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題名 我國勞動爭議處理規範之研究-以一九九二年基隆客運勞動爭議案為例
作者 李文輝
Li, Wen Hui
貢獻者 黃程貫
李文輝
Li, Wen Hui
關鍵詞 勞動三權     
勞動爭議
勞資爭議
罷工
仲裁
基隆客運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24-Apr-2010 15:27:14 (UTC+8)
摘要 台灣勞工意識從殖民時期萌芽,始終受到戰時或戒嚴體制打壓,一直到1987年解嚴、1988年勞資爭議處理法大幅修法以後,勞動爭議處理才進入法制化時代,但旋即在完全按表操課的1992年基客案中破滅,基客案不僅是最佳試金石、也是最大犧牲品,本文因此選擇以基客案為重心,說明勞動爭議處理規範的概念與定義、基客案過程及相關法理探討、日德美等外國立法例、我國勞動三法關於勞動爭議之現況及修正草案。
 壹 研究發現
 從基客案探討現行制定法上的漏洞:
 1罷工時期:工會法第37條,在勞資爭議期間,雇主或其代理人不得以工人參加勞資爭議為由理由解僱之。勞資爭議處理法第7、8條,調解、仲裁期間,勞資不得有不利對方之行為。
 2仲裁時期:仲委籌組不易、權限不足、強執有待商榷。
 3自救開車時期:罷工行為與爭議手段引發司法問題。
 4纏訟時期:無論是損害賠償案、工資給付案,時間才是勞工殺手。 
 貳、研究心得
 現行殘破之法制,須透過修法及實踐,漸次架構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勞動爭議處理規範。
 參、展望
 勞動三法修法在即,基客案在罷工及交付仲裁時期所生之問題,可望獲得改善:
 一、罷工時期:爭議期間不利之待遇,規定雇主不得因勞工參加勞資爭議而解僱、降職、減薪、或為其他不利之待遇。(工會法草案第33條)
 二、仲裁時期:權利事項可為仲裁標的(勞資爭議處理法草案第5條)。調解或仲裁之強制執行事項,以當事人一方負私法上給付之義務,而不履行其義務時,他方才可得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勞資爭議處理法草案第53條)。
 此外,新訂不當勞動行為制度及裁決程序(勞資爭議處理法草案第36條以下)
 憲改方案朝野對於勞動三權入憲一案有共識,屆時,勞動爭議處理規範之檢討及運用,將可望從更高位階的角度審視。
 肆、建議:
 一、勞動三權入憲。
 二、成立常設性的勞動爭議處理委員會。
 三、設立專責勞工法庭。
 四、修正草案之建議:1.檢討勞動爭議調解先行規定,鼓勵協約仲裁。2.全程保護。3.放寬保護原因限制。4.強化違反規定的法律效果。5.調解、仲裁、裁決委員應有更嚴謹的專業考量。
參考文獻 壹 中文文獻
一 官書
(1) 上海特別市社會局,上海特別市勞資糾紛統計報告,1928年。
(2) 上海特別市勞資糾紛統計,1929年。
(3) 上海特別市社會局,近五年來上海市之勞資糾紛,1934年。
(4) 內政部,國際勞工公約及建議書,1987年。
(5) 司法院第一廳,第十四期司法學務研究會,1986年。
(6) 司法院秘書處,日本國憲法判例譯本,司法週刊雜誌社,1990年。
(7)司法院,司法統計提要。
(8) 立法院秘書處,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工會法修正草案」案,五案合併,2003年。
(9) 立法院秘書處,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勞資爭議處理法修正草案」案,三案合併,2003年。
(10) 立法院秘書處,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團體協約法修正草案」案,2003年。
(1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日本勞動委員會組織與功能之研究,1992年。
(12)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日本工會法,1988年修正。
(13)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日本勞動關係調整法,1988年。
(14)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事業單位勞動條件概況調查。
(15)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產業工會概況調查表。
(16)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統計年鑑,2003年。
(17)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統計月報,2004年。
(18)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檢查年報,2003年。
(19)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資關係中介團體調處勞資爭議規範之研究,2003年。
(20)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資爭議處理實例解說,1998年。
(2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資爭議情勢分析報告,2003年。
(22)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資爭議處理法規及解釋彙編,2003年。
(23)法務部,仲裁法規彙編,2000年。
(24)國民大會秘書處,國民大會實錄,1992年重印版。
二 專書

(1) 丁幼泉,勞工問題,台灣中華書局,1971年。
(2) 中華民國勞動法學會,勞動法裁判選輯(一),元照出版公司,1998年,初版2刷。
(3) 中華民國勞動法學會,勞動法裁判選輯(二),元照出版公司,1998年,初版2刷
(4) 中華民國勞動法學會,勞動法裁判選輯(三),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初版一刷
(5) 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勞資爭議處理之國際比較,1992年。
(6) 王泰升,台灣日治時代的法律改革,聯經出版公司,1999年。
(7) 史尚寬,勞動法原論,自刊,1978年,重刊。
(8) 史尚寬,民刑法論叢,自刊,1973年。
(9) 台北縣政府勞工教育資訊發展中心,基客抗爭戰火錄,1992年。
(10) 台灣勞工陣線,台灣勞工的主張-2000年勞動政策白皮書,勞動者雜誌社,1999年,初版。
(11) 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編印,國際人權國內法化之方法與策略,2003年。
(12) 呂榮海,罷工的法律-勞資糾紛案件,蔚理法律,1989年。
(13) 呂榮海,日本勞動委員會組織與功能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2年。
(14) 李允傑,台灣工會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巨流圖書公司,1992年。
(15) 李震山,警察任務法論,登文書局,1998年,增訂四版。
(16) 李沛良, 社會研究的統計分析,巨流圖書公司,1998年。
(17) 何孝元,誠實信用原則與衡平法,三民書局出版,1992年。
(18) 林更盛,勞動法案例研究,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初版
(19)林宗弘、鄭力軒、徐千惠、廖郁毓、林良榮、廖偉程合著,打拚為尊嚴-大同工會奮鬥史,台灣勞工陣線,2000年。
(20)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釋論,三民書局,1997年,改訂第五十八版。
(21)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第4冊),三民書局,1993年,六版。
(22) 林錫堯,論人民聲請解釋憲法之制度,世一書局,1984年。
(23) 林萬億,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巨流出版社,1994年,一版一刷。
(24) 周憲文,日據時代台灣經濟史,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25) 法務部,我國現行法制用詞用語及格式之研究,法務通訊雜誌社,1989年。
(26) 吳庚,韋伯的政治理論及其哲學基礎,聯經出版社,1993年。
(27) 范珍輝、黃亮演、江林英基、黃維憲,社會運動,空中大學,1998年。
(28) 施啟揚,民法總則,三民書局,1987年。
(29) 洪鎌德,法律社會學,揚智文化出版,2001年。
(30) 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巨流,1990年。
(31) 許慶雄,憲法入門,月旦出版公司,1991年,初版一刷。
(32) 陳雲中、保險學要義-理論與實際,1993年,修訂初版。
(33) 陳國鈞,勞工問題,三民書局,1997年,三修訂五版。
(34) 陳國鈞,現代勞工問題及勞工立法(下),正光書局,1985年。
(35) 陳新民,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冊)(下冊),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五版一刷。
(36) 陳繼盛,勞工法論文集,陳林基金會,1994年,初版。
(37) 陳繼盛,我國現行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之研討,民事法律專題研究(三),司法週刊社,1994年。
(38) 陳繼盛,勞資爭議法制之基本認識,勞工法論文集,陳林法學文教基金會,1994年,初版一刷。
(39) 勞動人權協會,台灣勞動人權報告,1992年。
(40) 張天開,各國勞資關係制度,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
(41) 張世賢,各國憲法彙編,中華民國公共行政學會,1995年。
(42)張登科,強制執行法,1993年,五版。
(43) 張瑞猛、劉志鵬、楊世雄,勞資倫理的重建,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90年,二版。
(44) 張濟平,「不公平勞動行為與罷工」-美國案例探討,刊載於勞資關係叢書19處理勞資爭議之策略與技巧,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1989年,初版。
(45) 黃程貫,勞動法,空中大學,2001年,修訂再版。
(46)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初版。
(47) 黃維幸,法律與社會理論的批判,時報文化,1991年。
(48) 黃瑞棋,批判社會學,三民書局,1996年。
(49) 詹火生,從衝突理論觀點看勞雇關係,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1989年。
(50) 蔡墩銘,刑法總論,三民書局,1996年。
(51) 蔡墩銘,德日刑法典,1993年。
(52) 蔡維音,社會國之法理基礎,正典出版文化有限公司,2001年,一版。
(53) 楊與齡,強制執行法論,1986年,七版
(54) 澄社、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司法的重塑,民間司法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一),桂冠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再版1刷。
(55) 鄭玉波,民法總則,五南圖書公司,1990年。
(56) 劉志鵬,勞動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初版一刷。
(57) 劉志鵬,勞動法解讀,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初版二刷。
(58) 衛民、許繼峰著,勞資關係與爭議問題,空中大學,2001年,初版三刷。
(59) 鍾維達、王淑芬、李建昌合編輯,台灣工運經驗,前衛出版社,1993年。
(60) 簡良機,勞資爭議立法規範及處理制度之研究,五南圖書公司,1991年。
(61) 羅運炎,中國勞工立法,中華書局,1931年。
(62) 蘇永欽,民法經濟法論文集(一),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26),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1988年。

三 譯書
(1) Chester James Antieau著,黎建飛譯,美國憲法解釋與判例,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2) Edgar Bodenheimer(博登海默)著,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律方法,鄧正來譯,漢興出版社,1999年。
(3) Edward S. Corwin∮J.W. Peltason (柯威恩,帕特森)著,Understanding the Constitution(美國憲法釋義),結構編輯群譯,結構群,1992年。
(4) Georg Kneer, Armin Nassehi 著,盧顯貴譯,盧曼社會系統理論導引,巨流,1998年。
(5) Greg J. Bamber, Russell D. Lansbury and Joseph S. Lee等原著,李誠(Joseph S. Lee) 等編譯,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mployment Relations(比較勞資關係),華泰文化事業 ,2000年。
(6) k.Marx and F.Engel(馬克思,恩格斯)著,吳家駟譯,資本論,時報出版公司,1994年,初版四刷。
(7) Lawren M. Friedman 著,吳錫堂、楊滿郁合譯,鄭哲民校訂,法律與社會,巨流,1991年。
(8) Lewis A. Coser(科塞)著,孫立平等譯,社會衝突的功能,久大、桂冠聯合出版,1991年。
(9) Roger Cotterrell (羅傑科特威爾著),法律社會學導論,結構編輯群譯,結構群,1991年。
(10) William M Evan 著,鄭哲民譯,法律社會學,巨流出版公司,1996年。
(11) 大須賀明著,生存權論,林浩譯,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初版一刷。
(12)朱建民原譯、陳沖、張桐瑞增譯,國民大會秘書處編,新編世界各國憲法大全,六冊,1996年。
(13)阿部照哉、池田政章、初宿正典、戶松秀典等著,周宗憲譯,許志雄憲法(下)-基本人權篇,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初版一刷。
(14)許世楷譯,日本國憲法,世界各國憲法選集,前衛,1995年。

四 學位論文

(1) 丁嘉慧,不當勞動行為規範之研究,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2) 王金豐,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中國家角色之研究-中德法制之比較,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3) 古楨彥,澳洲勞資爭議強制仲裁制度之研究-兼論我國之勞資爭議仲裁制度,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4) 江玉梅,我國勞資爭議仲裁法制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5) 李鋒燮,中韓兩國罷工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6)林俊言,論非列舉權利之憲法保障,以憲法第二十二條的功能與操作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7)林炫秋,論罷工權之行使與限制-中德法制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8)施美汝,法律在台灣勞資爭議扮演之角色研究-以基隆客運公司勞資爭議案為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9)洪士淵,活法、國家法與台灣勞資關係,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10)陳彥良,論勞動者消極團結自由-以中、德之法制為中心,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11)詹振寧,勞動集體爭議行為正當性之研究-社會相當性理論之具體適用,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12)蔡炯燉,勞動集體爭議權之研究ˍ中美日三國法制之比較,政大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13)趙仲萱,大眾運輸業勞工集體爭議行為規範之研究,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14)劉邦棟,勞工爭議行為法律問題之研究,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15)蕭光強,制度性保障之研究-理論的回顧與展望,第三章,輔大法研所碩士論文,2001年。
(16)蕭宗慶,勞動仲裁與法院關係之研究-中美制度之比較,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五 期刊研究報告
(1) 丁嘉慧,美國不當勞動行為概觀,石油勞工,1994年。
(2) 丁嘉慧,不當勞動行為規範概論,勞工之友第527期,1994年。
(3) 王振寰、方孝鼎,國家機器、勞工政策與勞工運動,「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灣社會研究期刊第十三期,台灣社會研究出版。
(4) 王松柏,勞資爭議行為之法律效果,勞動法裁判選輯(二),元照出版公司,1998年初版2刷。 
(5) 王崇名,西方之社會正義的法社會學理解-由黑格爾、馬克思與韋伯比較反省之,思與言第34卷第4期,思與言雜誌,1996年。
(6) 方孝鼎,過度順從、激進挑戰與新抗爭文化:基隆客運罷工事件初探,中國論壇第22期,32卷第11期,中國論壇出版,1992年。
(7) 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第十四輯,勞資爭議處理法中仲裁制度之理論與實務」座談會,1993年。
(8) 台北縣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台北縣勞資爭議案件分析研究報告,1992年。
(9) 台北縣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基客事件相關文件,從基客事件看勞工法令研討會教材(一),1992年。
(10)台北縣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勞動爭議概論,從基客事件看勞工法令研討會教材(二),1992年。
(11)台北縣政府勞工局,勞資關係叢書,1992年。
(12)古松茂,日本勞動委員會之組織與功能,勞工行政第79期,1994年。
(13)古松茂,勞資爭議處理修法方向,全總會訊,第12卷,第1期,2000年。
(14)司法研究年報第十輯,選輯(一),我國現行勞資爭議處理之問題,司法週刊雜誌社印行,1980年。
(15)丘周剛,罷工行為的法律效果,經社法制論叢9 期,行政院經建會,1992年。
(16)朱石炎,論罷工,法令月刊第四十卷第七期,1989年。
(17)呂榮海,勞工團結權與企業管理的侵害與救濟,法學叢刊,第137期,1990年。
(18)呂榮海,勞動法法源(一),法學叢刊,第138期,1990年。
(19)李木貴,判決離婚原因「犯不名譽之罪」的界定-法解釋學、法社會學、
比較法的運用(三),法務通訊第1776期,法務通訊雜誌社,1996年。
(20) 李文輝,勞資爭議事件與勞工權益之保障,台北縣政府勞工局勞資關係叢書系列之1,1994年。
(21)林又年,勞保辭典-繼續參加勞工保險(上)(下),分載於勞工月刊第35期、36期,1978年。
(22)林子儀,言論自由的限制與雙軌理論,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祝壽論文集,月旦出版社,1997年。
(23)林大鈞,我國勞動條件檢查之理想與實際,政治大學勞動學報第5期,1996年。
(24)林宏仲,工會爭議行為之探討,勞工研究季刊第90期,1988年。
(25)林佳和,論警察權之干預勞資爭議事件,道南法語,創刊號,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會,1991年出版。
(26)林佳和,德國的勞動司法制度,勞動者雜誌116號,2000年。
(27)林佳和,勞工案件專家參審之問題試探,律師雜誌,第253期,2000年。
(28)林紀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憲法的主要趨勢,國民大會憲政研討會,世界各國憲法大全,第六冊,1978年。
(29)林俊益,從商務仲裁談勞資爭議仲裁,台灣省勞資關係協會,台灣省商業會、台灣省榮工處主辦,勞資爭議處理制度前瞻系列專題講座第三場次,1994年。
(30)林顯宗,日本的終身僱用制-勞資和諧之分析,政治大學學報第64期,1992年。
(31)吳水郎,他山之石-論不當勞動行為,勞工研究季刊,第94期,1989年。
(32)吳乃德、廖錦桂,帝國大反擊、解僱工會幹部、勞資關係和諧和階級衝突。中研院主辦「勞動市場與勞資關係研討會」,1993年。
(33)吳庚,基本權的三重性質,司法院秘書處,司法院大法官釋憲五十周年論文集,1998年。
(34)吳育仁,美國勞資集體協商政策中經營管理權和工作權之界線:從協商議題之分類與法律效果觀察,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2卷第1期,2003年。
(35)明松,台灣地區民營汽車客運業勞資關係之探討,中國勞工,第922期,1993年。
(36)姜波,日本企業經營上的三件「神器」,中國經濟第519期,1993年。
(37)洪鎌德,法律社會學之探討,全國律師2月號,全國律師雜誌社出版,2000年。
(38)洪鎌德,馬克思法律社會學的析評,法令月刊第52卷第10期,法令月刊出版,2001年。
(39)夏林清、鄭村祺,站上罷工第一線-由行動主體的角度看1989 年遠化5月罷工抗爭的發生及影響,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3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2。
(40) 徐振國,台灣威權體制的蛻變與發展,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4年。
(41)翁岳生等,人權保障違憲審查之開展,月旦法學評論,第98期,2003年。
(42) 許聞天,中國工人運動史初稿,中央社會部,1940年。
(43) 許慶雄,勞工權利與憲法,律師雜誌第219期,1997年。
(44) 許志雄,人權規定之第三人效力,月旦法學雜誌,1995年。
(45) 陳伸賢,當前國內勞資爭議情勢分析及新的一年工作重點,勞工行政,第59期,1993年。
(46)陳建文,從基客勞資爭議所引發之司法訴訟案件看現行司法制度及未來修法方向,「從基客罷工司法訴訟案談罷工的法律問題」研討會資料,1996年。
(47)陳建文,勞動判決評釋-統聯客運公司V.S.余世昌之解僱案。「勞工研究」學術研討會,政大、中正、文化勞研所聯合主辦,1995年,台北劍潭活動中心。
(48)陳達,中國勞工問題,商務印書館,1929年。
(49)陳繼盛,建立勞工法規完整體系之研究,行政院1982年度研究經費補助專案,1982年。
(50)陳繼盛,企業外處理勞資爭議之制度設計,處理集體勞資爭議之策略與技巧,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1989年,
(51)陳繼盛,勞工政策與立法,司法院第一廳編,民事法律專題研究(三),1986年。
(52)陳繼盛,勞資爭議行為規範與處理規範之研究,民事法律專題研究(六),司法院司法業務研究會第14期研究專輯,1989年。
(53)張烽益,雇主不當勞動行為規範之探討,台灣勞工季刊第25期,1971年。
(54)許雅惠,美國勞資爭議中聯邦最高法院之角色,美國月刊第9卷第2期,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4年。
(55)許慶雄,人權規定之第三人效力,元旦法學教室(1)公法學篇,2002年,初版第二刷。
(56)梁清金,苗客產業工會爭議行為之探討,勞工研究季刊第94期,1989年。
(57)曾文生,台灣勞動司法的問題及改變的建議,勞動者雜誌第116號,2000年。
(58)曾妙慧,日治時期台灣之勞工運動與勞工權,二十世紀台灣民主發展學術討論會,2003年。
(59)曾妙慧,台灣勞資爭議百年史,由勞資爭議論罷工法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07期,2004年。
(60)黃茂榮、張志銘,交通事業勞資爭議處理辦法之研究(上),植根雜誌第16 卷第4期,植根雜誌,2000年。
(61)黃佩鈺,台灣自主勞動運動新展開-基隆客運勞資紛爭,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雜誌,第427期,1994年。
(62)黃程貫,由罷工權及工作拒絕權之法律性質談勞工集體休假,政大法學評論,第37期,1988年。
(63)黃程貫,勞資爭議法律體系中罷工的概念、功能及基本結構,政大法學評論,第39期,1989年。
(64) 黃程貫,論政治罷工,政大法學評論第40期,1989年。
(65)黃程貫,德國企業危險理論與勞動爭議危險理論,政大法學評論,第46期,1992年。
(66)黃程貫,強制入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3期,1992年。
(67)黃程貫,關於權利事項與調整事項勞資爭議之區分,勞資關係論叢第2期,1994年。
(68)黃程貫主持,憲法秩序下勞動生活基本規範體系之研究一以勞動者基本權為中心,國科會研究計畫專案,計畫編號NSC 81-0301-H-004- 514,1992年。
(69)黃程貫,罷工權之行使及其法律效果,「從基客罷工司法訴訟案談罷工的法律問題」研討會資料,1996年。
(70) 黃越欽,從勞動鬥爭權利到和平義務,政大法學評論第39期,1989年。
(71) 黃越欽,司法院第一廳編,勞動法之基礎理論,民事法律專題研究(六),司法週刊雜誌社印行, 1989年。
(72)黃瑞明,從法社會學的觀點論統聯客運集體罷駛事件與我國罷工法制,台大法學論叢第31卷第3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出版,2002年。
(73)黃瑞明,落後的罷工法制、反動的意識形態,由勞資爭議論罷工法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07期,2004年。
(74)勞動者,「他是您的好朋友,就可以隻手遮天嗎?」,122期,2002年。
(75)勞動基準月刊,基客合法罷工僅得消極的不提供勞務不得積極的占據站區及妨礙公司營運最高法院為勞工行為過當應損害賠償,勞動基準月刊第162期,2000年。
(76)曾吉雄,從基客員工遭解僱事件談起-勞工合法的罷工權,法律與你,第58 期,1992年。
(77)詹振寧,勞動集體爭議行為正當性判斷初探-以刑法上之判斷為主,司法週刊第820、821期,1996年。
(78) 楊通軒,勞工參與企業經營在德國所引起之勞工法問題,法學叢刊第166期,1997年。
(79)楊通軒,爭議行為合法性之判斷基準,勞動法裁判選輯(一),元照出版公司,1998年,初版2刷。
(80)趙剛,非正式網絡、正式社運組織、與民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小型專題研討會之十」,台灣的勞動研究:新的起點,1993年,台北南港。
(81)廖福村,麥斯˙韋伯法律社會學思想之探討,警專學報第二卷第五期,台灣警察專科學校,1998年。
(82)廖義男、現行勞資爭議處理法規與抗爭手段規定之檢討,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19卷第1期,台大法律學系出版,1989年。
(83)廖義男,現行勞資爭議處理法規之缺失與適用疑義之檢討,台大法學論叢,第19卷第1期,台大法律學系出版,1989年。
(84)鄧學良,不當勞動行為與不當爭議行為之救濟與處理,勞工研究季刊第108期,1997年。
(85) 鄧學良,勞資爭議事件與勞工權益之保障,台北縣政府勞工局勞資關係叢書系列之4,1994年。
(86)鄭景文,勞資爭議處理法之研究,司法週刊雜誌社印行,司法研究年報第十輯,選輯(一)1990年。
(87)劉志鵬,不當勞動行為可以解僱嗎?戰略生產力雜誌,1990年。
(88)劉志鵬,評述基隆客運股份有限公司勞資爭議仲裁事件-解釋論及立法論之觀點,收錄於我國勞資爭議仲裁委員與仲裁案例分析,台灣省勞資關係協會,1993年。
(89) 劉志鵬,「 關於基客罷工事件判決引發的幾個法律問題」基隆客運罷工司法訴訟案談罷工的法律問題研討會資料,1996年。
(90) 劉明鏡,勞工法律問題,台北地院七八年度研究發展報告,1989年。
(91) 盧政春,德國之產業民主制度,產業民主與勞工權益研討會資料,1996年。
(92)衛民,我國第3屆勞資爭議仲裁委員基本資料分析-兼論美國仲裁協會勞資爭議仲裁人的資格與甄選過程,台灣省勞資關係協會印行,我國勞資爭議仲裁委員與仲裁案例分析,1993年。
(93)衛民,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之檢討,台灣社會安全五十年勞資關係的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2000年。
(94)謝國雄,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從基客罷工司法訴訟案談罷工的法律問題」研討會資料,1996年,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主辦單位:基隆客運產業工會、全國自主勞工聯盟,1997年。
(95)魏千峰,台鐵工會罷工事件始末,由勞資爭議論罷工法制,月旦法學雜誌,107期,2004年。
(96)魏朝光,爭議行為正當性之探討-從日本的觀念與作法談起,勞工研究季刊,第97期,1990年。
(97)魏朝光,日本勞資爭議處理法制之變革及現狀,勞工研究季刊,第105期,1992年。
(98)蘇永欽,法官是否應有法律違憲審查權,合憲性控制的理論與實際,月旦出版社,1994年。
(99)顧忠華,法治與信任-一個法律社會學的探討,中國比較法學會,1993年。
(100)嚴祥鸞,性別關係建構的科技職場,婦女與兩性關係學刊第四期,台北,台大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1998年。
六 裁判
Ⅰ基客仲裁案聲請強制執行案
(1)1992.8八十一年度仲裁執字第四號。
(2)1992.10八十一年度勞抗字第四號。
Ⅱ基客損害賠償案
(1)八十二年度勞訴字第四四號
(2)八十三年度勞上字第八號
(3)八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三二三四號
(4)八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三二三五號
(5)八十四年勞上更(一)字第六號(八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三二三四號發回更審)
(6)八十五年度台上字第八四六號
(7)八十六年度勞上更字第二十八號(八十五年度台上字第八四六號發回更審)
(8)八十八年度勞上更字第十號
(9)八十九年度台上字第一七九五號
Ⅲ基隆客運工資給付案
(1)八十一年度勞訴字第六○號
(2)八十二年度勞上字第三七號
(3)八十四年度台上字第九六九號
(4)八十四年度台上字第九六八號
(5)八十四年度勞上更(一)字第一五號(八十四年度台上字第九六八號發回更審)
(6)八十五年度勞上更(二)字第一五號
(7)八十七年度台上字第二五五九號
七 報紙
中國時報
台灣立報
聯合報
貳 外文文獻
一 日文
(1) 大野雄二郎,爭議行為法總論,日刊労働通信社,1968年,再版。
(2) 小西國友,長時間 爭議行為 健康保險法等 被保險人資格 有無-本山製作所事件,刊載於 1409號,1994年。
(3) 山本博,附隨的爭議手段,日本労働法學 編集,新労働法講座4勞動爭議,有斐閣,1975年初版第8刷。
(4)下井隆史,労使關係法18講<第15回>違法爭議行為 責任,爭議行為 賃金-爭議行為 労働者 責任、爭議請求權等,法學教室No.165,1994年。
(5) 日本労働省労政局労働法規課編著,再訂新版労働組合法。労働關係調整法,1983年。
(6) 中山和久、深山喜一郎、宮本安美、本田尊正、岸井貞男、佐藤博義、萬井隆令 注釋 労働組合法,労働關係調整法,有斐閣1989年,初版一刷。
(7) 中山和久,本多淳亮 編,基礎法律學大系30労働組合法 基礎,青林書院新社,1982年,初版二刷。
(8) 手塚和彰,文獻研究,爭議行為 民事責任,労働法文獻研究會編,文獻研究労働法學,總合労働研究所,1978年。
(9) 片岡昇,労働法實務大系6使用者 爭議對抗行為,總合労働研究所,1969年初版。
(10) 片岡昇,新版労働法(1)總論,労働團體法,有斐閣,1994年,第三版二刷。
(11) 石井照久,労働法,弘文堂,1980年。
(12) 本多淳亮、久保敬治、片岡昇、下井隆史 編、判例労働法Ⅰ労働組合法、労働關係調整法,三省堂、增補版。
(13)外尾健一,労働團體法,筑摩書房,1978年,初版一刷。
(14)外尾健一,労働法實務大系9 採用、配轉、出向、解僱,總合労働研究所,1980年四版。
(15)外尾健一,労働法入門,有斐閣,1988年三版。
(16)白井泰四郎、花見忠、神代和欣著,労働組合讀本,東洋經濟新報社1986年,初版一刷。
(17)石川吉右衛門,労働組合法,有斐閣,1990年初版七刷。
(18)加藤精英,判例六法,三省堂株式會社,1996年。
(19)西村健一郎,労働爭議 社會保障,久保敬治教授還曆紀念論文集,労働組合法 理論課題,世界思想社,1980年初版。
(20)西村健一郎、林弘子、今野順夫等著,労働法講義3労働者保護法,有斐閣,1992年初版二刷。
(21)西谷敏、協田滋編,派遣労働法律實務,労働旬報社,1987年初版一刷。
(22)西谷敏,労働法 爭點,有婓閣,1979年。
(23)西原道雄,社會保障法、有斐閣、1980年初版6刷。
(24)有泉亨,労働法基本判例案,1977年。
(25)有泉亨,沼田稻次郎、峰村光郎,労働爭議,勁草書房,1958年。
(26)向山寬夫,中國労働法之研究,中央經濟研究所,1968年。
(27)向山寬夫,労働法講說,中央經濟研究所,1980年。
(28)角田邦重、西谷敏、菊池高志著,労働法講義3,労働團體法,有斐閣,1985年,初版一刷。
(29)角田豐 著,佐藤進 校訂、現代法律學全集49新版 社會保障法、青林書院,1994年,新版一刷。
(30) 和田肇、野田進、中窪裕也,労働法世界,有斐閣,1994年,初版一刷,309頁。
(31)東京大學労働法研究會,注釋労働組合法 上卷 序章,總則,労働組合§§1-13,有斐閣,1983年,初版三刷。
(32)東京大學労働法研究會,注釋労働組合法 下卷,有斐閣,1982年,初版一刷。
(33)青木宗也、片岡昇 編,注解法律學全集 労働基準法Ⅱ、育林書院,1995年,初版一刷。
(34)青木宗也、金子征史 共著,労働關係法,日本評論社,1994年,初版一刷。
(35)明說勞災保險法,労働省労働基準局勞災管理課編,労務行政研究所,1993年,三訂新版。
(36)岸井真男,團結權保障と不當労働行為制度,載ジュリスト增刊,有斐閣,1979年。
(37)峰村光郎著,增補公勞法 理論之實際」,勁草,1977年。
(38)神山欣治,労働刑法,東洋書館1951年,三版。
(39)深山喜一郎,爭議權保障之意義,現代勞動法講座5勞動爭議、總合労働研究所,1980年,初版。
(40)清水望,比較憲法講義,青林書院新社,1982年。
(41)菅野和夫,爭議行為 損害賠償,東京大學出版會,1978年,初版。
(42)菅野和夫,労働法,弘文堂,2003年,六版一刷。
(43)渡邊洋三,法社會學と法解釋學,岩波書店,1982年,第二十刷。
(44)莊子邦雄,労働刑法(總論),有斐閣,1975年。
(45)野田進,不利益 解僱,外尾健一編,不當労働行為 法理,有斐閣,1985年,初版1刷。
(46)野村平爾、峰村光郎著,法律學全集48労働關係調整法、公共企業體等労働關係法、公務員労働關係法,有斐閣,1970年初版十四刷。
(47)警備廳警備局,全訂 労働法講座 下,大藏省印刷局,1966年。
(48)道幸哲也,企業情報 組合 開示義務-NLRB(全國勞動關係局) 情報提供命令,季刊労働法107號,1992年。
(49)青野覺,協調締結組合 情報提供義務 範圍,労働法律旬報1331號。
判決
(1)日本最高裁判所大法庭1950年11月15日,刑集4ˍ2257頁
(2)日本最高裁判所大法庭1966年10月26日判決,刑集20卷8號第913頁。
(3)日本最高裁判所大法庭1973年4月25日,刑集27卷4號第547頁,全農林警職法事件判決。
(4)日本最高裁判所大法庭1968年4月9日,民集22卷4號第845頁,醫療法人新光會事件。
(5)大阪地方裁判所,1975年3月14日,判時774頁。
(6)金澤地方裁判所、1976年10月18日,勞判272頁。
二 英文書目
(一)Books、Periodicals & Seminar
1. ACAS ,1988,A Guide for Single Arbitrators,London: Advisory,Conciliation and
Arbitration Service.
2. ACAS ,1997 ,Annual Report 1996 ,London:Advisory,Conciliation and Arbitration Service
3. ACAS ,1998a, Annual Report 1997 London:Advisory,Conciliation and Arbitration Service
4. ACAS ,1998b,”Guide to the Employment Rights (Dispute Resolution) Act 1998”
5.American Arbitration Association, Labor Arbitration: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4.
6.Archibald Cex, Derek Crutis Bok, Robert A. Gorman & Matthew W. Finkin, Labor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 eleventh edition Westbury Foundation Press (1991).
7.Arvid Anderson, Presenting an Interest Arbitration Case: An Arbitrator`s view. 3 The Labor Lawyer 745 (1987).
8.Charles J.Morris,Labor Court:A New Perspective ,in 24th New York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Labor 27 (1971)
9.Christopher W. Moore, The Mediation Process: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Resolving Conflict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986).
10. David M. Trubek, 1972, Marx Weber on Law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Wisconsin Law Review.
11. D. E. Cullen, Introduction to National Emergency Strikes at v (1968)。
12. Dragan Milovanovic, 1994, A primer in the Sociology of Law, New York:Harrow and Heston publishers.
13.D. R. Nolan, Labor Arbitration Law and Practice, 3 (1979).
14.Editors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Negotiation & Contracts, Basic Patterns in Union Contracts,Washington:BNA(12th ed.1989).
15.Effron, The FMCS and the ACAS: Same Job, Different Countries, February, 1990 Labor Law Journal 112.
16. Eugen Ehril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trans. by
Walter L. Moll,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0.
17.F. Elkouri & E. A. Elkouri , How Arbitration Works 118 et seq. (4th ed. 1985 & 1985-89 Supp. 1991).
18. F. James Davis, 1978, Toward a Theory of Law in Society, Sociology Focus Vol.11 No.2, 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
19.Federal Kediation and Conciliation Service, America Works 29 et seq. (1988).
20.Harold J. Datz,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Interest Arbitration and the 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Act, 6 The Labor Lawyer 127 (1990).
21.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Legislative Series, USA1(1935).
22.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Social and Labour Bulletin, (1977).
23.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Geneva, Conciliation and Arbitration Procedures in Labour Disputes, (1980).
24.John R. Sutton, 2001, Law/Society-Origins, Interactions, and Change, Pine Forge Press, SAGE Publitions.
25.Laurence H. Silberman, National Emergency Disputes ── The considerations behind a Legislative Proposal ,4 Georgia Law Review 673(1970)
26.Michael H. Moskow, National Emergency Strikes: The Final Offer, Selection, Procedure and other Options. in 24th New York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Labor 1 (1971).
27.Morris, The Role of Interest Arbitration in a Collective Bargaining System, in The Future of Labor Arbitration in America 197 et seq. (1976).
28.Nicholas Blain, John Goodman and Joseh Loewenberg , Mediation, Conciliation and Arbitration, 126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79 (1987).
29. Nilklas Luhmann, 1989, Law As A Social Syste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 Vol.83,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30.Note, Accommodation of Norris-LaGuardia Act to Other Federal Statutes,72 Harvard Law Review 354 (1958).
31.Prof.N. Valticos,International Labour Orgnization,1979.
32.Richard B. Peterson and Mark R. Peterson , Toward a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Labor Mediation Process, 4 Advances in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141 (1987).
33.Robert. A. Gorman, Basic Text on Labor Law: Unionization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367 (1976).
34.Robert Coulson, Labor Arbitration ── What you need to know 5-9 (revised 3rd ed. 1988).
35. Roo,Annie de and Rob Jagtenberg,1994,Settling Labor Disputes in Europe,Deventer: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
36.R. Blanpa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aedia for Labour Law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14-20-ILO,1989.
37. Roscoe Pound, Jurisprudence, St.Paul, Minn.: West Pub. Co., 1959, Vol.I.
R. W. M. Dias, Jurisprudence, 5th ed., London: Butterworth, 1985.
38.Sharyn L. Roacb Anleu, 2000, Law and Social Change, SAGE Publitions.
Salamon,Michael,1992,,Industrial Relations, 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39.W.Friedmen, Legal Theory, 5th e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
Vago Steven, Law and Society, 6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2000.
40.Prof.N. Valticos,International Labour Orgnization,,1979.
41.United Steelworkers v. American Mfg. Co., 363 U.S. 564 (1960)
42.United States v. Ila Local 418, 335 F. Supp. 501 (N. D. Ill. 1971).
43.United States v. National Karine Engineers` Benef. Association, 294 F. 2d 385 (2d Cir. 1961).
44.United Steelworkers v. United States, 372 F. Supp. 501 ( D. C. Cir. 1966).
(二) Internet Information
1.ACAS ,1998b,”Guide to the Employment Rights (Dispute Resolution) Act 1998”http://dti2infol.dti.gov.uk/erdra/02chpt.htm
2.C87 Freedom of Associ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Organise Convention,
1948,http://ilolex.ilo.ch:1567.
3.C98 Right to Organise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Convention, 1949, http://
ilolex.ilo.ch:1567.
4.R92 Voluntary Conciliation and Arbitration Recommendation, 1951, http://ilolex.
ilo.ch:1567.
5.R94 Co-operation at the Level of the Undertaking Recommendation, 1952, http://
ilolex.ilo.ch:1567.
6. C154 Collective Bargaining Convention, 1981, http://ilolex.ilo.ch:1567.
三 德文
1.Richardi/Wlotzke (Hrsg) , Muenchener Handbuch zum Arbeitsrecht, Band III, Muenchen 1993.
2.Seiter , Hugo, Staatsneutralitaet im Arbeitskampf , Tuebingen,1987.
3.Spiegelhalter , Hans Joachim (Red.) , Arbeitsrechtslexikon, Stand:Oct 1991, Muenche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學士後法學組
87651036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765103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程貫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李文輝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 Wen Huien_US
dc.creator (作者) 李文輝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 Wen Huien_US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4-Apr-2010 15:27:14 (UTC+8)-
dc.date.available 24-Apr-2010 15:27:1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4-Apr-2010 15:27:1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8765103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96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碩士班學士後法學組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7651036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台灣勞工意識從殖民時期萌芽,始終受到戰時或戒嚴體制打壓,一直到1987年解嚴、1988年勞資爭議處理法大幅修法以後,勞動爭議處理才進入法制化時代,但旋即在完全按表操課的1992年基客案中破滅,基客案不僅是最佳試金石、也是最大犧牲品,本文因此選擇以基客案為重心,說明勞動爭議處理規範的概念與定義、基客案過程及相關法理探討、日德美等外國立法例、我國勞動三法關於勞動爭議之現況及修正草案。
 壹 研究發現
 從基客案探討現行制定法上的漏洞:
 1罷工時期:工會法第37條,在勞資爭議期間,雇主或其代理人不得以工人參加勞資爭議為由理由解僱之。勞資爭議處理法第7、8條,調解、仲裁期間,勞資不得有不利對方之行為。
 2仲裁時期:仲委籌組不易、權限不足、強執有待商榷。
 3自救開車時期:罷工行為與爭議手段引發司法問題。
 4纏訟時期:無論是損害賠償案、工資給付案,時間才是勞工殺手。 
 貳、研究心得
 現行殘破之法制,須透過修法及實踐,漸次架構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勞動爭議處理規範。
 參、展望
 勞動三法修法在即,基客案在罷工及交付仲裁時期所生之問題,可望獲得改善:
 一、罷工時期:爭議期間不利之待遇,規定雇主不得因勞工參加勞資爭議而解僱、降職、減薪、或為其他不利之待遇。(工會法草案第33條)
 二、仲裁時期:權利事項可為仲裁標的(勞資爭議處理法草案第5條)。調解或仲裁之強制執行事項,以當事人一方負私法上給付之義務,而不履行其義務時,他方才可得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勞資爭議處理法草案第53條)。
 此外,新訂不當勞動行為制度及裁決程序(勞資爭議處理法草案第36條以下)
 憲改方案朝野對於勞動三權入憲一案有共識,屆時,勞動爭議處理規範之檢討及運用,將可望從更高位階的角度審視。
 肆、建議:
 一、勞動三權入憲。
 二、成立常設性的勞動爭議處理委員會。
 三、設立專責勞工法庭。
 四、修正草案之建議:1.檢討勞動爭議調解先行規定,鼓勵協約仲裁。2.全程保護。3.放寬保護原因限制。4.強化違反規定的法律效果。5.調解、仲裁、裁決委員應有更嚴謹的專業考量。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3
    第一項  研究目的 ……………………………………3
    第二項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4
第二章 勞動爭議處理規範之基礎思考 ──勞動爭議處理的概念與定義 ………………………6
  第一節  勞動爭議處理法制發展沿革及立法結構 ………6
    第一項  爭議權立法沿革-爭議權之行使 …………9
    第二項  保護之規定 …………………………………14
    第三項  爭議行為手段及其目的之限制 ……………15
    第四項  特別法規對於爭議行為之限制 ……………15
    第五項  各階段的勞動爭議處理 ……………………17
  第二節  勞動爭議與勞動爭議之意義 ……………………21
    第一項  勞動爭議之意義 ……………………………21
    第二項  勞動爭議權之意義 …………………………22
第三項  勞動集體爭議權之法律基礎 ………………24
第三節  爭議行為 …………………………………………30
  第一項  爭議行為的意義……………………………30
  第二項  正當爭議行為的法律保護…………………32
  第三項  爭議行為之正當性…………………………33
第三章  基隆客運勞動爭議案之問題研究 ──勞動爭議處理規範之相關法理探討……………36
第一節 前言…………………………………………………36
第二節 基隆客運勞動爭議始末……………………………38
第三節 罷工時期的法律問題………………………………44
第一項 勞動爭議定義與分類的檢討 …………………45
第二項 勞動爭議時的國家中立義務 …………………50
第三項 勞動爭議處理期間不利益待遇禁止規定 之問題 …………………………………………55
第四項 防堵社會保險的變相利用 ……………………58
 第四節 調解、仲裁時期的法律問題 …………………………60
    第一項 調解、仲裁委員會 ……………………………61
    第二項 調解、仲裁程序 ………………………………62
    第三項 調解、仲裁委員調查權限 ……………………63
    第四項 調解、仲裁結果以強制執行制度實現 ………65
  第五節  自救開車抗爭時期的法律問題 …………………67
    第一項  罷工行為與放氣手段之合致 ………………69
    第二項  爭議手段選擇自由 …………………………69
    第三項  放氣構成侵權的法理不足 …………………70
  第六節  纏訟時期的法律問題 ……………………………76
    第一項  損害賠償案 …………………………………76
    第二項  工資給付案 …………………………………80
    第三項  兩案判決比較 ………………………………83
 第四章  外國立法例 …………………………………………87
第一節 國際勞工組織之勞動爭議處理基本規範 …………89
第一項 國際勞工組織會員國對於建議書、公約之義務 ………………………………………………89
第二項 國際勞工組織第九十二號建議書………………90
第三項 其他相關國際勞工組織公約及建議書…………91
第四項 國際勞工組織公約國內法化之發展……………92
第二節 日本……………………………………………………93
    第一項  一般程序………………………………………93
第二項 緊急狀態 ………………………………………96
第三節 德國 ………………………………………………97
    第一項  立法 …………………………………………97
    第二項  司法 …………………………………………99
    第三項  行政…………………………………………101
  第四節  美國………………………………………………104
    第一項  一般程序……………………………………104
    第二項  緊急狀態……………………………………108
  第五節  比較 ……………………………………………110
第五章 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之現況-相關規範措施及修正
草案內容 …………………………………………………112
第一節 勞動爭議處理制度之現況 ……………………………112
   第一項 立法…………………………………………… 112
    第二項 司法 ……………………………………………114
    第三項 行政 ……………………………………………115
第二節 勞動爭議處理制度之檢討 ……………………………120
第一項  立法…………………………………………… 120
   第二項  司法 ……………………………………………121
   第三項  行政 ……………………………………………122
第三節 勞動爭議處理相關規範修正草案之比較……………126
   第一項 勞資爭議處理法 …………………………………126
   第二項 工會法 ……………………………………………133
 第三項 團體協約法 ………………………………………136
第四節 勞動爭議權入憲之必要性 …………………………136
第一項 基本權利之意義 ………………………………136
   第二項 我國憲法上之基本權利的意涵 ………………138
第三項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之勞動爭議權 ………139
第四項 勞動爭議權入憲之必要性 ……………………13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41
第一節 引言……………………………………………………141
第二節 基客勞動爭議各時期的法律問題及其解決之道……141
第三節 建議 ………………………………………………… 147
參考文獻………………………………………………………………151
附錄 …………………………………………………………………165
附錄一 台北縣基隆客運產業工會勞資協調會議案………………165
附錄二 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台上字第一七九五號判決…………166
附錄三 最高法院九十年度台再字第二號判決 …………………167
附錄四 最高法院八十七年度台上字第二五五九號判決 ………169

附表
2-1工會法修正沿革…………………………………………………6
2-2勞資爭議處理法修正沿革………………………………………7
2-3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三階段比較表…………………………8
2-4台灣地區勞資爭議件數與人數(1956-2004/3)……………18
2-5台灣地區勞資爭議處理方式與結果(1989-2004.3)…………20
2-6集體勞動爭議行為與犯罪類型對照表…………………………31
3-1基客事件的勞資官三角習題……………………………………37
3-2基客勞動爭議案大事記…………………………………………40
3-3基客勞動爭議損害賠償案判決經過……………………………77
3-4基客勞動爭議工資給付案判決經過 ………………………… 81
5-1公害糾紛處理法的相關規定與勞資爭議處理法草案的相關規
定的比較(一)委員的組成……………………………………128
5-2公害糾紛處理法的相關規定與勞資爭議處理法草案的相關規定的比較(二)裁決運作過程………………………………………………129
zh_TW
dc.format.extent 96276 bytes-
dc.format.extent 222912 bytes-
dc.format.extent 166770 bytes-
dc.format.extent 154277 bytes-
dc.format.extent 270721 bytes-
dc.format.extent 497814 bytes-
dc.format.extent 749283 bytes-
dc.format.extent 559145 bytes-
dc.format.extent 482789 bytes-
dc.format.extent 349299 bytes-
dc.format.extent 56481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765103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勞動三權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勞動爭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勞資爭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罷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仲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基隆客運zh_TW
dc.title (題名) 我國勞動爭議處理規範之研究-以一九九二年基隆客運勞動爭議案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 中文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官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上海特別市社會局,上海特別市勞資糾紛統計報告,192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上海特別市勞資糾紛統計,192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上海特別市社會局,近五年來上海市之勞資糾紛,193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內政部,國際勞工公約及建議書,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司法院第一廳,第十四期司法學務研究會,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司法院秘書處,日本國憲法判例譯本,司法週刊雜誌社,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司法院,司法統計提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立法院秘書處,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工會法修正草案」案,五案合併,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立法院秘書處,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勞資爭議處理法修正草案」案,三案合併,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立法院秘書處,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團體協約法修正草案」案,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日本勞動委員會組織與功能之研究,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日本工會法,1988年修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日本勞動關係調整法,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事業單位勞動條件概況調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產業工會概況調查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統計年鑑,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統計月報,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檢查年報,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資關係中介團體調處勞資爭議規範之研究,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資爭議處理實例解說,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資爭議情勢分析報告,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資爭議處理法規及解釋彙編,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法務部,仲裁法規彙編,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國民大會秘書處,國民大會實錄,1992年重印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丁幼泉,勞工問題,台灣中華書局,197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中華民國勞動法學會,勞動法裁判選輯(一),元照出版公司,1998年,初版2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中華民國勞動法學會,勞動法裁判選輯(二),元照出版公司,1998年,初版2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中華民國勞動法學會,勞動法裁判選輯(三),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初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勞資爭議處理之國際比較,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王泰升,台灣日治時代的法律改革,聯經出版公司,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史尚寬,勞動法原論,自刊,1978年,重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史尚寬,民刑法論叢,自刊,197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台北縣政府勞工教育資訊發展中心,基客抗爭戰火錄,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台灣勞工陣線,台灣勞工的主張-2000年勞動政策白皮書,勞動者雜誌社,1999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編印,國際人權國內法化之方法與策略,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呂榮海,罷工的法律-勞資糾紛案件,蔚理法律,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呂榮海,日本勞動委員會組織與功能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李允傑,台灣工會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巨流圖書公司,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李震山,警察任務法論,登文書局,1998年,增訂四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李沛良, 社會研究的統計分析,巨流圖書公司,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何孝元,誠實信用原則與衡平法,三民書局出版,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林更盛,勞動法案例研究,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林宗弘、鄭力軒、徐千惠、廖郁毓、林良榮、廖偉程合著,打拚為尊嚴-大同工會奮鬥史,台灣勞工陣線,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釋論,三民書局,1997年,改訂第五十八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第4冊),三民書局,1993年,六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林錫堯,論人民聲請解釋憲法之制度,世一書局,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林萬億,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巨流出版社,1994年,一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周憲文,日據時代台灣經濟史,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法務部,我國現行法制用詞用語及格式之研究,法務通訊雜誌社,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吳庚,韋伯的政治理論及其哲學基礎,聯經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范珍輝、黃亮演、江林英基、黃維憲,社會運動,空中大學,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施啟揚,民法總則,三民書局,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洪鎌德,法律社會學,揚智文化出版,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巨流,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許慶雄,憲法入門,月旦出版公司,1991年,初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陳雲中、保險學要義-理論與實際,1993年,修訂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陳國鈞,勞工問題,三民書局,1997年,三修訂五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陳國鈞,現代勞工問題及勞工立法(下),正光書局,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陳新民,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冊)(下冊),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五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陳繼盛,勞工法論文集,陳林基金會,1994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陳繼盛,我國現行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之研討,民事法律專題研究(三),司法週刊社,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陳繼盛,勞資爭議法制之基本認識,勞工法論文集,陳林法學文教基金會,1994年,初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勞動人權協會,台灣勞動人權報告,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張天開,各國勞資關係制度,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張世賢,各國憲法彙編,中華民國公共行政學會,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張登科,強制執行法,1993年,五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張瑞猛、劉志鵬、楊世雄,勞資倫理的重建,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90年,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張濟平,「不公平勞動行為與罷工」-美國案例探討,刊載於勞資關係叢書19處理勞資爭議之策略與技巧,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1989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黃程貫,勞動法,空中大學,2001年,修訂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黃維幸,法律與社會理論的批判,時報文化,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黃瑞棋,批判社會學,三民書局,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詹火生,從衝突理論觀點看勞雇關係,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蔡墩銘,刑法總論,三民書局,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蔡墩銘,德日刑法典,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蔡維音,社會國之法理基礎,正典出版文化有限公司,2001年,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楊與齡,強制執行法論,1986年,七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澄社、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司法的重塑,民間司法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一),桂冠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再版1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鄭玉波,民法總則,五南圖書公司,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劉志鵬,勞動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初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劉志鵬,勞動法解讀,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初版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衛民、許繼峰著,勞資關係與爭議問題,空中大學,2001年,初版三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鍾維達、王淑芬、李建昌合編輯,台灣工運經驗,前衛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簡良機,勞資爭議立法規範及處理制度之研究,五南圖書公司,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羅運炎,中國勞工立法,中華書局,193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蘇永欽,民法經濟法論文集(一),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26),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譯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Chester James Antieau著,黎建飛譯,美國憲法解釋與判例,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Edgar Bodenheimer(博登海默)著,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律方法,鄧正來譯,漢興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Edward S. Corwin∮J.W. Peltason (柯威恩,帕特森)著,Understanding the Constitution(美國憲法釋義),結構編輯群譯,結構群,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Georg Kneer, Armin Nassehi 著,盧顯貴譯,盧曼社會系統理論導引,巨流,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Greg J. Bamber, Russell D. Lansbury and Joseph S. Lee等原著,李誠(Joseph S. Lee) 等編譯,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mployment Relations(比較勞資關係),華泰文化事業 ,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k.Marx and F.Engel(馬克思,恩格斯)著,吳家駟譯,資本論,時報出版公司,1994年,初版四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Lawren M. Friedman 著,吳錫堂、楊滿郁合譯,鄭哲民校訂,法律與社會,巨流,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Lewis A. Coser(科塞)著,孫立平等譯,社會衝突的功能,久大、桂冠聯合出版,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Roger Cotterrell (羅傑科特威爾著),法律社會學導論,結構編輯群譯,結構群,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William M Evan 著,鄭哲民譯,法律社會學,巨流出版公司,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大須賀明著,生存權論,林浩譯,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初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朱建民原譯、陳沖、張桐瑞增譯,國民大會秘書處編,新編世界各國憲法大全,六冊,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阿部照哉、池田政章、初宿正典、戶松秀典等著,周宗憲譯,許志雄憲法(下)-基本人權篇,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初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許世楷譯,日本國憲法,世界各國憲法選集,前衛,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 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丁嘉慧,不當勞動行為規範之研究,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王金豐,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中國家角色之研究-中德法制之比較,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古楨彥,澳洲勞資爭議強制仲裁制度之研究-兼論我國之勞資爭議仲裁制度,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江玉梅,我國勞資爭議仲裁法制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李鋒燮,中韓兩國罷工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林俊言,論非列舉權利之憲法保障,以憲法第二十二條的功能與操作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林炫秋,論罷工權之行使與限制-中德法制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施美汝,法律在台灣勞資爭議扮演之角色研究-以基隆客運公司勞資爭議案為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洪士淵,活法、國家法與台灣勞資關係,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陳彥良,論勞動者消極團結自由-以中、德之法制為中心,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詹振寧,勞動集體爭議行為正當性之研究-社會相當性理論之具體適用,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蔡炯燉,勞動集體爭議權之研究ˍ中美日三國法制之比較,政大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趙仲萱,大眾運輸業勞工集體爭議行為規範之研究,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劉邦棟,勞工爭議行為法律問題之研究,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蕭光強,制度性保障之研究-理論的回顧與展望,第三章,輔大法研所碩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蕭宗慶,勞動仲裁與法院關係之研究-中美制度之比較,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 期刊研究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丁嘉慧,美國不當勞動行為概觀,石油勞工,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丁嘉慧,不當勞動行為規範概論,勞工之友第527期,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王振寰、方孝鼎,國家機器、勞工政策與勞工運動,「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灣社會研究期刊第十三期,台灣社會研究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王松柏,勞資爭議行為之法律效果,勞動法裁判選輯(二),元照出版公司,1998年初版2刷。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王崇名,西方之社會正義的法社會學理解-由黑格爾、馬克思與韋伯比較反省之,思與言第34卷第4期,思與言雜誌,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方孝鼎,過度順從、激進挑戰與新抗爭文化:基隆客運罷工事件初探,中國論壇第22期,32卷第11期,中國論壇出版,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第十四輯,勞資爭議處理法中仲裁制度之理論與實務」座談會,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台北縣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台北縣勞資爭議案件分析研究報告,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台北縣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基客事件相關文件,從基客事件看勞工法令研討會教材(一),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台北縣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勞動爭議概論,從基客事件看勞工法令研討會教材(二),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台北縣政府勞工局,勞資關係叢書,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古松茂,日本勞動委員會之組織與功能,勞工行政第79期,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古松茂,勞資爭議處理修法方向,全總會訊,第12卷,第1期,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司法研究年報第十輯,選輯(一),我國現行勞資爭議處理之問題,司法週刊雜誌社印行,19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丘周剛,罷工行為的法律效果,經社法制論叢9 期,行政院經建會,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朱石炎,論罷工,法令月刊第四十卷第七期,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呂榮海,勞工團結權與企業管理的侵害與救濟,法學叢刊,第137期,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呂榮海,勞動法法源(一),法學叢刊,第138期,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李木貴,判決離婚原因「犯不名譽之罪」的界定-法解釋學、法社會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比較法的運用(三),法務通訊第1776期,法務通訊雜誌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李文輝,勞資爭議事件與勞工權益之保障,台北縣政府勞工局勞資關係叢書系列之1,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林又年,勞保辭典-繼續參加勞工保險(上)(下),分載於勞工月刊第35期、36期,19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林子儀,言論自由的限制與雙軌理論,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祝壽論文集,月旦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林大鈞,我國勞動條件檢查之理想與實際,政治大學勞動學報第5期,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林宏仲,工會爭議行為之探討,勞工研究季刊第90期,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林佳和,論警察權之干預勞資爭議事件,道南法語,創刊號,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會,1991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林佳和,德國的勞動司法制度,勞動者雜誌116號,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林佳和,勞工案件專家參審之問題試探,律師雜誌,第253期,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林紀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憲法的主要趨勢,國民大會憲政研討會,世界各國憲法大全,第六冊,19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林俊益,從商務仲裁談勞資爭議仲裁,台灣省勞資關係協會,台灣省商業會、台灣省榮工處主辦,勞資爭議處理制度前瞻系列專題講座第三場次,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林顯宗,日本的終身僱用制-勞資和諧之分析,政治大學學報第64期,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吳水郎,他山之石-論不當勞動行為,勞工研究季刊,第94期,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吳乃德、廖錦桂,帝國大反擊、解僱工會幹部、勞資關係和諧和階級衝突。中研院主辦「勞動市場與勞資關係研討會」,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吳庚,基本權的三重性質,司法院秘書處,司法院大法官釋憲五十周年論文集,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吳育仁,美國勞資集體協商政策中經營管理權和工作權之界線:從協商議題之分類與法律效果觀察,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2卷第1期,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明松,台灣地區民營汽車客運業勞資關係之探討,中國勞工,第922期,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姜波,日本企業經營上的三件「神器」,中國經濟第519期,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洪鎌德,法律社會學之探討,全國律師2月號,全國律師雜誌社出版,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洪鎌德,馬克思法律社會學的析評,法令月刊第52卷第10期,法令月刊出版,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夏林清、鄭村祺,站上罷工第一線-由行動主體的角度看1989 年遠化5月罷工抗爭的發生及影響,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3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徐振國,台灣威權體制的蛻變與發展,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翁岳生等,人權保障違憲審查之開展,月旦法學評論,第98期,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許聞天,中國工人運動史初稿,中央社會部,194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許慶雄,勞工權利與憲法,律師雜誌第219期,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許志雄,人權規定之第三人效力,月旦法學雜誌,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陳伸賢,當前國內勞資爭議情勢分析及新的一年工作重點,勞工行政,第59期,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陳建文,從基客勞資爭議所引發之司法訴訟案件看現行司法制度及未來修法方向,「從基客罷工司法訴訟案談罷工的法律問題」研討會資料,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陳建文,勞動判決評釋-統聯客運公司V.S.余世昌之解僱案。「勞工研究」學術研討會,政大、中正、文化勞研所聯合主辦,1995年,台北劍潭活動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陳達,中國勞工問題,商務印書館,192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陳繼盛,建立勞工法規完整體系之研究,行政院1982年度研究經費補助專案,19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陳繼盛,企業外處理勞資爭議之制度設計,處理集體勞資爭議之策略與技巧,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陳繼盛,勞工政策與立法,司法院第一廳編,民事法律專題研究(三),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陳繼盛,勞資爭議行為規範與處理規範之研究,民事法律專題研究(六),司法院司法業務研究會第14期研究專輯,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張烽益,雇主不當勞動行為規範之探討,台灣勞工季刊第25期,197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許雅惠,美國勞資爭議中聯邦最高法院之角色,美國月刊第9卷第2期,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許慶雄,人權規定之第三人效力,元旦法學教室(1)公法學篇,2002年,初版第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梁清金,苗客產業工會爭議行為之探討,勞工研究季刊第94期,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曾文生,台灣勞動司法的問題及改變的建議,勞動者雜誌第116號,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曾妙慧,日治時期台灣之勞工運動與勞工權,二十世紀台灣民主發展學術討論會,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曾妙慧,台灣勞資爭議百年史,由勞資爭議論罷工法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07期,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黃茂榮、張志銘,交通事業勞資爭議處理辦法之研究(上),植根雜誌第16 卷第4期,植根雜誌,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黃佩鈺,台灣自主勞動運動新展開-基隆客運勞資紛爭,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雜誌,第427期,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黃程貫,由罷工權及工作拒絕權之法律性質談勞工集體休假,政大法學評論,第37期,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黃程貫,勞資爭議法律體系中罷工的概念、功能及基本結構,政大法學評論,第39期,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黃程貫,論政治罷工,政大法學評論第40期,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黃程貫,德國企業危險理論與勞動爭議危險理論,政大法學評論,第46期,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黃程貫,強制入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3期,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黃程貫,關於權利事項與調整事項勞資爭議之區分,勞資關係論叢第2期,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黃程貫主持,憲法秩序下勞動生活基本規範體系之研究一以勞動者基本權為中心,國科會研究計畫專案,計畫編號NSC 81-0301-H-004- 514,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黃程貫,罷工權之行使及其法律效果,「從基客罷工司法訴訟案談罷工的法律問題」研討會資料,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0) 黃越欽,從勞動鬥爭權利到和平義務,政大法學評論第39期,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1) 黃越欽,司法院第一廳編,勞動法之基礎理論,民事法律專題研究(六),司法週刊雜誌社印行, 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2)黃瑞明,從法社會學的觀點論統聯客運集體罷駛事件與我國罷工法制,台大法學論叢第31卷第3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出版,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3)黃瑞明,落後的罷工法制、反動的意識形態,由勞資爭議論罷工法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07期,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4)勞動者,「他是您的好朋友,就可以隻手遮天嗎?」,122期,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5)勞動基準月刊,基客合法罷工僅得消極的不提供勞務不得積極的占據站區及妨礙公司營運最高法院為勞工行為過當應損害賠償,勞動基準月刊第162期,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6)曾吉雄,從基客員工遭解僱事件談起-勞工合法的罷工權,法律與你,第58 期,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7)詹振寧,勞動集體爭議行為正當性判斷初探-以刑法上之判斷為主,司法週刊第820、821期,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8) 楊通軒,勞工參與企業經營在德國所引起之勞工法問題,法學叢刊第166期,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9)楊通軒,爭議行為合法性之判斷基準,勞動法裁判選輯(一),元照出版公司,1998年,初版2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0)趙剛,非正式網絡、正式社運組織、與民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小型專題研討會之十」,台灣的勞動研究:新的起點,1993年,台北南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1)廖福村,麥斯˙韋伯法律社會學思想之探討,警專學報第二卷第五期,台灣警察專科學校,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2)廖義男、現行勞資爭議處理法規與抗爭手段規定之檢討,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19卷第1期,台大法律學系出版,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3)廖義男,現行勞資爭議處理法規之缺失與適用疑義之檢討,台大法學論叢,第19卷第1期,台大法律學系出版,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4)鄧學良,不當勞動行為與不當爭議行為之救濟與處理,勞工研究季刊第108期,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5) 鄧學良,勞資爭議事件與勞工權益之保障,台北縣政府勞工局勞資關係叢書系列之4,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6)鄭景文,勞資爭議處理法之研究,司法週刊雜誌社印行,司法研究年報第十輯,選輯(一)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7)劉志鵬,不當勞動行為可以解僱嗎?戰略生產力雜誌,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8)劉志鵬,評述基隆客運股份有限公司勞資爭議仲裁事件-解釋論及立法論之觀點,收錄於我國勞資爭議仲裁委員與仲裁案例分析,台灣省勞資關係協會,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9) 劉志鵬,「 關於基客罷工事件判決引發的幾個法律問題」基隆客運罷工司法訴訟案談罷工的法律問題研討會資料,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0) 劉明鏡,勞工法律問題,台北地院七八年度研究發展報告,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1) 盧政春,德國之產業民主制度,產業民主與勞工權益研討會資料,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2)衛民,我國第3屆勞資爭議仲裁委員基本資料分析-兼論美國仲裁協會勞資爭議仲裁人的資格與甄選過程,台灣省勞資關係協會印行,我國勞資爭議仲裁委員與仲裁案例分析,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3)衛民,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之檢討,台灣社會安全五十年勞資關係的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4)謝國雄,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從基客罷工司法訴訟案談罷工的法律問題」研討會資料,1996年,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主辦單位:基隆客運產業工會、全國自主勞工聯盟,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5)魏千峰,台鐵工會罷工事件始末,由勞資爭議論罷工法制,月旦法學雜誌,107期,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6)魏朝光,爭議行為正當性之探討-從日本的觀念與作法談起,勞工研究季刊,第97期,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7)魏朝光,日本勞資爭議處理法制之變革及現狀,勞工研究季刊,第105期,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8)蘇永欽,法官是否應有法律違憲審查權,合憲性控制的理論與實際,月旦出版社,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9)顧忠華,法治與信任-一個法律社會學的探討,中國比較法學會,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0)嚴祥鸞,性別關係建構的科技職場,婦女與兩性關係學刊第四期,台北,台大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六 裁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Ⅰ基客仲裁案聲請強制執行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992.8八十一年度仲裁執字第四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992.10八十一年度勞抗字第四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Ⅱ基客損害賠償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八十二年度勞訴字第四四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八十三年度勞上字第八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八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三二三四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八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三二三五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八十四年勞上更(一)字第六號(八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三二三四號發回更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八十五年度台上字第八四六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八十六年度勞上更字第二十八號(八十五年度台上字第八四六號發回更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八十八年度勞上更字第十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八十九年度台上字第一七九五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Ⅲ基隆客運工資給付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八十一年度勞訴字第六○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八十二年度勞上字第三七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八十四年度台上字第九六九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八十四年度台上字第九六八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八十四年度勞上更(一)字第一五號(八十四年度台上字第九六八號發回更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八十五年度勞上更(二)字第一五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八十七年度台上字第二五五九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七 報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立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合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貳 外文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日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大野雄二郎,爭議行為法總論,日刊労働通信社,1968年,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小西國友,長時間 爭議行為 健康保險法等 被保險人資格 有無-本山製作所事件,刊載於 1409號,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山本博,附隨的爭議手段,日本労働法學 編集,新労働法講座4勞動爭議,有斐閣,1975年初版第8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下井隆史,労使關係法18講<第15回>違法爭議行為 責任,爭議行為 賃金-爭議行為 労働者 責任、爭議請求權等,法學教室No.165,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日本労働省労政局労働法規課編著,再訂新版労働組合法。労働關係調整法,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中山和久、深山喜一郎、宮本安美、本田尊正、岸井貞男、佐藤博義、萬井隆令 注釋 労働組合法,労働關係調整法,有斐閣1989年,初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中山和久,本多淳亮 編,基礎法律學大系30労働組合法 基礎,青林書院新社,1982年,初版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手塚和彰,文獻研究,爭議行為 民事責任,労働法文獻研究會編,文獻研究労働法學,總合労働研究所,19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片岡昇,労働法實務大系6使用者 爭議對抗行為,總合労働研究所,1969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片岡昇,新版労働法(1)總論,労働團體法,有斐閣,1994年,第三版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石井照久,労働法,弘文堂,19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本多淳亮、久保敬治、片岡昇、下井隆史 編、判例労働法Ⅰ労働組合法、労働關係調整法,三省堂、增補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外尾健一,労働團體法,筑摩書房,1978年,初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外尾健一,労働法實務大系9 採用、配轉、出向、解僱,總合労働研究所,1980年四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外尾健一,労働法入門,有斐閣,1988年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白井泰四郎、花見忠、神代和欣著,労働組合讀本,東洋經濟新報社1986年,初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石川吉右衛門,労働組合法,有斐閣,1990年初版七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加藤精英,判例六法,三省堂株式會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西村健一郎,労働爭議 社會保障,久保敬治教授還曆紀念論文集,労働組合法 理論課題,世界思想社,1980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西村健一郎、林弘子、今野順夫等著,労働法講義3労働者保護法,有斐閣,1992年初版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西谷敏、協田滋編,派遣労働法律實務,労働旬報社,1987年初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西谷敏,労働法 爭點,有婓閣,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西原道雄,社會保障法、有斐閣、1980年初版6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有泉亨,労働法基本判例案,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有泉亨,沼田稻次郎、峰村光郎,労働爭議,勁草書房,195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向山寬夫,中國労働法之研究,中央經濟研究所,196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向山寬夫,労働法講說,中央經濟研究所,19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角田邦重、西谷敏、菊池高志著,労働法講義3,労働團體法,有斐閣,1985年,初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角田豐 著,佐藤進 校訂、現代法律學全集49新版 社會保障法、青林書院,1994年,新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和田肇、野田進、中窪裕也,労働法世界,有斐閣,1994年,初版一刷,309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東京大學労働法研究會,注釋労働組合法 上卷 序章,總則,労働組合§§1-13,有斐閣,1983年,初版三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東京大學労働法研究會,注釋労働組合法 下卷,有斐閣,1982年,初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青木宗也、片岡昇 編,注解法律學全集 労働基準法Ⅱ、育林書院,1995年,初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青木宗也、金子征史 共著,労働關係法,日本評論社,1994年,初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明說勞災保險法,労働省労働基準局勞災管理課編,労務行政研究所,1993年,三訂新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岸井真男,團結權保障と不當労働行為制度,載ジュリスト增刊,有斐閣,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峰村光郎著,增補公勞法 理論之實際」,勁草,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神山欣治,労働刑法,東洋書館1951年,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深山喜一郎,爭議權保障之意義,現代勞動法講座5勞動爭議、總合労働研究所,1980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清水望,比較憲法講義,青林書院新社,19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菅野和夫,爭議行為 損害賠償,東京大學出版會,1978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菅野和夫,労働法,弘文堂,2003年,六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渡邊洋三,法社會學と法解釋學,岩波書店,1982年,第二十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莊子邦雄,労働刑法(總論),有斐閣,197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野田進,不利益 解僱,外尾健一編,不當労働行為 法理,有斐閣,1985年,初版1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野村平爾、峰村光郎著,法律學全集48労働關係調整法、公共企業體等労働關係法、公務員労働關係法,有斐閣,1970年初版十四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警備廳警備局,全訂 労働法講座 下,大藏省印刷局,196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道幸哲也,企業情報 組合 開示義務-NLRB(全國勞動關係局) 情報提供命令,季刊労働法107號,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青野覺,協調締結組合 情報提供義務 範圍,労働法律旬報1331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判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日本最高裁判所大法庭1950年11月15日,刑集4ˍ225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日本最高裁判所大法庭1966年10月26日判決,刑集20卷8號第913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日本最高裁判所大法庭1973年4月25日,刑集27卷4號第547頁,全農林警職法事件判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日本最高裁判所大法庭1968年4月9日,民集22卷4號第845頁,醫療法人新光會事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大阪地方裁判所,1975年3月14日,判時774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金澤地方裁判所、1976年10月18日,勞判27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英文書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Books、Periodicals & Semina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ACAS ,1988,A Guide for Single Arbitrators,London: Advisory,Conciliation an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rbitration Servic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ACAS ,1997 ,Annual Report 1996 ,London:Advisory,Conciliation and Arbitration Servic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ACAS ,1998a, Annual Report 1997 London:Advisory,Conciliation and Arbitration Servic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ACAS ,1998b,”Guide to the Employment Rights (Dispute Resolution) Act 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American Arbitration Association, Labor Arbitration: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Archibald Cex, Derek Crutis Bok, Robert A. Gorman & Matthew W. Finkin, Labor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 eleventh edition Westbury Foundation Press (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Arvid Anderson, Presenting an Interest Arbitration Case: An Arbitrator`s view. 3 The Labor Lawyer 745 (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Charles J.Morris,Labor Court:A New Perspective ,in 24th New York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Labor 27 (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Christopher W. Moore, The Mediation Process: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Resolving Conflict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David M. Trubek, 1972, Marx Weber on Law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Wisconsin Law Revie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D. E. Cullen, Introduction to National Emergency Strikes at v (19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Dragan Milovanovic, 1994, A primer in the Sociology of Law, New York:Harrow and Heston publisher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D. R. Nolan, Labor Arbitration Law and Practice, 3 (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Editors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Negotiation & Contracts, Basic Patterns in Union Contracts,Washington:BNA(12th ed.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Effron, The FMCS and the ACAS: Same Job, Different Countries, February, 1990 Labor Law Journal 1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Eugen Ehril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trans. b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alter L. Moll,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F. Elkouri & E. A. Elkouri , How Arbitration Works 118 et seq. (4th ed. 1985 & 1985-89 Supp. 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F. James Davis, 1978, Toward a Theory of Law in Society, Sociology Focus Vol.11 No.2, 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Federal Kediation and Conciliation Service, America Works 29 et seq. (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Harold J. Datz,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Interest Arbitration and the 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Act, 6 The Labor Lawyer 127 (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Legislative Series, USA1(19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Social and Labour Bulletin, (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Geneva, Conciliation and Arbitration Procedures in Labour Disputes, (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John R. Sutton, 2001, Law/Society-Origins, Interactions, and Change, Pine Forge Press, SAGE Publition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Laurence H. Silberman, National Emergency Disputes ── The considerations behind a Legislative Proposal ,4 Georgia Law Review 673(1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Michael H. Moskow, National Emergency Strikes: The Final Offer, Selection, Procedure and other Options. in 24th New York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Labor 1 (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Morris, The Role of Interest Arbitration in a Collective Bargaining System, in The Future of Labor Arbitration in America 197 et seq. (1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Nicholas Blain, John Goodman and Joseh Loewenberg , Mediation, Conciliation and Arbitration, 126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79 (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Nilklas Luhmann, 1989, Law As A Social Syste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 Vol.83, Northwestern Universi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Note, Accommodation of Norris-LaGuardia Act to Other Federal Statutes,72 Harvard Law Review 354 (19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Prof.N. Valticos,International Labour Orgnization,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Richard B. Peterson and Mark R. Peterson , Toward a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Labor Mediation Process, 4 Advances in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141 (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Robert. A. Gorman, Basic Text on Labor Law: Unionization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367 (1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Robert Coulson, Labor Arbitration ── What you need to know 5-9 (revised 3rd ed. 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Roo,Annie de and Rob Jagtenberg,1994,Settling Labor Disputes in Europe,Deventer: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R. Blanpa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aedia for Labour Law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14-20-ILO,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Roscoe Pound, Jurisprudence, St.Paul, Minn.: West Pub. Co., 1959, Vol.I.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 W. M. Dias, Jurisprudence, 5th ed., London: Butterworth, 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Sharyn L. Roacb Anleu, 2000, Law and Social Change, SAGE Publition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alamon,Michael,1992,,Industrial Relations, 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W.Friedmen, Legal Theory, 5th e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Vago Steven, Law and Society, 6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Prof.N. Valticos,International Labour Orgnization,,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United Steelworkers v. American Mfg. Co., 363 U.S. 564 (19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United States v. Ila Local 418, 335 F. Supp. 501 (N. D. Ill. 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United States v. National Karine Engineers` Benef. Association, 294 F. 2d 385 (2d Cir. 19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United Steelworkers v. United States, 372 F. Supp. 501 ( D. C. Cir. 19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Internet Informati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ACAS ,1998b,”Guide to the Employment Rights (Dispute Resolution) Act 1998”http://dti2infol.dti.gov.uk/erdra/02chpt.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C87 Freedom of Associ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Organise Conventi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48,http://ilolex.ilo.ch:15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C98 Right to Organise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Convention, 1949, htt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lolex.ilo.ch:15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R92 Voluntary Conciliation and Arbitration Recommendation, 1951, http://ilolex.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lo.ch:15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R94 Co-operation at the Level of the Undertaking Recommendation, 1952, htt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lolex.ilo.ch:15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C154 Collective Bargaining Convention, 1981, http://ilolex.ilo.ch:15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德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Richardi/Wlotzke (Hrsg) , Muenchener Handbuch zum Arbeitsrecht, Band III, Muenchen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Seiter , Hugo, Staatsneutralitaet im Arbeitskampf , Tuebingen,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Spiegelhalter , Hans Joachim (Red.) , Arbeitsrechtslexikon, Stand:Oct 1991, Muenchen.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