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金融監理與銀行績效全球實證分析
作者 劉仁傑
貢獻者 沈中華
劉仁傑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8-Dec-2010 01:54:59 (UTC+8)
摘要   金融機構是否健全發展,金融體系是否順利發揮金融中介之功能,與政府的金融監理制度甚為攸關。政府對金融體系應有一套監督管理的制度,要求金融機構在合法的前提下正常而穩健地營運。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發生,使許多國家的金融主管當局不得不從新思考建立新的金融監理制度,以更有效的管理機制來監督管理金融市場,以維持金融體系的正常運作,避免金融風暴的再次發生。
       在台灣的金融發展過程中,逐步採取各種改革開放措施,尤其是金融控股公司法的通過,使得台灣金融市場邁入跨業經營的新紀元。然而金融弊端事件並未減少,甚至發生了本土型金融風暴,可見得台灣金融改革的列車少了相當重要的煞車裝置,即新金融監理制度的建立。
       近來一元化金融監理制度謂為風潮,日本、韓國、新加坡、英國等國家,紛紛進行金融監理機構的整合,期能因應未來金融市場的快速變遷。雖然如此,像美國、德國、義大利等先進國家仍採傳統的機構別監理制度。關於一元化金融監理制度的優劣,學術上仍存有相當爭議。主要的爭論焦點有三:(1)金融監理整合真的能提昇金融機構的經營績效?(2)在什麼條件下,較適合採取一元化金融監理制度?(3)央行應該負責或參與金融監理整合後的金融監理業務?
       本文採用全球102國包括總體經濟、銀行管理、法源、金融市場發展、政府績效等各國資料,藉由實證模型找出銀行績效與金融監理整合程度間的關係,並發現適合採取一元化金融監理制度的客觀環境。
       本文發現金融監理整合將產生潛在的負面效應,不利於銀行經營的穩定性、資產品質及獲利力。本文也觀察到在英國法源、政府績效高、股市發展程度高國家進行金融監理整合可以抵銷金融監理整合對銀行績效的負面衝擊,提高銀行經營的安全性、降低逾放比、增加獲利能力及流動性。
       另外,由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金融監理整合後,由央行負責或參與金融機構的監理,可以提昇銀行的資本適足率,但卻也同時提高了銀行的逾放比、降低銀行的ROE。因此,從本研究資料與實証結果來觀察,無法得出有力的結論來支持央行應擔任金融監理整合後主要監理者的角色。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金融研究所
89352013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35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沈中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仁傑zh_TW
dc.creator (作者) 劉仁傑zh_TW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8-Dec-2010 01:54:59 (UTC+8)-
dc.date.available 8-Dec-2010 01:54:5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8-Dec-2010 01:54:5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1000035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899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金融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935201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金融機構是否健全發展,金融體系是否順利發揮金融中介之功能,與政府的金融監理制度甚為攸關。政府對金融體系應有一套監督管理的制度,要求金融機構在合法的前提下正常而穩健地營運。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發生,使許多國家的金融主管當局不得不從新思考建立新的金融監理制度,以更有效的管理機制來監督管理金融市場,以維持金融體系的正常運作,避免金融風暴的再次發生。
       在台灣的金融發展過程中,逐步採取各種改革開放措施,尤其是金融控股公司法的通過,使得台灣金融市場邁入跨業經營的新紀元。然而金融弊端事件並未減少,甚至發生了本土型金融風暴,可見得台灣金融改革的列車少了相當重要的煞車裝置,即新金融監理制度的建立。
       近來一元化金融監理制度謂為風潮,日本、韓國、新加坡、英國等國家,紛紛進行金融監理機構的整合,期能因應未來金融市場的快速變遷。雖然如此,像美國、德國、義大利等先進國家仍採傳統的機構別監理制度。關於一元化金融監理制度的優劣,學術上仍存有相當爭議。主要的爭論焦點有三:(1)金融監理整合真的能提昇金融機構的經營績效?(2)在什麼條件下,較適合採取一元化金融監理制度?(3)央行應該負責或參與金融監理整合後的金融監理業務?
       本文採用全球102國包括總體經濟、銀行管理、法源、金融市場發展、政府績效等各國資料,藉由實證模型找出銀行績效與金融監理整合程度間的關係,並發現適合採取一元化金融監理制度的客觀環境。
       本文發現金融監理整合將產生潛在的負面效應,不利於銀行經營的穩定性、資產品質及獲利力。本文也觀察到在英國法源、政府績效高、股市發展程度高國家進行金融監理整合可以抵銷金融監理整合對銀行績效的負面衝擊,提高銀行經營的安全性、降低逾放比、增加獲利能力及流動性。
       另外,由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金融監理整合後,由央行負責或參與金融機構的監理,可以提昇銀行的資本適足率,但卻也同時提高了銀行的逾放比、降低銀行的ROE。因此,從本研究資料與實証結果來觀察,無法得出有力的結論來支持央行應擔任金融監理整合後主要監理者的角色。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p3
       第二節 研究目的-----p5
       第三節 研究步驟-----p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金融管理架構-----p8
       第二節 總體經濟與金融市場發展-----p13
       第三節 政治環境-----p14
     第三章 假說-----p16
     第四章 資料來源與變數說明
       第一節 資料來源-----p19
       第二節 變數說明-----p20
       第三節 敘述統計-----p21
     第五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理論介紹-----p24
       第二節 實證模型-----p27
     第六章 實證結果分析
       第一節 金融管理架構-----p30
       第二節 總體經濟與金融市場發展-----p36
       第三節 政治環境-----p42
     第七章 研究限制-----p51
     第八章 結論-----p53
     參考文獻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350en_US
dc.title (題名) 金融監理與銀行績效全球實證分析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