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題名 地理空間結構變遷下台灣行政區劃調整之研究
作者 楊仁豪
貢獻者 賴宗裕
楊仁豪
關鍵詞 行政區劃
地理空間
網絡城市
經濟生活圈
區域合作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18-九月-2009 16:25:36 (UTC+8)
摘要 我國行政區域之劃分,自民國39年以後即未有大幅變動。而歷經時代更迭、政府層級體制轉變,加以人口、產業、經濟、區域發展以及全球化所造成地理空間結構之變遷,不但於現況產生許多問題,亦未能配合未來國家發展與國土政策之趨勢與需求,實有重新檢討、調整之必要性。因此,本研究以「經濟生活圈」之觀點與現象為出發,配合各國制度比較、台灣地理空間分析以及專家學者問卷結果,探討地理空間結構變遷下,台灣行政區劃之現況問題與未來調整之方式,並檢視現行行政區劃於行政治理、實質規劃、經濟產業與生活環境等面向所存在之問題,進而據以擬定台灣行政區劃調整之建議方案。

本研究藉由區域及都市體系理論、網路及網絡城市相關理論,歸結至經濟生活圈與「中地網絡體系」觀點而為論述基礎,探討地理空間結構變遷下台灣行政區劃調整之課題。爰此,主要研究結論與建議有:
一、經概述台灣、日本兩國近代國土政策之演變以及日本市町村合併之沿革後,可發現台灣之國土政策理念深受日本所影響,而日本透過市町村合併減少地方行政區數量之過程與精神,亦值得台灣參考;綜以台灣自明鄭時期以後行政區劃沿革之概述,以及各國行政區劃與政府層級之比較,亦能發現台灣地方行政區劃數量過多、地方政府層級架構不對稱之問題,以及人口/面積原則考量之重要性。

二、藉由北部區域城市層級體系、自然與社經空間、交通以及流動空間之分析結果,除證明地理空間結構確有產生變遷之事實外,更凸顯區域發展空間極化、公共設施配置與財政問題、「住—學」「住—業」失調以及行政區劃與生活圈範疇不盡一致之問題。

三、依據上述比較與分析之結果,設計三種不同考量之行政區劃調整方案,並藉以:1.透過專家學者問卷驗證台灣行政區劃之問題與調整方式、比較調整方案之優劣,據以提出「6市10縣2特別行政區」之建議方案。2.透過鄉(鎮、市、區)級行政區劃之整併,將鄉(鎮、市、區)數由368個減少為182個。3.基於廣域行政「區域合作」模式之運用,劃設跨域「都會聯盟」之治理範圍。


關鍵字:行政區劃、地理空間、網絡城市、經濟生活圈、區域合作
參考文獻 【學位論文部分】
李桂旻(1999),「台灣地區都市區域功能網絡關係之研究---以物流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耿弘(2003),「國土法(草案)體制下台灣地區都會管理機制建立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德福(2003),「全球經濟中浮現的北台都會區域:後進者全球生產網絡與空間結構轉化之研究(1980-1990年代末)」,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崋國鼎(2001),「台灣地區都市體系等級變遷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雄(2001),「行政區劃調整之研究—以台中縣市改制直轄市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陳宜靖(1998),「台灣主要都市全球城際資訊網絡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冠位(2002),「城市競爭優勢評量系統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重廷(2002),「台灣行政區劃調整之研究—兼論大台中都會行政區劃之遠景」,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亮瑜(2001),「碎形維度與空間形態之研究-台灣地區之聚落空間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瑞羚(2003),「中國政區沿革變動時空資料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慶忠(2000),「日本廣域行政之研究─以市町村合併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琪(2002),「臺中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組織設計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理論之應用」,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楊國城(2004),「環境倫理與台灣國土規劃政策發展歷程之研究(1895 – 2004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薄占宇(2001),「改革開放以來中共地級市體制行政區劃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安蕙(2002),「臺灣北部區域空間經濟變遷之研究(1970-1999)」,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學術論文部分】
于如陵、賴世剛(2001),「聚落體系形成之電腦模擬實驗—以報酬遞增觀點為基礎之探討」,台灣土地研究第三期,頁83~106。
白仁德、黃茹偵(2004),「北二高沿線地區人口分布型態變遷與空間影響模式之研究」,台北:第二屆土地研究學術研討會。
余小玲(2002),「網絡社會的形構—Castells論流動空間」,資訊社會研究(3),頁239~250。
周天穎、簡甫任、雷祖強(2003),「都市地區土地利用變遷量化分析之研究」,台灣土地研究第六卷第一期,頁105~130。
鄒克萬(1999),「區域人口分布之時空分析」,台灣土地科學學報創刊號,頁33~50。
黃建銘(2003),「城市化發展與行政區劃之重構」,新竹:中華民國都市計畫、住宅、區域科學、地區發展學會2003聯合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楊仁豪(2004),「台灣新地理空間之建構—以行政區劃調整之觀點而論」,台北:第二屆土地研究學術研討會。
楊仁豪(2004),「台灣地理空間之觀察—以『網路』及『網絡城市』概念而論」,台北: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住宅學會、區域科學學會、地區發展學會2004聯合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劉克智、董安琪(2003)「台灣都市發展的演進-歷史的回顧與展望」,人口學刊第26期,頁1~25。
賴宗裕(2001),「經濟全球化與國土規劃策略之探討」,都市與計劃第二十八卷第四期,頁519~542。
薛明生、賴世剛(2002),「人口時空分布冪次定律的普遍性與恆常性─台灣本島實證研究」,台灣土地研究第五期,頁67~86。
【專書部份】
江淑琳譯(2005),「網際空間的圖像」,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原著:Martin Dodge and Rob Kitchin. Mapping Cyberspace.)
呂育誠(2001),「地方政府管理—結構與功能的分析」,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周志龍(2003),「全球化、台灣國土再結構與制度」,台北:詹氏書局。
紀俊臣(2000),「地方政府再造—機制建構•發展願景系論」,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紀俊臣(2004),「地方政府與地方制度法」,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施雅軒(2003),「台灣的行政區變遷」,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馬路灣[地圖王出版公司製作部](2003),「台灣走透透—地圖王」,台北:戶外生活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夏鑄九等譯(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出版社。(原著:Manuel Castells.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章英華(1995),「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與歷史的探討」,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曹俊漢、柯瓊芳主編(1995),「中西都會區之發展與面臨的問題」,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梁蘄善(1991),「地理學計量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粘添壽(2003),「電腦網路理論與連結技術」,台北:儒林圖書有限公司。
許學強、周一星、寧越敏(1997),「城市地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季風(2004),「日本國土綜合開發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黃書禮(2004),「都市生態經濟與能量」,台北:詹氏書局。
馮正民、林楨家(2000),「都市及區域分析方法」,新竹:建都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程超澤(1995),「社會人口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劉君德、汪宇明(2000),「制度與創新—中國城市制度的發展與改革新論」,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劉道義(1997),「為什麼要廢省?—我國行政區劃的檢討與調整」,台北:揚智文化。
劉道義(1999),「台灣新地理—我國行政區的規劃與設計」,台北:前衛出版社。
薄慶玖(2003),「地方政府與自治(修訂四版)」,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蘇永欽主編(2002),「地方自治—落實人民主權的第一步」,台北:財團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顧朝林等(2002),「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城市發展—跨世紀中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研究案部分】
王佑仁(2001),「台北都會區縣市合作重要都市發展課題解決方案之規劃」,天開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研究。
陳陽德(2000),「後精省時期我國行政區域劃分與政府層級調整規劃之研究」,台灣省諮議會委託研究。
黃錦堂(1995),「行政區劃設計暨相關法制調整之研究」,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編印。
彭光輝(2000),「台北都會區重大都市發展課題縣市合作之規劃研究」,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研究。
【外文部分】
Batten, David F.(1995). Network Cities: Creative Urban Agglomerations for 21st Century. Urban Studies, 32, 313-327.
Castells, Manuel.(2000).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ers, 2nd edition.
Heidi, Fichter and Timothy, Moss.(2001).From Urb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Strategies. Journal of Urban Studies, Vol. 40, 2001, No.2.
L□pple, Dieter.(2001).City and Region in an Age of Globalisation and Digitization. German Journal of Urban Studies, Vol. 40, 2001, No.2.
Paez, Antonio.(2004).Network Accessibility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in Eastern Asia. Urban Studies, Vol. 41, No.11, 2211-2230, October 2004.
Preuss, Stefan.(2003).Is regional planning strategic? An Anglo-German comparis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lanning Research Conference 2003, Oxford, 8-10 April.
Sander, Robert.(1999).The Urban Development Contract – a New Instrument of Property Development in Germany. German Institute of Urban Affairs,Berlin.
Schmidt, Petra.(1999).Spatial and Regional Planning –Perspective from Mecklenburg-Vorpommern and Schleswig-Holstein.
Scott, Allen J. and Storper, Michael.(2003).Regions,Globalization,Development.
Regional Studies, Vol. 37.6&7, pp. 579–593.
Turowski, Gerd.(1999).The Structure of Spatial Planning in Germany. University of Dortmund.
Yaro, Robert D. and Hiss, Tony.(1996). A Region at Risk. ISLAND PRESS.
□土交通省、平成14年(2002)3月、「□土交通白書(平成13年度)」。
□土交通省□土計□局□合計□課、平成10年(1998)3月、「第5次全□□合開□計□—21世紀ソ□土ソヲь⑦ЭЫЕユ⑦-地域ソ自立ソ促進シ美ウゆ□土ソ創造」。
□土□計□•調整局、平成10年(1998)7月、「新ウゆ全□□合開□計□г⑦ЭйЧヱ」。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92257003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257003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賴宗裕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楊仁豪zh_TW
dc.creator (作者) 楊仁豪zh_TW
dc.date (日期) 200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九月-2009 16:25:36 (UTC+8)-
dc.date.available 18-九月-2009 16:25:3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九月-2009 16:25:36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92257003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93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地政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25700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我國行政區域之劃分,自民國39年以後即未有大幅變動。而歷經時代更迭、政府層級體制轉變,加以人口、產業、經濟、區域發展以及全球化所造成地理空間結構之變遷,不但於現況產生許多問題,亦未能配合未來國家發展與國土政策之趨勢與需求,實有重新檢討、調整之必要性。因此,本研究以「經濟生活圈」之觀點與現象為出發,配合各國制度比較、台灣地理空間分析以及專家學者問卷結果,探討地理空間結構變遷下,台灣行政區劃之現況問題與未來調整之方式,並檢視現行行政區劃於行政治理、實質規劃、經濟產業與生活環境等面向所存在之問題,進而據以擬定台灣行政區劃調整之建議方案。

本研究藉由區域及都市體系理論、網路及網絡城市相關理論,歸結至經濟生活圈與「中地網絡體系」觀點而為論述基礎,探討地理空間結構變遷下台灣行政區劃調整之課題。爰此,主要研究結論與建議有:
一、經概述台灣、日本兩國近代國土政策之演變以及日本市町村合併之沿革後,可發現台灣之國土政策理念深受日本所影響,而日本透過市町村合併減少地方行政區數量之過程與精神,亦值得台灣參考;綜以台灣自明鄭時期以後行政區劃沿革之概述,以及各國行政區劃與政府層級之比較,亦能發現台灣地方行政區劃數量過多、地方政府層級架構不對稱之問題,以及人口/面積原則考量之重要性。

二、藉由北部區域城市層級體系、自然與社經空間、交通以及流動空間之分析結果,除證明地理空間結構確有產生變遷之事實外,更凸顯區域發展空間極化、公共設施配置與財政問題、「住—學」「住—業」失調以及行政區劃與生活圈範疇不盡一致之問題。

三、依據上述比較與分析之結果,設計三種不同考量之行政區劃調整方案,並藉以:1.透過專家學者問卷驗證台灣行政區劃之問題與調整方式、比較調整方案之優劣,據以提出「6市10縣2特別行政區」之建議方案。2.透過鄉(鎮、市、區)級行政區劃之整併,將鄉(鎮、市、區)數由368個減少為182個。3.基於廣域行政「區域合作」模式之運用,劃設跨域「都會聯盟」之治理範圍。


關鍵字:行政區劃、地理空間、網絡城市、經濟生活圈、區域合作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1-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1-6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2-1
第一節 區域及都市體系理論..............................2-2
第二節 網路與網絡城市相關理論..........................2-6
第三節 相關文獻之探討..................................2-14

第三章 各國行政區劃之比較及台日國土政策之沿革..............3-1
第一節 台灣行政區劃調整與國土政策之沿革................3-2
第二節 日本行政區劃與國土政策之沿革....................3-11
第三節 其他國家行政區劃之現況..........................3-19
第四節 綜合比較與探討..................................3-26

第四章 台灣北部區域地理空間及網絡分析......................4-1
第一節 城市層級體系之分布與變遷........................4-2
第二節 自然與社經空間分析..............................4-15
第三節 交通及流動空間分析..............................4-32
第四節 地理空間結構變遷與行政區劃之調整................4-39

第五章 台灣行政區劃調整方案之擬議與展望....................5-1
第一節 台灣行政區劃調整方案之設計......................5-2
第二節 專家學者問卷與結果分析..........................5-6
第三節 台灣行政區劃之問題與調整方向....................5-19
第四節 台灣新地理空間之形塑與展望......................5-3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6-1
第一節 結論............................................6-1
第二節 政策建議........................................6-4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6-6

參考文獻....................................................參1

附錄 台灣行政區劃議題之專家學者問卷........................附1
zh_TW
dc.format.extent 57268 bytes-
dc.format.extent 145158 bytes-
dc.format.extent 93549 bytes-
dc.format.extent 141269 bytes-
dc.format.extent 355700 bytes-
dc.format.extent 1469509 bytes-
dc.format.extent 2948572 bytes-
dc.format.extent 10465741 bytes-
dc.format.extent 5014273 bytes-
dc.format.extent 177130 bytes-
dc.format.extent 268302 bytes-
dc.format.extent 129429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257003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行政區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地理空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網絡城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經濟生活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區域合作zh_TW
dc.title (題名) 地理空間結構變遷下台灣行政區劃調整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學位論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桂旻(1999),「台灣地區都市區域功能網絡關係之研究---以物流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耿弘(2003),「國土法(草案)體制下台灣地區都會管理機制建立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德福(2003),「全球經濟中浮現的北台都會區域:後進者全球生產網絡與空間結構轉化之研究(1980-1990年代末)」,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崋國鼎(2001),「台灣地區都市體系等級變遷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文雄(2001),「行政區劃調整之研究—以台中縣市改制直轄市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宜靖(1998),「台灣主要都市全球城際資訊網絡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冠位(2002),「城市競爭優勢評量系統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重廷(2002),「台灣行政區劃調整之研究—兼論大台中都會行政區劃之遠景」,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亮瑜(2001),「碎形維度與空間形態之研究-台灣地區之聚落空間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瑞羚(2003),「中國政區沿革變動時空資料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慶忠(2000),「日本廣域行政之研究─以市町村合併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瑞琪(2002),「臺中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組織設計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理論之應用」,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國城(2004),「環境倫理與台灣國土規劃政策發展歷程之研究(1895 – 2004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薄占宇(2001),「改革開放以來中共地級市體制行政區劃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安蕙(2002),「臺灣北部區域空間經濟變遷之研究(1970-1999)」,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學術論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如陵、賴世剛(2001),「聚落體系形成之電腦模擬實驗—以報酬遞增觀點為基礎之探討」,台灣土地研究第三期,頁83~1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白仁德、黃茹偵(2004),「北二高沿線地區人口分布型態變遷與空間影響模式之研究」,台北:第二屆土地研究學術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小玲(2002),「網絡社會的形構—Castells論流動空間」,資訊社會研究(3),頁239~2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天穎、簡甫任、雷祖強(2003),「都市地區土地利用變遷量化分析之研究」,台灣土地研究第六卷第一期,頁105~1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鄒克萬(1999),「區域人口分布之時空分析」,台灣土地科學學報創刊號,頁33~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建銘(2003),「城市化發展與行政區劃之重構」,新竹:中華民國都市計畫、住宅、區域科學、地區發展學會2003聯合年會暨論文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仁豪(2004),「台灣新地理空間之建構—以行政區劃調整之觀點而論」,台北:第二屆土地研究學術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仁豪(2004),「台灣地理空間之觀察—以『網路』及『網絡城市』概念而論」,台北: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住宅學會、區域科學學會、地區發展學會2004聯合年會暨論文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克智、董安琪(2003)「台灣都市發展的演進-歷史的回顧與展望」,人口學刊第26期,頁1~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宗裕(2001),「經濟全球化與國土規劃策略之探討」,都市與計劃第二十八卷第四期,頁519~5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明生、賴世剛(2002),「人口時空分布冪次定律的普遍性與恆常性─台灣本島實證研究」,台灣土地研究第五期,頁67~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專書部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淑琳譯(2005),「網際空間的圖像」,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原著:Martin Dodge and Rob Kitchin. Mapping Cyberspac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育誠(2001),「地方政府管理—結構與功能的分析」,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志龍(2003),「全球化、台灣國土再結構與制度」,台北:詹氏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紀俊臣(2000),「地方政府再造—機制建構•發展願景系論」,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紀俊臣(2004),「地方政府與地方制度法」,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雅軒(2003),「台灣的行政區變遷」,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路灣[地圖王出版公司製作部](2003),「台灣走透透—地圖王」,台北:戶外生活圖書股份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鑄九等譯(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出版社。(原著:Manuel Castells.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章英華(1995),「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與歷史的探討」,台北:巨流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俊漢、柯瓊芳主編(1995),「中西都會區之發展與面臨的問題」,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蘄善(1991),「地理學計量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粘添壽(2003),「電腦網路理論與連結技術」,台北:儒林圖書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學強、周一星、寧越敏(1997),「城市地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季風(2004),「日本國土綜合開發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書禮(2004),「都市生態經濟與能量」,台北:詹氏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正民、林楨家(2000),「都市及區域分析方法」,新竹:建都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超澤(1995),「社會人口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君德、汪宇明(2000),「制度與創新—中國城市制度的發展與改革新論」,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道義(1997),「為什麼要廢省?—我國行政區劃的檢討與調整」,台北:揚智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道義(1999),「台灣新地理—我國行政區的規劃與設計」,台北:前衛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薄慶玖(2003),「地方政府與自治(修訂四版)」,台北:國立空中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永欽主編(2002),「地方自治—落實人民主權的第一步」,台北:財團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朝林等(2002),「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城市發展—跨世紀中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研究案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佑仁(2001),「台北都會區縣市合作重要都市發展課題解決方案之規劃」,天開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陽德(2000),「後精省時期我國行政區域劃分與政府層級調整規劃之研究」,台灣省諮議會委託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錦堂(1995),「行政區劃設計暨相關法制調整之研究」,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光輝(2000),「台北都會區重大都市發展課題縣市合作之規劃研究」,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外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tten, David F.(1995). Network Cities: Creative Urban Agglomerations for 21st Century. Urban Studies, 32, 313-3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stells, Manuel.(2000).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ers, 2nd editi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eidi, Fichter and Timothy, Moss.(2001).From Urb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Strategies. Journal of Urban Studies, Vol. 40, 2001, No.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pple, Dieter.(2001).City and Region in an Age of Globalisation and Digitization. German Journal of Urban Studies, Vol. 40, 2001, No.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aez, Antonio.(2004).Network Accessibility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in Eastern Asia. Urban Studies, Vol. 41, No.11, 2211-2230, October 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reuss, Stefan.(2003).Is regional planning strategic? An Anglo-German comparis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lanning Research Conference 2003, Oxford, 8-10 Apri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ander, Robert.(1999).The Urban Development Contract – a New Instrument of Property Development in Germany. German Institute of Urban Affairs,Berli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chmidt, Petra.(1999).Spatial and Regional Planning –Perspective from Mecklenburg-Vorpommern and Schleswig-Holstei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cott, Allen J. and Storper, Michael.(2003).Regions,Globalization,Developmen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egional Studies, Vol. 37.6&7, pp. 579–5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urowski, Gerd.(1999).The Structure of Spatial Planning in Germany. University of Dortmun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Yaro, Robert D. and Hiss, Tony.(1996). A Region at Risk. ISLAND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土交通省、平成14年(2002)3月、「□土交通白書(平成13年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土交通省□土計□局□合計□課、平成10年(1998)3月、「第5次全□□合開□計□—21世紀ソ□土ソヲь⑦ЭЫЕユ⑦-地域ソ自立ソ促進シ美ウゆ□土ソ創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土□計□•調整局、平成10年(1998)7月、「新ウゆ全□□合開□計□г⑦ЭйЧヱ」。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