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桃園縣國民中學實施學校環境教育之研究
作者 林永河
貢獻者 秦夢群
林永河
關鍵詞 環境教育
學校環境教育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25-Apr-2010 15:39:24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及網站內容分析進行了解桃園縣國民中學實施學校環境教育之現況。以教師及行政人員為調查對象,探究桃園縣國民中學實施學校環境教育之主觀認知情形及滿意度、學校環教育工作之規劃、內容決定、教師曾參與研習之內容項目及未能參與之原因為何。
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壹、學校環境教育設施設置執行現況
一、學校環境教育設施在硬體上,以學校換裝省水設施、校園內設有生態池等設置情形較普遍,而小型焚化爐之設置情形最少。
二、學校環境教育設施在軟體上,以設置環境保護小組比例較多,而在參與登錄綠色學校網站及建置環境教育網頁情形較差。
三、學校環境教育設施與學校所在位置於鄉鎮市區或偏遠地區之設置情形並無差異。
貳、教師及行政人員對環境教育工作之執行現況主觀認知情形
教師及行政人員對環境教育工作之執行現況主觀認知情形,以「學生午餐廚餘回收」、「教室有進行垃圾分類、減量與資源回收」及「鼓勵師生自備餐具」等三項執行情形最好,而以「舉辦水資源主題活動」之執行最差。另外執行情形最普遍者為「要求師生隨手關燈」一項。
參、教師及行政人員對環境教育執行現況之滿意度
教師及行政人員對環境教育工作執行現況之滿意度,以「教室有進行垃圾分類、減量與資源回收」、「學生午餐廚餘回收」及「鼓勵師生自備餐具」等三項滿意度最高,而以「舉辦水資源主題活動」、「運用學校網站進行環境教育」、「將綠色學校網站之內容融入教學課程」之滿意度最低。
肆、教師及行政人員參與環境教育研習活動之現況
一、教師及行政人員參與環境教育研習活動之現況
桃園縣政府九十二學年度上學期至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期間,發函給各校之環境教育相關師資培訓活動,教師及行政人員參與之情形參加最多次數之前四項為桃園縣部份國中小輪流辦理之「紅火蟻防治」、桃園縣政府環保局辦理之「廢乾電池回收工作說明會」及「登革熱防治研習」、桃園縣內定國小辦理之「九十二學年度環境輔導小組研習」。
二、教師及行政人員未參與環境教育研習活動原因因「課務繁忙」、「不知道此訊息
」最多。
伍、學校網頁環境教育之內容以衛生組業務之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廁所美化綠化、加
強環保教育,改善生活環境、環保、整潔資源回收宣導、節約用水用電宣導等工
作為主。
陸、參與臺灣綠色學校及提報之情況
一、桃園縣公私立國民中學共65所,而參與臺灣綠色學校夥伴數40所,提報一件以上之學校僅15所。
二、在15所提報學校的149筆資料中,以生活面向最多。
三、在提報人部分,主要仍是以業務承辦之組長(衛生組)最多。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育學會(2000a)。課程統整(理論篇)。臺北:教育部。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育學會(2000b)。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教育部。
方智芳(2004)。綠色學校空間規劃原則。94.1.25取自:http://www.greenschool.org.tw/
王順美(2000)。臺灣綠色學校網路夥伴計畫。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高雄,186-187。
王順美(2003)。綠色學校推動流程。93.11.10取自:http://www.greenschool.org.tw/news/index.phtml
王順美(2004a)。社會變遷下的環境教育-綠色學校計畫。綠色學校網站(2004)。94.1.25取自:http://www.greenschool.org.tw/
王順美(2004b)。環境變遷下的環境教育發展-綠色學校。94.1.25取自:http://www.greenschool.org.tw/
王順美(2004c)。綠色學校與九年一貫。94.1.25取自:http://www.greenschool.org.tw/
王順美(2004d)。臺灣綠色學校的生態、教育理念。94.1.25取自:http://www.greenschool.org.tw/
王順美(2004e)。台灣地區國高中全校式經營環境教育現況之探討。桃園縣93年度環境教育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專業知能進階研習。桃園縣中壢國小,1-19。
王順美(2004f)。台灣綠色學校夥伴及非夥伴的環境教育比較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28,69-84。
王俊秀(2000)。永續校園與永續校園:環境社會學的想像。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高雄,190。
王鑫(1994)。發展教師環境教育哲學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
王鑫(1999)。地球環境教育語永續發展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7,87-103。
王鑫、許韻珣(1998)。全球環境教育。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7-19。
許世璋(2001)。我們真能教育出可解決環境問題的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52(2),52-75。
江哲銘(2000)。永續校園環境管理—綠色校園環境規畫與安全衛生管理。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高雄,178。
行政院環保署(1994)。落實與推廣國民中小學學校環保工作報告。臺北市:行政院環保署。
行政院(1992)。環境教育要項。行政院81環字36451號函核定。
行政院(1997)。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行政院環保署暨教育部86.12.15
(86)環署綜字第78149號及台(86)環字第86125919號函核定。
余興全(1984)。國中環境教材與學生對環境問題的知識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余建志(1997)。國民中學校外教學推行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李永展(1997)。三生有幸-生態、生活、生產。新竹市:建都文化有限公司。
李宗薇(1997)。教學設計。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李欣怡(1999)。我國國民中學推行學校環境教育主題工作現況之研究-以台灣北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李美華(2003)。生態學校綠建築-以綠色學校為例。永續發展的校園與建築。臺北市:學校建築學會。
李聰明(1987)。環境教育。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汪靜明(1989)。社會教育機構推行環境教育之理念基礎。環境教育季刊,4,15-22。
汪靜明、楊冠政、戴文雄(1990)。環境教育資料庫之規劃與建立。行政院環境
保護署,臺北,123。
汪靜明(1990)。國內環境教育活動設計架構與特色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5,58-66。
汪靜明(1995)。社會環境教育之推動與落實。教育資料集刊,20,213-235。
汪靜明(2000a)。國內環境教育活動設計架構與特色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5,58-66。
汪靜明(2000b)。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43,18-34。
汪靜明編(2000c)。2000年台灣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教育研討會資料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主辦,臺北,103。
汪靜明、楊冠政、葉國樑(199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國民中學環境保護小組計畫實施報告。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臺北,153。
汪靜明、黃朝恩、葉國樑(199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北區中等學校環境保護小組計畫實施報告。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臺北,151。
汪靜明、葉國樑、杜銘章(1998)。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北區中等學校環境保護小組計畫實施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臺北,224。
汪靜明、楊冠政、葉國樑(1998)。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國民中學環境保護小組計畫實施報告。臺北: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汪靜明、湯曉虞、陳超仁編(1999)。自然生態教育資料庫單位人員手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臺北,235。
汪靜明、楊冠政、湯曉虞、陳超仁主編(1999)。跨世紀臺灣環境生態教育論文選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北,924。
汪靜明、葉國樑、杜銘章(199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北區中等學校環境保護小組計畫實施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主辦,臺北,353。
汪靜明、楊冠政、戴文雄(2000)。環境教育資料庫之規畫與建立。臺北:行政院環保署,123。
汪靜明(2001)。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臺北:師大書苑。
呂木琳(1998)。教學視導-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書局。
吳忠宏(1999)。解說在環境教育教學上之應用。中部地區國小教師環境教育教學研習會研習手冊,83-98。臺中: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臺北:心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吳清山(1992)。學校行政。臺北:心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吳清基(1992)。教育與行政。臺北,師大書苑。
何文榮(1999)。專業的溝通與衝突管理。人力發展月刊,64,42-51。
周儒(1993)。環境教育的規劃與設計。環境教育季刊,1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周儒譯(Schmieder,A.A.著)(1988)。環境教育的本質和原理。環境保護論文集。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周儒(1997)。推動環境教育的關鍵-教師環境教育能力的提升。廣州師範學院學報(1),62-69。
周儒(1998)。環境教育是無敵神劍。大自然季刊,60,94-99。
周儒(2001)。當環境教育遇上全語言。中等教育,52(2),22-39。
周儒編譯(2003)。環境教育最佳實務準則。(Joyce Meerdith 等編著)臺北:環境教育學會。
邱詩揚(1990)。台北市國中教師環境教育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瑛璘(2001)。哈伯瑪斯哲學思想初探及其在教育上之影響。教育研究,9,11-21。
姜智武(2001)。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學校組織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范熾文(2000)。哈伯馬斯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在學校行政溝通上的啟示。中等教育,51(6),99-110。
梁瑞安(1990)。國小教師組織溝通、角色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份。台北:五南書局。
高慧芬(1990)。學校環境教育與教師在職訓練。環境教育季刊,7,25-29。
高翠霞(1987)。台灣地區中等學校教師環境保護意識調查研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環境保護論文集,16-17。
柴松林(1994)。環境、環境權、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運動。教師天地,70,49-54。
教育部(1994)。國民小學環境教育手冊。臺北:作者。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作者。
教育部(1999)。教育行政機關及所屬各級學校暨附屬機構環境保護小組設置要點。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1a)。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1b)。環境教育輔導小組運作與綠色學校推廣工作研習會。臺北: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教育部(2001c)。教育部統計處。2004.12.11取自http://www.edu.tw/resource/2-1.htm。
陳佩正(1996)。八十四年度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國民小學推行環境教育計畫專案計畫報告書。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99。
陳是瑩(1989)。國小教師環保意識調查研究—七十八年度環境教育專題研究計劃成果摘要。臺北:行政院國科會科教處。
陳淑齡(1991)。環境保護研習活動對國中教師環境教育教學應用影響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溫明麗(1996)。批判理論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114-121,臺北:師大書苑。
黃以喬(2003)。校園發展的生態觀。永續發展的校園與建築。臺北:學校建築學會。
黃文煜(1996)。國民中學校園環境教育之研究-以台北縣六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黃政傑(1997)。教學的意義與模式。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
黃乾全(1991)。師範學院學生對環境教育之知識、態度及需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張子超(1999)。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與融入環境教育之研究。中華民國八十八年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立師範學院,59-62。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589,12-21。
張子超(2001)。學生環境覺之內涵之探討。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93.10
11取自http://www.giee.ntnu.edu.tw/workshop/paper.htm
黃昆輝(1995)。教育行政學。臺北:東華書局。
萬新知(1998)。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組織溝通氣氛與校長領導效能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臺南。
楊冠政(1988)。臺灣地區推行環境教育之規劃研究,環境保護政策分析叢書(一)。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楊冠政(1991a)。學校課程環境化-學校實施環境教育的首要工作。環境教育季刊,
11,5-20。
楊冠政(1991b)。環境課程發展模式與程式。環境教育季刊,9,3-19。
楊冠政(1992a)。環境教育發展簡史。博物館學季刊,6,3-9。
楊冠政(1992b)。世界環境教育發展動向。臺灣教育,499,1-8。
楊冠政(1992c)。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類別與組織。環境教育,15,10-24。
楊冠政(1993)。環境素養。環境教育,19,2-14。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臺北:明文書局。
楊家興(2000)。自學式教材設計手冊。臺北:心理出版社。
葉天賞(2001)。國民中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綠色學校網站(2004a)。綠色的禮讚:希望樹。93.11.10取自tp://www.greenschool.
org.tw/
綠色學校網站(2004b)。伙伴們的努力成果統計表1。93.11.10取自p://www.green-
school.org.tw/
劉佳芝(2001)。學校行政人員參與台灣綠色學校計畫之研究-推行環境教育的動機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鄭進丁(1990)。國民小學校長運用權力策略、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之關係。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鄭彩鳳(1996)。競值途徑應用在高中職校長領導角色、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賴進貴(2000)。環教資訊網維護及發展計畫。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委託,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研究報告,55。
賴進貴(2001)。資訊網路在環境教育上的應用。中等教育,52(2),40-50。
蔡金田(1996)。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與組織氣氛之關係-以中部地區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
蔡朋枝(2000)。永續校園環境管理—大專校院之安全衛生現況。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高雄,170-177。
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臺北:五南書局。
謝文全、林新發、張德銳、張明輝(1995)。教育行政學。臺北:空中大學印行。
鍾聖校(1999)。自然與科技課程教材教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蘇慧貞(1999)。邁向二十一世紀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之Agenda 21。八十八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臺北,375。
顧洋(2000)。校園環境安衛系統制度。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高雄,179-182。
二、西文部份
Barnard,C.I.(1968).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30th ed.). Cambridge, 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ron, R. A.(1983).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Understanding and mananging the human side of work. Taipei:Mei Ya.
Disinger,J.F.(1985).What reacher says:Environmental education’s efinional problem. School Science and Mathmatics,85(1),59-68.
Disinger, J. F.(1990). Teaching creative thinking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1699)
Disinger, J. F., & Monroe, M. C. (1994) Defin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Dubuque, Iowa: Kendall/Hun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uncil of Ohio(EECO), Ohio Alliance for the Environment, Ohi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hio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s, Ohio Educational Protection Agency,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Network.(1999). Ohio EE 2000: A strategic pla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Ohio. Akron, OH: EECO.
Green baum,H.H.(198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al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on.Dissertation Abstracts Ondise,AAC 8802632.
Gigliotti, L. M. (199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hat went wrong? What can be done?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2),41-46.
Hungerford, H.R., Peyton, R. B., & Wilke, R. J.(1980).Goal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ponment Education, 11(3):42-47.
Hungerford, H.R., & Volk, T.L. (1990).Changing learner behavio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3),8-21.
Lucas,A.M.(1972).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nceptualissues and curriculum implications. Unpublshed doctoral disseration,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OH.
Lewis, P.V.(1975).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s:The essence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Columbus, OH:Grid.
Lunenburg,F.C.&Ornstein,A.C.(1991).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Concepts and Practice.
Belmonit: Wadsworth. Mondy,R.W.,Sharplin,A., Holmes,R.E., & Flippo,D.
McCloskey, G.(1967).Education and public understanding. New York:Harper & Row.
March, J. G., & Simon, H.(1968).Organizations. New York:Wiley.
Nido Qubein(1996). How to be a great communicator?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Palmer, J.M. (1994).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again. In J.A. Beane (Ed.), Toward
coherent curriculum (pp.55-61). Virginia:ASCD.
Palmer, J. A. & Suggate, J. (1998). Influence and Experience Affecting the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Educat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aserch,2(1),
109-122.
Qubein,N(1996). How to be a great communicator?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Roth, R. E.; D.; Bousquet, W. (1980). Impact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Hammerman, W. M. ed. Fifty Years of Resident Out Door Education: 1930-1980: Its Impact on American Education. Martinsville, IN:American Camping Association:88.
Roth C. E. (1992). Environmental Literacy: Its Roots, Evolution, and Directions in the 1990s. Columbus, Ohio: ERIC/CSMEE.
Resources, Ohi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Network.
(1999). Ohio EE 2000: A Strategic plan for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Ohio.Akron,
OH:EECO.
Schramm, W.(1971). How Communication work. In J. A. DeVito(Ed).Communication:Concepts and processes.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
Simon,H.A.(1976).Administrative Behavior. N.Y.:The Free Press.
Shaw, J. S. (ed.) (1999). A Blueprint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Bozeman, Montana: Political Economy Research Center.
Stapp,W.B.& A.E.J.,Wals(1996).An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 to environment problem solving.E.E. reference collection. Iowa:Kendall/Hunt.
UNESCO(1976).Recommend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ult Education. Paris: UNESCO.
UNESCO(1977). Trend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UNESCO Paris.
UNESCO(198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Tbilisi conference.Published by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Vendome.Vroom, V. H.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1978). The World’s First 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Education in Tbilisi.Columbus,
Ohio:ERIC/SMEAC Information Reference Center. ED 179408.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1980).Environment Education in the Light of Tbilisi Conference. Paris, France: Author.
Valentine,J. W.(1981).Effect Communication:Do Your Teachers Really Underatand You? NASSP Bulletin, 65(45),34-38.
Wilke, R. J. (ed.) (1993)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eacher resource handbook.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Wilson, R. A. (ed.) (1994)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t the Early Childhood Level. 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AAEE) published. DC: 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91911015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91101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秦夢群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永河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永河zh_TW
dc.date (日期) 200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5-Apr-2010 15:39:24 (UTC+8)-
dc.date.available 25-Apr-2010 15:39:2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5-Apr-2010 15:39:2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191101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14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91101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及網站內容分析進行了解桃園縣國民中學實施學校環境教育之現況。以教師及行政人員為調查對象,探究桃園縣國民中學實施學校環境教育之主觀認知情形及滿意度、學校環教育工作之規劃、內容決定、教師曾參與研習之內容項目及未能參與之原因為何。
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壹、學校環境教育設施設置執行現況
一、學校環境教育設施在硬體上,以學校換裝省水設施、校園內設有生態池等設置情形較普遍,而小型焚化爐之設置情形最少。
二、學校環境教育設施在軟體上,以設置環境保護小組比例較多,而在參與登錄綠色學校網站及建置環境教育網頁情形較差。
三、學校環境教育設施與學校所在位置於鄉鎮市區或偏遠地區之設置情形並無差異。
貳、教師及行政人員對環境教育工作之執行現況主觀認知情形
教師及行政人員對環境教育工作之執行現況主觀認知情形,以「學生午餐廚餘回收」、「教室有進行垃圾分類、減量與資源回收」及「鼓勵師生自備餐具」等三項執行情形最好,而以「舉辦水資源主題活動」之執行最差。另外執行情形最普遍者為「要求師生隨手關燈」一項。
參、教師及行政人員對環境教育執行現況之滿意度
教師及行政人員對環境教育工作執行現況之滿意度,以「教室有進行垃圾分類、減量與資源回收」、「學生午餐廚餘回收」及「鼓勵師生自備餐具」等三項滿意度最高,而以「舉辦水資源主題活動」、「運用學校網站進行環境教育」、「將綠色學校網站之內容融入教學課程」之滿意度最低。
肆、教師及行政人員參與環境教育研習活動之現況
一、教師及行政人員參與環境教育研習活動之現況
桃園縣政府九十二學年度上學期至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期間,發函給各校之環境教育相關師資培訓活動,教師及行政人員參與之情形參加最多次數之前四項為桃園縣部份國中小輪流辦理之「紅火蟻防治」、桃園縣政府環保局辦理之「廢乾電池回收工作說明會」及「登革熱防治研習」、桃園縣內定國小辦理之「九十二學年度環境輔導小組研習」。
二、教師及行政人員未參與環境教育研習活動原因因「課務繁忙」、「不知道此訊息
」最多。
伍、學校網頁環境教育之內容以衛生組業務之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廁所美化綠化、加
強環保教育,改善生活環境、環保、整潔資源回收宣導、節約用水用電宣導等工
作為主。
陸、參與臺灣綠色學校及提報之情況
一、桃園縣公私立國民中學共65所,而參與臺灣綠色學校夥伴數40所,提報一件以上之學校僅15所。
二、在15所提報學校的149筆資料中,以生活面向最多。
三、在提報人部分,主要仍是以業務承辦之組長(衛生組)最多。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第三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五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環境教育發展的緣起與趨勢 ………………………………………11
第二節 環境教育的意涵 ……………………………………………………25
第三節 學校環境教育的內涵 ………………………………………………44
第四節 學校環境教育之實施 ………………………………………………57
第五節 學校組織溝通 ………………………………………………………7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8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8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8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90
第四節 實施程序 ……………………………………………………………9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9
第一節 桃園縣國民中學實施學校環境教育之現況調查分析 ……………99
第二節 學校環境教育工作實施之內容結果分析…………………………14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57
第一節 結論…………………………………………………………………157
第二節 建議…………………………………………………………………167




參考文獻…………………………………………………………………………173
中文部份………………………………………………………………………173
西文部份………………………………………………………………………178
附錄
桃園縣國民中學實施學校環境教育之調查問卷……………………………181

















表次
表1:臺灣未來最重要的環境問題…………………………………………………21
表2:我國環境教育的發展過程……………………………………………………22
表3:環境教育相關研究主題分析…………………………………………………47
表4:學校環境教育參與者及其角色………………………………………………53
表5:篩選過後之環境相關網站總數………………………………………………64
表6:篩選過後之環境相關網站總數………………………………………………65
表7:綠色學校願景一欄表…………………………………………………………67
表8:研究問卷調查與回收一覽表…………………………………………………89
表9:受訪者變項與學校環境教育變項分析表 …………………………………100
表10:學校環境教育設施設置現況………………………………………………104
表11:教師及行政人員對學校環境教育工作認知情形…………………………105
表12:教師及行政人員對學校環境教育工作之滿意度…………………………109
表13:問卷填答學校補充環境教育執行情形……………………………………112
表14:不同性別之教師及行政人員對學校實施環境教育滿意度之差異………114
表15:不同職務之教師及行政人員對學校實施環境教育之滿意度
變異數同質性檢定…………………………………………………………116
表16:不同職務之教師及行政人員對學校實施環境教育之滿意度
變異數分析…………………………………………………………………118
表17:不同職務之教師及行政人員對學校實施環境教育之滿意度事後
多重比較……………………………………………………………………119
表18:不同服務年資之教師及行政人員對學校實施環境教育之滿意度
變異數同質性檢定…………………………………………………………121
表19:不同職務之教師及行政人員對學校實施環境教育之滿意度
變異數分析…………………………………………………………………122
表20:不同職務之教師及行政人員對學校實施環境教育之滿意度事後
多重比較……………………………………………………………………123
表21:不同學歷之教師及行政人員對學校實施環境教育之滿意度
變異數同質性檢定…………………………………………………………124
表22:不同學歷之教師及行政人員對學校實施環境教育之滿意度
變異數分析…………………………………………………………………125
表23:不同學歷之教師及行政人員對學校實施環境教育之滿意度事後
多重比較……………………………………………………………………126
表24:不同任教科目之教師及行政人員對學校實施環境教育之滿意度
變異數同質性檢定…………………………………………………………129
表25:不同任教科目之教師及行政人員對學校實施環境教育現況
之滿意度變異數分析………………………………………………………130

表26:不同任教科目之教師及行政人員對學校實施環境教育滿意度
事後多重比較………………………………………………………………132
表27:問卷填答學校且參與綠色學校夥伴,獲得葉子數情形……………………133
表28:問卷填答學校在校園節約能源工作之執行情形主觀認知與滿
意度相關係數………………………………………………………………134
表29:問卷填答學校在學校愛水節水工作之執行情形主觀認知與滿
意度相關係數………………………………………………………………135
表30:問卷填答學校在校園綠化美化工作之執行情形主觀認知與滿
意度相關係數………………………………………………………………136
表31:問卷填答學校在自然生態保育工作之執行情形主觀認知與滿
意度相關係數………………………………………………………………137
表32:問卷填答學校在校園安全衛生工作之執行情形主觀認知與滿
意度相關係數………………………………………………………………138
表33:問卷填答學校在校園垃圾處理工作之執行情形主觀認知與滿
意度相關係數………………………………………………………………139
表34:問卷填答學校在校內設置環境保護小組工作之執行情形主觀
認知與滿意度相關係數……………………………………………………140
表35:問卷填答學校在綠色學校網站參與工作之執行情形主觀認知
與滿意度相關係……………………………………………………………141
表36:問卷填答學校在綠色學校網站參與工作之執行情形主觀認知
與滿意度相關係數…………………………………………………………142
表37:不同學校位置之國民中學對學校環境教育工作執行之差異……………144
表38:不同學校位置之國民中學對學校環境教育設施設置之差異……………145
表39:桃園縣國民中學環境教育活動之規劃、推動參與單位角色……………147
表40:桃園縣國民中學推展環境教育工作內容決定方式………………………148
表41:桃園縣國民中學環境教育研習參與之決定………………………………149
表42:環境教育研習活動主題……………………………………………………150
表43:教師及行政人員未參與環境教育研習活動原因…………………………151
表44:桃園縣國民中學學校網站環境教育資料…………………………………152
表45:各縣市國民中學綠色學校夥伴數與提報一件以上學校數………………153
表46:桃園縣國民中學綠色學校夥伴數與提報一件以上學校數………………153
表47:桃園縣國民中學提報綠色學校內容分類統計表…………………………155


圖次

圖1:聯合國二十一世紀議程架構圖………………………………………………16
圖2:環境教育目的方塊圖…………………………………………………………38
圖3:綠色學校理念…………………………………………………………………72
圖4:綠色學校「希望樹」…………………………………………………………74
圖5:各縣市高、中、小學校加入綠色學校數量及百分比分析圖………………75
圖6:研究架構………………………………………………………………………88
圖7:研究流程圖……………………………………………………………………95
圖8:桃園縣市國民中學綠色學校夥伴數與提報一件以上學校數 ……………154
圖9:桃園縣國民中學參與綠色學校夥伴並提報一件以上學校提報
人職稱………………………………………………………………………156
zh_TW
dc.format.extent 14728 bytes-
dc.format.extent 123410 bytes-
dc.format.extent 66727 bytes-
dc.format.extent 158844 bytes-
dc.format.extent 824150 bytes-
dc.format.extent 271970 bytes-
dc.format.extent 1303499 bytes-
dc.format.extent 107633 bytes-
dc.format.extent 90854 bytes-
dc.format.extent 19209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91101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環境教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學校環境教育zh_TW
dc.title (題名) 桃園縣國民中學實施學校環境教育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育學會(2000a)。課程統整(理論篇)。臺北:教育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育學會(2000b)。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教育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智芳(2004)。綠色學校空間規劃原則。94.1.25取自:http://www.greenschool.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順美(2000)。臺灣綠色學校網路夥伴計畫。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高雄,186-1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順美(2003)。綠色學校推動流程。93.11.10取自:http://www.greenschool.org.tw/news/index.p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順美(2004a)。社會變遷下的環境教育-綠色學校計畫。綠色學校網站(2004)。94.1.25取自:http://www.greenschool.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順美(2004b)。環境變遷下的環境教育發展-綠色學校。94.1.25取自:http://www.greenschool.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順美(2004c)。綠色學校與九年一貫。94.1.25取自:http://www.greenschool.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順美(2004d)。臺灣綠色學校的生態、教育理念。94.1.25取自:http://www.greenschool.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順美(2004e)。台灣地區國高中全校式經營環境教育現況之探討。桃園縣93年度環境教育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專業知能進階研習。桃園縣中壢國小,1-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順美(2004f)。台灣綠色學校夥伴及非夥伴的環境教育比較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28,6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俊秀(2000)。永續校園與永續校園:環境社會學的想像。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高雄,1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鑫(1994)。發展教師環境教育哲學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鑫(1999)。地球環境教育語永續發展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7,87-1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鑫、許韻珣(1998)。全球環境教育。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7-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世璋(2001)。我們真能教育出可解決環境問題的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52(2),52-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哲銘(2000)。永續校園環境管理—綠色校園環境規畫與安全衛生管理。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高雄,1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環保署(1994)。落實與推廣國民中小學學校環保工作報告。臺北市:行政院環保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1992)。環境教育要項。行政院81環字36451號函核定。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1997)。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行政院環保署暨教育部86.12.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6)環署綜字第78149號及台(86)環字第86125919號函核定。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興全(1984)。國中環境教材與學生對環境問題的知識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建志(1997)。國民中學校外教學推行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永展(1997)。三生有幸-生態、生活、生產。新竹市:建都文化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宗薇(1997)。教學設計。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欣怡(1999)。我國國民中學推行學校環境教育主題工作現況之研究-以台灣北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美華(2003)。生態學校綠建築-以綠色學校為例。永續發展的校園與建築。臺北市:學校建築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聰明(1987)。環境教育。臺北市:聯經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靜明(1989)。社會教育機構推行環境教育之理念基礎。環境教育季刊,4,15-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靜明、楊冠政、戴文雄(1990)。環境教育資料庫之規劃與建立。行政院環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保護署,臺北,1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靜明(1990)。國內環境教育活動設計架構與特色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5,58-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靜明(1995)。社會環境教育之推動與落實。教育資料集刊,20,213-2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靜明(2000a)。國內環境教育活動設計架構與特色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5,58-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靜明(2000b)。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43,18-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靜明編(2000c)。2000年台灣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教育研討會資料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主辦,臺北,1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靜明、楊冠政、葉國樑(199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國民中學環境保護小組計畫實施報告。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臺北,1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靜明、黃朝恩、葉國樑(199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北區中等學校環境保護小組計畫實施報告。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臺北,1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靜明、葉國樑、杜銘章(1998)。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北區中等學校環境保護小組計畫實施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臺北,2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靜明、楊冠政、葉國樑(1998)。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國民中學環境保護小組計畫實施報告。臺北: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靜明、湯曉虞、陳超仁編(1999)。自然生態教育資料庫單位人員手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臺北,2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靜明、楊冠政、湯曉虞、陳超仁主編(1999)。跨世紀臺灣環境生態教育論文選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北,9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靜明、葉國樑、杜銘章(199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北區中等學校環境保護小組計畫實施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主辦,臺北,3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靜明、楊冠政、戴文雄(2000)。環境教育資料庫之規畫與建立。臺北:行政院環保署,1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靜明(2001)。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臺北:師大書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木琳(1998)。教學視導-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忠宏(1999)。解說在環境教育教學上之應用。中部地區國小教師環境教育教學研習會研習手冊,83-98。臺中:國立臺中師範學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臺北:心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清山(1992)。學校行政。臺北:心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清基(1992)。教育與行政。臺北,師大書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文榮(1999)。專業的溝通與衝突管理。人力發展月刊,64,42-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儒(1993)。環境教育的規劃與設計。環境教育季刊,1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儒譯(Schmieder,A.A.著)(1988)。環境教育的本質和原理。環境保護論文集。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儒(1997)。推動環境教育的關鍵-教師環境教育能力的提升。廣州師範學院學報(1),62-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儒(1998)。環境教育是無敵神劍。大自然季刊,60,94-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儒(2001)。當環境教育遇上全語言。中等教育,52(2),22-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儒編譯(2003)。環境教育最佳實務準則。(Joyce Meerdith 等編著)臺北:環境教育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詩揚(1990)。台北市國中教師環境教育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瑛璘(2001)。哈伯瑪斯哲學思想初探及其在教育上之影響。教育研究,9,11-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姜智武(2001)。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學校組織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師範學院,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熾文(2000)。哈伯馬斯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在學校行政溝通上的啟示。中等教育,51(6),99-1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瑞安(1990)。國小教師組織溝通、角色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份。台北:五南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慧芬(1990)。學校環境教育與教師在職訓練。環境教育季刊,7,25-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翠霞(1987)。台灣地區中等學校教師環境保護意識調查研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環境保護論文集,16-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柴松林(1994)。環境、環境權、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運動。教師天地,70,49-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1994)。國民小學環境教育手冊。臺北:作者。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作者。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1999)。教育行政機關及所屬各級學校暨附屬機構環境保護小組設置要點。臺北:作者。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2001a)。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臺北:作者。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2001b)。環境教育輔導小組運作與綠色學校推廣工作研習會。臺北: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2001c)。教育部統計處。2004.12.11取自http://www.edu.tw/resource/2-1.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佩正(1996)。八十四年度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國民小學推行環境教育計畫專案計畫報告書。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是瑩(1989)。國小教師環保意識調查研究—七十八年度環境教育專題研究計劃成果摘要。臺北:行政院國科會科教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淑齡(1991)。環境保護研習活動對國中教師環境教育教學應用影響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溫明麗(1996)。批判理論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114-121,臺北:師大書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以喬(2003)。校園發展的生態觀。永續發展的校園與建築。臺北:學校建築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文煜(1996)。國民中學校園環境教育之研究-以台北縣六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政傑(1997)。教學的意義與模式。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乾全(1991)。師範學院學生對環境教育之知識、態度及需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子超(1999)。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與融入環境教育之研究。中華民國八十八年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立師範學院,59-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589,12-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子超(2001)。學生環境覺之內涵之探討。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93.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取自http://www.giee.ntnu.edu.tw/workshop/paper.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昆輝(1995)。教育行政學。臺北:東華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萬新知(1998)。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組織溝通氣氛與校長領導效能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臺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冠政(1988)。臺灣地區推行環境教育之規劃研究,環境保護政策分析叢書(一)。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冠政(1991a)。學校課程環境化-學校實施環境教育的首要工作。環境教育季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5-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冠政(1991b)。環境課程發展模式與程式。環境教育季刊,9,3-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冠政(1992a)。環境教育發展簡史。博物館學季刊,6,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冠政(1992b)。世界環境教育發展動向。臺灣教育,499,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冠政(1992c)。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類別與組織。環境教育,15,10-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冠政(1993)。環境素養。環境教育,19,2-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臺北:明文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家興(2000)。自學式教材設計手冊。臺北:心理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天賞(2001)。國民中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綠色學校網站(2004a)。綠色的禮讚:希望樹。93.11.10取自tp://www.greenschoo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綠色學校網站(2004b)。伙伴們的努力成果統計表1。93.11.10取自p://www.gree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chool.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佳芝(2001)。學校行政人員參與台灣綠色學校計畫之研究-推行環境教育的動機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進丁(1990)。國民小學校長運用權力策略、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之關係。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彩鳳(1996)。競值途徑應用在高中職校長領導角色、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進貴(2000)。環教資訊網維護及發展計畫。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委託,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研究報告,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進貴(2001)。資訊網路在環境教育上的應用。中等教育,52(2),40-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金田(1996)。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與組織氣氛之關係-以中部地區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朋枝(2000)。永續校園環境管理—大專校院之安全衛生現況。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高雄,170-1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臺北:五南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文全、林新發、張德銳、張明輝(1995)。教育行政學。臺北:空中大學印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聖校(1999)。自然與科技課程教材教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慧貞(1999)。邁向二十一世紀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之Agenda 21。八十八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臺北,3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洋(2000)。校園環境安衛系統制度。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高雄,179-1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西文部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rnard,C.I.(1968).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30th ed.). Cambridge, 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ron, R. A.(1983).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Understanding and mananging the human side of work. Taipei:Mei Y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isinger,J.F.(1985).What reacher says:Environmental education’s efinional problem. School Science and Mathmatics,85(1),59-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isinger, J. F.(1990). Teaching creative thinking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16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isinger, J. F., & Monroe, M. C. (1994) Defin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Dubuque, Iowa: Kendall/Hun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uncil of Ohio(EECO), Ohio Alliance for the Environment, Ohi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hio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s, Ohio Educational Protection Agency,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Network.(1999). Ohio EE 2000: A strategic pla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Ohio. Akron, OH: EEC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reen baum,H.H.(198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al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o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mmunication.Dissertation Abstracts Ondise,AAC 88026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igliotti, L. M. (199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hat went wrong? What can be done?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2),41-4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ungerford, H.R., Peyton, R. B., & Wilke, R. J.(1980).Goal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ponment Education, 11(3):42-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ungerford, H.R., & Volk, T.L. (1990).Changing learner behavio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3),8-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ucas,A.M.(1972).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nceptualissues and curriculum implications. Unpublshed doctoral disseration,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OH.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wis, P.V.(1975).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s:The essence of effectiv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nagement. Columbus, OH:Gri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unenburg,F.C.&Ornstein,A.C.(1991).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Concepts and Practic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lmonit: Wadsworth. Mondy,R.W.,Sharplin,A., Holmes,R.E., & Flippo,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Closkey, G.(1967).Education and public understanding. New York:Harper & Ro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rch, J. G., & Simon, H.(1968).Organizations. New York:Wile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ido Qubein(1996). How to be a great communicator? NY: John Wiley & Sons In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almer, J.M. (1994).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again. In J.A. Beane (Ed.), Towar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herent curriculum (pp.55-61). Virginia:ASC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almer, J. A. & Suggate, J. (1998). Influence and Experience Affecting the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Educat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aserch,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9-1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Qubein,N(1996). How to be a great communicator? NY: John Wiley & Sons In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th, R. E.; D.; Bousquet, W. (1980). Impact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Hammerman, W. M. ed. Fifty Years of Resident Out Door Education: 1930-1980: Its Impact on American Education. Martinsville, IN:American Camping Association: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th C. E. (1992). Environmental Literacy: Its Roots, Evolution, and Directions in the 1990s. Columbus, Ohio: ERIC/CSME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esources, Ohi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Networ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9). Ohio EE 2000: A Strategic plan for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Ohio.Akr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H:EEC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chramm, W.(1971). How Communication work. In J. A. DeVito(Ed).Communication:Concepts and processes.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imon,H.A.(1976).Administrative Behavior. N.Y.:The Free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aw, J. S. (ed.) (1999). A Blueprint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Bozeman, Montana: Political Economy Research Cent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app,W.B.& A.E.J.,Wals(1996).An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 to environment problem solving.E.E. reference collection. Iowa:Kendall/Hun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UNESCO(1976).Recommend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ult Education. Paris: UNESC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UNESCO(1977). Trend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UNESCO Pari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UNESCO(198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Tbilisi conference.Published by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Vendome.Vroom, V. H.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1978). The World’s First 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Education in Tbilisi.Columbu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hio:ERIC/SMEAC Information Reference Center. ED 1794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1980).Environment Education in the Light of Tbilisi Conference. Paris, France: Autho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Valentine,J. W.(1981).Effect Communication:Do Your Teachers Really Underatand You? NASSP Bulletin, 65(45),34-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lke, R. J. (ed.) (1993)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eacher resource handbook. Thousand Oaks, CA: CORWI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lson, R. A. (ed.) (1994)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t the Early Childhood Level. 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AAEE) published. DC: 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