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Title | 林燿德散文研究 |
Creator | 許惠耳 |
Contributor | 陳芳明 許惠耳 |
Key Words | 林燿德 散文 都市文學 新世代風格 後現代書寫 |
Date | 2003 |
Date Issued | 24-Apr-2010 17:09:52 (UTC+8) |
Summary | 對林燿德這樣一個具代表性的作家而言,相較於豐碩的後人對其創作的評論版圖,有關林燿德散文的深度探索,則更有待較寬廣的空間。本論文首要目的即是釐清林燿德的「破文類」散文觀。探索他如何以跨文類式散文,運用後現代技巧,來建構他自己的都市文學史觀,確立當代文學中的都市精神理想。並以林燿德的散文及文學評論來建構其散文理論,為林燿德的新世代文學論在文學史中找尋更合理適切的定位。 第一章先界定了研究動機及目的,以及研究的範疇和方法說明。並概述前人之研究成果,以說明尚待釐清及架構的研究所在。對於一直被學者認為邊緣化的散文研究,由此概述更能感受,並突顯散文研究之重要。 第二章則針對林燿德之時代背景環境做分析。透過時代背景的脈絡,我們可以了解,八○年代特殊的學術環境,社會的急遽變革,西方文學理論的引進,新世代作家的觀念認同,對於文學新理論的形成有著極重大的意義。釐清了林燿德與新理論及歷史社會的互動面向。 第三章探討的是林燿德的都市文學理論,以林燿德三冊散文作品為主軸,進行文本的分析。側重在於林燿德獨特的散文觀點及所運用的後現代書寫技巧;他主張突破抒情美文的陳觀,打破各文類的固有界域,質疑與顛覆的意味濃厚,由此文本的解析中當可詮釋出林燿德新散文理論的意涵。本文並舉佐了魔幻派大師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來與林燿德散文為對照。 第四章的研究重心為林燿德散文的思想主題及風格呈現。林燿德散文的思想多以呈現都市新風貌為主;散文風格除了呈現出都市心理層面的探索、都市精神的意涵延伸外,他的知性散文冷靜而理性,幾乎完全抽離式的敘述基調,洗鍊而精緻。本章將進一步論述林燿德散文的「新世代風格」。 第五章本章著重在探索林燿德新文學史觀及散文史觀的建塑。林燿德受後現代主義影響,提出斷裂的文學史觀,乃在於對既有文化霸權的挑戰。林燿德重新思考文學史的組織原則,也帶出了台灣現代文學史的新的面貌。 第六章為結論,林燿德提出的正視都市的觀點,已在現今的二十一世紀落實於普羅大眾的創作中。在結論方面總整了本文研究心得,並冀望能藉由釐清林燿德散文的文學定位及意義,為林燿德的散文找尋更合理適切的定位。 |
參考文獻 | 一、林燿德著作 (一)短篇小說集 林燿德:《惡地形》(台北:希代,1988年10月)。 林燿德、陳璐茜合著:《慾望夾心——雙色小小說》(台北:皇冠,1995年05月)。 林燿德:《大東區》(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06月)。 林燿德:《非常的日常》(台北:聯合文學,1999年12月)。 (二)長篇小說 林燿德、黃凡合著:《解謎人》(台北:希代,1989年09月)。 林燿德:《一九四七高砂百合》(台北:聯合文學,1990年12月)。 林燿德:《大日如來》(台北:希代,1993年05月)。 林燿德:《時間龍》(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08月)。 (三)詩集 林燿德:《銀碗盛雪》(台北:洪範,1987年01月)。 林燿德:《都市終端機》(台北:書林,1988年01月)。 林燿德:《妳不瞭解我的哀愁是怎樣一回事》(台北:光復,1988年04月)。 林燿德:《都市之甍》(台北:漢光,1989年06月)。 林燿德:《一九九○》(台北:尚書,1990年07月)。 林燿德:《不要驚動不要喚醒我所親愛》(台北:文鶴,1996年01月)。 林燿德等人:《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台北:文鏡,1986年12月)。 (四)散文集 林燿德:《一座城市的身世》(台北:時報文化,1987年08月)。 林燿德:《迷宮零件》(台北:聯合文學,1993年06月)。 林燿德:《鋼鐵蝴蝶》(台北:聯合文學,1997年02月)。 (五)評論集 林燿德:《一九四九以後——台灣新世代詩人初探》(台北:爾雅,1986年12月)。 林燿德:《不安海域——台灣新世代詩人新探》(台北:師大書苑,1988年05月)。 林燿德:《羅門論》(台北:師大書苑,1991年01月)。 林燿德:《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強,1991年06月)。 林燿德:《期待的視野——林燿德文學短論選》(台北:幼獅,1993年02月)。 林燿德:《世紀末現代詩論集》(台北:羚傑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12月)。 林燿德:《敏感地帶——探索小說的意識真象》(台北:駱駝,1996年09月)。 (六)訪談錄 林燿德:《觀念對話》(台北:漢光,1989年08月)。 (七)電影、舞台劇本.漫畫及其他 林燿德、于記偉合著:《大東區》(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91年)。 林燿德、徐煬合著:《夢的都市導遊》(台北:竹友軒,1992年04月)。 林燿德、林政德合著《鬥陣》(台北:大然,1992年08月)。(漫畫)。 林燿德、戴晴衣合著:《和死神約會的一○○種方法》(台北:晴衣工作室,1994年06月)。(舞台劇本) 林燿德:《淫魔列傳》(台北:羚傑,1995年01月)。 林燿德、陳璐茜合著:《塔羅牌靈測遊戲》(台北:遠流,1997年04月)。(塔羅牌介紹) (八)主編選集 林燿德編:《中國現代海洋文學選》共三冊(台北:號角,1987年07月)。 林燿德、鄭明娳合編:《現代散文精選系列:有情四卷》(台北:正中書局,1989年12月)。 林燿德、鄭明娳合編:《現代散文精選系列:人生五題》(台北:正中書局,1990年5-8月)。 林燿德、鄭明娳合編:《現代散文精選系列:智慧三品》(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07月)。 林燿德、鄭明娳合編:《現代散文精選系列:乾坤雙壁》(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09月)。 林燿德、黃凡合編:《新世代小說大系》共十二冊(台北:希代,1989年05月)。 林燿德編:《甜蜜買賣——台灣都市小說選》(台北:業強,1989年08月)。 林燿德編:《水晶圖騰——面對新人類小說》(高雄:派色,1990年07月)。 林燿德、簡政珍合編:《台灣新世代詩人大系》共二冊(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0年10月)。 林燿德編:《浪跡都市——台灣都市散文選》(台北:業強,1990年08月)。 林燿德、孟樊合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0 年12月)。 林燿德、鄭明娳合編:《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1991年)。 林燿德、孟樊合編:《流行天下——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2年01月)。 林燿德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台北:正中,1993年05月)。 林燿德編:《幼獅文藝四十年大系.小說卷Ⅰ:最後的麒麟》(台北:幼獅,1994年03月)。 林燿德編:《幼獅文藝四十年大系.小說卷Ⅱ:天邊的大麥》(台北:幼獅,1994年)。 林燿德編:《羅門創作大系》共十卷(台北:文史哲,1995年04月)。 林燿德、林水福合編:《蕾絲與鞭子的交歡——當代台灣情色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7年)。 二、專書論著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90912001 92 |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912001 |
Type | thesis |
dc.contributor.advisor | 陳芳明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許惠耳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許惠耳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03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4-Apr-2010 17:09:52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4-Apr-2010 17:09:52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4-Apr-2010 17:09:52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09091200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42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0912001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2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對林燿德這樣一個具代表性的作家而言,相較於豐碩的後人對其創作的評論版圖,有關林燿德散文的深度探索,則更有待較寬廣的空間。本論文首要目的即是釐清林燿德的「破文類」散文觀。探索他如何以跨文類式散文,運用後現代技巧,來建構他自己的都市文學史觀,確立當代文學中的都市精神理想。並以林燿德的散文及文學評論來建構其散文理論,為林燿德的新世代文學論在文學史中找尋更合理適切的定位。 第一章先界定了研究動機及目的,以及研究的範疇和方法說明。並概述前人之研究成果,以說明尚待釐清及架構的研究所在。對於一直被學者認為邊緣化的散文研究,由此概述更能感受,並突顯散文研究之重要。 第二章則針對林燿德之時代背景環境做分析。透過時代背景的脈絡,我們可以了解,八○年代特殊的學術環境,社會的急遽變革,西方文學理論的引進,新世代作家的觀念認同,對於文學新理論的形成有著極重大的意義。釐清了林燿德與新理論及歷史社會的互動面向。 第三章探討的是林燿德的都市文學理論,以林燿德三冊散文作品為主軸,進行文本的分析。側重在於林燿德獨特的散文觀點及所運用的後現代書寫技巧;他主張突破抒情美文的陳觀,打破各文類的固有界域,質疑與顛覆的意味濃厚,由此文本的解析中當可詮釋出林燿德新散文理論的意涵。本文並舉佐了魔幻派大師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來與林燿德散文為對照。 第四章的研究重心為林燿德散文的思想主題及風格呈現。林燿德散文的思想多以呈現都市新風貌為主;散文風格除了呈現出都市心理層面的探索、都市精神的意涵延伸外,他的知性散文冷靜而理性,幾乎完全抽離式的敘述基調,洗鍊而精緻。本章將進一步論述林燿德散文的「新世代風格」。 第五章本章著重在探索林燿德新文學史觀及散文史觀的建塑。林燿德受後現代主義影響,提出斷裂的文學史觀,乃在於對既有文化霸權的挑戰。林燿德重新思考文學史的組織原則,也帶出了台灣現代文學史的新的面貌。 第六章為結論,林燿德提出的正視都市的觀點,已在現今的二十一世紀落實於普羅大眾的創作中。在結論方面總整了本文研究心得,並冀望能藉由釐清林燿德散文的文學定位及意義,為林燿德的散文找尋更合理適切的定位。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林燿德現象的探索者…………………………………………………...2 一、論及林燿德新世代理論架構者…………………………………………...2 二、論述林燿德詩作部份……………………………………………………...4 三、論述林燿德小說作品部份………………………………………………...5 四、論述林燿德散文作品部份………………………………………………...6 第二節 受到忽視的林燿德散文………………………………………………...8 第三節 論文的建構:以林燿德的散文為基礎………………………………..12 第二章 林燿德散文理論的架構與都市散文理論的建立 16 第一節 八○年代台灣文學背景………………………………………………..17 一、狂飆與變異的年代………………………………………………..............17 二、文學界的震盪………………………………………………......................20 (一)近代文壇變革概況……………………………………………………...21 (二)八○年代台灣文學……………………………………………………...27 第二節 眾聲喧嘩中的沉默者——散文………………………………………..30 一、傳統之軸與前衛之輪:台灣散文史……………………………………...31 二、當代台灣散文現象………………………………………………..............35 三、後現代主義在台灣………………………………………………..............39 (一)羅青的引介………………………………………………......................39 (二)林燿德的鼓吹……..………………………………………....................43 第三節 林燿德散文版圖的擘畫………………………………………………..47 一、 新「都市文學」名詞的再定義…………………………………………..47 二、八○年代台灣都市文學風貌……………………………………………..52 三、林燿德都市散文理論的建立……………………………………………..55 第三章 林燿德散文的後現代書寫技巧 59 第一節 林燿德散文文本的分析………………………………………………..60 一、《一座城市的身世》:都市文學作品( work)的初期經營……………60 二、《迷宮零件》:層遞顛覆的文學理念保險箱意象………………………..67 三、《鋼鐵蝴蝶》:廢墟的瓦解與重建………………………………………..73 第二節 林燿德散文的「破文類」跨越………………………………………..78 一、林燿德的「破文類」觀…………………………………………………..78 二、小說、詩創作技巧的融入………………………………………………..82 (一)散文與詩………………………………………………..........................82 (二)散文與小說………………………………………………......................86 (三)散文與其它………………………………………………......................88 第三節 後現代書寫技巧: 解構、魔幻寫實、超現實、後設式的科幻書寫………........................91 一、時空的解構、壓縮與拼貼及剪接…………………………......................92 二、後設式的科幻書寫的再想像………………………………......................94 三、魔幻寫實與超現實的呈現…………………………………......................97 第四章 林燿德散文的思想及風格呈現 101 第一節 城市的符號與記憶:流動的拼貼……………………….....................102 一、瞬息萬變的城市空間……………………………………….....................102 二、冰涼的都市凝視……………………………………….............................107 (一)複眼的觀察角度…………………………………….............................107 (二)另類的經驗思索…………………………………….............................110 第二節 城市的想像與拓展:虛實的紛陳………………...............................111 一、慾念飽漲的釋放:性、愛…………………………….............................112 二、後現代美學的極致:暴力、死亡…………………….............................118 三、其他:科幻、戰爭、地球…………………………….............................122 第三節 林燿德散文的風格呈現……………………………..........................125 一、都市心理層面的探索………………………………….............................125 (一)人類的自我認同和疏離…………………………….............................126 (二)時間與生命流失的焦慮…………………………….............................129 二、都市精神的意涵延伸………………………………….............................132 (一)瓦解與重建並時發生……………………………….............................132 (二)文明碎片的重現……………………………….....................................135 第五章 散文創作歷程及其散文史觀的形成 138 第一節 後現代理論的提倡……………………………....................................139 一、對「前行代」的質疑與顛覆……………………....................................139 (一)「神州詩社」的啟蒙……………………………....................................139 (二)林燿德與「三三文學社團」………………….....................................145 (三)前行代三大詩社的權力架構………………….....................................147 二、「新世代」理論的建塑……………………………...................................149 (一)新世代風格的倡導……………………………....................................149 (二)新典範的建立策略……………………………....................................151 三、《一座城市的身世》、《迷宮零件》的具體實踐......................................153 第二節 現代性內涵的爭議……………………………....................................155 一、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徘徊………………………....................................155 (一)羅青與羅門:林燿德的擺盪…………………....................................155 (二)招致的爭議與批判……………………………....................................158 二、林燿德的現代性策略……………………………....................................162 (一)文學史的重構……………………………............................................162 (二)作家與文學傳播環境的互動……………............................................165 三、《鋼鐵蝴蝶》期的寬容靜默……………..................................................167 第三節 林燿德的隱性書寫:史觀散文的意涵呈現........................................169 一、作家的隱性書寫……………………………............................................170 二、林燿德史觀散文的意涵呈現………………............................................172 第六章 結論 174 參考書目 179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40651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41310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68455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290120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487161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488191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454966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442237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74600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296770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91200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林燿德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散文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都市文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新世代風格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後現代書寫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林燿德散文研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林燿德著作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短篇小說集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惡地形》(台北:希代,1988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陳璐茜合著:《慾望夾心——雙色小小說》(台北:皇冠,1995年0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大東區》(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0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非常的日常》(台北:聯合文學,1999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二)長篇小說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黃凡合著:《解謎人》(台北:希代,1989年0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一九四七高砂百合》(台北:聯合文學,1990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大日如來》(台北:希代,1993年0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時間龍》(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0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三)詩集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銀碗盛雪》(台北:洪範,1987年0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都市終端機》(台北:書林,1988年0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妳不瞭解我的哀愁是怎樣一回事》(台北:光復,1988年0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都市之甍》(台北:漢光,1989年0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一九九○》(台北:尚書,1990年0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不要驚動不要喚醒我所親愛》(台北:文鶴,1996年0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等人:《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台北:文鏡,1986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四)散文集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一座城市的身世》(台北:時報文化,1987年0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迷宮零件》(台北:聯合文學,1993年0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鋼鐵蝴蝶》(台北:聯合文學,1997年0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五)評論集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一九四九以後——台灣新世代詩人初探》(台北:爾雅,1986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不安海域——台灣新世代詩人新探》(台北:師大書苑,1988年0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羅門論》(台北:師大書苑,1991年0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強,1991年0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期待的視野——林燿德文學短論選》(台北:幼獅,1993年0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世紀末現代詩論集》(台北:羚傑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敏感地帶——探索小說的意識真象》(台北:駱駝,1996年0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六)訪談錄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觀念對話》(台北:漢光,1989年0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七)電影、舞台劇本.漫畫及其他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于記偉合著:《大東區》(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9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徐煬合著:《夢的都市導遊》(台北:竹友軒,1992年0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林政德合著《鬥陣》(台北:大然,1992年08月)。(漫畫)。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戴晴衣合著:《和死神約會的一○○種方法》(台北:晴衣工作室,1994年06月)。(舞台劇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淫魔列傳》(台北:羚傑,1995年0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陳璐茜合著:《塔羅牌靈測遊戲》(台北:遠流,1997年04月)。(塔羅牌介紹)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八)主編選集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編:《中國現代海洋文學選》共三冊(台北:號角,1987年0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鄭明娳合編:《現代散文精選系列:有情四卷》(台北:正中書局,1989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鄭明娳合編:《現代散文精選系列:人生五題》(台北:正中書局,1990年5-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鄭明娳合編:《現代散文精選系列:智慧三品》(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0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鄭明娳合編:《現代散文精選系列:乾坤雙壁》(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0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黃凡合編:《新世代小說大系》共十二冊(台北:希代,1989年0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編:《甜蜜買賣——台灣都市小說選》(台北:業強,1989年0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編:《水晶圖騰——面對新人類小說》(高雄:派色,1990年0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簡政珍合編:《台灣新世代詩人大系》共二冊(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0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編:《浪跡都市——台灣都市散文選》(台北:業強,1990年0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孟樊合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0 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鄭明娳合編:《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199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孟樊合編:《流行天下——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2年0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台北:正中,1993年0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編:《幼獅文藝四十年大系.小說卷Ⅰ:最後的麒麟》(台北:幼獅,1994年0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編:《幼獅文藝四十年大系.小說卷Ⅱ:天邊的大麥》(台北:幼獅,199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編:《羅門創作大系》共十卷(台北:文史哲,1995年0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燿德、林水福合編:《蕾絲與鞭子的交歡——當代台灣情色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二、專書論著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