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題名 合作國家理念對進出口行政管制法制化之影響—以高科技貨品進出口管制為例
The concept of cooperative state and its impact on the regulations for trade administration-a focused examination on control over high-technology commodities in Taiwan
作者 賴國星
Lai, Kwo Shing
貢獻者 劉宗德
Liou, Tzong Der
賴國星
Lai, Kwo Shing
關鍵詞 合作國家
公私協力
公私夥伴關係
新公共管理
新治理
新公共服務
高科技貨品
企業內部管控計畫
cooperative state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new pbulic management
new governance
new public service
high-tech commodities
internal compliance program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19-Sep-2009 12:13:35 (UTC+8)
摘要 2001年美國遭受921恐怖攻擊,國際貿易由著重自由化、便捷化轉而強調貿易安全,高科技貨品進出口行政管制係悠關國際貿易及供應鏈安全,益受各國關注,世界主要國家更透過國際合作強化出口管制,如世界海關組織(WCO)所倡議之「全球貿易安全與便捷之標準架構」(Framework of Standards to Secure and Facilitate Global Trade,SAFE)即為顯例。
全球化趨勢下,我國高科技貨品進出口行政管制不再是國內事務,須配合相關國際管制組織之規範實施相關管制作業,善盡地球村一份子之責任,才可避免受到國際制裁或抵制,影響我國貿易利益。
再者,處後現代時期,新保守主義興起,政府管理新思潮(如新公共管理、新治理)風起雲湧之際,各國進行政府再造工程,建構「小而能」之政府,惟國家任務雜,人民對政府之需求不斷增加,政府人力及預算有限情況下,「公協協力」、「合作國家」理念所倡導,引進私部門資源協助執行行政任務,乃成必須之選擇。本論文爰以行政法學之「合作國家」理念,析論我國高科技貨品進出口行政管制法制並提出評論與建言。
After 921 in 2001, international trade had shifted its importance to trade security from emphasizing on trade facility. The export control of high-technology commodities involving security of global trade and supply chain, has been worldwidely raised concerns. Many countries have strengthened cooperation on export control of high-tech commodities through relevant international arrangements, for instance, “Framework of Standards to Secure and Facilitate global trade” initiated by the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In globalization paradox, the export control of high-tech commodities is not only subjected to the national rule, but shall be also to comply with the relevant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Otherwise, it would be boycotted by other nations and cause damage to its trade benefits.
Moreover, with neo-conservatism and emerging movement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which called “New Public Management” or “New Governance”, Governments have seek to reform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citizens’ needs by limitation of manpower and budget. Consequently, the concept and resolutions of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or “Cooperative State”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law become the best option to response above mentioned conditions.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analyze the legal framework of Taiwan export control of high-tech commodities with the concept of Cooperative State and tried to make suggestions and submit feasible resolutions for export control institution.
參考文獻 Ⅰ中文部分
一、 專書(按著、譯者姓氏順序)
1李震山,行政法導論,三民書局,2007年10月,增訂7版。
2李惠宗,行政法要義,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11月。
 3李建良等著,行政法入門,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1月,
   3版。
 4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作者自版,2007年9月,增
訂10版。
 5吳庚,行政爭訟法論,作者自版,2008年3月,增訂4版。
 6吳瓊恩、李允傑、陳銘薰編著,公共管理,智勝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1月,再版。
7吳英明、張其祿,全球化下的公共管理,商鼎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1版。
 8林錫堯,行政法要義,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9月,3版。
 9林錫堯,行政罰法,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10月,初版。
 10洪家殷,行政罰法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11月,2 版。
11陳敏,行政法總論,神州圖書公司,2007年10月,5版。
12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作者自版,修訂8版,2005年9月。
13陳清秀,行政訴訟法,翰蘆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06月,初版。
14陳春生,行政法之學理與體系(二),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3月。
15黃異,行政法總論,三民書局,2006年3月。
16黃俊杰,行政法,三民書局,2005年9月。
17黃錦堂,行政組織法論,翰蘆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5月,初版。
18張其祿,管制行政:理論與經驗分析,商鼎文化出版社,2007年3月1版。
19湯德宗、劉淑範主編,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2006年12月。
20程明修,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自版,2006年9月,2版。
21詹鎮榮,民營化法與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9 月,1版。
22翁岳生,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論文集),台大法學叢書,1979年10月,3版。
23翁岳生,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論文集),台大法學叢書,1994年6月,初版。
24翁岳生主編,行政訴訟法逐條釋義,五南圖書公司,2002 年11月,初版。
25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編輯委員會,當代公法新論(中)-- 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 2002年7月,1版。
26翁岳生編,行政法(上、下冊),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9月。
27劉宗德,行政法基本原理(論文集) 學林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12月,初版。
28劉宗德、賴恆盈譯,鹽野宏,行政法(1),月旦圖書公司,2003年3月,3版。
29劉宗德、陳小蘭,官民共治之行政法人,新學林出版公司,2008年5月。
30廖義男,國家賠償法,三民書局,1994年8月,增訂版。
31廖義男,公共建設與行政法理,三民書局,1994年2月,初版。
32廖銘義,行政法基本理論之改革,翰蘆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10月,初版。
33蔡志方,行政救濟法新論,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10月。
34賴恆盈,行政法律關係理論之研究-行政法學方法論評析,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1月。
35楊傳東、李凌波、石紅心、晏坤譯,英國Carol Harlow &
Richard Rawlings,法律與行政(上、下)(Law and
Administration),商務印書館,2004年。
36高家伟譯,德國Hans J. Wolff、Otto Bachof & Rolf
Stober 著,行政法(第三卷),商務印書館,2007年6月,1版。
37台大政治系主編,行政現代化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
38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
償,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元照出版
公司,2006年11月,初版。
39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6月,初版。
40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7月。
二、期刊論文(按姓氏筆畫順序)
1江嘉琪,「ETC契約之公、私法性質爭議-以台北高等行政法 院九四年停字第一二二號裁定與九四年訴字第七五二號判決為中心」,台灣本土法學,第81期,2006年4月。
2李建良,「行政法律關係序說」,月旦法學教室,第30期,2005 年4月。
3李建良,「公法與私法的區別(上、下)」,月旦法學教室,5、6期,2005年4、5月。
4李建良,「行政法思維方法與案例研究-基礎篇(一):問題模式與思考層次」,台灣本土法學,第103期,2008年2月。
5李建良,「行政契約與私法契約區分的新思維-從『青年公園設施委託經營管理維護契約』定性問題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157期,2008年6月。
6李建良,「環境議題的形成與國家任務的變遷-『環境國家』理念的初步研究」,載於,憲法體制與法治行政-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一)憲法篇,1998年9月。
7李建良,「行政法的法源、規範及其位階(中)」,月旦法學教室,第26期,2004年12月。
 8林明鏘,「論型式化之行政行為與未型式化之行政行為」,載於,當代公法理論—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集,1993年5月。
9林明鏘,「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事件法律性質之分析」,台灣本土法學,第82期,2006年5月。
10林三欽,「行政管制措施與信賴保護-以菸品標示制度之施行為例」,第二屆東吳公法研討會,2005年05月。
11洪家殷,「論行政罰與行政管制之關係-兼評最高行政法院93年度判字第433號判決」,中央研究院「2005年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2005年11月19日)。
12吳耀宗,「刑法第二條第一項『法律變更』之研究-兼評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一O三號解釋以及最高法院相關裁判」,台灣本土法學第13期,2000年8月。
13吳志光,「ETC裁判與行政契約」,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
14許宗力,「基本權利對國庫行為之限制」,載於,法與國家權力,1993年。
15許宗力,「雙方行政行為-以非正式協商、協定與行政契約為中心」,載於,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9月。
16孫本初,「公共管理及未來的發展趨勢」,載於Glembiewski、孫本初、江岷欽主編,「公共管理論文精選」,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10月。
 17陳愛娥,「行政上所運用契約之法律歸屬—實務對理論之挑戰」,台灣行政法學會,行政契約學術研討會,2001年6月。
18陳愛娥,「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的法律規制—公私部門合作法制的建構」,月旦法學教室,第8期,2003年6月。
19陳愛娥,「行政行為形式-行政任務-行政調控--德國行政法總論改革的軌跡」,月旦法學雜誌,第120期,2005年5月。
20陳愛娥,「公私合作對行政契約法制影響—以德國法的引介為中心」,高雄大學,「合作國家與新治理」學術研討會,2007年6月9日。
21陳愛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事件中的行為形式與權力劃分-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四年度訴字第七五二號判決、九十四年度停字第一二二號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34期,2006年7月。
22陳櫻琴、程明修,「德國經濟行政法研究之新趨勢」,月旦法 學雜誌第67期,2002年12月。
23陳春生,「「行政法之學理及其更新」,載於,行政法之學理與體系,1996年。
24陳春生,「行政法學的未來發展與行政程序法」,月旦法學雜誌,第100期,2003年9月。
25陳耀祥,「論歐洲整合對於德國行政法總論發展之影響」,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
26陳清秀,「委託經營法制及實務問題之探討」,載於,當代公法新論(中)-- 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 2002年7月。
27陳淳文,「公法契約與私法契約之劃分」,載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2004年1月。
28陳雍之,「電信市場自由化及其管制之研究-以歐洲法與德國法中心」,載於,當代公法新論(中),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7月。
29黃錦堂,「行政契約主要適用問題之研究」,載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1月。
30張錕盛,「行政法學另一種典範之期待:法律關係理論」, 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
31張桐銳,「行政法與合作國家」,月旦法學雜誌,121期,2005年06月。
32張桐銳,「合作國家」,載於,當代公法新論(中)-- 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7月,1版。
33張桐銳,「談行政機關對公眾之提供資訊行為」,成大法學,第2期,2001年8月。
34張文貞,「面對全球化」,載於,當代公法新論(中)-- 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7月,1版。
35程明修,「德國經濟行政法總論之發展現況」,法學叢刊第44卷第3期,1999年7月。
36程明修,「經濟行政法中之『公私協力』」行為」,月旦法學雜誌,第60期,2000年5月。
37程明修,「行政行為形式選擇自由—以公私協力行為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120期,2005年5月。
 38程明修,「行政私法」,月旦法學教室,創刊號,2002年11月。
39程明修,「公私協力行為建構『行政合作法』之影響-以ETC案為契機」,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
40程明修,「公私協力契約相對人之選任爭議-以最高行政法院九十五年度判字第一二三九號判決(ETC案)之若干爭議點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38期,2006年11月。
41董保城,「台灣行政組織變革之發展與法制面之挑戰」,載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7月。
42葉俊榮,「全球化對行政法的挑戰-從行政法人的建制談起」,載於,法治與現代行政法學-法治斌教授紀念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5月。
43詹鎮榮,「論民營化類型中之『公私協力』」,月旦法學雜誌,第102期,2003年11月。
44詹鎮榮,「變遷中之行政組織法-從『組織形式選擇自由』到『組織最適誡命』」,台灣行政法學會主辦,「變遷中之行政組織法」學術研討會,2009年1月17日。
45劉宗德,「公法與私法之區別」,載於,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12月。
46劉宗德,「行政法講座(下)-行政程序法:內政部警政署九十三年政風幹部專精班專題演講全文」,日新第四期,2005年1月。
47劉宗德,「行政私法」,載於,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12月。
48蔡秀卿,「從行政之公共性檢討行政組織及行政活動之變遷」,月旦法學雜誌,第120期,2005年5月。
49蔡震榮,「淺論公告之法律性質」,載於氏著,行政法理論與基本人權之保障,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5月。
50鄭國泰,「管制型國家之治理:以英國國鐵民營化為個案分析」,師大學報,第52期,2007年。
51蕭文生,「行政機關公告行為之法律性質」,月旦法學教室,第40期,2006年1月。
三、學位論文(按姓氏筆畫順序)
1王泰和,行政任務私人化之研究-兼論警察任務脫警察化,
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2王紹銘,環境行政管制手段之研究-以「按日連續處罰」制
度之合憲性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3林金榮,論委託私人行使公權力在我國之實踐,台北大學法
  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4林惠華,公私協力機制運用於都市更新政策之研究—士林夜
  市之個案模擬,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5吳秦雯,行政契約之效力與履行—以法國法制為中心,政治
  大法律研所碩士論文, 2001年。
 6張惠東,行政行為形式選擇,中興大學法律系碩士班碩士論
  文,1999年。
 7宮文祥,環境保護規範手段之研究-以温室效應公約內國法
化為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8黃俊凱,環境行政之實效性確保,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0年。
 9陳櫻芽,論美國及國際出口管制法制之理論與實際-兼論我
  國出口管制法制之發展,中興大學法律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1996年。
 10陳雅憶,論行政任務委託民間辦理-以法國公共服務委託契
約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11許明娟,論國際勞工組織公約在內國法中的適用,中正大學
法律學研究碩士論文,2002年。
12湯偉祥,行政機關生活資訊發布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13楊淑娟,公私協力關係中政府監督管理之研究-以BOT之
興建、營運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14靳邦忠,從行政任務之演變論我國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法律功
能定位,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15蔡琇媛,行政調查之研究-以公平交易法之規定為中心,台
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16劉如慧,論行政機關選擇公法與私法手段之自由—以德國法
為中心,台灣大學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17錢正庸,論確保行政上義務履行制度,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18嚴秀雯,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夥伴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獨居
老人照顧為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2002
年。
四、政府出版品(按出版年份順序)
1法務部,行政程序法解釋及諮詢小組會議紀錄彙編,2001年
    12月。
2丘昌泰,建立管制性法規影響分析機制可行性研究,行政院
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03年12月
3劉宗德,制度、制度變遷與行政管制法制改革-制度設計型
    行政法學,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2006年7月。
4法務部編印,行政罰法--解釋及諮詢小組會議紀錄彙編,2006年12月。
5亞洲大學(會計與資訊學系),台灣導入AEO認證機制之研
究分析與建議(期末報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
報告,2007年6月。
Ⅱ外文部分
1 Bamforth, N & Leyland, P. (Eds.) (2003). Public Law in a Multi-Layered Constitution. Oregon:Hart Publishing.
2Beckett, J & Koenig, H. O. (Eds.) (2005).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Law, New York:M.E.Sharpe, Armonk.
3 Breyer, S. G,& Stewart, R.B. & Sunstein, C. R. & Vermeule, A. (2006).Administrative Law and Regulatory Policy-Problems, Text, and Cases. New York:ASPEN Publisher.
4 Cooper, P. J.(2007). Public Law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omson Wadsworth.
5 Denhardt, R. & Denhardt, J. V.(2003). 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 not Steering. M.E.Sharpe,Armonk.
6Kamarck, E. C.(2000).”Globalization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form” in J.S. Nye & J. D. Donahue(eds.)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MA: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7 Kettl, D. F.(2002).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Americ. Baltimoer: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8Light, P. C. (1999). The New Public Service. 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9 Lynn, L. E.(2006). Public Management:Old and New. New York:Routledge.
10 OECD(2000).Government of the Future.
11 Peter, B.(1988).”Administrative Law and the New Management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ustralia Law Journal, 62,
12 Rosenbloom, D. H. & Schwartz, R. D. (Eds.)(1994). Handbook of Regul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Law. New York:Marcel Dekker.
  13 Slaughter, A. (2004), A New Word Ord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4 Taggart, M.(1997) The Province of Administrative Law.
OXFORD:Hart Publishing.
15 Ziamou, T. (2001). Rulemaking, Participation and the Limits of Public Law in the USA and Europe, England: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3961011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610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宗德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ou, Tzong Der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賴國星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ai, Kwo Sh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賴國星zh_TW
dc.creator (作者) Lai, Kwo Sh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9-Sep-2009 12:13:35 (UTC+8)-
dc.date.available 19-Sep-2009 12:13:3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9-Sep-2009 12:13:3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9610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12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96101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2001年美國遭受921恐怖攻擊,國際貿易由著重自由化、便捷化轉而強調貿易安全,高科技貨品進出口行政管制係悠關國際貿易及供應鏈安全,益受各國關注,世界主要國家更透過國際合作強化出口管制,如世界海關組織(WCO)所倡議之「全球貿易安全與便捷之標準架構」(Framework of Standards to Secure and Facilitate Global Trade,SAFE)即為顯例。
全球化趨勢下,我國高科技貨品進出口行政管制不再是國內事務,須配合相關國際管制組織之規範實施相關管制作業,善盡地球村一份子之責任,才可避免受到國際制裁或抵制,影響我國貿易利益。
再者,處後現代時期,新保守主義興起,政府管理新思潮(如新公共管理、新治理)風起雲湧之際,各國進行政府再造工程,建構「小而能」之政府,惟國家任務雜,人民對政府之需求不斷增加,政府人力及預算有限情況下,「公協協力」、「合作國家」理念所倡導,引進私部門資源協助執行行政任務,乃成必須之選擇。本論文爰以行政法學之「合作國家」理念,析論我國高科技貨品進出口行政管制法制並提出評論與建言。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After 921 in 2001, international trade had shifted its importance to trade security from emphasizing on trade facility. The export control of high-technology commodities involving security of global trade and supply chain, has been worldwidely raised concerns. Many countries have strengthened cooperation on export control of high-tech commodities through relevant international arrangements, for instance, “Framework of Standards to Secure and Facilitate global trade” initiated by the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In globalization paradox, the export control of high-tech commodities is not only subjected to the national rule, but shall be also to comply with the relevant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Otherwise, it would be boycotted by other nations and cause damage to its trade benefits.
Moreover, with neo-conservatism and emerging movement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which called “New Public Management” or “New Governance”, Governments have seek to reform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citizens’ needs by limitation of manpower and budget. Consequently, the concept and resolutions of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or “Cooperative State”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law become the best option to response above mentioned conditions.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analyze the legal framework of Taiwan export control of high-tech commodities with the concept of Cooperative State and tried to make suggestions and submit feasible resolutions for export control institution.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壹、全球化 …………………………………………………………………… 1
貳、國家政府角色之轉變 …………………………………………………… 1
一、「由政府統治到治理」(from Government to Governance)……… 1
二、行管制政模式之變遷—公私伙伴關係與社會自我管制 …………… 2
參、行政法總論之檢討 ……………………………………………………… 3
肆、貿易自由化、便捷化到貿易安全--進出口管制之新趨勢 …………… 4
伍、事實上之限制—政府無法作全面性的進出口管制 …………………… 5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範圍 ………………………………………………………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8
壹、社會研究法 ……………………………………………………………… 8
貳、比較研究法 ……………………………………………………………… 9
第二章 合作國家理念之意涵 ………………………………………………… 10
第一節 合作國家之概念 ……………………………………………………… 10
壹、合作國家相關概念分析 …………………………………………… 11
一、公私夥伴關係 …………………………………………………… 11
二、公私合作 ………………………………………………………… 12
三、小結 ……………………………………………………………… 12
貳、公私協力合作模式 ………………………………………………… 13
一、行政委託 ………………………………………………………… 13
二、公民合資事業之經營 …………………………………………… 16
三、公共建設之參與 ………………………………………………… 16
四、公私合作管制 ……………………………………………………… 18
五、小結……………………………………………………………………19
第二節 合作國家理念形成背景 ………………………………………………22
壹、全球化趨勢 ………………………………………………………… 22
一、「全球化」之意義 ……………………………………………… 22
二、全球之特徵與影響 ……………………………………………… 23
貳、從新公共管理至新公共服務、新治理模式 ……………………… 24
一、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 ………………… 24
二、新公共服務與新治理模式 ……………………………………… 27
參、行政法制變遷與新趨勢 …………………………………………… 29
一、國家任務 ………………………………………………………… 29
二、行政權行使手段與方式之變遷 ………………………………… 30
三、從「命令式管制」到「夥伴化協商」與「社會自我管制」… 31
四、小結 ……………………………………………………………… 31
第三節 合作國家理念與法治國 …………………………………………… 34
壹、憲法原則之遵守與落實 …………………………………………… 34
一、民主原則 ………………………………………………………… 34
二、法治國原則 ……………………………………………………… 35
三、國民主觀公權利的維護 ………………………………………… 35
貳、國家擔保責任 ……………………………………………………… 36
一、公私協力結果之衡量標準 ……………………………………… 36
二、公私協力執行手段之衡量標準 ………………………………… 36
第三章 行政管制及管制手段之選擇 ………………………………………… 38
第一節 行政管制之意涵 ……………………………………………………… 38
壹、行政管制、高科技貨品進出口行政管制 …………………………… 38
一、管制之意義 ………………………………………………………… 38
二、行政管制與高科技貨品進出口行政管制之意義 ………………… 38
貳、行政管制之類型 ……………………………………………………… 40
一、依管制之時間點區分 ……………………………………………… 40
二、依管制之手段區分 ………………………………………………… 41
參、行政管制之理論與變遷… ……………………………………………… 42
一、行政管制須考量之面向 …………………………………………… 42
二、行政管制理論之變遷 ……………………………………………… 43
第二節 國家任務與行政管制 ………………………………………………… 45
壹、國家任務 ………………………………………………………………… 45
一、國家任務及相關概念-公共任務、國家任務與行政任務 ……… 45
二、國家型態與任務之變遷 …………………………………………… 45
(一)國家任務界定之權限 ………………………………………… 45
(二)各時期之國家任務 …………………………………………… 46
貳、國家任務與行政管制-行政管制任務執行手段之變遷 ……………… 48
參、合作法制下之行政管制法制 …………………………………………… 48
一、管制參與及管制方式之彈性模式 ………………………………… 49
二、分散的任務實現結構 ……………………………………………… 51
(一)社會自我管制機制意義與特徵 ……………………………… 52
(二)社會自我管制之法律性質 …………………………………… 52
(三)社會自我管制之類型 ………………………………………… 53
(四)社會自我管制運用在進出口行政管制之可行性 …………… 54
三、小結 ………………………………………………………………… 55
第三節 行政管制手段之選擇 ………………………………………………… 57
壹、行政行為形式選擇自由 ………………………………………………… 57
一、行政行為形式選擇自由之意涵 …………………………………… 57
二、行政行為形式選擇自由之理論 …………………………………… 58
三、行政行為選擇自由之態樣 ………………………………………… 59
(一)公法行政行為形式間之選擇 ………………………………… 59
(二)公法與私法行政行為形式間之選擇 ………………………… 61
(三)形式化行政行為與未形式化行政行為間之選擇 …………… 61
貳、未形式化行政行為選擇自由 …………………………………………… 61
一、未形式化行政行為之意涵、類型及出現原因 …………………… 61
(一)未形式化行政行為之意義 …………………………………… 61
(二)未形式化行政行為之類型 …………………………………… 62
(三)未形式化行政行為出現之原因 ……………………………… 63
二、未形式化行政行為之趨勢與啟示 …………………………………… 64
參、小結 ……………………………………………………………………… 64
第四章 我國高科技貨品進出口行政管制 ………………………………………67
第一節法制基礎 ……………………………………………………………… 67
壹、起源與發展 ………………………………………………………… 67
貳、國際出口管制組織管制清單與規範 ………………………………… 68
一、國際法-行政法法源之一 ………………………………………… 68
(一)條約之意義 ……………………………………………………68
(二)「君子協定」式的國際出口管制規範 ………………………68
二、國際法拘束力之表現方式 ……………………………………… 70
(一)須經立法院議決 …………………………………………… 70
(二)經法律授權所簽訂之國際書面協定、條約等 …………… 70
(三)我國特殊情況 ……………………………………………… 71
(四)小結 ………………………………………………………… 74
三、國際出口管制組織主要規範 …………………………………… 75
(一)瓦聖那協定(Wassenaar Arrangement ,WA)………… 75
(二)非擴散組織相關協定 ……………………………………………… 76
1核子供應集團(Nuclear Suppliers Group, NSG) … 76
2飛彈技術管制協定(Missile Technology Control regime, MTCR) …………...................................76
3澳洲集團(Australia Group, AG)………………………………................................... 77
4歐盟管制清單 ………………………………………………… 78
 參、國際出口管制規範在我國適用情形…………………………………… 78
一、國際規範之內國法化-貿易法、公告管制清單 ……………… 78
  二、公告之法律性質概說 ………………………………………… 79
(一)公告之意義 ……………………………………………… 79
(二)現行法之規範 …………………………………………… 80
  (三)公告之法律性質 …………………………………………… 80
(四)公告高科技貨品管制清單及管制地區之法律性質 …… 80
(五)配合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對伊朗與北韓實施制裁
措施 ………………………………………………………… 81
(六)小結 ……………………………………………………… 82
三、公告之救濟 …………………………………………………… 83
(一)法規命令性質之公告 …………………………………… 84
(二)一般處分性質之公告 …………………………………… 84
(三)事實行為性質之公告 …………………………………… 85
第二節 我國行政組織與行政行為態樣 …………………………………… 86
壹、管制組織 ………………………………………………………… 86
一、以科層式行政機關為主的管制組織 ……………………………86
(一)輸出許可證簽審作業-簽證機關 ………………………… 86
(二)高科技貨品出口管制邊境管理-關稅總局暨各地區
關稅局………………………………………………………… 86
二、以任務編組為輔的管制協調機制 ……………………….... 87
貳、管制之行政行為態樣 ……………………………………..... 87
一、以公權力行政為主………………………………………...... 87
(一)公權力行政與私經濟行政 …………………………...... 87
(二)高權命令性質之管制手段 ………………………….... 88
二、以「行政指導」為輔……………………………………..... 89
(一)行政事實行為 ………………………………………….... 89
(二)行政指導之概念與種類 ………………………………...89
(三)行政指導與依法行政之關係 ………………………... 90
(四)行政指導與救濟 ………………………………………...90
(五)我國行政指導實務 ……………………………………....91
三、行政委託-鑑定高科技貨品之機制 ………………………… 92
(一)鑑定範圍 ……………………………………………………92
(二)鑑定結果處理 ………………………………………………93
第三節 我國法制之檢討…………………………………………………… 94
壹、外在環境之侷限造成先天不良 …………………………………… 94
一、國際政治現實無法加入或直接參與相關國際組織…………… 94
(一)國際最新資訊難以取得或取得延遲 ……………………… 94
(二)與相關貿易對手國難以建立正式之多邊或雙邊進出口管
制合作 ……………………………………………………………94
二、特殊兩岸政治情勢—將大陸列入出口管制地區 ………………95
三、貿易自由化、便捷化導致進出口管制防線退縮 ………………96
(一)進出口簽證許可貨品項目大量減少 ……………………… 96
(二)海關對貨品通關僅能採風險管理機制,實地查驗比率偏…96
貳、傳統科層組織本身之困境 ……………………………………………97
一、宜回歸以行政任務之遂行考量行政組織之設立 …………………97
二、政府行政機關獨攬管制任務有待斟酌 ……………………………97
參、行政機關傳統管制手段難以達成預期功效 …………………………99
一、以行政權優位之管制措施逐漸失靈 ………………………………99
二、以行政處分為管制主要手段已見鬆動 ……………………………101
肆、受規範對象未形成自我控制系統及分擔責任 ………………………102
伍、小結 ……………………………………………………………………103
第五章 以合作國家理念規劃高科技貨品進出口行政管制法制 …………… 104
第一節 導入「企業內部控管計畫ICP」推動業者自我管理………………108
壹、國家任務與人民參與 ……………………………………………… 108
一、高科技貨品出口管制屬於國家任務範圍 ……………………… 108
二、「企業內部控管計畫」屬於私人「程序參與」國家任務 …… 109
三、小結 ……………………………………………………………… 110
貳、「企業內部控管計畫」認證、稽核及註銷認證 ………………… 110
一、「企業內部控管計畫」認證屬公法或私法領域 ……………… 110
二、「企業內部控管計畫」認證之行為形式或非行為形式化行政
行為………………………………………………………… 112
三、「企業內部控管計畫」認證之法律制度(政府配合措施與稽查)
:行政執行與行政救濟 ………………………………………… 114
第二節 私部門於高科技貨品出口管制上之角色 ……………………… 124
壹、行政委託-專家參與 ………………………………………………124
一、廠商所生產產品先行鑑定、建檔 ………………………………125
二、產業公會初步審核 ………………………………………………125
貳、行政委託-委託行使公權力 ………………………………………126
一、公權力之委託方式 ………………………………………………127
二、公行政與公權力受託者之行政法律關係 ………………………128
三、由相關產業公(協)會辦理出口許可工作之可行性………… 129
參、善用民間資源-外圍組織協助出口管制 …………………………130
一、高科技貨品出口管制法制宣導與推廣 …………………………130
二、研究與諮詢之智庫功能 ……………………………………… 132
第三節 建置接軌國際之高科技貨品出口管制制度 …………………… 134
壹、推動配合世界海關組織貿易安全與便捷架構(SAFE)…………134
一、國際法與本國法制之接軌-內國法化 …………………………134
二、世界海關組織貿易安全與便捷架構之起源 ……………………135
三、我國目前推動情形-內國法化 …………………………………135
四、小結 ………………………………………………………………136
貳、鼓勵我國業者加入美國C-TPAT等貿易安全倡議 ………………136
一、C-TPAT等貿易安全倡議之源起……………………………… 136
二、我國目前推動情形 ………………………………………………137
三、小結 ………………………………………………………………13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39
壹、體認內外在環境變化 …………………………………………… 139
一、外在環境 ……………………………………………………… 139
(一)全球化現象及高科技貨品出口管制之強化 …………………139
(二)現代政府管理思潮之演變 ……………………………………139
二、內在環境-資源之有限性 ………………………………………142
(一)政府再造人力精簡 ……………………………………………142
(二)政府財政困窘 …………………………………………………142
(三)人民期望與需求有增無減 ……………………………………143
貳、以合作國家理念規劃高科技貨品出口管制 ………………………143
一、合作國家念-公私合作法制配合內外環境及當代管理思潮 …143
  二、以社會自我管制理念引領企業界自我管制 …………………… 144
(一)公私部門合作建立共同管制機制 ……………………………144
(二)行政委託 ………………………………………………………145
(三)運用民間資源 …………………………………………………146
參、現行法制理論之配合 ………………………………………………147
肆、公私合作理論之發展 ………………………………………………148
參考文獻 ………………………………………………………………… 152
附件5-1…………………………………………………………………162
附件5-2…………………………………………………………………166
zh_TW
dc.format.extent 131954 bytes-
dc.format.extent 113750 bytes-
dc.format.extent 130357 bytes-
dc.format.extent 194258 bytes-
dc.format.extent 442149 bytes-
dc.format.extent 578522 bytes-
dc.format.extent 606965 bytes-
dc.format.extent 507709 bytes-
dc.format.extent 726574 bytes-
dc.format.extent 471911 bytes-
dc.format.extent 289832 bytes-
dc.format.extent 40205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610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合作國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私協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私夥伴關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新公共管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新治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新公共服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高科技貨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企業內部管控計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ooperative stat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ew pbulic managemen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ew governan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ew public servi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high-tech commoditi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ternal compliance programen_US
dc.title (題名) 合作國家理念對進出口行政管制法制化之影響—以高科技貨品進出口管制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concept of cooperative state and its impact on the regulations for trade administration-a focused examination on control over high-technology commodities in Taiw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Ⅰ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專書(按著、譯者姓氏順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李震山,行政法導論,三民書局,2007年10月,增訂7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李惠宗,行政法要義,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李建良等著,行政法入門,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作者自版,2007年9月,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訂10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吳庚,行政爭訟法論,作者自版,2008年3月,增訂4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吳瓊恩、李允傑、陳銘薰編著,公共管理,智勝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1月,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吳英明、張其祿,全球化下的公共管理,商鼎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林錫堯,行政法要義,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9月,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林錫堯,行政罰法,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10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洪家殷,行政罰法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11月,2 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陳敏,行政法總論,神州圖書公司,2007年10月,5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作者自版,修訂8版,200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陳清秀,行政訴訟法,翰蘆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06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陳春生,行政法之學理與體系(二),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黃異,行政法總論,三民書局,2006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黃俊杰,行政法,三民書局,200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黃錦堂,行政組織法論,翰蘆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5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張其祿,管制行政:理論與經驗分析,商鼎文化出版社,2007年3月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湯德宗、劉淑範主編,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200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程明修,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自版,2006年9月,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詹鎮榮,民營化法與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9 月,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翁岳生,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論文集),台大法學叢書,1979年10月,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翁岳生,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論文集),台大法學叢書,1994年6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翁岳生主編,行政訴訟法逐條釋義,五南圖書公司,2002 年11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編輯委員會,當代公法新論(中)-- 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 2002年7月,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翁岳生編,行政法(上、下冊),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劉宗德,行政法基本原理(論文集) 學林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12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劉宗德、賴恆盈譯,鹽野宏,行政法(1),月旦圖書公司,2003年3月,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劉宗德、陳小蘭,官民共治之行政法人,新學林出版公司,2008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廖義男,國家賠償法,三民書局,1994年8月,增訂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廖義男,公共建設與行政法理,三民書局,1994年2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廖銘義,行政法基本理論之改革,翰蘆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10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蔡志方,行政救濟法新論,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賴恆盈,行政法律關係理論之研究-行政法學方法論評析,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楊傳東、李凌波、石紅心、晏坤譯,英國Carol Harlow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ichard Rawlings,法律與行政(上、下)(Law an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dministration),商務印書館,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高家伟譯,德國Hans J. Wolff、Otto Bachof & Rol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ober 著,行政法(第三卷),商務印書館,2007年6月,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台大政治系主編,行政現代化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償,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元照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公司,2006年11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6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論文(按姓氏筆畫順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江嘉琪,「ETC契約之公、私法性質爭議-以台北高等行政法 院九四年停字第一二二號裁定與九四年訴字第七五二號判決為中心」,台灣本土法學,第81期,2006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李建良,「行政法律關係序說」,月旦法學教室,第30期,2005 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李建良,「公法與私法的區別(上、下)」,月旦法學教室,5、6期,2005年4、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李建良,「行政法思維方法與案例研究-基礎篇(一):問題模式與思考層次」,台灣本土法學,第103期,2008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李建良,「行政契約與私法契約區分的新思維-從『青年公園設施委託經營管理維護契約』定性問題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157期,200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李建良,「環境議題的形成與國家任務的變遷-『環境國家』理念的初步研究」,載於,憲法體制與法治行政-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一)憲法篇,1998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李建良,「行政法的法源、規範及其位階(中)」,月旦法學教室,第26期,2004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林明鏘,「論型式化之行政行為與未型式化之行政行為」,載於,當代公法理論—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集,1993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林明鏘,「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事件法律性質之分析」,台灣本土法學,第82期,2006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林三欽,「行政管制措施與信賴保護-以菸品標示制度之施行為例」,第二屆東吳公法研討會,2005年0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洪家殷,「論行政罰與行政管制之關係-兼評最高行政法院93年度判字第433號判決」,中央研究院「2005年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2005年11月19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吳耀宗,「刑法第二條第一項『法律變更』之研究-兼評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一O三號解釋以及最高法院相關裁判」,台灣本土法學第13期,2000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吳志光,「ETC裁判與行政契約」,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許宗力,「基本權利對國庫行為之限制」,載於,法與國家權力,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許宗力,「雙方行政行為-以非正式協商、協定與行政契約為中心」,載於,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孫本初,「公共管理及未來的發展趨勢」,載於Glembiewski、孫本初、江岷欽主編,「公共管理論文精選」,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陳愛娥,「行政上所運用契約之法律歸屬—實務對理論之挑戰」,台灣行政法學會,行政契約學術研討會,2001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陳愛娥,「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的法律規制—公私部門合作法制的建構」,月旦法學教室,第8期,2003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陳愛娥,「行政行為形式-行政任務-行政調控--德國行政法總論改革的軌跡」,月旦法學雜誌,第120期,2005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陳愛娥,「公私合作對行政契約法制影響—以德國法的引介為中心」,高雄大學,「合作國家與新治理」學術研討會,2007年6月9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陳愛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事件中的行為形式與權力劃分-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四年度訴字第七五二號判決、九十四年度停字第一二二號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34期,2006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陳櫻琴、程明修,「德國經濟行政法研究之新趨勢」,月旦法 學雜誌第67期,2002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陳春生,「「行政法之學理及其更新」,載於,行政法之學理與體系,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陳春生,「行政法學的未來發展與行政程序法」,月旦法學雜誌,第100期,2003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陳耀祥,「論歐洲整合對於德國行政法總論發展之影響」,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陳清秀,「委託經營法制及實務問題之探討」,載於,當代公法新論(中)-- 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 2002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陳淳文,「公法契約與私法契約之劃分」,載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2004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陳雍之,「電信市場自由化及其管制之研究-以歐洲法與德國法中心」,載於,當代公法新論(中),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黃錦堂,「行政契約主要適用問題之研究」,載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張錕盛,「行政法學另一種典範之期待:法律關係理論」, 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張桐銳,「行政法與合作國家」,月旦法學雜誌,121期,2005年0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張桐銳,「合作國家」,載於,當代公法新論(中)-- 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7月,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張桐銳,「談行政機關對公眾之提供資訊行為」,成大法學,第2期,2001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張文貞,「面對全球化」,載於,當代公法新論(中)-- 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7月,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程明修,「德國經濟行政法總論之發展現況」,法學叢刊第44卷第3期,1999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程明修,「經濟行政法中之『公私協力』」行為」,月旦法學雜誌,第60期,2000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程明修,「行政行為形式選擇自由—以公私協力行為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120期,2005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程明修,「行政私法」,月旦法學教室,創刊號,2002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程明修,「公私協力行為建構『行政合作法』之影響-以ETC案為契機」,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程明修,「公私協力契約相對人之選任爭議-以最高行政法院九十五年度判字第一二三九號判決(ETC案)之若干爭議點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38期,2006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董保城,「台灣行政組織變革之發展與法制面之挑戰」,載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葉俊榮,「全球化對行政法的挑戰-從行政法人的建制談起」,載於,法治與現代行政法學-法治斌教授紀念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詹鎮榮,「論民營化類型中之『公私協力』」,月旦法學雜誌,第102期,2003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詹鎮榮,「變遷中之行政組織法-從『組織形式選擇自由』到『組織最適誡命』」,台灣行政法學會主辦,「變遷中之行政組織法」學術研討會,2009年1月17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劉宗德,「公法與私法之區別」,載於,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劉宗德,「行政法講座(下)-行政程序法:內政部警政署九十三年政風幹部專精班專題演講全文」,日新第四期,2005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劉宗德,「行政私法」,載於,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蔡秀卿,「從行政之公共性檢討行政組織及行政活動之變遷」,月旦法學雜誌,第120期,2005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蔡震榮,「淺論公告之法律性質」,載於氏著,行政法理論與基本人權之保障,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鄭國泰,「管制型國家之治理:以英國國鐵民營化為個案分析」,師大學報,第52期,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蕭文生,「行政機關公告行為之法律性質」,月旦法學教室,第40期,2006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學位論文(按姓氏筆畫順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王泰和,行政任務私人化之研究-兼論警察任務脫警察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王紹銘,環境行政管制手段之研究-以「按日連續處罰」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度之合憲性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林金榮,論委託私人行使公權力在我國之實踐,台北大學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林惠華,公私協力機制運用於都市更新政策之研究—士林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市之個案模擬,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吳秦雯,行政契約之效力與履行—以法國法制為中心,政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法律研所碩士論文, 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張惠東,行政行為形式選擇,中興大學法律系碩士班碩士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宮文祥,環境保護規範手段之研究-以温室效應公約內國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化為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黃俊凱,環境行政之實效性確保,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陳櫻芽,論美國及國際出口管制法制之理論與實際-兼論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出口管制法制之發展,中興大學法律系碩士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陳雅憶,論行政任務委託民間辦理-以法國公共服務委託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約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許明娟,論國際勞工組織公約在內國法中的適用,中正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律學研究碩士論文,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湯偉祥,行政機關生活資訊發布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楊淑娟,公私協力關係中政府監督管理之研究-以BOT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興建、營運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靳邦忠,從行政任務之演變論我國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法律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能定位,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蔡琇媛,行政調查之研究-以公平交易法之規定為中心,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劉如慧,論行政機關選擇公法與私法手段之自由—以德國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為中心,台灣大學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錢正庸,論確保行政上義務履行制度,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嚴秀雯,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夥伴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獨居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老人照顧為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政府出版品(按出版年份順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法務部,行政程序法解釋及諮詢小組會議紀錄彙編,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丘昌泰,建立管制性法規影響分析機制可行性研究,行政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03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劉宗德,制度、制度變遷與行政管制法制改革-制度設計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法學,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2006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法務部編印,行政罰法--解釋及諮詢小組會議紀錄彙編,200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亞洲大學(會計與資訊學系),台灣導入AEO認證機制之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究分析與建議(期末報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報告,2007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Ⅱ外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Bamforth, N & Leyland, P. (Eds.) (2003). Public Law in a Multi-Layered Constitution. Oregon:Hart Publishin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Beckett, J & Koenig, H. O. (Eds.) (2005).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Law, New York:M.E.Sharpe, Armon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Breyer, S. G,& Stewart, R.B. & Sunstein, C. R. & Vermeule, A. (2006).Administrative Law and Regulatory Policy-Problems, Text, and Cases. New York:ASPEN Publish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Cooper, P. J.(2007). Public Law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omson Wadsworth.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Denhardt, R. & Denhardt, J. V.(2003). 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 not Steering. M.E.Sharpe,Armon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Kamarck, E. C.(2000).”Globalization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form” in J.S. Nye & J. D. Donahue(eds.)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MA: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Kettl, D. F.(2002).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Americ. Baltimoer: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Light, P. C. (1999). The New Public Service. 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Lynn, L. E.(2006). Public Management:Old and New. New York: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OECD(2000).Government of the Futur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Peter, B.(1988).”Administrative Law and the New Management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ustralia Law Journal, 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Rosenbloom, D. H. & Schwartz, R. D. (Eds.)(1994). Handbook of Regul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Law. New York:Marcel Dekk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Slaughter, A. (2004), A New Word Ord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Taggart, M.(1997) The Province of Administrative La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XFORD:Hart Publishin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Ziamou, T. (2001). Rulemaking, Participation and the Limits of Public Law in the USA and Europe, England: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