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 | 教育學院 | en |
dc.creator (作者) | 陳木金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09-10-26 | - |
dc.date.accessioned | 24-Dec-2009 15:06:28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4-Dec-2009 15:06:28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4-Dec-2009 15:06:28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143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形式轉喻(Metaphorm)的學習理論,主要係依據「CREATE」和「CDIA」二種方法來進行學習層次提昇的動機激勵策略,其內涵包括:將新含意及聯想從一個物體或概念移轉到另一個物體及概念,它的關鍵就在於造成連結及探索連結的深層意義,以不斷去發現、發明及應用。對於不同學科教材的呈現,在教學上必須確實注意宏觀了解學科與教學的順序,從最基本的核心理念、原則與命題先開始,再逐漸循序向外發展,讓學習者藉由「創意思維」、「融會貫通」及「創新思考」的學習動機激勵,逐步形成「經驗→理解→內化→統整→建構→系統知識」的學習模式。對於教導學習者如何發揮學習潛力、有把握地達成學習目標、學習結果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值得推介應用。在形式轉喻的理論之中「CREATE」是運用多重感官、多重智能的學習法,造成連結及探索連結的深層意義;而「CDIA」是一種帶有發現及發明等無限可能性的探究過程,將後來的學習能與先前學習做連結,並加強學習原理原則的應用,讓學習者透過「有所連結(connection)」→「有所發現(discovery)」→「有所發明(invention)」→「有所應用(application)」,形成高層的創造思考。因此,本文試從筆者的教學經驗及使用形式轉喻理論的學習心得,繪製「形式轉喻理論在學習動機激發的啟示」(詳於圖一),分為三大部份:1.「CREATE」和「CDIA」的學習策略探討;2.「融會貫通」和「創新思考」的方法分析;3.形式轉喻理論在學習動機激發的應用,介紹形式轉喻理論,提供激勵學習動機策略,作為教師們在教學精進發展的參考。 | en |
dc.format.extent | 579447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language | zh_TW | en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relation (關聯) | 國立政治大學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第25期,專題文章,2009年10月26日.。 | en |
dc.subject (關鍵詞) | 形式轉喻 | en |
dc.subject (關鍵詞) | 學習動機 | en |
dc.title (題名) | 形式轉喻理論對學習動機激發的啟示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article | 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