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原住民投資與否的決定因素
The study on detrtminats of Aboriginals` investment
作者 呂紹錦
貢獻者 翁永和
呂紹錦
關鍵詞 原生知識
弱勢族群
原住民投資
probit與logit模型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Apr-2010 18:11:10 (UTC+8)
摘要 臺灣原住民是這塊土地上重要的大自然文化資產之一;他們縱橫在這個島嶼的山林與海洋間千百年,生活智慧是採取與山林、海洋、大自然互動和諧的自然演替,各族群發展出自己的「原生知識」、獵場及祖靈。原住民沒有文字記載,千百年來當地族群不斷口語相傳,傳遞著各部族的生活智慧與傳承,因而孕育出各族群繽紛多彩俱獨特性的原住民文化。
      自17世紀後的臺灣經歷西、荷、明鄭、滿清、日據、國民政府等四百多年不同政權的移轉統治,就不斷受到外族武力、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政策性的壓迫,代表當地族群生活智慧的原生知識被視為無商業價值而棄置;各級政府在推動政策時並未對其文化的差異性而有特殊考量,輔導其達到自主發展的目標,致使他們無法融入主流文化,造成所有原住民族不但在傳統與現代銜接上出現結構上的問題,加上原住民對金錢的儲蓄投資觀念薄弱,他們都成為經濟弱勢族群。
      原住民家庭經濟狀況低落為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 本研究旨在探討原住民投資收益佔經濟戶長收入的比例。除應用行政院原民會95年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報告之數據資料作實證分析外,亦蒐集國內外文獻、論文資料予以分析,藉以由原住民投資與儲蓄之狀況,瞭解臺灣原住民所得偏低,投資與儲蓄的習慣尚待建立,是否就是其成為經濟弱勢的主因,並期待透過本研究找出原住民投資的決定因素,藉以找出解決方案,作為政府擬定原住民政策時的參考,以幫助原住民走出貧窮及悲情。
      經本研究之主要發現:解釋變數儲蓄、性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年齡、每月租金、房貸、各項消費信貸、個人所得及家庭所得等,經以probit與logit之模型作迴歸分析的結果,都是具有影響力。以研究結果對政府部門的建議為,一要提升原住民教育程度;二為提高勞保就保率與降低職災;三為加強宣導戒除菸酒及檳榔習慣;四為原住民應有儲蓄及投資習慣;五為原住民本身也應走出悲情,不再藉酒澆愁,重新展現他們應有的自信與能力之優越感。
參考文獻 王慧群(1996),歷史變遷中泰雅人兩性關係之探討,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蘭君 (2002),現階段原住民婦女的婚姻現象,臺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朱慶忠(2000),花蓮縣秀林鄉原住民自殺事件與社會亂象初探-從洪強森 的自殺事件談起,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主計處(2001),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行政院主計處(2005),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2),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2),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報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十週年施政成果。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都市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暨都市原住民生 活狀況調查暨都市原住民生活發展計畫(第三期)執行評估報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報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中程施政計畫(九十四年至九十七年),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吳天泰、陳紫娥、王蘭君、李淑儀、官孟璋、官秀珠、姜明義、陳克蕙(2007), 台灣原住民族導論-文化教育篇,臺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亦園(198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李艾珊(2007),探討個別投資人之資產配備,輔仁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所 碩士論文。
周惠民 (2008),台灣社會遷移下的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回顧與展望,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林大為 (2008),原住民部落經濟發展之探討-以阿里山鄉茶山村和美村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林江義(2008),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建構的省思(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上課講義)。
林忠雄(2005),原住民的教育與就業問題之探討-以烏來泰雅族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賢城(2002),都市邊緣原住民家庭生活之考察-以三鶯部落阿美族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
張玲玲 (2004) ,原住民族部落發展旅遊之探討-以可樂部落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木柱(1987),阿美語泰雅兩族的現代適應比較研究,國科會。
陳明珍(2005),析論原住民飲酒文化與其文學的關係,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章英華、林季平(2008),台灣原住民的遷移與社會經濟地位之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彭毓珍(2002),台灣股票與指數期貨市場投資者行為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班碩士論文。
游淑妃(2001),家計部門儲蓄行為之決定因素,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黃樹民 (2008),全球化與台灣原住民基本政策之變遷與現況,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楊長鎮(2000),土地與殖民(資源掠奪、生態變遷與土地所有制)一個初步觀察,新世紀夥伴關係週年研討會。
楊朝成、陳勝源(2006),投資學,臺北,華泰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 部落遷徙與拓展。台北:世界新專觀光宣導科。
臺北縣政府(2008),臺北縣原住民族就業及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顏愛靜、楊國柱 (2004),原住民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板橋,稻香出版社。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6921050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2105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翁永和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呂紹錦zh_TW
dc.creator (作者) 呂紹錦zh_TW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Apr-2010 18:11:10 (UTC+8)-
dc.date.available 9-Apr-2010 18:11:1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Apr-2010 18:11:1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692105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81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921050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臺灣原住民是這塊土地上重要的大自然文化資產之一;他們縱橫在這個島嶼的山林與海洋間千百年,生活智慧是採取與山林、海洋、大自然互動和諧的自然演替,各族群發展出自己的「原生知識」、獵場及祖靈。原住民沒有文字記載,千百年來當地族群不斷口語相傳,傳遞著各部族的生活智慧與傳承,因而孕育出各族群繽紛多彩俱獨特性的原住民文化。
      自17世紀後的臺灣經歷西、荷、明鄭、滿清、日據、國民政府等四百多年不同政權的移轉統治,就不斷受到外族武力、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政策性的壓迫,代表當地族群生活智慧的原生知識被視為無商業價值而棄置;各級政府在推動政策時並未對其文化的差異性而有特殊考量,輔導其達到自主發展的目標,致使他們無法融入主流文化,造成所有原住民族不但在傳統與現代銜接上出現結構上的問題,加上原住民對金錢的儲蓄投資觀念薄弱,他們都成為經濟弱勢族群。
      原住民家庭經濟狀況低落為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 本研究旨在探討原住民投資收益佔經濟戶長收入的比例。除應用行政院原民會95年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報告之數據資料作實證分析外,亦蒐集國內外文獻、論文資料予以分析,藉以由原住民投資與儲蓄之狀況,瞭解臺灣原住民所得偏低,投資與儲蓄的習慣尚待建立,是否就是其成為經濟弱勢的主因,並期待透過本研究找出原住民投資的決定因素,藉以找出解決方案,作為政府擬定原住民政策時的參考,以幫助原住民走出貧窮及悲情。
      經本研究之主要發現:解釋變數儲蓄、性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年齡、每月租金、房貸、各項消費信貸、個人所得及家庭所得等,經以probit與logit之模型作迴歸分析的結果,都是具有影響力。以研究結果對政府部門的建議為,一要提升原住民教育程度;二為提高勞保就保率與降低職災;三為加強宣導戒除菸酒及檳榔習慣;四為原住民應有儲蓄及投資習慣;五為原住民本身也應走出悲情,不再藉酒澆愁,重新展現他們應有的自信與能力之優越感。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內容、範圍及限制………………………………………………3
     
     第貳章、原住民的經濟生活現況分析
     
     第一節 原住民的經濟狀況……………………………………………………7
     第二節 原住民收入的狀況分析………………………………………………8
     第三節 影響原住民投資的因素素……………………………………………12
     第參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 與原住民投資相關文獻………………………………………………25
     第二節 臺灣原住民的生活文化………………………………………………28
     第三節 日治時代的原住民策略………………………………………………31
     第四節 原住民就業問題………………………………………………………35
     第肆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 樣本選取與資料來源…………………………………………………42
     第二節 樣本分析………………………………………………………………42
     第三節 實際模型設計…………………………………………………………44
     第四節 變數的定義……………………………………………………………45
     
     第伍章、實證分析…………………………………………………………… 56
     
     第六章、結論
     
     第一節、研究結論……………………………………………………………62
     第二節、建議…………………………………………………………………64
     
     參考文獻………………………………………………………………………67
     
     目錄表
     
     表2-1 投資與儲蓄狀況及金額-依經濟戶長特徵分類………………… 17
     
     表2-2 個人每月收入狀況表………………………………………………18
     
     表2-3 家庭收入狀況表……………………………………………………18
     
     表2-4 原住民家庭消費支出按消費型態表………………………………19
     
     表2-5 台灣地區簡易生命比較表(平均餘命)……………………………19
     
     表2-6 原住民家庭消費支出與消費傾向及儲蓄率………………………20
     
     表2-7 原住民家庭可支配所得換算全體家庭所得分位組………………20
     
     表2-8 原住民家庭消費支出與消費傾向及儲蓄率………………………21
     
     表2-9 原住民家庭與全體家庭年可支配所得按戶數五等分位組………22
     
     表2-10 原住民家庭可配所得換算全體家庭分位組及貧窮率……………23
     
     表2-11原住民消費性、創業性及自有住宅貸款金額及每月還款分析…24
     
     表4-1 實證結果影響方向…………………………………………………48
     
     表4-2 研究變數表…………………………………………………………49
     
     表4-3 以性別區分投資與否、投資工具之統計表………………………52
     
     表4-4 以年齡區分投資與否、投資工具、投資密度之統計表…………53
     
     表4-5 以教育程度區分投資與否、投資工具、投資密度之統計表………54
     
     表4-6 以婚姻狀況區分投資與否、投資工具之統計表 …………………55
     
     表5-1 以probit模型分析表………………………………………………60
     
     表5-2 以logit 模型分析表………………………………………………61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2105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原生知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弱勢族群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原住民投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probit與logit模型zh_TW
dc.title (題名) 原住民投資與否的決定因素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n detrtminats of Aboriginals` investment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慧群(1996),歷史變遷中泰雅人兩性關係之探討,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蘭君 (2002),現階段原住民婦女的婚姻現象,臺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慶忠(2000),花蓮縣秀林鄉原住民自殺事件與社會亂象初探-從洪強森 的自殺事件談起,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主計處(2001),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主計處(2005),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2),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2),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十週年施政成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都市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暨都市原住民生 活狀況調查暨都市原住民生活發展計畫(第三期)執行評估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中程施政計畫(九十四年至九十七年),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天泰、陳紫娥、王蘭君、李淑儀、官孟璋、官秀珠、姜明義、陳克蕙(2007), 台灣原住民族導論-文化教育篇,臺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亦園(198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艾珊(2007),探討個別投資人之資產配備,輔仁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所 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惠民 (2008),台灣社會遷移下的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回顧與展望,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大為 (2008),原住民部落經濟發展之探討-以阿里山鄉茶山村和美村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江義(2008),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建構的省思(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上課講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忠雄(2005),原住民的教育與就業問題之探討-以烏來泰雅族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柯賢城(2002),都市邊緣原住民家庭生活之考察-以三鶯部落阿美族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玲玲 (2004) ,原住民族部落發展旅遊之探討-以可樂部落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木柱(1987),阿美語泰雅兩族的現代適應比較研究,國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明珍(2005),析論原住民飲酒文化與其文學的關係,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章英華、林季平(2008),台灣原住民的遷移與社會經濟地位之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毓珍(2002),台灣股票與指數期貨市場投資者行為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淑妃(2001),家計部門儲蓄行為之決定因素,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樹民 (2008),全球化與台灣原住民基本政策之變遷與現況,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長鎮(2000),土地與殖民(資源掠奪、生態變遷與土地所有制)一個初步觀察,新世紀夥伴關係週年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朝成、陳勝源(2006),投資學,臺北,華泰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 部落遷徙與拓展。台北:世界新專觀光宣導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北縣政府(2008),臺北縣原住民族就業及生活狀況調查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顏愛靜、楊國柱 (2004),原住民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板橋,稻香出版社。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