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在死亡率持續改善下-檢驗目前死差分紅公式的適用性
作者 曾耀輝
貢獻者 黃泓智
曾耀輝
關鍵詞 死差益
死差分紅公式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29-Sep-2011 16:53:35 (UTC+8)
摘要 由於死亡率持續改善之下,大部分人身壽險商品在評價時享有相當大的死差益,在此情況之下,保險公司會依目前既定的分紅方式,將死差益分還給保戶,本研究利用模擬的方式檢測出目前死差分紅公式在部分人身壽險商品的使用上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即死差分紅的金額超過死差益的額度,使得保險公司出現損失。若以20歲男性購買生死合險商品為例,每一元的保額,保險公司將損失0.34元,女性部分每一元保額則損失約0.43元,這樣的結果對保險公司的現金流量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死亡險的部分,由平均數的角度,目前死差分紅公式的結果是合理的,即分紅金額等於死差益額度,但若觀察其他統計數據,則結果不如預期,大約有一半以上保單的死差益無法支付因死亡率改善必須給付的死差紅利,此時若保險公司的現金流量要達到一個平衡的話,保單的數量必須夠多,否則保戶人數過少容易出現連續虧損的情況,造成保險公司現金流量不穩定。為了改善此不合理現象,本研究針對原死差分紅公式不合理之處提出修正,並使用模擬的方式檢測公式修正後的適用性,其結果顯示,修正後的死差分紅公式除了在保障期間為終身的部分仍然有不合理的現象之外,其餘年齡與保障期間的組合中皆能有效改善。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
Cairns, A. J.G., Blake, D., Dowd ,K., Coughlan, Guy D., Epstein, D., Ong, A., and Balevich, I. (2007). A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stochastic mortality models using data from England and Wal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ctuarial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School of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Sciences.
Cairns, A.J.G., Blake, D., and Dowd, K. (2006b). A Two-Factor Model for Stochastic Mortality with Parameter Uncertainty: Theory and Calibration,"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73: 687-718.
Currie I.D., Durban, M. and Eilers, P.H.C. (2004). Smoothing and forecasting mortality rates," Statistical Modelling, 4: 279-298.
Currie, I.D. (2006). Smoothing and forecasting mortality rates with P-splines.
Talk given at the Institute of Actuaries, June 2006.
See http://www.ma.hw.ac.uk/»iain/research/talks.html
Eckart, C. and Young, G. (1936). The Approximation of One Matrix by Another of Lowe Rank. Psychometrika 1:211-218.
Gompertz, B. (1825). On the nature of the function expressive of the law of human mortality, and on the mode of determining the value of life contingencies. Phil. Trans. Roy. Soc. 115:513-585.
Koissi, M.C., and Shapiro, A.F. (2008). The Lee-Carter Mode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ariables Age-Specific Parameters. Presented at the 43rd Actuarial Research Conference, Regina, Canada
Lee, R.D., Carter, L. R. (1992). Modeling and forecasting US mortali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87 (419), p.659-675.
Renshaw, A.E., and Haberman, S. (2006). A cohort-based extension to the Lee- Carter model for mortality reduction factors.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38:556-570.
Yue, C. J. (2002). Oldest-Old Mortality Rates and the Gompertz Law: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Four Countries. Journal of Population Studies (TSSCI), vol. 24, 33-57.
Yang, Sharon S.,Jack C. Yue, Hong-Chih Huang(2010).Modeling Longevity Risks using a Principal Component Approach: A Comparison with Existing Stochastic Mortality Models. Insurance: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46:254-270
中文部分
余清祥(1997),「修勻-統計在保險的應用」,雙葉書廊
余清祥與曾奕翔(2005),Lee-Carter模型分析:台灣地區死亡率推估之研究,2005年台灣人口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
陳文琴(2008),「死亡率改善模型的探討及保險商品自然避險策略之應用」,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論文
呂政治(2009),「各險種經驗死亡率之分析與其保費高低估之探討」,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論文。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
98358024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358024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泓智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曾耀輝zh_TW
dc.creator (作者) 曾耀輝zh_TW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9-Sep-2011 16:53:35 (UTC+8)-
dc.date.available 29-Sep-2011 16:53:3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9-Sep-2011 16:53:3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8358024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086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35802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由於死亡率持續改善之下,大部分人身壽險商品在評價時享有相當大的死差益,在此情況之下,保險公司會依目前既定的分紅方式,將死差益分還給保戶,本研究利用模擬的方式檢測出目前死差分紅公式在部分人身壽險商品的使用上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即死差分紅的金額超過死差益的額度,使得保險公司出現損失。若以20歲男性購買生死合險商品為例,每一元的保額,保險公司將損失0.34元,女性部分每一元保額則損失約0.43元,這樣的結果對保險公司的現金流量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死亡險的部分,由平均數的角度,目前死差分紅公式的結果是合理的,即分紅金額等於死差益額度,但若觀察其他統計數據,則結果不如預期,大約有一半以上保單的死差益無法支付因死亡率改善必須給付的死差紅利,此時若保險公司的現金流量要達到一個平衡的話,保單的數量必須夠多,否則保戶人數過少容易出現連續虧損的情況,造成保險公司現金流量不穩定。為了改善此不合理現象,本研究針對原死差分紅公式不合理之處提出修正,並使用模擬的方式檢測公式修正後的適用性,其結果顯示,修正後的死差分紅公式除了在保障期間為終身的部分仍然有不合理的現象之外,其餘年齡與保障期間的組合中皆能有效改善。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
第三節 研究架構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
第一節 死亡率模型 4
第二節 保險商品純保費之高低估情形 7
第三章 模型方法之介紹 8
第一節 經驗死亡率之計算─Whittaker修勻與Gompertz法則 8
第二節 Lee-Carter 模型之配適與預測 10
第三節 Lee-Carter 模型配適之結果 12
第四章 死亡率改善下檢視目前死差分紅公式的合理性 12
第一節 現行死差分紅公式與合理判斷標準 17
第二節 數值結果 - 壽險 17
第三節 數值結果 - 生死合險 25
第五章 修正死差分紅公式並檢視其適用性 36
第一節 死差分紅公式修正 36
第二節 死差分紅公式修正之數值結果-抵銷方式(一) 37
第三節 死差分紅公式修正之數值結果-抵銷方式(二) 4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56
第一節 目前死差分紅公式的合理性 56
第二節 修正後死差分紅公式的合理性與適用性 56
第三節 建議 57
參考文獻………………………………………………………………………………………………………………………………… 59
附錄………………………………………………………………………………………………………………………………………..61
表目錄
表 1 Lee-Carter 相關模型的延伸 4
2. 表 2 壽險-原公式下20歲男性模擬結果 19
表 3 壽險-原公式下50歲男性模擬結果 20
表 4 壽險-原公式下70歲男性模擬結果 21
表 5 壽險-原公式下20歲女性模擬結果 21
表 6 壽險-原公式下50歲女性模擬結果 22
表 7 壽險-原公式下70歲女性模擬結果 23
表 8 壽險-20歲男性統計數據結果 24
表 9 壽險-20歲女性統計數據結果 25
表 10 生死合險(一)-原公式下20歲保障期間:20年、30年、終身(10%) 27
表 11 生死合險(一)-原公式下50歲保障期間:20年、30年、終身(10%) 27
表 12 生死合險(一)-原公式下70歲保障期間:20年、終身(10%) 28
表 13 生死合險(一)-原公式下20歲保障期間:30年、50年、終身(5%) 29
表 14 生死合險(一)-原公式下50歲保障期間:20年、30年、終身(5%) 29
表 15 生死合險(一)-原公式下70歲保障期間:20年、終身(5%) 30
表 16 生死合險(二)-原公式下20歲保障期間:30年、50年、終身(10%) 31
表 17 生死合險(二)-原公式下50歲保障期間:20年、30年、終身(10%) 31
表 18 生死合險(二)-原公式下70歲保障期間:20年、終身(10%) 32
表 19 生死合險(二)-原公式下20歲保障期間:30年、50年、終身(5%) 33
表 20 生死合險(二)-原公式下50歲保障期間:20年、30年、終身(5%) 33
表 21 生死合險(二)-原公式下70歲保障期間:20年、終身(5%) 34
表 22 生死合險-20歲男性亡分布數據 35
表 23 生死合險-20歲女性死亡分布數據 35
表 24 生死合險-20歲男性統計數據結果 36
表 25 生死合險-20歲女性統計數據結果 36
表 26 生死合險(一)-抵銷(一)20歲保障期間:30年、50年、終身(10%) 39
表 27 生死合險(一)-抵銷(一)50歲保障期間:20年、30年、終身(10%) 39
表 28 生死合險(一)- 抵銷(一)70歲保障期間:20年、終身(10%) 40
表 29 生死合險(一)- 抵銷(一)20歲保障期間:30年、50年、終身(5%) 42
表 30 生死合險(一)- 抵銷(一)50歲保障期間:20年、30年、終身(5%) 42
表 31 生死合險(一)- 抵銷(一)70歲保障期間:20年、終身(5%) 43
表 32 生死合險(二)- 抵銷(一)20歲保障期間:30年、50年、終身(10%) 45
表 33 生死合險(二)10%-抵銷(一)50歲男女性保障期間:20年、30年、終身 45
表 34 生死合險(二)- 抵銷(一)70歲保障期間:20年、終身(10%) 46
表 35 生死合險(二)- 抵銷(一)20歲保障期間:30年、50年、終身(5%) 47
表 36 生死合險(二)- 抵銷(一)50歲保障期間:20年、30年、終身(5%) 48
表 37 生死合險(二)- 抵銷(一) 70歲保障期間:20年、終身(5%) 49
表 38 生死合險(一)- 抵銷(二)20歲保障期間:30年、50年、終身(10%) 50
表 39 生死合險(一)- 抵銷(二)50歲保障期間:20年、30年、終身(10%) 50
表 40 生死合險(一)- 抵銷(二)70歲保障期間:20年、終身(10%) 51
表 41 生死合險(二)- 抵銷(二)20歲保障期間:30年、50年、終身(10%) 53
表 42 生死合險(二)- 抵銷(二)50歲保障期間:30年、50年、終身(10%) 53
表 43 生死合險(二)- 抵銷(二)70歲保障期間:20年、終身(10%) 54
表 44 [PCA下的改善結果] 生死合險(二)-抵銷(二) 20歲保障期間:終身 55
表 45 [PCA下的改善結果] 生死合險(二)-抵銷(二) 50歲保障期間:終身 55
表 46 [PCA下的改善結果] 生死合險(二)-抵銷(二) 50歲保障期間:終身 56
表 47 [PCA下的改善結果] 生死合險(一)-抵銷(一) 20歲保障期間:終身 61
表 48 [PCA下的改善結果] 生死合險(一)-抵銷(一) 50歲保障期間:終身 61
表 49 [PCA下的改善結果] 生死合險(一)-抵銷(一) 70歲保障期間:終身 61
表 50 [PCA下的改善結果] 生死合險(一)-抵銷(二) 20歲保障期間:終身 61
表 51 [PCA下的改善結果] 生死合險(一)-抵銷(二) 50歲保障期間:終身 62
表 52 [PCA下的改善結果] 生死合險(一)-抵銷(二) 70歲保障期間:終身 62
表 53 [PCA下的改善結果] 生死合險(二)-抵銷(一) 20歲保障期間:終身 62
表 54 [PCA下的改善結果] 生死合險(二)-抵銷(一) 50歲保障期間:終身 62
表 55 [PCA下的改善結果] 生死合險(二)-抵銷(一) 70歲保障期間:終身 62


圖目錄
圖 1 研究架構 3
圖 2 台灣男女性 Kappa值 12
圖 3 台灣男女性 Alpha值 12
圖 4 台灣男女性 beta值 13
圖 5 生命表死亡率之比較 13
圖 6 男性五齡死亡率第一主成分分數趨勢圖 圖 7 男性五齡死亡率第一主成分負荷係數圖 16
圖 8 女性五齡死亡率第一主成分分數趨勢圖 圖 9 女性五齡死亡率第一主成分負荷係數圖 16
圖 10 壽險-20歲男性(死差益-死差分紅)CDF圖 24
圖 11 壽險-20歲女性(死差益-死差分紅)CDF圖 25
圖 12 20歲男性死亡分布情況 35
圖 13 20歲女性死亡分布情況 35
圖 14 第一種抵銷方式 38
圖 15 第二種抵銷方式 38
圖 16 生死合險(一)-抵銷(一)20歲改善程度(10%) 41
圖 17 生死合險(一)-抵銷(一)50歲改善程度(10%) 41
圖 18 生死合險(一)-抵銷(一)70歲改善程度(10%) 41
圖 19 生死合險(一)-抵銷(一)20歲改善程度(5%) 43
圖 20 生死合險(一)-抵銷(一)50歲改善程度(5%) 44
圖 21 生死合險(一)-抵銷(一)70歲改善程度(5%) 44
圖 22 生死合險(二)-抵銷(一)20歲改善程度(10%) 46
圖 23 生死合險(二)-抵銷(一)50歲改善程度(10%) 47
圖 24 生死合險(二)-抵銷(一)70歲改善程度(10%) 47
圖 25 生死合險(一)-抵銷(二)20歲改善程度(10%) 52
圖 26 生死合險(一)-抵銷(二)50歲改善程度(10%) 52
圖 27 生死合險(一)-抵銷(二)70歲改善程度(10%) 52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358024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死差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死差分紅公式zh_TW
dc.title (題名) 在死亡率持續改善下-檢驗目前死差分紅公式的適用性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irns, A. J.G., Blake, D., Dowd ,K., Coughlan, Guy D., Epstein, D., Ong, A., and Balevich, I. (2007). A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stochastic mortality models using data from England and Wal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ctuarial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School of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Science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irns, A.J.G., Blake, D., and Dowd, K. (2006b). A Two-Factor Model for Stochastic Mortality with Parameter Uncertainty: Theory and Calibration,"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73: 687-7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urrie I.D., Durban, M. and Eilers, P.H.C. (2004). Smoothing and forecasting mortality rates," Statistical Modelling, 4: 279-2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urrie, I.D. (2006). Smoothing and forecasting mortality rates with P-spline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alk given at the Institute of Actuaries, June 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ee http://www.ma.hw.ac.uk/»iain/research/talks.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ckart, C. and Young, G. (1936). The Approximation of One Matrix by Another of Lowe Rank. Psychometrika 1:211-2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ompertz, B. (1825). On the nature of the function expressive of the law of human mortality, and on the mode of determining the value of life contingencies. Phil. Trans. Roy. Soc. 115:513-5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oissi, M.C., and Shapiro, A.F. (2008). The Lee-Carter Mode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ariables Age-Specific Parameters. Presented at the 43rd Actuarial Research Conference, Regina, Canad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e, R.D., Carter, L. R. (1992). Modeling and forecasting US mortali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87 (419), p.659-6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enshaw, A.E., and Haberman, S. (2006). A cohort-based extension to the Lee- Carter model for mortality reduction factors.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38:556-5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Yue, C. J. (2002). Oldest-Old Mortality Rates and the Gompertz Law: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Four Countries. Journal of Population Studies (TSSCI), vol. 24, 33-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Yang, Sharon S.,Jack C. Yue, Hong-Chih Huang(2010).Modeling Longevity Risks using a Principal Component Approach: A Comparison with Existing Stochastic Mortality Models. Insurance: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46:254-2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清祥(1997),「修勻-統計在保險的應用」,雙葉書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清祥與曾奕翔(2005),Lee-Carter模型分析:台灣地區死亡率推估之研究,2005年台灣人口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文琴(2008),「死亡率改善模型的探討及保險商品自然避險策略之應用」,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政治(2009),「各險種經驗死亡率之分析與其保費高低估之探討」,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論文。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