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黃美娥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陳嘉英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陳嘉英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02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4-Apr-2010 16:55:30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4-Apr-2010 16:55:30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4-Apr-2010 16:55:30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08991200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33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89912001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1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論文架構――「詩人所處時代」、「作家身影」/作品面相、藝術風格/女性觀點/書寫策略、發聲的形式與焦點、書寫空間。 在寫作軸表上的橫向面為:日治時期女性教育與地位/三位女詩人書寫的聲音、視角策略、空間版圖/彼此的差異性、與男性詩家關注焦點的不同點。縱切面則以三位女詩人生命歷程、思維格局與作品題材、表現方式、藝術特色為第一層次的探究版圖。其中並以鉅視的角度就三位女詩人所處時代的集體意識、文化體系、價值觀、社會活動做為背景,進而以微視方式爬梳其作品,呈現其個人生命情境、行為模式、心理情感與思想。 是以在第一章緒論中,敘述研究動機、方式及回顧前人論述。第二章勾勒時代圖景,期標誌三位女詩人所處的舞台,進而以詩浮現詩人活動與生命風景,觀察其於同時代詩人中所凸出的風采。第三、四、五章分別就張李德和、石中英、黃金川詩集編排方式、形式、篇幅、取材與藝術特色說明其以詩建構自我的企圖與成就。除此之外,三位女詩人詩題表現的異同間,也反映出彼此的書寫習慣與意圖。再者,由存留刪易間的思維亦可窺探作者對於以詩發聲的慎重與自我形象表露的企圖,許多未收入集中的詩,如石中英發表於《詩報》有關第一次婚姻心緒及離婚事者、黃金川婚後寫個人心境之作。在集外集裡,我們聽見激動憤懣不平的呼聲,聽見她們從女性主體經驗,妻子角度呈現女性的掙扎、覺醒。張李德和作品雖有未見於集中與《張李德和詩文集》者,題材與內容與所見集作相近,但亦可由捕捉亙完整的面貌。 除此之外,鑑於性別意識乃政治文化的表露,女性在傳統價值觀下的掙扎猶豫、限囿思索,特別是三位女詩人因大家閨秀而接受嚴格禮教,她們一方面是禮教的實踐者,另方面因身受教育而晉身為知識份子,作為思考者、行動者的她們如何突破傳統角色?而三位女詩人以其生命與作品在實際上與思維上所顯露的轉折與困境,限制與越界間所隱現的女性觀、在男性標準下,運用的策略與展現女性的主體,所開展的生存空間與象徵空間,則為論文深層探索的焦點。其研究如下: 第六章透過三位女詩人在詩中所發出的聲調與情思,說明女性在接受—模仿---質疑--反抗---掙脫的路上的徘徊省思,目的在透過性別含意的稜鏡,在重構詩家人生風景的同時,也可對它作出重新闡釋,亦即以女性主義的視域來觀察其中的女性特色與主體意識形塑。第七章針對三位女詩人所顯現的女性集體書寫風格、寫作的企圖、結社唱酬間衍生的網絡所發出的聲音與寫作策略,說明三位女詩人以個人實踐,在傳統女性之中如何開創一種新的生活選擇的方式,確立自我身份認同與價值定位。而考察/行旅/留學所展開游移空間的越界、在大環境創造出生活空間的智慧、以及家國的政治想像空間所開展更廣闊的寫作空間,使其得以建立多重社會位置與主體身份。第八章總結本論文研究成果、研究價值,並展望未來研究方向。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價值 5 第三節 研究視角與方法 6 一、 由作品建構生平 6 二、 由女性主義角度審視 7 第四節 相關研究成果之檢討 10 第二章 女詩人及其所處時代 14 第一節 從清領到戰後的時代背景 14 一、 經濟與社會 14 二、 女性教育與社會地位 16 三、 文學生態與環境 19 第二節 女詩人的身影行蹤 21 一、 張李德和 21 (一) 出生、成長與學習經歷 22 (二) 婚姻生活 23 (三) 文藝活動 29 (四) 人情往來與出任公職 35 (五) 著作 37 二、 石中英 39 (一) 出身、成長與學習經歷 39 (二) 文學活動 41 (三) 人際往來 43 (四) 赴華夏的行腳 46 (五) 光復回台的境遇 50 (六) 婚姻生活 52 (七) 詩集著作 60 三、 黃金川 61 (一) 出身、成長及學習歷程 61 (二) 婚姻生活 63 (三) 文學活動 72 (四) 人情往來 76 (五) 著作 79 第三章 張李德和的記情詠 83 第一節 詩集編排方式---以詩寫日記 83 一、 停格的鏡頭 生命的見證 84 (一) 以時為經 85 (二) 詩題顯露的記事 86 二、 註語與詩詞序的註釋 86 (一) 人事時地的註記 86 (二) 詩詞序 88 三、 各卷形式與題材 90 (一) 各卷形式 90 (二) 各卷題材 96 第二節 詩歌內容 100 一、 家庭瑣事 100 二、 園林閒情 105 三、 寫時抒感 108 四、 酬答人際往來 115 五、 詠物寄意 120 (一) 詠物詩 121 (二) 題畫詩 126 六、 行旅風景 129 七、 其他 132 第三節 藝術特色 134 一、 豪筆柔情兼逸興 135 二、 引經用典意象深 137 三、 欣然詩意樂閒情 138 四、 融情理於狀景寫物 141 五、 詩中有畫形象鮮活 143 第四章 石中英的引吭高歌 147 第一節 詩集編排方式----以時空為經緯度 147 一、 記年歲時的心跡 148 二、 詩題的命意 149 (一) 詩題顯露的記事 149 (二) 詩題中註 149 三、 註語的獨白 151 四、 寫作與選詩的意旨 152 (一) 刪修間的思考 152 (二) 集外詩的意義 157 五、 各卷形式與題材 159 (一) 各卷形式及篇數 159 (二) 各卷題材與變異軌跡 164 第二節 詩歌內容 171 一、 懷親之思 171 二、 婚姻世界 173 三、 時代剪影 177 四、 人際往來 183 五、 物之觀想 190 六、 其他 192 第三節 藝術特色 196 一、 大開大闔的抒情 197 二、 寫實之筆記史事 199 三、 陽剛雄風氣勢豪 200 四、 託諷隱意寄情志 201 第五章 黃金川的深閨詩夢 202 第一節 詩集編排方式-----正續詩集分人生 202 一、 詩題的暗示 203 二、 用字的情緒------淚與愁字的顏色 204 三、 存留刪易間的思維 210 (一) 字詞與題目間的改易 210 (二) 集外詩的意義 213 四、 各卷形式與題材 218 (一) 各集形式及篇數 218 (二) 各集題材 222 (三) 正續集所勾勒的人生風景 224 第二節 詩歌內容 225 一、 思親友懷鄉土 225 二、 寫時記事 228 三、 閒情雅趣 234 四、 對個人生命的省思 238 (一) 空間的漂泊感 238 (二) 時間的滄桑感 239 (三) 梅菊投影的自我形象 241 (四) 歷盡滄桑的婚姻告白 242 五、 其他 243 第三節 藝術特色 245 一、 聲情色調別成韻 246 二、 借詞寫愁述衷懷 248 三、 孤島風揚發正聲 250 四、 白描清雅語淡遠 251 第六章 作品中顯現的女性觀 253 第一節 男性價值觀的框架 253 一、 婚姻裡的角色認同 253 (一) 三從四德的婦德觀 254 (二) 育兒觀裡的性別區分 256 (三) 從一而終的獨守空閨 257 二、 才德論----認同「女子無才便是德」和「彈冠非吾分」的限制 258 (一) 對自身才華的貶抑 258 (二) 認命於女身的有限 258 三、 美色觀----認同男性觀點下「紅顏禍水」和「為國獻身」的糾葛 259 四、 棄婦角色/女身玩物的認同 260 (一) 被棄的認命 260 (二) 女身的物化 261 第二節 不安的鏡像----質疑的掙扎 264 一、 金蓮/紅玉間的突破 265 二、 遊學/深閨裡的思索 266 第三節 女性主體的建構 268 一、 對婚姻的省思 268 (一) 家庭/事業/自主---張李德和在婚姻中的融合 268 (二) 離婚/宣言/自由---石中英對婚姻的省思 269 (三) 被觀/觀看/獨立---黃金川對婚姻的省思 273 二、 提出男女平權---受教/智力/能力的平等 277 三、 塑造獨立自主的新女性形象 279 (一) 才情洋溢的形象 280 (二) 適意而容的形象 283 (三) 共策國是的參政形象 284 (四) 雄姿英發的革命形象 285 第七章 書寫的策略與空間 289 第一節 書寫的策略 289 一、 書寫的視角 289 (一) 遵循傳統「詩教」的觀點 289 (二) 符合傳統「才情」觀的標準 291 (三) 取鏡「近身之事」的視角 292 二、 書寫的聲調 301 (一) 陽剛之音 301 (二) 陰性之音 304 (三) 女性書寫的自覺與矛盾 309 三、 書寫的形式 312 (一) 用事/典故 312 (二) 聯吟/發表 314 (三) 回響/詮釋 317 第二節 書寫的空間 318 一、 定點空間的開拓----寫詩/詩社/書房 318 (一) 書寫的鐫刻和宣示----書寫/發聲/主體 318 (二) 詩社唱和 320 (三) 書信酬贈 323 (四) 女性結詩 323 (五) 書房傳道 324 二、 游移空間的越界---考察/行旅/留學 327 三、 家國空間的想像---鄉土/殖民/神話 330 (一) 民族/原鄉/祖國的文化想像空間 330 (二) 「跳板臺灣/重返中國」的政治想像空間 331 第八章 結論 335 附錄 附表一:三位女詩人相關記事年表 339 附表二:張李德和畫作參展表 373 附表三:陳中和子弟 374 附表四:陳啟清子女 377 主要參考文獻 378 | zh_TW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91200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空間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詩人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女性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聲音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張李德和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石中英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黃金川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尋找空間的女聲─以台灣女詩人張李德和、石中英、黃金川為探究對象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主要參考文獻(分類後依時間排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 文獻史料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方志類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典權、葉英、賴建銘纂修《臺南市志稿.人物志.列傳篇》,臺南:台南市文獻委員會,1959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賴子清纂修《嘉義縣志人物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76年6月原刊,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4月印行。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李德和、賴子清:《嘉義縣志.學藝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76年2月原刊,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4月印行。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洪波浪、吳新榮主修《台南縣志》,台北縣政府編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高雄市志•人物志》,高雄市政府,1986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二)日治報刊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臺灣新報》,1896年6月至1898年4月,臺北:五南出版社重印。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四、臺灣史及相關著作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詩琅《台灣人物誌》,高雄:德馨室出版社,1979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出版,198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照史《高雄人物評述》第二輯,高雄:春暉出版社,198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瞿海源、章英華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中研院民族研究所,198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988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女性知識份子與臺灣發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灣研究叢刊),臺北:聯經出版,1989年12月初版,1999年10月初版第三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9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登翰、莊明萱、黃重添、林承璜主編《台灣文學史》,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1年6月台灣總督府編《臺灣日誌》 (大正8---昭和19),臺北:南天出版社,199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臺灣日日新報》,1898年5月至1942年3月,臺北:五南出版社重印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教育部大學聯合出版委員會出版,1992年3月初版,1995年4月三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殷允芃等著《發現台灣》,臺北:天下雜誌,1993年7月第六刷27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司馬嘯青《臺灣五大家族》,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93,第一版五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翠《日據時代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0)》臺北:時報文化, 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衡哲.張□豪編《復活的群像—臺灣卅年代作家列傳》臺北:前衛出版社, 1994年6月.15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登翰《臺灣文學隔海觀---文學香火的傳承與變異》,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5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邱勝安《三百年來臺灣作家與作品》,高雄:臺灣時報社,1977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炎憲、李筱峰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臺北:玉山社出版,1997年9月初版二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高雄歷史與文化》第四輯,高雄: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許俊雅《台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臺北:南天書局,1997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5年7月至1911年11月,臺北:五南出版社重印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江寶釵《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臺北:里仁書局 1998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 》,高雄:文學界雜誌社,再版,199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臺灣大年表》, (明治28—昭和13),臺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廖一瑾《臺灣詩史》,臺北:文史哲出社,1999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育德《台灣—苦悶的歷史》,臺北:草根出版,1999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詩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公司 1999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文龍《台灣的書院與科舉》,臺北:常民文化,1999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施正鋒《台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大事年表 》,臺北:晨星出版社,200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龔顯宗《台學文學家列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0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臺灣詩薈》,1924年2月至1925年10月,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重印。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若林正丈、吳密察編《台灣重層近代文化》,臺北:播種文化有限公司,2000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曉波 《台灣意識的歷史考察》,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五、其他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梁寒操《中華民國詩人名鑑》,臺北:中華民國文化促進會,1966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朝琴遺著《我的回憶》,出版者 黃陳印達(自印本),1981年12月,(1989龍文出版社據自印本重印)。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淑美編《靜動遙峰—閨秀詩人金川女士紀念集》,高雄:陳啟清先生慈善基金會,1993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福助主編《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東海中文系編《臺彎古典文學與文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月。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999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江寶釵《張李德和書畫集》,嘉義:嘉義文化局, 2000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臺灣詩報》,1924年6月(第5號)至1924年11月(第11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盧嘉興著、呂興昌編校《台灣古典文學作家論集》,台南市立藝術中心,2000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惠鈴《臺灣詩人賴惠川及其《悶紅墨屑》》,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朝琴《黃朝琴先生小傳》, 朝琴回憶錄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5 月(此書根據70作者自印之我的回憶重新排版印行)。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六、學位論文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文顏《臺灣詩社之研究》,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79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鍾慧玲《清代女詩人研究》,政大中文所博士論文,1981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育淳《進入世界藝壇的先驅—日據時留法畫家研究》,(臺大史研所,中國藝術史碩論,1991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廖卓成《自傳文研究》, 台大博士論文 1992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明柔《日據時代台灣知識份子的思想風格及其文學表現之研究》,淡江中文所碩論,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臺南新報》,1925年5月至1937年1月,微捲資料。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雅慧《戰時體制下的臺婦女(1937—1945)—日本殖民政府的教化與動員》,清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994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游明鑑《日據時期臺灣的職業婦女》,師大歷史所博士論文,1995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丁鳳珍《台灣日據時期短篇小說中的女性角色》,成大中文所碩論,1996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昭如《離婚的權利史—臺灣女性離婚權的建立及其意義》,台大法研所碩士論文,1997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毓琪《日據時期臺灣南社研究》,成大中文碩士論,1998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儀冠《晚明至盛清女性題畫詩研究—以閱讀社群及其自我呈現為主》,政大中文所碩論,1998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品賢《日治時期臺灣女性古典詩作研究》,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榮南《日治時間台灣女性東洋畫之女性特質論述》,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論,2002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閔秋英《石中英及其《芸香閣儷玉吟草》研究》,彰師大國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02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七、報刊論文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新高新報》,1929年至1931年12月(中有缺漏),微捲資料。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青年會幹事<東京臺灣青年會春季例會狀況>,《臺灣》第四年第六號(大正12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江繼賢<閒雅 女詩人李德和> 1952年端午詩人節新生報記事。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蔡和泉<月津吟社的沿革>,收錄於《南瀛文獻》第一卷第二期,(臺南縣文獻委員會,成文出版社,1953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賴子清<古今臺灣詩文社(一)>,《臺灣文獻》10卷3期,1959年9月,頁79--11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賴子清<古今臺灣詩文社(二)>,《臺灣文獻》11卷3期,1960年9月,頁74--10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廖漢臣<臺灣文學年表>,《臺灣文獻》15卷1期,1964年3月,頁254--29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廖漢臣<臺灣文學年表>,《臺灣文獻》第十五卷一期,1964年3月27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勁節<嘉義逸園的滄桑> 中華日報(南部版)1969年1月2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盧嘉興<臺灣名女詩人張李德和和女史的家世>,《臺灣研究彙集》,1970年1月,頁9--1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符寒竹<女詩人張李德和>《嘉義文獻》第六期 ,嘉義縣政府出版,1975年12月,頁17--2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三六九小報》,1930年9月至1935年9月,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印。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瑞明<國家認同衝突下的台灣文學研究>,《文學台灣》第7期,197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國祁<臺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五卷第二期,1978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賴子清<台南詩文社>,《台南文化》新8期,1980年1月,頁121--13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荊南<三臺才女黃金川的詩>,《中國詩文之友》,第335期,1982年12月1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欽賢<漫談帝展鮮展台展>,臺北:臺北美術館館刊,12期10號,198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鍾美芳 <日據時代櫟社之研究 >上下,《臺北文獻》 直字第79期1987年3月25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尹章義<清代台灣婦女的社會地位>,《歷史月刊》,第26期,1990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柏亭<日據時代嘉義地區畫家的活動>,《中國.現代.美術---兼論日韓現代美術》,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清橋<文化批評論述的再出發>,《當代》第六十四期,文化批評專輯,1991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卓意雯<清代台灣婦女的社會地位>,《中研院台史田野研究通訊》,23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詩報》,1931年5月(第11號)至1944年9月(第319號)(中有缺漏)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潘亦江<羅山吟社盡蓮心> 《嘉義市文獻》第七期,1992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俊傑<黃金川的情感世界與現實關懷—以《金川詩草》為中心>,《正續合編金川詩草》,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專刊,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施懿琳 <日據時期臺灣古典詩的抗議精神與比興諷喻傳統 >,《古典文學》第十二集,臺灣學生書局 1992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三高女校友聯誼會編,「尋根」,《九十五週年紀念冊》 ,臺北,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廖一瑾<台灣第一位閨秀詩人黃金川和她的金川詩草> 《文化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文化大學出版,1993年2月,頁147--16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諸羅山藝文家略傳> 《嘉義市文獻》 第九期 嘉義市政府出版 1993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怡源<三台才女>,聯合報1993年8月19日第42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孫康宜<柳是與徐燦:陰性風格或女性意識>,《中外文學》第22卷6期,1993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嬰 <一代女史—張李德和事蹟> 《嘉義市文獻》第10期 嘉義市政府出版,199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文星<日據時期高雄地區社會領導階層之分析>、王見川<從意誠堂同善堂社所藏文物看陳中和家族的宗教信仰與勸善活動>,收錄於《高雄歷史與文化》第一輯,高雄: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199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三)詩文集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渡也<談嘉義文學資料之收集與研究> 《臺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鄉土與文學》,臺北:文訊雜誌社 1994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賴萬鎮<傳承諸羅古文風 創造嘉義新文化—諸羅文學的過去與未來> 《臺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 鄉土與文學》 臺北:文訊雜誌社,1994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柏亭<日據時間嘉義地區東洋繪畫之發展與特色>,《藝術學》第13期,1995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莊永明<「羅山女史」張李德和>,《精湛》26期,1995年9月,頁91--9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賴明珠<才情與認知的落差—論張李德和的才德觀與繪畫創作觀>,《藝術家》第41卷第4期,1995年10月1日,頁330--34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翠<她們要歌唱—本世紀臺灣女作家鳥瞰>,《文訊雜誌》革新89期(總127期),1996年5月,頁47--5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貞德<超越父系家族的藩籬---台灣地區「中國婦女史研究」(1945—1995)>,《新史學》第7卷第22期,1996年6月,頁139--17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蔡策勳 <臺灣詩社會覽>《嘉義市文獻》第十二期,嘉義:嘉義市政府, 1996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紅旭<靜對遙峰念金川>,中央日報 1997年6月4日第2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羅宗濤<讀金川詩草>,中央日報1997年6月9日第18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賴惠川《悶紅墨屑》,嘉義,賴惠川自刊,195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美娥<日治時代台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台灣風物》第47卷第3期,1997年9月,頁43--8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柯靜芬<臺灣史研範圍中有關台灣婦女史研究之概況>,《近代史學會通訊》,第6期,1997年10月,頁80--9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賴信真<書寫女性生命>,《台灣史料研究》11號,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1998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許慧綺<臺灣地區有關近代中國婦女史的碩博士論文研究評介(1991—1997)>,《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6期,1998年8月,頁189--20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朱嘉雯<日據時期臺籍女詩人眼中的「家國」—以三台才女黃金川為論述焦點>,《中國女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4月30日,頁165--17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呂素麗<學者為其作傳.發掘特立獨行事蹟.日據時代漢學女詩人張李德和.現代婦運先驅>,《中國時報》,1999年6月26日,第1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淑卿<近年來臺灣地區的「台灣婦女史」學位論文研究回顧(1991—1998)>《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7期,1999年8月,頁193--20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江寶釵 <走過的痕跡─嘉義地區文學的採集、調查、整理與研究概述> ,《漢學研究通訊》總74期,2000年5月,頁188--19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施懿琳<南都女詩人石中英《芸香閣儷玉吟草》作品初探>,《台灣史料研究》第15期,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2000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江寶釵<陪她人間走一回:我的張李德和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校訊第十八期》,嘉義:中正大學, 200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洪炎《瀛海詩集》,臺灣詩人名鑑刊行會發行,,194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洪瑞琴<學者深刻挖掘.臺灣文學女性角色>,《自由時報》2001年3月9日,第13頁,(台南市新聞)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文龍 <台灣早期詩文作品編印略述 1684—1945 > 《台南文化》第45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呂明純 <日據台灣新文學女性創作研究>,淡江大學 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第四期 ,2001年3月15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翠鳳<黃金川的詩學養成及其《金川詩草》內容探討>,臺中:東海學報第13期,2001年7月,頁195—220 。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品賢<台南「香芸吟社」考>《台南文化》第51期,2001年9月,頁57--7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彩娥<古典書寫與主體性—施梅樵詩歌的一個考察>《中台灣古典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縣文化局,第一版,200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秋蘭<試論羅山女史李德和之閒詠詩及其文藝成就> 《日治時間臺灣傳統文學》,東海大學中文系,2002年4月13日,頁146--16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巨川<黃金川詩雜談>,《南台文化》第二期,南台灣文史工作室出版,2002年6月,頁24--3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巨川<金川集外詩初探>,《南台文化》第三期,南台灣文史工作室出版,2002年9月30日,頁23--2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洪寶昆、施少峰編《現代詩選第一集》,彰化:詩文之友社,1967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唱和集》,彰化:詩文之友社,196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漢光編《台灣詩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洪寶昆、施少峰編《現代詩選第二集》,彰化:詩文之友社,1971年11月施梅樵《鹿江集》,故施梅樵先生遺著出刊委員會發行,197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連橫《臺灣詩乘》,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石中英撰,呂伯雄編 《芸香閣儷玉吟草》,臺北:龍文出版社,(原刊1975年10月,龍文 1992年6月重印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連橫《臺灣詩薈》,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文龍《台灣詩錄拾遺》,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鄭鵬雲《師友風義錄》,臺北:廣文書局,1903年原刊,1981年12月重刊黃金川《金川詩草》,高雄:陳啟清先生慈善基金會, 1991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李德和 《琳瑯山閣吟草》,臺北:龍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2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呂伯雄撰,聶懋戡編《竹筠軒伯雄吟草》,臺北:龍文出版社, 1992年6月重印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金川 《正續合編金川詩草》,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專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昭瑛《台灣詩選注》,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羅宗濤、鄭文惠等編《金川詩草百首鑑賞》,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江寶釵編《張李德和詩文集》,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2000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二、女性主義及相關著作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維金妮亞.吳爾芙著,張秀亞譯《自己的屋子》臺北:純文學出版,197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呂秀蓮《新女性主義》,臺北:前衛出版社,197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適《三百年中的女作家》,《胡適作品集.一四》,臺北:遠流出版,198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鍾玲《現代中國繆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臺北:聯經出版,1989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曉紅譯,《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 續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臺北:時報出版,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臺北:時報出版,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西蒙.波娃《第二性》,臺北:志文出版,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 三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喬以鋼《中國女性的文學世界》,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3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克莉絲.維登著,(Chris Eeedon)白曉紅譯《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8月初版,1997年第二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何春蕤《不同國女人—性/別、資本與文化 》,臺北:自立晚報社,1994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鍾玲《現代中國繆司—臺灣女詩人作品析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引馳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臺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詠聰《女性與歷史—中國傳統觀念新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Rosemarie Putnam Tong,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臺北:時報文化,1996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初版一刷1996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出版,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鄭至慧《她鄉女紀—閱讀女人的創作版圖》,臺北:元尊文化,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當代文化講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臺北:立緒出版,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任一鳴《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屋,1997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洪淑苓等《古典文學與性別研究》,(性別/文學研究會主編),臺北:里仁出版,1997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訪當代台灣女作家》,臺北:元尊,199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小虹《性別越界》,臺北:聯合文學,1998年3月初版4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南投: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孫康宜《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二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嚴明.礬琪合著《中國女性文學的傳統》,中華發展基金會、洪葉文化聯合發行,1999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1999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臺北:女書出版,1999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孫康宜《耶魯.性別與文化》,臺北:爾雅,200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仕芬《女性觀照下的男性—女作家小說析論》,臺北:聯合文學:2000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玉玲《臺灣文學的國度—女性•本土•反殖民論述》,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簡瑛瑛《女兒的儀典—台灣女性心靈與文學/藝術表現》,臺北:女書文化,2000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元貞 《女性詩學—臺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1951—2000 》臺北:女書文化,2000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燕娜編《中國婦女與文學論集》,臺北:稻香出版,2001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邱貴芬《日據以來臺灣女作家小說選讀》,臺北:女書店,2001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邱貴芬主編《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臺北:女書文化,2001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平原主編《古代女詩人研究》,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纂台灣總督府編《意象與美學---臺灣女性藝術展》,台北市立美術館,1998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惠雯《大稻埕查某人地圖---大稻埕婦女的活動空間/近百年來的變遷》,臺北:博揚文化,199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施叔青、蔡秀女編《世紀女子.臺灣第一》,臺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三、文學評論類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6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6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康正果《風騷與豔情》,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呂正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考》,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出版社,199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出版社,193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Michael Foucault著 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廖咸浩《愛與解構》,臺北:聯合文學1995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199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東海大學外文系主辦,《文學、認同、主體性—第二十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集》,臺中:東海大學外文系,1998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蕭馳《中國抒情詩傳統》,臺北:允晨文化,1999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朱棟霖、陳信元主編《中國文學新思維》,嘉義:南華大學,2000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孫康宜《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10月。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