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從工作塑造看工作創新-以台灣大車隊為例
Job Innovation from Job Crafting- A Study of Emergent Practice of Taiwan Taxi Cabbies
作者 吳昭怡
Wu, Jau Yi
貢獻者 蕭瑞麟
Hsiao, Ruey Lin
吳昭怡
Wu, Jau Yi
關鍵詞 工作
創新
工作塑造
工作設計
計程車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23-Apr-2010 19:24:47 (UTC+8)
摘要 本文主題為從工作塑造觀點來看計程車司機的工作創新。
     過去的組織學觀點裡,工作是由管理人來定義,組織需要什麼功能,就依此去打造職缺,所以是因事就人。這樣的做法,往往造成員工對現況不滿,消極者繼續待在原職,卻發揮不出最大效力。更有甚者,選擇直接離開組織,造成人才流失的危機。因此,西方管理學界主張,讓員工自行塑造工作樣貌,而在重塑的過程裡,也有機會為組織帶來創新。
     在本研究裡,我們以計程車司機做為研究對象,觀察理論在現實的工作現場究是如何實踐出來。在第肆章所描述的六個個案,皆來自台灣大車隊的別緻社群。這是一個自發性成立的司機社群,從生理及心理層面,在在填補司機因職責或社會認同上而引發的不滿足。
     從源頭來看,在六個個案裡,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司機,在不同的時空,會產生不同的工作塑造動機。由此可知,「個人脈絡」對司機進行工作塑造的影響力。再從結果來看,社群在工作塑造的過程裡,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透由社群,資深成員得以傳播對工作、對自我的正向態度與行為,而新進成員也因此有了工作塑造的動機與方向感。本文認為,社群在計程車司機所處的「工作脈絡」裡,的確有促進工作塑造的效用存在。
     基於上述發現,本研究建議台灣大車隊可透過這六個工作塑造的實務,重新省思現有營運策略。意即,除了從經濟目的影響司機行為,亦可從心理需求著手。
     在隊員招募上可加重對其人格特質的評量,以篩出有潛力的工作塑造者。訓練部分,除了車機使用和公司規範的教導,亦可循序漸進導入服務概念。工作塑造的結果,若是沒有得到組織回應,恐會造成員工士氣低迷。是故,台灣大車隊應加強和隊員間的溝通與互動,及時給予表現出正向態度與行為的司機肯定與支持。另外,也可鼓勵成立如別緻般的非正式社群,促成更多元的工作創新。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章節安排.......................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研究概念.........................5
     第二節 專有名詞定義.......................7
     第三節 理論解讀.........................10
     第四節 理論貢獻.........................11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個案選擇.........................13
     第二節 資料搜集.........................15
     第三節 資料分析.........................18
     第肆章 個案描述
     第一節 台灣計程車產業概況....................19
        一.計程車產業的現況與挑戰.................19
        二.計程車司機在台灣社會的角色...............21
     第二節 個案公司介紹.......................23
        一.台灣大車隊.......................23
        二.別緻社群........................26
          (一)互動方式......................26
          (二)運作關鍵......................27
          (三)社群特色......................28
     第三節 工作塑造實務描述.....................30
        一.司機K,僕人司機....................30
        二.司機L,線上教育電台主持人...............39
        三.司機S,護士司機....................36
        四.工作塑造者對社群的影響.................42
          (一)司機T.......................43
          (二)司機M...................... 44
     (三)司機N.......................45
     第四節 本章結論........................46
     第伍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理貢獻........................49
     第二節 實務貢獻........................51
     第三節 研究反思........................52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54
     第二節 研究限制........................55
     第三節 研究建議........................56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1.中國運輸學會,「臺北地區計程車營運情形調查期末報告」,民97年。
2.台北市政府主計處,「交通部台灣地區計程車營運狀況調查報告」,民97年。
3.周文生,「台灣省八十七年度計程車評鑑及其管理改善之研究」,台灣省政府交通處委託警察大學交通系,民85年。
4.肯.羅賓森,「讓天賦自由」,天下文化出版,民97年
5.彼得.杜拉克著、上田惇生編,「工作的哲學」,商周出版,民93年。
6.紀伯倫,「先知」,三久出版,民84年。
7.侯勝宗,「地方知識、機構環境與跨國科技採用,台灣大車隊與新加坡康福車隊個案研究」,民93著。
8.侯勝宗,「科技心理擁有感、在地知識與科技採用:科技意會觀點」,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5年。
9.侯勝宗,「科技意會-衛星創新派遣服務,」培生出版,民97年。
10.陳則文,「多元工作實務對於科技使用與創新結果影響之研究-以台灣大車隊為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7年。
11.徐文彥,「綠色運輸之計程車議題」,台灣綠黨議題評論,民96年。
12.張學孔、吳奇軒、陳育生,「計程車產業政策關鍵改善因素分析」,中國民國運輸年會論文集,民97年。
13.張學孔、吳奇軒、王冠堯、李心怡,「Web Taxi互動式網路派遣計程車創新服務」,土木水利35卷6期,民97年。
14.經濟日報,「全倫敦計程車執照 須熟25,000條街」,民97年。
15.經濟日報,「論專業,倫敦計程車排第一」,民97年。
16.蕭瑞麟,「不用數字的研究」,培生出版,民95年。
二.英文部分
1.Center for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 University of Michigan, Ross School of Business. What is Job Crafting and Why Does it Matter? (Berg, Dutton and Wrzesniewski rev. 2008)
2.Hannah Seligson, Former Bankers Turn to a Creative Plan B,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26, 2008
3.Wrzesniewski, A., & Dutton, J. E. (2001). Crafting a job: Revisioning employees as active crafters of their 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6(2), 179-201.
4.Wrzesniewski, A. (2002). “It’s not just a job”: Shifting meanings of work in the wake of 9/11.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 11(2), 230-23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商管專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AMBA)
97380035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38003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蕭瑞麟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Hsiao, Ruey Li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吳昭怡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u, Jau Y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吳昭怡zh_TW
dc.creator (作者) Wu, Jau Yien_US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3-Apr-2010 19:24:47 (UTC+8)-
dc.date.available 23-Apr-2010 19:24:4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3-Apr-2010 19:24:4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38003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93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商管專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A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38003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主題為從工作塑造觀點來看計程車司機的工作創新。
     過去的組織學觀點裡,工作是由管理人來定義,組織需要什麼功能,就依此去打造職缺,所以是因事就人。這樣的做法,往往造成員工對現況不滿,消極者繼續待在原職,卻發揮不出最大效力。更有甚者,選擇直接離開組織,造成人才流失的危機。因此,西方管理學界主張,讓員工自行塑造工作樣貌,而在重塑的過程裡,也有機會為組織帶來創新。
     在本研究裡,我們以計程車司機做為研究對象,觀察理論在現實的工作現場究是如何實踐出來。在第肆章所描述的六個個案,皆來自台灣大車隊的別緻社群。這是一個自發性成立的司機社群,從生理及心理層面,在在填補司機因職責或社會認同上而引發的不滿足。
     從源頭來看,在六個個案裡,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司機,在不同的時空,會產生不同的工作塑造動機。由此可知,「個人脈絡」對司機進行工作塑造的影響力。再從結果來看,社群在工作塑造的過程裡,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透由社群,資深成員得以傳播對工作、對自我的正向態度與行為,而新進成員也因此有了工作塑造的動機與方向感。本文認為,社群在計程車司機所處的「工作脈絡」裡,的確有促進工作塑造的效用存在。
     基於上述發現,本研究建議台灣大車隊可透過這六個工作塑造的實務,重新省思現有營運策略。意即,除了從經濟目的影響司機行為,亦可從心理需求著手。
     在隊員招募上可加重對其人格特質的評量,以篩出有潛力的工作塑造者。訓練部分,除了車機使用和公司規範的教導,亦可循序漸進導入服務概念。工作塑造的結果,若是沒有得到組織回應,恐會造成員工士氣低迷。是故,台灣大車隊應加強和隊員間的溝通與互動,及時給予表現出正向態度與行為的司機肯定與支持。另外,也可鼓勵成立如別緻般的非正式社群,促成更多元的工作創新。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章節安排.......................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研究概念.........................5
     第二節 專有名詞定義.......................7
     第三節 理論解讀.........................10
     第四節 理論貢獻.........................11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個案選擇.........................13
     第二節 資料搜集.........................15
     第三節 資料分析.........................18
     第肆章 個案描述
     第一節 台灣計程車產業概況....................19
        一.計程車產業的現況與挑戰.................19
        二.計程車司機在台灣社會的角色...............21
     第二節 個案公司介紹.......................23
        一.台灣大車隊.......................23
        二.別緻社群........................26
          (一)互動方式......................26
          (二)運作關鍵......................27
          (三)社群特色......................28
     第三節 工作塑造實務描述.....................30
        一.司機K,僕人司機....................30
        二.司機L,線上教育電台主持人...............39
        三.司機S,護士司機....................36
        四.工作塑造者對社群的影響.................42
          (一)司機T.......................43
          (二)司機M...................... 44
     (三)司機N.......................45
     第四節 本章結論........................46
     第伍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理貢獻........................49
     第二節 實務貢獻........................51
     第三節 研究反思........................52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54
     第二節 研究限制........................55
     第三節 研究建議........................56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章節安排.......................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研究概念.........................5
     第二節 專有名詞定義.......................7
     第三節 理論解讀.........................10
     第四節 理論貢獻.........................11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個案選擇.........................13
     第二節 資料搜集.........................15
     第三節 資料分析.........................18
     第肆章 個案描述
     第一節 台灣計程車產業概況....................19
        一.計程車產業的現況與挑戰.................19
        二.計程車司機在台灣社會的角色...............21
     第二節 個案公司介紹.......................23
        一.台灣大車隊.......................23
        二.別緻社群........................26
          (一)互動方式......................26
          (二)運作關鍵......................27
          (三)社群特色......................28
     第三節 工作塑造實務描述.....................30
        一.司機K,僕人司機....................30
        二.司機L,線上教育電台主持人...............39
        三.司機S,護士司機....................36
        四.工作塑造者對社群的影響.................42
          (一)司機T.......................43
          (二)司機M...................... 44
      (三)司機N.......................45
     第四節 本章結論........................46
     第伍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理貢獻........................49
     第二節 實務貢獻........................51
     第三節 研究反思........................52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54
     第二節 研究限制........................55
     第三節 研究建議........................56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38003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工作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創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作塑造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作設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計程車zh_TW
dc.title (題名) 從工作塑造看工作創新-以台灣大車隊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Job Innovation from Job Crafting- A Study of Emergent Practice of Taiwan Taxi Cabbie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中國運輸學會,「臺北地區計程車營運情形調查期末報告」,民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台北市政府主計處,「交通部台灣地區計程車營運狀況調查報告」,民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周文生,「台灣省八十七年度計程車評鑑及其管理改善之研究」,台灣省政府交通處委託警察大學交通系,民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肯.羅賓森,「讓天賦自由」,天下文化出版,民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彼得.杜拉克著、上田惇生編,「工作的哲學」,商周出版,民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紀伯倫,「先知」,三久出版,民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侯勝宗,「地方知識、機構環境與跨國科技採用,台灣大車隊與新加坡康福車隊個案研究」,民93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侯勝宗,「科技心理擁有感、在地知識與科技採用:科技意會觀點」,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侯勝宗,「科技意會-衛星創新派遣服務,」培生出版,民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陳則文,「多元工作實務對於科技使用與創新結果影響之研究-以台灣大車隊為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徐文彥,「綠色運輸之計程車議題」,台灣綠黨議題評論,民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張學孔、吳奇軒、陳育生,「計程車產業政策關鍵改善因素分析」,中國民國運輸年會論文集,民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張學孔、吳奇軒、王冠堯、李心怡,「Web Taxi互動式網路派遣計程車創新服務」,土木水利35卷6期,民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經濟日報,「全倫敦計程車執照 須熟25,000條街」,民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經濟日報,「論專業,倫敦計程車排第一」,民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蕭瑞麟,「不用數字的研究」,培生出版,民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Center for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 University of Michigan, Ross School of Business. What is Job Crafting and Why Does it Matter? (Berg, Dutton and Wrzesniewski rev. 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Hannah Seligson, Former Bankers Turn to a Creative Plan B,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26, 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Wrzesniewski, A., & Dutton, J. E. (2001). Crafting a job: Revisioning employees as active crafters of their 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6(2), 179-2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Wrzesniewski, A. (2002). “It’s not just a job”: Shifting meanings of work in the wake of 9/11.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 11(2), 230-234.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