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題名 中國現代小說中的原鄉意識--以魯迅、沈從文、老舍、張愛玲為例
作者 疏淑貞
貢獻者 張堂錡
疏淑貞
關鍵詞 原鄉
心靈原鄉
文化原鄉
現代小說
終極關懷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4-四月-2010 18:30:15 (UTC+8)
摘要 第一章是研究動機、目的、前人研究成果等。第二章、從飲食生活、季節景物、色調…不同角度,分別比較魯迅的魯鎮、沈從文的湘西鳳凰、老舍的北京、張愛玲的上海。沈從文與老舍對故鄉色彩的描述並不多,對故鄉實景實物的描寫卻是甜美而豐盛的;魯迅與張愛玲對故鄉實物實景書寫的分量比不上前二者,卻在故鄉色彩的著墨上用力甚深。古樸的紹興、清新的鎮筸、歷史文化的北京、都會的上海,這是作家心中的永恆。
第三章先從晦暗的角度分析作家沉鬱的心靈原鄉,這可能是禮教宗法束縛、或是苦難迷信桎梏、或是昏聵現實…形成的庸貧原鄉;也可能是吃人的、蕭索的、壓抑的、受宰制的原鄉,又或者是物化異化衝擊、城鄉衝突絕望失望激盪、大我小我交疊而成的愚弱原鄉。
第四章作家心目中所眷戀的原鄉不全是美好的,但確乎有其馨香豐美的一面。這是童話與神話、理性與自然、理想與現實、純厚含蓄而令人嚮往的原鄉;這令人耽溺、愛戀、情牽而又眷戀的原鄉;或者是烽火情愛的原鄉。老舍關心的是文化內涵、魯迅關心的是國民「思想」體質、張愛玲關心的是女性精神的渴望、沈從文關心的是純美天性的追尋。沈從文以浪漫清新的筆調在嚴肅的原鄉意識中運鏡,老舍以笑中帶淚、幽默又嚴肅的態度審視北平文化,他們都成功的刻劃了原鄉。
第五章本章回歸到原鄉最原始的「根性」為討論的方向,也就是從原鄉中具體的外在事物-節慶、人物、語言、生活…等方向探討,以梳理或建構出他(她)們不同的原鄉情。無論是記憶或在異地遙想中的原鄉,都可能有着荒涼孤寂的成分,也有暖而「靈性」的層面。所以第六章從「靈性」原鄉的建構與比較中,可以看到作家對自然原鄉「返璞歸真」的渴望、市民原鄉的內心掙扎、文化原鄉的再造工程,以及在新舊交替時代中眾人對自己原鄉文化有了重新檢視與再思考的機會。
結論:老舍用道地的京語寫對北平人事物的種種,流露很深的北平文化意識;沈從文輕柔寫意的筆調,道出湘西淳厚的民風;魯迅灰暗蕭索的原鄉中有更深刻的國民性刻畫;張愛玲在蒼涼的筆調中描繪出都會男女的迷魅情戀。他們各自從自己的原鄉出發,從地理的原鄉到心靈的原鄉,他們都有很深的懷鄉情以及對家鄉人事物的終極關懷。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依作者的筆劃順序)
一、 專書
A. 原典專書
1. 沈從文《沈從文全集》北岳文藝出版、山西,2002年12月第一版。
2. 沈從文《沈從文自傳》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7初版。
3. 沈從文《中國新文學大師名著賞析:沈從文》台北,海風出版社,1995年四版。
4. 沈從文〈論中國創作小說〉《新文學里程碑》上海:文匯出版社,1997年初版。
5. 沈從文、張兆和著《沈從文家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初版。
6. 張愛玲《張愛玲典藏全集》豪華精裝版,台北 :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 2004年2月~2005年9月
7. 魯迅著 《魯迅全集》(16卷新註釋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北京第一版。
8. 魯迅著《魯迅全集》共十三卷,台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9月初版。
9. 魯迅著《魯迅經典文集》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7月第一版。
10. 魯迅著《魯迅雜文全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 2000年5月重印版。
11. 魯 迅《魯迅小說合集》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
12. 魯 迅《魯迅散文選集》台北:里仁書局,2002年。
13. 魯 迅《魯迅的研究史稿》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
14. 魯迅博物館編著《魯迅文獻圖傳》大象出版社 1998年6月出版
15. 魯迅著《集外集拾遺補編》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3年12月北京第1版。
16. 魯迅紀念館編《魯迅日文作品集》上海:藝文出版社出版發行 1981年5月第一版。
17. 魯迅著《文化偏至論》《墳》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98年4月北京第3次印刷。
18. 老舍、舒濟編《老舍文集》共十六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10月一版。
19. 老舍著,舒濟、舒乙編《老舍小說全集》共十一卷,湖北: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8月初版。
B. 一般專書
1. 一 土《二十一世紀:魯迅與我們》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2. 于青、金宏達編《張愛玲研究資料》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年1月。
3. 王旭川、馬國輝《中國近代小說思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4. 王乾坤《由中間尋找無限》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5. 王乾坤《魯迅的生命哲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6. 王向遠著《中日現代文學比較論》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1998年12月出版。
7. 王拓著《張愛玲與宋江》台北:藍燈出版社,1976年初版。
8. 王若海、文景迅《魯迅與浙江潮》《魯迅生平史料匯編》(第二輯)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9.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10. 王保生《沈從文評傳》四川:重慶出版社,1995年11月。
11. 王哲甫《中國新文學運動史》香港:遠東圖書公司,1967年再版。
12. 王常新《文學評論發凡》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1月。
13. 王繼志、陳龍《沈從文的文學世界》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5月。
14. 王嘉良、金漢編《中國現當代文學》浙江: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
15. 王溢嘉《精神分析與文學》台北:野鵝出版社,1999年11月。
16. 王 瑤《中國現代文學史論集》河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
17. 王瑤《新文學史稿》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版。
18.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9月。
19.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6月。
20.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10月。
21.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22.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86年6月初版。
23. 王德威《眾生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9月初版。
24. 王錦厚《五四新文學與外國文學》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年。
25. 王潤華《魯迅小說新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11月。
26. 王潤華《沈從文小說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8年9月。
27. 王潤華《沈從文小說理論與作品新論:沈從文小說理論、批評、代表作的新解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6月。
28. 王潤華《老舍小說新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2月初版。
29. 王曉明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
30. 王惠云、蘇慶昌《老舍評傳》石家莊:華山文藝出版,1985年11月第一版。
31. 王劍叢等編《中華新文學史》廣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一版。
32. 王建華《老舍的藝術世界》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6年11月。
33. 王建華《老舍的語言藝術》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1刷。
34. 尹雪曼《抗戰時期的現代小說》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7月初版。
35. 巴金主編《中國現代名作家名著珍藏本:沈從文鄉土小說》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3月
36. 巴金、黃永玉等著《長河不盡流》湖南:文藝出版社,1989年4月。
37. 方正耀《晚清小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38. 水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出版社,1993年7月重排9版。
39. 水晶《張愛玲未完》台北:大地出版社,1996年12月。
40. 中央研究院編《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
41.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華民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二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42.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
43.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國現代化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
44.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近代文學史料》編輯部《近代文學史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45.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近代文學研究組《中國近代文學論文集1949-1979小說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46.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47.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南省鳳凰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懷念沈從文:鳳凰文史資料第二輯》該會內部發行1989年12月。
48.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五四文學與文化變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4月。
49. 田仲濟、孫昌熙合編《中國現代文學史》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50. 申 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51. 司馬長風著、劉紹唐校訂《中國新文學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
52.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53. 司馬新 徐斯、司馬新譯《張愛玲與賴雅》台北:大地出版社 1996年5月。
54. 皮述民等著《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8月一版。
55. 甘海嵐《老舍年譜》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7月一版。
56. 甘海嵐《老舍與北京文化》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3年9月第一版。
57. 甘海嵐等著《京味文學散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12月一版。
58. 向成國《回歸自然與追尋歷史:沈從文與湘西》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7月。
59. 朱光潛《談美》台南:文國書局,1992年初版。
60.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台北:駱駝出版社,1993年11月二版。
61. 朱雯等編選《文學中的自然主義》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6月。
62. 朱棟霖主編《文學新思維》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初版。
63.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9月初版。
64. 安敏成《現實主義的限制-革命時代的中國小說》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65. 朱剛《20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揚智文化2002年7月初版一刷
66. 吉首大學沈從文研究室編《沈從文研究》第一輯 湖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8月。
67. 任世雍《小說理論及技巧》台北:書林出版社,1981年。
68.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論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新亞研究所,1972。
69. 伍新福、劉泱泱、宋奜夫編《湖南通史》三冊,長沙:湖南出版社,1994。
70. 谷春帆《銀價變遷與中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71. 汪曾祺編《沈從文》香港:三聯書店,1995年5月。
72. 汪曾祺《中國文學精讀-沈從文》台北:書林公司,1996年初版。
73. 汪毅夫著《魯迅與新思潮》(論魯迅留日時期的思想)(魯迅研究書系)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發行,1996年9月第一次印刷。
74. 汪 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吶喊》《徬徨》研究》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75. 宋永毅《老舍與中國文化觀念》台北:博遠出版公司,1993年3月版。
76. 宋炳輝編《老舍印象》上海:新華書店印行,1997年1月。
77.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5月。
78. 呂正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想》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11月第三次印行。
79. 李之屏《湖南田賦之研究》蕭錚主編《中國地政研究所叢刊---民國二十年代中國大陸土地問題資料》第十一輯 台北:成文出版社與美國中文資料中心,1977據手寫本影印。
80. 李少群著《追尋與創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
81. 李亦園、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性格》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8年。
82. 李何林《中國新文學研究參考資料》香港:中文大學近代史料出版組1972年10月。
83. 李牧《三十年代文藝論》台北:黎明文化1973年3月初版、1977年6月再版
84. 李怡《七月派作家評傳》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年1月。
85. 李怡《近代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潮與中國傳統文化》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
86. 李振《湖南省土地利用與糧食問題》蕭錚主編《中國地政研究所叢刊---民國二十年代中國大陸土地問題資料》第五十五輯 台北:成文出版社與美國中文資料中心,1977據手寫本影印。
87. 李奭學《中西文學因緣》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6月。
88. 李瑞騰編《抗戰文學概說》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年7月初版。
89. 李瑞騰《晚清文學思想論》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90.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91. 李歐梵《鐵屋中的吶喊》臺北:風雲時代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92.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現代文學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6年。
93. 李輝《人生掃描》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4月。
94. 李輝《恩怨滄桑-沈從文與丁玲》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出版。
95. 李輝英《中國現代文學史》香港:東亞書局,1970年出版。
96. 李德堯、 王澤龍主編《新編中國現代文學簡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97. 李銳〈另一種紀念碑〉《重讀大師》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三刷。
98. 李振杰《老舍在倫敦》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4月一版。
99. 李犁耘《老舍在北京的足跡》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
100.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87年6月。
101. 佟家桓《老舍小說研究》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一版。
102. 沈瓞民著《回憶魯迅早年在弘文學院的片斷》魯迅生平史料匯編第二輯。
103. 沈瓞民著《魯迅早年的活動點滴》《魯迅生平史料匯編》(第二輯)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04. 吳小美、魏韶華《老舍的小說世界與東西方文化》蘭州大學出版社,1992年6月一版。
105. 吳中杰著《中國現代文藝思潮史》上海:復旦大學版社,1996年初版。
106. 吳立昌選評《與中國文學永生的大師:沈從文》台北:海風出版社1993年5月。
107. 吳立昌《建築人性神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108. 吳立昌《人性的治療者:沈從文傳》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9月。
109. 吳宏聰《中國現代文學與民族文化》北京:首都師範大學1994年3月。
110. 吳宏漢、范伯群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7月一版。
111. 吳功正《小說美學》江蘇: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6月一版。
112. 吳淳邦《晚清諷刺小說的諷刺藝術》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年。
113. 吳福輝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三卷(一九二八至一九三七年)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
114. 吳福輝、溫儒敏等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3月版。
115. 吳福輝等編《老舍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年9月一版。
116. 吳重陽《中國現代少數民族文學概論》北京:中央民族學院,1992年出版。
117. 巫瑞書《南方民俗與楚文化》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5月。
118. 巫瑞書《荊湘民間文學與楚文化》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3月。
119. 余斌《張愛玲傳》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年3月。
120. 邢光祖〈當代中國的狂飆運動-寫在中國新文藝大系之前〉《中國新文藝大系》大漢出版社,1977年出版。
121. 邵華強編《沈從文研究資料》第一、二冊,北京:花城出版社,1983年。
122.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
123. 周作人作《周作人日記》(魯迅研究資料)第11輯,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出版。
124. 周作人《舊日記的魯迅》《魯迅小說的人物》上海出版公司,1954年4月初版。
125. 周作人《關於魯迅》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
126. 周作人《周作人自編文集:藝術與生活》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127. 周作人《日本管窺》(知堂回想錄)香港:三育圖書有限公司,1980年1月出版。
128. 周建人口述、周曄編寫《魯迅故家的敗落》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29. 周昌龍《新思潮與傳統--五四思想史論集》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5年2月。
130. 周芬伶《艷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2月。
131. 周國偉著《魯迅著譯版本研究編目》上海:文藝出版社 中國現代文學史料叢書(甲種),1996年10月第一版。
132. 周紅興主編《簡明中國現代文學》北京:作家出版社,1990年12月。 
133. 周策縱《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134. 周蕾著《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1995年11月初版。
135. 周麗麗《中國現代散文的發展》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7月。
136.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9月初版。
137. 邱紫華 《悲劇精神與民族意識》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10月一版。
138. 林幸謙《張愛玲論述─女性主體與去勢模擬書寫》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 2000年1月。
139.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  公司,2000年7月。
140. 林海音編《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2年。
141. 林明德編《晚清小說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
142. 阿 英《小說二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43. 阿 英《小說三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44. 邵伯周《人道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上海:遠東出版社 1993年12月。
145. 邵華強、凌宇編《沈從文文集》十二冊 香港:香港三聯書店與廣州花城出版社聯合出版,1982-1985。
146. 洪子誠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五卷(一九四九至一九七六年)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
147. 姜 穆《三十年代作家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7月。
148. 姜 濤《中國近代人口史》台北:南天書局,1998年。
149. 侯吉諒編《中國新文學大師名作賞析--沈從文》台北:海風出版社,1989年出版。
150. 侯健《中國小說比較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12月初版。
151. 胡菊人《小說技巧》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
152. 胡絜青編《老舍寫作生涯》百花文藝出版社,1981年5月一版。
153. 胡亞敏《敘事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154. 俞汝捷《小說二十四美》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0年8月。
155. 祝勇編《重讀大師》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
156. 唐文標《張愛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2月2版。
157. 唐正序、陳厚誠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思潮》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158. 唐 弢 嚴家炎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11月。
159. 唐紹華《文壇往事見證》台北:傳記文學社1996年8月。
160. 唐毅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簡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5月一版。
161. 唐翼明《大陸新寫實小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5月。
162. 高全之《從張愛玲到林懷民》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2月初版。
163. 高全之《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3月。
164. 高遠東編《魯彥》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年。
165. 施淑《理想主義者的剪影》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0年4月。
166. 孫 冰編《沈從文印象》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7年1月。
167. 孫乃修《佛洛伊德與二十世紀中國作家》台北:業強出版社,1999年5月。
168. 孫郁《魯迅與周作人》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169. 孫鈞政《老舍的藝術世界》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2年5月。
170. 殷克琪著、洪天富譯《尼采與中國現代文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
171. 袁 進《中國小說的近代變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172. 時 萌《中國近代文學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
173. 時 萌《晚清小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74. 凌 宇《從邊城走向世界》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初版。
175. 凌 宇《沈從文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初版。
176. 凌 宇《沈從文著作選》台北:商務印書館,1998年出版。
177. 凌 宇編《中國近代名家著作選粹:沈從文卷》香港:商務印書館,1994年2月。
178. 凌宇、顏雄、羅成琰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7月。
179.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經濟發展史》三、四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3、1985年。
180. 秦賢次編著《抗戰時期文學史料》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年7月初版。
181. 夏志清《文學的前途》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
182. 夏志清著、劉紹銘編譯《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
183. 夏志清《夏志清文學評論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7年8月。
184. 朗云、蘇雷《老舍傳-沈重的謝幕》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1994年12月二版。
185. 馬力《魯迅在東京從事人藝活動》《魯迅生平史料匯編》(第二輯)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86. 馬 森《燦爛的星空》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187. 馬振方《小說藝術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188. 郝長海、吳懷斌《老舍年譜》合肥:黃山書社,1988年9月一版。
189.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第二、十卷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7月。
190. 梁實秋《浪漫的與古典的》台北:水牛出版社,1998年5月三版。
191.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四冊 北京:三聯書店,1957年。
192. 范家進《現代鄉土小說三家論》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初版。
193. 范伯群著《民國通俗小說鴛鴦蝴蝶派》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3月初版。
194.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收入《民國叢書第一編第78冊》上海:上海書局,1989,據商務印書館1947年版影印。
195. 郭志剛《中國現代文學史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196. 陳子善《遺落的明珠》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10月初版。
197. 陳子善編《私語張愛玲》浙江:文藝出版社,1995年11月。
198. 陳平原《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
199. 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一八九七至一九一六年)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
200.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久大文化公司,1990年5月。
201. 陳志讓《軍神政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202. 陳伯海、袁進主編《上海近代文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初版。
203. 陳孝全《老舍》台北:海風出版社,1994年3月五版。
204. 陳定山《春申舊聞》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78年6月再版
205. 陳青生《抗戰時期的上海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初版。
206. 陳炳良編《中國現代文學新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10月。
207. 陳炳良《張愛玲短篇小說論集》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4月。
208. 陳紀瀅《三十年代作家直接印象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8月。
209. 陳紀瀅《三十年代作家記》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5月初版。
210. 陳思和《中國新文學整體觀》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初版。
211. 陳建華《「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212. 陳湧編著《再見駱駝祥子的平民作家-我看老舍》雅書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5月出版一刷。
213. 陳萬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11月
214. 陳漱渝主編《魯迅論爭集(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9月
215. 陳翰笙《解放前的地主與農民-華南農村危機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216. 陳 燕《清末民初的文學思潮》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
217. 許壽裳《亡友魯迅印象記》峨嵋出版社,1947年10月。
218. 許壽裳《魯迅在日本》《亡友魯迅印象記》人民文學出版社一版1977年12月重印。
219. 章羅生《老舍與中國新文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5月一版。
220. 曾廣燦編《老舍研究縱覽》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一版。
221. 曾廣燦、吳懷彬編《老舍研究資料》上、下冊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5年7月一版。
222. 黃修己《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223. 黃修己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法論集》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
224. 黃錦珠《晚清時期小說觀念之轉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225. 黃鍵《京派文學批評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初版。
226. 黃獻文《沈從文創作新論》武昌: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
227. 陸志平、吳功正《小說美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11月。
228. 曹南鉉《小說原論》漢城:高麗院,1997年3月再版。
229. 曹書文《家族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12月。
230. 曹聚仁《文壇五十年》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6月。
231. 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台北:麥田,1998年8月初版。
232. 張大明、陳學超、李葆葉《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5年出版。
233. 張子偉主編《湘西儺文化之謎》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234. 張子靜《我的姊姊張愛玲》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1996年1月。
235. 張中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小說敘事》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9月BOD一版。
236. 張中良、中井政喜《中國新文學圖志》上、下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8月。
237. 張允侯、殷敘彞、洪清祥、王雲開編《五四時期的社團(二)》香港:三聯書店,1979年4月。
238.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1993年。
239. 張承舉主編《東西方跨世紀作家比較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10月一版。
240. 張素貞《現代小說啟事》台北:九歌出版社,2001年8月。
241. 張素真《細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1994年出版。
242. 張素貞《續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 1993年3月初版。
243. 張炯、鄭紹基、樊駿主編《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1995年出版。
244. 張桂興編著《老舍資料考釋》(上)(下)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8年7月。
245. 張桂興編撰《老舍年譜》(上)(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
246. 張健《張愛玲新論》台北:書泉,1996年1月初版,1996年8月二刷。
247. 張慧珠《老舍創作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
248. 張鐘《老舍研究》澳門:澳門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
249. 張輝《審美現代性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
250. 張朋園《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湖南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年。
251. 程 麻《魯迅留學日本史》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52. 曾小逸《走向世界文學-中國現代作家與外國文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253. 康來新《晚清小說理論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254. 康來新《晚清小說理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2版。
255.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所主編《漢學論文集第三集:晚清小說討論會專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256.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近、現代中西文學與文化變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6年12月。
257. 賀興安《楚天鳳凰不死鳥:沈從文評論》四川:成都出版社,1992年10月。
258. 馮光廉、劉增人主編《中國新文學發展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8月。
259. 彭小妍《超越寫實》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11月。
260. 彭小妍編《沈從文小說選》一、二集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5年10月。
261. 彭瑞金《文學評論百問》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8月初版。
262. 彭曉丰、舒建華《「S會館」與五四新文學的起源》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
263. 彭曉勇《沈從文與讀書》台北:婦女與生活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0月。
264. 舒乙《老舍》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
265. 舒 乙《老舍的關坎和愛好》北京:中國建社出版社,1988年第1版。
266. 舒 乙《我的思念-關於老舍先生》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年2月一版。
267. 舒 濟《老舍和朋友們》北京:三聯書店,1990年10月第1版第1刷。
268. 舒濟編《老舍講演集》北京:新華書店,1999年1月一版。
269. 舒衡哲《中國啟蒙運動-知識分子與五四遺產》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7月。
270. 博騰霄《小說技巧》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4月一版。
271. 傅光明著《老舍之死及其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6月初版。
272. 傅道彬《晚唐鐘聲│中國文化的原型批評》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6月一版。
273. 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國現代唯美-頹廢主義文學思潮研究》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8月。
274. 葉 朗《中國美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初版。
275. 葉 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77年出版。
276. 楊昌年《現代小說》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5月初版。
277. 楊 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278. 楊 義《中國現代小說史》第一、二、三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3月。
279.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1月。
280. 楊 義 張中良 中井政喜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圖志(上)(下)》台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1月。
281. 楊昌年《近代小說研究》台北:蘭臺書局,1976年。
282. 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
283. 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1999年10月。
284. 楊懋春《近代中國農村社會之演變》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0年。
285. 莊漢新、邵明波主編《中國20世紀鄉土小說論評》北京:學苑出版社,1997年初版。
286. 萬燕《海上花開又花落─讀解張愛玲》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8  月。
287.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12月15日初版三刷
288. 翟鴻起《老北京的街頭巷尾》北京:中國書店出版,1998年6月二版。
289. 趙遐秋、曾慶瑞編《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7月一版。
290. 趙園《北京:城與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
291. 趙毅衡《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292. 趙學勇《沈從文與東西方文化》甘肅蘭州大學出版社,1990年6月。
293. 趙學勇等著《新文學與鄉土中國》甘肅: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初版。
294. 鄭英杰《文化的倫理剖析-湘西倫理文化論》貴州:貴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出版。
295. 鄭樹森《從現代到當代》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2月。
296. 鄭樹森編選《張愛玲的世界》台北:允晨,1990年11月初版,1994年1月五刷。
297. 鄭家建《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編》詩學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98. 鄭實、傅光明編著 《老舍之死》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年7月1版。
299.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臺北:宏業書局,1983年。
300. 雷 銳《中國小說現代化五十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1998年。
301. 劉心皇《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台北:正中書局,1971年出版。
302. 劉世劍《小說概說》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1月出版。
303. 劉洪濤《湖南鄉土文學與湘楚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
304. 劉再復《中國文學的奇蹟與悲劇》台北:聯合報第16版 ,2001年9月22日。
305. 劉再復《現代文學諸子論》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初版。
306. 劉增文《論魯迅的人格範型》《魯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10期。
307. 劉增杰《雲起雲飛-20世紀中國文學思潮研究透視》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9月。
308. 劉興、石興澤《人民藝術家 老舍》山東:畫報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309. 黎活仁《現代中國文學的時間觀與空間觀》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2月。
310. 錢理群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四卷(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九年)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
311.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長沙:岳麓書社,1986年。
312. 賴芳伶《清末小說與社會政治變遷1895-1911》臺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
313. 薛綏之主編《魯迅生平史料匯編》第一輯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14. 蔡勇美、郭文雄主編《都市社會發展之研究》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年。
315. 蔡宏進《鄉村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
316. 蔡登山《傳奇未完張愛玲》台北: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2003年2月。
317. 蔡鳳儀編《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台北: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3月。
318. 盧正珩:《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年7月初版。
319. 盧瑋鑾(小思)著《香港文學散步》商務印書館2004年5月新訂版一刷
320. 欒梅健《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4月初版。
321. 魏可風《張愛玲的廣告世界》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322. 魏紹昌《我看鴛鴦蝴蝶派》台北:台灣商務,1992年8月。
323. 謝冰瑩《三十年代文壇人物史話》台北:金蘭文化出版社,1977年5月。
324. 謝柏梁《中國悲劇史綱》上海:學林出版社,1993年12月一版。
325. 謝昭新《老舍小說藝術心理研究》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年3月一版。
326. 關紀新《老舍評傳》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4月出版。
327. 龍雲燦《三十年代左翼文壇現形錄》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1975年出版。
328. 糜華菱《沈從文生平年表》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1998年7月。
329. 簡宗梧、周鳳五《現代文學欣賞與創作》上下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1991年9月三版。
330. 藍棣之《現代文學經典:症候式分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331. 羅盤《小說創作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3月增訂出版。
332. 蘇雪林《中國二三十年代作家》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6年6月出版。
333. 蘇偉貞《孤島張愛玲:追蹤張愛玲香港時期(1952-1955)小說》台北:三  民書局,2002年2月。
334. 蘇光文、胡國強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下卷,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
335. 嚴家炎、陳平原、夏曉虹、吳福輝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五冊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
336.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8月。
337. 嚴家炎《論中國現代文學及其他》台北:頂淵文化公司,1989年4月。
C. 外籍作者專書
1. [日]伊藤虎丸《魯迅、創造社與日本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2月。
2. [日]伊藤虎丸《魯迅與日本人-亞洲的近代與「個」的思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3. [日] 廚川白村著、林文瑞譯 《苦悶的象徵》台北:志文出版社,1999年8月再版。
4.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年4月初版二刷
5. 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著 李根芳、周素鳳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出版,2004年4月初版二刷。
6. [美]韋恩‧布斯﹙Wayne C. Booth﹚著,華明、胡蘇曉、周憲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7. [英]羅杰‧福勒﹙Roger Fowler﹚著,於寧、徐平、昌切譯《語言學與小說》重慶市:重慶,1991年。
8. [加]諾普‧弗萊﹙Northrop Frye﹚著,陳慧、袁憲軍、吳偉仁譯《批評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
9. [以]施洛米絲‧雷蒙─凱南(Shlomith Rimon─Kenan)著,賴干堅譯《敘事虛構作品:當代詩學》廈門:廈門大學,1991年。
10.[匈]喬治‧盧卡奇﹙Georg Lukács﹚著,楊恆達編譯,邱為君校訂《小說理論》臺北:唐山出版社,1997年。
11.雷內、韋勒克(Rene、Wellek)著﹐梁伯傑譯《文學理論》水牛圖書出版社﹐1991年11月三版。
12.[美]華萊士‧馬丁﹙Wallace Martin﹚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13.[美]勒內‧韋勒克﹙Rene Wellek﹚、奧斯丁‧華倫﹙Austin Warren﹚合著,王夢鷗、許國衡合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96年再版。
14.[美]帕特里克‧韓南﹙Patrick Hanan﹚著,王秋桂編《韓南中國古典小說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15.[美]帕特里克‧韓南﹙Patrick Hanan﹚著張隆溪譯〈魯迅小說的技巧〉收入樂黛雲編《國外魯迅研究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293-333頁
16.[美]帕特里克‧韓南﹙Patrick Hanan﹚著,張保民、吳兆芳合譯〈早期的中國短篇小說〉收入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古典文學翻譯委員會編譯《英美學人論中國古典文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3年,頁1-52。
17.[美]帕特里克‧韓南﹙Patrick Hanan﹚:〈Wu Jianren and the Narrator〉收入胡曉真主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1年,頁549-588。
18.[法]羅蘭‧巴爾特﹙Roland Barthes﹚著,張裕禾譯〈敘事作品結構分析導論〉收入王泰來等編譯《敘事美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頁60-98。
19.[捷]米列娜﹙Milena Dolezelavá-Velingerová﹚著,伍曉明譯〈晚清小說的敘事模式〉收入米列娜著,伍曉明譯《從傳統到現代-世紀轉折時期的中國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56-75。
20.[德]沃爾夫岡‧凱瑟 ﹙Wolfgang‧Kayser﹚,白鋼、林青譯,王泰來校:〈誰是小說敘事人?〉收入王泰來等編譯《敘事美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頁99-123。
21.[捷]雅羅斯夫‧普實克﹙Jaroslav Průšek﹚著,尹慧譯〈中國文學的現實和藝術〉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國外中國學﹙文學﹚研究組編《國外中國文學研究論叢》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年,頁47-62。
22.[法]維坦‧托多羅夫﹙Tzvetan Todorow﹚著,王泰來譯〈文學作品分析〉收入王泰來等編譯《敘事美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頁1-59。
23.[美]M. H.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著,朱金鵬、朱荔譯《歐美文學術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24.David Jary and Julia Jary著,周業謙、周光淦合譯:《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1998。
25.Douwe Fokkema and Elrud Ibsch著,袁鶴翔等合譯《二十世紀文學理論》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87,1985香港版。
26.Edward Morgan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95年12月。
27.Gillian Butler韓邦凱譯《心理學》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28.Jeffrey Kinkley(金介甫)著、符家欽譯《沈從文史詩》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2月。
29.[美]金介甫(Jefferey C.KinKley):《沈從文筆下的中國社會與文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初版。
30.Mary Evans著,廖仁義譯《郭德曼的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
31.Raman Selden著,劉象愚、陳永圖等譯《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1988英文版。
32.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1958法文版。
33.Wiffred L. Guerin, Earle C. Labor Lee Morgan, John R. Willingham編 徐進夫譯《文學欣賞與批評》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4月。
34.Sheldon N Grebstein原著 李宗慬譯《現代文學批評面面觀》台北:正中書局,1987年9月。
35.A.N.Whitehead、鄭淵弘譯 《象徵作用》漢城:曙光社,1989年8月。
36.AoAo安基波夫斯基《老舍早期創作與中國社會》 宋永毅譯 曹素華校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37.Roland bourneuf、Real ouellet著、金華英譯 《現代小說論》漢城:現代文學出版,1997年3月版。
38.Philip Stokes(菲力普•史托克)著陳信宏譯《不可不知的100位思想家》究竟出版社,2005年3月初版。
二、 學位論文
1. 王小琳《唐代傳奇敘事模式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9年。
2. 石梅琳《張愛玲小說與《紅樓夢》之詞語、詞匯、時空比較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3. 申正浩《老舍《茶館》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研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4. 汪詩詩《魯迅、卡繆,尼采讀者-接受比較研究》台北: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研究所,1993年。
5. 沈文田《張愛玲小說人物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1年。
6. 吳玉芳《張愛玲小說 的情愛世界》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7. 李梁淑《吳趼人三部小說中的主人公》台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
8. 李權洪《沈從文小說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9. 林景隆撰《西遊記續書審美敘事藝術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10. 林明德《梁啟超與晚清文學運動》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89年。
11. 林素雲《"潔妮德里"與"怨女"》台北:輔仁大學法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12. 林繡亭《張愛玲小說風格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13. 林雯卿《老舍《四世同堂》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14. 邱昭瑜《張愛玲作品評論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15. 邱茂生《晚清小說理論發展試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7年。
16. 邱佩萱《戰後臺灣散文的原鄉書寫》台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17. 紀志賢《小說的框架:沈從文《邊城》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2000年。
18. 南炫朱《老舍短篇小說象徵性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9. 俞載星 《老舍短篇小說研究》香港:珠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5月。
20. 洪英雪《宋澤萊小說中原鄉題材的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21. 洪素萱《「對他/她,亦是存亡之秋」─由書寫治療論《荒人手記》》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22. 馬冬梅《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世界》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23. 孫嘉鴻《晚清革命文學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5年。
24. 陳雅莉《《怨女》中人物對自我認識的追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25. 陳靜宜《張愛玲長篇小說的女性書寫》台北: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26. 陳智聰《從公案到偵探--晚清公案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
27. 黃玉緞《張愛玲小說受《紅樓夢》影響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2003年。
28. 黃方琪《張愛玲《傳奇》世界中的人性書寫》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3年。
29. 黃淑芬《沈從文作品中的湘西》台北: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30. 黃詒芳《沈從文的詩意追問》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31. 黃正文《魯迅留日期間對其一生人格塑造的影響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2001年。
32. 黃燦銘《魯迅的「改造國民性」思想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2003年。
33.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34. 傅嘉琳《張愛玲小說色彩與配色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35. 曾文璇《老舍的北京文化意識》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36. 曾令蘭《沈從文散文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37. 彭筠蓁《對照記----張愛玲的傳統與現代》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38. 湯崇玲《沈從文人格與風格中的「水」》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39. 溫毓詩《張愛玲文本中的人物心理與殖民文化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40. 張淑伶《魯迅受俄國文學影響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41. 張燕萍《人間的條件---鍾理和文學裡的魯迅》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42. 馮玉婷《沈從文小說的城鄉衝突研究》台北: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出版。
43. 董淑玲《沈從文小說中鄉土意識之分析》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44. 董麗芬《從鄉土到淨土-蕭麗紅小說的文化意識與宗教情懷》台北: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
45. 葉錦霞《沈從文小說人物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46. 楊若萍《魯迅小說人物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47. 楊雅娟《吳趼人與魯迅小說中的第一人稱敘事觀點》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2001年。
48. 楊靜欣《徘徊與擺盪-論魯迅作品中的宗教向度》台北: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2003年。
49. 蔡淑娟《張愛玲小說的諷刺藝術》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50. 錢佩霞《沈從文小說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國,1993年。 
51. 賴琇君《張愛玲小說中的惡母形象與潛抑的怨母心理》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52. 賴誠斌《鄉下人的戰爭:沈從文的生命故事》台北: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1994年。
53. 賴慧如《現實與文學的糾纏-談鍾理和的貧與病》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
54. 劉早琴《原鄉、北進、回溯-黃春明小說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55. 劉恆興《話本小說敘事技巧析論》高雄: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
56. 劉靜怡《隱喻理論中的文學閱讀──以張愛玲上海時期小說為例》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57. 蕭榮坤《老舍及其長篇小說研究》香港:珠海中研所碩士論文,1980年。
58. 盧文惠《從《邊城》重評沈從文的文學史地位》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59. 盧正珩《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60. 鍾正道《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61. 鍾正道《張愛玲散文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62. 魏美玲《大陸農村小說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63. 顏健富《論魯迅《吶喊》、《彷徨》國民性建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64. 戴嘉辰《魯迅、周作人民間文學理論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65. 謝嘉薇《原鄉的召喚-杜潘芳格詩作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66. 羅中琦《老舍抗戰長篇小說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出版。
67. 蘇敏逸《老舍前期小說研究》台北: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三、 期刊論文
1. 王文捷<論沈從文的自然人性觀>《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9月第31卷第5期92~98頁
2. 王文勝<鄉土情結:走不出的沼澤地-談沈從文、鍾理和鄉土小說文化內涵的異同>《世界華文文學論壇》1998年第2期72~75頁
3. 王玉瑋<張愛玲、王安憶小說創作中的市民意識比較>《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8月第21卷第3期103~107頁
4. 王向陽<沈從文湘西世界中的神話因子>《常德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7月第25卷第4期43~46頁
5. 王向陽<沈從文「湘西世界」的構成基石>《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第10卷總36期78~82頁
6. 王攸欣<魯迅價值思想研究>《魯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4期4~11頁
7. 王秀來<沈從文鄉土小說的文體風格>《德州師專學報》1999年第15卷第1期54~57頁
8. 王治<談「老舍化」及其文學特徵>《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第6卷第5期(總37期)96~97頁
9. 王明科<論老舍的市民文化反思及其現代性體驗>《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62~68頁
10. 王俊忠<論張愛玲散文創作的市民情結>《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04年9月第3期(總第44期)14~17頁
11. 王海燕<湘西觀音信仰與沈從文鄉土小說>《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1月第37卷第1期140~144頁
12. 王得后<魯迅思想與傳統文化-自序>《魯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11期68~70頁
13. 王富仁<中國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狀>連載《魯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1期~第11期
14. 王富仁<精神「故鄉」的失落-魯迅《故鄉賞析》>《語文教學通訊》2000年21-22,28~34頁
15. 王富仁<時間、空間、人-魯迅哲學思想芻議之一章>《魯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3期4~17頁,第5期4~20頁
16. 王富仁<一個城市貧民作家的精神歷程-石興澤《老舍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和文化》序>《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1~7頁
17. 王富仁<平民文化與中國文化特質-作為城市貧民作家的老舍之精神歷程>《文藝爭鳴》2005年第1期52~58頁
18. 王源<「京味」老舍>《東岳論叢》2002年7月第23卷第4期84~87頁
19. 王靜悅<談沈從文「鄉下人」觀念>《哈爾濱學院學報》2002年10月第23卷第10期118~119頁
20. 王靜悅<角色認識與獨特風格-論沈從文「鄉下人」觀念及其影響>《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6月第22卷第3期54~55頁
21. 王德威<原鄉想像、浪子文學-李永平論>《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101~105頁
22. 王澤飛<論沈從文湘西題材創作的民俗心理機制及其美學價值>《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7月第30卷第4期90~93頁
23. 王衛國<魯迅、郭沫若鄉土文學之比較>《郭沫若學刊》1997年第1期28~34頁
24. 王曉初<論老舍早期的「京味」市民小說>《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0年第5期第16卷20~25頁
25. 王曉紅<論老舍小說悲劇人物的類型性特徵>《渭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總第33期)16~20頁
26. 王曉琴<老舍研究的新視野-讀《老舍與北京文化》>《北京社會科學》1995年第1期147~148頁
27. 王爝<魯迅小說的典型環境描寫>《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4年第1期52~55頁
28. 文秘系、雷麗平<沈從文對自然文化的選擇-還鄉文學>《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4年12月第13卷第4期56~58頁
29. 田美麗<試析張愛玲市民定位的原因>《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66~68頁
30. 田萱<「城市文學」發展軌迹探析-「新感覺派」和張愛玲小說的貢獻>《陜西經貿學院學報》2001年2月第14卷第1期58~60頁
31. 申紅江<論老舍對魯迅傳統的繼承和發展>《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7卷專輯(2)1~3頁
32. 石光<試論老舍「京味小說」的藝術風格>《瀋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12月第4期440~443頁
33. 石連芹<《彷徨》中的《吶喊》-魯迅的創作歷程與精神追求>《南京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88~93頁
34. 石興澤<從自然依附走向自覺獨立>《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102~107頁
35. 石興澤<老舍文學思想的生成發展與中國民間通俗文學>《臨沂師專學報》1994年第2期62~66頁
36. 石興澤<老舍的文學世界與中國民間通俗文學>《學習與探索》2003年第1期(總144期)107~113頁
37. 付曉靜<從都市世俗中尋求創作深度-以張愛玲、池莉為中心>《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5期第15卷總第61期46~50頁
38. 安剛強<論沈從文的「失樂園小說」>《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6月第18卷第3期42~45頁
39. 安剛強<鄉村「神話」與都市「傳奇」:沈從文、張愛玲比較論>《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11月第22期第6期25~29頁
40. 伍世昭<民族靈魂的建構-對魯迅小說的一個探索>《惠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20~26頁
41. 任葆華<沈從文小說鄉村文化價值取向的心理分析>《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1月第20卷第1期19~22頁
42. 任蘇民<論魯迅小說對象徵手法的運用>《蘇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12月28~32頁
43. 沈遠川<沈從文湘西小說文化意蘊試探>《重慶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23~27頁
44. 沈義貞<現代背景下的農業文化表述-論沈從文湘西散文系列>《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93~98頁
45. 何希凡<強度的反撥與忘情的沉醉>《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34~40頁
46. 何明智<「食」與「性」的糾葛-以「丈夫」看沈從文的「鳳凰情結」及其寫作特色>《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12期總114期139~141頁
47. 何雲貴<論老舍對社會轉型時期市民文化心態的描寫和批判>《民族文學研究》2004年第1期127~131頁
48. 何雲貴<老舍小說創作與「三」數文化>《重慶師專學報》2000年第3月第19卷第1期43~45頁
49. 呂劍琴<老舍對于北平文化的思考>《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5期第18卷48~50頁
50. 李志忠<老舍和「漢語規範」化>《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6月第24卷第2期198~182頁
51. 李怡<老舍與中國生存文化的現代化-再論老舍的市民生態的表現>《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85~92頁
52. 李武秀<魯迅小說農民形象系列談>《青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87~90頁
53. 李春雷<老舍戲劇的北京地域民俗特徵>《國際關係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39~43頁
54. 李建秋<傾慕現代、抑或呼喚傳統-論張愛玲小說的中國文化精神>《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3月第21卷第3期49~52頁
55. 李俊國<城鄉互參模式與都市文明批判-論沈從文都市小說>《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8月第21卷第4期3~7頁
56. 李素菊<沈從文小說的「鄉下人」形象的塑造>《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8卷第6期101~102頁
57. 李彪<試比較魯迅與周作人作品中的鄉土性>《杭州師專學報》1995年第3期(總46期)44~47頁
58. 李彪<魯迅獨特的生命意識>《上饒師專學報》1994年8月第14卷第3期12~15頁
59. 李裕霞<論張愛玲小說對舊中國都市女性生存方式的審美把握>《新疆教育學院學報》(漢文綜合版)1996年第2期(總第31期12卷)53~56頁
60. 李鈞<張愛玲文學創作的「內省」視界>《棘莊師專學報》2000年12月第17卷第6期28~32頁
61. 李舒楊<張愛玲及其都市小說>《河北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2年6月第二期(總第54期)60~61頁
62. 李新<相同的上海世俗、不同的精神向度-張愛玲、王安憶上海小說主題比較>《東岳論叢》2003年11月第24卷第6期102~105頁
63. 李群<哀婉而淒美的鄉土戀歌-沈從文與水上勉「鄉土小說」之比較>《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3月第19卷第2期34~38頁
64. 李德亮<時代失落者的蒼涼-也談張愛玲的小說>《荊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4期46~51頁
65. 李衛華<論少數民族詩人的原鄉意識>《貴州社會科學》2004年2月第2期總188期41~44頁
66. 李曉峰<張愛玲:女性視角與都市風情>《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8月第23卷第4期48~52頁
67. 李霞<言猶在耳的城與人的對話-穆時英和張愛玲都市小說拆解一種>《哈爾濱師專學報》1999年第3期116~120頁
68. 杜國煒、楊聖佐<略論老舍作品中的北京文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增刊91~93頁
69. 汪勇<沈從文小說的敘述主體和「鄉下人」的文化立場>《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8月第19卷第8期51~54頁
70. 吳小美、程堂發<從「未莊-魯鎮文化」看中國傳統文化的隔絕性與承傳性>《甘肅社會科學》1994年第5期71~75頁
71. 吳玉珍<世俗人生的傳奇與寫實-張愛玲與池莉創作比較>《蘭州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4月第23卷第2期40~44頁
72. 吳松山<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析沈從文的「鄉下人」情結>《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5月第3卷第5期31~36頁
73. 吳素娥<小市民心理與情趣的真實寫照-論張愛玲小說的內涵與境界>《陰山學刊》2000年6月第13卷第2期52~55頁
74. 吳笛<尋找精神原鄉-以《桂》《千》《白》三部長篇看蕭麗紅身份文化呈現>《華文文學》2005年1月總第66期45~50頁
75. 吳鳳祥<論魯迅小說人物與生存環境的同一性與矛盾性>《江漢大學學報》1999年10月第16卷第5期12~17頁
76. 吳曉春<試論魯迅小說《社戲》的主題思想>《北京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年3月22~27頁
77. 周亞民<別求新聲于異邦-談魯迅作品思想的外來影響>《廣山師專學報》1999年5月第21卷第3期63~68頁
78. 周繁花、彭雅青<淺笑之外無從消解的憂鬱-沈從文鄉土小說的悲劇意蘊淺析>《零陵師範高等專科校學報》2001年5月第22卷第2期66~69頁
79. 金春林<論沈從文的「異鄉人」情結>《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7年第13卷第1期30~37頁
80. 季愛娟<醜的暴露與美的挖掘-沈從文與彭家煌鄉土小說之比較>《潮州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8月第19卷第3期39~44頁
81. 季愛娟<試論沈從文小說創作中的鄉土根性>《麗水師專學報》1997年8月第19卷第4期17~19頁
82. 林木<魯迅的鄉土小說與茅盾的《農村三部曲》>《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總41期50~55頁
83. 宗元<「家」的陰影-張愛玲小說的心理透視>《濟寧師專學報》1995年第2期(總第58期)64~69頁
84. 房偉、賈晶<淺論張愛玲小說的都市藝術特色>《勝利油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6月第16卷第2期26~27頁
85. 屈雅紅<都市世態人心的刻畫-張愛玲與張欣的比較研究>《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4月第13卷第2期34~38頁
86. 洪永春<尋找失落的精神家園-論沈從文小說創作的文化淵源及其意義>《通化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59~62頁
87. 洪燕<透過苗族巫術看沈從文作品的價值>《黔東南民族師專學報》(哲社版)1996年6月第14卷第2期27~30頁
88. 洪耀輝<論沈從文鄉土小說的文化意蘊>《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總124期21~23頁
89. 洪耀輝<沉潛在田園牧歌中的憤怒與吶喊-論沈從文鄉土小說的批判意識>《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12月第26卷第6期58~62頁
90. 洪耀輝<論沈從文的民俗文化選擇取向>《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4月第25卷第4期386~388頁
91. 查振科<解構與重構-魯迅與京派文學>《安徽師大學報》1995年第23卷第4期448~454頁
92. 皇甫積慶<時時反顧的精神家園-魯迅故鄉情結探窺>《江漢論壇》1996年12月49~53頁
93. 皇甫積慶<情結文本與魯迅意識特徵>《魯迅研究月刊》一九九六年第十二期18~26頁
94. 胡斌<主體性的漸次缺位-試析沈從文湘西小說的婚俗流變>《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5月第24卷第3期79~82頁
95. 胡菁惠、吳本榮<老舍小說的北平文化意蘊>《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9月第3卷第3期84~87頁
96. 段建昆<五四新文化自覺意識與開放心態重要標誌-論魯迅的文化接受觀>《昆明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9月第16卷第3期40~46頁
97. 施軍<解不開的思鄉戀土情結-從《社戲》析魯迅>《寧夏社會科學》2000年第1期(總98期)100~102頁
98. 祝注先<一個傑出的「鄉下人」和他傑出的文學造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92912019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912019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堂錡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疏淑貞zh_TW
dc.creator (作者) 疏淑貞zh_TW
dc.date (日期) 200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4-四月-2010 18:30:15 (UTC+8)-
dc.date.available 24-四月-2010 18:30:1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4-四月-2010 18:30:15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92912019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9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912019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是研究動機、目的、前人研究成果等。第二章、從飲食生活、季節景物、色調…不同角度,分別比較魯迅的魯鎮、沈從文的湘西鳳凰、老舍的北京、張愛玲的上海。沈從文與老舍對故鄉色彩的描述並不多,對故鄉實景實物的描寫卻是甜美而豐盛的;魯迅與張愛玲對故鄉實物實景書寫的分量比不上前二者,卻在故鄉色彩的著墨上用力甚深。古樸的紹興、清新的鎮筸、歷史文化的北京、都會的上海,這是作家心中的永恆。
第三章先從晦暗的角度分析作家沉鬱的心靈原鄉,這可能是禮教宗法束縛、或是苦難迷信桎梏、或是昏聵現實…形成的庸貧原鄉;也可能是吃人的、蕭索的、壓抑的、受宰制的原鄉,又或者是物化異化衝擊、城鄉衝突絕望失望激盪、大我小我交疊而成的愚弱原鄉。
第四章作家心目中所眷戀的原鄉不全是美好的,但確乎有其馨香豐美的一面。這是童話與神話、理性與自然、理想與現實、純厚含蓄而令人嚮往的原鄉;這令人耽溺、愛戀、情牽而又眷戀的原鄉;或者是烽火情愛的原鄉。老舍關心的是文化內涵、魯迅關心的是國民「思想」體質、張愛玲關心的是女性精神的渴望、沈從文關心的是純美天性的追尋。沈從文以浪漫清新的筆調在嚴肅的原鄉意識中運鏡,老舍以笑中帶淚、幽默又嚴肅的態度審視北平文化,他們都成功的刻劃了原鄉。
第五章本章回歸到原鄉最原始的「根性」為討論的方向,也就是從原鄉中具體的外在事物-節慶、人物、語言、生活…等方向探討,以梳理或建構出他(她)們不同的原鄉情。無論是記憶或在異地遙想中的原鄉,都可能有着荒涼孤寂的成分,也有暖而「靈性」的層面。所以第六章從「靈性」原鄉的建構與比較中,可以看到作家對自然原鄉「返璞歸真」的渴望、市民原鄉的內心掙扎、文化原鄉的再造工程,以及在新舊交替時代中眾人對自己原鄉文化有了重新檢視與再思考的機會。
結論:老舍用道地的京語寫對北平人事物的種種,流露很深的北平文化意識;沈從文輕柔寫意的筆調,道出湘西淳厚的民風;魯迅灰暗蕭索的原鄉中有更深刻的國民性刻畫;張愛玲在蒼涼的筆調中描繪出都會男女的迷魅情戀。他們各自從自己的原鄉出發,從地理的原鄉到心靈的原鄉,他們都有很深的懷鄉情以及對家鄉人事物的終極關懷。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5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5
二、 前人研究成果………………………………6
三、 研究範圍與方法……… …………………12
第二章 中國現代小說作家的地理原鄉情結………15
第一節 魯迅與魯鎮-淡淡血痕的故鄉………………15
第二節 沈從文與湘西-自然性靈的邊城……………20
第三節 老舍與北京-悠久歷史的京城………………26
第四節 張愛玲與上海-蝴蝶花魂的傾城……………31
第三章 中國現代小說作家沉鬱的心靈原鄉………39
第一節 庸貧的原鄉……………………………………39
(一) 禮教與宗法的束縛…………………………………39
(二) 苦難與迷信的桎梏…………………………………43
(三) 昏聵與現實的不堪…………………………………46
(四) 懷舊與冷漠的衝突…………………………………49
第二節 可詛咒的原鄉…………………………………53
(一)吃人與抗爭的暗潮…………………………………53
(二)蕭索與叛逃的矛盾…………………………………55
(三)壓抑與泯滅的族魂…………………………………55
(四)受制與待宰的羔羊…………………………………57
第三節 愚弱的原鄉……………………………………59
(一)物化與異化的衝擊…………………………………60
(二)城市與鄉村的衝突…………………………………64
(三)絕望與失望的激盪…………………………………68
(四)大我與小我的交疊…………………………………70
第四章 中國現代小說作家馨美的心靈原鄉………77
第一節 令人嚮往的原鄉………………………………77
(一)童話與神話的拼構…………………………………78
(二)理性與自然的交融…………………………………81
(三)理想與現實的交錯…………………………………84
(四)純厚與含蓄的重拾…………………………………86
第二節 令人眷戀的原鄉………………………………90
(一)耽溺與封鎖的情愫…………………………………91
(二)質變與蛻變的理路…………………………………93
(三)愛戀與情繫的牽引…………………………………97
(四)藝術與文化的展演…………………………………101
第三節 紅塵烽火下的情愛原鄉………………………106
(一)歷史與都市的交疊…………………………………106
(二)陰陽錯置與婚戀悲情………………………………109
(三)罪愆與懲罰的交戰…………………………………113
(四)烽火與情愛的相融…………………………………117
第五章 中國現代小說中「根性」原鄉的建構與比較………………………………………………121
第一節 記憶原鄉的再現………………………………122
(一)生活節慶的循環……………………………………122
(二)昏愚蒙昧的迷信……………………………………127
(三)真誠鄉人之記實……………………………………129
(四)語言原鄉的意涵……………………………………134
第二節 想像原鄉的追尋………………………………141
(一)星火月下的鍾情……………………………………142
(二)人性神廟的塑造……………………………………144
(三)客居異鄉的思慕……………………………………152
(四)母性原鄉的依戀……………………………………154
第三節 荒涼原鄉的孤寂………………………………157
(一)慘淡陰鬱的氛圍……………………………………158
(二)黑暗思潮的冷峻……………………………………159
(三)貧窮落後的痛心……………………………………160
(四)孤獨寂寥的落寞……………………………………162
第六章 中國現代小說中「靈性」原鄉的建構與比較………………………………………………165
第一節 自然原鄉的呼喚………………………………166
(一)浪漫情欲的交織……………………………………166
(二)樂善純美的民風……………………………………168
(三)原始鄉土的重建……………………………………169
第二節 市民原鄉的掙扎………………………………171
(一)錦衣華服的迷魅……………………………………172
(二)華麗蒼涼的映襯……………………………………174
(三)城市沙漠的荒蕪……………………………………176
第三節 文化原鄉的再造………………………………178
(一)成長文化的教養……………………………………178
(二)社會文化的薰陶……………………………………181
(三)思想文化的形塑……………………………………184
(四)新舊交替的中國……………………………………187
第七章 結論 ………………………………………191
附錄及參考文獻……………………………………199
zh_TW
dc.format.extent 42024 bytes-
dc.format.extent 139937 bytes-
dc.format.extent 117445 bytes-
dc.format.extent 240839 bytes-
dc.format.extent 552460 bytes-
dc.format.extent 712372 bytes-
dc.format.extent 754387 bytes-
dc.format.extent 743804 bytes-
dc.format.extent 564460 bytes-
dc.format.extent 295995 bytes-
dc.format.extent 42810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912019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原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心靈原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原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現代小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終極關懷zh_TW
dc.title (題名) 中國現代小說中的原鄉意識--以魯迅、沈從文、老舍、張愛玲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依作者的筆劃順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 原典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沈從文《沈從文全集》北岳文藝出版、山西,2002年12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沈從文《沈從文自傳》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7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沈從文《中國新文學大師名著賞析:沈從文》台北,海風出版社,1995年四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沈從文〈論中國創作小說〉《新文學里程碑》上海:文匯出版社,1997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沈從文、張兆和著《沈從文家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張愛玲《張愛玲典藏全集》豪華精裝版,台北 :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 2004年2月~200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魯迅著 《魯迅全集》(16卷新註釋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北京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魯迅著《魯迅全集》共十三卷,台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魯迅著《魯迅經典文集》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7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魯迅著《魯迅雜文全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 2000年5月重印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魯 迅《魯迅小說合集》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魯 迅《魯迅散文選集》台北:里仁書局,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魯 迅《魯迅的研究史稿》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魯迅博物館編著《魯迅文獻圖傳》大象出版社 1998年6月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魯迅著《集外集拾遺補編》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3年12月北京第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魯迅紀念館編《魯迅日文作品集》上海:藝文出版社出版發行 1981年5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魯迅著《文化偏至論》《墳》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98年4月北京第3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老舍、舒濟編《老舍文集》共十六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10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老舍著,舒濟、舒乙編《老舍小說全集》共十一卷,湖北: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8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 一般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一 土《二十一世紀:魯迅與我們》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于青、金宏達編《張愛玲研究資料》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王旭川、馬國輝《中國近代小說思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王乾坤《由中間尋找無限》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王乾坤《魯迅的生命哲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王向遠著《中日現代文學比較論》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1998年12月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王拓著《張愛玲與宋江》台北:藍燈出版社,1976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王若海、文景迅《魯迅與浙江潮》《魯迅生平史料匯編》(第二輯)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王保生《沈從文評傳》四川:重慶出版社,1995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王哲甫《中國新文學運動史》香港:遠東圖書公司,1967年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王常新《文學評論發凡》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王繼志、陳龍《沈從文的文學世界》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王嘉良、金漢編《中國現當代文學》浙江: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王溢嘉《精神分析與文學》台北:野鵝出版社,1999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王 瑤《中國現代文學史論集》河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王瑤《新文學史稿》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86年6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王德威《眾生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王錦厚《五四新文學與外國文學》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王潤華《魯迅小說新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王潤華《沈從文小說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8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王潤華《沈從文小說理論與作品新論:沈從文小說理論、批評、代表作的新解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王潤華《老舍小說新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2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王曉明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王惠云、蘇慶昌《老舍評傳》石家莊:華山文藝出版,1985年11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王劍叢等編《中華新文學史》廣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王建華《老舍的藝術世界》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6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王建華《老舍的語言藝術》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1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尹雪曼《抗戰時期的現代小說》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7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巴金主編《中國現代名作家名著珍藏本:沈從文鄉土小說》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巴金、黃永玉等著《長河不盡流》湖南:文藝出版社,1989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方正耀《晚清小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水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出版社,1993年7月重排9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水晶《張愛玲未完》台北:大地出版社,199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中央研究院編《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華民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二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國現代化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近代文學史料》編輯部《近代文學史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近代文學研究組《中國近代文學論文集1949-1979小說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南省鳳凰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懷念沈從文:鳳凰文史資料第二輯》該會內部發行1989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五四文學與文化變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田仲濟、孫昌熙合編《中國現代文學史》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申 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司馬長風著、劉紹唐校訂《中國新文學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司馬新 徐斯、司馬新譯《張愛玲與賴雅》台北:大地出版社 1996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皮述民等著《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8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甘海嵐《老舍年譜》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7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甘海嵐《老舍與北京文化》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3年9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甘海嵐等著《京味文學散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12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向成國《回歸自然與追尋歷史:沈從文與湘西》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朱光潛《談美》台南:文國書局,1992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台北:駱駝出版社,1993年11月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朱雯等編選《文學中的自然主義》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朱棟霖主編《文學新思維》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安敏成《現實主義的限制-革命時代的中國小說》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朱剛《20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揚智文化2002年7月初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吉首大學沈從文研究室編《沈從文研究》第一輯 湖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任世雍《小說理論及技巧》台北:書林出版社,19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論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新亞研究所,19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 伍新福、劉泱泱、宋奜夫編《湖南通史》三冊,長沙:湖南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0. 谷春帆《銀價變遷與中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1. 汪曾祺編《沈從文》香港:三聯書店,1995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2. 汪曾祺《中國文學精讀-沈從文》台北:書林公司,1996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3. 汪毅夫著《魯迅與新思潮》(論魯迅留日時期的思想)(魯迅研究書系)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發行,1996年9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4. 汪 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吶喊》《徬徨》研究》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5. 宋永毅《老舍與中國文化觀念》台北:博遠出版公司,1993年3月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6. 宋炳輝編《老舍印象》上海:新華書店印行,1997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7.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8. 呂正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想》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11月第三次印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9. 李之屏《湖南田賦之研究》蕭錚主編《中國地政研究所叢刊---民國二十年代中國大陸土地問題資料》第十一輯 台北:成文出版社與美國中文資料中心,1977據手寫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0. 李少群著《追尋與創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1. 李亦園、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性格》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2. 李何林《中國新文學研究參考資料》香港:中文大學近代史料出版組1972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3. 李牧《三十年代文藝論》台北:黎明文化1973年3月初版、1977年6月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4. 李怡《七月派作家評傳》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5. 李怡《近代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潮與中國傳統文化》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6. 李振《湖南省土地利用與糧食問題》蕭錚主編《中國地政研究所叢刊---民國二十年代中國大陸土地問題資料》第五十五輯 台北:成文出版社與美國中文資料中心,1977據手寫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7. 李奭學《中西文學因緣》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8. 李瑞騰編《抗戰文學概說》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年7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9. 李瑞騰《晚清文學思想論》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0.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1. 李歐梵《鐵屋中的吶喊》臺北:風雲時代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2.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現代文學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3. 李輝《人生掃描》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4. 李輝《恩怨滄桑-沈從文與丁玲》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5. 李輝英《中國現代文學史》香港:東亞書局,1970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6. 李德堯、 王澤龍主編《新編中國現代文學簡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7. 李銳〈另一種紀念碑〉《重讀大師》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三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8. 李振杰《老舍在倫敦》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4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9. 李犁耘《老舍在北京的足跡》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0.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87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1. 佟家桓《老舍小說研究》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2. 沈瓞民著《回憶魯迅早年在弘文學院的片斷》魯迅生平史料匯編第二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3. 沈瓞民著《魯迅早年的活動點滴》《魯迅生平史料匯編》(第二輯)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4. 吳小美、魏韶華《老舍的小說世界與東西方文化》蘭州大學出版社,1992年6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5. 吳中杰著《中國現代文藝思潮史》上海:復旦大學版社,1996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6. 吳立昌選評《與中國文學永生的大師:沈從文》台北:海風出版社1993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7. 吳立昌《建築人性神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8. 吳立昌《人性的治療者:沈從文傳》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9. 吳宏聰《中國現代文學與民族文化》北京:首都師範大學199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0. 吳宏漢、范伯群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7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1. 吳功正《小說美學》江蘇: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6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2. 吳淳邦《晚清諷刺小說的諷刺藝術》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3. 吳福輝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三卷(一九二八至一九三七年)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4. 吳福輝、溫儒敏等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3月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5. 吳福輝等編《老舍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年9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6. 吳重陽《中國現代少數民族文學概論》北京:中央民族學院,1992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7. 巫瑞書《南方民俗與楚文化》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8. 巫瑞書《荊湘民間文學與楚文化》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9. 余斌《張愛玲傳》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0. 邢光祖〈當代中國的狂飆運動-寫在中國新文藝大系之前〉《中國新文藝大系》大漢出版社,1977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1. 邵華強編《沈從文研究資料》第一、二冊,北京:花城出版社,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2.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3. 周作人作《周作人日記》(魯迅研究資料)第11輯,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4. 周作人《舊日記的魯迅》《魯迅小說的人物》上海出版公司,1954年4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5. 周作人《關於魯迅》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6. 周作人《周作人自編文集:藝術與生活》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7. 周作人《日本管窺》(知堂回想錄)香港:三育圖書有限公司,1980年1月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8. 周建人口述、周曄編寫《魯迅故家的敗落》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9. 周昌龍《新思潮與傳統--五四思想史論集》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5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0. 周芬伶《艷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1. 周國偉著《魯迅著譯版本研究編目》上海:文藝出版社 中國現代文學史料叢書(甲種),1996年10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2. 周紅興主編《簡明中國現代文學》北京:作家出版社,1990年12月。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3. 周策縱《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4. 周蕾著《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1995年11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5. 周麗麗《中國現代散文的發展》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6.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7. 邱紫華 《悲劇精神與民族意識》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10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8. 林幸謙《張愛玲論述─女性主體與去勢模擬書寫》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 2000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9.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  公司,2000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0. 林海音編《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1. 林明德編《晚清小說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2. 阿 英《小說二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3. 阿 英《小說三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4. 邵伯周《人道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上海:遠東出版社 1993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5. 邵華強、凌宇編《沈從文文集》十二冊 香港:香港三聯書店與廣州花城出版社聯合出版,1982-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6. 洪子誠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五卷(一九四九至一九七六年)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7. 姜 穆《三十年代作家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8. 姜 濤《中國近代人口史》台北:南天書局,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9. 侯吉諒編《中國新文學大師名作賞析--沈從文》台北:海風出版社,1989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0. 侯健《中國小說比較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12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1. 胡菊人《小說技巧》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2. 胡絜青編《老舍寫作生涯》百花文藝出版社,1981年5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3. 胡亞敏《敘事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4. 俞汝捷《小說二十四美》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0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5. 祝勇編《重讀大師》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6. 唐文標《張愛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2月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7. 唐正序、陳厚誠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思潮》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8. 唐 弢 嚴家炎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9. 唐紹華《文壇往事見證》台北:傳記文學社1996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0. 唐毅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簡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5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1. 唐翼明《大陸新寫實小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2. 高全之《從張愛玲到林懷民》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2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3. 高全之《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4. 高遠東編《魯彥》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5. 施淑《理想主義者的剪影》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0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6. 孫 冰編《沈從文印象》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7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7. 孫乃修《佛洛伊德與二十世紀中國作家》台北:業強出版社,1999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8. 孫郁《魯迅與周作人》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9. 孫鈞政《老舍的藝術世界》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2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0. 殷克琪著、洪天富譯《尼采與中國現代文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1. 袁 進《中國小說的近代變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2. 時 萌《中國近代文學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3. 時 萌《晚清小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4. 凌 宇《從邊城走向世界》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5. 凌 宇《沈從文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6. 凌 宇《沈從文著作選》台北:商務印書館,1998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7. 凌 宇編《中國近代名家著作選粹:沈從文卷》香港:商務印書館,1994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8. 凌宇、顏雄、羅成琰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9.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經濟發展史》三、四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3、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0. 秦賢次編著《抗戰時期文學史料》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年7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1. 夏志清《文學的前途》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2. 夏志清著、劉紹銘編譯《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3. 夏志清《夏志清文學評論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7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4. 朗云、蘇雷《老舍傳-沈重的謝幕》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1994年12月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5. 馬力《魯迅在東京從事人藝活動》《魯迅生平史料匯編》(第二輯)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6. 馬 森《燦爛的星空》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7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7. 馬振方《小說藝術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8. 郝長海、吳懷斌《老舍年譜》合肥:黃山書社,1988年9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9.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第二、十卷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0. 梁實秋《浪漫的與古典的》台北:水牛出版社,1998年5月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1.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四冊 北京:三聯書店,195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2. 范家進《現代鄉土小說三家論》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3. 范伯群著《民國通俗小說鴛鴦蝴蝶派》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3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4.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收入《民國叢書第一編第78冊》上海:上海書局,1989,據商務印書館1947年版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5. 郭志剛《中國現代文學史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 陳子善《遺落的明珠》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10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7. 陳子善編《私語張愛玲》浙江:文藝出版社,1995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 陳平原《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 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一八九七至一九一六年)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久大文化公司,1990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1. 陳志讓《軍神政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2. 陳伯海、袁進主編《上海近代文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3. 陳孝全《老舍》台北:海風出版社,1994年3月五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4. 陳定山《春申舊聞》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78年6月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5. 陳青生《抗戰時期的上海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6. 陳炳良編《中國現代文學新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7. 陳炳良《張愛玲短篇小說論集》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8. 陳紀瀅《三十年代作家直接印象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9. 陳紀瀅《三十年代作家記》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5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0. 陳思和《中國新文學整體觀》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1. 陳建華《「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2. 陳湧編著《再見駱駝祥子的平民作家-我看老舍》雅書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5月出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3. 陳萬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4. 陳漱渝主編《魯迅論爭集(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5. 陳翰笙《解放前的地主與農民-華南農村危機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6. 陳 燕《清末民初的文學思潮》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7. 許壽裳《亡友魯迅印象記》峨嵋出版社,1947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8. 許壽裳《魯迅在日本》《亡友魯迅印象記》人民文學出版社一版1977年12月重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9. 章羅生《老舍與中國新文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5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0. 曾廣燦編《老舍研究縱覽》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1. 曾廣燦、吳懷彬編《老舍研究資料》上、下冊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5年7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2. 黃修己《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3. 黃修己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法論集》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4. 黃錦珠《晚清時期小說觀念之轉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5. 黃鍵《京派文學批評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6. 黃獻文《沈從文創作新論》武昌: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7. 陸志平、吳功正《小說美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8. 曹南鉉《小說原論》漢城:高麗院,1997年3月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9. 曹書文《家族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0. 曹聚仁《文壇五十年》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1. 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台北:麥田,1998年8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2. 張大明、陳學超、李葆葉《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5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3. 張子偉主編《湘西儺文化之謎》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4. 張子靜《我的姊姊張愛玲》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1996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5. 張中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小說敘事》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9月BOD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6. 張中良、中井政喜《中國新文學圖志》上、下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7. 張允侯、殷敘彞、洪清祥、王雲開編《五四時期的社團(二)》香港:三聯書店,1979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8.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9. 張承舉主編《東西方跨世紀作家比較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10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0. 張素貞《現代小說啟事》台北:九歌出版社,2001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1. 張素真《細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1994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2. 張素貞《續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 1993年3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3. 張炯、鄭紹基、樊駿主編《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1995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4. 張桂興編著《老舍資料考釋》(上)(下)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8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5. 張桂興編撰《老舍年譜》(上)(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6. 張健《張愛玲新論》台北:書泉,1996年1月初版,1996年8月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7. 張慧珠《老舍創作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8. 張鐘《老舍研究》澳門:澳門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9. 張輝《審美現代性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0. 張朋園《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湖南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1. 程 麻《魯迅留學日本史》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2. 曾小逸《走向世界文學-中國現代作家與外國文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3. 康來新《晚清小說理論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4. 康來新《晚清小說理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5.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所主編《漢學論文集第三集:晚清小說討論會專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6.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近、現代中西文學與文化變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7. 賀興安《楚天鳳凰不死鳥:沈從文評論》四川:成都出版社,1992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8. 馮光廉、劉增人主編《中國新文學發展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9. 彭小妍《超越寫實》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0. 彭小妍編《沈從文小說選》一、二集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5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1. 彭瑞金《文學評論百問》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8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2. 彭曉丰、舒建華《「S會館」與五四新文學的起源》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3. 彭曉勇《沈從文與讀書》台北:婦女與生活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4. 舒乙《老舍》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5. 舒 乙《老舍的關坎和愛好》北京:中國建社出版社,1988年第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6. 舒 乙《我的思念-關於老舍先生》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年2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7. 舒 濟《老舍和朋友們》北京:三聯書店,1990年10月第1版第1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8. 舒濟編《老舍講演集》北京:新華書店,1999年1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9. 舒衡哲《中國啟蒙運動-知識分子與五四遺產》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0. 博騰霄《小說技巧》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4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1. 傅光明著《老舍之死及其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6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2. 傅道彬《晚唐鐘聲│中國文化的原型批評》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6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3. 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國現代唯美-頹廢主義文學思潮研究》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4. 葉 朗《中國美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5. 葉 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77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6. 楊昌年《現代小說》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5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7. 楊 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8. 楊 義《中國現代小說史》第一、二、三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9.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0. 楊 義 張中良 中井政喜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圖志(上)(下)》台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1. 楊昌年《近代小說研究》台北:蘭臺書局,197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2. 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3. 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1999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4. 楊懋春《近代中國農村社會之演變》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5. 莊漢新、邵明波主編《中國20世紀鄉土小說論評》北京:學苑出版社,1997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6. 萬燕《海上花開又花落─讀解張愛玲》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8  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7.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12月15日初版三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8. 翟鴻起《老北京的街頭巷尾》北京:中國書店出版,1998年6月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9. 趙遐秋、曾慶瑞編《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7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0. 趙園《北京:城與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1. 趙毅衡《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2. 趙學勇《沈從文與東西方文化》甘肅蘭州大學出版社,1990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3. 趙學勇等著《新文學與鄉土中國》甘肅: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4. 鄭英杰《文化的倫理剖析-湘西倫理文化論》貴州:貴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5. 鄭樹森《從現代到當代》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6. 鄭樹森編選《張愛玲的世界》台北:允晨,1990年11月初版,1994年1月五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7. 鄭家建《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編》詩學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8. 鄭實、傅光明編著 《老舍之死》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年7月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9.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臺北:宏業書局,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0. 雷 銳《中國小說現代化五十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1. 劉心皇《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台北:正中書局,1971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2. 劉世劍《小說概說》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1月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3. 劉洪濤《湖南鄉土文學與湘楚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4. 劉再復《中國文學的奇蹟與悲劇》台北:聯合報第16版 ,2001年9月22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5. 劉再復《現代文學諸子論》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6. 劉增文《論魯迅的人格範型》《魯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10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7. 劉增杰《雲起雲飛-20世紀中國文學思潮研究透視》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8. 劉興、石興澤《人民藝術家 老舍》山東:畫報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9. 黎活仁《現代中國文學的時間觀與空間觀》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0. 錢理群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四卷(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九年)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1.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長沙:岳麓書社,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2. 賴芳伶《清末小說與社會政治變遷1895-1911》臺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3. 薛綏之主編《魯迅生平史料匯編》第一輯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4. 蔡勇美、郭文雄主編《都市社會發展之研究》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5. 蔡宏進《鄉村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6. 蔡登山《傳奇未完張愛玲》台北: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2003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7. 蔡鳳儀編《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台北: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8. 盧正珩:《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年7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9. 盧瑋鑾(小思)著《香港文學散步》商務印書館2004年5月新訂版一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0. 欒梅健《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4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1. 魏可風《張愛玲的廣告世界》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2. 魏紹昌《我看鴛鴦蝴蝶派》台北:台灣商務,1992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3. 謝冰瑩《三十年代文壇人物史話》台北:金蘭文化出版社,1977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4. 謝柏梁《中國悲劇史綱》上海:學林出版社,1993年12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5. 謝昭新《老舍小說藝術心理研究》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年3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6. 關紀新《老舍評傳》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4月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7. 龍雲燦《三十年代左翼文壇現形錄》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1975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8. 糜華菱《沈從文生平年表》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1998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9. 簡宗梧、周鳳五《現代文學欣賞與創作》上下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1991年9月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0. 藍棣之《現代文學經典:症候式分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1. 羅盤《小說創作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3月增訂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2. 蘇雪林《中國二三十年代作家》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6年6月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3. 蘇偉貞《孤島張愛玲:追蹤張愛玲香港時期(1952-1955)小說》台北:三  民書局,2002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4. 蘇光文、胡國強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下卷,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5. 嚴家炎、陳平原、夏曉虹、吳福輝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五冊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6.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7. 嚴家炎《論中國現代文學及其他》台北:頂淵文化公司,1989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 外籍作者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日]伊藤虎丸《魯迅、創造社與日本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日]伊藤虎丸《魯迅與日本人-亞洲的近代與「個」的思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日] 廚川白村著、林文瑞譯 《苦悶的象徵》台北:志文出版社,1999年8月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年4月初版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著 李根芳、周素鳳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出版,2004年4月初版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美]韋恩‧布斯﹙Wayne C. Booth﹚著,華明、胡蘇曉、周憲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英]羅杰‧福勒﹙Roger Fowler﹚著,於寧、徐平、昌切譯《語言學與小說》重慶市:重慶,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加]諾普‧弗萊﹙Northrop Frye﹚著,陳慧、袁憲軍、吳偉仁譯《批評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以]施洛米絲‧雷蒙─凱南(Shlomith Rimon─Kenan)著,賴干堅譯《敘事虛構作品:當代詩學》廈門:廈門大學,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匈]喬治‧盧卡奇﹙Georg Lukács﹚著,楊恆達編譯,邱為君校訂《小說理論》臺北:唐山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雷內、韋勒克(Rene、Wellek)著﹐梁伯傑譯《文學理論》水牛圖書出版社﹐1991年11月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美]華萊士‧馬丁﹙Wallace Martin﹚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美]勒內‧韋勒克﹙Rene Wellek﹚、奧斯丁‧華倫﹙Austin Warren﹚合著,王夢鷗、許國衡合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96年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美]帕特里克‧韓南﹙Patrick Hanan﹚著,王秋桂編《韓南中國古典小說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美]帕特里克‧韓南﹙Patrick Hanan﹚著張隆溪譯〈魯迅小說的技巧〉收入樂黛雲編《國外魯迅研究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293-333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美]帕特里克‧韓南﹙Patrick Hanan﹚著,張保民、吳兆芳合譯〈早期的中國短篇小說〉收入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古典文學翻譯委員會編譯《英美學人論中國古典文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3年,頁1-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美]帕特里克‧韓南﹙Patrick Hanan﹚:〈Wu Jianren and the Narrator〉收入胡曉真主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1年,頁549-5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法]羅蘭‧巴爾特﹙Roland Barthes﹚著,張裕禾譯〈敘事作品結構分析導論〉收入王泰來等編譯《敘事美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頁60-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捷]米列娜﹙Milena Dolezelavá-Velingerová﹚著,伍曉明譯〈晚清小說的敘事模式〉收入米列娜著,伍曉明譯《從傳統到現代-世紀轉折時期的中國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56-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德]沃爾夫岡‧凱瑟 ﹙Wolfgang‧Kayser﹚,白鋼、林青譯,王泰來校:〈誰是小說敘事人?〉收入王泰來等編譯《敘事美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頁99-1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捷]雅羅斯夫‧普實克﹙Jaroslav Průšek﹚著,尹慧譯〈中國文學的現實和藝術〉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國外中國學﹙文學﹚研究組編《國外中國文學研究論叢》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年,頁47-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法]維坦‧托多羅夫﹙Tzvetan Todorow﹚著,王泰來譯〈文學作品分析〉收入王泰來等編譯《敘事美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頁1-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美]M. H.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著,朱金鵬、朱荔譯《歐美文學術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David Jary and Julia Jary著,周業謙、周光淦合譯:《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Douwe Fokkema and Elrud Ibsch著,袁鶴翔等合譯《二十世紀文學理論》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87,1985香港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Edward Morgan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95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Gillian Butler韓邦凱譯《心理學》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Jeffrey Kinkley(金介甫)著、符家欽譯《沈從文史詩》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美]金介甫(Jefferey C.KinKley):《沈從文筆下的中國社會與文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Mary Evans著,廖仁義譯《郭德曼的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Raman Selden著,劉象愚、陳永圖等譯《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1988英文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1958法文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Wiffred L. Guerin, Earle C. Labor Lee Morgan, John R. Willingham編 徐進夫譯《文學欣賞與批評》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Sheldon N Grebstein原著 李宗慬譯《現代文學批評面面觀》台北:正中書局,1987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A.N.Whitehead、鄭淵弘譯 《象徵作用》漢城:曙光社,1989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AoAo安基波夫斯基《老舍早期創作與中國社會》 宋永毅譯 曹素華校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Roland bourneuf、Real ouellet著、金華英譯 《現代小說論》漢城:現代文學出版,1997年3月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Philip Stokes(菲力普•史托克)著陳信宏譯《不可不知的100位思想家》究竟出版社,2005年3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王小琳《唐代傳奇敘事模式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石梅琳《張愛玲小說與《紅樓夢》之詞語、詞匯、時空比較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申正浩《老舍《茶館》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研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汪詩詩《魯迅、卡繆,尼采讀者-接受比較研究》台北: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研究所,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沈文田《張愛玲小說人物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吳玉芳《張愛玲小說 的情愛世界》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李梁淑《吳趼人三部小說中的主人公》台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李權洪《沈從文小說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林景隆撰《西遊記續書審美敘事藝術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林明德《梁啟超與晚清文學運動》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林素雲《"潔妮德里"與"怨女"》台北:輔仁大學法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林繡亭《張愛玲小說風格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林雯卿《老舍《四世同堂》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邱昭瑜《張愛玲作品評論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邱茂生《晚清小說理論發展試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邱佩萱《戰後臺灣散文的原鄉書寫》台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紀志賢《小說的框架:沈從文《邊城》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南炫朱《老舍短篇小說象徵性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俞載星 《老舍短篇小說研究》香港:珠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洪英雪《宋澤萊小說中原鄉題材的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洪素萱《「對他/她,亦是存亡之秋」─由書寫治療論《荒人手記》》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馬冬梅《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世界》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孫嘉鴻《晚清革命文學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陳雅莉《《怨女》中人物對自我認識的追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陳靜宜《張愛玲長篇小說的女性書寫》台北: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陳智聰《從公案到偵探--晚清公案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黃玉緞《張愛玲小說受《紅樓夢》影響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黃方琪《張愛玲《傳奇》世界中的人性書寫》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黃淑芬《沈從文作品中的湘西》台北: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黃詒芳《沈從文的詩意追問》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黃正文《魯迅留日期間對其一生人格塑造的影響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黃燦銘《魯迅的「改造國民性」思想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傅嘉琳《張愛玲小說色彩與配色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曾文璇《老舍的北京文化意識》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曾令蘭《沈從文散文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彭筠蓁《對照記----張愛玲的傳統與現代》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湯崇玲《沈從文人格與風格中的「水」》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溫毓詩《張愛玲文本中的人物心理與殖民文化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張淑伶《魯迅受俄國文學影響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張燕萍《人間的條件---鍾理和文學裡的魯迅》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馮玉婷《沈從文小說的城鄉衝突研究》台北: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董淑玲《沈從文小說中鄉土意識之分析》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董麗芬《從鄉土到淨土-蕭麗紅小說的文化意識與宗教情懷》台北: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葉錦霞《沈從文小說人物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楊若萍《魯迅小說人物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楊雅娟《吳趼人與魯迅小說中的第一人稱敘事觀點》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楊靜欣《徘徊與擺盪-論魯迅作品中的宗教向度》台北: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蔡淑娟《張愛玲小說的諷刺藝術》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錢佩霞《沈從文小說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國,1993年。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賴琇君《張愛玲小說中的惡母形象與潛抑的怨母心理》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賴誠斌《鄉下人的戰爭:沈從文的生命故事》台北: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賴慧如《現實與文學的糾纏-談鍾理和的貧與病》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劉早琴《原鄉、北進、回溯-黃春明小說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劉恆興《話本小說敘事技巧析論》高雄: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劉靜怡《隱喻理論中的文學閱讀──以張愛玲上海時期小說為例》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蕭榮坤《老舍及其長篇小說研究》香港:珠海中研所碩士論文,19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盧文惠《從《邊城》重評沈從文的文學史地位》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盧正珩《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鍾正道《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鍾正道《張愛玲散文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魏美玲《大陸農村小說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顏健富《論魯迅《吶喊》、《彷徨》國民性建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戴嘉辰《魯迅、周作人民間文學理論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謝嘉薇《原鄉的召喚-杜潘芳格詩作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羅中琦《老舍抗戰長篇小說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蘇敏逸《老舍前期小說研究》台北: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王文捷<論沈從文的自然人性觀>《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9月第31卷第5期92~98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王文勝<鄉土情結:走不出的沼澤地-談沈從文、鍾理和鄉土小說文化內涵的異同>《世界華文文學論壇》1998年第2期72~7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王玉瑋<張愛玲、王安憶小說創作中的市民意識比較>《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8月第21卷第3期103~10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王向陽<沈從文湘西世界中的神話因子>《常德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7月第25卷第4期43~46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王向陽<沈從文「湘西世界」的構成基石>《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第10卷總36期78~8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王攸欣<魯迅價值思想研究>《魯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4期4~11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王秀來<沈從文鄉土小說的文體風格>《德州師專學報》1999年第15卷第1期54~5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王治<談「老舍化」及其文學特徵>《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第6卷第5期(總37期)96~9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王明科<論老舍的市民文化反思及其現代性體驗>《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62~68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王俊忠<論張愛玲散文創作的市民情結>《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04年9月第3期(總第44期)14~1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王海燕<湘西觀音信仰與沈從文鄉土小說>《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1月第37卷第1期140~144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王得后<魯迅思想與傳統文化-自序>《魯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11期68~70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王富仁<中國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狀>連載《魯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1期~第1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王富仁<精神「故鄉」的失落-魯迅《故鄉賞析》>《語文教學通訊》2000年21-22,28~34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王富仁<時間、空間、人-魯迅哲學思想芻議之一章>《魯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3期4~17頁,第5期4~20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王富仁<一個城市貧民作家的精神歷程-石興澤《老舍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和文化》序>《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1~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王富仁<平民文化與中國文化特質-作為城市貧民作家的老舍之精神歷程>《文藝爭鳴》2005年第1期52~58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王源<「京味」老舍>《東岳論叢》2002年7月第23卷第4期84~8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王靜悅<談沈從文「鄉下人」觀念>《哈爾濱學院學報》2002年10月第23卷第10期118~119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王靜悅<角色認識與獨特風格-論沈從文「鄉下人」觀念及其影響>《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6月第22卷第3期54~5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王德威<原鄉想像、浪子文學-李永平論>《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101~10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王澤飛<論沈從文湘西題材創作的民俗心理機制及其美學價值>《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7月第30卷第4期90~93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王衛國<魯迅、郭沫若鄉土文學之比較>《郭沫若學刊》1997年第1期28~34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王曉初<論老舍早期的「京味」市民小說>《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0年第5期第16卷20~2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王曉紅<論老舍小說悲劇人物的類型性特徵>《渭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總第33期)16~20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王曉琴<老舍研究的新視野-讀《老舍與北京文化》>《北京社會科學》1995年第1期147~148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王爝<魯迅小說的典型環境描寫>《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4年第1期52~5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文秘系、雷麗平<沈從文對自然文化的選擇-還鄉文學>《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4年12月第13卷第4期56~58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田美麗<試析張愛玲市民定位的原因>《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66~68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田萱<「城市文學」發展軌迹探析-「新感覺派」和張愛玲小說的貢獻>《陜西經貿學院學報》2001年2月第14卷第1期58~60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申紅江<論老舍對魯迅傳統的繼承和發展>《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7卷專輯(2)1~3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石光<試論老舍「京味小說」的藝術風格>《瀋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12月第4期440~443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石連芹<《彷徨》中的《吶喊》-魯迅的創作歷程與精神追求>《南京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88~93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石興澤<從自然依附走向自覺獨立>《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102~10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石興澤<老舍文學思想的生成發展與中國民間通俗文學>《臨沂師專學報》1994年第2期62~66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石興澤<老舍的文學世界與中國民間通俗文學>《學習與探索》2003年第1期(總144期)107~113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付曉靜<從都市世俗中尋求創作深度-以張愛玲、池莉為中心>《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5期第15卷總第61期46~50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安剛強<論沈從文的「失樂園小說」>《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6月第18卷第3期42~4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安剛強<鄉村「神話」與都市「傳奇」:沈從文、張愛玲比較論>《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11月第22期第6期25~29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伍世昭<民族靈魂的建構-對魯迅小說的一個探索>《惠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20~26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任葆華<沈從文小說鄉村文化價值取向的心理分析>《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1月第20卷第1期19~2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任蘇民<論魯迅小說對象徵手法的運用>《蘇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12月28~3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沈遠川<沈從文湘西小說文化意蘊試探>《重慶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23~2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沈義貞<現代背景下的農業文化表述-論沈從文湘西散文系列>《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93~98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何希凡<強度的反撥與忘情的沉醉>《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34~40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何明智<「食」與「性」的糾葛-以「丈夫」看沈從文的「鳳凰情結」及其寫作特色>《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12期總114期139~141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何雲貴<論老舍對社會轉型時期市民文化心態的描寫和批判>《民族文學研究》2004年第1期127~131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何雲貴<老舍小說創作與「三」數文化>《重慶師專學報》2000年第3月第19卷第1期43~4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呂劍琴<老舍對于北平文化的思考>《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5期第18卷48~50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李志忠<老舍和「漢語規範」化>《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6月第24卷第2期198~18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李怡<老舍與中國生存文化的現代化-再論老舍的市民生態的表現>《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85~9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李武秀<魯迅小說農民形象系列談>《青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87~90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李春雷<老舍戲劇的北京地域民俗特徵>《國際關係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39~43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李建秋<傾慕現代、抑或呼喚傳統-論張愛玲小說的中國文化精神>《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3月第21卷第3期49~5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李俊國<城鄉互參模式與都市文明批判-論沈從文都市小說>《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8月第21卷第4期3~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李素菊<沈從文小說的「鄉下人」形象的塑造>《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8卷第6期101~10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李彪<試比較魯迅與周作人作品中的鄉土性>《杭州師專學報》1995年第3期(總46期)44~4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李彪<魯迅獨特的生命意識>《上饒師專學報》1994年8月第14卷第3期12~1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李裕霞<論張愛玲小說對舊中國都市女性生存方式的審美把握>《新疆教育學院學報》(漢文綜合版)1996年第2期(總第31期12卷)53~56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李鈞<張愛玲文學創作的「內省」視界>《棘莊師專學報》2000年12月第17卷第6期28~3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李舒楊<張愛玲及其都市小說>《河北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2年6月第二期(總第54期)60~61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李新<相同的上海世俗、不同的精神向度-張愛玲、王安憶上海小說主題比較>《東岳論叢》2003年11月第24卷第6期102~10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李群<哀婉而淒美的鄉土戀歌-沈從文與水上勉「鄉土小說」之比較>《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3月第19卷第2期34~38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李德亮<時代失落者的蒼涼-也談張愛玲的小說>《荊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4期46~51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李衛華<論少數民族詩人的原鄉意識>《貴州社會科學》2004年2月第2期總188期41~44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李曉峰<張愛玲:女性視角與都市風情>《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8月第23卷第4期48~5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李霞<言猶在耳的城與人的對話-穆時英和張愛玲都市小說拆解一種>《哈爾濱師專學報》1999年第3期116~120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 杜國煒、楊聖佐<略論老舍作品中的北京文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增刊91~93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 汪勇<沈從文小說的敘述主體和「鄉下人」的文化立場>《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8月第19卷第8期51~54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0. 吳小美、程堂發<從「未莊-魯鎮文化」看中國傳統文化的隔絕性與承傳性>《甘肅社會科學》1994年第5期71~7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1. 吳玉珍<世俗人生的傳奇與寫實-張愛玲與池莉創作比較>《蘭州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4月第23卷第2期40~44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2. 吳松山<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析沈從文的「鄉下人」情結>《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5月第3卷第5期31~36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3. 吳素娥<小市民心理與情趣的真實寫照-論張愛玲小說的內涵與境界>《陰山學刊》2000年6月第13卷第2期52~5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4. 吳笛<尋找精神原鄉-以《桂》《千》《白》三部長篇看蕭麗紅身份文化呈現>《華文文學》2005年1月總第66期45~50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5. 吳鳳祥<論魯迅小說人物與生存環境的同一性與矛盾性>《江漢大學學報》1999年10月第16卷第5期12~1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6. 吳曉春<試論魯迅小說《社戲》的主題思想>《北京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年3月22~2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7. 周亞民<別求新聲于異邦-談魯迅作品思想的外來影響>《廣山師專學報》1999年5月第21卷第3期63~68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8. 周繁花、彭雅青<淺笑之外無從消解的憂鬱-沈從文鄉土小說的悲劇意蘊淺析>《零陵師範高等專科校學報》2001年5月第22卷第2期66~69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9. 金春林<論沈從文的「異鄉人」情結>《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7年第13卷第1期30~3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0. 季愛娟<醜的暴露與美的挖掘-沈從文與彭家煌鄉土小說之比較>《潮州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8月第19卷第3期39~44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1. 季愛娟<試論沈從文小說創作中的鄉土根性>《麗水師專學報》1997年8月第19卷第4期17~19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2. 林木<魯迅的鄉土小說與茅盾的《農村三部曲》>《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總41期50~5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3. 宗元<「家」的陰影-張愛玲小說的心理透視>《濟寧師專學報》1995年第2期(總第58期)64~69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4. 房偉、賈晶<淺論張愛玲小說的都市藝術特色>《勝利油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6月第16卷第2期26~2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5. 屈雅紅<都市世態人心的刻畫-張愛玲與張欣的比較研究>《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4月第13卷第2期34~38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6. 洪永春<尋找失落的精神家園-論沈從文小說創作的文化淵源及其意義>《通化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59~6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7. 洪燕<透過苗族巫術看沈從文作品的價值>《黔東南民族師專學報》(哲社版)1996年6月第14卷第2期27~30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8. 洪耀輝<論沈從文鄉土小說的文化意蘊>《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總124期21~23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9. 洪耀輝<沉潛在田園牧歌中的憤怒與吶喊-論沈從文鄉土小說的批判意識>《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12月第26卷第6期58~6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0. 洪耀輝<論沈從文的民俗文化選擇取向>《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4月第25卷第4期386~388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1. 查振科<解構與重構-魯迅與京派文學>《安徽師大學報》1995年第23卷第4期448~454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2. 皇甫積慶<時時反顧的精神家園-魯迅故鄉情結探窺>《江漢論壇》1996年12月49~53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3. 皇甫積慶<情結文本與魯迅意識特徵>《魯迅研究月刊》一九九六年第十二期18~26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4. 胡斌<主體性的漸次缺位-試析沈從文湘西小說的婚俗流變>《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5月第24卷第3期79~8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5. 胡菁惠、吳本榮<老舍小說的北平文化意蘊>《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9月第3卷第3期84~8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6. 段建昆<五四新文化自覺意識與開放心態重要標誌-論魯迅的文化接受觀>《昆明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9月第16卷第3期40~46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7. 施軍<解不開的思鄉戀土情結-從《社戲》析魯迅>《寧夏社會科學》2000年第1期(總98期)100~10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8. 祝注先<一個傑出的「鄉下人」和他傑出的文學造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