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孟莊工夫論之比較研究——以「身心之學」為觀察視域
Comparison Study on the Gongfu Theories of Mencius and Chuang Tzu: Perspective on the Theory of Mind-Body
作者 林世賢
Lin,shih hsieh
貢獻者 楊儒賓<br>林啟屏
林世賢
Lin,shih hsieh
關鍵詞 孟子
莊子
工夫論
身心之學
儒道比較
隱喻
身體觀
Mencius
Chuang Tzu
Gongfu Theory
The Theory of Mind-Body
Comparison Study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Metaphor
Body Philosophy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Dec-2010 10:18:27 (UTC+8)
摘要 本文乃是以「身心之學」貫串全文,以「隱喻」凸顯孟子、莊子各自的工夫論特色,而「孟莊之同」(儒道之同)則可謂本文最重要的結論。
首先,由於工夫修養與主體的轉化和提昇密切相關,而現實生命又是以「心—身」共構體存在於世,故工夫修養亦得落實於「心—身」共構體,此即為「身心之學」的內涵之一,也是筆者著意於「身心之學」的原因之一。孟子和莊子的思想皆包含內聖與外王二面,據本文的析論,孟子和莊子各自的內聖外王思想,其實踐起點、轉折樞紐,均結穴於「身心之學」。要言之,「身心之學」實為孟子(儒家)與莊子(道家)內聖修養及外王實踐之根基。
復次,本文分別從「水喻」和「鏡喻」闡明孟子與莊子各自工夫論的特色及其主要精神,且更進一步地掘發「水喻」和「鏡喻」的底蘊:「水:神氣」與「金:真性」。
最後,本文認為儒道之間,大抵於最「根源∕終極」處,及最「基礎」處,可得其同;而在最「基礎」至最「根源∕終極」之間,則呈現千差萬別。具體說明,內聖方面,自現實性復歸本來性,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均可同意「身心之學」是內聖修養之基礎,亦可承認「心—身」共構體共時涵攝神聖∕凡俗、先天∕後天、善∕惡、清∕濁等二面,此乃對生命最基礎處的相同主張;而對宇宙—生命最根源處,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也都深體其乃是「意識、存有與價值三位一體」,或說「宇宙道體—意識主體—價值本體同根同源」,並共同宣稱本性乃是永恆真常(「金:真性」),心氣則為變化不拘(「水:神氣」)。可是,返本復初的工夫,則有萬千法門,亦即對於如何自現實性復歸本來性,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便有不盡相同的教法。
此外,在外王方面,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也均可贊成「身心之學」乃是成就外王事業的依據、基礎,或說「心—身」共構體是向外王領域前進的起點;對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而言,實踐外王的終極理想,皆是祈願蒼生能夠安頓自家性命,內外一切真誠自然,歸德復道——儒家大同言其秩序,道家至德敘其自然,而安樂於內在之秩序,即是自然!同樣的,從「心—身」共構體推廣至成就外王,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的舉措施為,當然有同有異。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中文著作
(一)古籍及其註解(排序依據:朝代,姓名筆畫,出版年):
〔周〕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樹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周〕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王進祥注音:《說文解字注》(土城: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清〕阮元校勘:《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魏〕王肅注:《孔子家語》(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南唐〕譚峭:《譚子化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臺一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宋〕呂惠卿撰,湯君集校:《莊子義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林希逸著,周啟成校注:《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下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臺一版)。
〔宋〕程大昌撰,劉尚榮校證:《考古編 考古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第八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金〕王重陽著,白如祥輯校:《王重陽集》(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元〕黃公紹編輯,〔元〕熊忠舉要:《古今韻會舉要》(臺北:大化書局,1979年)。
〔明〕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莊子集成續編》(板橋:藝文印書館,1974年)。
〔明〕焦竑:《莊子翼》(中和: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9年三版)。
〔明〕憨山德清:《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北:建康書局有限公司,1956年)。
〔清〕方以智:《藥地炮莊(上)(下)》(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5年)。
〔清〕王夫之:《莊子通˙莊子解合刊》(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王夫之:《老子衍 莊子通 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王先謙、劉武:《莊子集解 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屈復:《南華通》,收入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二十一)》(板橋:藝文印書館,1972年)。
〔清〕林雲銘:《增註莊子因(上)(中)(下)》(中和: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68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上)(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靈樞經十二卷》,《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趙府居敬堂本,其餘不詳)。
中井履軒:《孟子逢原》,收入關儀一郎編纂:《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孟子部˙貳》(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28年再版)。
方勇、陸永品:《莊子詮評(上冊)》(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7年)。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王叔岷:《莊子校詮(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二版)。
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伊藤仁齋:《孟子古義》,收入關儀一郎編纂:《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孟子部˙壹》(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36年再版)。
佐藤一齋:《孟子欄外書》,收入關儀一郎編纂:《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孟子部˙壹》(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36年再版)。
河北醫學院校釋:《靈樞經校釋(上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年)。
冢田大峯:《孟子斷》,收入關儀一郎編纂:《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孟子部˙貳》(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28年再版)。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張默生:《莊子新釋》(樹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陳鼓應注釋:《莊子今注今譯(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修訂版)。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劉文典:《莊子補正》(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年)。
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2年)。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中)》(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五版)。
鍾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2008)。
魏啟鵬:《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書》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二)近人專書: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丹波元胤:《醫籍考》(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溯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方 勇:《莊子學史》共三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孟子義理疏解》(永和:鵝湖月刊雜誌社,1983年再版)。
王叔岷:《莊學管闚》(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 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 煜:《老莊思想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任 強:《知識、信仰與超越——儒家禮法思想解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增訂版)。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再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臺初版)。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再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修訂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
吳 怡:《中庸誠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6年)。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以舜、甯武子、顏淵與黃憲為釋例》(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吳順令:《莊子道化的人生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5年)。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李似珍:《形神˙心性˙情志——中國古代心身觀述評》(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李明輝:《孟子重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李明輝:《當代儒學的自我轉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李建民:《發現古脈——中國古典醫學與數術身體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李建民:《旅行者的史學——中國醫學史的旅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李 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杜維明:《東亞價值與多元現代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
林明照:《先秦道家的禮樂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林素英:《從《郭店簡》探究其倫常觀念:以服喪思想為討論基點》(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林義正:《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年)。
金宜久:《伊斯蘭教的蘇非神秘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胡楚生:《老莊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全集校訂版)。
孫昌武:《詩與禪》(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耿占春:《隱喻》(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年)。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
馬一浮:《復性書院講錄》(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涂光社:《莊子範疇心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崔大華:《莊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張 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張金儀:《漢鏡所反映的神話傳說與神仙思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1年)。
張舜徵:《周秦道論發微》(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張榮明:《從老莊哲學至晚清方術——中國神秘主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張艷艷:《先秦儒道身體觀與其美學意義考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張 灝:《時代的探索》(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強 昱:《知止與照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梁 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郭梨華:《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陳大齊:《孔子學說》(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委員會,1964年臺初版)。
陳大齊:《孟子待解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陳 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陳品卿:《莊學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增訂再版)。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修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重印三版)。
黃俊傑:《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修訂一版)。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黃進興:《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楊儒賓:《莊周風貌》(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3年修訂二版)。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葉舒憲:《莊子的文化解析》(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靳懷堾:《中華文化與水(上、下卷)》(武漢:長江出版社,2005年)。
劉成紀:《形而下的不朽——漢代身體美學考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劉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修訂一版)。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劉 藝:《鏡與中國傳統文化》(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4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年)。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鄭 開:《道家形而上學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錢 穆:《莊老通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04年)。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1年)。
龐 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三)近人論文:
Jean François Billeter:〈關於西方莊學的幾點反思〉,《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
Mathias Obert:〈反權威的權威主義——畢來德的《莊子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
伍振勳:〈兩種「通明意識」——莊子、荀子的比較〉,《漢學研究》第21卷第2期(2003年12月)。
佐藤將之:〈戰國時代「誠」概念的形成與意義:以《孟子》、《莊子》、《呂氏春秋》為中心〉,《清華學報》新35卷第2期(2005年12月)。
吳冠宏:〈舜之兩難的抉擇:情法、群己、性命——《孟子》「桃應問曰」章試詮〉,《孔孟學報》第78期(2000年09月)。
李建興:〈孟子言「思」之意涵探析〉,《鵝湖月刊》第31卷第8期(2006年02月)。
李豐楙:〈六朝鏡劍傳說與道教法術思想〉,收入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2》(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汪治平:〈孟子「養氣」說背景考〉,《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8期(2003年03月)。
周策縱:〈《莊子˙養生主》篇本義復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期(1992年03月)。
林世賢:〈論儒家的憂思心理——以郭店楚簡〈五行〉為主要觀察對象〉,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編:《道南論衡:2007年全國研究生漢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
林世賢:〈論王弼思想中的「觀」與「復」〉,《中國文學研究》第28期(2009年06月)。
邱黃海:〈論孟子修養論之系統的陳述〉,《鵝湖學誌》第21期(1998年12月)。
邱黃海:〈「孟子修養論」再論——敬答〈試評析〈論孟子修養論之系統的陳述〉〉〉,《當代儒學研究》第3期(2008年01月)。
秦家懿:〈「聖」在中國思想史內的多重意義〉,《清華學報》第17卷第1、2期合刊(1985年12月)。
張 亨:〈《莊子》中「化」的幾重涵義〉,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
張崑將:〈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繼起爭議〉,收入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郭梨華:〈曾子與郭店儒簡的身體哲學探究〉,《政大中文學報》第3期(2005年06月)。
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第3期(1981年03月)。
陳鼓應:〈先秦道家之禮觀〉,《漢學研究》第18卷第1期(2000年06月)。
彭 林:〈論子思學派對禮的理論詮釋〉,收入龐樸等:《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游維倫:〈試評析邱黃海先生之〈論孟子修養論之系統的陳述〉〉,《當代儒學研究》第3期(2008年01月)。
黃冠閔:〈試論畢來德的莊子詮釋:一個現象學的批判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
黃敏浩:〈孟子、告子辯論的再詮釋〉,《清華學報》新32卷第1期(2002年06月)。
楊儒賓:〈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從有限的人性論看牟宗三的社會哲學〉,《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1988年冬季刊)。
楊儒賓:〈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中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第7卷第1期(1989年06月)。
楊儒賓:〈從「以體合心」到「遊乎一氣」——論莊子真人境界的形體基礎〉,收入東海大學文學院編:《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先秦儒法道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台中:東海大學文學院,1989年)。
楊儒賓:〈從「生氣通天」到「與天地同流」——晚周秦漢兩種轉化身體的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03月)。
楊儒賓:〈水與先秦諸子思想〉,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印:《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6年)。
楊儒賓:〈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收入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
楊儒賓:〈先秦思想的明暗象徵〉,《中國文化與世界》第6輯(1997年11月)。
楊儒賓:〈技藝與道——道家的思考〉,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06月)。
楊儒賓:〈和辻哲郎論間柄〉,收入李明輝、陳瑋芬主編:《現代儒家與東亞文明:地域與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楊儒賓:〈儒門別傳——明末清初《莊》《易》同流的思想史意義〉,收入鍾彩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
楊儒賓:〈太極與正直——木的通天象徵〉,《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06月)。
楊儒賓:〈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總第11期(2008年06月)。
楊儒賓:〈刑—法、冶煉與不朽:金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新38卷第4期(2008年12月)。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收入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四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劉笑敢:〈經典詮釋中的兩種內在定向及其外化——以王弼《老子注》與郭象《莊子注》為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03月)。
蔡振豐:〈「離形」與「去知」——「聽之以耳,聽之以心,聽之以氣」的詮解〉,《臺大中文學報》第8期(1996年04月)。
蔡振豐:〈《莊子》中的知覺現象及其在修證上的意義〉,《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2004年07月)。
鄧克銘:〈王陽明以鏡喻心之特色及其異說〉,《臺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07年06月)。
鄧育仁:〈隱喻與情理——孟學論辯放到當代西方哲學時〉,《清華學報》新38卷第3期(2008年09月)。
蕭進銘:〈光、死亡與重生——王重陽內丹密契經驗的內涵與特質〉,《清華學報》新37卷第1期(2007年06月)。
賴錫三:〈《莊子》工夫實踐的歷程與超形上學的證悟——以〈齊物論〉為核心而展開〉,《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7卷第1期(1998年06月)。
賴錫三:〈《莊子》「真人」的身體觀——身體的「社會性」與「宇宙性」之辯證〉,《臺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01年05月)。
賴錫三:〈《莊子》精、氣、神的功夫和境界——身體的精神化與形上化之實現〉,《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
聶雅婷:〈莊子的「觀照」思想研究〉,《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10期(2003年10月)。
龐 樸:〈孔孟之間——郭店楚簡中的儒家心性說〉,《中國哲學》第20輯(2000年01月)。
(四)學位論文:
林永勝:《南朝隋唐重玄學派的工夫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楊儒賓先生指導,2008年)。
張胤賢:《孟子工夫論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儒賓先生指導,2004年)。
蕭裕民:《遊心於「道」和「世」之間——以「樂」為起點之《莊子》思想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楊儒賓先生指導,2005年)。
二、翻譯著作
(一)專書:
Ben-Ami Scharfstein著,徐進夫譯:《神秘經驗》(Mystical Experience)(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Carl G. Jung著,楊儒賓譯:《黃金之花的秘密——道教內丹學引論》(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2年)。
Carl G. 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Man and His Symbols)(新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David L. Hall & Roger T. Ames著,施忠連譯:《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Thinking from the Han: Self, Truth, and 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David L. Hall & Roger T. Ames著,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Donald. J. Munro著,丁棟、張興東譯:《早期中國「人」的觀念》(The Concept of Man in Early China)(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Ernst Cassirer著,黃龍寶等譯:《神話思維》(Mythical Thought)(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François Jullien著,杜小真譯:《迂迴與進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1998年)。
Gaston Bachelard著,顧嘉琛譯:《水與夢——論物質的想像》(Water and Dreams: An Essay on the Imagination of Matter)(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
George H. Mead著,趙月瑟譯:《心靈、自我與社會》(Mind, Self and Society)(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著:《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James Doyle Thomas著,徐進夫譯:《東西之我觀——論米德、雍格及大乘佛教的自我觀念》(The Self Between East And West——Concepts of Self in Mead, Jung and Mahayana Buddhism)(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
Jean François Billeter著,宋剛譯:《莊子四講》(Leçons sur Tchouang-tseu)(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Joseph Campbell著,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Transformations of Myth through Time)(新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二版)。
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等譯:《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Mircea Eliade著,宋立道等譯:《神秘主義、巫術與文化風尚》(Occultism, Witchcraft and Cultural Fashion)(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年)。
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Le Mythe de l’éternel retour: archétypes et répétition)(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
Mircea Eliade著,武錫申譯:《不死與自由——瑜伽實踐的西方闡釋》(Yoga: Immortality and Freedo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年)。
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等譯:《宗教思想史》(Histoire des croyances et des idées religieuses)(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
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新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Sarah Allan、汪濤、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Sarah Allan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W. T. Sta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Mysticism and Philosophy)(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
William James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s)(新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石田秀實著,楊宇譯:《氣˙流動的身體》(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池田知久著,王啟發、曹峰譯:《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池田知久著,曹峰譯:《池田知久簡帛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西田幾多郎著,何倩譯:《善的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注:《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湯淺泰雄著,馬超等編譯:《靈肉探微——神秘的東方身心觀》(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0年)。
(二)論文:
Roger T. Ames:〈孟子的人性概念:它意味著人的本性嗎?〉,收入James Behuniak Jr.、Roger T. Ames編,梁溪譯:《孟子心性之學》(Mencius’ Learning of Mental-Nature)(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Roger T. Ames:〈行於五常:人之為人(Human Beings),抑或人之成人(Human Becomings)?〉,收入郭齊勇主編:《儒家文化研究》第1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07年)。
小野澤精一:〈齊魯之學中氣的概念——《孟子》和《管子》〉,收入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山田慶兒:〈空間˙分類˙範疇——科學思考的原初的基礎的型態〉,收入《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年)。
福永光司著,許洋主譯:〈道教的鏡與劍——其思想的源流〉,收入劉俊文主編,許洋主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七卷 宗教思想)》(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三、外文著作
(一)專書:
Benjamin I.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Chad Hansen, A Daoist Theory of Chinese Thought: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Cho-yun Hsu, 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722-222 B.C.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David L. Hall and Roger T. Ames, The Democracy of the Dead: Dewey, Confucius, and the Hope for Democracy in China (Chicago [u.a.]: Open Court, 1999).
Edward Slingerland, Effortless Action: Wu-Wei as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Spiritual Ideal in Early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H. L. A. Hart, The Concept of La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I. A. Richards, Mencius on the Mind: Experiments in Multiple Definition (Richmond: Curzon Press, 1997).
John Makeham, Lost Soul: “Confucianism”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cademic Discourse (Cambridge, Mass.: Published by th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for the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2008).
Karl Jaspers, 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Kuang-Ming Wu, On Chinese Body Thinking: A Culture Hermeneutic (Leiden: Brill, 1997).
Mark Csikszentmihalyi, Material Virtue: Ethics and the Body in Early China (Leiden: Brill, 2004).
Robert E. Allinson, 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Inner Chapter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9).
Thomas Michael, The Pristine Dao: Metaphysics in Early Daoist Discours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5).
Yuasa Yasuo, translated by Shigenori Nagatomo and Monte S. Hull, The Body, Self-Cultivation, and Ki-Energ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二)論文:
Alan K. L. Chen, “A Matter of Taste: Qi (Vital Energy) and the Tending of the Heart (Xin) in Mencius 2A2,” in Mencius: Contexts and Interpretations, edited by Alan K. L. Che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
Julia Ching, “The Mirror Symbol Revisited: Confucian and Taoist Mysticism,” in Steven T. Katz, Mysticism and Religious Tradi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四、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ji.sinica.edu.tw/。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5151004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10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儒賓<br>林啟屏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世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n,shih hsieh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世賢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shih hsiehen_US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Dec-2010 10:18:27 (UTC+8)-
dc.date.available 9-Dec-2010 10:18:2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Dec-2010 10:18:2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515100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82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15100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乃是以「身心之學」貫串全文,以「隱喻」凸顯孟子、莊子各自的工夫論特色,而「孟莊之同」(儒道之同)則可謂本文最重要的結論。
首先,由於工夫修養與主體的轉化和提昇密切相關,而現實生命又是以「心—身」共構體存在於世,故工夫修養亦得落實於「心—身」共構體,此即為「身心之學」的內涵之一,也是筆者著意於「身心之學」的原因之一。孟子和莊子的思想皆包含內聖與外王二面,據本文的析論,孟子和莊子各自的內聖外王思想,其實踐起點、轉折樞紐,均結穴於「身心之學」。要言之,「身心之學」實為孟子(儒家)與莊子(道家)內聖修養及外王實踐之根基。
復次,本文分別從「水喻」和「鏡喻」闡明孟子與莊子各自工夫論的特色及其主要精神,且更進一步地掘發「水喻」和「鏡喻」的底蘊:「水:神氣」與「金:真性」。
最後,本文認為儒道之間,大抵於最「根源∕終極」處,及最「基礎」處,可得其同;而在最「基礎」至最「根源∕終極」之間,則呈現千差萬別。具體說明,內聖方面,自現實性復歸本來性,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均可同意「身心之學」是內聖修養之基礎,亦可承認「心—身」共構體共時涵攝神聖∕凡俗、先天∕後天、善∕惡、清∕濁等二面,此乃對生命最基礎處的相同主張;而對宇宙—生命最根源處,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也都深體其乃是「意識、存有與價值三位一體」,或說「宇宙道體—意識主體—價值本體同根同源」,並共同宣稱本性乃是永恆真常(「金:真性」),心氣則為變化不拘(「水:神氣」)。可是,返本復初的工夫,則有萬千法門,亦即對於如何自現實性復歸本來性,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便有不盡相同的教法。
此外,在外王方面,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也均可贊成「身心之學」乃是成就外王事業的依據、基礎,或說「心—身」共構體是向外王領域前進的起點;對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而言,實踐外王的終極理想,皆是祈願蒼生能夠安頓自家性命,內外一切真誠自然,歸德復道——儒家大同言其秩序,道家至德敘其自然,而安樂於內在之秩序,即是自然!同樣的,從「心—身」共構體推廣至成就外王,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的舉措施為,當然有同有異。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頁001
第一節 論題成立之緣起及其目的……………………………頁001
第二節 研究成果回顧…………………………………………頁003
第三節 「工夫」界義…………………………………………頁0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步驟…………………………………頁013

第二章 工夫修養的實踐基礎…………………………………頁017
第一節 生命的雙重侷限………………………………………頁018
第二節 孟子的身心觀…………………………………………頁033
第三節 莊子的身心觀…………………………………………頁054
第四節 小結……………………………………………………頁072

第三章 孟子的工夫論…………………………………………頁077
第一節 水喻型工夫……………………………………………頁079
第二節 盡心與存心……………………………………………頁087
第三節 反經與集義……………………………………………頁102
第四節 過化存神之實存狀態…………………………………頁117

第四章 莊子的工夫論…………………………………………頁125
第一節 鏡喻型工夫……………………………………………頁127
第二節 攖寧與集虛……………………………………………頁140
第三節 唯道與緣督……………………………………………頁154
第四節 遊乎一氣之實存狀態…………………………………頁169

第五章 「盈科後進」與「用心若鏡」………………………頁177
第一節 孟莊工夫論之比較(一):先天型侷限之突破……頁178
第二節 孟莊工夫論之比較(二):後天型侷限之突破……頁188
第三節 小結……………………………………………………頁196

第六章 結論……………………………………………………頁203

徵引書目 …………………………………………………………頁207
zh_TW
dc.format.extent 479120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100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孟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莊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夫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身心之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儒道比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隱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身體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Menciu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huang Tzu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Gongfu Theor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Theory of Mind-Bod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mparison Study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etapho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ody Philosophyen_US
dc.title (題名) 孟莊工夫論之比較研究——以「身心之學」為觀察視域zh_TW
dc.title (題名) Comparison Study on the Gongfu Theories of Mencius and Chuang Tzu: Perspective on the Theory of Mind-Bod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著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及其註解(排序依據:朝代,姓名筆畫,出版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樹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王進祥注音:《說文解字注》(土城: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清〕阮元校勘:《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王肅注:《孔子家語》(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唐〕譚峭:《譚子化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臺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呂惠卿撰,湯君集校:《莊子義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林希逸著,周啟成校注:《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下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臺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程大昌撰,劉尚榮校證:《考古編 考古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第八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王重陽著,白如祥輯校:《王重陽集》(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黃公紹編輯,〔元〕熊忠舉要:《古今韻會舉要》(臺北:大化書局,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莊子集成續編》(板橋:藝文印書館,197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焦竑:《莊子翼》(中和: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9年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憨山德清:《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北:建康書局有限公司,195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方以智:《藥地炮莊(上)(下)》(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王夫之:《莊子通˙莊子解合刊》(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王夫之:《老子衍 莊子通 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王先謙、劉武:《莊子集解 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屈復:《南華通》,收入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二十一)》(板橋:藝文印書館,197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林雲銘:《增註莊子因(上)(中)(下)》(中和: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6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上)(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靈樞經十二卷》,《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趙府居敬堂本,其餘不詳)。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井履軒:《孟子逢原》,收入關儀一郎編纂:《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孟子部˙貳》(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28年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勇、陸永品:《莊子詮評(上冊)》(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叔岷:《莊子校詮(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伊藤仁齋:《孟子古義》,收入關儀一郎編纂:《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孟子部˙壹》(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36年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佐藤一齋:《孟子欄外書》,收入關儀一郎編纂:《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孟子部˙壹》(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36年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河北醫學院校釋:《靈樞經校釋(上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冢田大峯:《孟子斷》,收入關儀一郎編纂:《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孟子部˙貳》(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28年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默生:《莊子新釋》(樹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鼓應注釋:《莊子今注今譯(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修訂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文典:《莊子補正》(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中)》(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五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啟鵬:《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書》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近人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丹波元胤:《醫籍考》(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溯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 勇:《莊子學史》共三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孟子義理疏解》(永和:鵝湖月刊雜誌社,1983年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叔岷:《莊學管闚》(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 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 煜:《老莊思想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任 強:《知識、信仰與超越——儒家禮法思想解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增訂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臺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修訂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 怡:《中庸誠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以舜、甯武子、顏淵與黃憲為釋例》(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順令:《莊子道化的人生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似珍:《形神˙心性˙情志——中國古代心身觀述評》(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輝:《孟子重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輝:《當代儒學的自我轉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建民:《發現古脈——中國古典醫學與數術身體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建民:《旅行者的史學——中國醫學史的旅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 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維明:《東亞價值與多元現代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明照:《先秦道家的禮樂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素英:《從《郭店簡》探究其倫常觀念:以服喪思想為討論基點》(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義正:《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宜久:《伊斯蘭教的蘇非神秘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楚生:《老莊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全集校訂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全集校訂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全集校訂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昌武:《詩與禪》(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耿占春:《隱喻》(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一浮:《復性書院講錄》(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涂光社:《莊子範疇心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崔大華:《莊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 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金儀:《漢鏡所反映的神話傳說與神仙思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舜徵:《周秦道論發微》(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榮明:《從老莊哲學至晚清方術——中國神秘主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艷艷:《先秦儒道身體觀與其美學意義考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 灝:《時代的探索》(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強 昱:《知止與照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 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梨華:《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大齊:《孔子學說》(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委員會,1964年臺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大齊:《孟子待解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 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品卿:《莊學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增訂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鼓應:《老莊新論(修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重印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俊傑:《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修訂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進興:《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莊周風貌》(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3年修訂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舒憲:《莊子的文化解析》(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靳懷堾:《中華文化與水(上、下卷)》(武漢:長江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成紀:《形而下的不朽——漢代身體美學考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修訂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 藝:《鏡與中國傳統文化》(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 開:《道家形而上學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 穆:《莊老通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龐 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近人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ean François Billeter:〈關於西方莊學的幾點反思〉,《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thias Obert:〈反權威的權威主義——畢來德的《莊子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伍振勳:〈兩種「通明意識」——莊子、荀子的比較〉,《漢學研究》第21卷第2期(2003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佐藤將之:〈戰國時代「誠」概念的形成與意義:以《孟子》、《莊子》、《呂氏春秋》為中心〉,《清華學報》新35卷第2期(2005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冠宏:〈舜之兩難的抉擇:情法、群己、性命——《孟子》「桃應問曰」章試詮〉,《孔孟學報》第78期(2000年0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建興:〈孟子言「思」之意涵探析〉,《鵝湖月刊》第31卷第8期(2006年0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豐楙:〈六朝鏡劍傳說與道教法術思想〉,收入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2》(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治平:〈孟子「養氣」說背景考〉,《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8期(2003年0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策縱:〈《莊子˙養生主》篇本義復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期(1992年0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世賢:〈論儒家的憂思心理——以郭店楚簡〈五行〉為主要觀察對象〉,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編:《道南論衡:2007年全國研究生漢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世賢:〈論王弼思想中的「觀」與「復」〉,《中國文學研究》第28期(2009年0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黃海:〈論孟子修養論之系統的陳述〉,《鵝湖學誌》第21期(1998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黃海:〈「孟子修養論」再論——敬答〈試評析〈論孟子修養論之系統的陳述〉〉〉,《當代儒學研究》第3期(2008年0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秦家懿:〈「聖」在中國思想史內的多重意義〉,《清華學報》第17卷第1、2期合刊(1985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 亨:〈《莊子》中「化」的幾重涵義〉,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崑將:〈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繼起爭議〉,收入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梨華:〈曾子與郭店儒簡的身體哲學探究〉,《政大中文學報》第3期(2005年0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第3期(1981年0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鼓應:〈先秦道家之禮觀〉,《漢學研究》第18卷第1期(2000年0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 林:〈論子思學派對禮的理論詮釋〉,收入龐樸等:《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維倫:〈試評析邱黃海先生之〈論孟子修養論之系統的陳述〉〉,《當代儒學研究》第3期(2008年0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冠閔:〈試論畢來德的莊子詮釋:一個現象學的批判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敏浩:〈孟子、告子辯論的再詮釋〉,《清華學報》新32卷第1期(2002年0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從有限的人性論看牟宗三的社會哲學〉,《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1988年冬季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中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第7卷第1期(1989年0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從「以體合心」到「遊乎一氣」——論莊子真人境界的形體基礎〉,收入東海大學文學院編:《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先秦儒法道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台中:東海大學文學院,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從「生氣通天」到「與天地同流」——晚周秦漢兩種轉化身體的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0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水與先秦諸子思想〉,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印:《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收入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先秦思想的明暗象徵〉,《中國文化與世界》第6輯(1997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技藝與道——道家的思考〉,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0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和辻哲郎論間柄〉,收入李明輝、陳瑋芬主編:《現代儒家與東亞文明:地域與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儒門別傳——明末清初《莊》《易》同流的思想史意義〉,收入鍾彩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太極與正直——木的通天象徵〉,《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0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總第11期(2008年0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刑—法、冶煉與不朽:金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新38卷第4期(2008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收入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四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笑敢:〈經典詮釋中的兩種內在定向及其外化——以王弼《老子注》與郭象《莊子注》為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0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振豐:〈「離形」與「去知」——「聽之以耳,聽之以心,聽之以氣」的詮解〉,《臺大中文學報》第8期(1996年0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振豐:〈《莊子》中的知覺現象及其在修證上的意義〉,《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2004年0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克銘:〈王陽明以鏡喻心之特色及其異說〉,《臺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07年0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育仁:〈隱喻與情理——孟學論辯放到當代西方哲學時〉,《清華學報》新38卷第3期(2008年0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進銘:〈光、死亡與重生——王重陽內丹密契經驗的內涵與特質〉,《清華學報》新37卷第1期(2007年0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錫三:〈《莊子》工夫實踐的歷程與超形上學的證悟——以〈齊物論〉為核心而展開〉,《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7卷第1期(1998年0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錫三:〈《莊子》「真人」的身體觀——身體的「社會性」與「宇宙性」之辯證〉,《臺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01年0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錫三:〈《莊子》精、氣、神的功夫和境界——身體的精神化與形上化之實現〉,《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聶雅婷:〈莊子的「觀照」思想研究〉,《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10期(2003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龐 樸:〈孔孟之間——郭店楚簡中的儒家心性說〉,《中國哲學》第20輯(2000年0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永勝:《南朝隋唐重玄學派的工夫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楊儒賓先生指導,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胤賢:《孟子工夫論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儒賓先生指導,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裕民:《遊心於「道」和「世」之間——以「樂」為起點之《莊子》思想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楊儒賓先生指導,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翻譯著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n-Ami Scharfstein著,徐進夫譯:《神秘經驗》(Mystical Experience)(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rl G. Jung著,楊儒賓譯:《黃金之花的秘密——道教內丹學引論》(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rl G. 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Man and His Symbols)(新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avid L. Hall & Roger T. Ames著,施忠連譯:《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Thinking from the Han: Self, Truth, and 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avid L. Hall & Roger T. Ames著,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onald. J. Munro著,丁棟、張興東譯:《早期中國「人」的觀念》(The Concept of Man in Early China)(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rnst Cassirer著,黃龍寶等譯:《神話思維》(Mythical Thought)(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ançois Jullien著,杜小真譯:《迂迴與進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aston Bachelard著,顧嘉琛譯:《水與夢——論物質的想像》(Water and Dreams: An Essay on the Imagination of Matter)(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eorge H. Mead著,趙月瑟譯:《心靈、自我與社會》(Mind, Self and Society)(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著:《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ames Doyle Thomas著,徐進夫譯:《東西之我觀——論米德、雍格及大乘佛教的自我觀念》(The Self Between East And West——Concepts of Self in Mead, Jung and Mahayana Buddhism)(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ean François Billeter著,宋剛譯:《莊子四講》(Leçons sur Tchouang-tseu)(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oseph Campbell著,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Transformations of Myth through Time)(新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等譯:《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rcea Eliade著,宋立道等譯:《神秘主義、巫術與文化風尚》(Occultism, Witchcraft and Cultural Fashion)(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Le Mythe de l’éternel retour: archétypes et répétition)(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rcea Eliade著,武錫申譯:《不死與自由——瑜伽實踐的西方闡釋》(Yoga: Immortality and Freedo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等譯:《宗教思想史》(Histoire des croyances et des idées religieuses)(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新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arah Allan、汪濤、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arah Allan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 T. Sta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Mysticism and Philosophy)(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lliam James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s)(新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田秀實著,楊宇譯:《氣˙流動的身體》(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池田知久著,王啟發、曹峰譯:《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池田知久著,曹峰譯:《池田知久簡帛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西田幾多郎著,何倩譯:《善的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注:《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湯淺泰雄著,馬超等編譯:《靈肉探微——神秘的東方身心觀》(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ger T. Ames:〈孟子的人性概念:它意味著人的本性嗎?〉,收入James Behuniak Jr.、Roger T. Ames編,梁溪譯:《孟子心性之學》(Mencius’ Learning of Mental-Nature)(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ger T. Ames:〈行於五常:人之為人(Human Beings),抑或人之成人(Human Becomings)?〉,收入郭齊勇主編:《儒家文化研究》第1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野澤精一:〈齊魯之學中氣的概念——《孟子》和《管子》〉,收入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山田慶兒:〈空間˙分類˙範疇——科學思考的原初的基礎的型態〉,收入《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福永光司著,許洋主譯:〈道教的鏡與劍——其思想的源流〉,收入劉俊文主編,許洋主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七卷 宗教思想)》(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外文著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njamin I.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ad Hansen, A Daoist Theory of Chinese Thought: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o-yun Hsu, 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722-222 B.C.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avid L. Hall and Roger T. Ames, The Democracy of the Dead: Dewey, Confucius, and the Hope for Democracy in China (Chicago [u.a.]: Open Court,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dward Slingerland, Effortless Action: Wu-Wei as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Spiritual Ideal in Early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 L. A. Hart, The Concept of La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 A. Richards, Mencius on the Mind: Experiments in Multiple Definition (Richmond: Curzon Press, 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ohn Makeham, Lost Soul: “Confucianism”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cademic Discourse (Cambridge, Mass.: Published by th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for the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arl Jaspers, 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uang-Ming Wu, On Chinese Body Thinking: A Culture Hermeneutic (Leiden: Brill, 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rk Csikszentmihalyi, Material Virtue: Ethics and the Body in Early China (Leiden: Brill, 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bert E. Allinson, 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Inner Chapter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homas Michael, The Pristine Dao: Metaphysics in Early Daoist Discours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Yuasa Yasuo, translated by Shigenori Nagatomo and Monte S. Hull, The Body, Self-Cultivation, and Ki-Energ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lan K. L. Chen, “A Matter of Taste: Qi (Vital Energy) and the Tending of the Heart (Xin) in Mencius 2A2,” in Mencius: Contexts and Interpretations, edited by Alan K. L. Che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ulia Ching, “The Mirror Symbol Revisited: Confucian and Taoist Mysticism,” in Steven T. Katz, Mysticism and Religious Tradi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網路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ji.sinica.edu.tw/。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