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
作者 簡妙如
貢獻者 蔡錚雲
簡妙如
關鍵詞 流行文化
流行音樂
美學
現代性
全球化
台灣流行音樂
日期 2001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8:48:47 (UTC+8)
摘要 如何在今日各種通俗、大眾文化四處充溢的感受碎片中,理解當前流行文化的可能意義?以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以及進一步以8、90年代的台灣流行音樂為例,本論文嚐試一種以美學(aesthetics)與現代性(modernity)向度為名的流行文化探究架構。受後現代與現代性相關論述所啟發,流行文化的美學與現代性,除了意指藝術感受與相關的美學議題外,美學視野還成為對經驗的另一種說明方式;而90年代以後才較被標舉的、相對於崇高現代性(high modernity)的平實現代性(low modernity),重視現實經驗的實然表現,而非倫理上的應然要求,則成為理解流行文化的重要切入角度。
      以當前流行音樂的全球化作為探問起點,本研究回溯晚近流行音樂的歷史系譜意義。來自英美流行音樂的發展歷程,唱片工業、媒體娛樂文化及青少年市場的崛起,共同形塑了今日流行音樂文化形式的基本樣貌;但相伴而生的流行音樂文化論述,卻有由大眾文化批判到晚近傳播文化議題的種種轉變。在此多重交錯的脈絡中,流行音樂的美感向度,展現出由音樂商品化到「商業/藝術」合一,及當代流行文化運作邏輯的動態更迭。而面對不斷蛻變的資本主義市場型態,現代性論述中的主體自主性、文化自主性等議題,也由普遍型主體,開展出青少年主體、差異主體等不同意涵。流行音樂作為流行文化的一環,在晚近反而突顯出一種含納多向思維、而非一封閉商品的豐富意涵。
      而由當前的市場衰退現狀出發,8、90年代的台灣流行音樂在音樂工業的蛻變中,則有著晚近現代化與全球化交錯的在地經驗意義。80年代因新創作崛起而被賦予正當性的國語流行音樂,在8、90年代的社會變動及雙向全球/本土化脈絡下,成了台灣流行音樂。而80年代有著濃厚現代性辯證氣息的音樂創作,在90年代則展現後現代商品美學及分化的音樂論述。重要的是,流行音樂文化中,關於商業與藝術、創作與社會的種種表面矛盾,卻有著更弔詭的流行文化美感向度意義。流行音樂所展現的平實現代性意義、總是無以名之的真誠性(authenticity)要求,以及可能的在地特殊意義脈絡,則在結論加以討論。
      關鍵字:流行文化,流行音樂,美學,現代性,全球化,台灣流行音樂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85451502
9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360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蔡錚雲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簡妙如zh_TW
dc.creator (作者) 簡妙如zh_TW
dc.date (日期) 200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8:48:47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8:48:4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8:48:4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91NCCU3602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541-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545150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如何在今日各種通俗、大眾文化四處充溢的感受碎片中,理解當前流行文化的可能意義?以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以及進一步以8、90年代的台灣流行音樂為例,本論文嚐試一種以美學(aesthetics)與現代性(modernity)向度為名的流行文化探究架構。受後現代與現代性相關論述所啟發,流行文化的美學與現代性,除了意指藝術感受與相關的美學議題外,美學視野還成為對經驗的另一種說明方式;而90年代以後才較被標舉的、相對於崇高現代性(high modernity)的平實現代性(low modernity),重視現實經驗的實然表現,而非倫理上的應然要求,則成為理解流行文化的重要切入角度。
      以當前流行音樂的全球化作為探問起點,本研究回溯晚近流行音樂的歷史系譜意義。來自英美流行音樂的發展歷程,唱片工業、媒體娛樂文化及青少年市場的崛起,共同形塑了今日流行音樂文化形式的基本樣貌;但相伴而生的流行音樂文化論述,卻有由大眾文化批判到晚近傳播文化議題的種種轉變。在此多重交錯的脈絡中,流行音樂的美感向度,展現出由音樂商品化到「商業/藝術」合一,及當代流行文化運作邏輯的動態更迭。而面對不斷蛻變的資本主義市場型態,現代性論述中的主體自主性、文化自主性等議題,也由普遍型主體,開展出青少年主體、差異主體等不同意涵。流行音樂作為流行文化的一環,在晚近反而突顯出一種含納多向思維、而非一封閉商品的豐富意涵。
      而由當前的市場衰退現狀出發,8、90年代的台灣流行音樂在音樂工業的蛻變中,則有著晚近現代化與全球化交錯的在地經驗意義。80年代因新創作崛起而被賦予正當性的國語流行音樂,在8、90年代的社會變動及雙向全球/本土化脈絡下,成了台灣流行音樂。而80年代有著濃厚現代性辯證氣息的音樂創作,在90年代則展現後現代商品美學及分化的音樂論述。重要的是,流行音樂文化中,關於商業與藝術、創作與社會的種種表面矛盾,卻有著更弔詭的流行文化美感向度意義。流行音樂所展現的平實現代性意義、總是無以名之的真誠性(authenticity)要求,以及可能的在地特殊意義脈絡,則在結論加以討論。
      關鍵字:流行文化,流行音樂,美學,現代性,全球化,台灣流行音樂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全球化中的流行文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2
      一、流行文化的全球化-----2
      二、流行文化與現代性-----5
      三、流行文化的美感向度-----8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13
      一、研究方法說明與設計-----13
      二、以台灣近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1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章節安排-----18
      一、研究目的-----18
      二、章節安排-----19
     
     第二章 如何捕捉流行文化的意義?美學,現代性-----21
      第一節 流行文化問題意識的歷史系譜-----22
      一、大眾文化,常民文化,文化工業-----22
      二、民眾文化:文化霸權的構連與抗爭-----23
      三、流行文化:後現代、媒體、消費文化-----25
      第二節 流行文化的美學與現代性-----29
      一、後現代通俗文化的前兆:青少年通俗文化,後現代藝術-----29
      二、後現代文化理論:Jameson vs. Baudrillard-----32
      三、流行文化的美學與現代性:崇高現代性vs.平實現代性-----36
      第三節 小結:流行文化的探究架構-----44
     
     第三章 近代流行音樂的歷史系譜考察-----49
      第一節 當前全球化的流行音樂樣貌-----50
      一、全球化的流行音樂市場與文化-----50
      二、8、90年代台灣與全球流行音樂文化的接軌-----54
      三、進入流行音樂的歷史脈絡:物質經濟及文化論述-----55
      第二節 流行音樂的物質經濟史-----58
      一、商業化、大眾化的中產階級音樂-----59
      二、工業化、壟斷型音樂工業-----60
      三、跨國化、全球音樂市場-----61
      第三節 流行音樂的文化論述-----64
      一、大眾文化:文化平庸化、啟蒙的欺瞞、藝術商品化-----64
      二、次文化發聲:青少年次文化與搖滾樂意識形態-----67
      三、8、90年代傳播文化議題:產製一文本一閱聽人、自主性、藝術-----72
      第四節 小結:流行音樂文化的美學,現代性-----85
     
     第四章 台灣流行音樂的當下與過去-----89
      第一節 台灣流行音樂的現狀檔案:惡夢曙光?-----89
      一、音樂品質及消費生活:唱片業vs.消費者-----93
      二、唱片業的現實環境:媒體擴張及跨國唱片公司來台-----96
      三、當前台灣流行音樂的現實處境:美學vs.現代性-----098
      四、歷史重構線索:現代化、全球化、美學議題-----100
      第二節 1980年代之前的流行歌曲文化-----103
      一、唱片科技及傳播媒體的發展-----106
      二、流行歌及娛樂消費文化的崛起-----106
      三、近代歷史及政治因素下的流行歌曲發展-----108
      四、小結:70年代末、80年代初台灣流行音樂的變動意義-----111
     
     第五章 1980年代的國語流行音樂-----115
      第一節 80年代台灣唱片市場雙雄:滾石vs.飛碟-----116
      第二節 壟斷型音樂工業的形成-----120
      第三節 跨越的一代:80年代流行音樂新貌-----124
      一、現代性的辯證:台北vs.家鄉,搖滾樂vs.流行歌-----125
      二、羅大佑傳奇:音樂革命、啟蒙與商業間的弔詭-----127
      第四節 抒情及偶像年代:音樂研發及企劃的崛起-----133
      一、抒情實力女聲vs.創作型音樂製作人-----133
      二、李宗盛範例:真誠性與商業並行vs.音樂研發(A&R)-----135
      三、創作歌手的崛起:校園民歌及搖滾青年-----138
      四、新偶像時代:青少年偶像歌手與認同-----140
      第五節 小結:起飛的台灣流行音樂及社會-----144
      一、80年代的流行音樂與台灣社會:「寧靜革命」-----144
      二、90年代全球化浪潮的前哨-----148
     
     第六章 1990年代的台灣流行音樂-----151
      第一節 90年代被動的國際化、全球/本土化-----152
      一、外資叩關(1989~1992):收回代理權及併購遊說-----153
      二、國際化(1993~1996):華語市場美夢vs.雙向全球/本土化-----156
      三、併購完成(1997~):本土化的國際五大vs.區域型國際化-----160
      四、小結:全球/本土化對「台灣流行音樂」的影響-----164
      第二節 無所不用其極「賣唱片」:前現代vs.後現代-----167
      一、打歌付費:唱片業與大眾媒體的共生關係-----168
      二、行銷導向的音樂生產:「賣唱片」的創意-----172
      三、小結:前現代vs.後現代?-----181
      第三節 90年代的音樂內部論述:主流/非主流-----182
      一、90年代上半期:非主流音樂及新台語歌運動-----182
      二、真正非主流vs.商業非主流?-----187
      三、90年代後半期:樂團之聲(band sound)、多元/國際化-----191
      四、小結:90年代國際化、行銷化,到音樂的內部分化-----199
     
     第七章 結論-----201
      第一節 研究發現(一)-----201
      一、流行文化:對現代性的熱切想像、發明?-----201
      二、美感向度:真誠性的無以名之?-----203
      第二節 研究發現(二)-----205
      一、為什麼全球化?-----205
      二、怎樣「無以名之」?-----208
      第三節 後記: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208
     
     參考書目-----211
     附錄-----234
     
     
     圖表說明
     圖例
     圖一:當前流行文化的研究架構: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12
     圖二:Jameson vs.Baudrillard的後現代文化論點-----35
     圖三:High Modernity vs.Low Modernity的美學與現代性-----43
     圖四:當前流行文化的探究架構-----44
     圖五:流行音樂的現實條件一現象檔案-----85
     圖六:流行音樂文化的歷史轉變檔案-----86
     圖七:台灣流行音樂的當前議題-----98
     圖八:本土公司vs.國際公司的「全球化/本土化」攻防內涵-----159
     圖九:非主流vs.商業/另類非主流vs.主流音樂-----190
     圖十:魔岩模式--邊緣/流行/核心-----199
     
     表格
     表一:流行文化問題意識的歷史系譜-----28
     表二:西方搖滾樂樂風的更迭-----69
     表三:搖滾樂史循環曲線圖-----69
     表四:媒體產業文化批判的議題變遷表-----77
     表五:早期搖滾樂的真誠性汰換史-----81
     表六:90年代以來台灣地區唱片銷售量統計-----92
     表七:1900~1980年後,台灣流行音樂相關面向簡史-----105
     表八:1930~1965早期國語及台語的創作流行歌曲-----107
     表九:今日台灣流行音樂的 “前世今生”-----110
     表十:1965~1985國語、台語流行歌曲及校園民歌-----108
     表十一:「跨越的一代」:(鹿港小鎮)及(一樣的月光)歌詞節錄-----126
     表十二:羅大佑作品年表1974~1995-----132
     表十三:1970~2000年台灣政經情勢、媒體文化及流行樂壇大事記-----150
     表十四:90年代「全球化」下的台灣外來流行音樂風潮-----164
     表十五:台灣唱片業單張專輯成本結構的變化-----172
     表十六:8、90年代台灣流行音樂新增樂風的意義歷程-----200
     表十七:台灣流行音樂風格循環曲線圖(1970~迄今)-----200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360201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流行文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流行音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美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現代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全球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流行音樂zh_TW
dc.title (題名) 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