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Title學校校門之研究-以臺北市公立高國中為例
Creator陳世昌
Contributor湯志民
陳世昌
Key Words學校校門
學校建築
風水
Date2003
Date Issued25-Apr-2010 14:33:53 (UTC+8)
Summary本研究運用調查研究和訪談法進行學校校門的研究,以進行學校校門的分析,以作為學校校門規劃時的參考。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一、學校校門兼具具體及抽象兩方面的功能;二、校門建築的範圍應廣義地涵蓋各項表達具體及抽象功能的元素;三、校門建築的構成形象相當多元化;四、校門建築的位置、風水圖讖有其一定的功能;五、臺北市學校校門門扇建築大多以不鏽鋼為材質、以金屬柵欄門為造型,並採推拉門的開啟方式,一致性相當高;六、臺北市公立高國中學校校門建築多採雙柱式門柱造型;七、臺北市公立高國中學校校門建築多採無門頂式造型,但亦有部分學校利用門頂造型表現風格;八、臺北市公立高國中學校利用附屬建物展現學校特色與傳達訊息之情況不普遍;九、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的位置受社區環境及交通動線的影響較大;十、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建築以風水圖讖作為建築裝飾者不多;十一、校長風格、時代及文化背景皆可能影響校門建築的風格。
綜合以上結論,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一、規劃校門建築應更注重整體性,且與學校整體建築配合,以發揮校門建築最大的功能;二、校門建築應充分利用標誌及附屬建築來展現學校特色、整體意涵與作為傳達訊息的藝術空間;三、臺北市各級學校校門建築年代多已久遠,配合改建時,應考慮造型、材質、交通動線、安全等優先考量;四、學校校門改建時,可一併考量風水規劃;五、學校校門改建的規劃應徵詢地方的意見,將地方文化特性意涵融入校門建築;六、推廣無圍牆學校概念,增加學校與社區互動的機會;七、設立學校建築資源中心,彙集學校建築相關資料。
The pru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conditions of the school door in order to get some references about the layouts of school door throught survey research and interview research.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xhown as follow:
1. The school door possesses both concrete and abstract functions.
2. The scope of the school door consruction must involve all elements that can convey both concrete and abstract functions.
3. The image of the school door consruction is diversified.
4. The FengShui elements related to the school door are the situation and the FengShui totem.
5. Most of the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 doors’ gate are metal fences, and the method of opening doors is push–pulling.
6. Most of the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s have even doorjambs.
7. Most of the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s have no lintel.
8. The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s using accessory constructions to express the features of school and convey informations are few.
9. The relation of most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 doors and the FengShui situation are not significant.
10. The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s using FengShui totem to decorating the school door are few.
11. The style of the principal, age, and culture are the possible factors to affect the style of the school door.
Based on the previous findings, the fllowing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1. To combine the layout of the school door and all the school constructions.
2. To use marks and accessory constructions to express the features of school and convey informations in the school door consruction.
3. To consider the style, materials, traffic line, security, and so on, when adapting the school doors.
4. To involve the factors about FengShui when adapting the school doors.
5. To integrate the opinons of the community to display the local feaures when adapting the school doors.
6. To pursue the conception of “nowall school” to increas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mmunity and the school.
7. To establish the resource centers of school constructions.
參考文獻 王其亨(主編) (民84)。風水理論研究。臺北:地景。
王宗年(民81)。建築空間藝術及技術。臺北:臺佩斯坦。
王振復(民82)。建築美學。臺北:地景
艾完增(民87)。風水鉤沈─中國建築人類學發源。臺北:田園。
吳英聲(主編)(民82)。我愛大同24期。臺北:大同高中。
吳英聲(主編)(民83)。大同青年25期。臺北:大同高中。
吳英聲(主編)(民85)。大同青年27期。臺北:大同高中。
吳英聲(無出版日期)。今日明倫。臺北:明倫高中。
李允鉌(民71)。華夏意匠。臺北:龍田出版社
李乾朗(民90)。台灣傳建築匠藝四輯。臺北:燕樓古建築出版社。
李新富(民91)。中國傳統建築開口部設計的空間意念與美感特質。臺中技術學院學報,3,383-408。
李廟燈(民91)易數與人生,未出版,上課講義。
林天祐等(民89)。台灣教育探源。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高震擇(民84)。師範校院建築的意識形態-一個校門文化的探討。今日教育,60,92-96。
張之傑(主編)(民71a)。環華百科全書(第七冊)。臺北:環華。
張之傑(主編)(民71b)。環華百科全書(第九冊)。臺北:環華。
張益瑞(民89)。清淨人間佛世界─陽宅風水學講座。南投:天明。
張鏞森(無日期)。門。中國大百科全書。民91年12月20日,取自http://61.13.16.29/
渡邊欣雄(民88)。東方社會之風水思想。臺北:地景。
渡邊欣雄(民89)。風水.氣的景觀地理學。臺北:地景。
湯志民(民75)。國民中學學校建築研究。臺北:五南。
湯志民(民81)。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五南。
湯志民(民91)。臺灣的學校建築。臺北:五南。
黃惇勝(民84)。台灣式KJ法原理與技術:邁向21世紀改造臺灣的思考武器。臺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蔡保田(民66)。學校建築。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鄭全雄(民90)。論易經風水思想與傳統建築及景觀環境規劃關聯性之探討。未出版,國立臺灣大學。
盧濟威(民80)。大門建築設計。臺北:臺佩斯坦。
蕭家四(民89)。淺談國小校門設計之問題。國教世紀,193,85-100。
謝宗榮(民89)。臺灣辟邪劍獅研究。未出版,國立藝術學院。
蘇茂生(民90)。吉祥圖標與應用之研究─以魚為例。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Trump, K. S. (1998). Practical school security: Basic guidelines for safe and secure schools. CA: Corwin.
Description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89911002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911002
Type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湯志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世昌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世昌zh_TW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5-Apr-2010 14:33:53 (UTC+8)-
dc.date.available 25-Apr-2010 14:33:5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5-Apr-2010 14:33:5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899110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10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991100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運用調查研究和訪談法進行學校校門的研究,以進行學校校門的分析,以作為學校校門規劃時的參考。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一、學校校門兼具具體及抽象兩方面的功能;二、校門建築的範圍應廣義地涵蓋各項表達具體及抽象功能的元素;三、校門建築的構成形象相當多元化;四、校門建築的位置、風水圖讖有其一定的功能;五、臺北市學校校門門扇建築大多以不鏽鋼為材質、以金屬柵欄門為造型,並採推拉門的開啟方式,一致性相當高;六、臺北市公立高國中學校校門建築多採雙柱式門柱造型;七、臺北市公立高國中學校校門建築多採無門頂式造型,但亦有部分學校利用門頂造型表現風格;八、臺北市公立高國中學校利用附屬建物展現學校特色與傳達訊息之情況不普遍;九、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的位置受社區環境及交通動線的影響較大;十、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建築以風水圖讖作為建築裝飾者不多;十一、校長風格、時代及文化背景皆可能影響校門建築的風格。
綜合以上結論,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一、規劃校門建築應更注重整體性,且與學校整體建築配合,以發揮校門建築最大的功能;二、校門建築應充分利用標誌及附屬建築來展現學校特色、整體意涵與作為傳達訊息的藝術空間;三、臺北市各級學校校門建築年代多已久遠,配合改建時,應考慮造型、材質、交通動線、安全等優先考量;四、學校校門改建時,可一併考量風水規劃;五、學校校門改建的規劃應徵詢地方的意見,將地方文化特性意涵融入校門建築;六、推廣無圍牆學校概念,增加學校與社區互動的機會;七、設立學校建築資源中心,彙集學校建築相關資料。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pru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conditions of the school door in order to get some references about the layouts of school door throught survey research and interview research.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xhown as follow:
1. The school door possesses both concrete and abstract functions.
2. The scope of the school door consruction must involve all elements that can convey both concrete and abstract functions.
3. The image of the school door consruction is diversified.
4. The FengShui elements related to the school door are the situation and the FengShui totem.
5. Most of the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 doors’ gate are metal fences, and the method of opening doors is push–pulling.
6. Most of the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s have even doorjambs.
7. Most of the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s have no lintel.
8. The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s using accessory constructions to express the features of school and convey informations are few.
9. The relation of most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 doors and the FengShui situation are not significant.
10. The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s using FengShui totem to decorating the school door are few.
11. The style of the principal, age, and culture are the possible factors to affect the style of the school door.
Based on the previous findings, the fllowing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1. To combine the layout of the school door and all the school constructions.
2. To use marks and accessory constructions to express the features of school and convey informations in the school door consruction.
3. To consider the style, materials, traffic line, security, and so on, when adapting the school doors.
4. To involve the factors about FengShui when adapting the school doors.
5. To integrate the opinons of the community to display the local feaures when adapting the school doors.
6. To pursue the conception of “nowall school” to increas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mmunity and the school.
7. To establish the resource centers of school construction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校門的概念分析 7
第二節 校門的構成探析 20
第三節 校門的風水解析 4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5
第四節 研究步驟 66
第五節 資料處理 67
第四章 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的解析 69
第一節 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的構成分析 69
第三節 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的風水分析 103
第四節 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的個案分析 11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33
參考文獻 138
附錄一 專家訪談紀錄 141
附錄二 校門照片一覽表 148
附錄三 訪談表 154
附錄四 觀察表 155


表 次
表1 人車同道的校門動線一覽表 46
表2 人車分道的校門動線一覽表 47
表3 臺北市公立高國中一覽表 64
表4 臺北市公私立高國中校門門扇材質分析一覽表 70
表5 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門扇開啟方式分析一覽表 74
表6 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門柱造型分析一覽表 78
表7 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門頂造型分析一覽表 84
表8 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名標誌位置分析一覽表 95
表9 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交通動線統計表 102
表10 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門座統計表(1) 104
表11 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門座統計表(2) 105
表12 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門位統計表 106
表13 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門位歸類分析 107
表14 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門向統計表 109
表15 臺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門門向歸類分析表 110


圖 次
圖1 南投縣水尾國小無校門、無圍牆 16
圖2 臺中市樹義國小的門柱造型 23
圖3 桃園縣麗林國小的門柱造型 23
圖4 桃園縣同安國小的雙柱式校門 24
圖5 南投縣光隆國小的四柱式校門 24
圖6 桃園縣麗園國小的單柱式門柱 25
圖7 臺中縣車籠埔幼兒實驗學校 25
圖8 桃園縣中埔國小平式門頂校門 26
圖9 臺中技術學院平式門頂校門 26
圖10 臺北市中興國小圓拱門頂 26
圖11 臺北市雙蓮國小圓拱門頂 26
圖12 臺北縣海山高中的連脊式門頂 27
圖13 桃園縣東門國小的牌樓式校門 27
圖14 南投縣土城國小的便門 28
圖15 木門門扇 30
圖16 臺北市龍山國小的金屬柵欄門 30
圖17 臺北市靜修女中的鐵絲網門 31
圖18 林口啟智學校的鋼板校門 32
圖19 桃園縣外社國小的平開式校門 33
圖20 桃園農工的推拉門 34
圖21 臺北縣海山國小的摺疊門 35
圖22 臺北縣江翠國小圍牆的浮雕 37
圖23 臺北市老松國小圍牆的浮雕 37
圖24 臺中市大新國小的花台圍牆 37
圖25 臺中市東平國小的綠化圍牆 37
圖26 臺北市福星國小無圍牆、無校門 38
圖27 臺中市大新國小的傳達室 40
圖28 臺中市進德國小傳達室 40
圖29 士林國中的照壁 41
圖30 臺北縣大觀國小的校名標誌 42
圖31 校園中的金屬雕塑 43
圖32 暨南國際大學校園的石雕 43
圖33 南投縣光隆國小的「希望之樹」 44
圖34 交通大學的校門動線 46
圖35 碧湖國小校門前的石獅 56
圖36 臺北縣海山國小校門的龍鳳雕塑 57
圖37 海山高中的龍門池 58
圖38 研究架構圖 63
圖39 西松高中的金屬柵欄門 71
圖40 麗山高中的金屬柵欄門 71
圖41 懷生國中的鋼板門 71
圖42 古亭國中的鋼板門 71
圖43 士林國中的鐵絲網門 72
圖44 中山女中圓形的便門 73
圖45 中正高中採用旋轉門的便門 74
圖46 五常國中的摺疊門 75
圖47 育成高中的摺疊門 75
圖48 民族國中的推拉門 76
圖49 敦化國中的推拉門 76
圖50 明德國中有兩道校門 76
圖51 石牌國中有兩道鐵門 76
圖52 陽明高中有兩組校門 77
圖53 南湖高中無柱式校門 79
圖54 內湖高中單柱式校門 80
圖55 螢橋國中單柱式校門 80
圖56 明湖國中呈筆形的單柱式校門 80
圖57 重慶國中具六柱的雙柱式校門 81
圖58 忠孝國中的雙柱式校門 82
圖59 興雅國中及新民國中的雙柱式校門及門柱上的照明燈飾 82
圖60 木柵國中門柱上的照明燈飾 82
圖61 景興國中門柱上的照明燈飾 82
圖62 信義國中的非對稱雙柱式校門 83
圖63 中山女中的非對稱雙柱式校門 83
圖64 龍山國中的非對稱雙柱式校門 83
圖65 永春高中的無門頂校門 85
圖66 華江高中的無門頂校門 85
圖67 景美女中的圓拱式門頂 86
圖68 成功高中的城堡式門頂 87
圖69 金華國中的牌樓式校門 87
圖70 新興國中的牌樓式校門 87
圖71 南門國中的平頂式校門 88
圖72 和平高中的平頂式校門 88
圖73 師大附中的長排連脊式校門 89
圖74 忠孝國中的長排連脊式校門 89
圖75 興福國中的長排連脊式校門 89
圖76 麗山國中的長排連脊式校門 89
圖77 福安國中的長排連脊式校門 90
圖78 誠正國中的長排連脊式校門 90
圖79 弘道國中的長排連脊式校門 90
圖80 蘭雅國中以圍牆作公佈欄 91
圖81 民權國中以圍牆作公佈欄 91
圖82 北安國中圍牆的浮雕 92
圖83 大直高中圍牆的浮雕 92
圖84 明倫高中以圍牆作美術作品的展示板 92
圖85 萬芳高中的傳達室 93
圖86 桃源國中的傳達室 93
圖87 弘道國中的傳達室 94
圖88 中崙高中的傳達室 94
圖89 西湖國中的校名標誌 95
圖90 內湖國中的校名標誌 95
圖91 永吉國中的校門標誌 96
圖92 大安國中的校門標誌 96
圖93 瑠公國中的校名標誌 96
圖94 萬華國中的校名標誌 96
圖95 東湖國中的校名標誌 97
圖96 百齡高中的校名標誌 97
圖97 大理高中的校名標誌 97
圖98 成德國中的校名標誌 97
圖99 復興高中的校名標誌 98
圖100 民權國中門扇上的校名標誌 98
圖101 蘭州國中門扇上的校名標誌 98
圖102 民生國中的雙校名標誌 99
圖103 中山國中的雙校名標誌 99
圖104 至善國中的雙校名標誌 99
圖105 天母國中的雙校名標誌 99
圖106 芳和國中的金屬鑴刻校名 100
圖107 北政國中的校名標誌 100
圖108 格致國中的校名標誌 100
圖109 仁愛國中的校名標誌 100
圖110 實踐國中校門上的校徽 100
圖111 三民國中校門的銅像 101
圖112 介壽國中的石獅 111
圖113 關渡國中的石獅 111
圖114 北投國中的石獅 111
圖115 士林國中的照壁 111
圖116 興福國中圍牆上的校徽 112
圖117 景興國中廣場上的太極八卦 112
圖118 大同高中的校門 113
圖119 明倫高中的校門 113
圖120 大同高中的龍池 115
圖121 大同高中的鳳園 115
圖122 明倫高中的龍池 115
圖123 北一女中的校門 116
圖124 建國中學的校門 117
圖125 民國9年成淵學校時期的校門 121
圖126 私立成淵中學時代的校門 121
圖127 福星初級中學時代的校門 122
圖128 大龍峒中級補習學校時代的校門 122
圖129 市立初級中學時代的校門 122
圖130 市立成淵中學時代的校門 122
圖131 市立成淵國中時代的校門 122
圖132 現今成淵高中的校門 122
zh_TW
dc.format.extent 14435 bytes-
dc.format.extent 15533 bytes-
dc.format.extent 16694 bytes-
dc.format.extent 24564 bytes-
dc.format.extent 138351 bytes-
dc.format.extent 33433 bytes-
dc.format.extent 808444 bytes-
dc.format.extent 95401 bytes-
dc.format.extent 1639442 bytes-
dc.format.extent 57436 bytes-
dc.format.extent 26170 bytes-
dc.format.extent 58903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9110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學校校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學校建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風水zh_TW
dc.title (題名) 學校校門之研究-以臺北市公立高國中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其亨(主編) (民84)。風水理論研究。臺北:地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宗年(民81)。建築空間藝術及技術。臺北:臺佩斯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振復(民82)。建築美學。臺北:地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艾完增(民87)。風水鉤沈─中國建築人類學發源。臺北:田園。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英聲(主編)(民82)。我愛大同24期。臺北:大同高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英聲(主編)(民83)。大同青年25期。臺北:大同高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英聲(主編)(民85)。大同青年27期。臺北:大同高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英聲(無出版日期)。今日明倫。臺北:明倫高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允鉌(民71)。華夏意匠。臺北:龍田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乾朗(民90)。台灣傳建築匠藝四輯。臺北:燕樓古建築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新富(民91)。中國傳統建築開口部設計的空間意念與美感特質。臺中技術學院學報,3,383-4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廟燈(民91)易數與人生,未出版,上課講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天祐等(民89)。台灣教育探源。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震擇(民84)。師範校院建築的意識形態-一個校門文化的探討。今日教育,60,92-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之傑(主編)(民71a)。環華百科全書(第七冊)。臺北:環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之傑(主編)(民71b)。環華百科全書(第九冊)。臺北:環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益瑞(民89)。清淨人間佛世界─陽宅風水學講座。南投:天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鏞森(無日期)。門。中國大百科全書。民91年12月20日,取自http://61.13.16.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渡邊欣雄(民88)。東方社會之風水思想。臺北:地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渡邊欣雄(民89)。風水.氣的景觀地理學。臺北:地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湯志民(民75)。國民中學學校建築研究。臺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湯志民(民81)。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湯志民(民91)。臺灣的學校建築。臺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惇勝(民84)。台灣式KJ法原理與技術:邁向21世紀改造臺灣的思考武器。臺北:中國生產力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保田(民66)。學校建築。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全雄(民90)。論易經風水思想與傳統建築及景觀環境規劃關聯性之探討。未出版,國立臺灣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濟威(民80)。大門建築設計。臺北:臺佩斯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家四(民89)。淺談國小校門設計之問題。國教世紀,193,85-1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宗榮(民89)。臺灣辟邪劍獅研究。未出版,國立藝術學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茂生(民90)。吉祥圖標與應用之研究─以魚為例。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rump, K. S. (1998). Practical school security: Basic guidelines for safe and secure schools. CA: Corwin.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