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Research Report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調控勞動參與行為分析少子化我國人口依賴關係及因應對策
其他題名 Regulation of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Pattern in Response to Population Dependence Caused by the Lowest-Low Fertility
作者 林佳瑩;陳信木
貢獻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
關鍵詞 人口依賴扶養;勞動力參與;人口推計;少子女化;人口老化;dependency ratio;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profile;population aging;population projection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5-Oct-2010 15:02:39 (UTC+8)
摘要 由於受到低生育率的影響,全球許多國家均面臨少子女化、人口高齡化及勞動力減少的發展,造成人口依賴負擔過重問題,過去各國均試圖透過生育率政策解決,惟在成效有限下,已開始另闢途徑尋求其他替代策略,其中一個可行的政策發展方向,是從改變不同人口世代群體的生產依賴關係著手。 我國整體勞動參與率過去在國際比較上均屬偏低,為了解我國勞動力在高齡化社會下是否仍有調控空間,並評估是否有具體調控及提升勞動參與的可能性,進而緩和人口依賴情形,本研究從解析我國及其他國家勞動與行為模式之變遷及發展趨勢,納入教育等其他影響變項,以推估不同年齡群體勞動參與歷程,進而模擬未來人口的依賴關係,提供人口及人力發展政策規劃之參據。 研究發現結果顯示,過去,由於高生育率水準致使臺灣人口結構年輕化,而且,高額出生數造成臺灣的人口依賴扶養負擔沉重。不過,隨著生育高峰的出生人口成長,提高充沛勞動力來源,因此,從1970年代開始,臺灣的勞動力高度、快速擴張。自1984年臺灣進入生育替代水準,不過,在人口慣性作用之下,出生數減少的時間落差,也因為如此,臺灣在未來十年之內,勞動力仍將持續擴張,不過,接下來,亦將開始出現負成長,乃至緊縮衰退的趨勢。 人口老化和勞動力規模衰退的雙重作用之下,臺灣未來的人口依賴扶養負擔壓力日益沉重。由於巨幅提升生育率的可能性不甚樂觀,所以,提高勞動力參與率以緩和人口依賴負擔,變成一個重要的替代策略。根據本研究的模擬結果顯示,未來人口年齡結構相當老化,可是,只要能夠「微幅」提高老年人口的勞動力參與率,人口依賴負擔即能相當程度減低,而且,勞動力的規模不至於過度緊縮。 然而,現行法令政策,對於延長工作壽命與延後退休卻是不利的障礙,甚至,許多的法令隱性地提供提前退休之誘因。所以,適切地檢討和調整相關的退休法令制度,實屬迫切必要。除此之外,目前的學校教育體系主要以幼年和青少年作為學生主體,隨著少子女化的影響加深,學校教育體系若能轉型納入老年人口作為學生主體,不但可以解決學校教育體系的需求面危機,透過老年人口再教育,將會有助於延長工作歲月,達到「活得久、工作歲月也要漫長」的高齡社會發展目標。
關聯 研究期間:9708~9804
共同主持人
資料類型 report
dc.contributor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en_US
dc.contributor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佳瑩;陳信木zh_TW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Oct-2010 15:02:39 (UTC+8)-
dc.date.available 5-Oct-2010 15:02:3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Oct-2010 15:02:39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5053-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由於受到低生育率的影響,全球許多國家均面臨少子女化、人口高齡化及勞動力減少的發展,造成人口依賴負擔過重問題,過去各國均試圖透過生育率政策解決,惟在成效有限下,已開始另闢途徑尋求其他替代策略,其中一個可行的政策發展方向,是從改變不同人口世代群體的生產依賴關係著手。 我國整體勞動參與率過去在國際比較上均屬偏低,為了解我國勞動力在高齡化社會下是否仍有調控空間,並評估是否有具體調控及提升勞動參與的可能性,進而緩和人口依賴情形,本研究從解析我國及其他國家勞動與行為模式之變遷及發展趨勢,納入教育等其他影響變項,以推估不同年齡群體勞動參與歷程,進而模擬未來人口的依賴關係,提供人口及人力發展政策規劃之參據。 研究發現結果顯示,過去,由於高生育率水準致使臺灣人口結構年輕化,而且,高額出生數造成臺灣的人口依賴扶養負擔沉重。不過,隨著生育高峰的出生人口成長,提高充沛勞動力來源,因此,從1970年代開始,臺灣的勞動力高度、快速擴張。自1984年臺灣進入生育替代水準,不過,在人口慣性作用之下,出生數減少的時間落差,也因為如此,臺灣在未來十年之內,勞動力仍將持續擴張,不過,接下來,亦將開始出現負成長,乃至緊縮衰退的趨勢。 人口老化和勞動力規模衰退的雙重作用之下,臺灣未來的人口依賴扶養負擔壓力日益沉重。由於巨幅提升生育率的可能性不甚樂觀,所以,提高勞動力參與率以緩和人口依賴負擔,變成一個重要的替代策略。根據本研究的模擬結果顯示,未來人口年齡結構相當老化,可是,只要能夠「微幅」提高老年人口的勞動力參與率,人口依賴負擔即能相當程度減低,而且,勞動力的規模不至於過度緊縮。 然而,現行法令政策,對於延長工作壽命與延後退休卻是不利的障礙,甚至,許多的法令隱性地提供提前退休之誘因。所以,適切地檢討和調整相關的退休法令制度,實屬迫切必要。除此之外,目前的學校教育體系主要以幼年和青少年作為學生主體,隨著少子女化的影響加深,學校教育體系若能轉型納入老年人口作為學生主體,不但可以解決學校教育體系的需求面危機,透過老年人口再教育,將會有助於延長工作歲月,達到「活得久、工作歲月也要漫長」的高齡社會發展目標。en_US
dc.language zh-Twen_US
dc.language.iso en_US-
dc.relation (關聯) 研究期間:9708~9804en_US
dc.relation (關聯) 共同主持人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人口依賴扶養;勞動力參與;人口推計;少子女化;人口老化;dependency ratio;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profile;population aging;population projection-
dc.title (題名) 從調控勞動參與行為分析少子化我國人口依賴關係及因應對策zh_TW
dc.title.alternative (其他題名) Regulation of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Pattern in Response to Population Dependence Caused by the Lowest-Low Fertility-
dc.type (資料類型) repor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