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灣地區女性勞動參與在生命歷程之變異-APC模型之應用
作者 郭雅婷
Guo, Ya Ting
貢獻者 陳信木
郭雅婷
Guo, Ya Ting
關鍵詞 女性勞動力參與率
年代
年齡
出生世代
APC模型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9-Apr-2010 17:43:09 (UTC+8)
摘要 歷年來台灣地區女性整體勞動力參與率持續上升,今時今日,在所有適合工作的女性中,有將近一半以上的女性有意願、有能力投入勞動力市場,但是在整體女性勞動力參與率「量」的提升之外,其中歷年趨勢所呈現的形態也有所不同,本研究將要探討的主題即為此趨勢改變的原因,分析研究在年齡(Age)、時期(Period)與世代(Cohort)相互作用下,台灣地區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模式改變的背後,這三者所扮演的角色。

經由採用APC模型,控制1978年與1979年的迴歸係數相等,以此來分解出當Age、Period與Cohort同時對於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產生影響之下,它們分別對於女性勞動力參與率的淨效果。在分析的最後,本研究亦加入女性的婚姻狀態和教育程度作為控制,並以出生世代作為分類,除了試圖分析個人條件的不同會造就不一樣參與勞動的機率之外,也可以觀察到不同出生世代的女性之間有什麼差異。

研究結果:(一)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率的整體提升是受年代效應所影響;(二)女性參與勞動的生命歷程深受年齡效應影響,每一個年齡階段具有不同的年齡效應,當女性走到某一年齡時,便會有遵循同樣模式,也就是年齡規範(Age Norm);(三)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形態的「變形」是受出生世代效應差異所影響,2006年的女性較1978年受到出生世代效應影響減弱,從高同質性轉變為高異質性的勞動參與行為;(四)女性的婚姻狀態與教育程度對於其勞參率的影響會隨著世代改變:當女性教育程度提高時,其世代間參與勞動的機率變異則縮小;不同出生世代的未婚女性其參與勞動的機率變異最大;未婚女性隨著教育程度提高,以及出生世代越年輕,其參與勞動的機率越高。
參考文獻 政府統計部分:
2007年行政院勞委會國際勞動統計。
行政院內政部主計處1997年產業結構變遷統計資料。
行政院內政部主計處2006年產業結構變遷統計資料。
中文部分:
Giddens, Anthony(1997),《社會學(上冊)》,張家銘等譯,台北:唐山。
Hurlock, E. B.(1987),發展心理學(第九版),胡海國編譯,台北:桂冠。
王郁萍、余清祥(2007),台灣地區死亡率APC模型之研究,人口學會研討會。
古學斌、邱延亮(1997),香港中年女工生命史與雇傭策略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6)。
呂寶靜、陳小紅、張晉芬(1995),台灣地區1995年婦女滿意度民意調查分析報告,台北:二十一世紀基金會。
尹慶春(1982),已婚職業婦女的雙重角色:期望、衝突與調適,《社會科學整合論文集》9:410、418。
吳忠吉(1988),產業就業性別結構的初步研究,《經濟論文叢刊》16(3)439-457。
吳惠林(1977),台灣地區人力供給與勞動力參與之分析,《自由中國之工業》15(5):2-20。
吳慎慎(1989),台北市婦女團體成員參與動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大正、楊靜利(2004),台灣婦女勞動參與類型與歷程之變遷,《人口學刊》28:109-134。
李東杰(1993),台灣地區有偶婦女勞動再參與之變遷分析與比較研究,《台灣經濟》200:1-18。
李誠(1975),台灣勞動供給之初步分析,李誠編,《台灣人力資源論文集》,台北:聯經。
許玉環(1995),離婚對婦女勞動參與行為的影響,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雅琪(2006),台灣地區教育程度別女性初婚年齡分佈模式,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單驥(1988),我國小家庭夫婦勞動供給的決定-兼論所得稅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28(1):251-267。
張慶輝(1991),台灣勞動供給之研究,《勞動市場與勞資關係研討會》,中研院經濟所。
郭貞(1995),世代分析在社會科學中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研究通訊》5:3-23。
郭蕙如(2007),媽媽們的故事:女性之育女養兒經驗變遷,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承泰(2000),台灣地區已婚婦女再就業時機的初步分析,《人口學刊》21:77-99。
簡文吟、薛承泰(1996),台灣地區已婚婦女就業型態及其影響因素,《人口學刊》11:113-134。
簡文吟(2004),台灣已婚婦女勞動再參與行為的變遷,《人口學刊》28:1-47。
謝雨生(1991),勞動力人口結構變遷對人力運用的影響,《人口學刊》14:1-28。
劉玉蘭(1984),台灣地區婦女人力運用情形之分析,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資源規畫小組。
劉鶯釧(1988),有偶婦女勞動參與的多重選擇模型,《勞動市場與勞資關係》:163-188。
英文部分:
Becker, G. S.(1980)Human Capital: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cker, G. S.(1981)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lau, P. and O. D. Duncan(1967)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 Willey.
Borgatta, E. F. and Borgatta M. L.(2000)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v.1.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Clausen, John A.(1986)The life cours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Fienberg, Stephan E., and William M. Mason(1978)”Identification and Estimation of Age-Period-Cohort Model i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Archival Data.” Sociological Methodology 8: 1-67.
Kupper, L. L. Janis, J. M. Karmous, A. Greenberg, B. G.(1985)Statistical age-period-cohort analysis: a review and critique. J. Chron. Diseases 38: 811-830.
Lommis, C. P. and C. H. Hamilton(1936)”Family life cycle analysis.” Social Force (15)225-237.
Mason, Karen O., William H. Manson, H. Winsborough, and W. K. Poole(1973)”Some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Cohort Analysis of Archival Dat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8:242-58.
Mason, W. M. and N. H. Wolfinger(2002)”Cohort Analysi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189-94.
Pampel, F. C. and K. Tanaka(1986)”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 reconsideration.” Social Force 64(3): 599-618.
Robert M. O’Brien.(2000)” Age Period Cohort Characteristic Model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9: 123-139.
Waite, L. J.(1980)Working wives and the family life cycl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8(20): 272-294.
Yang Y. Wenjiang, J. Fu, and Kenneth C. Land.(2004)A Methodological Comparison of Age-Period-Cohort Models: Intrinsic Estimator and Conventional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 Sociological Methodology. 34: 75-110. Boston, MA: Blackwell Pulishing.
Z. R. Ravanera and F. Rajultion.(2004)Social Status Polarization in the Timing and Trajectories to Motherhood. Canadian Studies in Population 33(2): 179-20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96254002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54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信木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郭雅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Guo, Ya T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郭雅婷zh_TW
dc.creator (作者) Guo, Ya T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Apr-2010 17:43:09 (UTC+8)-
dc.date.available 9-Apr-2010 17:43:0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Apr-2010 17:43:0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62540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78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25400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歷年來台灣地區女性整體勞動力參與率持續上升,今時今日,在所有適合工作的女性中,有將近一半以上的女性有意願、有能力投入勞動力市場,但是在整體女性勞動力參與率「量」的提升之外,其中歷年趨勢所呈現的形態也有所不同,本研究將要探討的主題即為此趨勢改變的原因,分析研究在年齡(Age)、時期(Period)與世代(Cohort)相互作用下,台灣地區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模式改變的背後,這三者所扮演的角色。

經由採用APC模型,控制1978年與1979年的迴歸係數相等,以此來分解出當Age、Period與Cohort同時對於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產生影響之下,它們分別對於女性勞動力參與率的淨效果。在分析的最後,本研究亦加入女性的婚姻狀態和教育程度作為控制,並以出生世代作為分類,除了試圖分析個人條件的不同會造就不一樣參與勞動的機率之外,也可以觀察到不同出生世代的女性之間有什麼差異。

研究結果:(一)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率的整體提升是受年代效應所影響;(二)女性參與勞動的生命歷程深受年齡效應影響,每一個年齡階段具有不同的年齡效應,當女性走到某一年齡時,便會有遵循同樣模式,也就是年齡規範(Age Norm);(三)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形態的「變形」是受出生世代效應差異所影響,2006年的女性較1978年受到出生世代效應影響減弱,從高同質性轉變為高異質性的勞動參與行為;(四)女性的婚姻狀態與教育程度對於其勞參率的影響會隨著世代改變:當女性教育程度提高時,其世代間參與勞動的機率變異則縮小;不同出生世代的未婚女性其參與勞動的機率變異最大;未婚女性隨著教育程度提高,以及出生世代越年輕,其參與勞動的機率越高。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壹、 緒論 1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 研究方法與本文架構 4
貳、 文獻回顧 6
一、 女性在台灣經濟發展中的角色 6
二、 歷年女性勞動參與行為的變遷 7
(一) 統計資料分析 7
1. 不同時期(Period)女性勞動力參與率之變化 7
(1) 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整體的提升 7
(2) 歷年來勞動力人數的改變 8
(3) 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各時期趨勢的改變 12
2. 各個年齡層(Age)女性勞動參與行為之差異 14
(二) 相關研究與理論 16
三、 女性勞動參與的世代(Cohort)差異 18
(一) 統計資料分析 18
1. 不同出生世代女性勞動參與行為之差異 18
2. 各出生世代之特質差異 20
(1) 教育程度 20
(2) 婚姻狀態 20
(二) 相關研究與理論 21
四、 女性生命歷程(Life Course)分析之重要性 22
(一) 女性生命歷程的多樣性 22
(二) 家庭生命週期對於女性生命歷程之影響 24
(三) 相關經濟學研究 25
參、 研究方法與設計 27
一、 研究設計 27
(一) 資料來源 27
(二) 分析單位 28
二、 APC模型分析(Age-Period-Cohort Model Analysis) 28

肆、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一、 年齡效應(Age Effect)與世代效應(Cohort Effect)的變化 31
(一) 各時期(Period)不同年齡(Age)階段的效應 32
(二) 各出生世代(Cohort)於不同年齡(Age)階段的效應 34
二、 年代效應、年齡效應與出生世代效應在APC模型中的變化 37
三、 不同條件女性參與勞動力市場之機率 46
伍、 結論與建議 54
一、 結論 54
二、 研究限制與建議 59

附表1. APC模型與年代虛擬變項迴歸分析之Period B係數比較- 64 -
附表2. APC模型與年齡虛擬變項迴歸分析之Age B係數比較 - 65 -
附表3. APC模型與出生世代虛擬變項迴歸分析之Cohort B係數比較- 67 -
附表4. 台灣地區各條件女性勞動力參與率Logic value之多元迴歸分析 - 69 -

圖目錄

圖 1. 2006年台灣地區、亞洲主要國家與美國之女性其勞動力參與率 1
圖 2. 台灣地區女性29年勞動力參與率之變化-1 3
圖 3. 台灣地區女性29年勞動力參與率之變化-2 3
圖 4. 台灣地區男性與女性歷年勞動力參與率變化 8
圖 5. 台灣地區女性歷年勞動力人口數以及年齡分布變化 9
圖 6. 台灣地區女性勞動力人口各年齡層分布比率變化 9
圖 7. 台灣地區1978年至2006年男性與女性勞動力人數變化 10
圖 8. 台灣地區1978年至2006年女性勞動力比率變化(與男性比較) 11
圖 9. 台灣地區女性各年代各年齡組勞動力參與率之變化 13
圖 10. 台灣地區女性各年代各年齡組勞動力參與率之變化(四年一時期) 14
圖 11. 台灣地區女性各年齡組歷年勞動力參與率之變化 15
圖 12. 不同出生世代女性之勞動力參與率(每十年一世代) 18
圖 13. 不同出生世代女性於各年齡層之勞動力參與率之標準差 (Cohort和Period比較) 19
圖 14. 婦女生命歷程圖(單峰) 25
圖 15. 婦女生命歷程圖(雙峰) 26
圖 16. 台灣地區女性歷年各年齡層民間人口數之效應改變(與1978年比較) 32
圖 17. 台灣地區女性歷年各年齡層勞動力參與率之效應改變(與1978年比較) 33
圖 18. 台灣地區各出生世代女性於各年齡民間人口數之效應改變(與各出生世代於某單齡之平均數比較) 34
圖 19. 台灣地區各出生世代女性於各年齡勞動力參與率之效應改變(與各出生世代於某單齡之平均數比較) 35
圖 20. 台灣地區各年齡層之不同出生世代女性民間人口數之效應改變(與各年齡層其平均數比較) 36
圖 21. 台灣地區各年齡層之不同出生世代女性勞動力參與率之效應改變 (與各年齡層其平均數比較) 36
圖 22. 年代(Period)虛擬變項迴歸分析與APC模型之未標準化係數比較39
圖 23. 年齡(Age)虛擬變項迴歸分析與APC模型之未標準化係數比較 40
圖 24. 出生世代(Cohort)虛擬變項迴歸分析與APC模型之未標準化係數比較 41
圖 25. 年代(Period)虛擬變項迴歸分析與APC模型之未標準化係數比較(依變項為勞動力參與率之Logic Value) 43
圖26. 年齡(Age)虛擬變項迴歸分析與APC模型之未標準化係數比較(依變項為勞動力參與率之Logic Value) 43
圖27. 出生世代(Cohort)虛擬變項迴歸分析與APC模型未標準化係數比較
(依變項為勞動力參與率之Logic Value) 44
圖28. 年代效應與出生世代效應分別對於其勞參率影響之比重變化 45
圖29. 各出生世代不同婚姻狀態的女性其成為勞動力的機率(未接受教育) 48
圖30. 各出生世代不同婚姻狀態的女性其成為勞動力的機率(國小、國中) 49
圖31. 各出生世代不同婚姻狀態的女性其成為勞動力的機率(高中) 50
圖32. 各出生世代不同婚姻狀態的女性其成為勞動力的機率(高職) 51
圖34. 各出生世代不同婚姻狀態的女性其成為勞動力的機率(大學以上)52
圖 35. 1978年與2006年女性勞動力參與率的Age Effect與Cohort Effect關係 55
zh_TW
dc.format.extent 93943 bytes-
dc.format.extent 124884 bytes-
dc.format.extent 120191 bytes-
dc.format.extent 156402 bytes-
dc.format.extent 250339 bytes-
dc.format.extent 718295 bytes-
dc.format.extent 241178 bytes-
dc.format.extent 468345 bytes-
dc.format.extent 279763 bytes-
dc.format.extent 140157 bytes-
dc.format.extent 13770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540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女性勞動力參與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年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年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出生世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APC模型zh_TW
dc.title (題名) 台灣地區女性勞動參與在生命歷程之變異-APC模型之應用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政府統計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7年行政院勞委會國際勞動統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內政部主計處1997年產業結構變遷統計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內政部主計處2006年產業結構變遷統計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iddens, Anthony(1997),《社會學(上冊)》,張家銘等譯,台北:唐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urlock, E. B.(1987),發展心理學(第九版),胡海國編譯,台北:桂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郁萍、余清祥(2007),台灣地區死亡率APC模型之研究,人口學會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學斌、邱延亮(1997),香港中年女工生命史與雇傭策略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寶靜、陳小紅、張晉芬(1995),台灣地區1995年婦女滿意度民意調查分析報告,台北:二十一世紀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尹慶春(1982),已婚職業婦女的雙重角色:期望、衝突與調適,《社會科學整合論文集》9:410、4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忠吉(1988),產業就業性別結構的初步研究,《經濟論文叢刊》16(3)439-4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惠林(1977),台灣地區人力供給與勞動力參與之分析,《自由中國之工業》15(5):2-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慎慎(1989),台北市婦女團體成員參與動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大正、楊靜利(2004),台灣婦女勞動參與類型與歷程之變遷,《人口學刊》28:109-1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東杰(1993),台灣地區有偶婦女勞動再參與之變遷分析與比較研究,《台灣經濟》200:1-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誠(1975),台灣勞動供給之初步分析,李誠編,《台灣人力資源論文集》,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玉環(1995),離婚對婦女勞動參與行為的影響,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雅琪(2006),台灣地區教育程度別女性初婚年齡分佈模式,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單驥(1988),我國小家庭夫婦勞動供給的決定-兼論所得稅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28(1):251-2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慶輝(1991),台灣勞動供給之研究,《勞動市場與勞資關係研討會》,中研院經濟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貞(1995),世代分析在社會科學中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研究通訊》5:3-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蕙如(2007),媽媽們的故事:女性之育女養兒經驗變遷,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承泰(2000),台灣地區已婚婦女再就業時機的初步分析,《人口學刊》21:77-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文吟、薛承泰(1996),台灣地區已婚婦女就業型態及其影響因素,《人口學刊》11:113-1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文吟(2004),台灣已婚婦女勞動再參與行為的變遷,《人口學刊》28:1-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雨生(1991),勞動力人口結構變遷對人力運用的影響,《人口學刊》14:1-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玉蘭(1984),台灣地區婦女人力運用情形之分析,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資源規畫小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鶯釧(1988),有偶婦女勞動參與的多重選擇模型,《勞動市場與勞資關係》:163-1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cker, G. S.(1980)Human Capital: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cker, G. S.(1981)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lau, P. and O. D. Duncan(1967)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 Wille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rgatta, E. F. and Borgatta M. L.(2000)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v.1.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lausen, John A.(1986)The life cours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Jersey: Prentice-Hal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enberg, Stephan E., and William M. Mason(1978)”Identification and Estimation of Age-Period-Cohort Model i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Archival Data.” Sociological Methodology 8: 1-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upper, L. L. Janis, J. M. Karmous, A. Greenberg, B. G.(1985)Statistical age-period-cohort analysis: a review and critique. J. Chron. Diseases 38: 811-8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ommis, C. P. and C. H. Hamilton(1936)”Family life cycle analysis.” Social Force (15)225-2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son, Karen O., William H. Manson, H. Winsborough, and W. K. Poole(1973)”Some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Cohort Analysis of Archival Dat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8:242-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son, W. M. and N. H. Wolfinger(2002)”Cohort Analysi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18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ampel, F. C. and K. Tanaka(1986)”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 reconsideration.” Social Force 64(3): 599-6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bert M. O’Brien.(2000)” Age Period Cohort Characteristic Model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9: 123-1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aite, L. J.(1980)Working wives and the family life cycl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8(20): 272-2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Yang Y. Wenjiang, J. Fu, and Kenneth C. Land.(2004)A Methodological Comparison of Age-Period-Cohort Models: Intrinsic Estimator and Conventional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 Sociological Methodology. 34: 75-110. Boston, MA: Blackwell Pulishin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 R. Ravanera and F. Rajultion.(2004)Social Status Polarization in the Timing and Trajectories to Motherhood. Canadian Studies in Population 33(2): 179-207.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