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境外融資對公司營運績效之影響 - 以 ECB 為案例
作者 陳韋霖
Chen Wei-Lin
貢獻者 屠美亞
陳韋霖
Chen Wei-Lin
關鍵詞 境外融資
營運績效
海外可轉換公司債
ECB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9:16:45 (UTC+8)
摘要 海外可轉換債券提供台灣企業能在台灣境外融資的管道,其正面的影響主要為能擴充企業融資管道、發行金額較大、資金成本較低、可增進發行企業海外的知名度與能見度,以及分散企業資金風險的好處。但另一方面,由於海外可轉換債券是以外國貨幣為計價單位,將會增加發行企業的外匯風險,而且海外可轉換債券的發行金額龐大,企業使用財務槓桿的程度大大提升,使得發行企業的財務風險大幅增加,此外,海外可轉換債券的發行成本亦是相對較高的。因此,以海外可轉換債券融資是否對所有的企業均有利、海外可轉換債券發行市場是否有著一個區隔性、對於可使用海外融資市場的企業是否相對產生了一種優勢,這是一項值得探討的議題,而這是本文研究的動機所在。而本研究之實證結果如下:
     
     1. 海外可轉換債券與國內可轉換債券發行公司其發行動機有顯著的不同,特別是在公司預期未來國外依存度較高、資產擴充程度較大、公司規模較大、成長力較小與發行金額較大的情況下,相較發行國內可轉換債券而言,公司將會傾向選擇發行海外可轉換債券。
     
     2. 相較於國內可轉換債券的宣告,在公司宣告發行海外可轉換債券時並無超額報酬,此顯示了使用海外可轉換債券融資有相對好處的企業,在公司宣告前已充分的使用了此一優勢。
     
     3. 相較於國內可轉換債券發行公司的營運績效而言,在發行後海外可轉換 債券發行公司的營運績效顯著較佳,但此一結果並不能由發行企業的特性來解釋,反而是因融資來源的擴充使公司流動性增加所造成的。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林靜容,民國80年、「我國可轉換公司債發行之決定因素」,國立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 陳建志,民國80年、「上市公司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 陳麗君,民國80年、「可轉換公司債之研究:評價、發行動機、發行效果和贖回條款」,大同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吳儀玲,民國82年、「可轉換公司債發行公司之特徵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5. 張淑婉,民國82年、「上市公司發行轉換公司債之考慮因素與公司價值之關係」,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6. 連榮華,民國83年、「上市公司發行海外存託憑證意願與價格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7. 羅俊雄,民國83年、「多國籍企業與本國企業資本結構之研究-台灣地區上市製造業之實證」,私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8. 曾珊慧,民國84年、「上市公司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9. 鄭道元,民國84年、「台灣企業選擇海外長期融資工具之研究— 以資訊電子業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0. 許志銘,民國85年、「企業特性與海外融資行為關係之研究--以上市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1. 林志彥,民國86年、「上市公司赴海外資本市場募集資金之研究--企業特性與發行市場之選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2. 陳隆麒、管瑞昌、郭敏華,民國86年、「發行可轉換公司債與現金增資之比較探討」,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九卷,第一期。
13. 蕭雯耿,民國87年、「可轉換公司債發行決定因素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14. 蕭駿逸,民國87年、「國內上市公司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5. 余曉亭,民國88年、「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之長期績效評估」,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6. 鄭學淵,民國89年、「我國上市公司-多國籍與單國籍企業在財務績效暨風險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7. 林育志,民國90年、「轉換公司債發行動機之風險移轉與後門權益假說實證」,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8. 施敏慧,民國90年、「債券型與權益型轉換公司債對財務績效的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9. 黎珈瑋,民國91年、「我國資訊電子業發行海外有價證券之公司特性與決策研究—以海外存託憑證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0. 陳俐君,民國91年、「財務彈性對可轉換公司債發行公司長期營運績效影響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1. 楊淨麟,民國91年、「企業國際化與績效關係之研究-亞洲金風暴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1. Barton Sidney L. and Paul J. Gordon (1988), ” Corporate Strategy and Capital Structure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9, pp.623~632
2. Brenann, M.J. and Schwartz, E.S. (1980), ” Analyzing Convertible Bonds ” Journal of Financial &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 15, November, pp. 907~929
3. Brigham, E.F. (1966), ” An Analysis of Convertible Debentures: Theory and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 Journal of Finance, Vol. 21, pp. 35~54
4. Choi, F.D. and Levich, R.M. (1999), ” The Capital Market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Markets ”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 16, pp.76~89
5. Green, R. (1984), ” Investment incentives, debts, and warrants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13, pp.115~136
6. Hoffmeister, J.R. (1977), ” Use of Convertible Debt in the Early 1970s: A Revaluation of Corporate Motiver ”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pp.23~32
7. Lee, I. and Loughran, T. (1998), ” Performance following convertible bond issuance ”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Vol. 4, pp.185~207
8. Lewis, C., Rogalski, R. and Seward, J. (2001), ” The long-run performance of firms that issue convertible deb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t forecasts ”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Vol. 7, pp.447~474
9. McLaughlin, R., A. Safieddine and G. Vasudevan (1996), ”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seasoned equity issuers:Free cash flow and post-issue performance ”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 25, pp.41~53
10. McLaughlin, R., A. Safieddine and G. Vasudevan (1998), ” The long-run performance of convertible debt issuers ”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Vol. 21, pp.373~388
11. Melicher, R.W. and Hoffmeister, J.R. (1980), ” Issuing Convertible Bonds ” Financial Executive, pp. 20~23
12. Mikkelson, W.H. (1981), “ Convertible Calls and Security Returens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9, pp. 237~264
13. Patel, A., D. R. Emery and Y. W. Lee (1993), “ Firm performance and security type in seasoned offering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alternative signaling models “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Vol. 16, pp. 181~192
14. Pinegar, J.M. and Wilbricht, L. (1989), ” What Managers Think of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 A Survey “ Financial Management
15. Stein, J. (1992), ” Convertible bonds as backdoor equity financing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32, pp. 3~2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財務管理研究所
90357009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3570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屠美亞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韋霖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Wei-Lin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韋霖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Wei-Linen_US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9:16:45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9:16:4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9:16:4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035700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67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財務管理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0357009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海外可轉換債券提供台灣企業能在台灣境外融資的管道,其正面的影響主要為能擴充企業融資管道、發行金額較大、資金成本較低、可增進發行企業海外的知名度與能見度,以及分散企業資金風險的好處。但另一方面,由於海外可轉換債券是以外國貨幣為計價單位,將會增加發行企業的外匯風險,而且海外可轉換債券的發行金額龐大,企業使用財務槓桿的程度大大提升,使得發行企業的財務風險大幅增加,此外,海外可轉換債券的發行成本亦是相對較高的。因此,以海外可轉換債券融資是否對所有的企業均有利、海外可轉換債券發行市場是否有著一個區隔性、對於可使用海外融資市場的企業是否相對產生了一種優勢,這是一項值得探討的議題,而這是本文研究的動機所在。而本研究之實證結果如下:
     
     1. 海外可轉換債券與國內可轉換債券發行公司其發行動機有顯著的不同,特別是在公司預期未來國外依存度較高、資產擴充程度較大、公司規模較大、成長力較小與發行金額較大的情況下,相較發行國內可轉換債券而言,公司將會傾向選擇發行海外可轉換債券。
     
     2. 相較於國內可轉換債券的宣告,在公司宣告發行海外可轉換債券時並無超額報酬,此顯示了使用海外可轉換債券融資有相對好處的企業,在公司宣告前已充分的使用了此一優勢。
     
     3. 相較於國內可轉換債券發行公司的營運績效而言,在發行後海外可轉換 債券發行公司的營運績效顯著較佳,但此一結果並不能由發行企業的特性來解釋,反而是因融資來源的擴充使公司流動性增加所造成的。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企業選擇海外融資的動機 ………………………… 6
      第二節 企業發行可轉債的動機、考量因素與公司特色… 10
      第三節 可轉換債券發行公司的長期營運績效分析 ………2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27
      第一節 研究範圍 ……………………………………………27
      第二節 變數的選擇與涵義 …………………………………29
      第三節 研究設計 ……………………………………………37
      第四節 實證方法 ……………………………………………38
     
     第肆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 45
      第一節 ECB與CB發行公司之特性比較 …………………… 45
      第二節 可轉換債券發行選擇模型 …………………………50
      第三節 ECB與CB發行公司之績效比較 …………………… 53
      第四節 影響ECB發行公司發行後營運績效之因素 ……… 5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6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70
     
     參考文獻 ……………………………………………………… 71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35700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境外融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營運績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海外可轉換公司債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ECBen_US
dc.title (題名) 境外融資對公司營運績效之影響 - 以 ECB 為案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林靜容,民國80年、「我國可轉換公司債發行之決定因素」,國立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陳建志,民國80年、「上市公司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陳麗君,民國80年、「可轉換公司債之研究:評價、發行動機、發行效果和贖回條款」,大同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吳儀玲,民國82年、「可轉換公司債發行公司之特徵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張淑婉,民國82年、「上市公司發行轉換公司債之考慮因素與公司價值之關係」,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連榮華,民國83年、「上市公司發行海外存託憑證意願與價格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羅俊雄,民國83年、「多國籍企業與本國企業資本結構之研究-台灣地區上市製造業之實證」,私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曾珊慧,民國84年、「上市公司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鄭道元,民國84年、「台灣企業選擇海外長期融資工具之研究— 以資訊電子業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許志銘,民國85年、「企業特性與海外融資行為關係之研究--以上市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林志彥,民國86年、「上市公司赴海外資本市場募集資金之研究--企業特性與發行市場之選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陳隆麒、管瑞昌、郭敏華,民國86年、「發行可轉換公司債與現金增資之比較探討」,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九卷,第一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蕭雯耿,民國87年、「可轉換公司債發行決定因素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蕭駿逸,民國87年、「國內上市公司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余曉亭,民國88年、「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之長期績效評估」,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鄭學淵,民國89年、「我國上市公司-多國籍與單國籍企業在財務績效暨風險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林育志,民國90年、「轉換公司債發行動機之風險移轉與後門權益假說實證」,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施敏慧,民國90年、「債券型與權益型轉換公司債對財務績效的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黎珈瑋,民國91年、「我國資訊電子業發行海外有價證券之公司特性與決策研究—以海外存託憑證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陳俐君,民國91年、「財務彈性對可轉換公司債發行公司長期營運績效影響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楊淨麟,民國91年、「企業國際化與績效關係之研究-亞洲金風暴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Barton Sidney L. and Paul J. Gordon (1988), ” Corporate Strategy and Capital Structure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9, pp.623~6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Brenann, M.J. and Schwartz, E.S. (1980), ” Analyzing Convertible Bonds ” Journal of Financial &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 15, November, pp. 907~9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Brigham, E.F. (1966), ” An Analysis of Convertible Debentures: Theory and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 Journal of Finance, Vol. 21, pp. 35~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Choi, F.D. and Levich, R.M. (1999), ” The Capital Market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Markets ”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 16, pp.76~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Green, R. (1984), ” Investment incentives, debts, and warrants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13, pp.115~1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Hoffmeister, J.R. (1977), ” Use of Convertible Debt in the Early 1970s: A Revaluation of Corporate Motiver ”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pp.23~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Lee, I. and Loughran, T. (1998), ” Performance following convertible bond issuance ”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Vol. 4, pp.185~2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Lewis, C., Rogalski, R. and Seward, J. (2001), ” The long-run performance of firms that issue convertible deb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t forecasts ”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Vol. 7, pp.447~4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McLaughlin, R., A. Safieddine and G. Vasudevan (1996), ”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seasoned equity issuers:Free cash flow and post-issue performance ”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 25, pp.41~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McLaughlin, R., A. Safieddine and G. Vasudevan (1998), ” The long-run performance of convertible debt issuers ”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Vol. 21, pp.373~3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Melicher, R.W. and Hoffmeister, J.R. (1980), ” Issuing Convertible Bonds ” Financial Executive, pp. 20~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Mikkelson, W.H. (1981), “ Convertible Calls and Security Returens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9, pp. 237~2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Patel, A., D. R. Emery and Y. W. Lee (1993), “ Firm performance and security type in seasoned offering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alternative signaling models “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Vol. 16, pp. 181~1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Pinegar, J.M. and Wilbricht, L. (1989), ” What Managers Think of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 A Survey “ Financial Managemen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Stein, J. (1992), ” Convertible bonds as backdoor equity financing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32, pp. 3~21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