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矢志不渝或隨波逐流?大陸台人的身分認同及其社會融入
The identity and social integration of Taiwanese immigrants in China
作者 郭姿秀
貢獻者 陳陸輝
郭姿秀
關鍵詞 身分認同
社會融入
台商研究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8-十二月-2010 02:04:33 (UTC+8)
摘要 隨著兩岸交流日益增加,正視兩岸的未來,是刻不容緩的議題。本研究著眼於大陸台人在當地發展的社會融入程度,以認知情感層面的視角,提供關於兩岸和平發展的獨特看法。兩岸人民皆背負著過往糾葛的歷史共業,大陸台人更是必須面臨「矢志不渝或隨波逐流?」的抉擇,標示自我的身分認同,幾乎成為生存的重要條件。隨著本研究的脈絡,身分認同清楚的展現支配異鄉人的社會分類與社會比較行為之力量,而其社會融入程度也因此不言而喻。
參考文獻 中文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 (台北:群學,2003)。
王振寰編,台灣社會 (台北:巨流,2003)。
伊慶春、張英華,「對娶外籍與大陸媳婦的態度:社會接觸的重要性」,台灣社會學,第12期 (2006年12月),頁191~232。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 (台北:揚智,1998)。
吳乃德,「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載張茂桂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1993),頁27~51。
吳乃德,「麵包與愛情:初探台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台灣政治學刊,第9卷第2期 (2005年12月),頁5~39。
吳介民,「經貿躍進,政治僵持﹖後冷戰時代初期兩岸關係的基調與變奏」,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 (1996年7月),頁211~255。
吳玉山,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台北﹕正中出版社,1997)。
吳玉山,「兩岸關係中的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中國事務,第4期(2001年4
月),頁71~89。
李美枝、李怡青,「我群與他群的分化:從生物的層次到人的層次」,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0期 (2003年),頁3~38。
兩岸經濟交流統計月報,2007年2月。
<http://www.mac.gov.tw/big5/statistic/ass_em/9702s.pdf>。
恩格爾等箸,張明貴譯,意識型態與現代政治 (台北:桂冠出版社,1990)。
耿曙,「『連綴社群』:WTO背景下兩岸民間互動的分析概念」,載許光泰、方孝謙、陳永生編,世貿組織與兩岸發展 (台北:政大國關中心,2003)。
高長,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關係 (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
許信良,新興民族 (台北:遠流)。
陳陸輝、周應龍,「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持續與變遷」,東亞研究,第35卷第2 期(2004年7月),頁143~186。
游清鑫,「政黨認同與政黨形象:面訪與焦點團體訪談的結合」,選舉研究,第9卷第2期 (2002年11月),頁85~115。
黃冠博,「當理性與上感性」:民眾兩岸經貿立場分析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蔡英文,「西歐民族主義起源的兩種解釋艾禮.坎度理(Elie Kedourie)與厄尼特.蓋爾勒(Ernest Gellner)的觀點分析」,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5期 (民國88年5月),頁77~102。
蕭高彥,「多元文化與承認政治論」,載蕭高彥、蘇文流編,多元主義 (南港:中研院社科所,1998),頁487~509。
Geertz, Clifford,納日碧力戈等譯,文化的解釋 (上海:上海人民,1999)。
Gellner, Ernest,李金梅譯,國族主義 (台北:聯經,2000)。
Hobsbawn, Eric J.,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 (台北:麥田,1997)。
Smith, Anthony D.,龔維斌、良警宇譯,全球化時代的民族與民族主義 (北京:中央編譯,2002)。
Taylor, Charles,韓震等譯,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 (南京:譯林,2001)。
英文
Allport, Gordon W.,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Cambridge, MA: Addison-Wesley, 1954)
Brown, Rupert, Prejudice: Its Social Psychology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995)
Duckitt, John H.,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Prejudice (Westpost, CT: Praeger)
Hogg, Michael A. & Dominic Abrams, Social Identifications: 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88)
Jennings, M. Kent & Richard G. Niemi, Generations and Politics: A Panel Study of Youth Adults and Their Parent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Pettigrew, Thomas F.,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Research and New Perspective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 49 (1998), pp. 65~85.
Turner , John C. and Howard Giles, Intergroup Behaviour (Oxford &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198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6260005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6000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陸輝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郭姿秀zh_TW
dc.creator (作者) 郭姿秀zh_TW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8-十二月-2010 02:04:33 (UTC+8)-
dc.date.available 8-十二月-2010 02:04:3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8-十二月-2010 02:04:33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626000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30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26000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隨著兩岸交流日益增加,正視兩岸的未來,是刻不容緩的議題。本研究著眼於大陸台人在當地發展的社會融入程度,以認知情感層面的視角,提供關於兩岸和平發展的獨特看法。兩岸人民皆背負著過往糾葛的歷史共業,大陸台人更是必須面臨「矢志不渝或隨波逐流?」的抉擇,標示自我的身分認同,幾乎成為生存的重要條件。隨著本研究的脈絡,身分認同清楚的展現支配異鄉人的社會分類與社會比較行為之力量,而其社會融入程度也因此不言而喻。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導論-----p.6
第二章 上海台商的社會融入-----p.26
第三章 打破迷思:省籍議題與政黨認同影響式微-----p.47
第四章 探究認同本質:身分認同的內涵-----p.61
第五章 身分認同與社會融入-----p.83
第六章 和平之路-----p.91
參考文獻------p.95
附錄-----.98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6000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身分認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融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商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矢志不渝或隨波逐流?大陸台人的身分認同及其社會融入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identity and social integration of Taiwanese immigrants in China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 (台北:群學,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振寰編,台灣社會 (台北:巨流,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伊慶春、張英華,「對娶外籍與大陸媳婦的態度:社會接觸的重要性」,台灣社會學,第12期 (2006年12月),頁191~2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 (台北:揚智,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乃德,「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載張茂桂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1993),頁27~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乃德,「麵包與愛情:初探台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台灣政治學刊,第9卷第2期 (2005年12月),頁5~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介民,「經貿躍進,政治僵持﹖後冷戰時代初期兩岸關係的基調與變奏」,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 (1996年7月),頁211~2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玉山,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台北﹕正中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玉山,「兩岸關係中的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中國事務,第4期(2001年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月),頁71~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美枝、李怡青,「我群與他群的分化:從生物的層次到人的層次」,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0期 (2003年),頁3~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兩岸經濟交流統計月報,2007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mac.gov.tw/big5/statistic/ass_em/9702s.pd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恩格爾等箸,張明貴譯,意識型態與現代政治 (台北:桂冠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耿曙,「『連綴社群』:WTO背景下兩岸民間互動的分析概念」,載許光泰、方孝謙、陳永生編,世貿組織與兩岸發展 (台北:政大國關中心,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長,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關係 (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信良,新興民族 (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陸輝、周應龍,「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持續與變遷」,東亞研究,第35卷第2 期(2004年7月),頁143~1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清鑫,「政黨認同與政黨形象:面訪與焦點團體訪談的結合」,選舉研究,第9卷第2期 (2002年11月),頁85~1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冠博,「當理性與上感性」:民眾兩岸經貿立場分析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英文,「西歐民族主義起源的兩種解釋艾禮.坎度理(Elie Kedourie)與厄尼特.蓋爾勒(Ernest Gellner)的觀點分析」,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5期 (民國88年5月),頁77~1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高彥,「多元文化與承認政治論」,載蕭高彥、蘇文流編,多元主義 (南港:中研院社科所,1998),頁487~5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eertz, Clifford,納日碧力戈等譯,文化的解釋 (上海:上海人民,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ellner, Ernest,李金梅譯,國族主義 (台北:聯經,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obsbawn, Eric J.,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 (台北:麥田,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mith, Anthony D.,龔維斌、良警宇譯,全球化時代的民族與民族主義 (北京:中央編譯,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aylor, Charles,韓震等譯,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 (南京:譯林,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llport, Gordon W.,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Cambridge, MA: Addison-Wesley, 19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rown, Rupert, Prejudice: Its Social Psychology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uckitt, John H.,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Prejudice (Westpost, CT: Praeg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ogg, Michael A. & Dominic Abrams, Social Identifications: 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ennings, M. Kent & Richard G. Niemi, Generations and Politics: A Panel Study of Youth Adults and Their Parent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ettigrew, Thomas F.,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Research and New Perspective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 49 (1998), pp. 65~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urner , John C. and Howard Giles, Intergroup Behaviour (Oxford &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1981).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