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集合住宅必要性與非必要性公共設施比例知多少-以台北大學特定區為例
作者 林道弘
貢獻者 張金鶚
林道弘
關鍵詞 集合住宅
公共設施
公設比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19-Sep-2009 13:15:27 (UTC+8)
摘要 近年來集合住宅的公共設施比例不斷增加,已成為不動產買賣時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到底公共設施的內容有些什麼?消費者購買的集合住宅其中有多少比例是公共設施?由於目前在登記公共設施產權時沒有一定的標準,造成個案的公設比差異極大,常令消費者無所適從。公共設施中屬各層樓電梯間、屋頂突出物、地下室機電設備空間等法規所必須設置的,本研究稱之為「必要性」公共設施;其他提供給住戶交誼、休閒、運動使用的,非法規所必須設置的,本研究稱之為「非必要性」公共設施,這些公共設施有的使用率極低(如宴會廳、圖書室…等),有的維護成本極高(如游泳池、三溫暖…等),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經常遭到閒置不用的命運。為探討集合住宅必要性與非必要性公共設施的比例,乃以台北大學特定區最近五年內完工的集合住宅為研究範圍,從樹林地政事務所調閱20筆地號,其中485筆建號的產權登記資料,統計分析當前集合住宅公設比的現況,再按本研究對「必要性」與「非必要性」的定義,重新調整各類公設比的計算方式。最後,建立公設比的模型,透過實證研究探討公設比的影響因素,希望以此揭開「公設比」的神秘面紗,提供消費者在購買不動產時有所參考依循。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文獻
1. 王進祥,1994,《建物產權登記與規劃管理》,台北:現象文化事業
2. 金儉,2007,《中國不動產物權保護—立法、案例與理論》,台北:台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
3. 張維能,2008,《最新實用建築法規》,台北:詹氏書局
4. 邊泰明,2003,《土地使用規劃與財產權—理論與實務》,台北:詹氏書局
5. 洪幸妙、張金鶚,1993,「住宅管理維護對住宅品質之影響研究」,『都市與計劃』,20(1)
6. 洪子茵、張金鶚,2002,「台北市集合住宅管理維護模式之研究」,『都市與計劃』,29(3)
7. 陳香妃、張金鶚、葉毅明,2005,「從集體行動看社區意識與管理制度對公寓大廈管理維護之影響-管理維護客觀績效與社區主委主觀滿意度分析」,『都市與計劃』,34(2)
8. 陳覺惠,1999,『公寓大廈共用部份適宜性與使用管理之調查研究-以台中市為例』,台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9. 林欣柔,2004,「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法制分析-交易成本觀點」,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10. 林宏隆,2001「公寓大廈共用部份管理之探討─以台中市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11. 沈錦吉,2003,「中高級集合住宅「共用空間」休閒設施使用與管理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12. 徐振勛,2003,「以使用者需求探討集合住宅之建築管理運作─以新竹縣竹北市為例」,中華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新竹
13. 張嘉哲,2004,「都市新興公寓式集合住宅公共休閒空間規劃趨勢之研究─以台中市第五期、第七期重劃區為例」,中華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新竹
14. 張修慈,2005,「公寓大廈法定停車空間法律問題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15. 陳瑞榮,2001,「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成效影響因子之分析─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台北
16. 陳聰亨,2004,「從使用者觀點探討集合住宅之規劃設計原則以台北縣麗池樂章.綠如意.昇陽立都三社區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17. 陳柏廷,2004,「建立台灣物業管理內涵之基礎性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18. 郭獻仁,2000,「集合住宅附設游泳設施之調查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19. 游舜德,1997,「公寓大廈外部效果與財產權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20. 賴榮俊,1992,「公寓大廈住宅共用設施之研究─以生活及休閒設施為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21. 儲國輝,2003,「公寓大廈公共設施之規劃特性、管理模式與使用行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台北
二、英文參考文獻
1. Christudason A. ,2008,“Choice of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residential strata developments in Singapore”,Property Management, 26(2):97
2. Colwell, P. F. , C. A. Dehring , G. K. Turnbull,(2008),“Partial Interests in Recreational Property”,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37(1/1)
3. Fang, W. S. , Kuan-Min Wang, T. T. Nguyen,(2008),“Is Real Estate Really an Inflation Hedge? Evidence from Taiwan”,Asian Economic Journal, 22(2):209
4. Tomba, L.(2005)“Residential Space and Collective Interest Formation in Beijing`s Housing Disputes”,The China Quarterly,184:934
5. Yip, N. M. , C. O. Chang and T.Y. Hung(2007),“Modes of condominium management:A Principal-Agent Perspective”,Facilities,25(5/6):215-22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95923024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2302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金鶚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道弘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道弘zh_TW
dc.date (日期) 200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9-Sep-2009 13:15:27 (UTC+8)-
dc.date.available 19-Sep-2009 13:15:2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9-Sep-2009 13:15:2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592302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35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地政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92302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近年來集合住宅的公共設施比例不斷增加,已成為不動產買賣時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到底公共設施的內容有些什麼?消費者購買的集合住宅其中有多少比例是公共設施?由於目前在登記公共設施產權時沒有一定的標準,造成個案的公設比差異極大,常令消費者無所適從。公共設施中屬各層樓電梯間、屋頂突出物、地下室機電設備空間等法規所必須設置的,本研究稱之為「必要性」公共設施;其他提供給住戶交誼、休閒、運動使用的,非法規所必須設置的,本研究稱之為「非必要性」公共設施,這些公共設施有的使用率極低(如宴會廳、圖書室…等),有的維護成本極高(如游泳池、三溫暖…等),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經常遭到閒置不用的命運。為探討集合住宅必要性與非必要性公共設施的比例,乃以台北大學特定區最近五年內完工的集合住宅為研究範圍,從樹林地政事務所調閱20筆地號,其中485筆建號的產權登記資料,統計分析當前集合住宅公設比的現況,再按本研究對「必要性」與「非必要性」的定義,重新調整各類公設比的計算方式。最後,建立公設比的模型,透過實證研究探討公設比的影響因素,希望以此揭開「公設比」的神秘面紗,提供消費者在購買不動產時有所參考依循。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p.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範圍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基礎-----p.7
第一節 文獻回顧
第二節 理論基礎
第三節 小結
第三章 公設比現況資料分析-----p.15
第一節 何謂公設比
第二節 集合住宅公設比現況
第三節 台北大學特定區公設比現況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公設比現況問題探討-----p.33
第一節 現況差異分析
第二節 公設比組成
第三節 現況問題探討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模型建立與實證研究-----p.43
第一節 模型建立
第二節 實證研究
第三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p.51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文獻
附 錄
zh_TW
dc.format.extent 94700 bytes-
dc.format.extent 125804 bytes-
dc.format.extent 118029 bytes-
dc.format.extent 109228 bytes-
dc.format.extent 218145 bytes-
dc.format.extent 268509 bytes-
dc.format.extent 303138 bytes-
dc.format.extent 239976 bytes-
dc.format.extent 188698 bytes-
dc.format.extent 132059 bytes-
dc.format.extent 144270 bytes-
dc.format.extent 162485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2302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集合住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共設施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設比zh_TW
dc.title (題名) 集合住宅必要性與非必要性公共設施比例知多少-以台北大學特定區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王進祥,1994,《建物產權登記與規劃管理》,台北:現象文化事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金儉,2007,《中國不動產物權保護—立法、案例與理論》,台北:台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張維能,2008,《最新實用建築法規》,台北:詹氏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邊泰明,2003,《土地使用規劃與財產權—理論與實務》,台北:詹氏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洪幸妙、張金鶚,1993,「住宅管理維護對住宅品質之影響研究」,『都市與計劃』,2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洪子茵、張金鶚,2002,「台北市集合住宅管理維護模式之研究」,『都市與計劃』,2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陳香妃、張金鶚、葉毅明,2005,「從集體行動看社區意識與管理制度對公寓大廈管理維護之影響-管理維護客觀績效與社區主委主觀滿意度分析」,『都市與計劃』,3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陳覺惠,1999,『公寓大廈共用部份適宜性與使用管理之調查研究-以台中市為例』,台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林欣柔,2004,「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法制分析-交易成本觀點」,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林宏隆,2001「公寓大廈共用部份管理之探討─以台中市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沈錦吉,2003,「中高級集合住宅「共用空間」休閒設施使用與管理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徐振勛,2003,「以使用者需求探討集合住宅之建築管理運作─以新竹縣竹北市為例」,中華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新竹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張嘉哲,2004,「都市新興公寓式集合住宅公共休閒空間規劃趨勢之研究─以台中市第五期、第七期重劃區為例」,中華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新竹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張修慈,2005,「公寓大廈法定停車空間法律問題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陳瑞榮,2001,「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成效影響因子之分析─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陳聰亨,2004,「從使用者觀點探討集合住宅之規劃設計原則以台北縣麗池樂章.綠如意.昇陽立都三社區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陳柏廷,2004,「建立台灣物業管理內涵之基礎性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郭獻仁,2000,「集合住宅附設游泳設施之調查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台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游舜德,1997,「公寓大廈外部效果與財產權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賴榮俊,1992,「公寓大廈住宅共用設施之研究─以生活及休閒設施為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儲國輝,2003,「公寓大廈公共設施之規劃特性、管理模式與使用行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英文參考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Christudason A. ,2008,“Choice of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residential strata developments in Singapore”,Property Management, 26(2):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Colwell, P. F. , C. A. Dehring , G. K. Turnbull,(2008),“Partial Interests in Recreational Property”,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37(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Fang, W. S. , Kuan-Min Wang, T. T. Nguyen,(2008),“Is Real Estate Really an Inflation Hedge? Evidence from Taiwan”,Asian Economic Journal, 22(2):2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Tomba, L.(2005)“Residential Space and Collective Interest Formation in Beijing`s Housing Disputes”,The China Quarterly,184:9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Yip, N. M. , C. O. Chang and T.Y. Hung(2007),“Modes of condominium management:A Principal-Agent Perspective”,Facilities,25(5/6):215-226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