亞學報》第八期,1988年11月。
馬幼垣著,〈中國講史小說的主題與內容〉,《中外文學》第八卷第五期,1979年。
張清文著,〈三國傳說研究〉,《中華學苑》第四十七期,1996年3月。
傅隆基著,〈從《三國演義》看歷史小說實與虛的藝術辨證法〉,《三國演義學刊》第一期,1985年。
程鵬著,〈歷史與小說──對歷史小說概念的一種理解〉,《文藝理論研究》第一期,1992年。
黃忠慎著,〈《三國演義》的社會價值與文學貢獻〉,《書目書評》第九十九期,1981年。
劉紹智著,〈毛宗崗論歷史小說的特點〉,《三國演義學刊》第二期,1986年8月。
李弘祺著,〈漫論近代中國史學的發展與意義〉,《食貨月刊》復刊第十卷第九期,1980年。
閔虹著,〈《三國演義》人物形象的定型化敘事模式〉,《文藝研究》第六期,2001年。
李躍忠、劉紹明著,〈《三國演義》敘事模式淺探〉,《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第十三卷第二期,2003年6月。
李雙華著,〈論《三國演義》中的歷史主義〉,《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六期。
王振星、黃佳晨著,〈論《戰國策》對《三國演義》創作的影響〉,《濟寧師專學報》第二十三卷第一期,2002年2月。
吳建勤著,〈中國古典小說的預敘敘事〉,《江淮論壇》2004年第六期。
羅書華著,〈中國敘事學事體流變論〉,《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龍迪勇著,〈事件:敘述與闡釋——敘事學研究之三〉,《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第十期。
唐偉勝著,〈國外敘事學研究範式的轉移〉,《四川外語學院學報》第十九卷第二期,2003年3月。
李鳳亮著,〈文學敘事與歷史敘事比較的理論基點〉,《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三十一卷第二期,2004年。
鄭鐵生著,〈明清小說評點對中國敘事學的意義〉,《南開學報》1998年第一期。
高萍著,〈歷史敘事中虛構、想象語境的營造〉,《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二十三卷第四期,2003年12月。
高萍、劉寧著,〈歷史敘事模式的定型及其對小說敘事的影響〉,《西安教育學院學報》第十八卷第一期,2003年3月。
王文成著,〈略論小說中的敘述人〉,《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二期。
申屠雲峰、曹艷著,〈試論“故事”與“話語”關係的兩個層面〉,《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5年第六期。
龍迪勇著,〈試論敘事作品的意義生成〉,《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四期。
范道濟著,〈話本小說敘事模式述論〉,《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四期。
郭豫適著,〈關於中國古代小說理論批評特點問題〉,《文藝理論研究》,1998年第6期)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89151008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151008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高桂惠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賴志鈞zh_TW
dc.creator (作者) 賴志鈞zh_TW
dc.date (日期) 200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5:21:25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5:21:2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5:21:2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89151008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6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9151008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析中國三大類型之史書──編年體、紀傳體、以及紀事本末體的敘事模式如何制約羅貫中的創作意向,並對情節結構造成了怎樣的牽引作用,進而塑造了《三國演義》獨特的結構形式。並從構成話語的敘事方式與技巧,即敘事主體、敘事視角、敘事時間與人物語言等四方面,探究歷史敘事的基本特徵,以及其對《三國演義》的影響。研究對象以和《三國演義》息息相關的《三國志》、《資治通鑑》、《通鑑紀事本末》為重點,然而在歷史敘事的演變過程中,先秦歷史著作──左傳、國語、戰國策,以及《史記》、《漢書》、《後漢書》等,亦在論述的範圍內。研究方法將借重西方敘事學理論,同時以其為論文整體框架的區分原則。
論文首章為緒論,提出研究動機、方法與目的,並界定研究的範圍與整體框架。第二章為《三國演義》的生成背景,陳述中國小說發展中的史傳淵源,《三國演義》形成與流傳的過程及史傳系統中對《三國演義》影響最深的著作,包括:陳壽《三國志》、裴松之注、司馬光《資治通鑑》與袁樞《通鑑紀事本末》,提供文本分析的基本背景資料,以為下章解析文本預作準備。第三章從敘事文本內容的形式的角度,以《三國志》、《資治通鑑》及《通鑑紀事本末》為基本研究對象,探討中國三大史體──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的文體結構,並論述其對《三國演義》組織情節方面起了何種促進作用。第四章從敘事文本表達的形式方面,探究史傳文學對《三國演義》的影響,由敘事主體、敘事視角、敘事時間、人物語言四方面,剖析《三國演義》對歷史敘事形式的承續與揚棄。末章為結論,除論述歴史敘事的侷限性,並強調中國小說的多方接受影響,以及歷史敘事在小說發展過程中的意義。



關鍵詞:三國演義、敘事學、史傳文學、歷史敘事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前言 5
第二節、研究動機與方法 9
第二章 《三國演義》的史傳背景 13
第一節、中國小說發展中的史傳淵源 13
一. 先秦文學中敘事的萌芽 13
二. 章回小說對史傳傳統的借鏡 16
第二節、《三國演義》中史統與史料的融滲 20
一. 陳壽《三國志》 20
二. 裴松之注 24
三. 司馬光《資治通鑑》 29
四. 袁樞《通鑑紀事本末》 30
第三節、《三國演義》形成與流傳的過程 31
一. 三國故事的歷史根源 32
二. 三國志平話 37
三. 羅貫中 42
四. 版本演變與傳播歷程 44
第四節 小結 49
第三章 《三國演義》中史傳體系的敘事結構 51
第一節、記敘歷史人物為主體的紀傳體結構模式 54
一. 提供敘述人物的基本模式 59
二. 人物性格與歷史事件的綰合 62
第二節、以年繫事為原則的編年體結構模式 67
提供依時序事的基本結構 67
第三節、以事為主軸的紀事本末體結構模式 72
一. 以情節因果關係為軸線的敘事模式 73
二. 提供事件敘述的基本單元 77
第四節、小結 82
第四章 歷史敘事形式對《三國演義》的影響 85
第一節、敘事主體 86
一. 敘事主體意識的單一化 87
二. 代表文人議政的主體性 90
第二節、敘事視角 94
一. 傳統的全知敘事為主 95
二. 外部敘事聚焦為輔 99
第三節、敘事時間 102
一. 完整而明確的時間觀念 102
二. 依時而序的時間處理 105
第四節、人物語言 108
一. 高度理性化傾向的人物語言 109
二. 以人物語言推動情節發展 115
第五節、小結 117
第五章 結論 119
一.歷史敘事的限制 120
二. 小說敘事的發展 125
參考書目 128
一、古籍 128
二、近代專著 129
一. 有關《三國演義》的著作 129
二. 小說史與歷史研究 130
三. 敘事學: 132
四. 文化論述及其他: 133
三、學位論文 135
四、期刊著作 137
zh_TW
dc.format.extent 46013 bytes-
dc.format.extent 75501 bytes-
dc.format.extent 72591 bytes-
dc.format.extent 169742 bytes-
dc.format.extent 421458 bytes-
dc.format.extent 338449 bytes-
dc.format.extent 350743 bytes-
dc.format.extent 188406 bytes-
dc.format.extent 15194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151008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三國演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敘事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史傳文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歷史敘事zh_TW
dc.title (題名) 《三國演義》史傳敘述模式的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台北:源流出版社,1987年9月30日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宏業書局,1992年10月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漢書集注》,(台北:世界書局,1974年5月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後漢]范曄著,李賢等注,《新校後漢書注》,(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晉]陳壽著,李宗侗主編,《三國志》,(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宋]司馬光著,《資治通鑑》,(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宋]袁樞著,《通鑑紀事本末》,(台北:里仁書局,1980年11月21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曦鍾等輯校,《三國演義》會評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二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勰著,《文心雕龍》,(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9月28日初版四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孟元老著,《東京夢華錄》卷五〈京瓦伎藝〉,(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承著,《事物紀原》卷九〈影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4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漁著,《閒情偶寄》〈詞曲部.結構第一〉,(台北:長安出版社,1979年9月台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卷五,(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一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鍾書著,《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知幾著,《史通》,(台北:華世出版社,1981年9月新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著者不詳,《三國志平話》,(台北: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83年5月5日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近代專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有關《三國演義》的著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俄〕李福清著,《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一玄、劉毓忱編,《三國演義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伯峻著,《三國演義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三國演義研究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2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盤清、周文業整理,《《三國演義》《三國志》對照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鐵生著,《三國演義敘事藝術》,(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譚洛非主編,《三國演義與中國文化》,(成都: 巴蜀書社,1992年4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關四平著,《三國演義源流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小說史與歷史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汝梅等著,《中國小說理論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枝忠著,《漢魏文朝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紀祥著,《時間・歷史・敘事》,(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9月20日初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孟昭連等著,《中國小說藝術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侯忠義著,《隋唐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世碩著,《文學史學的明清小說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11月第二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第二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俊著,《清代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啟超著,《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大康著,《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美林等著,《章回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霖等著,《中國小說研究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逯耀東著,《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年2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齊裕焜著,《中國歷史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齊裕焜著,《明代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上生著,《中國古代小說藝術史》,(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三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鴻光、李曉明主編,《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第一輯,(武漢:崇文書局,2002年10月第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魯迅著,《魯迅小說史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1992年9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欣橋等著,《話本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相愷著,《宋元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瞿林東著,《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6月第2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後聰、林君成著,《歷史編纂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1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敘事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華萊士.馬丁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5月第二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6月新版三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荷〕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erald Prince, 《A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 New York: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lomith Rimmon-Kenan , 《Narrative Fiction: Contemporary Poetics》, London: Methuen, 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申丹著,《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亞敏著,《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浦安迪著,《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第二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寅德選編,《敘述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平原著,《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義著,《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毅衡著,《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鋼著,《敘事學導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三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 文化論述及其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錫根編,《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旭川著,《中國小說續書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泰來編,《敘事美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6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靖宇著,《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第1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齊洲著,《四大奇書與中國大眾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昌渝著,《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幼蒸著,《理論符號學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福清著,《李福清論中國古典小說》,(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英雄著,《小說.歷史.心理.人物》,(台北:東大出版社,1993年10月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崗著,《明清之際小說評點學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1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紀德君著,《明清歷史演義小說藝術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經之、王岳川主編,《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三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楷第著,《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綠怡著,《〈左傳〉與中國古典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遜、孫菊園編,《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匯粹》,(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小康著,《市民、士人與故事:中國近古社會文化中的敘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第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素卿著,《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台北 : 書林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文新等著,《明清章回小說流派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第二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傅修延著,《先秦敘事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傅惠生著,《宋明之際的社會心理與小說》,(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辜美高編,《明代小說面面觀:明代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文樓著,《四大奇書的文本文化學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忠順著,《長篇小說的詩學觀察》,(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第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義著,《楊義文存》第六卷《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朗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6月10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萬木著,《「左傳」敘事模式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振鐸著,《鄭振鐸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小琳著,《唐代傳奇敘事模式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正宏著,《三國故事對水滸傳的影響》,私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堅立著,《三國演義考述》,私立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7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蕙如著,《二拍敘事技巧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正起著,《三國演義修辭藝術探究》,私立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淳孝著,《三國演義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盛森著,《三國演義戰爭描寫研究》,國立高師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涂允文著,《三國演義的歴史敘事與認知──大眾文化歷史思維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歷研所碩士論文,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娣明著,《三國時代戰爭詩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曼娟著,《明清小說評點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薏如著,《三國演義評點研究──以毛評為中心》,私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文麗著,《古典小說虛實論研究──以三國演義為例》,國立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恆興著,《話本小說敘事技巧析論》,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期刊著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平著,〈《三國演義》研究〉,《南亞學報》第八期,1988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幼垣著,〈中國講史小說的主題與內容〉,《中外文學》第八卷第五期,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清文著,〈三國傳說研究〉,《中華學苑》第四十七期,1996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傅隆基著,〈從《三國演義》看歷史小說實與虛的藝術辨證法〉,《三國演義學刊》第一期,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鵬著,〈歷史與小說──對歷史小說概念的一種理解〉,《文藝理論研究》第一期,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忠慎著,〈《三國演義》的社會價值與文學貢獻〉,《書目書評》第九十九期,19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紹智著,〈毛宗崗論歷史小說的特點〉,《三國演義學刊》第二期,1986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弘祺著,〈漫論近代中國史學的發展與意義〉,《食貨月刊》復刊第十卷第九期,19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閔虹著,〈《三國演義》人物形象的定型化敘事模式〉,《文藝研究》第六期,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躍忠、劉紹明著,〈《三國演義》敘事模式淺探〉,《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第十三卷第二期,2003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雙華著,〈論《三國演義》中的歷史主義〉,《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六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振星、黃佳晨著,〈論《戰國策》對《三國演義》創作的影響〉,《濟寧師專學報》第二十三卷第一期,2002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建勤著,〈中國古典小說的預敘敘事〉,《江淮論壇》2004年第六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書華著,〈中國敘事學事體流變論〉,《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龍迪勇著,〈事件:敘述與闡釋——敘事學研究之三〉,《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第十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偉勝著,〈國外敘事學研究範式的轉移〉,《四川外語學院學報》第十九卷第二期,2003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鳳亮著,〈文學敘事與歷史敘事比較的理論基點〉,《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三十一卷第二期,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鐵生著,〈明清小說評點對中國敘事學的意義〉,《南開學報》1998年第一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萍著,〈歷史敘事中虛構、想象語境的營造〉,《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二十三卷第四期,2003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萍、劉寧著,〈歷史敘事模式的定型及其對小說敘事的影響〉,《西安教育學院學報》第十八卷第一期,2003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文成著,〈略論小說中的敘述人〉,《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二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申屠雲峰、曹艷著,〈試論“故事”與“話語”關係的兩個層面〉,《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5年第六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龍迪勇著,〈試論敘事作品的意義生成〉,《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四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道濟著,〈話本小說敘事模式述論〉,《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四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豫適著,〈關於中國古代小說理論批評特點問題〉,《文藝理論研究》,1998年第6期)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