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NSC Project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在荒原裡尋找玫瑰:參與、實驗、觀察夢的創造力
其他題名 Dreams and Creativity: An Experiential and Existential Approach
作者 陳文玲;呂旭亞;洪素珍
關鍵詞 創造力;夢;意識;潛意識;生手;專家;參與觀察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18-Apr-2007 16:32:36 (UTC+8)
Publisher 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
摘要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當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隔膜被推擠拉扯,更多的潛意識被整 合進意識裡成為自我(self)的一部份,這個人會比之前更豐富、更完整、更瞭解自己; 我想探究,如果換個角度,從創造力的觀點來看同一件事,這個不斷地開發潛意識和不 斷地把潛意識整合進意識的過程是否有可能成為創造的助力、動力或者素材? 我的研究興趣之一,就是探討意識和潛意識如何交替為創意做工。我在創意課裡不 斷做各種實驗,以夢、陰影、呼吸、冥想和律動做為導出創意的工具,導出的創意最後 依附在書寫、繪畫和各種類型的跨媒材作品裡。為了示範可以用夢創作,我舉2003年 秋天我的「基礎創意寫作」課為例。學生的文字、圖畫和之後的分享,就像在荒原裡尋 找玫瑰的過程,在這個飽滿豐富的過程裡,我歸納出三個以夢為介面探索自我對於創造 力的貢獻:覺察、驅力與素材。 這次向國科會提出這個研究計畫,就是想延續手邊已經做了好些年的夢工作,繼續 探討夢的創造性,以參與的、實驗的觀察法深入瞭解創意的歷程。這個研究分兩個階段。 一是2005年秋天的兩場工作坊,分為專家場與生手場。這些工作坊不只帶創作,也是 我觀察的場域,目的是「泡」在情境裡,尋找題材、進行研究。二是2006年春天的訪 談。 我的研究意圖探討兩個問題:第一,我想經由這個研究證實探索自我可以用來做為 開發創意的方法。第二,認知心理學經常使用專家與生手模式來研究不同領域的專業知 能。對應這個研究,我有兩個假設:對於生手來說,以夢創作可以培養生活創意的態度、 打開創意生活的方法;對於專家來說,除了上述目的,以夢創作所開發的創意潛能還可 以回饋給原有的創作技術和經驗,提升領域的創造力。
描述 核定金額:604000元
資料類型 report
dc.coverage.temporal 計畫年度:94 起迄日期:20050801~20060731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文玲;呂旭亞;洪素珍zh_TW
dc.date (日期) 200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Apr-2007 16:32:36 (UTC+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008-09-08-
dc.date.available 18-Apr-2007 16:32:36 (UTC+8)en_US
dc.date.available 2008-09-0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Apr-2007 16:32:36 (UTC+8)en_US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942412H004017.pdf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tair.lib.ntu.edu.tw:8000/123456789/359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93-
dc.description (描述) 核定金額:604000元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當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隔膜被推擠拉扯,更多的潛意識被整 合進意識裡成為自我(self)的一部份,這個人會比之前更豐富、更完整、更瞭解自己; 我想探究,如果換個角度,從創造力的觀點來看同一件事,這個不斷地開發潛意識和不 斷地把潛意識整合進意識的過程是否有可能成為創造的助力、動力或者素材? 我的研究興趣之一,就是探討意識和潛意識如何交替為創意做工。我在創意課裡不 斷做各種實驗,以夢、陰影、呼吸、冥想和律動做為導出創意的工具,導出的創意最後 依附在書寫、繪畫和各種類型的跨媒材作品裡。為了示範可以用夢創作,我舉2003年 秋天我的「基礎創意寫作」課為例。學生的文字、圖畫和之後的分享,就像在荒原裡尋 找玫瑰的過程,在這個飽滿豐富的過程裡,我歸納出三個以夢為介面探索自我對於創造 力的貢獻:覺察、驅力與素材。 這次向國科會提出這個研究計畫,就是想延續手邊已經做了好些年的夢工作,繼續 探討夢的創造性,以參與的、實驗的觀察法深入瞭解創意的歷程。這個研究分兩個階段。 一是2005年秋天的兩場工作坊,分為專家場與生手場。這些工作坊不只帶創作,也是 我觀察的場域,目的是「泡」在情境裡,尋找題材、進行研究。二是2006年春天的訪 談。 我的研究意圖探討兩個問題:第一,我想經由這個研究證實探索自我可以用來做為 開發創意的方法。第二,認知心理學經常使用專家與生手模式來研究不同領域的專業知 能。對應這個研究,我有兩個假設:對於生手來說,以夢創作可以培養生活創意的態度、 打開創意生活的方法;對於專家來說,除了上述目的,以夢創作所開發的創意潛能還可 以回饋給原有的創作技術和經驗,提升領域的創造力。-
dc.format applicaiton/pdfen_US
dc.format.extent bytesen_US
dc.format.extent 398558 bytesen_US
dc.format.extent 398558 bytes-
dc.format.extent 1972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en_U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en_U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text/plain-
dc.language zh-TWen_US
dc.language.iso zh-TWen_US
dc.publisher (Publisher) 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en_US
dc.rights (Rights)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創造力;夢;意識;潛意識;生手;專家;參與觀察-
dc.title (題名) 在荒原裡尋找玫瑰:參與、實驗、觀察夢的創造力zh_TW
dc.title.alternative (其他題名) Dreams and Creativity: An Experiential and Existential Approach-
dc.type (資料類型) repor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