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李癸雲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楊心怡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楊心怡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05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8-Sep-2009 15:26:04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8-Sep-2009 15:26:04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8-Sep-2009 15:26:04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91151011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98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1151011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4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論文所謂的「家族書寫」是在文學範疇中透過家族歷史現實與群體活動的記錄,加上文字敘述、記憶回溯、虛構想像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書寫策略與筆法,透過經營、追溯家族史的書寫形式而成的作品,它們的特點是融合了歷史與想像,在時空交錯的網狀結構下進行,經由書寫家族史的過程,及其內容、結構以實踐認同,重構歷史。而在此之中,個人自我認同與性別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仍在不斷地被書寫著。在中國傳統社會文化當中,女性不存在於祖譜當中,女性在家族歷史裡沒有名字。女性從書寫中確立自我認同,從女性的觀點追索自我的身世,從女性群體當中的「自己」到「異己」,無論是內在血緣、情感或外在社會關係所組成的人際網絡,都可以透過回憶、想像、書寫來建立女性的自我認同。本文欲從「女性家族書寫」的範疇當中,探討三大命題:一是歷史定義的開放與女性敘事的特點,二是記憶與書寫,真實與虛構之間的辯證關係,第三則是透過女性書寫所建構的女性主體。第一章共分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文獻探討」、「研究方法」,及「篇章架構」簡要說明各章的論述重點。第二章主要是探討「書寫策略」的部分,如女性書寫策略當中的「瑣碎敘事」,或是女性家族中的「姊妹情誼」,筆者認為這是女性書寫中建構記憶的「利器」,皆援引女性主義加以申論,同時也輔助主題核心論點的確立。第三章則引用西方後結構女性主義學者西蒙‧波娃和精神分析學派的寇多洛對於女性的研究論述,從「社會關係建構」與「精神分析」雙方面同時探究兩性構成的家庭關係、母女關係和母職等議題,以突顯九○年代之後,家族重要成員形象的轉變和家庭關係的呈現。 第四章引用法國社會學家哈布瓦赫的「集體記憶」理論以及後殖民理論,析論家族與國族史交疊之下的女性書寫,進而追問女性主體在書寫過程中所展現的面貌。關於「女性主體」的部分,則援引法國女性主義學者伊瑞葛來(Luce Irigagy)的「流體力學」理論,及台灣中文學界學者劉人鵬所提出的「罔兩問景」的女性閱讀法,從流動與曖昧的角度,建構女性主體的特質。最後一章則是結論,將各章的結果綜合彙整,集結各章的分析成果,以獨立各章結論結合後,做較為宏觀的整體性析論。一方面針對本論文的分析成果所作的結論,另一方面則是從文本考察的結果中,所延伸的看法與期待。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0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1 (一) 小與大的置換與對話 01(二) 現代性與自我認同的生成 02(三) 歷史未必紀實,文學未必虛構 04(四) 拓展女性書寫研究新視野 06第二節 研究範圍 07(一) 九○年代之後女性小說的發展 07(二) 家族‧家族書寫‧女性家族書寫 10(三) 台灣女性小說家族書寫研究文本的選擇 14第三節 文獻探討 15第四節 研究方法 18(一) 女性書寫的點‧線‧面 18(二) 文學與文化理論的援引 18第五節 篇章架構 20第二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女性家族敘事的真實與虛構 23第一節 歷史的中心與邊緣 24(一)「她」的歷史‧「她」的書寫‧「她」的故事 24(二) 以書寫反書寫 31(三) 公開的私密書寫 34第二節 真實與虛構並陳的女系家族 37(一) 虛構的真實 37(二) 女系家族網絡的第二「姓」 44第三節 瑣碎的滲透──女性敘事的反動 50(一) 非常的日常──家族女性的「物」‧「欲」紀實 50(二) 日常的非常──以物為「點」‧歷史成「線」 56結論──再造自我的女性敘事歷程 58第三章 聆聽父親與凝視母親──女性家族書寫的父母溯源 63第一節〈聆聽父親──尋找消失在家族中的身影〉 64(一) 父親:一個被錯置與錯認的身影 64(二) 以家族證實國族‧以歷史落實符號 71(1) 從天涯到海角──一部按圖(符號)索驥的家族 73(2) 渺小與偉大的對應 75(三) 父親共同的「浪子」形象 77第二節〈凝視母親──鏡像中的扭曲女體〉 83(一) 母系的傳承:病體、殘缺、壓抑、戀父 84(二) 母體的情慾、生命與死亡 91第三節 生命母親‧世界父親──回溯愛欲與文明的開端 96(一) 母系的身體與父系的文明 96(二) 瘋狂的母親與消失的父親 100結論──父親的出走‧母親的介入 104第四章寫在家國之間──女性家族書寫的記憶、認同與主體 107第一節 分裂的集體記憶 108(一) 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女「聲」 111(二) 女性失/私語空間 115(三) 個體‧家族與國族歷史的「再記憶」 120第二節 自己的時間與借來的空間 124(一) 「園」起「園」滅──女體與國體的呼應 126(二) 迷園烏托邦──重建文化‧寶島‧新樂園 131第三節 重現國/家族新女聲 137(一) 小寫的歷史‧女性的歷史 137(二) 彷彿在無父的城邦 145結論──無聲的吶喊‧無形的流動 152第五章 結論 女媧(不)補天,精衛(不)填海──以家族書寫打造女性認同工程 155 第一節 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女性家族書寫的特質 155(一) 自我‧家族‧國族重疊的女性主體 155(二) 敘事話語的寫實‧現代‧後現代 157第二節 女媧不補天,精衛不填海──女性家族神話的失落 158參考書目 163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44548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203731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150030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1035407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1698950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1903698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2153502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610801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543695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151011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家族書寫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女性書寫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歷史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記憶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母女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九○年代以降台灣女性小說的家族書寫研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 專書作品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女性權益促進會《阿媽的故事》,台北:玉山社,1995年9月1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安憶《紀實與虛構》,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年7月29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平路《是誰殺了XXX》,台北:圓神出版社,1991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平路《行道天涯》,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平路《禁書啟示錄》,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7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平路《百齡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平路《女人權力》,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平路《愛情女人》,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立緒文化編《我的父親母親》。台北:立緒文化有限公司,2004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江文瑜《阿母的故事》,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4年6月1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朱天文《荒人手記》,台北:時報出版公司,台北:1994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昂《迷園》,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沈秀華《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1997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阮慶岳《又見白橋》,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繼文《天河撩亂》,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8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燁《泥河》,台北:自立晚報,1989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燁《烈愛真華》,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施叔青《她名叫蝴蝶──香港三部曲1》,台北:洪範書店,1993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施叔青《遍山洋紫荊──香港三部曲2》,台北:洪範書店1995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施叔青《寂寞雲園──香港三部曲3》,台北:洪範書店1997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振弘《肉身寒單》,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4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簡媜《紅嬰仔》,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簡媜《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文玲《多桑與紅玫瑰》台北:大塊文化公司,2000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炎生《臺灣的女兒 臺灣第一位女導演陳文敏的家族移墾奮鬥史》台北:玉山社,2003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大春《聆聽父親》,台北:時報文化公司,2003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周芬伶《妹妹向左轉》,,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周芬伶《影子情人》,台北:二魚出版公司,2003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周芬伶《浪子駭女》,台北:二魚出版公司,2003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周芬伶《母系銀河》,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5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童偉格《王考》,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2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碧雲《又喊又笑:阿婆口述歷史》,香港:新婦女協進會,199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碧雲《媚行者》,台北:大田出版公司,2000年5月30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碧雲《十二女色》,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9月1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碧雲《烈女圖》,台北:大田出版公司,2002年6月30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碧雲《後殖民誌》,台北:大田出版公司,2003年10月30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劍梅《狂歡的女神》,台北:九歌出版社,2005年8月1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董啟章《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5年10月12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駱以軍《月球姓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駱以軍《遠方》,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鍾文音《女島紀行》台北:探索文化公司,1998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鍾文音《昨日重現:物件與影像的家族史》,台北:大田出版公司,2001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鍾文音《在河左岸》,台北:大田出版公司,2003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鍾文音《中途情書》,台北:大田出版公司,2005年11月30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郝譽翔《逆旅》,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蔡素芬《鹽田兒女》,台北:聯經文化公司,1994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蔡素芬《橄欖樹》,台北:聯經文化公司,1998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蔣韻《櫟樹的囚徒》,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3年10月7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譚恩美《喜福會》,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0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譚恩美《灶君娘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 年03 月10 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譚恩美《百種神秘感覺》,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8年8月18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譚恩美《接骨師的女兒》,台北:時報文化公司,2002年3月25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牙買加‧琴凱德(Jamaica Kincaid)《我母親的自傳》,廖月娟譯,台北:大塊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珍奈‧法蘭姆(Janet Frame)《島國天使》,宋碧雲譯,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二、論述著作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1998年10月1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德威《現代中國小說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德威編《想像的本邦:中國文學十五講》,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5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宏志《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7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岳川編《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山東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91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6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周芬伶《豔異 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文化公司,1999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代女作家》,台北:元尊文化公司,1998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3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幸謙《荒野中的女體:張愛玲女性主義批評Ⅰ》,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幸謙《女性主體的祭奠:張愛玲女性主義批評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姚玳玫《想像女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唐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揚智出版社,2003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綜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范銘如《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5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許子東《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映真等《呂赫若作品研究》,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民86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國球等《書寫文學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7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小虹《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8月1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瑞芬《台灣五十年來女性作家散文選‧評論篇》,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6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京媛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2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5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順馨《中國當代文學的敘事與性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台北:書林出版社,2000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4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曾秀萍《孤臣‧孽子‧台北人》,台北:爾雅出版社,2003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盛寧《新歷史主義》,臺北:揚智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3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瑞祺主編《後學新論:後現代/後結構/後殖民》,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3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瑞祺主編《現代性 後現代性 全球化》,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3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廖炳惠《回顧現代 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4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廖炳惠等編《文學、認同、主體性:第二十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台中: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民87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3年9月17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潘朝陽《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1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郝譽翔《情慾世紀末──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2002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亮雅《情色世紀末》,台北:九歌出版社,2001年9月10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5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簡瑛瑛編《何處是女兒家 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1996年9月20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戴錦華、孟悅《浮出歷史地表 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3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戴錦華《鏡城地形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曹莉〈史碧娃克〉,台北:生智文化公司,1999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剛《告別妒恨:民主危機與出路的探討》,台北:唐山出版社,199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班納迪克.安德森(Anderson Benedict)《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吳叡人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年4月26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凱倫‧阿姆斯壯(Armstrong Karen)《神話簡史》,台北:大塊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巴赫金(Bakhtin)《巴赫金全集》,白春仁、曉河譯,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西蒙‧波娃(Beauvoir Simone)《第二性 第二卷:處境》,楊美惠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94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西蒙‧波娃(Beauvoir Simone)《第二性》,台北:貓頭鷹出版社,1999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瓦爾特‧本雅明(Benjamin Walter)《本雅明文選》,陳永國、馬海良編譯,1999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Best Steven & Kellner Douglas《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朱元鴻等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2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皮埃爾‧布迪厄(Bourdieu Pierre)《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劉暉譯,北京:中央編譯社,2001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恩斯特‧卡西爾(Cassier Ernst)《神話思維》,黃龍保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克里斯蒂娜‧德‧皮桑(Depisan Christine)等《誰是第二性》,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奈杰‧達德(Dodd Nigel)《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張君玫譯,台北:巨流出版公司,2003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諾貝特‧埃利亞斯(Elias Norbert)《個體的社會》,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喬納森‧佛里德曼(Friedman Jonasson)《文化認同與全球性過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米歇爾‧福柯(Foucalt Micheal)《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莫偉民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寇多洛(Chodorow Nancy. J)《母職的再生產》,張君玫譯,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03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米歇爾‧傅柯(Foucalt Micheal)《性意識史》,尚衡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米歇爾‧傅柯(Foucalt Micheal)《瘋癲與文明》,劉北成、楊遠嬰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米歇‧傅科(Foucalt Micheal)《知識的考掘》,王德威譯,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3年7月31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露西‧伊瑞葛來(Irigaray Luce)《此性非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5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安東尼‧紀登斯(Giddens Anthony)《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2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卡羅爾‧吉利根(Gilligan Carol)《不同的聲音》,肖巍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格蕾,格林(Green Gayle)、考比里亞‧庫恩(Kahn Coppela)《女性主義文學批評》,陳引馳譯,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莫里斯‧哈布瓦赫(Halbwachs Maurice) 《論集體記憶》,畢然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艾瑞克‧霍布斯邦(Hobsbawm Eric J.)《被發明的傳統》,陳思仁等譯,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艾瑞克‧霍布斯邦《論歷史》(Hobsbawm Eric J.),黃煜文譯,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蓮達.赫哲仁(Hutcheon Linda)《後現代主義的政治學》,劉自荃譯,台北:駱駝出版社,1996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詹明信(Jameson Fredric)《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張旭東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茱麗亞‧克莉絲蒂娃(Kristeva Julia)《恐怖的力量》,彭仁郁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3年 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Kneer & Nassehi《盧曼社會系統理論導引》,魯顯貴譯,台北:巨流出版社,199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蘇珊.S.蘭瑟(Lanser Susan‧S)《虛構的權威:女性作家與敘述聲音》(Fictions Of Authority),黃必康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阿尼克‧勒蓋萊(Le Guerer Annick)《氣味》,黃忠榮譯,台北:邊城出版社,2005年11月24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維斯陀(Levi-Strauss Claude)《神話與意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72年2月10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扥里‧莫以(Moi Torll)《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陳潔詩譯,台北:駱駝出版社, 1995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米利特(Milliett Kate)《性政治》,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3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羅莎琳‧邁爾斯(Miles Rosalin)《女人的世界史》,刁筱華譯,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埃利希•諾伊曼(Neumann Erich)《大母神──原型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Peet Richard《現代地理思想》國立編譯館主譯,王志弘等翻譯,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05年4月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愛德華‧薩依德(Said Edward)《東方主義》,王志弘等譯,台北:立緒文化公司,1999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費修珊、勞德瑞(Shoshana Felman)《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劉裘蒂譯,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7年8月1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約翰‧斯道雷(Storey Jonh )《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第二版)》,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蘇珊‧宋坦(Susan Suntag)《論攝影》,黃翰荻譯,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蘇珊‧桑塔格(Suntag Susan)《旁觀他人之痛苦》,陳耀成譯,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4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華萊士‧馬丁(Wallace Martin)《當代敘事學》,伍曉明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克莉絲‧維登(Weedon Chrics)《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維金尼亞‧吳爾芙(Woolf Virginia)《自己的房間》,張秀亞譯,天培文化公司,2000年1月10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Wright Mills C《社會學的想像》,張君玫、劉鈐佑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三、期刊、單篇論文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浩威主講、王妙如整理〈心理與文學──個人與家的拔河〉,聯合文學,民89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德威〈原鄉的女性,女性的原鄉──評蔡素芬《鹽田兒女》〉收入《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王德威,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春林〈女性生命的詠嘆——評蔣韻《櫟樹的囚徒》〉,當代文壇 1997年04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石之瑜〈超越政治學中的線性時間觀:女性時間意識札記〉,婦女與兩性學刊,第11期,台大人口性別研究中心,民89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石曉楓〈林白、陳染小說中的家庭變貌與意義論述──以女兒書寫為觀察核心〉,《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民國93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朱崇儀〈性別與書寫的關連──談陰性書寫〉,文史學報,第30期,民89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邱德亮〈事件回歸之後,事件與書寫歷史〉,《眾生眾身:第七屆文化研究會議》,中壢:中央大學,(2006年1月7-8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志遠〈尋根文學派探究〉,楚雄師專學報,1994年02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欣倫〈肉感的女人最美麗--讀周芬伶的「浪子駭女」、「影子情人」〉,明道文藝,第335期,民93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莉〈論張煒長篇小說的”家族”化寫作〉,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4年06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鴻瓊〈為死亡所籠罩的主體:論《迷園》中的語言、歷史與性〉,中外文學,第28卷,第2期,1999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沈湧〈悲壯絢麗的人生畫卷──莫言《紅高粱家族》描寫特色論〉,韶關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4年01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南方朔〈寂寞雲園與家族誌小說〉,中國時報副刊,1997年9月8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孟繁華〈啟蒙角色再定位──重讀“尋根文學”〉,天津社會科學,1996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何寄澎〈孤寂與愛的美學:綜論簡媜散文及其文學史意義〉,聯合文學,2003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何向陽〈家族與鄉土─—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潛文化景觀透視〉,文藝評論,1994年02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明夏/文 陳玉慧譯〈丈夫曾經是妻子──評論家丈夫明夏專訪小說家妻子陳玉慧〉,印刻文學生活誌2003年9月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良桂〈家族母題與個人身世──當代長篇小說形態研究之六〉,理論與創作,1996年06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范銘如〈逃離與依違──《何日君再來》的空間、飲食與文化身分〉,當代,民94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施佳瑩〈論「行道天涯」對歷史的解構與重塑〉,中文研究學報,民89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許雪姬〈何謂家族史〉中國時報,民83年1月29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高曉萍、馬筱鳳整理〈偉人腳下的歷史 李銳v.s張大春〉,中央日報2003年,12月13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徐文娟〈施叔青與嚴歌苓小說中的女性書寫〉,雲漢學刊,民89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徐珊〈家族女性的悲歌──論蔣韻、徐小斌、王安憶的長篇小說〉,福州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徐肖楠〈《舊址》:家族寓言中的歷史投影〉,名作欣賞,1999年06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梁一萍〈鍾文音的家族三部曲──台北上河圖〉,聯合報讀書人版,2003年4月6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梁鴻〈論中國20世紀小說家族主題的流變〉,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小虹〈父親幽靈的悼亡書寫〉,《聯合文學》第12 卷10 期,1996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小虹〈卿卿「物」忘我──文學與性別〉《聯合文學》月刊「二十世紀文學大回顧」演講記錄,《聯合文學》182期,民88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立新〈王安憶與尋根文學〉,大連教育學院學報, 2002年4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金墻〈臺灣文學中的女性空間──以呂赫若、李喬、李昂的小說為主〉,臺灣新文學,民86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瑞芬〈彷彿在君父的城邦──郝譽翔<逆旅>、駱以軍<月球姓氏>、朱天心<漫遊者>三書評介〉,明道文藝,90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瑞芬〈昨日重現的記憶──臺灣九○年代以降女性家族史書寫〉發表於「兩岸現代文學發展與思潮學術研討會」,2004年10月29-30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瑞芬〈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 家族寓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0期,2005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淑麗〈「閨怨」美學的挑戰:當代台灣女性書寫的異/移位〉,中央月刊文訊別冊,民87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清華〈歷史的堅冷岩壁和它燃燒激情的回聲──讀張煒的《家族》〉,理論與創作 ,1996年04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敏郎〈西方性別歷史中之性別秩序的社會建構──性別的相對主體性與性別權力思考邏輯的型構〉,婦女與兩性學刊,第7期,民85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廖炳惠〈記憶寫作〉,聯合報副刊,2005年1月17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念欣〈香港女性歷史文本──《紅格子酒舖》、《烈女圖》、《玫瑰念珠》探析〉收入《想像的本邦:中國文學十五講》,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5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英哲〈香港文學或是台灣文學:論「香港三部曲」之敘述視野〉,《中外文學》第33卷,第7期,2004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紅日〈反叛與歸依:尋找精神家族——讀張煒小說《家族》〉,麗水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01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錦珠〈生命的來處、去處與生之幻影--讀黃碧雲《媚行者》,文訊月刊,民89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錦樹〈餘韻──評施叔青《寂寞雲園》〉,中國時報,1997年7月31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錦樹〈意識型態的物質化──從《紀實與虛構》論王安憶〉,收入《謊言或真理的技藝》,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3年1月,p.143-16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錦樹〈詩,歷史病體與母性──論郭松棻〉,中外文學33卷,93年6月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佳嫻〈在歷史的裂隙中--駱以軍「月球姓氏」的記憶書寫〉,中外文學,2003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照〈歷史的聖潔門面背後--評平路長篇小說<行道天涯>〉,聯合文學,民84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葉月瑜〈女人真的無法進入歷史嗎:再讀《悲情城巿》〉,林文淇等(編)《戲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台北 : 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1月,p. 181-21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駱以軍〈停格的家族史--《月球姓氏》的寫作源起〉,文訊月刊,90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簡言喻〈繁華流年盡付梓──瀏覽家族史書〉,《出版情報》第170期,民91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簡瑛瑛〈蝴蝶、石榴、與黃玫瑰: 試論<貪婪>(黃碧雲)中的(後)殖民論述與女性救贖〉,中外文學,第25卷,第11期,民86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簡瑛瑛〈何處是(女)兒家﹖試論中國現代女性文學中的同性情誼與書寫〉,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民86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簡瑛瑛〈性別、記憶與認同:臺灣女性歷史書寫與口述藝術〉,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1999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玉華〈解析「迷園」的政治與性別認同〉,輔大中研所學刊,民85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明馨〈呼喚信仰的壯麗篇章──談張煒《家族》的思想底蘊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年02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亮雅〈九○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中外文學,第31卷第6期,2002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宏偉、鐘鳴、曹新偉〈貴族的寫作——評張煒長篇小說《家族》〉,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年01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鍾文音〈無根的家族樹〉,中國時報.42版,2000年12月7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儲湘君〈《紅柿子》、班雅民與回憶〉,中外文學,第31卷,第11期,2003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龔卓軍〈審美現代性之爭:哈伯瑪斯與傅柯論波特萊爾〉,中外文學,第30卷,第11期,2002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蕭瓦特(Eline Showalter)〈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張小虹譯,中外文學,第14卷,第10期,1986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鄭明河(Trinh T.Minh-ha)〈祖母的故事〉黃千芬、鄭淑玲譯,中外文學,第33卷,第2期,2004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生命與歷史:詩意的消解──蔣韻長篇新作《櫟樹的囚徒》討論會〉,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01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四、學位論文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鍾怡雯《莫言小說:「歷史」的重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4學年度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帥文慧《母女關係的移動-以情節的書寫朝向改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85學年度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謝靜國《論莫言小說(1983~1999)的幾個母題和敘述意識》,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7學年度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洪士惠《上海流戀與憂傷書寫──王安憶小說研究(1976─1995)》,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9學年度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惠菁《新國民浮世繪──以駱以軍為中心的台灣新世代小說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89學年度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台灣當代女性文學中的母女關係探討》張佩珍,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0學年度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侯麗貞《香港.政治.媚行者─黃碧雲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0學年度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簡君玲《若即若離─八、九○年代台灣女性文學中的「母女角色」探討》,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1學年度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蔡淑芬《解嚴前後女作家的吶喊和救贖──以郭良蕙、聶華苓、李昂、平路的作品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1學年度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紋豪《國族認同的失落與爭辯--朱天心小說研究(1977-2000)》,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1學年度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淑祺《王安憶的小說及其敘事美學》,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2學年度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宛青《從混沌到豐饒──論鍾文音文本中的女性主體》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3學年度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淑芳《文學想像與歷史的再建構——平路小說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3學年度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徐蘭英《邊緣敘事──周芬伶小說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3學年度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宗潔《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94學年度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