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題名 我國廢除死刑運動之研究
作者 張耀軒
貢獻者 莊國榮
張耀軒
關鍵詞 社會運動
廢除死刑運動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社會運動的組織
政治機會結構
構框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19-Sep-2009 13:07:04 (UTC+8)
摘要 西元2008年12月1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全球暫緩死刑的決議案,希望各會員國可以暫緩國內的死刑執行,廢除死刑已是世界趨勢。而陳水扁總統也曾於2000年當選後,公開宣示將在任內推行死刑的廢除,作為司法改革的一環。2001年時,法務部長陳定南也表示將在三年內廢除死刑,確立了我國廢除死刑的政策目標並延續至今,正逐步朝無死刑的社會邁進,以符合世界趨勢。然而一個政策的形成,往往受到民眾、相關利益團體和政府等各方行動者的影響,而在我國逐步廢除死刑的過程中,民間人權團體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希望瞭解我國在解嚴後,以社會運動的角度來分析廢除死刑運動的發展和其對我國死刑政策所造成的轉變。
研究結果發現,我國廢除死刑運動的興起,與過去曾發生過的許多冤錯案有關。民間團體經由對冤錯案的救援,得以深入瞭解我國司法以及死刑制度的的缺失,因此認為必須廢除死刑。而廢死運動雖然難以獲得一般社運最需要的金錢與人力等資源,但民間團體所具備的專業能力、政治人脈和國際間對此議題的重視,都是我國廢死運動能夠興起並持續的原因。而廢死聯盟成立之後,在他們的努力之下,目前我國絕對死刑的規定已經全部消失, 且停止執行死刑已達三年,並在可預見的未來,使我國的死刑政策繼續朝逐步廢除的方向來邁進。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
Eisinger, P. k.(1973). “The Conditions of Protest Behavior in American Cit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67, Pp: 11-28.
Haines, H. H.(1996). Against Capital Punishment: The Anti-Death Penalty Movement in America, 1972-1994,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Adam, D.(1996). “Conceptual Origins, Current Problems, Future Directions.” Pp: 23-40 in Doug McAdam, John D. McCarthy, and Mayer N. Zald(ed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now, D.A. and R.D. Benford.(1988). “Ideology, Frame Resonance and Participant Mobil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Vol. 1, Pp197-218.
Tarrow, S.(1989). Democracy and Disorder: Protest and Politics in Italy, 1965-1975, Oxford: Clarendo Press.
Tarrow, S.(1994).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Cambridge: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lly, C.(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NY: Random HousePress.
Warden,R.(2005). “Illinois Death Penalty Reform: How It Happened, What It Promises.” Th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 Criminology, Vol. 95, No.2, Pp:381-426.
Zald , M. N. and McCarthy, J.(1987). Social Movements in an Organizational Society: Collected Essays, Transaction Books: New Brunswick.
中文部分:
王玉葉,2005。「美國聯邦主義與民意對美國廢止死刑之影響」,歐美研究,第35卷第4期,頁775-827
王舜薇,2008。廢死聯盟:政府應加強重視犯罪被害人保護,中央社。2008年5月14日,取自http://www.taedp.org.tw/index.php?load=read&id=226
司法院統計處,2008。「刑事訴訟審判終結統計:地方法院受理重大刑案被告人數----按裁判結果分」。2008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juds/report/Sf-9.htm
司法院統計處,2008。刑事訴訟審判終結統計:「高等法院受理重大刑案被告人數----按裁判結果分」。2008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juds/report/Se-7.htm
司法院統計處,2008。「刑事訴訟審判終結統計:最高法院受理重大刑案被告人數----按裁判結果分」。2008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juds/report/Sb-7.htm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應否廢除死刑公民會議結論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1。民眾對廢除死刑的看法民意調查報告,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市:群學。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何明修,2004。「台灣幼兒教育券的政治邏輯:政策、選票與集體行動」。收錄於林本炫、鄒川雄編,教育與權力:一個批判的分析,頁81-113。嘉義大林: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何明修,2003。「自主與依賴:比較反核死運動與反美濃水庫運動中的政治交換模式」。台灣社會學刊,第30期,頁1-49。
李丁讚、林文源,2003。「社會力的轉化:台灣環保抗爭的組織技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2期,頁57-119。
李丁讚、林文源,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8期,頁133-206。
李仰桓,2005。「台灣廢除死刑運動的發展概況」,收錄於吳志光主編,生活在一個沒有死刑的社會,頁327-347。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
李佳玟,2004。「死刑在台灣社會的象徵意涵與社會功能」,月旦法學雜誌,第113期,頁110-129。
李茂生,2000。「死刑廢止運動的社會意義」,律師雜誌,第251期,頁15-16。
李翰林,2006。公共利益的看守者:從1410大禹治水聯盟檢視非營利組織政策監督,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河名、尚毅夫,2005,10月8日。「拉法葉案 汪免死金牌 謝揆:最高檢要求的」。聯合報,A6版。
林峰正、林俊言,2002。「臺灣現有人權團體之回顧與展望--以臺灣人權促進會為例」,國家政策季刊,第1卷,第2期,頁143-158。
吳志光、林永頌,2004。「我國停止執行死刑之策略」,收錄於吳志光主編,生活在一個沒有死刑的社會,頁9-34,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
吳志光,2004。「再社會化與標籤理論」,司法改革雜誌,第54期。2008年5月14日,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1135
吳志光,2002。 「從死刑案例解讀歐洲社會的人文思考」,司法改革雜誌,第61期,2006年12月31日,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1467
林山田,1992。刑罰學。台北市:台灣商務。
林欣怡,2007。不願遺憾重演,要廢除死刑。2008,4月7日,取自http://www.taedp.org.tw/index.php?load=read&id=87
金象逵,2001。「死刑存廢的現實研討」,收錄於陳文珊編,基督宗教死刑議題研究。台北:永望文化,頁73-79。
法務部,2008。立法院第7屆第2會期司法及法治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資料。2008年11月13日,取自http://www.tnh.moj.gov.tw/public/Attachment/810151738214.doc
法務部犯罪問題研究中心,1994。死刑存廢之研究,法務部。
紀欣,2003。生死一線間---安樂死與死刑制度之探討。台北市:商周。
苗延威譯(Donatella della Porta & Mario Diani著),2002。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市:巨流。
范雲,2003。「政治轉型過程中的婦女運動:以運動者及其生命傳記背景為核心的分析取向」,台灣社會學,第5期,頁133-194。
夏曉鵑,2006。「新移民運動的形成—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性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1期,頁1-71。
陳文珊,2000。「從基督信仰論死刑存廢問題」,神學與教會,第25卷,第2期,頁476- 500。
郭松穎,2005。台灣民主化過程中人權運動的發展與轉型-以「台灣人權促進會」為分析焦點,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許福生,2007。「從刑事政策觀點論死刑之存廢」,刑事法雜誌,第51卷,第3期,頁71-105。
陳錦稷,1998。「從人權看死刑廢除與否的爭議」,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期,頁69-76。
黃小玲譯(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uman Rights著),2006。台灣死刑報告,2007年5月14日,取自http://www.taedp.org.tw/download.php?id=4
湯京平、邱崇原,2007。「多元民主、政治吸納與政策回應:從台鹼污染案檢視台灣環保公益團體的政策角色」,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9卷,第1期,頁93-127。
程春益,1996。 「從蘇建和案看無罪推定原則」,司法改革雜誌,第3期,2008年9月日,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search_result_detail.asp?txt=從蘇建和案看無罪推定原則&Submit=開始搜尋&sel=司法改革雜誌&id=924
董介白,2008,5月3日。「王清峰:濫權檢察官 應該淘汰」。聯合晚報,A4版。
雷敦龢,2002。台灣反對死刑,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2006。「廢除死刑推動聯盟(TAEDP )簡介」,收錄於王正彤主編,人權雜誌,頁44-47。
蔡德輝、楊士隆、闕仲偉,2004。「死刑存廢意向之調查研究」,收錄於甘添貴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第4卷,頁149-180。台北市:學林。
趙鼎新,2007。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更新和中國經驗,台北市:巨流。
劉清景,2007。兩岸逐步廢除死刑對策之比較研究,東吳大學中國大陸法律碩士論文。
蕭白雪,2006,12月13日。「我擬執行死刑,特赦組織搶救」。聯合報,A9版。
蕭新煌,2002。「台灣的地方環保運動(1980-2000):歷史與空間的比較分析」,永續台灣簡訊,第4卷第2期,頁34-68。
蘇俊雄,2005。「死刑制度及理性批判」,刑事法雜誌,第44卷,第1期,頁1-21。
魏德驥等譯(Loius P. Pojman著),1997。解構死亡---死亡、自殺、安樂死與死刑的剖析。台北市:桂冠。
羅結珍、趙海峰譯(Robert Badinter著),2006。為廢除死刑而戰。台北:五南。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94256009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2560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莊國榮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耀軒zh_TW
dc.creator (作者) 張耀軒zh_TW
dc.date (日期) 200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9-Sep-2009 13:07:04 (UTC+8)-
dc.date.available 19-Sep-2009 13:07:0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9-Sep-2009 13:07:0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425600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30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公共行政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256009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西元2008年12月1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全球暫緩死刑的決議案,希望各會員國可以暫緩國內的死刑執行,廢除死刑已是世界趨勢。而陳水扁總統也曾於2000年當選後,公開宣示將在任內推行死刑的廢除,作為司法改革的一環。2001年時,法務部長陳定南也表示將在三年內廢除死刑,確立了我國廢除死刑的政策目標並延續至今,正逐步朝無死刑的社會邁進,以符合世界趨勢。然而一個政策的形成,往往受到民眾、相關利益團體和政府等各方行動者的影響,而在我國逐步廢除死刑的過程中,民間人權團體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希望瞭解我國在解嚴後,以社會運動的角度來分析廢除死刑運動的發展和其對我國死刑政策所造成的轉變。
研究結果發現,我國廢除死刑運動的興起,與過去曾發生過的許多冤錯案有關。民間團體經由對冤錯案的救援,得以深入瞭解我國司法以及死刑制度的的缺失,因此認為必須廢除死刑。而廢死運動雖然難以獲得一般社運最需要的金錢與人力等資源,但民間團體所具備的專業能力、政治人脈和國際間對此議題的重視,都是我國廢死運動能夠興起並持續的原因。而廢死聯盟成立之後,在他們的努力之下,目前我國絕對死刑的規定已經全部消失, 且停止執行死刑已達三年,並在可預見的未來,使我國的死刑政策繼續朝逐步廢除的方向來邁進。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研究架 4第一節 社會運動理論 4
一、 社會運動的動員結構與組織網絡 5
二、 政治機會結構論的定義與分析面向 7
三、 社會運動的構框過程 10
第二節 廢除死刑運動相關研究 13
一、 美國廢除死刑運動的相關研究 13
二、 我國廢除死刑運動的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研究架構 1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0
一、 文獻分析 20
二、 深度訪談法 21
第三章 台灣死刑政策與制度的演變 24
第一節 我國關於死刑的法律規定與刑事政策的演變 24
一、 法律規定的演變 24
二、 死刑判決與執行的數量 27
三、 大法官會議解釋 29
四、 小結 31
第二節 我國刑事訴訟制度的瑕疵與改善 31
第三節 我國法院對於判處死刑態度的轉變 35
第四章 我國廢除死刑運動的演變 39
第一節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成立前的個案救援 39
一、 馬曉濱案與劉煥榮案 39
二、 蘇建和案 43
三、 周峋山案與「審核死刑案件執行實施要點」 48
四、 張方田案 50
第二節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的成立 51
第五章 廢除死刑運動分析 55
第一節 廢除死刑運動的組織與網絡 55
一、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成員參與的動機 55二、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的組織運作與資源 60
三、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的策略行動 65
第二節 廢除死刑運動的政治機會結構 76
一、 法國經驗 76
二、 政黨輪替後政治機會的開啟與限制 78
三、 廢除死刑運動的政治同盟 81
四、 短期事件的影響 86
第三節 廢除死刑運動的意義創造 89
一、 死刑的爭辯 90
二、 台灣社會中的「應報」觀念、媒體及民眾對死刑的看法 93
三、 廢死運動的構框 101
第六章 結論 110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0
第二節 我國廢死運動所達成的目標 114
第三節 廢除死刑運動的未來發展及後續研究建議 116
參考書目 119
附錄一 125
附錄二 126
zh_TW
dc.format.extent 93435 bytes-
dc.format.extent 126451 bytes-
dc.format.extent 148062 bytes-
dc.format.extent 141570 bytes-
dc.format.extent 150922 bytes-
dc.format.extent 266575 bytes-
dc.format.extent 306038 bytes-
dc.format.extent 325359 bytes-
dc.format.extent 525924 bytes-
dc.format.extent 202318 bytes-
dc.format.extent 167824 bytes-
dc.format.extent 97464 bytes-
dc.format.extent 17840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25600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運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廢除死刑運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運動的組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治機會結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構框zh_TW
dc.title (題名) 我國廢除死刑運動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isinger, P. k.(1973). “The Conditions of Protest Behavior in American Cit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67, Pp: 11-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ines, H. H.(1996). Against Capital Punishment: The Anti-Death Penalty Movement in America, 1972-1994,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Adam, D.(1996). “Conceptual Origins, Current Problems, Future Directions.” Pp: 23-40 in Doug McAdam, John D. McCarthy, and Mayer N. Zald(ed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now, D.A. and R.D. Benford.(1988). “Ideology, Frame Resonance and Participant Mobil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Vol. 1, Pp197-2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arrow, S.(1989). Democracy and Disorder: Protest and Politics in Italy, 1965-1975, Oxford: Clarendo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arrow, S.(1994).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Cambridge: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illy, C.(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NY: Random House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arden,R.(2005). “Illinois Death Penalty Reform: How It Happened, What It Promises.” Th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 Criminology, Vol. 95, No.2, Pp:381-4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ald , M. N. and McCarthy, J.(1987). Social Movements in an Organizational Society: Collected Essays, Transaction Books: New Brunswic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玉葉,2005。「美國聯邦主義與民意對美國廢止死刑之影響」,歐美研究,第35卷第4期,頁775-8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舜薇,2008。廢死聯盟:政府應加強重視犯罪被害人保護,中央社。2008年5月14日,取自http://www.taedp.org.tw/index.php?load=read&id=2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司法院統計處,2008。「刑事訴訟審判終結統計:地方法院受理重大刑案被告人數----按裁判結果分」。2008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juds/report/Sf-9.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司法院統計處,2008。刑事訴訟審判終結統計:「高等法院受理重大刑案被告人數----按裁判結果分」。2008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juds/report/Se-7.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司法院統計處,2008。「刑事訴訟審判終結統計:最高法院受理重大刑案被告人數----按裁判結果分」。2008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juds/report/Sb-7.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應否廢除死刑公民會議結論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1。民眾對廢除死刑的看法民意調查報告,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市:群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市:三民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明修,2004。「台灣幼兒教育券的政治邏輯:政策、選票與集體行動」。收錄於林本炫、鄒川雄編,教育與權力:一個批判的分析,頁81-113。嘉義大林: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明修,2003。「自主與依賴:比較反核死運動與反美濃水庫運動中的政治交換模式」。台灣社會學刊,第30期,頁1-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丁讚、林文源,2003。「社會力的轉化:台灣環保抗爭的組織技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2期,頁57-1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丁讚、林文源,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8期,頁133-2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仰桓,2005。「台灣廢除死刑運動的發展概況」,收錄於吳志光主編,生活在一個沒有死刑的社會,頁327-347。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佳玟,2004。「死刑在台灣社會的象徵意涵與社會功能」,月旦法學雜誌,第113期,頁110-1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茂生,2000。「死刑廢止運動的社會意義」,律師雜誌,第251期,頁15-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翰林,2006。公共利益的看守者:從1410大禹治水聯盟檢視非營利組織政策監督,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河名、尚毅夫,2005,10月8日。「拉法葉案 汪免死金牌 謝揆:最高檢要求的」。聯合報,A6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峰正、林俊言,2002。「臺灣現有人權團體之回顧與展望--以臺灣人權促進會為例」,國家政策季刊,第1卷,第2期,頁143-1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志光、林永頌,2004。「我國停止執行死刑之策略」,收錄於吳志光主編,生活在一個沒有死刑的社會,頁9-34,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志光,2004。「再社會化與標籤理論」,司法改革雜誌,第54期。2008年5月14日,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11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志光,2002。 「從死刑案例解讀歐洲社會的人文思考」,司法改革雜誌,第61期,2006年12月31日,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14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山田,1992。刑罰學。台北市:台灣商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欣怡,2007。不願遺憾重演,要廢除死刑。2008,4月7日,取自http://www.taedp.org.tw/index.php?load=read&id=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象逵,2001。「死刑存廢的現實研討」,收錄於陳文珊編,基督宗教死刑議題研究。台北:永望文化,頁73-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務部,2008。立法院第7屆第2會期司法及法治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資料。2008年11月13日,取自http://www.tnh.moj.gov.tw/public/Attachment/810151738214.do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務部犯罪問題研究中心,1994。死刑存廢之研究,法務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紀欣,2003。生死一線間---安樂死與死刑制度之探討。台北市:商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苗延威譯(Donatella della Porta & Mario Diani著),2002。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市: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雲,2003。「政治轉型過程中的婦女運動:以運動者及其生命傳記背景為核心的分析取向」,台灣社會學,第5期,頁133-1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曉鵑,2006。「新移民運動的形成—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性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1期,頁1-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文珊,2000。「從基督信仰論死刑存廢問題」,神學與教會,第25卷,第2期,頁476- 5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松穎,2005。台灣民主化過程中人權運動的發展與轉型-以「台灣人權促進會」為分析焦點,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福生,2007。「從刑事政策觀點論死刑之存廢」,刑事法雜誌,第51卷,第3期,頁71-1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錦稷,1998。「從人權看死刑廢除與否的爭議」,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期,頁6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小玲譯(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uman Rights著),2006。台灣死刑報告,2007年5月14日,取自http://www.taedp.org.tw/download.php?id=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湯京平、邱崇原,2007。「多元民主、政治吸納與政策回應:從台鹼污染案檢視台灣環保公益團體的政策角色」,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9卷,第1期,頁93-1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春益,1996。 「從蘇建和案看無罪推定原則」,司法改革雜誌,第3期,2008年9月日,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search_result_detail.asp?txt=從蘇建和案看無罪推定原則&Submit=開始搜尋&sel=司法改革雜誌&id=9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介白,2008,5月3日。「王清峰:濫權檢察官 應該淘汰」。聯合晚報,A4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雷敦龢,2002。台灣反對死刑,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2006。「廢除死刑推動聯盟(TAEDP )簡介」,收錄於王正彤主編,人權雜誌,頁44-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德輝、楊士隆、闕仲偉,2004。「死刑存廢意向之調查研究」,收錄於甘添貴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第4卷,頁149-180。台北市:學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鼎新,2007。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更新和中國經驗,台北市: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清景,2007。兩岸逐步廢除死刑對策之比較研究,東吳大學中國大陸法律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白雪,2006,12月13日。「我擬執行死刑,特赦組織搶救」。聯合報,A9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新煌,2002。「台灣的地方環保運動(1980-2000):歷史與空間的比較分析」,永續台灣簡訊,第4卷第2期,頁34-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俊雄,2005。「死刑制度及理性批判」,刑事法雜誌,第44卷,第1期,頁1-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德驥等譯(Loius P. Pojman著),1997。解構死亡---死亡、自殺、安樂死與死刑的剖析。台北市:桂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結珍、趙海峰譯(Robert Badinter著),2006。為廢除死刑而戰。台北:五南。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