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季季及其作品研究
作者 李麗敏
貢獻者 陳芳明
李麗敏
關鍵詞 季季
李瑞月
李瑞
李雲林
現代文學
台灣文學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4-Apr-2010 18:36:02 (UTC+8)
摘要 季季作品文質量俱佳,但並不常被論者論及,本論文意圖藉由作家生平的整理、主題內涵的探討、藝術表現的分析,以及文學系譜的爬梳等幾個面向的探討,使季季的文學價值得到恰當的評價。以下簡述本論文的章節架構:
     第一章是緒論,首先在概述研究的動機和目的,以說明本研究的必要性和預期的成果。其次設定研究的範疇及說明研究的方法,最後彙整有關的文獻資料,及勾勒本論文的組織架構。最後並附各章提要,點明其餘各章重點。
     第二章是寫季季的生平經歷、文學啟蒙、文學開展與文學創作。季季沒讀過大學,但這並沒有妨礙她成為作家。她的文學興味是在虎尾女中胚胎萌芽的。漸漸的以職業作家嶄露頭角,知名度在台灣文壇攀升打響。文章見於報紙、雜誌、專欄,且持續在進展中。
     第三章是在說明季季創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說,而她的小說作品大都集中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九年,大約有十年的時間。在同輩的女作家中,季季是才華出眾的一位,在她的作品中,對社會現象有多樣性的觸角,且在她龐大的作品群中,約略可以看出她作品的四種不同的發展軌跡:第一類是充塞著現代主義色彩的描寫;第二類是自傳性頗為濃厚的作品;第三類是摻雜著浪漫與寫實。第四類作品是充滿幽默和嘲諷的寫實主義作品。
     第四章主要在說明季季的散文觀點。她的散文是喃喃向內傾訴的心語,醇厚細膩。從散文裏,可以看出她的思想及個性。此外,她的散文很能發揮對現實的透視力,字字句句都緊扣著生命的脈動,在文字技巧及內容思想上已具相當水準。
     第五章是在說明季季在散文、小說、雜文、評論等方面,皆能有所涉獵,創作出不少優秀的文學作品。此外,她還身兼編輯,並與臺灣文化界的關係異常緊密,在文壇上有相當的成就,也為臺灣文化事業的發展貢獻良多。
     第六章是結論,總整了本文研究心得,並針對季季的作品作一全面性的觀照,同時簡論季季在編輯、小說、散文等方面的成就,冀望能藉由釐清季季的文學定位及意義,對季季文學藝術予以適度之評價,進而為季季在現代文學史上做較為恰當的定位。
參考文獻 一、季季著作
一)著作的部分:(依出版的先後順序)
1、短篇小說集
季季:《屬於十七歲的》,台北:皇冠出版社,1966.04。
季季:《誰是最後的玫瑰》,台北出版社:水牛1968.04。
季季:《泥人與狗》,台北:晚蟬出版社,1969.08。
季季:《異鄉之死》,台北:晚蟬出版社,1970.01。
季季:《異鄉之死》,台北:大地出版社,1978.02。
季季:《月亮的背面》,台北:大地出版社,1973.06。
季季:《蝶舞》,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08。
季季:《拾玉鐲》,台北:慧龍出版社,1976.010。
許俊雅:《見樹又見林──文學看台灣》,台北:渤海堂出版社,2005.02。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研究》,嘉義:南華館理學院,1998。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1994.02。
陳芳明:《孤夜獨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9.1。
陳信元主編:《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台北:文建會,1999。
陳昭瑛編:《台灣文學與本土文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1998.04。
陳義芝主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
季季:《澀果》,台北:爾雅出版社,1979.12。
張堂錡:〈現代散文的新趨向〉,《國文天地》,1997.06。
季季:《一九八二年臺灣散文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3.02。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
陳羲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06。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台北:書林出版社,2000。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03。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
賀安慰:《台灣當代小說中的女性描寫》,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01。
雲林縣立文化中心編:《雲林作家風采錄》,雲林:雲林縣立文化中心,1991。
楊宗翰編:《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永和:富春出版社,2001.01。
楊宗翰:《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
楊宗翰主編:《台灣文學史的省思》,台北縣永和市:富春出版社,2002。
季季:《說夢》,台北:爾雅出版社,1982.02。
季季、張子靜合著:《我的姊姊張愛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01。
2、長篇小說集
楊牧:《文學的源流》,台北:爾雅出版社,1983。
楊牧:《文學知識》,台北:洪範出版社,1977。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
楊照:《文學的原像》,台北:聯合文學,1995。
楊蔚:《女孩・可愛》,台北:九歌出版社,1980。
楊蔚:《何索打擊》,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
楊蔚:《何索狂想》,台北:九歌出版社,1978。
楊蔚:《何索震盪》,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
季季:《美麗──第十一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9。
楊蔚:《貝多芬素描》,台北:愛樂出版社,1965
李瑞騰:《台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書局,1991。
楊蔚:《為現代畫搖旗的》,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68。
季季:《我不要哭》,台北:皇冠出版社,1970.07。
楊蔚:《這一代的旋律》,台北:臺灣學生,1965。
楊蔚:《跪向升起的月亮》,台北:水牛出版社,1968。
楊澤:《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4。
葉石濤:《台灣文學入門:台灣文學五十七問》,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春暉出版社,1987。
葉石濤:《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03。
季季:《鮮血流在花開的季節:六四歷史的起訴(一九八九)》,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9.11。
葉石濤:《展望台灣文學》,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08。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10。
張堂錡:〈跨越邊界:現代散文的裂變與演化〉,《文訊》月刊,
齊邦媛編:《中國現代文學選集》,台北:爾雅出版社,1983。
劉雨:《寫作心理學》,高雄:麗文出版社,1995.03。
季季:《我的故事》,台北:皇冠出版社,1975.02。
蔡源煌:《文學的信念》,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3。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88。
鄭明娳:《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出版社,
1991。
季季:《四十歲的心情》,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0.09。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1993。
聯副編輯部:《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散文卷),台北:聯經出版社,1981。
1999.09。
鍾慧玲:《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里仁出版社,1997。
隱地、林真真編:《在有限的生命裡種一棵無限的文學樹》,台北:爾雅出版社,1995。
隱地、鄭明娳編:《近二十年短篇小說選集編目》,台北:書評書目,1975。
3、傳記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
2004.1.2。
季季:《語錄狂──第十二屆時報文學獎作品集》,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0。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2004.8.10。
龔鵬程:《臺灣文學在台灣》,高雄:復文出版社,1997.03。
三、單篇論文(期刊、書籍):(依作者筆劃的先後順序)
朱西寧:〈季季,這顆景星〉,《幼獅文藝》27:6,1967.12。
張瑞芬:〈古典的出走與回歸:臺灣七○──八○年代女性散文〉,「2004年戰後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修平技術學院,2004.05、10。
何 欣:〈三十年來的台灣小說〉,《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遠景出版社,1979.03。
冷 然:〈如歌的行板——介紹季季的「夜歌」〉,《台灣時報》,
1977.04.28。
吳錦發:〈論季季小說中的男女關係〉,《臺灣作家全集》、《季季集》,1993.12。
季季、張子靜合著:《我的姊姊張愛玲》,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6.01。
季季:《時報文學史料索引》,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0.09。
林瑞明:〈尋找一條可以逆流的河:季季集序〉,《臺灣作家全集》、《季季集》,1993.12。
張瑞芬:〈被邊緣化的臺灣當代女性散文研究〉,《文訊》月刊,
2002.11。
張瑞芬:〈散文的下一輪太平盛世--2000~2004臺灣散文現象〉,《文訊月刊》,2004.10。
張誦聖:〈台灣女作家與當代主導文化〉,《文學場域的變遷》,《聯合文學》,2001。
張默芸:〈未婚媽媽的哀愁——讀季季小說集《澀果》〉,《福建文學》,1982。
陳文芬:〈季季在永和〉,《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06。
陳克環:〈季季的「拾玉環」〉,《書評書目》,1974.12。
李瑞騰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
季季、張子靜合著:《我的姊姊張愛玲》,上海:文匯出版社,2003.09。 季季、張子靜合著:《我的姊姊張愛玲》,台北:印刻出版社,2005.10。
季季、關鴻:《永遠的張愛玲:弟弟、丈夫、親友筆下的傳奇》,上海市;學林出版社,1996。
陳芳明:〈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聯合文學》,2004.02。
陳芳明:〈在母性與女性之間──五○年代以降台灣女性散文的流變〉,《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
陳信元:〈台灣地區現代散文研究概論〉,《文訊》,第32期,1987.10。
陳素娟:〈拾玉鐲〉,《明道文藝》,1975.06。
陳紹慈:〈由季季的<暗影生異彩>看女性與文學創作〉,《明道文藝》,1999.05。
彭瑞金:〈生命中可以逆流的河--試論季季的生命觀〉,《臺灣文藝》,1978.12。
彭瑞金:〈<雞>簡介:市民生活的小調〉,《一九七八臺灣小說選》,1979.05。
游 喚:〈現代散文的研究問題及其解決途俓示例〉,《中外文學》,第213集,1990.02。
張誦聖:〈現代主義文學在台灣當代文學生產場域裡的位置〉,《現代主義與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主辦,2000.06。
李瑞騰主編:《中華現代散文大系(貳)──台灣1989~2003評論卷》,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
二、研究專書
黃雅莉:〈對未知的探索與等待的熱情--讀季季的「小草之未知」〉,
季季:《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6.06。
《國文天地》19:11=227,2004.04。
楊宗潤:〈談季季編「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文訊》月刊,1987.04。
葉石濤:〈季季論─臺灣婦女生活中的「詩與真實」〉,《臺灣文藝》,1978.12。
葉維廉:〈閒話散文藝術〉,《中外文學》,第152期,1985.01。
葛浩文:〈說些老實話──「六十八年短篇小說選」〉,《書評書目》,1980.09。
廖炳惠:〈近五十年來的台灣小說〉,《聯合文學》,11:12,1995.10。
齊暖暖:〈信息--我讀「希利的紅燈」〉,《文心》,1976.06。
蔡源煌:〈同情與了解(季季編「六十五年短篇小說選」〉,《書評書目》,1977.10。
封德屏:《臺灣文學年鑑》,台北:文建會,1997。
李瑞騰主編:《霜後的燦爛》,台南:文化資產籌備處,2003.05。
鄭明娳:〈評季季「你底呼聲」〉《文壇》,1976.12.01。
鄭明娳:〈評季季的<夜歌>〉,《中華文藝》,1977.01。
季季:《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7.10。
鄭明娳:〈談季季散文的風格〉,《臺灣文藝》,1978.12。
鄭傑光:〈拾玉鐲〉,《書評書目》,1975.02。
鮑 芷:〈澀果〉,《中央日報》,1980.01.09。
隱 地:〈作家與書的故事:季季、廖輝英〉,《新書》月刊,1984.03.02。
隱 地:〈讀季季的「假日與蘋果」〉,《自由青年》,1965.02.01。
隱 地:〈讀季季的「擁抱我們的草原」〉,《自由青年》,1965.09.01。
林雙不:〈澀果〉,《中央日報》,1981.01.04。
蘇玄玄:〈季季的田畝〉,《幼獅文藝》31:2,1969.08。
李瑞騰主編《文學心靈的真情告白》,中壢市:中央大學,2005。
蘇玄玄:〈季季的田畝「異鄉之死」代序〉《異鄉之死》,1978.02。
顧燕翎:〈女性意識與婦女運動的發展〉,《女性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
四、碩博士論文:(依作者筆劃的先後順序)
4、散文集
王怡心:《琦君小說主題內涵與人物刻畫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牟方芝:《張曉風散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
何永慶:《七○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06。
(一)小說類:(依作者筆劃的先後順序)
吳亭蓉:《蕭颯及其小說的三種主題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吳麗櫻:《張文環小說中女性題材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3。
汪淑珍:《林海音小說敘事技巧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
翁似姍:蕭麗紅《桂花巷》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高敏軒:《季季小說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張景妃:《凌叔華小說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
季季:《夜歌》,台北:爾雅出版社,1976.08。
許瑞秋:《簡媜的自傳體散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陳姿夙:《林海音及其作品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10.01。
黃千芳:《台灣當代女性小說中的女性處境》,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藍博堂:《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及其餘波1971~1987》,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12。
魏文瑜:《施叔青小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
林秀玲:《現代文學的女性身影》,台北:里仁出版社,2004.2.17。
羅淑芬:《五○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式──以張秀亞、艾雯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
季季:《攝氏20-25度》,台北:爾雅出版社,1977.07。
季季:《寫給妳的故事》,台北:印刻,2005.09。
季季:《行走的樹》,台北:印刻,2006.11。
(二)主編的部分: (依出版的先後順序)
季季:《六十五年短篇小說選》,台北:書評書目社,1977.05。
任世雍:《小說理論與技巧》,台北:書林出版社,1981.10。
季季:《六十五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05。
季季:《六十八年短篇小說選》,台北:書評書目社,1980.06。
季季:《六十八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07。
季季:《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6.03。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07。
季季:《七十六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7.07。
江寶釵、范銘如主編:《島嶼妏聲;台灣女性小說讀本》,台北:巨流出版社,2000。
何 欣:《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
吳達芸主編:《台灣當代小說評論》,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01。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05。
李仕芬:《愛情與婚姻:台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李漢偉:《台灣小說的三種悲情》,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10。
林燿德:《敏感地帶──探索小說的意識真象》,台北: 駱駝出版社,1994。
花 村:〈解剖季季的神話--季季作品討論的記錄〉,《臺灣文藝》,1978.12。
封德屏主編,文訊雜誌社編纂:《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台北:文建會,1999。
邱貴芬:《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台北:女書文化出版社,2001。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03.01。
范銘如主編:《挑撥新趨勢;第二屆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學生出版社,2003。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1979。
夏志清:《愛情‧社會‧小說》,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9。
馬 森:《燦爛的星空──現當代小說的主潮》,台北:聯合文學,1997.11。
張素貞:《細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張素貞:《續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張曉風編:《小說教室》,台北:九歌出版社,2000。
花 村:〈試析構成季季小說的幾種風貌〉,《臺灣文藝》,1978.12。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季季:《季季自選集》,台北:文豪出版社,1976.10。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九大出版社,1990。
陳羲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12。
賀安慰:《台灣當代短篇小說中的女性描寫》,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01。
福斯特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73。
鄭樹森:《小說地圖》,台北:一方出版社,2003。
(二)散文類:(依作者筆劃的先後順序)
梅 遜:《散文欣賞(一)》,台北:大江出版社,1969。
梅 遜:《散文欣賞(二)》,台北:大江出版社,1970。
邱貴芬:〈「拾玉鐲」導讀〉,《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上)》,2001.07。
陳芳明、張瑞芬主編:《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02。
楊 牧編:《中國近代散文選》,台北:洪範出版社,1981。
封德屏主編:《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討文集(三)‧台灣文學出版》,文建會,1996。
鄭明娳:《現代散文欣賞》,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6。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6。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7.02。
鍾怡雯:《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2004.09。
(三)其他專書:(依作者筆劃的先後順序)
邱貴芬:〈季季「拾玉鐲」導讀〉,《文學臺灣》38,2001.04。
文訊雜誌社編:《光復後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台北,文建會,1985。
王鼎鈞:《文學種籽》,台北:爾雅出版社,2003.07。
王德威編:《典律的生成-年度小說選三十年精編》台北:爾雅出版社,1998。
師大國文學系編:《解嚴以來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07。
何欣:《當代臺灣作家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
何索(楊蔚):《大亨》,台北:堯舜出版事業,1982。
何索(楊蔚):《大家都來搶銀行》,台北:錦冠出版社,1988。
何索(楊蔚):《台北天堂:亞當・夏娃・伊甸園》,台北:錦冠出版社,1988。
何索(楊蔚):《男人永遠是輸家》,台北:九歌出版社,1981。
何索(楊蔚):《借錢的哲學──何索幽默精選》,台北:九歌出版社,1983。
施淑清整理紀錄:〈專輯:李喬重逢--夢裡的人、平原之女與山林之子:季季對談李喬〉,《印刻文學生活誌》14,2004.10。
何索(楊蔚):《婚姻狂想曲》,台北:九歌出版社,1985。
何索(楊蔚):《愛情與遊戲》,台北:遠流出版社,1976。
何索(楊蔚):《賭博奇譚》,台北:堯舜出版社,1981。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文建會,2000。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當代女作家文學作品書目》,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4。
何寄澎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散文批評》,台北:正中書局,1993。
余光中等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系》,台北:巨人出版社,1972。
余光中等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九歌出版社,1989。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88.05。
宋冬陽(陳芳明):《放膽文章拚命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8。
桂文亞:〈不停的寫——季季與「我的故事」〉,《皇冠》,1975.07。
李瑞騰:《文學關懷》,台北:三民書局,1992。
國家圖書館參考組:《臺灣文學作家與作品目錄》,台北:國家圖書館,2001。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04。
張小虹:《性別越界》,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
張堂錡:《文學靈魂的閱讀》,台北:三民書局,1998.01。
張瑞芬:《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張誦聖:《書寫台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04。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
季季:《誰開生命的玩笑》,台北:皇冠出版社,1978.04。
張默、隱地編:《當代臺灣作家目錄》,台北:爾雅出版社,1994。
張火慶:〈現代散文類型論試讀〉,《文訊》,第34期,1987.12。
張寶琴等:《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92912025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912025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芳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李麗敏zh_TW
dc.creator (作者) 李麗敏zh_TW
dc.date (日期) 200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4-Apr-2010 18:36:02 (UTC+8)-
dc.date.available 24-Apr-2010 18:36:0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4-Apr-2010 18:36:0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2912025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9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91202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季季作品文質量俱佳,但並不常被論者論及,本論文意圖藉由作家生平的整理、主題內涵的探討、藝術表現的分析,以及文學系譜的爬梳等幾個面向的探討,使季季的文學價值得到恰當的評價。以下簡述本論文的章節架構:
     第一章是緒論,首先在概述研究的動機和目的,以說明本研究的必要性和預期的成果。其次設定研究的範疇及說明研究的方法,最後彙整有關的文獻資料,及勾勒本論文的組織架構。最後並附各章提要,點明其餘各章重點。
     第二章是寫季季的生平經歷、文學啟蒙、文學開展與文學創作。季季沒讀過大學,但這並沒有妨礙她成為作家。她的文學興味是在虎尾女中胚胎萌芽的。漸漸的以職業作家嶄露頭角,知名度在台灣文壇攀升打響。文章見於報紙、雜誌、專欄,且持續在進展中。
     第三章是在說明季季創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說,而她的小說作品大都集中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九年,大約有十年的時間。在同輩的女作家中,季季是才華出眾的一位,在她的作品中,對社會現象有多樣性的觸角,且在她龐大的作品群中,約略可以看出她作品的四種不同的發展軌跡:第一類是充塞著現代主義色彩的描寫;第二類是自傳性頗為濃厚的作品;第三類是摻雜著浪漫與寫實。第四類作品是充滿幽默和嘲諷的寫實主義作品。
     第四章主要在說明季季的散文觀點。她的散文是喃喃向內傾訴的心語,醇厚細膩。從散文裏,可以看出她的思想及個性。此外,她的散文很能發揮對現實的透視力,字字句句都緊扣著生命的脈動,在文字技巧及內容思想上已具相當水準。
     第五章是在說明季季在散文、小說、雜文、評論等方面,皆能有所涉獵,創作出不少優秀的文學作品。此外,她還身兼編輯,並與臺灣文化界的關係異常緊密,在文壇上有相當的成就,也為臺灣文化事業的發展貢獻良多。
     第六章是結論,總整了本文研究心得,並針對季季的作品作一全面性的觀照,同時簡論季季在編輯、小說、散文等方面的成就,冀望能藉由釐清季季的文學定位及意義,對季季文學藝術予以適度之評價,進而為季季在現代文學史上做較為恰當的定位。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5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 7
     第四節 論文結構 13
     第五節 各章研究提要 14
     第二章 季季的文學歷程 21
     第一節 五○年代的文學環境 23
     第二節 少女時期的文學追求 25
     一、 成長背景與文學啟蒙 26
     二、 初試啼聲:文學的開展 29
     第三節 出發到台北 32
     一、 對陌生台北的嚮往 33
     二、 季季與《皇冠》 36
     三、 季季的婚姻與寫作 39
     (一) 變調的愛情:歷經滄桑的婚姻 40
     (二) 從竹床寫出一片天 44
     
     第三章 季季的小說藝術及其意義 51
     第一節 現代主義與寫實主義的交互運用 53
     一、 現代主義與寫實主義的意涵 54
     (一) 現代主義的意涵 54
     (二) 寫實主義的意涵 60
     二、 從現代主義過渡到鄉土寫實文學 62
     (一) 疏離與孤絕的探索 63
     (二) 都市廢墟中的遊魂 72
     (三) 社會的批判及關懷 76
     第二節 報導文學:從文學看社會 83
     一、 報導文學的意義 83
     二、 台灣悲情女性的命運 87
     第三節 季季的小說只是言情嗎? 95
     一、 自傳性小說的嘗試 97
     二、 情慾的流動與自主 100
     第四章 季季散文藝術的追求與營造 105
     第一節 白話文的提煉與再提煉 107
     一、 台灣散文發展的概況 108
     (一) 台灣散文的分期及發展概況 109
     (二) 散文與其他文類的比較 112
     二、 素描功力的展現 117
     第二節 土地就是她的生命 123
     一、 回歸鄉土的文學創作 124
     二、 浮生世相的關照及體悟 131
     第三節 發現女性主體 137
     一、 女性主義的精神意涵 138
     二、 女性意識的萌發及書寫 141
     第四節 明朗自我的表白 146
     一、 自我性格的展現 147
     二、 開啟被壓抑的自我 161
     第五章 季季在戰後文學的位置 169
     第一節 季季與同世代的女作家 170
     第二節 季季與現代台灣文壇的動向 176
     第六章 結論 199
     參考書目 205
     附  錄 217
     【附錄一】季季生平寫作年表 217
     【附錄二】季季著作及編選目錄 227
     【附錄三】季季未結集成冊的單篇作品 230
     【附錄四】季季已出版「小說集」目次 235
     【附錄五】季季已出版「散文集」目次 243
     【附錄六】季季已結集成冊的作品(依發表時間的先後順序) 251
     【附錄七】季季發表的單篇評論 261
     【附錄八】評論季季的單篇論文 263
     【附錄九】有關季季的傳記資料 266
     【附錄十】季季訪談錄 268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912025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季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李瑞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李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李雲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現代文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文學zh_TW
dc.title (題名) 季季及其作品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季季著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著作的部分:(依出版的先後順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短篇小說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屬於十七歲的》,台北:皇冠出版社,1966.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誰是最後的玫瑰》,台北出版社:水牛1968.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泥人與狗》,台北:晚蟬出版社,1969.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異鄉之死》,台北:晚蟬出版社,197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異鄉之死》,台北:大地出版社,1978.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月亮的背面》,台北:大地出版社,1973.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蝶舞》,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拾玉鐲》,台北:慧龍出版社,1976.0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俊雅:《見樹又見林──文學看台灣》,台北:渤海堂出版社,2005.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研究》,嘉義:南華館理學院,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1994.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芳明:《孤夜獨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信元主編:《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台北:文建會,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昭瑛編:《台灣文學與本土文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8.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義芝主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澀果》,台北:爾雅出版社,1979.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堂錡:〈現代散文的新趨向〉,《國文天地》,1997.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一九八二年臺灣散文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3.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羲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台北:書林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賀安慰:《台灣當代小說中的女性描寫》,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雲林縣立文化中心編:《雲林作家風采錄》,雲林:雲林縣立文化中心,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宗翰編:《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永和:富春出版社,2001.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宗翰:《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宗翰主編:《台灣文學史的省思》,台北縣永和市:富春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說夢》,台北:爾雅出版社,1982.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張子靜合著:《我的姊姊張愛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長篇小說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牧:《文學的源流》,台北:爾雅出版社,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牧:《文學知識》,台北:洪範出版社,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照:《文學的原像》,台北:聯合文學,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蔚:《女孩・可愛》,台北:九歌出版社,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蔚:《何索打擊》,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蔚:《何索狂想》,台北:九歌出版社,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蔚:《何索震盪》,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美麗──第十一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蔚:《貝多芬素描》,台北:愛樂出版社,19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瑞騰:《台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書局,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蔚:《為現代畫搖旗的》,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我不要哭》,台北:皇冠出版社,197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蔚:《這一代的旋律》,台北:臺灣學生,19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蔚:《跪向升起的月亮》,台北:水牛出版社,19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澤:《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石濤:《台灣文學入門:台灣文學五十七問》,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春暉出版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石濤:《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鮮血流在花開的季節:六四歷史的起訴(一九八九)》,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9.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石濤:《展望台灣文學》,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堂錡:〈跨越邊界:現代散文的裂變與演化〉,《文訊》月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齊邦媛編:《中國現代文學選集》,台北:爾雅出版社,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雨:《寫作心理學》,高雄:麗文出版社,1995.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我的故事》,台北:皇冠出版社,1975.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源煌:《文學的信念》,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明娳:《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四十歲的心情》,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出版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副編輯部:《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散文卷),台北:聯經出版社,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9.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慧玲:《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里仁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隱地、林真真編:《在有限的生命裡種一棵無限的文學樹》,台北:爾雅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隱地、鄭明娳編:《近二十年短篇小說選集編目》,台北:書評書目,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傳記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4.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語錄狂──第十二屆時報文學獎作品集》,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2004.8.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鵬程:《臺灣文學在台灣》,高雄:復文出版社,1997.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單篇論文(期刊、書籍):(依作者筆劃的先後順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西寧:〈季季,這顆景星〉,《幼獅文藝》27:6,1967.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瑞芬:〈古典的出走與回歸:臺灣七○──八○年代女性散文〉,「2004年戰後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修平技術學院,2004.05、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 欣:〈三十年來的台灣小說〉,《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遠景出版社,1979.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冷 然:〈如歌的行板——介紹季季的「夜歌」〉,《台灣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77.04.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錦發:〈論季季小說中的男女關係〉,《臺灣作家全集》、《季季集》,1993.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張子靜合著:《我的姊姊張愛玲》,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6.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時報文學史料索引》,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瑞明:〈尋找一條可以逆流的河:季季集序〉,《臺灣作家全集》、《季季集》,1993.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瑞芬:〈被邊緣化的臺灣當代女性散文研究〉,《文訊》月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2.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瑞芬:〈散文的下一輪太平盛世--2000~2004臺灣散文現象〉,《文訊月刊》,2004.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誦聖:〈台灣女作家與當代主導文化〉,《文學場域的變遷》,《聯合文學》,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默芸:〈未婚媽媽的哀愁——讀季季小說集《澀果》〉,《福建文學》,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文芬:〈季季在永和〉,《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克環:〈季季的「拾玉環」〉,《書評書目》,1974.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瑞騰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張子靜合著:《我的姊姊張愛玲》,上海:文匯出版社,2003.09。 季季、張子靜合著:《我的姊姊張愛玲》,台北:印刻出版社,2005.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關鴻:《永遠的張愛玲:弟弟、丈夫、親友筆下的傳奇》,上海市;學林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芳明:〈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聯合文學》,2004.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芳明:〈在母性與女性之間──五○年代以降台灣女性散文的流變〉,《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信元:〈台灣地區現代散文研究概論〉,《文訊》,第32期,1987.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素娟:〈拾玉鐲〉,《明道文藝》,1975.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紹慈:〈由季季的<暗影生異彩>看女性與文學創作〉,《明道文藝》,1999.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瑞金:〈生命中可以逆流的河--試論季季的生命觀〉,《臺灣文藝》,1978.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瑞金:〈<雞>簡介:市民生活的小調〉,《一九七八臺灣小說選》,1979.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 喚:〈現代散文的研究問題及其解決途俓示例〉,《中外文學》,第213集,199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誦聖:〈現代主義文學在台灣當代文學生產場域裡的位置〉,《現代主義與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主辦,200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瑞騰主編:《中華現代散文大系(貳)──台灣1989~2003評論卷》,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研究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雅莉:〈對未知的探索與等待的熱情--讀季季的「小草之未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6.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文天地》19:11=227,2004.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宗潤:〈談季季編「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文訊》月刊,1987.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石濤:〈季季論─臺灣婦女生活中的「詩與真實」〉,《臺灣文藝》,1978.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維廉:〈閒話散文藝術〉,《中外文學》,第152期,1985.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葛浩文:〈說些老實話──「六十八年短篇小說選」〉,《書評書目》,198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炳惠:〈近五十年來的台灣小說〉,《聯合文學》,11:12,1995.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齊暖暖:〈信息--我讀「希利的紅燈」〉,《文心》,1976.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源煌:〈同情與了解(季季編「六十五年短篇小說選」〉,《書評書目》,1977.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封德屏:《臺灣文學年鑑》,台北:文建會,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瑞騰主編:《霜後的燦爛》,台南:文化資產籌備處,2003.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明娳:〈評季季「你底呼聲」〉《文壇》,1976.12.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明娳:〈評季季的<夜歌>〉,《中華文藝》,1977.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7.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明娳:〈談季季散文的風格〉,《臺灣文藝》,1978.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傑光:〈拾玉鐲〉,《書評書目》,1975.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鮑 芷:〈澀果〉,《中央日報》,1980.01.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隱 地:〈作家與書的故事:季季、廖輝英〉,《新書》月刊,1984.03.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隱 地:〈讀季季的「假日與蘋果」〉,《自由青年》,1965.02.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隱 地:〈讀季季的「擁抱我們的草原」〉,《自由青年》,1965.09.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雙不:〈澀果〉,《中央日報》,1981.01.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玄玄:〈季季的田畝〉,《幼獅文藝》31:2,1969.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瑞騰主編《文學心靈的真情告白》,中壢市:中央大學,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玄玄:〈季季的田畝「異鄉之死」代序〉《異鄉之死》,1978.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燕翎:〈女性意識與婦女運動的發展〉,《女性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碩博士論文:(依作者筆劃的先後順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散文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怡心:《琦君小說主題內涵與人物刻畫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牟方芝:《張曉風散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永慶:《七○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小說類:(依作者筆劃的先後順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亭蓉:《蕭颯及其小說的三種主題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麗櫻:《張文環小說中女性題材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淑珍:《林海音小說敘事技巧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似姍:蕭麗紅《桂花巷》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敏軒:《季季小說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景妃:《凌叔華小說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夜歌》,台北:爾雅出版社,1976.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瑞秋:《簡媜的自傳體散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姿夙:《林海音及其作品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1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千芳:《台灣當代女性小說中的女性處境》,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藍博堂:《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及其餘波1971~1987》,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文瑜:《施叔青小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秀玲:《現代文學的女性身影》,台北:里仁出版社,2004.2.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淑芬:《五○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式──以張秀亞、艾雯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攝氏20-25度》,台北:爾雅出版社,1977.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寫給妳的故事》,台北:印刻,2005.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行走的樹》,台北:印刻,2006.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主編的部分: (依出版的先後順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六十五年短篇小說選》,台北:書評書目社,1977.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任世雍:《小說理論與技巧》,台北:書林出版社,1981.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六十五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六十八年短篇小說選》,台北:書評書目社,198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六十八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6.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七十六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7.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寶釵、范銘如主編:《島嶼妏聲;台灣女性小說讀本》,台北:巨流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 欣:《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達芸主編:《台灣當代小說評論》,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仕芬:《愛情與婚姻:台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漢偉:《台灣小說的三種悲情》,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燿德:《敏感地帶──探索小說的意識真象》,台北: 駱駝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花 村:〈解剖季季的神話--季季作品討論的記錄〉,《臺灣文藝》,1978.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封德屏主編,文訊雜誌社編纂:《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台北:文建會,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貴芬:《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台北:女書文化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03.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銘如主編:《挑撥新趨勢;第二屆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學生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志清:《愛情‧社會‧小說》,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 森:《燦爛的星空──現當代小說的主潮》,台北:聯合文學,1997.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素貞:《細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素貞:《續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曉風編:《小說教室》,台北:九歌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花 村:〈試析構成季季小說的幾種風貌〉,《臺灣文藝》,1978.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季季自選集》,台北:文豪出版社,1976.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九大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羲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賀安慰:《台灣當代短篇小說中的女性描寫》,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福斯特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樹森:《小說地圖》,台北:一方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散文類:(依作者筆劃的先後順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梅 遜:《散文欣賞(一)》,台北:大江出版社,19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梅 遜:《散文欣賞(二)》,台北:大江出版社,1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貴芬:〈「拾玉鐲」導讀〉,《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上)》,2001.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芳明、張瑞芬主編:《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 牧編:《中國近代散文選》,台北:洪範出版社,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封德屏主編:《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討文集(三)‧台灣文學出版》,文建會,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明娳:《現代散文欣賞》,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7.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怡雯:《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2004.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其他專書:(依作者筆劃的先後順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貴芬:〈季季「拾玉鐲」導讀〉,《文學臺灣》38,2001.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訊雜誌社編:《光復後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台北,文建會,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鼎鈞:《文學種籽》,台北:爾雅出版社,2003.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威編:《典律的生成-年度小說選三十年精編》台北:爾雅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師大國文學系編:《解嚴以來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欣:《當代臺灣作家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索(楊蔚):《大亨》,台北:堯舜出版事業,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索(楊蔚):《大家都來搶銀行》,台北:錦冠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索(楊蔚):《台北天堂:亞當・夏娃・伊甸園》,台北:錦冠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索(楊蔚):《男人永遠是輸家》,台北:九歌出版社,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索(楊蔚):《借錢的哲學──何索幽默精選》,台北:九歌出版社,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淑清整理紀錄:〈專輯:李喬重逢--夢裡的人、平原之女與山林之子:季季對談李喬〉,《印刻文學生活誌》14,2004.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索(楊蔚):《婚姻狂想曲》,台北:九歌出版社,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索(楊蔚):《愛情與遊戲》,台北:遠流出版社,1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索(楊蔚):《賭博奇譚》,台北:堯舜出版社,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文建會,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當代女作家文學作品書目》,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寄澎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散文批評》,台北:正中書局,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光中等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系》,台北:巨人出版社,19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光中等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九歌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88.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冬陽(陳芳明):《放膽文章拚命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桂文亞:〈不停的寫——季季與「我的故事」〉,《皇冠》,1975.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瑞騰:《文學關懷》,台北:三民書局,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家圖書館參考組:《臺灣文學作家與作品目錄》,台北:國家圖書館,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小虹:《性別越界》,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堂錡:《文學靈魂的閱讀》,台北:三民書局,1998.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瑞芬:《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誦聖:《書寫台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誰開生命的玩笑》,台北:皇冠出版社,1978.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默、隱地編:《當代臺灣作家目錄》,台北:爾雅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火慶:〈現代散文類型論試讀〉,《文訊》,第34期,1987.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寶琴等:《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5。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