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Title | 中國大陸國有企業用工制度改革之研究 The study of labour system reform in state enterprises in Mainland China |
Creator | 吳文峰 Wu, Wen-Feng |
Contributor | 魏艾 吳文峰 Wu, Wen-Feng |
Key Words | 中國大陸 勞動用工制度 國有企業改革 勞動法 勞動合同 |
Date | 1996 |
Date Issued | 18-Sep-2009 18:38:25 (UTC+8) |
Summary |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並敘述研究的基本觀點與方法。第二章從歷史的角度回溯中國大陸國有企業用工制度的形成與改革,第一節分別從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大躍進時期以及文革時期等不階段,說明國有企業用工制度的建立與形成過程,以及自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對於改革的阻延力量。第二節說明「勞動力商品化」爭議的思想淵源和爭論焦點。第三節舉出傳統文化與社會心理對於改革的制約性,而這些內在的力量往往是影響制度變遷的重大因素。第三章第一節在國有企業改革和勞動經濟學分析下,探討用工制度改革的經濟邏輯。並說明一九八六年後,國有企業用工制度改革的三個主要管道,分別以第二節敘述勞動合同制度的內容。第三節描述固定工制度改革的經濟基礎與做法。第四節說明企業富餘人員的處理與安置辦法。第四章探討用工制度改革所形成的新勞動關係以及其內含。第一節描述用工制度改革前後企業勞動關係主體與性質的變化。第二節說明建立契約化與法制化勞動關係的社會與經濟意義,並嘗試解析現行勞動合同制度。第五章為本文結論,從兩個面向來作出總結。第一節以總體的觀點來看待中國大陸所進行的「漸進式改革」的基本步調,並舉出用工制度改革所可能面臨的難題。第二節強調制度改革與所處社會的緊密結合關係,說明制度變革所引起的社會變遷,只要新場經濟改革的價值存在,這些變化將使中國大陸社會走向必須自我重建的關鍵時刻。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82260004 85 |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815 |
Type | thesis |
dc.contributor.advisor | 魏艾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吳文峰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Wu, Wen-Feng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吳文峰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Wu, Wen-Feng | en_US |
dc.date (日期) | 1996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8-Sep-2009 18:38:25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8-Sep-2009 18:38:25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8-Sep-2009 18:38:25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B2002001815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470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東亞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82260004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85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並敘述研究的基本觀點與方法。第二章從歷史的角度回溯中國大陸國有企業用工制度的形成與改革,第一節分別從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大躍進時期以及文革時期等不階段,說明國有企業用工制度的建立與形成過程,以及自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對於改革的阻延力量。第二節說明「勞動力商品化」爭議的思想淵源和爭論焦點。第三節舉出傳統文化與社會心理對於改革的制約性,而這些內在的力量往往是影響制度變遷的重大因素。第三章第一節在國有企業改革和勞動經濟學分析下,探討用工制度改革的經濟邏輯。並說明一九八六年後,國有企業用工制度改革的三個主要管道,分別以第二節敘述勞動合同制度的內容。第三節描述固定工制度改革的經濟基礎與做法。第四節說明企業富餘人員的處理與安置辦法。第四章探討用工制度改革所形成的新勞動關係以及其內含。第一節描述用工制度改革前後企業勞動關係主體與性質的變化。第二節說明建立契約化與法制化勞動關係的社會與經濟意義,並嘗試解析現行勞動合同制度。第五章為本文結論,從兩個面向來作出總結。第一節以總體的觀點來看待中國大陸所進行的「漸進式改革」的基本步調,並舉出用工制度改革所可能面臨的難題。第二節強調制度改革與所處社會的緊密結合關係,說明制度變革所引起的社會變遷,只要新場經濟改革的價值存在,這些變化將使中國大陸社會走向必須自我重建的關鍵時刻。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錄------------------------------------------I 圖表目錄--------------------------------------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大綱------------------------3 第二章 勞動用工制度的背景與理論--------------6 第一節 用工制度的形成與特徵------------------6 一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與一五計劃時期------------6 二 大躍進時期--------------------------------9 三 文革時期----------------------------------12 四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16 第二節 勞動力商品化的理論問題----------------19 一 馬克思關於勞動價值與商品的理論------------19 二 關於勞動力性質的爭論----------------------23 三 勞動產權與人力資本觀念--------------------27 第三節 傳統社會心理的問題--------------------30 一 經濟的倫理原則----------------------------30 二 勞動就業的觀念----------------------------33 三 市場經濟與精神文明------------------------37 第三章 用工制度的改革模式與內容--------------53 第一節 用工制度的目標模式--------------------53 一 國有企業改革的經濟邏輯--------------------53 二 用工制度與企業用工結構--------------------54 三 用工制度與勞動供給行為--------------------56 四 「雙向選擇」用工主體的模式選擇------------59 第二節 勞動合同制----------------------------61 一 勞動合同制的定義與作用--------------------61 二 勞動合同制內容規定------------------------63 三 小結--------------------------------------69 第三節 改革固定工制度------------------------71 一 固定工制度的勞動供給行為------------------71 二 優化勞動組合------------------------------73 三 小結--------------------------------------77 第四節 富餘人員安置--------------------------77 一 富餘人員的成因與影響----------------------78 二 富餘人員的安置途徑------------------------80 三 小結--------------------------------------81 第四章 用工制度的改革與勞動關係--------------93 第一節 勞動關係的變化------------------------93 一 轉變中的勞動關係--------------------------93 二 現階段勞動關係特點------------------------96 三 勞動關係變化的影響------------------------98 第二節 勞動關係契約化與法制化----------------101 一 契約的經濟與社會機能----------------------102 二 勞動關係契約化與法制化--------------------104 三 勞動合同制的評估--------------------------107 第五章 結論----------------------------------115 第一節 漸進式改革的選擇與問題----------------115 一 漸進式策略的選擇--------------------------115 二 漸進式改革的問題--------------------------118 第二節 制度改革與社會基礎--------------------120 一 單位體制現象的變遷------------------------121 二 制度改革與社會重建------------------------125 參考書目--------------------------------------131 圖 圖2-1 1960-1976固定工人數量總量成長曲線圖----14 圖3-1 企業用工規模與結構圖-------------------55 圖3-2 1991年全民所有制單位用工規模與結構-----56 圖3-3 勞動時間與實際勞動供給圖---------------58 圖3-4 合同制職工佔全部職工比例圖-------------69 圖3-5 崗位測評指標體系-----------------------75 圖5-1 改革主張與社會成員支持模型-------------118 圖5-2 城鎮勞動者中全民所有制勞動者比例-------123 圖5-3 城鎮勞動者中非公有經濟成份勞動者比例---124 圖5-4 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增加率-----------------124 表 表2-1 國有企業主要用工形式比較表-------------12 表2-2 全民所有制企業固定工人數與比例---------15 表2-3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人數與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16 表3-1 人均收入、企業勞動力需求與產值對照表---72 表5-1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價值取向-------------126 | zh_TW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815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中國大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勞動用工制度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國有企業改革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勞動法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勞動合同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中國大陸國有企業用工制度改革之研究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study of labour system reform in state enterprises in Mainland China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