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照慾症」:城市漫遊中的數位攝影實作
Shutterbug : a syndrome of being a "flaneur" with digital camera
作者 洪瑞薇
貢獻者 柯裕棻
洪瑞薇
關鍵詞 照慾症
數位攝影
城市漫遊
日常生活
例行與變異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9-Apr-2010 14:42:58 (UTC+8)
摘要 本研究源於數位攝影的「遍在」,欲處理的是有關「照慾」的問題。數位相機促成了生活方式化的攝影實踐,而數位攝影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恰好是帶著數位相機上路的城市漫遊者們所可以指涉的。
     
     本研究將數位相機視為一種「文化物」,將日常生活的數位攝影行動視為一種具有文化脈絡的「事件」(event)。根據本研究的概念脈絡,「日常生活」是一種「例行」與「變異」間的動態變化過程,而本研究所關注的是日常生活變異的潛能。
     
     漫遊與攝影為日常生活的變異提供了可能性的條件,城市漫遊者的數位攝影實作涉及了這兩種變異的潛能。從這類實作中我們探索的是真實的「日常生活」與攝影再現的「日常生活」之間的裂隙如何產生,目的是為了看出日常攝影的「意欲」。
     
     本研究針對六件城市漫遊者的日常攝影案例進行文本分析,從分析中得見,城市漫遊攝影者運用各種「戰術」來面對例行化秩序主宰的日常生活,這些戰術是「城市生理學」、「城市修辭學」與「城市對話」。「城市生理學」進行的是一種城市生活「寫實」,這類戰術採集城市日常生活的細節,企圖拼構城市日常生活的「全景」並加以展示。「城市修辭學」是一種對於現實的陳述方法,企圖透過攝影賦予城市日常生活特定的氛圍或意義。「城市對話」則經由與城市日常空間的相互對話,讓漫遊攝影者的主體得以現身。
     
     本研究發現:對日常生活的攝影再現行動已然變成了日常生活本身,此為現代城市日常生活的「照慾症」。「照慾症」具有雙極性的特質:內在感覺包含:1、「照慾」的排解與強化;2、感官經驗的拓展與框限;3、漫遊性的獲得與失去;4、抒解壓力與創造焦慮。外在表現上:1、兼有秩序的混亂(慾望所致)及經營的軌跡(戰術所致);2、使城市熟悉化又陌生化;3、追求主體又趨於整一。
     
     本研究欲稱:「照慾症」是一種日常生活意義的填補與賦予行動。這種行動是微觀政治的,它可能出於主體的自覺,也可能出於不自覺,它或許具有某種進步性,但卻不一定是革命的。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Barthes, Roland著,許綺玲譯(1997)。《明室》。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Benjamin, Walter著,許綺玲譯(1999)。《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Benjamin, Walter著,張旭東、魏文生譯(2002)。《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台北:臉譜。
Braudel, Fernand著,施康強、顧良譯(2006)。《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與不可能(卷一)》。台北:左岸文化。
Cresswell, Tim著,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
Flusser, Vilém著,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
Fiske, John著,楊全強譯(2001)。《解讀大眾文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Giddens, Anthony著,葉肅科譯(1986)。〈都市狀態與日常生活〉,《社區發展季刊》,36:87-93。
Highmore, Ben著,周群英譯(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文化。
Lefebvre, Henri著,王志弘譯(1993)。〈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夏鑄九、王志弘(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19-30。台北:明文書局。
Orwell, George著,董樂山譯(1991)。《一九八四》。台北:志文。
Solnit, Rebecca著,刁筱華譯(2001)。《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台北:麥田出版。
Sontag, Susan著,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台北:唐山。
Urry, John著,葉浩譯(2007)。《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書林。
Wells, Liz等著,鄭玉菁譯(2005)。《攝影學批判導論》。台北:韋伯文化。
于堅(2006)。《暗盒筆記——圖像與思:全球化時代背後的日常生活》。北京:中信出版社。
什克洛夫斯基(1989)。〈關於散文理論〉,見方珊,《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文靜(2007年4月)。〈大眾觀察學派雞毛蒜皮中的社會意義〉,《世界博覽》,頁54-57。(線上閱讀:http://www.gotoread.com/vo/4277/page446429.html)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策劃(2007)。《凝視驛鄉》。台北: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朱光潛編譯(1988)。《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台北:天工書局。
朱朝輝(2004)。〈看上去很美——對日常生活審美化問題的思考〉,《學術論壇》,2004年第2期=163:130-133。
李幼蒸(1998)。《欲望倫理學──弗洛伊德與拉康》。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李晏佐(2006)。《例行化及其之外──「日常生活」概念的社會學考察》。東海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
林士民(2003)。《攝影行為現象之研究──邁向攝影現象學研究的美學思考》。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帝國》。台北:時報文化。
易博士編輯室、韓淑真編著(2000)。《第一次買數位相機就上手》。台北:易博士文化。
周憲(2001)。〈旅行者的眼光──從近代遊記文學看現代性體驗的形成〉,《旅行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頁405-424。台北:書林。
胡錦媛(2000)。〈靜止與遊牧──《印度之旅》中的兩種旅行〉,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旅遊文學論文集》,頁182-205。台北:文津。
柯錫杰(2006)。《心的視界:柯錫杰的攝影美學》。台北:大塊文化。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上冊)》。台北:五南。
亞里斯多德,〈修辭學〉,見伍蠡甫編(1964),《西方文論選(上)》。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分社。
郭力昕(1998)。《書寫攝影》。台北:元尊文化。
張旭東(2002)。〈班雅明的意義〉,《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頁29-63。台北:臉譜。
張照堂(1989)。《台灣攝影家群象(3)張照堂》。台北:躍昇文化。
陳漢榮、David Chang、楊楨著(2007)。〈活用DSLR情境模式,輕鬆拍出好照片〉,《單眼數位相機DSLR完全探索 第二版》。台北:旗標。
游本寬(2003)。《美術攝影論思》。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游崴(2007)。〈當一群弱勢者拿起相機──關於「凝視驛鄉:移工攝影展」的故事〉,《典藏今藝術》,2007年7月號=178:136-137。
黑格爾著,朱孟實譯(1981)。《美學(二)》。台北:里仁書局。
舒國治等(1997)。《國境在遠方》。台北:元尊文化。
菜鳥梅子編著(2002)。《親愛的…我得了照慾症:數位相機獨領風騷》。台北:文魁資訊。
葉啟政(2004)。《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台北:三民。
楊澤(2007 年6 月22 日)。〈數位鋼筆論,數位毛筆論〉,《中國時報》,E7版。
雷驤(2007 年6 月18 日)。〈捷運浮世繪──眨動市民的眼睛〉,《自由時報》,E5版。
劉紀雯(1997)。〈多重孤獨,多重空間:加勒比海──加拿大作家的多倫多空間想像〉,《中外文學》,25[12]:133-158。
蕭正龍(2000)。〈歷史進入文學──論俄國形式主義文學史觀念〉,《中國古典文學研究》,3:137-150。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
顏忠賢(2007)。〈天使的BLOG天譴〉,《因數位而美麗》,頁16-21。台北:大塊文化。
顧錚(2003)。《城市表情:20世紀都市影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顧錚(2006)。《世界攝影史(修訂版)》。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英文書目
Batchen, G. (1997). Burning With Desire: The Conception of Photograph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Batchen, G. (1990). Burning With Desire: The Birth and Death of Photography, Afterimages, January, 8-11.
Bailey, David A. and Hall, Stuart (1992). Identity and the black photographic image, Ten/8, 2(3) Critical Decade, 14-24.
Barthes, Roland (1999). Rhetoric of the image. Visual Culture: the Reader. Evans, Jessica. & Stuart Hall eds.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33-40.
Bourdieu, Pierre (1990). Photography: A Middle-Brow Art. (Shaun Whiteside, Trans.). Cambridge, U.K. : Polity Press.
Chaney, David (2002). Cultural Change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Palgrave.
Cowan, R. S. (1976).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home: household technology and social change in 20th century. Technology and Culture, 17(1), 1-23.
de Certeau, Michel (1988).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Steven Rendall, Tran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4)
Dickens, Charles (1958). The Uncommercial Traveler. London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ske, John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Unwin Hyman.
Hall, Stuart (1972). The social eye of Picture Post.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2, Spring: 71-120.
Lefebvre, Henri (1991).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Ⅰ: Introduction. (John Moore, Trans.). London; New York: Verso.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8)
Lefebvre, Henri (1984).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Sacha Rabinovitch, Trans.). New Brunswich;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8)
Malpas J. E. (1999). Place and Experience: A Philosophical Topography.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ontag, Susan (1977). On Photography. New York: An Anchor Book.
網路資料
boss67kimo(2008 年1 月17 日)。〈原來我得了「照慾症」〉,《Yahoo!奇摩部落格》。上網日期:2008 年5 月8 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boss67kimo/article?mid=19625&next=9479&l=f&fid=90
mydcmad(2007 年9 月3 日)。〈看看Sony的「smile shutter」功能有多厲害〉,《數碼影像情報誌》。上網日期:2007 年12 月9 日,取自http://blog.pixnet.net/mydcmag/post/8604862
沈洋(2007 年2 月9 日)。〈我可以用數位相機到書店『拍』書嗎〉,《大眾網》。上網日期:2008 年12 月16 日,取自http://218.57.134.148:82/gate/big5/edu.dzwww.com/school/xyly/200702/t20070209_2008763.htm
邱紹璟(2005 年12 月16 日)。〈攝影工作坊 畫說台灣外勞〉,《大紐約區台灣同鄉會》。上網日期:2008 年12 月18 日,取自http://www.taiwaneseny.com/coranto/taa/EEFyFEZAkyoRhvBBJP.shtml
張嵐霆(2007 年9 月6 日)。〈Sony推出可辨別笑容的數位相機〉,《iThome online》。上網日期:2007 年12 月9 日,取自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5215
黃紹麟(2004 年10 月10 日)。〈質感和造型是膚淺的〉,《數位之牆》。上網日期:2007 年11 月15 日,取自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264
楊向榮(2005)。〈西方「陌生化」詩學縱讀——從亞里斯多德到布萊希特〉。(線上閱讀:http://www.zisi.net/htm/ztlw2/wymx/2005-05-11-21038.htm)
〈照相行為調查〉(無日期),《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上網日期:2007 年6 月26 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self_digitalcamera20060811.html
〈櫻桃小丸子〉(無日期),《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07 年6 月24 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B%BB%E6%A1%83%E5%B0%8F%E4%B8%B8%E5%AD%90&variant=zh-tw
〈躁鬱症〉(無日期),《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08 年5 月6 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A%81%E9%AC%B1%E7%97%87&variant=zh-tw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94453002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453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柯裕棻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洪瑞薇zh_TW
dc.creator (作者) 洪瑞薇zh_TW
dc.date (日期) 200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Apr-2010 14:42:58 (UTC+8)-
dc.date.available 9-Apr-2010 14:42:5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Apr-2010 14:42:5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44530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34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45300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源於數位攝影的「遍在」,欲處理的是有關「照慾」的問題。數位相機促成了生活方式化的攝影實踐,而數位攝影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恰好是帶著數位相機上路的城市漫遊者們所可以指涉的。
     
     本研究將數位相機視為一種「文化物」,將日常生活的數位攝影行動視為一種具有文化脈絡的「事件」(event)。根據本研究的概念脈絡,「日常生活」是一種「例行」與「變異」間的動態變化過程,而本研究所關注的是日常生活變異的潛能。
     
     漫遊與攝影為日常生活的變異提供了可能性的條件,城市漫遊者的數位攝影實作涉及了這兩種變異的潛能。從這類實作中我們探索的是真實的「日常生活」與攝影再現的「日常生活」之間的裂隙如何產生,目的是為了看出日常攝影的「意欲」。
     
     本研究針對六件城市漫遊者的日常攝影案例進行文本分析,從分析中得見,城市漫遊攝影者運用各種「戰術」來面對例行化秩序主宰的日常生活,這些戰術是「城市生理學」、「城市修辭學」與「城市對話」。「城市生理學」進行的是一種城市生活「寫實」,這類戰術採集城市日常生活的細節,企圖拼構城市日常生活的「全景」並加以展示。「城市修辭學」是一種對於現實的陳述方法,企圖透過攝影賦予城市日常生活特定的氛圍或意義。「城市對話」則經由與城市日常空間的相互對話,讓漫遊攝影者的主體得以現身。
     
     本研究發現:對日常生活的攝影再現行動已然變成了日常生活本身,此為現代城市日常生活的「照慾症」。「照慾症」具有雙極性的特質:內在感覺包含:1、「照慾」的排解與強化;2、感官經驗的拓展與框限;3、漫遊性的獲得與失去;4、抒解壓力與創造焦慮。外在表現上:1、兼有秩序的混亂(慾望所致)及經營的軌跡(戰術所致);2、使城市熟悉化又陌生化;3、追求主體又趨於整一。
     
     本研究欲稱:「照慾症」是一種日常生活意義的填補與賦予行動。這種行動是微觀政治的,它可能出於主體的自覺,也可能出於不自覺,它或許具有某種進步性,但卻不一定是革命的。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照慾症」:雙極性情感疾患 1
     
     第二節 攝影的日常生活實踐:古典照慾/數位照慾 5
     
     第三節 數位照慾的顯現型態 8
     一、數位相機作為文化物 8
     (一)個人化、隨身化、個性化 8
     (二)「一觸即發」的極致發展 9
     (三)限定法則 11
     (四)更難達到的「好」攝影 12
     二、數位攝影作為文化實踐 13
     (一)經驗與記憶 13
     (二)展演 14
     (三)實用 15
     (四)抒解 16
     三、數位攝影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16
     
     第四節 特出的實踐者:城市漫遊者 19
     
     第五節 研究發問 21
     
     第二章 概念脈絡 22
     
     第一節 攝影之「慾」 22
     
     第二節 日常生活:例行與變異 25
     一、日常生活的例行化 25
     二、變異的可能 29
     (一)Lefebvre的適應性策略 29
     (二)de Certeau的創造性實作 31
     (三)對de Certeau「戰術」的補充 32
     1. Cresswell的「地方」建構 32
     2. Fiske的「規避」與「抵制」 33
     三、小結 34
     
     第三節 變異的實作 37
     一、城市漫遊 37
     (一)城市空間 37
     (二)城市中的漫遊 39
     二、攝影的加入 42
     (一)攝影的城市性格 42
     (二)攝影與城市漫遊 43
     三、漫遊者的凝視 46
     (一)觀光客的凝視 46
     (二)生理學 48
     (三)審美化 50
     (四)陌生化 52
     四、小結 54
     
     第三章 研究取徑 56
     
     第一節 理解「照慾」的方法 56
     
     第二節 案例的選取與分類 57
     
     第四章 上路打游擊:城市漫遊者的日常攝影實作 61
     
     第一節 戰術式實作一:城市生理學 61
     一、人 61
     二、路 70
     三、物 74
     
     第二節 戰術式實作二:城市修辭學 77
     一、美感愉悅的追求 78
     二、生活意義的再製 81
     
     第三節 戰術式實作三:城市對話 84
     
     第五章 結論 98
     
     參考文獻 101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4530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照慾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數位攝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城市漫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日常生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例行與變異zh_TW
dc.title (題名) 「照慾症」:城市漫遊中的數位攝影實作zh_TW
dc.title (題名) Shutterbug : a syndrome of being a "flaneur" with digital camera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rthes, Roland著,許綺玲譯(1997)。《明室》。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njamin, Walter著,許綺玲譯(1999)。《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njamin, Walter著,張旭東、魏文生譯(2002)。《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台北:臉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raudel, Fernand著,施康強、顧良譯(2006)。《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與不可能(卷一)》。台北:左岸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resswell, Tim著,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lusser, Vilém著,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ske, John著,楊全強譯(2001)。《解讀大眾文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iddens, Anthony著,葉肅科譯(1986)。〈都市狀態與日常生活〉,《社區發展季刊》,36:87-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ighmore, Ben著,周群英譯(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febvre, Henri著,王志弘譯(1993)。〈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夏鑄九、王志弘(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19-30。台北:明文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rwell, George著,董樂山譯(1991)。《一九八四》。台北:志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olnit, Rebecca著,刁筱華譯(2001)。《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台北:麥田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ontag, Susan著,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台北:唐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Urry, John著,葉浩譯(2007)。《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書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ells, Liz等著,鄭玉菁譯(2005)。《攝影學批判導論》。台北:韋伯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堅(2006)。《暗盒筆記——圖像與思:全球化時代背後的日常生活》。北京:中信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什克洛夫斯基(1989)。〈關於散文理論〉,見方珊,《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靜(2007年4月)。〈大眾觀察學派雞毛蒜皮中的社會意義〉,《世界博覽》,頁54-57。(線上閱讀:http://www.gotoread.com/vo/4277/page446429.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策劃(2007)。《凝視驛鄉》。台北:台灣國際勞工協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光潛編譯(1988)。《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台北:天工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朝輝(2004)。〈看上去很美——對日常生活審美化問題的思考〉,《學術論壇》,2004年第2期=163:130-1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幼蒸(1998)。《欲望倫理學──弗洛伊德與拉康》。嘉義:南華管理學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晏佐(2006)。《例行化及其之外──「日常生活」概念的社會學考察》。東海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士民(2003)。《攝影行為現象之研究──邁向攝影現象學研究的美學思考》。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帝國》。台北:時報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易博士編輯室、韓淑真編著(2000)。《第一次買數位相機就上手》。台北:易博士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憲(2001)。〈旅行者的眼光──從近代遊記文學看現代性體驗的形成〉,《旅行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頁405-424。台北:書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錦媛(2000)。〈靜止與遊牧──《印度之旅》中的兩種旅行〉,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旅遊文學論文集》,頁182-205。台北:文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柯錫杰(2006)。《心的視界:柯錫杰的攝影美學》。台北:大塊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上冊)》。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亞里斯多德,〈修辭學〉,見伍蠡甫編(1964),《西方文論選(上)》。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分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力昕(1998)。《書寫攝影》。台北:元尊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旭東(2002)。〈班雅明的意義〉,《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頁29-63。台北:臉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照堂(1989)。《台灣攝影家群象(3)張照堂》。台北:躍昇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漢榮、David Chang、楊楨著(2007)。〈活用DSLR情境模式,輕鬆拍出好照片〉,《單眼數位相機DSLR完全探索 第二版》。台北:旗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本寬(2003)。《美術攝影論思》。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崴(2007)。〈當一群弱勢者拿起相機──關於「凝視驛鄉:移工攝影展」的故事〉,《典藏今藝術》,2007年7月號=178:136-1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黑格爾著,朱孟實譯(1981)。《美學(二)》。台北:里仁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舒國治等(1997)。《國境在遠方》。台北:元尊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菜鳥梅子編著(2002)。《親愛的…我得了照慾症:數位相機獨領風騷》。台北:文魁資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啟政(2004)。《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澤(2007 年6 月22 日)。〈數位鋼筆論,數位毛筆論〉,《中國時報》,E7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雷驤(2007 年6 月18 日)。〈捷運浮世繪──眨動市民的眼睛〉,《自由時報》,E5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紀雯(1997)。〈多重孤獨,多重空間:加勒比海──加拿大作家的多倫多空間想像〉,《中外文學》,25[12]:133-1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正龍(2000)。〈歷史進入文學──論俄國形式主義文學史觀念〉,《中國古典文學研究》,3:137-1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顏忠賢(2007)。〈天使的BLOG天譴〉,《因數位而美麗》,頁16-21。台北:大塊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錚(2003)。《城市表情:20世紀都市影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錚(2006)。《世界攝影史(修訂版)》。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書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tchen, G. (1997). Burning With Desire: The Conception of Photograph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tchen, G. (1990). Burning With Desire: The Birth and Death of Photography, Afterimages, January, 8-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iley, David A. and Hall, Stuart (1992). Identity and the black photographic image, Ten/8, 2(3) Critical Decade, 14-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rthes, Roland (1999). Rhetoric of the image. Visual Culture: the Reader. Evans, Jessica. & Stuart Hall eds.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33-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urdieu, Pierre (1990). Photography: A Middle-Brow Art. (Shaun Whiteside, Trans.). Cambridge, U.K. : Pol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aney, David (2002). Cultural Change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Palgrav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wan, R. S. (1976).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home: household technology and social change in 20th century. Technology and Culture, 17(1), 1-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e Certeau, Michel (1988).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Steven Rendall, Tran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ickens, Charles (1958). The Uncommercial Traveler. London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ske, John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Unwin Hyma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ll, Stuart (1972). The social eye of Picture Post.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2, Spring: 71-1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febvre, Henri (1991).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Ⅰ: Introduction. (John Moore, Trans.). London; New York: Verso.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febvre, Henri (1984).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Sacha Rabinovitch, Trans.). New Brunswich;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lpas J. E. (1999). Place and Experience: A Philosophical Topography.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ontag, Susan (1977). On Photography. New York: An Anchor Boo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網路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ss67kimo(2008 年1 月17 日)。〈原來我得了「照慾症」〉,《Yahoo!奇摩部落格》。上網日期:2008 年5 月8 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boss67kimo/article?mid=19625&next=9479&l=f&fid=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ydcmad(2007 年9 月3 日)。〈看看Sony的「smile shutter」功能有多厲害〉,《數碼影像情報誌》。上網日期:2007 年12 月9 日,取自http://blog.pixnet.net/mydcmag/post/86048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洋(2007 年2 月9 日)。〈我可以用數位相機到書店『拍』書嗎〉,《大眾網》。上網日期:2008 年12 月16 日,取自http://218.57.134.148:82/gate/big5/edu.dzwww.com/school/xyly/200702/t20070209_2008763.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紹璟(2005 年12 月16 日)。〈攝影工作坊 畫說台灣外勞〉,《大紐約區台灣同鄉會》。上網日期:2008 年12 月18 日,取自http://www.taiwaneseny.com/coranto/taa/EEFyFEZAkyoRhvBBJP.s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嵐霆(2007 年9 月6 日)。〈Sony推出可辨別笑容的數位相機〉,《iThome online》。上網日期:2007 年12 月9 日,取自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52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紹麟(2004 年10 月10 日)。〈質感和造型是膚淺的〉,《數位之牆》。上網日期:2007 年11 月15 日,取自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2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向榮(2005)。〈西方「陌生化」詩學縱讀——從亞里斯多德到布萊希特〉。(線上閱讀:http://www.zisi.net/htm/ztlw2/wymx/2005-05-11-21038.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照相行為調查〉(無日期),《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上網日期:2007 年6 月26 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self_digitalcamera20060811.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櫻桃小丸子〉(無日期),《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07 年6 月24 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B%BB%E6%A1%83%E5%B0%8F%E4%B8%B8%E5%AD%90&variant=zh-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躁鬱症〉(無日期),《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08 年5 月6 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A%81%E9%AC%B1%E7%97%87&variant=zh-tw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