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題名 論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項之逕行搜索
作者 林源湧
貢獻者 何賴傑
林源湧
關鍵詞 逕行搜索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19-Sep-2009 12:18:52 (UTC+8)
摘要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項係規範偵查機關為蒐集證據(搜索人),於緊急情況下,得無令狀進入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之住宅或其他處所進行搜索的規定,以及事後審查及可能產生證據排除的法律效果,其立意雖善,但於人民基本權利之保障仍未周延,例如無令狀搜索的種類除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項之逕行搜索、第二項之緊急搜索外,尚有第一百三十條之附帶搜索及第一百三十一條之一之同意搜索,此部份之事後救濟未及於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三項之事後審查,即為明顯之法律漏洞,但實務上有不同見解;再例如,於準抗告之一般救濟程序中,僅規範檢察官之處分,受搜索人得提起準抗告,卻未規範司法警察(官)所為之處分,此亦為明顯之法律漏洞,凡此,均有諸多探討的必要。

因此,本文從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項之要件談起,說明偵查機關欲實施無令狀搜索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時,必須遵守的法律規範,也就是必須要符合各該款的要件,才是合法的逕行搜索,又本項之基本精神即在於情況急迫,然何謂情況急迫?本文將有進一步的說明。

其次,因無令狀搜索事前未經法院審查,因此,其事後審查機制將益顯重要,以避免偵查機關於認定要件過於寬鬆,藉逃避申請搜索票之審查以遂其搜索侵犯人民基本權之實,但事後審查之規定卻有不周之處,有關問題將於第四章論述。

最後,乃證據排除之法律效果,亦即偵查機關之逕行搜索事後未依法陳報或遭法院撤銷時,其因此所扣的之證據,審判時法院得宣告所扣得之物,不得作為證據。於此,仍依權衡理論作最後之判準,但其不確定性的問題仍然存在,因此,本文建議,參照2007年6月15日制定通過之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六條第三項規定,違反情節重大者,所取得之內容或所衍生之證據,於司法偵查、審判或其他程序中,均不得採為證據之修正。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按作者姓名筆劃順序)
(一)書籍
1. 王兆鵬,《刑事訴訟法講義(一)》,翰蘆,2002年8月。
2. 王兆鵬,《路檢、盤查與人權》,元照,2003年3月。
3. 王兆鵬,《刑事證據法則之新發展-黃東熊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學林,2003年6月。
4. 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元照,2007年9月。
5. 王兆鵬,《當事人進行主義之刑事訴訟》,元照,2002年11月。
6. 王兆鵬,《搜索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翰蘆,2001年11月。
7. 王兆鵬,《刑事思潮之奔騰,韓忠謨教授紀念論文集》,財團法人韓忠謨教授法學基金會,2000年6月。
8. 王兆鵬,《新刑訴、新思維》,元照,2004年10月。
9. 朱石炎,《刑事訴訟法(上) 》,三民,2003年10月。
10. 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2001年再版。
11. 李知遠,《例解刑事訴訟法》,五南,2006年4月。
12. 吳 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2003年10月。
13. 吳巡龍,《新刑事訴訟制度與證據法則》,新學林,2005年1月。
14. 法治斌,《刑事訴訟法論文選輯》,五南,1984年7月。
15. 法治斌、董保誠,《中華民國憲法》,國立空中大學,1999年元月版。
16. 林山田,《刑事程序法(增訂四版) 》,五南,2001年9月。
17. 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冊) 》,新學林,2004年11月。
18.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 》,元照,2003年9月。
19.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冊) 》,元照,2006年9月四版3刷。
20. 林鈺雄,《搜索扣押註釋書》,自版,2001年9月。
21. 林鈺雄,《檢察官論》,學林,1999年4月。
22. 林鈺雄,《干預處分與刑事證據》,元照,2008年1月。
23. 林鈺雄,《刑事法理論與實踐》,學林,2001年8月。
24. 林鈺雄,《刑事訴訟之運作-黃東熊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五南,1997年1月。
25. 林永謀,《刑事訴訟法釋論(上冊) 》,自版,2006年10月。
26. 林輝煌,《論證據排除-美國法之理論與實務》,元照,2003年9月。
27. 柯慶賢,《刑事訴訟處分》,三民,2006年12月增修二版。
28. 郭介恆,《憲法體制與法治行政,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二》,三民,1998年8月。
29. 陳志龍,《刑事證據法則修正方向及其對策》,元照,2000年10月。
30. 陳運財,《刑事訴訟與正當法律程序》,元照,1998年9月。
31. 徐朝陽,《刑事訴訟法通義》,商務印書館,1934年4月初版。
32. 許澤天,《刑事訴訟法論(Ⅱ) 》,神州,2003年8月。
33. 張麗卿,《刑事訴訟制度與刑事證據》,元照,2000年10月。
34. 黃東熊、吳景芳合著,《刑事訴訟法論(上) 》,三民,2004年9月。
35. 黃東熊,《刑事訴訟法論》,三民,1999年。
36. 黃朝義,《刑事證據法研究》,元照,2000年4月版。
37. 黃朝義,《刑事訴訟法》,一品文化出版社,2006年9月。
38. 黃朝義,《刑事訴訟法(證據篇) 》,元照,2002年11月版。
39. 蔡墩銘,《刑事訴訟法論》,五南,1997年。
40. 褚劍鴻,《刑事訴訟法論》,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9月。
41. Claus Roxin,吳麗琪譯,《德國刑事訴訟法》,三民,1998年11月。
42. Rolando V.del Carmen原著,章光明等合譯,《美國刑事偵查法制與實務》,五南,2006年8月。
(二)論文期刊
1. 王兆鵬,〈證據排除法則的相關問題〉,《刑事法雜誌第43卷第3期》,1999年6月。
2. 王兆鵬,〈證據排除法則〉,《司法周刊第1150期第2至3版》,第1151期第2版,2003年9月。
3. 王兆鵬,〈逾越搜索權之拘提〉,《月旦法學雜誌》,81期,2002年2月。
4. 王兆鵬,〈法官審核搜索票之權責〉,《司法周刊》,1041期,2001年7月。
5. 王兆鵬,〈論證據排除法則(上) 〉,《司法周刊》,1150期,2003年9月。
6. 王兆鵬,〈論證據排除法則(下) 〉,《司法周刊》,1151期,2003年9月。
7. 王兆鵬,〈臨檢與行政搜索〉,《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
8. 王梅英,〈無令狀搜索(二)-附帶搜索〉,《司法周刊》,1048期,2001年9月。
9. 朱石炎,〈論修正之搜索規定〉,《法令月刊》,第52卷第2期,2001年2月。
10. 李震山,〈從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談警察臨檢法制與實務〉,《臺灣本土法學》,第23期,2002年4月。
11. 何賴傑,〈逮捕、搜索與扣押〉,《臺灣本土法學》,26期,2001年8月。
12. 何賴傑,〈成大學生宿舍搜索事件法律問題之探討,研究報告四-成大MP3搜索事件之法律檢討〉,《臺灣本土法學》,23期。2001年6月。
13. 何賴傑,〈刑事訴訟法第131條第1項無票搜索之審查(上) 〉,《司法周刊》,1056期,2001年11月。
14. 何賴傑,〈刑事訴訟法第131條第1項無票搜索之審查(下) 〉,《司法周刊》,1057期,2001年11月。
15. 吳巡龍,〈核發搜索票心證門檻之再探討〉,《司法周刊》,1061期,2001年12月
16. 林鈺雄,〈德國證據禁止論之發展與特色〉,《律師雜誌》,第232期,1999年1月。
17. 林鈺雄,〈違法搜索與證據禁止〉,《台大法學論叢》第28卷第2期,1999年1月。
18. 林鈺雄,〈有搜索票之聲請〉,《司法周刊》,1039期,2001年7月。
19. 林鈺雄,〈線民檢舉與搜索票之核發〉,《司法周刊》,1042期,2001年8月。
20. 林鈺雄,〈無令搜索狀-逕行搜索〉,《司法周刊》,1047期,2001年9月。
21. 林鈺雄,〈急迫性搜索之事後救濟-兼評刑事訴訟法第131條之修法〉,《月旦法學》,2002年9月。
22. 林鈺雄,〈搜索修法之回顧與前瞻(二)-刑事程序法第十次研討會〉,《臺灣本土法學》,21期,2001年4月。
23. 林鈺雄,〈搜索修法之回顧與前瞻(一)-刑事程序法第十一次研討會〉,《臺灣本土法學》,26期,2001年9月。
24. 林鈺雄,〈自由心證,真的很自由嗎? 〉,《臺灣本土法學》,27期,2001年10月。
25. 林輝煌,〈證據排除法則之思辨(上),美國法制之借鏡〉,《臺灣本土法學》,87期,2006年10月。
26. 林輝煌,〈證據排除法則之思辨(下),美國法制之借鏡〉,《臺灣本土法學》,88期,2006年11月。
27. 林俊益,〈本土化之證據排除法則-最高法院判決之回顧與前瞻〉,《臺灣本土法學》,55期,2004年2月。
28. 林俊益,〈臨檢與搜索〉,《月旦法學雜誌》,第81期,2002年2月。
29. 林錦村,〈論司法警察「無證搜索」〉,《全國律師》,1998年11月。
30. 林清均,〈搜索決定權改隸法院後實施現況及檢討〉,《中律會訊》4卷2期,2001年8月。
31. 林子儀,〈人身自由與檢察官之羈押權〉,《月旦法學雜誌》,第6期,1995年10月。
32. 侯慶辰,〈論附帶搜索之要件與範圍〉,《刑事法雜誌》,第45卷第2期。
33. 柯慶賢,〈論修正之搜索與扣押(上) 〉,《法律評論》,2001年6月。
34. 柯慶賢,〈論修正之搜索與扣押(下) 〉,《法律評論》,2001年9月。
35. 柯耀程,〈刑事訴訟法強制處分部分條文修正研討會〉,《臺灣本土法學雜誌》,2001年2月。
36. 郭棋湧,〈論無令狀之搜索(一) 〉,《法務通訊》,2055期,2001年10月。
37. 郭棋湧,〈論無令狀之搜索(二) 〉,《法務通訊》,2056期,2001年10月。
38. 郭棋湧,〈論無令狀之搜索(三) 〉,《法務通訊》,2057期,2001年11月。
39. 陳瑞仁,〈「搜索新法實務問題探討」學術研討會,刑事程序法第十一次研討會-新法下搜索扣押之理論與實務〉,《臺灣本土法學》,26期,2001年9月。
40. 陳瑞仁,〈搜索門檻「相當理由」之內涵〉,《司法周刊》,1038期,2001年7月。
41. 陳瑞仁,〈搜索票之應記載與得記載事項〉,《司法周刊》,1043期,2001年8月。
42. 陳瑞仁,〈搜索之執行〉,《司法周刊》,1049期,2001年9月。
43. 陳樸生,〈刑事訴訟之證據排除與禁止(一) 〉,《軍法專刊》第38卷第8期,1998年8月。
44. 陳樸生,〈刑事訴訟之證據排除與禁止(二) 〉,《軍法專刊》第38卷第9期,1998年9月。
45. 陳樸生,〈刑事訴訟之證據排除與禁止(三) 〉,《軍法專刊》第38卷第10期,1998年10月。
46. 陳樸生,〈刑事訴訟之證據排除與禁止(四) 〉,《軍法專刊》第38卷第11期,1998年11月。
47. 陳運財,〈違法證據排除法則之回顧與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113期,2004年10月。
48. 許福生,〈警察違法偵查與證據排除法則之探討〉,《刑事法雜誌》第48卷第6期,2004年12月。
49. 黃朝義,〈搜索與扣押〉,《月旦法學教室》,第3期,2003年1月。
50. 黃朝義,〈從搜索條文之修正論司法審查〉,《司法周刊》,1045期,2001年8月。
51. 黃朝義,〈證據能力與證明力之概念區分-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6963號判決與89年度台上字第6047號等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20期,2001年3月。
52. 黃翰義,〈論緊急搜索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上之適用-兼評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一六三一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24期,2005年9月。
53. 楊雲驊,〈大法官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所涉問題分析〉,《法學講座》,2002年1月。
54. 楊雲驊,〈法官保留與檢察官的緊急搜索權〉,《法學講座》,2002年5月。
55. 楊雲驊,〈違法搜索〉,《法學講座》,2004年5月。
56. 楊雲驊,〈賠了夫人又折兵-私人違法取得證據在刑事訴訟法的證據能力處理〉,《台灣本土法學》,2002年11月。
57. 蔡秋明,〈美國刑事程序中之證據排除法則簡介〉,《律師雜誌》第232期,1999年1月。
58. 蔡墩銘,〈無票搜索扣押〉,《臺灣本土法學》,66期,2005年1月。
59. 謝國欣,〈美國證據排除法則之思辯〉,《刑事法雜誌》第49卷第2期,2005年4月。
(三)學位論文
1. 方文宗,《搜索扣押取得證據之正當性檢討》,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2. 李政庭,《論權衡法則》,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
3. 邱智宏,《論我國檢察官與司法警察之關係-以行政與司法在偵查中的交錯領域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4. 巫淑芳,《刑事訴訟程序中證據取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5. 沈守敬,《論刑事程序之證據排除》,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6. 吳逸夫,《警察臨檢權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7. 吳景欽,《從憲法上正當程序的觀點檢視行政警察與司法警察之區分》,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8. 郭芳君,《論不法取證之證據排除-以私人不法取證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9. 胡清竣,《無令狀搜索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10. 楊 峋,《搜索與盤查的正當性基礎及適法性界限》,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11. 馬新民,《無令狀搜索之研究-以美、日及我國法制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12. 徐立信,《緊急搜索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8月。
13. 陳原銘,《論違法搜索及其取得證據之證據禁止》,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2003年。
14. 陳漢平,《證據排除法則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2004年。
15. 梁世興,《違法證據排除之研究-以違法監聽取得證據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6. 黃之中,《自白法則之研究》,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7. 黃國源,《緊急搜索扣押相關法制問題之研究》,警察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18. 曾文瑞,《瑕疵證據的法律效果》,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2001年。
19. 廖于清,《論證據排除法則之適用範圍》,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2004年。
20. 蕭龍吉,《警察不合法取證之法則適用檢討》,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2003年。
21. 簡旭成,《體液之證據能力與證明力》,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1999年。
(四)研究報告
1. 王梅英,《證據能力與嚴格證明之研究》,台灣士林地方法院88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1999年5月。
2. 李明哲,《搜索之適法性研究》,法學研究報告合輯(第3輯),司法官44期,2005年9月。
3. 吳祚丞、許辰舟,《刑事證據法則理論體系與實務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第23輯第12篇,2003年11月。
4. 陳思成,《非依法定程序所取得之證據在刑事訴訟法上之證據能力-以某刑事判決之案例事實為基礎》,司法官訓練所第40期論文選輯,2003年7月。
5. 黃翰義,《程序正義與訴訟制度之變革》,臺灣臺南地方法院93年度業務研究發展報告,2004年10月。
6. 湯德宗,《具體違憲審查與正當程序保障—大法官釋字第535號解釋的續構與改造》,司法院大法官92年度學術研討會紀錄,2004年10月。
7. 翁春鈴,《新法下搜索扣押相關問題之探討》,法學研究報告合輯(第四輯),司法官43期,2004年9月。
8. 謝靜雯,《依新修正刑事訴訟法論證據排除法則》,司法研究年報第25輯第11篇,2005年11月。
9. 顧正德,《論非供述證據之禁止法則》,司法研究年報第25輯第13篇,2005年11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3961035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6103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何賴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源湧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源湧zh_TW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9-Sep-2009 12:18:52 (UTC+8)-
dc.date.available 19-Sep-2009 12:18:5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9-Sep-2009 12:18:5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96103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15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96103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項係規範偵查機關為蒐集證據(搜索人),於緊急情況下,得無令狀進入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之住宅或其他處所進行搜索的規定,以及事後審查及可能產生證據排除的法律效果,其立意雖善,但於人民基本權利之保障仍未周延,例如無令狀搜索的種類除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項之逕行搜索、第二項之緊急搜索外,尚有第一百三十條之附帶搜索及第一百三十一條之一之同意搜索,此部份之事後救濟未及於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三項之事後審查,即為明顯之法律漏洞,但實務上有不同見解;再例如,於準抗告之一般救濟程序中,僅規範檢察官之處分,受搜索人得提起準抗告,卻未規範司法警察(官)所為之處分,此亦為明顯之法律漏洞,凡此,均有諸多探討的必要。

因此,本文從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項之要件談起,說明偵查機關欲實施無令狀搜索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時,必須遵守的法律規範,也就是必須要符合各該款的要件,才是合法的逕行搜索,又本項之基本精神即在於情況急迫,然何謂情況急迫?本文將有進一步的說明。

其次,因無令狀搜索事前未經法院審查,因此,其事後審查機制將益顯重要,以避免偵查機關於認定要件過於寬鬆,藉逃避申請搜索票之審查以遂其搜索侵犯人民基本權之實,但事後審查之規定卻有不周之處,有關問題將於第四章論述。

最後,乃證據排除之法律效果,亦即偵查機關之逕行搜索事後未依法陳報或遭法院撤銷時,其因此所扣的之證據,審判時法院得宣告所扣得之物,不得作為證據。於此,仍依權衡理論作最後之判準,但其不確定性的問題仍然存在,因此,本文建議,參照2007年6月15日制定通過之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六條第三項規定,違反情節重大者,所取得之內容或所衍生之證據,於司法偵查、審判或其他程序中,均不得採為證據之修正。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7
第一節 問題意識...........................................7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11
第一項 研究範圍........................................11
第二項 研究方法........................................12
第四節 本文架構..........................................13

第二章 逕行搜索之理論基礎..................................16
第一節 美國..............................................16
第一項 令狀原則........................................16
第二項 令狀原則的例外-緊急情狀.........................21
第三項 理論基礎........................................22
第一款 即時追緝逃亡重罪犯............................23
第二款 防止證據即將湮滅..............................24
第三款 保護警員或公眾安全............................24
第四項 熱追緝與溫追緝..................................25
第一款 熱追緝.......................................25
第二款 溫追緝.......................................38
第二節 我國..............................................40
第一項 學說見解........................................40
第二項 實務見解........................................44
第三項 分析檢討........................................46

第三章 逕行搜索之要件與沿革................................48
第一節 立法修正沿革......................................48
第一項 民國九十年逕行搜索部分之修法....................53
第一款 本次修法重點..................................53
第二款 令狀搜索之修正................................53
第三款 創設事後審查機制..............................55
第四款 增列證據禁止法則..............................58
第五款 遺漏警察臨檢授權之規定........................58
第二項 民國九十一年逕行搜索部分之修法..................59
第一款 本次修法重點..................................59
第二款 發動要件之修正................................59
第三款 事後審查機制之修正............................60
第四款 證據排除法則之增修............................60
第二節 逕行搜索之要件與範圍..............................60
第一項 逮捕被告、犯罪嫌疑人或執行拘提、羈押者..........62
第二項 因追躡現行犯或逮捕脫逃人........................64
第三項 有明顯事實足信為有人在內犯罪而情形急迫者........66
第三節 法官保留原則......................................67
第四節 附帶扣押與另案扣押................................69
第五節 臨檢與搜索.................................... ...72
第一項 臨檢的概念 .....................................72
第一款 臨檢之意義與根據..............................73
第二款 臨檢之對象....................................74
第三款 臨檢之實施要件................................75
第二項 臨檢與搜索之轉換................................77
第一款 臨檢與搜索之關聯..............................77
第二款 臨檢與搜索之區別..............................79
第三款 臨檢與刑事偵查程序之轉換問題..................81

第四章 違法搜索之救濟......................................84
第一節 事後審查制-陳報撤銷...............................84
第一項 期間規定........................................85
第一款 學說見解......................................85
第一目 訓示規定說..................................86
第二目 強制規定說..................................87
第二款 實務見解......................................88
第三款 分析檢討......................................88
第二項 法院審查........................................90
第一款 審查發動......................................90
第二款 審查對象......................................91
第三款 審查程序......................................93
第四款 審查結果......................................94
第二節 抗告、準抗告......................................95
第三節 救濟途徑之競合....................................96
第一項 競合問題之所在..................................98
第二項 競合問題之解決..................................99
第四節 事後審查之其他問題...............................100
第一項 偵查機關之救濟.................................100
第二項 法院決定之拘束力...............................101
第一款 有拘束力說...................................102
第二款 無拘束力說...................................102
第三款 本文見解.....................................103
第三項 其他無令狀搜索之事後審查.......................104
第四項 非法搜索罪? ...................................104
第五項 事後審查之撤銷實益.............................105

第五章 違法逕行搜索之證據排除.............................108
第一節 證據排除法則之基本思想...........................108
第一項 證據排除之內涵.................................108
第一款 證據排除法則之意義...........................108
第二款 證據排除法則之適用範圍.......................110
第二項 證據排除之目的.................................111
第一款 基本權保障說.................................111
第二款 司法純潔說...................................112
第三款 抑制違法偵查說...............................112
第四款 小結.........................................114
第三項 證據排除法則之思辯.............................114
第二節 我國證據排除法則之發展與檢討.....................115
第一項 我國證據排除之歷史意義.........................115
第二項 法院實務運作...................................116
第一款 採取兩種不同之排除判斷基準...................116
第二款 對於重罪之證據傾向不排除.....................117
第三款 實務見解之出發點.............................118
第三節 證據排除與證據禁止之差別.........................122
第四節 違法逕行搜索取得證據之效力.......................123
第一項 違法搜索.......................................126
第一款 違法發動搜索.................................126
第二款 違法執行搜索.................................128
第二項 權衡理論.......................................129
第三項 規範保護目的...................................131
第四項 證據禁止之審查標準.............................132
第一款 三階段審查基準說.............................132
第二款 對三階段審查基準說之批評.....................133
第五節 小結.............................................134

第六章 我國現行逕行搜索規定之檢討.........................136
第一節 §131Ⅰ之無票搜索要件.............................136
第一項 合理之依據.....................................136
第二項 急迫之要件.....................................136
第三項 逮捕被告、犯罪嫌疑人或執行拘提、羈押者.........141
第四項 因追躡現行犯或逮捕脫逃人.......................145
第五項 有明顯事實足信為有人在內犯罪而情形急迫者.......146
第二節 §131Ⅲ之事後審查機制.............................150
第一項 立法模式及評析.................................153
第二項 小結...........................................156
第三節 §131Ⅳ證據使用禁止...............................156
第七章 結論及建議.........................................158

參考判例/決...............................................166
參考文獻..................................................168
zh_TW
dc.format.extent 71743 bytes-
dc.format.extent 379161 bytes-
dc.format.extent 75464 bytes-
dc.format.extent 100343 bytes-
dc.format.extent 148832 bytes-
dc.format.extent 379161 bytes-
dc.format.extent 439402 bytes-
dc.format.extent 281604 bytes-
dc.format.extent 382789 bytes-
dc.format.extent 291901 bytes-
dc.format.extent 195796 bytes-
dc.format.extent 48524 bytes-
dc.format.extent 12594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6103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逕行搜索zh_TW
dc.title (題名) 論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項之逕行搜索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按作者姓名筆劃順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書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王兆鵬,《刑事訴訟法講義(一)》,翰蘆,2002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王兆鵬,《路檢、盤查與人權》,元照,2003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王兆鵬,《刑事證據法則之新發展-黃東熊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學林,2003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元照,2007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王兆鵬,《當事人進行主義之刑事訴訟》,元照,2002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王兆鵬,《搜索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翰蘆,2001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王兆鵬,《刑事思潮之奔騰,韓忠謨教授紀念論文集》,財團法人韓忠謨教授法學基金會,2000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王兆鵬,《新刑訴、新思維》,元照,2004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朱石炎,《刑事訴訟法(上) 》,三民,2003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2001年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李知遠,《例解刑事訴訟法》,五南,2006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吳 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2003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吳巡龍,《新刑事訴訟制度與證據法則》,新學林,2005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法治斌,《刑事訴訟法論文選輯》,五南,1984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法治斌、董保誠,《中華民國憲法》,國立空中大學,1999年元月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林山田,《刑事程序法(增訂四版) 》,五南,2001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冊) 》,新學林,2004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 》,元照,2003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冊) 》,元照,2006年9月四版3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林鈺雄,《搜索扣押註釋書》,自版,2001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林鈺雄,《檢察官論》,學林,1999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林鈺雄,《干預處分與刑事證據》,元照,2008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林鈺雄,《刑事法理論與實踐》,學林,2001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林鈺雄,《刑事訴訟之運作-黃東熊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五南,1997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林永謀,《刑事訴訟法釋論(上冊) 》,自版,2006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林輝煌,《論證據排除-美國法之理論與實務》,元照,2003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柯慶賢,《刑事訴訟處分》,三民,2006年12月增修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郭介恆,《憲法體制與法治行政,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二》,三民,1998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陳志龍,《刑事證據法則修正方向及其對策》,元照,2000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陳運財,《刑事訴訟與正當法律程序》,元照,1998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徐朝陽,《刑事訴訟法通義》,商務印書館,1934年4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許澤天,《刑事訴訟法論(Ⅱ) 》,神州,2003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張麗卿,《刑事訴訟制度與刑事證據》,元照,2000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黃東熊、吳景芳合著,《刑事訴訟法論(上) 》,三民,2004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黃東熊,《刑事訴訟法論》,三民,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黃朝義,《刑事證據法研究》,元照,2000年4月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黃朝義,《刑事訴訟法》,一品文化出版社,2006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黃朝義,《刑事訴訟法(證據篇) 》,元照,2002年11月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蔡墩銘,《刑事訴訟法論》,五南,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褚劍鴻,《刑事訴訟法論》,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Claus Roxin,吳麗琪譯,《德國刑事訴訟法》,三民,1998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Rolando V.del Carmen原著,章光明等合譯,《美國刑事偵查法制與實務》,五南,2006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論文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王兆鵬,〈證據排除法則的相關問題〉,《刑事法雜誌第43卷第3期》,1999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王兆鵬,〈證據排除法則〉,《司法周刊第1150期第2至3版》,第1151期第2版,2003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王兆鵬,〈逾越搜索權之拘提〉,《月旦法學雜誌》,81期,2002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王兆鵬,〈法官審核搜索票之權責〉,《司法周刊》,1041期,2001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王兆鵬,〈論證據排除法則(上) 〉,《司法周刊》,1150期,2003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王兆鵬,〈論證據排除法則(下) 〉,《司法周刊》,1151期,2003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王兆鵬,〈臨檢與行政搜索〉,《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王梅英,〈無令狀搜索(二)-附帶搜索〉,《司法周刊》,1048期,2001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朱石炎,〈論修正之搜索規定〉,《法令月刊》,第52卷第2期,2001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李震山,〈從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談警察臨檢法制與實務〉,《臺灣本土法學》,第23期,2002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何賴傑,〈逮捕、搜索與扣押〉,《臺灣本土法學》,26期,2001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何賴傑,〈成大學生宿舍搜索事件法律問題之探討,研究報告四-成大MP3搜索事件之法律檢討〉,《臺灣本土法學》,23期。2001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何賴傑,〈刑事訴訟法第131條第1項無票搜索之審查(上) 〉,《司法周刊》,1056期,2001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何賴傑,〈刑事訴訟法第131條第1項無票搜索之審查(下) 〉,《司法周刊》,1057期,2001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吳巡龍,〈核發搜索票心證門檻之再探討〉,《司法周刊》,1061期,2001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林鈺雄,〈德國證據禁止論之發展與特色〉,《律師雜誌》,第232期,1999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林鈺雄,〈違法搜索與證據禁止〉,《台大法學論叢》第28卷第2期,1999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林鈺雄,〈有搜索票之聲請〉,《司法周刊》,1039期,2001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林鈺雄,〈線民檢舉與搜索票之核發〉,《司法周刊》,1042期,2001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林鈺雄,〈無令搜索狀-逕行搜索〉,《司法周刊》,1047期,2001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林鈺雄,〈急迫性搜索之事後救濟-兼評刑事訴訟法第131條之修法〉,《月旦法學》,2002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林鈺雄,〈搜索修法之回顧與前瞻(二)-刑事程序法第十次研討會〉,《臺灣本土法學》,21期,2001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林鈺雄,〈搜索修法之回顧與前瞻(一)-刑事程序法第十一次研討會〉,《臺灣本土法學》,26期,2001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林鈺雄,〈自由心證,真的很自由嗎? 〉,《臺灣本土法學》,27期,2001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林輝煌,〈證據排除法則之思辨(上),美國法制之借鏡〉,《臺灣本土法學》,87期,2006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林輝煌,〈證據排除法則之思辨(下),美國法制之借鏡〉,《臺灣本土法學》,88期,2006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林俊益,〈本土化之證據排除法則-最高法院判決之回顧與前瞻〉,《臺灣本土法學》,55期,2004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林俊益,〈臨檢與搜索〉,《月旦法學雜誌》,第81期,2002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林錦村,〈論司法警察「無證搜索」〉,《全國律師》,1998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林清均,〈搜索決定權改隸法院後實施現況及檢討〉,《中律會訊》4卷2期,2001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林子儀,〈人身自由與檢察官之羈押權〉,《月旦法學雜誌》,第6期,1995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侯慶辰,〈論附帶搜索之要件與範圍〉,《刑事法雜誌》,第45卷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柯慶賢,〈論修正之搜索與扣押(上) 〉,《法律評論》,2001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柯慶賢,〈論修正之搜索與扣押(下) 〉,《法律評論》,2001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柯耀程,〈刑事訴訟法強制處分部分條文修正研討會〉,《臺灣本土法學雜誌》,2001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郭棋湧,〈論無令狀之搜索(一) 〉,《法務通訊》,2055期,2001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郭棋湧,〈論無令狀之搜索(二) 〉,《法務通訊》,2056期,2001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郭棋湧,〈論無令狀之搜索(三) 〉,《法務通訊》,2057期,2001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陳瑞仁,〈「搜索新法實務問題探討」學術研討會,刑事程序法第十一次研討會-新法下搜索扣押之理論與實務〉,《臺灣本土法學》,26期,2001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陳瑞仁,〈搜索門檻「相當理由」之內涵〉,《司法周刊》,1038期,2001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陳瑞仁,〈搜索票之應記載與得記載事項〉,《司法周刊》,1043期,2001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陳瑞仁,〈搜索之執行〉,《司法周刊》,1049期,2001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陳樸生,〈刑事訴訟之證據排除與禁止(一) 〉,《軍法專刊》第38卷第8期,1998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陳樸生,〈刑事訴訟之證據排除與禁止(二) 〉,《軍法專刊》第38卷第9期,1998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陳樸生,〈刑事訴訟之證據排除與禁止(三) 〉,《軍法專刊》第38卷第10期,1998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陳樸生,〈刑事訴訟之證據排除與禁止(四) 〉,《軍法專刊》第38卷第11期,1998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陳運財,〈違法證據排除法則之回顧與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113期,2004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許福生,〈警察違法偵查與證據排除法則之探討〉,《刑事法雜誌》第48卷第6期,2004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黃朝義,〈搜索與扣押〉,《月旦法學教室》,第3期,2003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黃朝義,〈從搜索條文之修正論司法審查〉,《司法周刊》,1045期,2001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黃朝義,〈證據能力與證明力之概念區分-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6963號判決與89年度台上字第6047號等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20期,2001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黃翰義,〈論緊急搜索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上之適用-兼評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一六三一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24期,200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楊雲驊,〈大法官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所涉問題分析〉,《法學講座》,2002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楊雲驊,〈法官保留與檢察官的緊急搜索權〉,《法學講座》,2002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楊雲驊,〈違法搜索〉,《法學講座》,2004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楊雲驊,〈賠了夫人又折兵-私人違法取得證據在刑事訴訟法的證據能力處理〉,《台灣本土法學》,2002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蔡秋明,〈美國刑事程序中之證據排除法則簡介〉,《律師雜誌》第232期,1999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蔡墩銘,〈無票搜索扣押〉,《臺灣本土法學》,66期,2005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謝國欣,〈美國證據排除法則之思辯〉,《刑事法雜誌》第49卷第2期,2005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方文宗,《搜索扣押取得證據之正當性檢討》,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李政庭,《論權衡法則》,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邱智宏,《論我國檢察官與司法警察之關係-以行政與司法在偵查中的交錯領域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巫淑芳,《刑事訴訟程序中證據取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沈守敬,《論刑事程序之證據排除》,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吳逸夫,《警察臨檢權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吳景欽,《從憲法上正當程序的觀點檢視行政警察與司法警察之區分》,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郭芳君,《論不法取證之證據排除-以私人不法取證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胡清竣,《無令狀搜索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楊 峋,《搜索與盤查的正當性基礎及適法性界限》,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馬新民,《無令狀搜索之研究-以美、日及我國法制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徐立信,《緊急搜索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陳原銘,《論違法搜索及其取得證據之證據禁止》,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陳漢平,《證據排除法則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梁世興,《違法證據排除之研究-以違法監聽取得證據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黃之中,《自白法則之研究》,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黃國源,《緊急搜索扣押相關法制問題之研究》,警察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曾文瑞,《瑕疵證據的法律效果》,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廖于清,《論證據排除法則之適用範圍》,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蕭龍吉,《警察不合法取證之法則適用檢討》,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簡旭成,《體液之證據能力與證明力》,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研究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王梅英,《證據能力與嚴格證明之研究》,台灣士林地方法院88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1999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李明哲,《搜索之適法性研究》,法學研究報告合輯(第3輯),司法官44期,200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吳祚丞、許辰舟,《刑事證據法則理論體系與實務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第23輯第12篇,2003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陳思成,《非依法定程序所取得之證據在刑事訴訟法上之證據能力-以某刑事判決之案例事實為基礎》,司法官訓練所第40期論文選輯,2003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黃翰義,《程序正義與訴訟制度之變革》,臺灣臺南地方法院93年度業務研究發展報告,2004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湯德宗,《具體違憲審查與正當程序保障—大法官釋字第535號解釋的續構與改造》,司法院大法官92年度學術研討會紀錄,2004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翁春鈴,《新法下搜索扣押相關問題之探討》,法學研究報告合輯(第四輯),司法官43期,2004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謝靜雯,《依新修正刑事訴訟法論證據排除法則》,司法研究年報第25輯第11篇,2005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顧正德,《論非供述證據之禁止法則》,司法研究年報第25輯第13篇,2005年11月。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