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題名 現行容積移轉制度下相關課題之研究-以損失補償為中心
作者 王鴻源
貢獻者 楊松齡
王鴻源
關鍵詞 容積移轉
財產權
損失補償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6:25:18 (UTC+8)
摘要 在都市發展成長影響下,傳統土地使用分區管制過於僵化的法令規範,無法因應都市動態快速發展情況,更欠缺引導開發管理機制,常造成公共設施不足、生態環境破壞、土地資源誤用等公共成本付出,也導致土地所有權人的暴損與暴利,產生可發展的與發展受限的土地所有權人間之不公平對待。因此,為補償發展受限的土地所有權人的權利損失,並調和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的僵化,我國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制度下,應用容積移轉方式作為彈性開發的手段。
容積移轉制度可作為一種對土地所有權人損失補償的法定手段,這是無庸置疑的,但究竟其損失補償效果如何卻頗受爭議,故本文冀能釐清此議題。首先,透過財產權理論與損失補償理論的文獻分析,檢視容積移轉制度在我國損失補償體系中的定位。其次,討論我國容積發展制度與美國發展權移轉制度之始末,藉以探討我國容積移轉制度之損失補償課題及效果。再者,依據私有公共設施保留地之容積移轉個案,瞭解容積移轉制度之市場運作與法令限制,且剖析其損失補償範圍與實際效果如何。最後,本研究發現我國現行容積移轉制度之損失補償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在於容積移轉市場無法有效運作與法令制度設計不夠健全,故而本文建議改善其法令制度,以使市場運作順暢,如此提高其損失補償效果,保障土地所有權人之財產權。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 Alan Ryan,顧蓓曄譯,1991,”Property”(財產),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頁81-83。
2. Dynasty School,華夏技術學院譯,2002,「美國房地產原理」四版,頁1-3。
3. 內政部,1997.9.24,「都市計畫容積移轉辦法」草案總說明,頁1-22。
4. 王文偉,2002,論古蹟保存之法制度-建構一個符合文化資產保存理念及財產權保障概念的古蹟保存環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 王金堂,2003,臺北市主要計畫商業區通盤檢討變更回饋調查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6. 王春木,2007,我國公共設施保留地容積移轉市場建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7. 王榆評,2004,財產權之保障與限制-以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為中心,憲政時代,第25 卷第4 期,2000/4,頁141-163。
8. 立法院公報,2000,第89卷,第6期,院會紀錄,台北,頁99
9. 立法院公報,2002,第91卷,第51期,院會紀錄,台北,頁127
10. 江清華,2002,財產權保障觀點探討私有土地管制與取得及補償—以發展權移轉取得卑南遺址區土地可行性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1. 江義雄,1998,日本法上「公用徵收」補償制度之探討,中正大學法學集刊,頁1-23
12. 吳永福,1980,土地發展權移轉與農地保持問題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吳國聖,1996,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分析-以均衡私權為重心,私立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吳慶烜,2000,古蹟用地劃設對土地私有權影響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
15. 呂登元,1988,古蹟保存與私人權業平衡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李建良,1998,特別犧牲與損失補償,月旦法學雜誌,第36期,頁24-25。
17. 李建良,1999,憲法理論與實踐(一),一版,學林文化,頁37-39。
18. 李建良,2000,損失補償,行政法,下冊,第21章,p1427-1530。
19. 李震山,2004,論行政損失補償責任-以行政程序法為例,損失補償制度之現狀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
20. 李儒哲,2003,推計課稅與租稅公平之探討,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李鎮光,2000,以公平補償探討發展權移轉取得公共設施保留地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林元興,1997,國外藉移轉開發權取得公共設施用地的實例與方法,台灣地政,第131期,頁9-14。
23. 林英彥,1999.01,談容積移轉問題,鑑定論壇,第2期,頁6-8。
24. 林英彥,2006,不動產估價,11版,文笙書局出版。
25. 林智偉,1996,以建築容積移轉方式取得公共設施用地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郁元英,1972,所有權之變遷,王雲五主編,台灣商務出版社:台北
27. 張婉宜,2001,土地登記制度對財產權保障之研究-從新制度經濟學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28. 張嘉紋,2001,我國土地徵收法制之探討-以行政法院裁判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29. 張聰明,2000,美加容積移轉制度之探討,立法院院聞,第28卷第4期,頁38-47。
30. 莊國棟,1990,都市建築容積加成與轉移制度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31. 許志雄、陳銘祥、蔡茂寅、周志宏、蔡宗珍合著,2002,現代憲法論,三版,元照出版:台北。
32. 連淑芬,2001,新都市計畫地區以容積移轉方式規劃取得公共設施用地之研究,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33. 陳玉嬌,1998,台中都會區成長管理策略之研究-以人口及住宅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34. 陳立夫,2003,公共設施保留地之使用限制與損失補償,月旦法學教室,第7期,頁34-35。
35. 陳立夫,2004,土地徵收與損失補償—我國土地徵收制度之若干重要課題--,損失補償制度之現狀與展望研討會,頁1-27。
36. 陳立夫,2004.03,我國之容積移轉制度,月旦法學教室第17期,頁42-43。
37. 陳明燦,2000,財產權保障、土地使用限制與損失補償之探討-兼評「都市計畫容積移轉實施辦法」,財產權保障、土地使用限制與損失補償,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38. 陳俐妍,2002,混合雙占下市場結構之下民營化的經濟分析,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9. 陳紋速,2004,台灣地區土地使用管制政策執行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40. 陳敏,2001,行政法總論,自版。
41. 陳愛娥,1998,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中財產權概念之演變,收錄於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劉孔中、李建良主編,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台北市。
42. 陳新民,1985,論「公益徵收」的補償原則,政大法學評論,第32期,頁195-235。
43. 陳新民,1986,憲法財產權保障之體系與「公益徵收」之概念,政大法學評論,第33期,頁193-231。
44. 陳新民,1989,財產權的限制與公益徵收之概念-從美國法上的探討,軍法專刊,第35卷第1期,頁19-33。
45. 陳筱珮,1981,行政上損失補償制度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46. 陳銘偉,2004,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制度在台灣實施得失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47. 陳漢雲,1999.01,建立容積移轉制度之意義,鑑定論壇,第2期,頁12-15。
48. 彭揚凱,1997,評析「以建築容積轉移辦法取得公共設施保留地方案」的政策研擬,空間雜誌,第94期。
49. 彭耀華,1998.08,發展權移轉機制何故不能取代道路地之徵收,空間雜誌,第108期,頁50-52。
50. 曾繁廣,1992,英國規劃許可制中的規劃利益理念應用在台灣土地使用變更公平問題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51. 游瑞芬,1994,以容積移轉取得都市空間開放空間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52. 黃敏修,1991,以容積移轉取得都市開放空間之研究─以關渡都會公園為例,淡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53. 楊松齡,1992,財產權保障與公用徵收之研究,經社法制論叢,第9期,頁259-278。
54. 楊松齡,1997,基本權、財產權與土地徵收,人與地,165,民86.09,頁36-40。
55. 楊松齡,1999,土地所有權保障、限制與徵收補償之探討,現代地政理論-殷教授章甫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頁439-478。
56. 楊松齡,2006,實用土地法精義,五版,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台北市。
57. 楊松齡、陳錦賜、錢學陶,1992,都市建築容積移轉制度運用於市地開發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
58. 溫豐文,1999,土地法,三民書局出版。
59. 溫豐文,2004,土地法,自版,修訂版。
60. 廖佳展,2005.06,現行容積移轉制度下容積移轉估價方法之初探,土地問題研究季刊,4卷2期,頁110-119。
61. 劉厚連,1998,建築容積移轉制度運用於解決既成道路問題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62. 劉美雪,2002,從財產權觀點探討公共設施保留地制度之執行,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63. 蔡茂寅、李建良,2003,台北市損失補償制度法制化之研究,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
64. 蔡瑄庭,2006,論財產權保障與法規徵收之補償-以比較美國法與判決為核心, 2006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68-274。
65. 賴宗裕,1996,發展權出售辦法之應用--以平均地權理論為基礎,國立政治大學研究通訊,第6期,頁123-129。
66. 賴宗裕,1998,國土成長與開發管理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67. 賴宗裕、胡宏昌,1999,建構容積移轉機制之探討—對都市計畫容積移轉辦法草案之評論,經社法制論叢,第23期,民88.01,頁311-328。
68. 賴宗裕等,2003,桃園縣推動容積移轉制度之研究,桃園縣政府委託研究報告,廣林國際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出版。
69. 謝潮儀等,1984,實施容積移轉制度之研究—以關渡平原開發計畫案為例,委託單位: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研究單位:國立台北大學籌備處。
70. 韓道昀,2004,就投資觀點探討台北縣私有公共設施保留地容積移轉之研究,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1. 顏愛靜,1997,美國地方政府實施發展權移轉制度所採量化方法之研討,土地改革月刊,第33卷9期。
72. 魏千峰,1999,「財產權之基本理論研究-以國家與人民之關係為限」,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
73. 邊泰明,2003,土地使用規劃與財產權,詹氏書局出版。
74. 蘇永欽,1995,財產權的保障與司法審查,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996.01,六卷,一期,頁51-70。
75. 蘇永欽,1998,財產權保障與大法官解釋,憲政時代,第42卷,第3期。
76. 蘇永欽,1998,財產權保障與大法官解釋,憲政時代,第42卷,第3期。
【英文文獻】
1. Barrese, James T. ,1983, "Efficiency and Equity Considerations in the Operation of 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 Plans." Land Economics 59, no. 2 (May 1, 1983): 235.
2. Frank Schnidman, 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 Programs, 1978. Chapter 23 in Windfalls for Wipeouts: Land Value Capture and Compensation, edited by Donald Hagman and Dean Misczynski. Chicago: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ning Officials.pp.532-552.
3. Machemer, Patricia L. & Kaplowitz, Michael D.(2002),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s Programm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45(6), 773–795.
4. Mills, D. E.,1980,"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s Market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7:1,1980, 63-74. _, "Is Zoning a Negative Sum Game?" Land Economics, 65:1, 1989, 1-12.
5. Pennsylvania Coal Co. v. Mahon, 1922,26 U.S. 393.
6. Paul Thorsnes, Gerald P W Simons.,1999,” Letting the market preserve land: The case for a market-driven 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 program”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Huntington Beach: Apr 1999. Vol. 17, Iss. 2; p. 256.
7. Pizor, Peter J,1986, “Making TDR Work: A Study of Program Implementation”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Chicago:Spring Vol. 52, Iss. 2, p. 203 (9 pp.).
8. Rick Pruetz.,1998, “Viewpoint” ,Planning. Chicago:Jan 1998. Vol. 64, Iss. 1, p. 46 (1 pp.).
9. Rick Pruetz, 2003.02, Beyond Takings and Givings-Saving Natural Areas, Farmland and Historic Landmarks with 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 and Density Transfer Charges, Arje Press, AICP, Marina Del Rey, California,U.S..
10. Robert A Johnston,1997,”Mary E Madison. "From landmarks to landscapes: A review of current practices in the 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63, no. 3 (July 1): 365-378.
11. Virginia Mcconnell, Elizabeth Kopits & Margaret Walls,2006,Using Markets for Land Preservation:Results of a TDR Progra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Vol. 49, No. 5, P.631–651.
【網頁參考文獻】
1. 內政部營建署市鄉規劃局,台灣省都市計畫述要線上查詢系統,http://www.tcd.gov.tw/data1/index.htm。
2. 內政部營建署編印,容積移轉作業手冊,http://w3.cpami.gov.tw/up/solid-remove/index.htm。
3. 台北縣政府城鄉發展局,http://www.housing.tpc.gov.tw。
4.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http://law.moj.gov.tw/。
5. Rick Pruetz, the website of “Beyond Takings and Givings”, http://www.beyondtakingsandgivings.com/beyond.htm。
6. 美國人權網,http://www.hrcr.org/docs/frenchdec.htm。
7. 日本e-GOV法律網站,http://law.e-gov.go.jp/htmldata/S25/S25HO201.html。
8. 日本法庫網,http://www.houko.com/00/01/S26/219.HTM#s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91923029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923029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松齡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王鴻源zh_TW
dc.creator (作者) 王鴻源zh_TW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6:25:18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6:25:1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6:25:1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1923029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93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地政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923029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在都市發展成長影響下,傳統土地使用分區管制過於僵化的法令規範,無法因應都市動態快速發展情況,更欠缺引導開發管理機制,常造成公共設施不足、生態環境破壞、土地資源誤用等公共成本付出,也導致土地所有權人的暴損與暴利,產生可發展的與發展受限的土地所有權人間之不公平對待。因此,為補償發展受限的土地所有權人的權利損失,並調和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的僵化,我國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制度下,應用容積移轉方式作為彈性開發的手段。
容積移轉制度可作為一種對土地所有權人損失補償的法定手段,這是無庸置疑的,但究竟其損失補償效果如何卻頗受爭議,故本文冀能釐清此議題。首先,透過財產權理論與損失補償理論的文獻分析,檢視容積移轉制度在我國損失補償體系中的定位。其次,討論我國容積發展制度與美國發展權移轉制度之始末,藉以探討我國容積移轉制度之損失補償課題及效果。再者,依據私有公共設施保留地之容積移轉個案,瞭解容積移轉制度之市場運作與法令限制,且剖析其損失補償範圍與實際效果如何。最後,本研究發現我國現行容積移轉制度之損失補償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在於容積移轉市場無法有效運作與法令制度設計不夠健全,故而本文建議改善其法令制度,以使市場運作順暢,如此提高其損失補償效果,保障土地所有權人之財產權。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8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流程…………………………………………… 1-10
第二章 財產權保障與容積移轉補償
第一節 財產權保障理論…………………………………………… 2-1
第二節 損失補償理論……………………………………………… 2-9
第三節 小結………………………………………………………… 2-23
第三章 容積移轉制度損失補償課題探討
第一節 現行容積移轉制度之分析………………………………… 3-1
第二節 美國發展權移轉制度之分析……………………………… 3-26
第三節 相關課題之綜合分析……………………………………… 3-36
第四章 容積移轉制度之損失補償個案探討
第一節 個案區域之相關規定……………………………………… 4-1
第二節 個案之分析………………………………………………… 4-5
第三節 容積移轉補償之綜合分析………………………………… 4-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5-1
第二節 建議………………………………………………………… 5-5

[表 目 錄]

表3-3-1 我國及美國制度之背景與目的比較表………………… 3-36
表3-3-2 我國及美國制度之內涵比較表………………………… 3-40
表4-1-1 台北縣與桃園縣之審查要點比較表…………………… 4-3
表4-2-1 個案一至三比較分析表………………………………… 4-10
表4-3-1 容積移轉補償與現行土地徵收補償範圍比較表……… 4-13

[圖 目 錄]

圖1-3-1 研究流程圖……………………………………………… 1-11
圖2-2-1 損失補償制度之基本架構圖…………………………… 2-10
圖3-1-1 現行都市計畫容積移轉制度運作模式圖……………… 3-14
圖3-2-1 美國發展權移轉制度運作方式圖……………………… 3-28
圖4-2-1 個案一-台北縣新莊市道路用地位置圖……………… 4-5
圖4-2-2 個案二-台北縣板橋市道路用地位置圖……………… 4-6
圖4-2-3 個案三-桃園縣桃園市綠地位置圖…………………… 4-8
zh_TW
dc.format.extent 46808 bytes-
dc.format.extent 152568 bytes-
dc.format.extent 139848 bytes-
dc.format.extent 110633 bytes-
dc.format.extent 563869 bytes-
dc.format.extent 692943 bytes-
dc.format.extent 765373 bytes-
dc.format.extent 586849 bytes-
dc.format.extent 287576 bytes-
dc.format.extent 28549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923029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容積移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財產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損失補償zh_TW
dc.title (題名) 現行容積移轉制度下相關課題之研究-以損失補償為中心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Alan Ryan,顧蓓曄譯,1991,”Property”(財產),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頁81-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Dynasty School,華夏技術學院譯,2002,「美國房地產原理」四版,頁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內政部,1997.9.24,「都市計畫容積移轉辦法」草案總說明,頁1-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王文偉,2002,論古蹟保存之法制度-建構一個符合文化資產保存理念及財產權保障概念的古蹟保存環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王金堂,2003,臺北市主要計畫商業區通盤檢討變更回饋調查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王春木,2007,我國公共設施保留地容積移轉市場建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王榆評,2004,財產權之保障與限制-以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為中心,憲政時代,第25 卷第4 期,2000/4,頁141-1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立法院公報,2000,第89卷,第6期,院會紀錄,台北,頁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立法院公報,2002,第91卷,第51期,院會紀錄,台北,頁1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江清華,2002,財產權保障觀點探討私有土地管制與取得及補償—以發展權移轉取得卑南遺址區土地可行性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江義雄,1998,日本法上「公用徵收」補償制度之探討,中正大學法學集刊,頁1-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吳永福,1980,土地發展權移轉與農地保持問題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吳國聖,1996,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分析-以均衡私權為重心,私立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吳慶烜,2000,古蹟用地劃設對土地私有權影響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呂登元,1988,古蹟保存與私人權業平衡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李建良,1998,特別犧牲與損失補償,月旦法學雜誌,第36期,頁24-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李建良,1999,憲法理論與實踐(一),一版,學林文化,頁37-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李建良,2000,損失補償,行政法,下冊,第21章,p1427-15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李震山,2004,論行政損失補償責任-以行政程序法為例,損失補償制度之現狀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李儒哲,2003,推計課稅與租稅公平之探討,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李鎮光,2000,以公平補償探討發展權移轉取得公共設施保留地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林元興,1997,國外藉移轉開發權取得公共設施用地的實例與方法,台灣地政,第131期,頁9-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林英彥,1999.01,談容積移轉問題,鑑定論壇,第2期,頁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林英彥,2006,不動產估價,11版,文笙書局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林智偉,1996,以建築容積移轉方式取得公共設施用地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郁元英,1972,所有權之變遷,王雲五主編,台灣商務出版社: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張婉宜,2001,土地登記制度對財產權保障之研究-從新制度經濟學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張嘉紋,2001,我國土地徵收法制之探討-以行政法院裁判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張聰明,2000,美加容積移轉制度之探討,立法院院聞,第28卷第4期,頁38-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莊國棟,1990,都市建築容積加成與轉移制度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許志雄、陳銘祥、蔡茂寅、周志宏、蔡宗珍合著,2002,現代憲法論,三版,元照出版: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連淑芬,2001,新都市計畫地區以容積移轉方式規劃取得公共設施用地之研究,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陳玉嬌,1998,台中都會區成長管理策略之研究-以人口及住宅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陳立夫,2003,公共設施保留地之使用限制與損失補償,月旦法學教室,第7期,頁34-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陳立夫,2004,土地徵收與損失補償—我國土地徵收制度之若干重要課題--,損失補償制度之現狀與展望研討會,頁1-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陳立夫,2004.03,我國之容積移轉制度,月旦法學教室第17期,頁42-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陳明燦,2000,財產權保障、土地使用限制與損失補償之探討-兼評「都市計畫容積移轉實施辦法」,財產權保障、土地使用限制與損失補償,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陳俐妍,2002,混合雙占下市場結構之下民營化的經濟分析,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陳紋速,2004,台灣地區土地使用管制政策執行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陳敏,2001,行政法總論,自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陳愛娥,1998,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中財產權概念之演變,收錄於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劉孔中、李建良主編,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台北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陳新民,1985,論「公益徵收」的補償原則,政大法學評論,第32期,頁195-2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陳新民,1986,憲法財產權保障之體系與「公益徵收」之概念,政大法學評論,第33期,頁193-2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陳新民,1989,財產權的限制與公益徵收之概念-從美國法上的探討,軍法專刊,第35卷第1期,頁19-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陳筱珮,1981,行政上損失補償制度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陳銘偉,2004,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制度在台灣實施得失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陳漢雲,1999.01,建立容積移轉制度之意義,鑑定論壇,第2期,頁12-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彭揚凱,1997,評析「以建築容積轉移辦法取得公共設施保留地方案」的政策研擬,空間雜誌,第9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彭耀華,1998.08,發展權移轉機制何故不能取代道路地之徵收,空間雜誌,第108期,頁50-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曾繁廣,1992,英國規劃許可制中的規劃利益理念應用在台灣土地使用變更公平問題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游瑞芬,1994,以容積移轉取得都市空間開放空間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黃敏修,1991,以容積移轉取得都市開放空間之研究─以關渡都會公園為例,淡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楊松齡,1992,財產權保障與公用徵收之研究,經社法制論叢,第9期,頁259-2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楊松齡,1997,基本權、財產權與土地徵收,人與地,165,民86.09,頁36-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楊松齡,1999,土地所有權保障、限制與徵收補償之探討,現代地政理論-殷教授章甫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頁439-4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楊松齡,2006,實用土地法精義,五版,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台北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楊松齡、陳錦賜、錢學陶,1992,都市建築容積移轉制度運用於市地開發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溫豐文,1999,土地法,三民書局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溫豐文,2004,土地法,自版,修訂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廖佳展,2005.06,現行容積移轉制度下容積移轉估價方法之初探,土地問題研究季刊,4卷2期,頁110-1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劉厚連,1998,建築容積移轉制度運用於解決既成道路問題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劉美雪,2002,從財產權觀點探討公共設施保留地制度之執行,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蔡茂寅、李建良,2003,台北市損失補償制度法制化之研究,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蔡瑄庭,2006,論財產權保障與法規徵收之補償-以比較美國法與判決為核心, 2006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68-2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賴宗裕,1996,發展權出售辦法之應用--以平均地權理論為基礎,國立政治大學研究通訊,第6期,頁123-1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賴宗裕,1998,國土成長與開發管理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賴宗裕、胡宏昌,1999,建構容積移轉機制之探討—對都市計畫容積移轉辦法草案之評論,經社法制論叢,第23期,民88.01,頁311-3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 賴宗裕等,2003,桃園縣推動容積移轉制度之研究,桃園縣政府委託研究報告,廣林國際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 謝潮儀等,1984,實施容積移轉制度之研究—以關渡平原開發計畫案為例,委託單位: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研究單位:國立台北大學籌備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0. 韓道昀,2004,就投資觀點探討台北縣私有公共設施保留地容積移轉之研究,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1. 顏愛靜,1997,美國地方政府實施發展權移轉制度所採量化方法之研討,土地改革月刊,第33卷9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2. 魏千峰,1999,「財產權之基本理論研究-以國家與人民之關係為限」,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3. 邊泰明,2003,土地使用規劃與財產權,詹氏書局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4. 蘇永欽,1995,財產權的保障與司法審查,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996.01,六卷,一期,頁51-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5. 蘇永欽,1998,財產權保障與大法官解釋,憲政時代,第42卷,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6. 蘇永欽,1998,財產權保障與大法官解釋,憲政時代,第42卷,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Barrese, James T. ,1983, "Efficiency and Equity Considerations in the Operation of 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 Plans." Land Economics 59, no. 2 (May 1, 1983): 2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Frank Schnidman, 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 Programs, 1978. Chapter 23 in Windfalls for Wipeouts: Land Value Capture and Compensation, edited by Donald Hagman and Dean Misczynski. Chicago: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ning Officials.pp.532-5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Machemer, Patricia L. & Kaplowitz, Michael D.(2002),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s Programm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45(6), 773–7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Mills, D. E.,1980,"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s Market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7:1,1980, 63-74. _, "Is Zoning a Negative Sum Game?" Land Economics, 65:1, 1989, 1-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Pennsylvania Coal Co. v. Mahon, 1922,26 U.S. 3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Paul Thorsnes, Gerald P W Simons.,1999,” Letting the market preserve land: The case for a market-driven 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 program”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Huntington Beach: Apr 1999. Vol. 17, Iss. 2; p. 2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Pizor, Peter J,1986, “Making TDR Work: A Study of Program Implementation”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Chicago:Spring Vol. 52, Iss. 2, p. 203 (9 p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Rick Pruetz.,1998, “Viewpoint” ,Planning. Chicago:Jan 1998. Vol. 64, Iss. 1, p. 46 (1 p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Rick Pruetz, 2003.02, Beyond Takings and Givings-Saving Natural Areas, Farmland and Historic Landmarks with 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 and Density Transfer Charges, Arje Press, AICP, Marina Del Rey, California,U.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Robert A Johnston,1997,”Mary E Madison. "From landmarks to landscapes: A review of current practices in the 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63, no. 3 (July 1): 365-3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Virginia Mcconnell, Elizabeth Kopits & Margaret Walls,2006,Using Markets for Land Preservation:Results of a TDR Progra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Vol. 49, No. 5, P.631–6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網頁參考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內政部營建署市鄉規劃局,台灣省都市計畫述要線上查詢系統,http://www.tcd.gov.tw/data1/index.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內政部營建署編印,容積移轉作業手冊,http://w3.cpami.gov.tw/up/solid-remove/index.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台北縣政府城鄉發展局,http://www.housing.tpc.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http://law.moj.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Rick Pruetz, the website of “Beyond Takings and Givings”, http://www.beyondtakingsandgivings.com/beyond.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美國人權網,http://www.hrcr.org/docs/frenchdec.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日本e-GOV法律網站,http://law.e-gov.go.jp/htmldata/S25/S25HO201.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日本法庫網,http://www.houko.com/00/01/S26/219.HTM#s6。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