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社會變遷與住民意識之研究─以金門為例
作者 周軍橋
貢獻者 林顯宗
Jou, Jyuen-Giyao
周軍橋
關鍵詞 社會變遷
小三通
金門
意識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9-Sep-2009 15:14:59 (UTC+8)
摘要 金門長期受戰地政務體制之限制,五十餘年來的發展受到侷限,嗣後解除戒嚴,開放觀光,開放與大陸地區三通等,金門在歷經這些社會變遷後,住民意識勢必有所變化,究竟當前的金門住民意識如何?其次,「小三通」使金、廈兩地歷經五十多年分隔後再度接軌,在小三通的衝擊下,金門鄉親對金門各方面現況的看法如何?深值探究。此外,金門島嶼具有濃濃戰爭色彩與神秘氣氛,更有密度排名全國第一的文史古蹟,盱衡金門未來經濟發展,可否前瞻規劃這些豐富的文化資產,推動觀光產業以突破產業困境;而金門住民對對此觀感如何?

基於以上動機,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一、探索金門在「解嚴」、「開放觀光」與「小三通」的衝擊之後,住民對社會基礎結構之家庭的價值觀,對金門之意象,以及對各項重要生活維護措施及滿意度之變化等。二、實證金門住民的社區、家庭、婚姻等價值態度,與社會變遷之間關係如何。三、金門各種文物古蹟、戰地風光,如何轉化為商機,目前發展與未來潛力如何?透過住民之實際感受與觀察,期在實務上能有應用之價值。

本研究時程係以民國九十年元月一日政府公佈「試辦通航案」(即俗稱小三通)起始至九十二年底為期。期間專門或深入討論「小三通」此一重大影響金門社會變遷之研究顯有不足。基於縱向研究所累積資料之缺乏,難以做時間序列之比較,僅能從事探索性質之研究,此乃限制之一;其次,由於「小三通」涉及兩岸關係,其中有關兩岸政治關係部份則不列為研究之範圍,因此僅著限於人文觀光、社會基礎結構之家庭與社區等三個層面,且僅以感受到衝擊後的現狀加以理解,故研究之面向與時間均有所限制。第三,本研究採取立意抽樣,並非以整體金門住民為母樣本所進行之結構性抽樣,因此所得結果,僅能以樣本看出傾向,不能作為金門住民整體顯現之推估。

本研究調查採立意抽樣,分成四個具有代表性的層次,即公務員、商人、酒廠工人、一般民眾等各抽出二百份以推論母體,並限金門地區居民,年齡在20歲以上的成年人。總計發放900份問卷,扣除無效問卷,有效問卷為713份,有效樣本比例為79.2%。在統計分析方面,回收後的問卷登錄電腦進行描述性統計、T(T-test)檢定與F(one –way ANOVA)檢定、因素分析、等方法分析。

首先,金門意象方面的調查結果,總共命名七個因素,分別為:(1)環境(2)人文生態(3)文化涵養(4)發展機會(5)環境適應(6)心靈充實感(7)生計。總解釋量60.38%,問卷自行設計,能夠達到如此高,表示不錯。其次,小三通議題的調查,主要在探討受訪者對於金門受小三通影響的看法,但僅限於經濟活動、社會、職業生活層面,政治不提,命名四個因素分別為:(1)產業發展(2)安全衛生(3)生活素質(4)居家環境。總解釋量為57.22%。第三,社會最基礎是家庭與婚姻,區分七個因素調查:(1)婚姻需要(2)婚姻幸褔(3)角色分工(4)權力關係(5)婚姻拘束(6)婚姻重要性(7)相親成家。由於金門民風比較保守,金門住民大體對於家庭與婚婚觀持積極、肯定態度,對單身、同居則較持否定的看法。第四,金門產業目前發展情形及未來潛力方面,從描述性統計可知,金門住民大體持積極肯定與普通之間的態度,亦即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最後根據個人的研究,提供建議十項,分別是:協助民間投資,創新金門產業;整合珍貴史蹟,拓展獨特觀光;建立規範機制,以利地區商貿;妥謀通匯問題,活絡金融商務;加強藝文交流,充實精神內涵;以家為重婚姻觀,必須持續堅持;維護居家安全,以免心增負擔;強化政策內涵,凝聚居民意識;善用溝通管道,解決實務問題;前瞻非軍事區,開啟嶄新榮景。

至於今後繼續研究發展當然還有空間,比如:工作價值觀;金門社區歸屬感;社會地位升遷管道;或者以金門作基礎,進一步與不同地區的城鄉作比較研究;小三通以後,大陸農漁產品傾銷對金門傳統農漁村之衝擊;旅居在外的鄉親以及駐防在金的國軍人員對金門現況與未來發展的看法等,均是值得再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中文(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文崇一、章英華(1989),《家庭結構及其相關變項的分析-台北市的例子》,台北:中研院三研所叢刊。
伊慶春.朱瑞玲(1989),《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台北:中研院三研所叢刊。
伊慶春.熊瑞梅(1994),《擇偶過程之網路與婚姻關係》,台北:中研院中山科學研究所論文。
伊慶春.蔡瑤玲(1989),《台北地區夫妻的權力分析-以家庭決策為例》,中研院三研所叢刊。
朱柔若譯(2000),《社會學研究方法》,台北:揚智圖書公司。
江明修(2000),《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
李茂興譯(2001),《組織行為》,台北:揚智圖書公司。
卲麗芳(1988),《單身生活意識-單身與一般社會大眾之比較研究》,台北市:私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麗瑞(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松齡(1999),《家庭》,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萬憶(1994),《民意與社會福利》,台北,中研院中山科學研究所論文。
林顯宗(1985),《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林顯宗(1996),《日本社會》,台北:新陸圖書公司。
林顯宗(2001),「都市化問題與對策」,收錄於江亮演、洪德旋、洪貴真、莊秀美、利美萱等編著,《社會問題與對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顯宗、江亮演、曾敏傑、李庚霈等編著(2002 ),《工業社會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顯宗、黃維憲、曾敏傑、李庚霈等編著(2002 ),《社會科學導論》,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2002〉,《金門飲食文化》,金門:金門日報社。
金門縣政府〈1993〉,《黃金四十年》,金門:金門日報社。
金門縣政府〈2001〉,《風獅爺千秋》,金門:千大圖書公司。
金門縣政府〈2002〉,《太武山導覽》,金門:優點圖書公司。
金門縣政府〈2002〉,《走訪金門古厝》,金門:優點圖書公司。
金門縣政府〈2002〉,《金門風味菜》,金門:優點圖書公司。
金門縣政府〈2002〉,《金門觀光導覽》,金門:伸雅圖書公司。
金門縣政府〈2002〉,《浯洲飛羽》,金門:楓軒圖書公司。
金門縣政府〈2002〉,《莒光樓》,金門:泰銘圖書公司。
金門縣政府〈2002〉《烈嶼鄉》,列嶼:烈嶼鄉公所。
胡幼慧.馬淑榮(1989 ),《台灣都市地區已婚及非婚人口之組成及社會特質探討》,台北:中研院中山科學研究所論文。
徐 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圖書公司。
徐 震(1986),《我國推行社區發展的回顧》,收錄於中華民國社區發展中心社工訓練叢書(25)。
徐 震(1986),《社區一詞的用法及其演進》,收錄於中華民國社區發展中心社工訓練叢書(25)。
烈嶼鄉公所〈2002〉,《烈嶼鄉》,台北:晴揚圖書公司。
高安邦(1997),《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莊秀美(2001),《家庭問題與對策》,收錄於江亮演社會問題與對策。
許維民(1992),《金門之旅》,台北:設計家圖書公司。
許維民(1992),《金門傳統美食》,台北:設計家圖書公司。
陳恆鈞譯(2001),《公共政策研究途徑》,台北:學富圖書公司。
華力進(1986),《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雲五大辭典(1971),《第一社會學》,台北:雲五圖書公司。
楊茹憶(1996),《未婚單身女性生活適應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監察院(2003),《小三通糾正案文》,台北:監察院。
蔡文輝(1987),《家庭社會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蔡文輝(1994),《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蔡勇美.郭文雄(1982),《都市社會發展之研究》,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蔡勇美.郭文雄(1984),《都市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龍冠海(1987),《社會學》,台北:三民圖書公司。
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圖書公司。
期刊
丁碧雲(1997),「我國社會發展與社區發展倡導者-張鴻鈞」,社區發展季刊,第79期。
周素嫻(1995),「一個美國社區的實証研究」,社區發展季刊,第72期。
林麗香(2002),「金馬小三通政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空軍學術月刊540期。
林顯宗(1998),「兩性親密關係的建立-談如何捏戀愛生活品質」,社區發展季刊,第84期。
金燕輝(2000),「初探新政府如何處理小三通問題」,漁友2000年5月號。
高永光(1996),「從政治學新國家主義論台灣研究的新趨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81期。
馬建蓓(1987),「僑生的生活意識」,實踐學報,第18期。
張維安.王德睦(1983),「社會流動與選擇性婚姻」,中國社會學刊,第7期。
傅佩榮(1994),「家庭觀念的傳統與現代」,社區發展季刊,第68期。
澎 湃(2002),「金馬小三通,政府、地方和民間最重之落差」,中央月刊第35卷第10期。
專題研究
中研院中山人文科學研究所(1991),「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80年2月定期調查報告。
中研院中山人文科學研究所(1992),「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81年2月定期調查報告。
林顯宗(1988) ,「已婚職業婦女的家人關係與生活意識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77年年專題計畫報告。
教育部(1987),「中國民間傳統技藝第五年度調查」研究報告
莊明生(1995),「地區行銷中之人力資源發展策略-以高雄都會區為例」,高雄市研究會,84年專題委記研究。
銘傳大學(2002) ,「金門縣民眾對金廈小三通實施兩週年民意調查」調查報告。
外文
Ahuvia, Aaron C. and Mara B. Adelman 1992 “Formal Intermediaries in the Marriage Market: A Typology and Review,”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452-463.
Louis Wirth(1938),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 J. S..
Robert. E. Park(1929), "?The city as a social laboratory," in T. L. Smit L. White, ed. Chicago, 1929, p.1.
Weber, Max 1930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London: G. Alle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1921003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92100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顯宗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Jou, Jyuen-Giyao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周軍橋zh_TW
dc.creator (作者) 周軍橋zh_TW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9-Sep-2009 15:14:59 (UTC+8)-
dc.date.available 19-Sep-2009 15:14:5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9-Sep-2009 15:14:5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192100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80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92100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金門長期受戰地政務體制之限制,五十餘年來的發展受到侷限,嗣後解除戒嚴,開放觀光,開放與大陸地區三通等,金門在歷經這些社會變遷後,住民意識勢必有所變化,究竟當前的金門住民意識如何?其次,「小三通」使金、廈兩地歷經五十多年分隔後再度接軌,在小三通的衝擊下,金門鄉親對金門各方面現況的看法如何?深值探究。此外,金門島嶼具有濃濃戰爭色彩與神秘氣氛,更有密度排名全國第一的文史古蹟,盱衡金門未來經濟發展,可否前瞻規劃這些豐富的文化資產,推動觀光產業以突破產業困境;而金門住民對對此觀感如何?

基於以上動機,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一、探索金門在「解嚴」、「開放觀光」與「小三通」的衝擊之後,住民對社會基礎結構之家庭的價值觀,對金門之意象,以及對各項重要生活維護措施及滿意度之變化等。二、實證金門住民的社區、家庭、婚姻等價值態度,與社會變遷之間關係如何。三、金門各種文物古蹟、戰地風光,如何轉化為商機,目前發展與未來潛力如何?透過住民之實際感受與觀察,期在實務上能有應用之價值。

本研究時程係以民國九十年元月一日政府公佈「試辦通航案」(即俗稱小三通)起始至九十二年底為期。期間專門或深入討論「小三通」此一重大影響金門社會變遷之研究顯有不足。基於縱向研究所累積資料之缺乏,難以做時間序列之比較,僅能從事探索性質之研究,此乃限制之一;其次,由於「小三通」涉及兩岸關係,其中有關兩岸政治關係部份則不列為研究之範圍,因此僅著限於人文觀光、社會基礎結構之家庭與社區等三個層面,且僅以感受到衝擊後的現狀加以理解,故研究之面向與時間均有所限制。第三,本研究採取立意抽樣,並非以整體金門住民為母樣本所進行之結構性抽樣,因此所得結果,僅能以樣本看出傾向,不能作為金門住民整體顯現之推估。

本研究調查採立意抽樣,分成四個具有代表性的層次,即公務員、商人、酒廠工人、一般民眾等各抽出二百份以推論母體,並限金門地區居民,年齡在20歲以上的成年人。總計發放900份問卷,扣除無效問卷,有效問卷為713份,有效樣本比例為79.2%。在統計分析方面,回收後的問卷登錄電腦進行描述性統計、T(T-test)檢定與F(one –way ANOVA)檢定、因素分析、等方法分析。

首先,金門意象方面的調查結果,總共命名七個因素,分別為:(1)環境(2)人文生態(3)文化涵養(4)發展機會(5)環境適應(6)心靈充實感(7)生計。總解釋量60.38%,問卷自行設計,能夠達到如此高,表示不錯。其次,小三通議題的調查,主要在探討受訪者對於金門受小三通影響的看法,但僅限於經濟活動、社會、職業生活層面,政治不提,命名四個因素分別為:(1)產業發展(2)安全衛生(3)生活素質(4)居家環境。總解釋量為57.22%。第三,社會最基礎是家庭與婚姻,區分七個因素調查:(1)婚姻需要(2)婚姻幸褔(3)角色分工(4)權力關係(5)婚姻拘束(6)婚姻重要性(7)相親成家。由於金門民風比較保守,金門住民大體對於家庭與婚婚觀持積極、肯定態度,對單身、同居則較持否定的看法。第四,金門產業目前發展情形及未來潛力方面,從描述性統計可知,金門住民大體持積極肯定與普通之間的態度,亦即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最後根據個人的研究,提供建議十項,分別是:協助民間投資,創新金門產業;整合珍貴史蹟,拓展獨特觀光;建立規範機制,以利地區商貿;妥謀通匯問題,活絡金融商務;加強藝文交流,充實精神內涵;以家為重婚姻觀,必須持續堅持;維護居家安全,以免心增負擔;強化政策內涵,凝聚居民意識;善用溝通管道,解決實務問題;前瞻非軍事區,開啟嶄新榮景。

至於今後繼續研究發展當然還有空間,比如:工作價值觀;金門社區歸屬感;社會地位升遷管道;或者以金門作基礎,進一步與不同地區的城鄉作比較研究;小三通以後,大陸農漁產品傾銷對金門傳統農漁村之衝擊;旅居在外的鄉親以及駐防在金的國軍人員對金門現況與未來發展的看法等,均是值得再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課題。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定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意識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家庭與婚姻 14
第三節 社區與都市化 20
第四節 人文、生態之探討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9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45
第三節 調查實施 49

第四章 調查結果分析
第一節 金門意象之描述性統計 51
第二節 小三通對社會與經濟生活之影響 74
第三節 家庭與婚姻觀 97
第四節 單身與同居之看法 123
第五節 單身、同居、家庭與婚姻觀各因素之相關分析 138
第六節 金門產業目前發展情形及未來潛力 141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22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31
第三節 後續研究發展 236

參考文獻 239
問卷設計 245
zh_TW
dc.format.extent 157967 bytes-
dc.format.extent 327918 bytes-
dc.format.extent 199388 bytes-
dc.format.extent 895158 bytes-
dc.format.extent 177367 bytes-
dc.format.extent 19071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92100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變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小三通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金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意識zh_TW
dc.title (題名) 社會變遷與住民意識之研究─以金門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崇一、章英華(1989),《家庭結構及其相關變項的分析-台北市的例子》,台北:中研院三研所叢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伊慶春.朱瑞玲(1989),《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台北:中研院三研所叢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伊慶春.熊瑞梅(1994),《擇偶過程之網路與婚姻關係》,台北:中研院中山科學研究所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伊慶春.蔡瑤玲(1989),《台北地區夫妻的權力分析-以家庭決策為例》,中研院三研所叢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柔若譯(2000),《社會學研究方法》,台北:揚智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2000),《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茂興譯(2001),《組織行為》,台北:揚智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卲麗芳(1988),《單身生活意識-單身與一般社會大眾之比較研究》,台北市:私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麗瑞(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松齡(1999),《家庭》,台北:巨流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萬憶(1994),《民意與社會福利》,台北,中研院中山科學研究所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顯宗(1985),《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顯宗(1996),《日本社會》,台北:新陸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顯宗(2001),「都市化問題與對策」,收錄於江亮演、洪德旋、洪貴真、莊秀美、利美萱等編著,《社會問題與對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顯宗、江亮演、曾敏傑、李庚霈等編著(2002 ),《工業社會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顯宗、黃維憲、曾敏傑、李庚霈等編著(2002 ),《社會科學導論》,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2002〉,《金門飲食文化》,金門:金門日報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門縣政府〈1993〉,《黃金四十年》,金門:金門日報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門縣政府〈2001〉,《風獅爺千秋》,金門:千大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門縣政府〈2002〉,《太武山導覽》,金門:優點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門縣政府〈2002〉,《走訪金門古厝》,金門:優點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門縣政府〈2002〉,《金門風味菜》,金門:優點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門縣政府〈2002〉,《金門觀光導覽》,金門:伸雅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門縣政府〈2002〉,《浯洲飛羽》,金門:楓軒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門縣政府〈2002〉,《莒光樓》,金門:泰銘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門縣政府〈2002〉《烈嶼鄉》,列嶼:烈嶼鄉公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幼慧.馬淑榮(1989 ),《台灣都市地區已婚及非婚人口之組成及社會特質探討》,台北:中研院中山科學研究所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 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 震(1986),《我國推行社區發展的回顧》,收錄於中華民國社區發展中心社工訓練叢書(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 震(1986),《社區一詞的用法及其演進》,收錄於中華民國社區發展中心社工訓練叢書(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烈嶼鄉公所〈2002〉,《烈嶼鄉》,台北:晴揚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安邦(1997),《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秀美(2001),《家庭問題與對策》,收錄於江亮演社會問題與對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維民(1992),《金門之旅》,台北:設計家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維民(1992),《金門傳統美食》,台北:設計家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恆鈞譯(2001),《公共政策研究途徑》,台北:學富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華力進(1986),《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雲五大辭典(1971),《第一社會學》,台北:雲五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茹憶(1996),《未婚單身女性生活適應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監察院(2003),《小三通糾正案文》,台北:監察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文輝(1987),《家庭社會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文輝(1994),《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勇美.郭文雄(1982),《都市社會發展之研究》,台北:巨流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勇美.郭文雄(1984),《都市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龍冠海(1987),《社會學》,台北:三民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碧雲(1997),「我國社會發展與社區發展倡導者-張鴻鈞」,社區發展季刊,第79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素嫻(1995),「一個美國社區的實証研究」,社區發展季刊,第7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麗香(2002),「金馬小三通政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空軍學術月刊540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顯宗(1998),「兩性親密關係的建立-談如何捏戀愛生活品質」,社區發展季刊,第8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燕輝(2000),「初探新政府如何處理小三通問題」,漁友2000年5月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永光(1996),「從政治學新國家主義論台灣研究的新趨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8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建蓓(1987),「僑生的生活意識」,實踐學報,第18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維安.王德睦(1983),「社會流動與選擇性婚姻」,中國社會學刊,第7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傅佩榮(1994),「家庭觀念的傳統與現代」,社區發展季刊,第68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澎 湃(2002),「金馬小三通,政府、地方和民間最重之落差」,中央月刊第35卷第10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專題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研院中山人文科學研究所(1991),「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80年2月定期調查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研院中山人文科學研究所(1992),「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81年2月定期調查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顯宗(1988) ,「已婚職業婦女的家人關係與生活意識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77年年專題計畫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1987),「中國民間傳統技藝第五年度調查」研究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明生(1995),「地區行銷中之人力資源發展策略-以高雄都會區為例」,高雄市研究會,84年專題委記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銘傳大學(2002) ,「金門縣民眾對金廈小三通實施兩週年民意調查」調查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huvia, Aaron C. and Mara B. Adelman 1992 “Formal Intermediaries in the Marriage Market: A Typology and Review,”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452-4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ouis Wirth(1938),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 J. 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bert. E. Park(1929), "?The city as a social laboratory," in T. L. Smit L. White, ed. Chicago, 1929, p.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eber, Max 1930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London: G. Allen.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