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大學實驗室特性、組織平台與情境及知識創造--以OLED材料合成相關實驗室為例
作者 徐千惠
Chien-Hui
貢獻者 李仁芳
徐千惠
Chien-Hui
關鍵詞 組織創新
實驗室團隊
知識創造
知識轉換模式
OLED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9:05:19 (UTC+8)
摘要 我國近七成博士級以上的研究人員存在於大學中,加上目前政府研發投入佔我國研發總支出36%左右,佔約64%為企業研發支出,在大學內部有如此豐富的人力資源若能妥善利用,將有助於產業界獲取前瞻技術並促使未來有更好的生存利基。本研究旨在從創新管理的觀點,並採用個案研究法,描述各大學實驗室特質的形成、組織平台的運作以及其知識創造過程,以了解在設計富於創造力的實驗室時,各項知識轉換機制,並找出其相互對應因素強,以供經營實驗室之參考,以及藉由組織設計等選擇如何強化之中的內容。
     
     為了聚焦在特定知識範圍的探討,本論文選擇,一是因為近年來台灣光電顯市場產業產業發展十分迅速,2000年,光電顯示器即有2210億台幣的市場規模最大,而OLED技術為下世代影像顯示器技術之一,目前國內錸寶、東元、奇美、友達等顯示器大廠均已投資到位,目前已從新興萌芽期技術轉向量產期,在研發初期,學界和工研院等機構扮演重要角色,開發技術不但建立材料與製程技術自主性,建構完整 OLED產業架構,亦足與世界水準技術同步。截至2002年10月止促進有機發光二極體投資在40億以上,預估 2002年以後投資額將達100億以上,年產值200億。
     OLED材料合成相關的大學實驗室,其實驗室組織平台與情境,對於實驗室創新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實驗室特性之組成
     大學實驗室的領導者之人格特質、學研歷程(工業界經驗)會影響帶領實驗室之價值觀氛圍,而其累積之知識以及產學研界資產亦支持其對實驗室之從事之研究範疇定位和方向發展,形成各實驗室之不同特性。
     
     二.大學實驗室特性對於實驗室組織平台與情境塑造之影響:
     2-1.研究發現,當實驗室定位越朝向解決跨領域問題時,需要與各領域團體作越界溝通,除了專業能力外甄選新進成員越注重符合實驗室團隊精神。當實驗室研究定位越偏向基礎研究時,越需要在特定知識範圍之深耕,甄選新進成員越注重其工作態度及專業能力。
     
     另外,本研究發現,若實驗室研究所定義的範疇越廣,越需要整合各異質性知識範疇,亦即技術知識的複雜度越高,因此越需要引入知識背景不同之成員,對外擔任知識吸守門人角色吸收知識,對內擔任教學擴散角色,並且能夠作為跨越疆界者,協調不同功能別的人員互相合作並全心投入跨領域研究。而若實驗室所定義的範疇越專精,則實驗室傾向引入擁有共同背景的成員,在知識分享的初期,共同的語言與思考模式,可以減少彼此溝通的障礙,組成團隊後,再以團隊內小組輪調的方式,指派資深實驗室成員從事不同目標導向的團隊,以激盪團隊內創新氣氛。
     
     2-2領導者的背景,以及其大價值觀會影響實驗室訓練制度
     
     本研究發現,實驗室領導者之人格特質,過去的經驗學研經驗(過去的實驗室老師帶領風格),在環境中所領受之管理系統氛圍,對研究投入之價值觀,會影響其對實驗的領導行為以及規範設計。比方說:領導者擁有業界背景資歷的實驗室,重視專利和實用導向,在管理和分組上也多引用業界標準,純學術路線的研究者傾向學術知識之深化,管理和分組上重視工作態度而非實際規定,重視研究精神。
     
     三.大學實驗室特性對於組織知識創造的塑造之影響:
     
     3-1 訪談實驗室之知識領域,其知識內隱化程度高,大部分的技術是鑲嵌在人的身上的,人流動到那裡技術就帶到那裡。所以知識蓄積形式多以人才保留及師徒制傳承的方式進行,實驗室新人培育時間長,資深成員在實驗室為重要的知識蓄積者,而外顯知識蓄積之情形較不明顯,多停留在實驗室規章,管理標準程序及報告文件規格之層次。
     
     3-2大學實驗室對於研究投入之價值觀以及研究的範疇、方向與定位越強調特定知識範圍的前瞻性研究,實驗室對外跨層次知識擴展傾向採取技術移轉。大學實驗室對於研究投入之價值觀以及研究的範疇、方向與定位越強調解決跨領域實際問題,實驗室跨層次知識擴展傾向採取合作開發。
     
     四.大學實驗室組織平台與情境對於組織創新活動之影響
     
     在OLED材料合成相關實驗室內,尤其從事合成實驗方面,知識內隱性的程度是很高的,實做印證記載於書本論文上的知識和吸收源自其他成員身上的經驗,在OLED材料合成相關實驗室裡都是很重要的。做合成實驗的時候由於環境變因多,操作過程裡的控制變因複雜,有時候同一個實驗,不同的人按照一樣的實驗步驟做出來的結果很可能不同的。主要原因可歸納為(1)實驗室成員本身的基本功夫(2)個人化學知識豐富度(3)對實驗的敏感度(4)援用外在資料的能力,也因此訓練一個新進人員到位,需要透過長時間實做養成;為了養成化學合成技巧,一個新進的碩士級成員往往要透過最少三個月的時間,投入實做,透過觀察,如此經過密集且需要勤奮投入一年後,才開始可以操作一些較具原創性的實驗。
     
     以下敘述實驗室組織與平台之於知識轉化創造概念的過程:
     
     u 實驗室經由新生實做實驗,共同實驗,內隱知識共同化模式有助於知識概念的生成
     u 實驗室經由透過共同實驗,結構和非結構化知識分享,透過成員之間隱喻、類比,曖昧和重複等方式將知識從個人內部移轉到組織之中,有助於內隱性知識外化,促進知識的轉換
     u 實驗室經由透過結構化知識分享,異質團隊知識的轉換,有助於內隱性知識外化,促進知識的轉換將外外顯知識加以結合,有助於將觀念加以系統化而形成知識體系。
     u 實驗室經由透過實驗操將外顯知識轉化為內隱知識的過程,將知識進一步內化到個人的內隱知識基礎,將觀念加以系統化而形成知識體系。
     
     5.其他發現
     目前大學實驗室研究在資源上多停留在系所層次,研究規模有限,許多系所裡齊頭式的資源分配,以及對於實驗室新進成員招募數目限制(quota制,規定一年只能收入一定名額的博碩士生),學位資格考的限制對於引入異質領域成員造成進入障礙,以及大學教育和研究領域的斷層,都造成實驗室團隊組成之規模及素質問題。另外,在環境上空間分配不足,在研究環境上沒有優良的技術幕僚挹注實驗環境,在行政上亦亟需優良的專案及庶務管理者,國內實驗室並沒有助教授或資深博士後研究員的體系,亦是目前研究能量無法有效蓄積激盪之原因。
目 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學術研究與工業創新 13
     第二節 :新世代顯示器技術OLED產業介紹 19
     第三節 :實驗室特性相關文獻 37
     第四節 :組織平台與情境 41
     第五節 :組織知識創造之相關文獻 4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62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62
     第二節 :研究架構 65
     第三節 :研究變數說明 66
     第四節 :研究對象選取蒐集 71
     
     第肆章 實驗室個案探討 77
     第一節 :交大應用化學所 OLED Lab 77
     第二節 :台大化學所汪根欉老師實驗室 105
     第三節 :清大化工所 導電高分子實驗室 128
     第四節 :清大化學所 劉瑞雄老師實驗室 145
     第五節 :清大化學所鄭建鴻老師實驗室 158
     
     
     第伍章 :研究發現 170
     第一節 :實驗室特性的形成 170
     第二節 :大學實驗室特性對實驗室組織平台與情境塑造之影響: 176
     第三節 :大學實驗室特性對於組織知識創造的塑造之影響: 186
     第四節 :大學實驗室組織平台與情境對於組織創新活動之影響 192
     第五節 :其他發現 208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21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1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15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217
     
     
     圖 目 錄
     
     圖1-1-1:我國博士級研發人員分佈圖 3
     圖1-1-2:我國次世代平片顯示器計畫執行策略 8
     圖1-1-3:OLED顯示器發展進程圖 9
     圖2-1-1:八十九年全國研究人員—依學歷區分 15
     圖2-2-1:OLED發展歷程大事紀 21
     圖2-2-2:OLED分層結構及發光原理 23
     圖2-2-3:OLED之分類(依材料及驅動方式) 25
     圖2-2-4:OLED/PLED之製造程序 28
     圖2-5-1:Nanaka & Takeuchi知識轉換的四個模式 49
     圖2-5-2:Nanaka & Takeuchi知識創造類型 53
     圖2-5-3: Nanaka & Takeuchi 組織知識創造之螺旋 54
     圖2-5-4: Nanaka & Takeuchi 組織知識創造之五階段模式 55
     圖3-1-1:本研究流程圖 65
     圖3-2-1:本研究架構圖 65
     圖4-1-1:交大OLED Lab組織結構 90
     圖4-1-2:有機電激發光材料與元件研究─子計畫二: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用新摻雜材料之設計與合成執行組織圖 104
     圖4-4-1:鄭建鴻老師實驗室組織分組 163
     團5-4-1:OLED材料和成實驗室之知識轉換模式,本研究整理 203
     
     
     
     
     
     表目錄
     
     表 1-1-1:世界論文佔有率及世界論文引用率 4
     表2-1-1:各學科論文出自台灣比例及平均被引用次數 13
     表2-2-1:OLED的優點 29
     表2-2-2:OLED的優點 30
     表2-2-3:主要OLED廠商佈局概況 32
     表2-2-4:日本廠商發展動態 33
     表2-2-5:南韓廠商發展動態 34
     表2-2-6:台灣廠商發展動態 35
     表2-3-1:特質理論相關學者研究內容 39
     表3-2-1:研究架構與研究問題之對應關係 66
     表3-4-1:本研究篩選之訪問對象 73
     表3-4-2:本研究預訪進行紀錄 74
     表3-4-3:本研究訪談進行紀錄 75
     表4-1-1:交大OLED Lab不同經驗層次之實驗室成員之執掌92 表5-1-1:大學實驗室領導者學研背景及實驗室特性之對……174
     表5-2-1:實驗室領導者背景以及實驗室訓練制度之對應 184
     表5-3-2:實驗室特性與知識流通與擴散 189
     表5-4-1:訪談個案實驗室新進人員知識共同化過程 197
     表5-4-2:訪談個案實驗室書報討論的實行整理 201
     表5-4-3:訪談實驗室博碩士及人力組成背景共同度分析 205
參考文獻 u 中文文獻
1. Leonard, D. A. & Swap, W. C.著,施貞夙譯,激發團隊創意,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民89 年。
2. Dorothy Leonard-Barton 著,王美音譯,知識創新之泉:智價企業的經營,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 年
3. Gelb, M.著,劉蘊芳譯,7 Brains:怎樣擁有達文西的七種天才,台北:大塊文化,民88 年。
4. Ikujiro Nonaka & Hirotaka Takeuchi 著,楊子江,王美音譯,創新求勝— 智價企業論,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7 年。
5. Robert Kanigel 著,潘震澤、朱業修譯,天才的學徒,天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
6. 王惟貞,「美國政府2000 年R&D 經費分配及歷年趨勢」,科技發展政策報導,民89 年。
7. 史光國,高效率發光二極體,工業電子材料167期,Nov. 2000。
8. 史欽泰,「創新與科技產業發展」,資訊工業年鑑1998,ITIS,民88年,頁1-8。
9. 伊丹敬之等,陳星偉譯,創新才會贏,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年
10. 江獲先,有機發光元件的光學模型與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光電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
11. 行政院國科會,科學技術統計要覽,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民90年
12. 余永健,台灣輸出元件產業組合與政策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民91。
13. 吳心慈,臺灣生技製藥廠商之技術知識特質與技術網路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8年。
14. 吳思華,策略九說,台北:臉譜文化出版,民87 年。
15. 吳萬益等,「國內主要集團企業領導風格、企業文化及組織運作特色之研究」,商管科技季刊,民89 年,頁39-65。
16. 吳豐祥,「產學合作創新與其相關政策之探討」,第七屆產業管理研討會,民87 年。
17. 呂雲瑞,臺灣光電產業策略分析與競爭優勢之研究-以OLED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
18. 李仁芳,「從傑出學術研究到卓越工業創新」,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1年。
19. 李仁芳,管理心靈,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1990 年。
20. 李仁芳、花櫻芬,「高科技事業中技術知識類型與知識交流網路模型」,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刊,1996 年。
21. 李仁芳、賴建男與賴威龍,「台灣IC 設計業中技術知識特質與組織動態能耐之研究」,1997 年科技管理研討會,民86 年。
22. 李孟庭,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新穎綠色客發光體材料的合成與應用,國立交通大學應用化學所碩士論文,民91。
23. 林尚平、謝榮禧,「人力資源管理輔助知識工作者核心競能建立之分析」,1999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研討會論文集,民88 年。
24. 林益昌,「建構企業學習型組織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8 年。
25. 林顯光‘有機發光二極體畫素製作技術’工業電子材料160
26. 邱莉玲,「知識管理競爭大未來」,經濟與產業趨勢2000 白皮書,台北:工商時報,民89 年。
27. 施振榮,影響創新的九種因素,台北:大塊文化,民89 年。
28. 涂瑞德,「技術特質、產品團隊特性與組織動態能耐關連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 年
29. 張復閔,「知識領域特性、組織平台與情境對大學內部實驗室知識創造的影響」,私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年。
30. 許月女英,「台灣精密機械業產品創新與組織知識流通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 年。
31. 陳金鑫, 石建民, 鄧青雲 Chemistry (The Chinese Chem. Soc., Taipei) 1996, 54,
32. 陳壽安,導電高分子:新世代光電材料物理雙月刊23卷2期(2001年4月)pp.312-321
33. 曾孝明,我們科學研究的水準低落與改進之道。《科技報導》,國科會,1998,11月15日,3-8。
34. 曾孝明,科技化國家與產業競爭力的隱憂,科技報導,第222期(2000)。
35. 曾孝明,科技品牌與科研水準,科技報導,第209期(1999)
36. 曾孝明,科研質量與一流大學,科文知識報,第四期,2000/12/5
37. 游啟聰,兩岸經貿消長研發策略應有的思維,科技發展政策報導,SR9112 |2000/12/5。
38. 黃英忠、趙必孝,「參與式領導對研究發展創新影響之研究」,人力資源學報,第四期,1993 年,頁21-33
39. 廖元利,OLED藍光材料:含嘧啶之旋環雙茀基衍生物之合成與應,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出版年: 民91。
40. 廖佑宗,「研發組織動態能耐-以化工所為例」,私立輔大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8 年。
41. 管長青,影響學習型組織形成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工程顧問業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年。
42. 劉江彬,「美國大學研發合作模式研究」,工研院委託報告,民87
43. 歐洲科技政策個案研究(一),經濟部產業技術資訊服務推廣計畫,2000年,頁93-118
44. 鄭榮安、陳金鑫前瞻性OLED的展望-可撓曲式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開發現況 ╱電子與材料季刊 第十一期 2001年08月出刊
45. 蕭仁閔、歐陽惠華、李仁芳,「德國科技政策:產、學、研合作網路」, 物理雙月刊(廿三卷二期)2001年4月 p307-311
46. 閻康年,卡文迪什實驗室:科學革命的聖地,保定:河北,1999 年。
47. 簡金雄,陳金鑫 新世紀的 ”鑫” 科技──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平面顯示器技術
48. 顏銘璋,技術預測之應用模式-以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民90。
u 英文Reference:
1. “Alternative Display Technology Report: OLED Technology”, DISPLAYSEARCH , 2001.
2. Barber, Albert (1985),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operation”,Journal of Society of Research Administrator, pp. 19-29.
3. Barczak, G. and Wilemon, D.(1989) Leadership difference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6, 259-267
4. Barron F. “Creative Persons and Creative Proces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969
5. Bohn, R. E. (1994). “Measuring and Managing Technical Knowledge.”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Fall, 61-73.
6. Boisot, M. H. (1998). Knowledge Asset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Bonora, E.A., & Revang, O. 1991.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analying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 sustained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 Interorganizational Conference. Toronto, Canada.
8. Boot, R.L. (1994). Women in Management--Management Learning and the white male heritage in Tanton. London: Routledge.
9. Bowie,”University-business partnerships: in assessment”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1994.
10. Davenport, T. H., & Prusak, L. (1998).Knowledg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11. Davenport, T.H. & Prusak, L. (1998).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Boston: Harvard Bussiness School Press.
12. F. A. Von Hayek ,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5, Sep. 1945, pp. 519-530
13. Farris, G.H.(1988)Technical leadership: much discussed but little understood.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31, 12-17
14. Fisher, B. (1994). Mentoring. London: library Association Publishing Ltd.
15. Gilbert, M. & Cordey-Hayes, M. (1996).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vation, 16 (6),301-312.
16. Gilbert, M., & Gordey-Hayes, M. (1996, Jun).“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echnovation, Vol.16, No.6, 301-312.
17. Gladstein.D.L.(1984).Groups in context:A model of task group effectivenes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9,499-517.
18. Gordon, J.R. (1999)Organizational Behavior—A Diagnostic Approach(6th ).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U.S.A.
19. Hitt, W. D. (1988).The Leader-Manager: Guidelines for Action. Columbus: Battelle Press.
20. Ivancevich, J. M., Szilagyi, A. D., and Wallace, M. 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Goodyear Publishing Co., Inc., 1977.
21. Kim,Youngbae、Min, Byungwook & Cha, Jongseok 1999 “The roles of R & D team leaders in Korea: a contingent approach, ” R&D Management, Vol.29, No.2, pp.153-165.
22. Koontz, H. & O`Donell, C., Management: A System and Contingency Analysis of Managerial Functions (6th ed), N.Y: McGraw-Hill, 1974.
23. Larson C. E. and LaFasto, F. M. J. (1989), 『 Teamwork: What must go right, 』what can go wrong. California: Sage Pub.
24. Peters, Lois and H. Fusfeld (1982),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Relationship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SA.
25. Polanyi, M. “Personal Knowledg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26. Robbins, S. P.,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J: Prentice-Hall, 1994.
27. Robbins, S. P., Organizational Behavior-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u Hall, 1989.
28. Santoro, M. D., “Success Breeds Success: The Linkage between Relationship Intensity and Tangible Outcomes in 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Venture ”, 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11(2), 2000, pp.255-
29. Smith, K. (1995), “Interactions in Knowledge System: Foundations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Empirical Methods”, STI Review, No.16, pp.69-102
30. Stogdill, R. M., Handbook of leadership.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4.
31. Swap, W., Leonard, D., Shield, M. & Abrams, L. (2001). Using mentoring andstorytelling to transfer knowledge in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 18 (1), 95-114.
32. Teece, D.J. (1998). Capturing Value from knowledge assets: The New Economy,Markets for Know-How, and Intangible Asset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40, 55-79.
33. White, R. & Lippett, R. (1953) “Leader Behavior and Member Reaction in Three Social Climates’.” In D. Cartwright and A. Zander. (eds.), Group Dynamics: Research and Theory N.Y. : Harper & Kow. 385-611. (14)
u 網路資源
1. http://www.kodak.com
2. http://www.universaldisplay.com
3. http://www.ritekdisplay.com
4.http://w4.siemens.de/FuI/en/archiv/zeitschrift/heft2_99/artikel08/index.html
5. http://www.2300.com.tw
6. http://www.mem.com.tw/
7. http://www.topology.com.tw
8. http://www.digitimes.com.tw/
9. 工業技術研究院,http://www.itri.org.tw/chi/index.jsp
10.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http://nscnt22.nsc.gov.tw/index.asp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
90359003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35900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仁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徐千惠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ien-Hu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徐千惠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ien-Huien_US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9:05:19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9:05:1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9:05:1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035900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64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科技管理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035900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我國近七成博士級以上的研究人員存在於大學中,加上目前政府研發投入佔我國研發總支出36%左右,佔約64%為企業研發支出,在大學內部有如此豐富的人力資源若能妥善利用,將有助於產業界獲取前瞻技術並促使未來有更好的生存利基。本研究旨在從創新管理的觀點,並採用個案研究法,描述各大學實驗室特質的形成、組織平台的運作以及其知識創造過程,以了解在設計富於創造力的實驗室時,各項知識轉換機制,並找出其相互對應因素強,以供經營實驗室之參考,以及藉由組織設計等選擇如何強化之中的內容。
     
     為了聚焦在特定知識範圍的探討,本論文選擇,一是因為近年來台灣光電顯市場產業產業發展十分迅速,2000年,光電顯示器即有2210億台幣的市場規模最大,而OLED技術為下世代影像顯示器技術之一,目前國內錸寶、東元、奇美、友達等顯示器大廠均已投資到位,目前已從新興萌芽期技術轉向量產期,在研發初期,學界和工研院等機構扮演重要角色,開發技術不但建立材料與製程技術自主性,建構完整 OLED產業架構,亦足與世界水準技術同步。截至2002年10月止促進有機發光二極體投資在40億以上,預估 2002年以後投資額將達100億以上,年產值200億。
     OLED材料合成相關的大學實驗室,其實驗室組織平台與情境,對於實驗室創新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實驗室特性之組成
     大學實驗室的領導者之人格特質、學研歷程(工業界經驗)會影響帶領實驗室之價值觀氛圍,而其累積之知識以及產學研界資產亦支持其對實驗室之從事之研究範疇定位和方向發展,形成各實驗室之不同特性。
     
     二.大學實驗室特性對於實驗室組織平台與情境塑造之影響:
     2-1.研究發現,當實驗室定位越朝向解決跨領域問題時,需要與各領域團體作越界溝通,除了專業能力外甄選新進成員越注重符合實驗室團隊精神。當實驗室研究定位越偏向基礎研究時,越需要在特定知識範圍之深耕,甄選新進成員越注重其工作態度及專業能力。
     
     另外,本研究發現,若實驗室研究所定義的範疇越廣,越需要整合各異質性知識範疇,亦即技術知識的複雜度越高,因此越需要引入知識背景不同之成員,對外擔任知識吸守門人角色吸收知識,對內擔任教學擴散角色,並且能夠作為跨越疆界者,協調不同功能別的人員互相合作並全心投入跨領域研究。而若實驗室所定義的範疇越專精,則實驗室傾向引入擁有共同背景的成員,在知識分享的初期,共同的語言與思考模式,可以減少彼此溝通的障礙,組成團隊後,再以團隊內小組輪調的方式,指派資深實驗室成員從事不同目標導向的團隊,以激盪團隊內創新氣氛。
     
     2-2領導者的背景,以及其大價值觀會影響實驗室訓練制度
     
     本研究發現,實驗室領導者之人格特質,過去的經驗學研經驗(過去的實驗室老師帶領風格),在環境中所領受之管理系統氛圍,對研究投入之價值觀,會影響其對實驗的領導行為以及規範設計。比方說:領導者擁有業界背景資歷的實驗室,重視專利和實用導向,在管理和分組上也多引用業界標準,純學術路線的研究者傾向學術知識之深化,管理和分組上重視工作態度而非實際規定,重視研究精神。
     
     三.大學實驗室特性對於組織知識創造的塑造之影響:
     
     3-1 訪談實驗室之知識領域,其知識內隱化程度高,大部分的技術是鑲嵌在人的身上的,人流動到那裡技術就帶到那裡。所以知識蓄積形式多以人才保留及師徒制傳承的方式進行,實驗室新人培育時間長,資深成員在實驗室為重要的知識蓄積者,而外顯知識蓄積之情形較不明顯,多停留在實驗室規章,管理標準程序及報告文件規格之層次。
     
     3-2大學實驗室對於研究投入之價值觀以及研究的範疇、方向與定位越強調特定知識範圍的前瞻性研究,實驗室對外跨層次知識擴展傾向採取技術移轉。大學實驗室對於研究投入之價值觀以及研究的範疇、方向與定位越強調解決跨領域實際問題,實驗室跨層次知識擴展傾向採取合作開發。
     
     四.大學實驗室組織平台與情境對於組織創新活動之影響
     
     在OLED材料合成相關實驗室內,尤其從事合成實驗方面,知識內隱性的程度是很高的,實做印證記載於書本論文上的知識和吸收源自其他成員身上的經驗,在OLED材料合成相關實驗室裡都是很重要的。做合成實驗的時候由於環境變因多,操作過程裡的控制變因複雜,有時候同一個實驗,不同的人按照一樣的實驗步驟做出來的結果很可能不同的。主要原因可歸納為(1)實驗室成員本身的基本功夫(2)個人化學知識豐富度(3)對實驗的敏感度(4)援用外在資料的能力,也因此訓練一個新進人員到位,需要透過長時間實做養成;為了養成化學合成技巧,一個新進的碩士級成員往往要透過最少三個月的時間,投入實做,透過觀察,如此經過密集且需要勤奮投入一年後,才開始可以操作一些較具原創性的實驗。
     
     以下敘述實驗室組織與平台之於知識轉化創造概念的過程:
     
     u 實驗室經由新生實做實驗,共同實驗,內隱知識共同化模式有助於知識概念的生成
     u 實驗室經由透過共同實驗,結構和非結構化知識分享,透過成員之間隱喻、類比,曖昧和重複等方式將知識從個人內部移轉到組織之中,有助於內隱性知識外化,促進知識的轉換
     u 實驗室經由透過結構化知識分享,異質團隊知識的轉換,有助於內隱性知識外化,促進知識的轉換將外外顯知識加以結合,有助於將觀念加以系統化而形成知識體系。
     u 實驗室經由透過實驗操將外顯知識轉化為內隱知識的過程,將知識進一步內化到個人的內隱知識基礎,將觀念加以系統化而形成知識體系。
     
     5.其他發現
     目前大學實驗室研究在資源上多停留在系所層次,研究規模有限,許多系所裡齊頭式的資源分配,以及對於實驗室新進成員招募數目限制(quota制,規定一年只能收入一定名額的博碩士生),學位資格考的限制對於引入異質領域成員造成進入障礙,以及大學教育和研究領域的斷層,都造成實驗室團隊組成之規模及素質問題。另外,在環境上空間分配不足,在研究環境上沒有優良的技術幕僚挹注實驗環境,在行政上亦亟需優良的專案及庶務管理者,國內實驗室並沒有助教授或資深博士後研究員的體系,亦是目前研究能量無法有效蓄積激盪之原因。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 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學術研究與工業創新 13
     第二節 :新世代顯示器技術OLED產業介紹 19
     第三節 :實驗室特性相關文獻 37
     第四節 :組織平台與情境 41
     第五節 :組織知識創造之相關文獻 4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62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62
     第二節 :研究架構 65
     第三節 :研究變數說明 66
     第四節 :研究對象選取蒐集 71
     
     第肆章 實驗室個案探討 77
     第一節 :交大應用化學所 OLED Lab 77
     第二節 :台大化學所汪根欉老師實驗室 105
     第三節 :清大化工所 導電高分子實驗室 128
     第四節 :清大化學所 劉瑞雄老師實驗室 145
     第五節 :清大化學所鄭建鴻老師實驗室 158
     
     
     第伍章 :研究發現 170
     第一節 :實驗室特性的形成 170
     第二節 :大學實驗室特性對實驗室組織平台與情境塑造之影響: 176
     第三節 :大學實驗室特性對於組織知識創造的塑造之影響: 186
     第四節 :大學實驗室組織平台與情境對於組織創新活動之影響 192
     第五節 :其他發現 208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21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1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15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217
     
     
     圖 目 錄
     
     圖1-1-1:我國博士級研發人員分佈圖 3
     圖1-1-2:我國次世代平片顯示器計畫執行策略 8
     圖1-1-3:OLED顯示器發展進程圖 9
     圖2-1-1:八十九年全國研究人員—依學歷區分 15
     圖2-2-1:OLED發展歷程大事紀 21
     圖2-2-2:OLED分層結構及發光原理 23
     圖2-2-3:OLED之分類(依材料及驅動方式) 25
     圖2-2-4:OLED/PLED之製造程序 28
     圖2-5-1:Nanaka & Takeuchi知識轉換的四個模式 49
     圖2-5-2:Nanaka & Takeuchi知識創造類型 53
     圖2-5-3: Nanaka & Takeuchi 組織知識創造之螺旋 54
     圖2-5-4: Nanaka & Takeuchi 組織知識創造之五階段模式 55
     圖3-1-1:本研究流程圖 65
     圖3-2-1:本研究架構圖 65
     圖4-1-1:交大OLED Lab組織結構 90
     圖4-1-2:有機電激發光材料與元件研究─子計畫二: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用新摻雜材料之設計與合成執行組織圖 104
     圖4-4-1:鄭建鴻老師實驗室組織分組 163
     團5-4-1:OLED材料和成實驗室之知識轉換模式,本研究整理 203
     
     
     
     
     
     表目錄
     
     表 1-1-1:世界論文佔有率及世界論文引用率 4
     表2-1-1:各學科論文出自台灣比例及平均被引用次數 13
     表2-2-1:OLED的優點 29
     表2-2-2:OLED的優點 30
     表2-2-3:主要OLED廠商佈局概況 32
     表2-2-4:日本廠商發展動態 33
     表2-2-5:南韓廠商發展動態 34
     表2-2-6:台灣廠商發展動態 35
     表2-3-1:特質理論相關學者研究內容 39
     表3-2-1:研究架構與研究問題之對應關係 66
     表3-4-1:本研究篩選之訪問對象 73
     表3-4-2:本研究預訪進行紀錄 74
     表3-4-3:本研究訪談進行紀錄 75
     表4-1-1:交大OLED Lab不同經驗層次之實驗室成員之執掌92 表5-1-1:大學實驗室領導者學研背景及實驗室特性之對……174
     表5-2-1:實驗室領導者背景以及實驗室訓練制度之對應 184
     表5-3-2:實驗室特性與知識流通與擴散 189
     表5-4-1:訪談個案實驗室新進人員知識共同化過程 197
     表5-4-2:訪談個案實驗室書報討論的實行整理 201
     表5-4-3:訪談實驗室博碩士及人力組成背景共同度分析 205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 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學術研究與工業創新 13
     第二節 :新世代顯示器技術OLED產業介紹 19
     第三節 :實驗室特性相關文獻 37
     第四節 :組織平台與情境 41
     第五節 :組織知識創造之相關文獻 4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62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62
     第二節 :研究架構 65
     第三節 :研究變數說明 66
     第四節 :研究對象選取蒐集 71
     
     第肆章 實驗室個案探討 77
     第一節 :交大應用化學所 OLED Lab 77
     第二節 :台大化學所汪根欉老師實驗室 105
     第三節 :清大化工所 導電高分子實驗室 128
     第四節 :清大化學所 劉瑞雄老師實驗室 145
     第五節 :清大化學所鄭建鴻老師實驗室 158
     
     
     第伍章 :研究發現 170
     第一節 :實驗室特性的形成 170
     第二節 :大學實驗室特性對實驗室組織平台與情境塑造之影響: 176
     第三節 :大學實驗室特性對於組織知識創造的塑造之影響: 186
     第四節 :大學實驗室組織平台與情境對於組織創新活動之影響 192
     第五節 :其他發現 208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21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1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15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217
     
     
     圖 目 錄
     
     圖1-1-1:我國博士級研發人員分佈圖 3
     圖1-1-2:我國次世代平片顯示器計畫執行策略 8
     圖1-1-3:OLED顯示器發展進程圖 9
     圖2-1-1:八十九年全國研究人員—依學歷區分 15
     圖2-2-1:OLED發展歷程大事紀 21
     圖2-2-2:OLED分層結構及發光原理 23
     圖2-2-3:OLED之分類(依材料及驅動方式) 25
     圖2-2-4:OLED/PLED之製造程序 28
     圖2-5-1:Nanaka & Takeuchi知識轉換的四個模式 49
     圖2-5-2:Nanaka & Takeuchi知識創造類型 53
     圖2-5-3: Nanaka & Takeuchi 組織知識創造之螺旋 54
     圖2-5-4: Nanaka & Takeuchi 組織知識創造之五階段模式 55
     圖3-1-1:本研究流程圖 65
     圖3-2-1:本研究架構圖 65
     圖4-1-1:交大OLED Lab組織結構 90
     圖4-1-2:有機電激發光材料與元件研究─子計畫二: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用新摻雜材料之設計與合成執行組織圖 104
     圖4-4-1:鄭建鴻老師實驗室組織分組 163
     團5-4-1:OLED材料和成實驗室之知識轉換模式,本研究整理 203
     
     
     
     
     
     表目錄
     
     表 1-1-1:世界論文佔有率及世界論文引用率 4
     表2-1-1:各學科論文出自台灣比例及平均被引用次數 13
     表2-2-1:OLED的優點 29
     表2-2-2:OLED的優點 30
     表2-2-3:主要OLED廠商佈局概況 32
     表2-2-4:日本廠商發展動態 33
     表2-2-5:南韓廠商發展動態 34
     表2-2-6:台灣廠商發展動態 35
     表2-3-1:特質理論相關學者研究內容 39
     表3-2-1:研究架構與研究問題之對應關係 66
     表3-4-1:本研究篩選之訪問對象 73
     表3-4-2:本研究預訪進行紀錄 74
     表3-4-3:本研究訪談進行紀錄 75
     表4-1-1:交大OLED Lab不同經驗層次之實驗室成員之執掌92 表5-1-1:大學實驗室領導者學研背景及實驗室特性之對……174
     表5-2-1:實驗室領導者背景以及實驗室訓練制度之對應 184
     表5-3-2:實驗室特性與知識流通與擴散 189
     表5-4-1:訪談個案實驗室新進人員知識共同化過程 197
     表5-4-2:訪談個案實驗室書報討論的實行整理 201
     表5-4-3:訪談實驗室博碩士及人力組成背景共同度分析 205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35900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組織創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實驗室團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知識創造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知識轉換模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OLEDen_US
dc.title (題名) 大學實驗室特性、組織平台與情境及知識創造--以OLED材料合成相關實驗室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u 中文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Leonard, D. A. & Swap, W. C.著,施貞夙譯,激發團隊創意,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民89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Dorothy Leonard-Barton 著,王美音譯,知識創新之泉:智價企業的經營,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Gelb, M.著,劉蘊芳譯,7 Brains:怎樣擁有達文西的七種天才,台北:大塊文化,民88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Ikujiro Nonaka & Hirotaka Takeuchi 著,楊子江,王美音譯,創新求勝— 智價企業論,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7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Robert Kanigel 著,潘震澤、朱業修譯,天才的學徒,天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王惟貞,「美國政府2000 年R&D 經費分配及歷年趨勢」,科技發展政策報導,民89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史光國,高效率發光二極體,工業電子材料167期,Nov. 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史欽泰,「創新與科技產業發展」,資訊工業年鑑1998,ITIS,民88年,頁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伊丹敬之等,陳星偉譯,創新才會贏,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江獲先,有機發光元件的光學模型與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光電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行政院國科會,科學技術統計要覽,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民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余永健,台灣輸出元件產業組合與政策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民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吳心慈,臺灣生技製藥廠商之技術知識特質與技術網路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吳思華,策略九說,台北:臉譜文化出版,民87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吳萬益等,「國內主要集團企業領導風格、企業文化及組織運作特色之研究」,商管科技季刊,民89 年,頁39-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吳豐祥,「產學合作創新與其相關政策之探討」,第七屆產業管理研討會,民87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呂雲瑞,臺灣光電產業策略分析與競爭優勢之研究-以OLED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李仁芳,「從傑出學術研究到卓越工業創新」,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李仁芳,管理心靈,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1990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李仁芳、花櫻芬,「高科技事業中技術知識類型與知識交流網路模型」,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刊,1996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李仁芳、賴建男與賴威龍,「台灣IC 設計業中技術知識特質與組織動態能耐之研究」,1997 年科技管理研討會,民86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李孟庭,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新穎綠色客發光體材料的合成與應用,國立交通大學應用化學所碩士論文,民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林尚平、謝榮禧,「人力資源管理輔助知識工作者核心競能建立之分析」,1999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研討會論文集,民88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林益昌,「建構企業學習型組織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8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林顯光‘有機發光二極體畫素製作技術’工業電子材料1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邱莉玲,「知識管理競爭大未來」,經濟與產業趨勢2000 白皮書,台北:工商時報,民89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施振榮,影響創新的九種因素,台北:大塊文化,民89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涂瑞德,「技術特質、產品團隊特性與組織動態能耐關連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張復閔,「知識領域特性、組織平台與情境對大學內部實驗室知識創造的影響」,私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許月女英,「台灣精密機械業產品創新與組織知識流通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陳金鑫, 石建民, 鄧青雲 Chemistry (The Chinese Chem. Soc., Taipei) 1996, 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陳壽安,導電高分子:新世代光電材料物理雙月刊23卷2期(2001年4月)pp.312-3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曾孝明,我們科學研究的水準低落與改進之道。《科技報導》,國科會,1998,11月15日,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曾孝明,科技化國家與產業競爭力的隱憂,科技報導,第222期(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曾孝明,科技品牌與科研水準,科技報導,第209期(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曾孝明,科研質量與一流大學,科文知識報,第四期,2000/1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游啟聰,兩岸經貿消長研發策略應有的思維,科技發展政策報導,SR9112 |2000/1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黃英忠、趙必孝,「參與式領導對研究發展創新影響之研究」,人力資源學報,第四期,1993 年,頁21-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廖元利,OLED藍光材料:含嘧啶之旋環雙茀基衍生物之合成與應,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出版年: 民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廖佑宗,「研發組織動態能耐-以化工所為例」,私立輔大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8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管長青,影響學習型組織形成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工程顧問業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劉江彬,「美國大學研發合作模式研究」,工研院委託報告,民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歐洲科技政策個案研究(一),經濟部產業技術資訊服務推廣計畫,2000年,頁93-1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鄭榮安、陳金鑫前瞻性OLED的展望-可撓曲式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開發現況 ╱電子與材料季刊 第十一期 2001年08月出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蕭仁閔、歐陽惠華、李仁芳,「德國科技政策:產、學、研合作網路」, 物理雙月刊(廿三卷二期)2001年4月 p307-3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閻康年,卡文迪什實驗室:科學革命的聖地,保定:河北,1999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簡金雄,陳金鑫 新世紀的 ”鑫” 科技──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平面顯示器技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顏銘璋,技術預測之應用模式-以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民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u 英文Referenc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Alternative Display Technology Report: OLED Technology”, DISPLAYSEARCH ,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Barber, Albert (1985),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operation”,Journal of Society of Research Administrator, pp. 19-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Barczak, G. and Wilemon, D.(1989) Leadership difference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6, 259-2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Barron F. “Creative Persons and Creative Proces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9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Bohn, R. E. (1994). “Measuring and Managing Technical Knowledge.”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Fall, 61-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Boisot, M. H. (1998). Knowledge Asset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Bonora, E.A., & Revang, O. 1991.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analying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 sustained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 Interorganizational Conference. Toronto, Canad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Boot, R.L. (1994). Women in Management--Management Learning and the white male heritage in Tanton. London: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Bowie,”University-business partnerships: in assessment”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Davenport, T. H., & Prusak, L. (1998).Knowledg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Davenport, T.H. & Prusak, L. (1998).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Boston: Harvard Bussiness School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F. A. Von Hayek ,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5, Sep. 1945, pp. 519-5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Farris, G.H.(1988)Technical leadership: much discussed but little understood.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31, 12-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Fisher, B. (1994). Mentoring. London: library Association Publishing Lt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Gilbert, M. & Cordey-Hayes, M. (1996).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vation, 16 (6),301-3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Gilbert, M., & Gordey-Hayes, M. (1996, Jun).“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echnovation, Vol.16, No.6, 301-3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Gladstein.D.L.(1984).Groups in context:A model of task group effectivenes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9,499-5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Gordon, J.R. (1999)Organizational Behavior—A Diagnostic Approach(6th ).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U.S.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Hitt, W. D. (1988).The Leader-Manager: Guidelines for Action. Columbus: Battelle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Ivancevich, J. M., Szilagyi, A. D., and Wallace, M. 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Goodyear Publishing Co., Inc., 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Kim,Youngbae、Min, Byungwook & Cha, Jongseok 1999 “The roles of R & D team leaders in Korea: a contingent approach, ” R&D Management, Vol.29, No.2, pp.153-1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Koontz, H. & O`Donell, C., Management: A System and Contingency Analysis of Managerial Functions (6th ed), N.Y: McGraw-Hill, 1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Larson C. E. and LaFasto, F. M. J. (1989), 『 Teamwork: What must go right, 』what can go wrong. California: Sage Pub.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Peters, Lois and H. Fusfeld (1982),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Relationship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S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Polanyi, M. “Personal Knowledg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Robbins, S. P.,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J: Prentice-Hall, 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Robbins, S. P., Organizational Behavior-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u Hall, 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Santoro, M. D., “Success Breeds Success: The Linkage between Relationship Intensity and Tangible Outcomes in 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Venture ”, 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11(2), 2000, pp.2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Smith, K. (1995), “Interactions in Knowledge System: Foundations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Empirical Methods”, STI Review, No.16, pp.69-1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Stogdill, R. M., Handbook of leadership.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Swap, W., Leonard, D., Shield, M. & Abrams, L. (2001). Using mentoring andstorytelling to transfer knowledge in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 18 (1), 95-1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Teece, D.J. (1998). Capturing Value from knowledge assets: The New Economy,Markets for Know-How, and Intangible Asset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40, 55-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White, R. & Lippett, R. (1953) “Leader Behavior and Member Reaction in Three Social Climates’.” In D. Cartwright and A. Zander. (eds.), Group Dynamics: Research and Theory N.Y. : Harper & Kow. 385-611. (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u 網路資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http://www.kodak.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http://www.universaldisplay.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http://www.ritekdisplay.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http://w4.siemens.de/FuI/en/archiv/zeitschrift/heft2_99/artikel08/index.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http://www.2300.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http://www.mem.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http://www.topology.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http://www.digitimes.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工業技術研究院,http://www.itri.org.tw/chi/index.j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http://nscnt22.nsc.gov.tw/index.asp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