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清代庶民社會「一妻多夫」現象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phenomenon of "Polyandry" among the common people in qing dynasty
作者 張孟珠
Zhang, Meng zhu
貢獻者 汪榮祖
Wong, Young tsu
張孟珠
Zhang, Meng zhu
關鍵詞 典雇妻妾
買休賣休
性別
縱容妻妾與人通姦
一妻多夫
刑科題本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29-Sep-2011 18:23:20 (UTC+8)
摘要 明清時期不僅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社會風氣、文化現象更是變化萬千,多元而複雜。就婦女史範疇而論,多數研究者同意當代社會對女性貞節的要求比之前代更為加強。但在這同時,社會當中又充斥著多種違犯貞節觀的風俗,此處提及的妻子買賣,即為顯例。清代司法檔案、審判紀錄、風俗調查揭示中下社會所謂「典、賣妻、招夫養夫」等等,將己之妻典、賣與他人為妻、妾,顯與官方所力倡的貞節價值背道而馳。
     貧窮所趨,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丈夫典、賣妻子,或讓妻子與另一名男子通姦得銀以舒緩經濟窘境,實際是一種策略性選擇。諸如此類或暫或久地出讓妻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縱容髮妻通姦,構成了底層貧窮家庭中的一妻多夫關係。小民婦女在丈夫的消極默許或有意撮合之下,與他的幫養人維持一種非正規的、處在貞節規範之外的性結合。同一時空脈絡裡,存在兩種完全逆反(貞節vs. 不貞)的現象,固然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然而,道德價值做為探討的對象,若將之納入法律、社會、經濟等更大的脈絡,仍可望窺其內部的運作邏輯。清代社會驟增的人口,及日益艱鉅的生存環境,使得妻子的出典、嫁賣成為貧困窘境下,不得不然的生存策略。於此同時,典、賣妻、縱姦/幫養協議,在士人世界裡卻評之以「傷風敗俗」、「敗倫傷教」。階級、身分、社會角色的不同,左右了人們對這類交易的思考與觀感。在正統文獻所彰顯的精英觀點之外,清代刑科檔案則開啟一扇不盡相同的另類視野。本論文旨在以顯微鏡的角度,細緻考究每一樁貨妻糾紛的情節內容,從習俗作法、律例的規範與運作,以及審判記錄的文本性等面向,觀察貨妻交易中各方人等的所思所想,同時檢視小民階層在生存窘境、婚姻、嗣續、榮譽與典賣妻、招夫幫養之間的互動關係。
參考文獻 (一)中、日文部分(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 史料
(1) 微縮檔案、未出版之文字史料
1. 「內閣漢文題本刑科命案類‧婚姻姦情專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縮影資料,北京第一歷史檔案館攝製,1999。
2.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文英館藏中北部地區文書(一)》,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藏文字複印資料。
3. 宗繼增(重編),《讀律一得歌》,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文字資料,清光緖庚寅(16)年(1890)江蘇書局刊本。
4. 張心泰,《粵遊小志》,收入:王錫祺(輯),《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48冊》,清光緒丁丑(三)年(1877)至丁酉(十三)年(1887)上海著易堂排印本。
5. 「清代巴縣縣署‧乾隆朝(1736-1795)司法類」,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微縮資料,四川:四川省檔案館,1993。
6. 「清代巴縣縣署‧嘉慶朝(1796-1820)司法類」,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微縮資料,四川:四川省檔案館,1993。
7. 《湖南省例成案》,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文字資料,據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刊本影印。
8. 《雲南民商事習慣調查報告》,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文字資料,據辛亥年(1911)重陽滇署抄繕底本印付。
86. 袁守定,《圖民錄四卷》(據清光緖5年[1879]江蘇書局重刊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五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87. 袁枚(著),王英志(主編),《袁枚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88. 高宗(敕撰),《續文獻通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1935]‧據清光緖間浙江刊本縮印。
89.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11輯》,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1980。
90.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室(編),《明清法制史料輯刊‧第1編‧地方公牘類》,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91. 崑岡(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92. 崑岡(等修),《欽定大清會典事例》(據清光緖石印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798-81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93. 崑岡(等撰),《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1976‧據清光緒25年(1899)刻本景印。
94. 張山雷(著);王錫貞(编校),《沈氏女科輯要箋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据1959年上海科技衛生出版社本為底本編校。
95. 張五緯,《未能信錄》(據嘉慶18年[1813]北京琉璃廠龍文齋重刻本),收入:楊一凡、徐立志(主編),《歷代判例判牘‧第九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9. 「順天府檔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縮影資料,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94-1998。
96. 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
97. 張偉仁(主編),《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現存清代內閣大庫原藏明清檔案》,台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出版;聯經印行,1986-1995。
98. 張傳璽(編),《中國歷代契約會編考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99. 張經田(撰),《勵治撮要》(據清鈔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六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00. 曹雪芹、高鶚(原著),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以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為底本校注。
101. 梁章鉅,《稱謂錄》,北京:中華書局,1996‧序於道光27(1847)、28(1848)年。
102. 盛康(輯),《清朝經世文編續編》(據清光緖23年[1897]盛康思補樓刊本影印),收入:《清朝經世文八種匯刊‧第24-45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103. 莊綽,《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涵芬樓本,序於宋高宗紹興3年(1133)。
104. 許淵冲(英譯),姜勝章(編校),《詩經》,長沙:湖南出版社,1993。
105. 許維新(著),馮明玠(等校),《許周翰先生稿鈔》,東京:高橋情報,1990‧據日本尊經閣文庫藏明雲間刊本影印。
10. 馮夢龍(修),〔崇禎〕《壽寧縣志》,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縮影資料,據明崇禎10年(1637)刊本攝製。
106. 連江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連江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
107. 陳弘謀(輯),《學仕遺規補編》(據清光緖十九年[1893])振華堂五種遺規排印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四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08. 陳宏謀(輯),《學仕遺規》(清乾隆刊本),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四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09. 陳枚(輯),《憑山閣增輯留青新集》(據山東省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影印),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54-5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110. 陳重業(主編),《折獄龜鑒補譯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據清光緖4年(1874)蘭石齋刻本為底本標點。
111. 陳盛韶,《問俗錄六卷》(自序於道光6[1826]年),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第10輯‧第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112. 陳壽祺(等纂),〔同治〕《福建通志》,台北:華文書局,1968‧據清同治10年(1871)重刊本影印。
113. 陳繼淹(修),許聞詩(纂),《(察哈爾省)張北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據民國24年(1935)鉛印本影印。
114. 陸人龍(著),覃君(点校),《型世言》,北京:中華書局,1993‧以韓國漢城大學奎章閣所藏孤本《型世言》為底本點校。
115.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1959‧1923年武進陶氏影元刻本。
11. 戴舒庵(著),《天台治略》,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文字資料,清康熙間(1662-1722)刊承德堂重刷本。
116. 陶東皋(等增修),姚潤(纂輯),《大清律例增修統纂集成》,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文字資料‧清光緒31年(1905)上海文淵山房發兌刊本。
117. 麥高溫(John Macgowan)[著],朱濤(等譯),《中國人生活的明與暗》,北京:時事出版社,1998。
118. 勞光泰(纂修),〔道光〕《(湖北省)蒲圻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據清道光16年(1836)刊本影印。
119. 湖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湖北省志‧民俗方言》,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120. 賀長齡、魏源(等編),《清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據光緒12(1886)年思補樓重校本影印。
121. 馮夢龍(撰),《古今談概》,收入:《筆記小說大觀‧二十編‧第7冊》,台北:新興書局,1990。
122. 馮夢龍(編著),寧宗一(校注),《喻世明言》,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日本內閣文庫天許齋刊本。
123. 馮夢龍(編撰),徐文助(校注),繆天華(校閱),《喻世明言》,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明天許齋刊本。
124. 馮夢龍,《醒世恆言》,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
125. 馮夢龍,《警世通言》,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以世界文庫本印行。
(2) 已出版之政書、文集、方志、風俗調查、法律文獻、判牘彙編
126. 黃六鴻,《福惠全書》,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小畑行簡(1794-1875)訓點之和刻本。
127. 黃宗羲(編),《明文海》,北京:中華書局,1987‧據北京圖書館藏涵芬樓鈔本影印。
128. 楊一凡(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129. 楊一凡(等編),《古代榜文告示彙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130. 楊一凡、徐立志(主編),《歷代判例判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131. 萬維翰(撰),《幕學舉要》(據清光緖18年[1892]浙江書局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四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32. 雷夢麟(撰),懷效鋒、李俊(點校),《讀律瑣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據明嘉靖42年(1563)熊秉元重刊本為底本點校。
133. 寧德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福建省)寧德市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
134. 福建省福安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福安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135. 臺灣慣習硏究會(原著),李榮南(譯編),《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1989,1993。
1. 《清實錄‧仁宗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136.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福建省例》,收入:《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第141-142冊》,台北:大通書局,1987。
137. 趙翼(撰),《二十二史箚記》(據史學叢書本排印),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543-3552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138. 趙翼,《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1963]‧據乾隆庚戌(1790)湛貽堂刊本。
139. 趙翼,《簷曝雜記》,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89輯‧第886-887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140. 劉明俊(撰),孔貞時(輯),《居官水鏡》(據明萬曆刊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一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41. 歐陽昱(著),恆庵(標點),《見聞瑣錄》,長沙:岳麓書社,1986‧據乙丑(1925)冬「百隋磚斋藏版」標點。
142. 盤嶠野人(輯),《居官寡過錄六卷》(據青照堂叢書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官箴書集成‧第五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43. 蔣敘倫(等修),蕭朗峰(等纂),〔道光〕《(江西省)興國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據道光4(1824)年刊本。
144. 蔡澍(撰),馮立朝(編),《澄江治績續編》(乾隆8年[1743]刻本,名山藏版),收入: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室(編),《明清法制史料輯刊‧第1編‧地方公牘類‧第13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145. 鄭太和(著),《鄭氏規範》(據清曹溶輯陶越增訂六安晁氏排印本影印),收入:《百部叢書集成‧二十四‧學海類編‧第七函》,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
2. 不著編人,《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據清光緒戊申34年(1908)刊本影印。
146. 鄭秦、趙雄(主編),《清代“服制”命案:刑科題本檔案選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147. 鄧之誠(輯錄),趙宗復(編),《汪悔翁(士鐸)乙丙日記》,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13輯‧第126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148. 錢泳(輯),《履園叢話二十四卷》,收入:《筆記小說大觀‧二編‧第5冊》,台北:新興書局,1978。
149. 鮑書云(參定),祝慶祺(編次),《刑案匯覽》(附:《續增刑案匯覽》十六卷、《新增刑案匯覽》十六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據光緖12年(1886)上海圖書集成局仿袖珍板影印。
150. 戴兆佳(撰),《天台治略》(據清活字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四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51. 戴舒菴,《(浙江省)天台治略》,台北:成文出版社,1987‧康熙60年(1721)刊本。
152.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著),陳金田(譯),《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台灣私法》,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
153. 薛允升(著),黃靜嘉(編校),《讀例存疑‧重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154. 薛允升(撰),懷效鋒、李鳴(點校),《唐明律合編》,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據民國11年(1922)徐世昌耕堂刊印本為底本點校。
155. 薛允升(鑒定),吳潮、何錫儼(彙纂),《刑案匯覽續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據美國哈佛大學藏清光緖26年(1900)成都刊本影印。
3. 中川忠英(編著),方克、孫玄齡(譯),《清俗紀聞》,北京:中華書局,2006。
156. 謝必鏗(修),李炳靈(纂),《光緖墊江縣志》(據清光緖26年[1900]刻本影印),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四川府縣志輯‧47》,成都:巴蜀書社,1992。
157. 藍鼎元,《女學‧自序》,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1輯‧第410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
158. 魏際瑞(撰),《魏際瑞告示》(清康熙刊四此堂稿本),收入:楊一凡(等編),《古代榜文告示彙存‧第三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159. 懷效鋒(點校),《大明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據萬曆7年(1579)張鹵校刊《皇明制書》中所收《大明律》為底本點校。
160. 襟霞閣(主編),《清代名吏判牘七種彙編》,臺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161. 蘇茂相(輯),郭萬春(註),《新鐫官板律例臨民寶鏡所載審語》(明金閶振業堂刻本),收入:楊一凡(等主編),《歷代判例判牘‧第四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162. 蘭陵笑笑生(著)、王汝梅(等)點校,《張竹坡批評金瓶梅》,濟南:齊鲁書社,1991。
163. 顧炎武(著),華忱之(點校),《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
164.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台北:廣文書局,1979‧敷文閣聚珍版。
2. 二手研究
4. 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校印);黃彰健(校勘),《明實錄‧穆宗實錄》,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62‧據國立北平圖書館紅格抄本微捲影印。
(1) 專書
1. 丹尼‧卡瓦拉羅(Dani Cavallaro)[著],張衛東(等譯),《文化理論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2. 仁井田陞(著),余萬居、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中國的農村家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
3. 仁井田陞,《中國の農村家族》,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會,1952。
4. 天野元之助,《支那農村雜記》,東京:生活社,1942。
5. 孔復禮(Philip Kuhn)[撰],陳兼、劉昶(譯),《叫魂: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慌》,台北:時英出版社,2000。
6. 王治河(主編),《後現代主義辭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7. 王國斌(著),李伯重(等譯),《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8. 王潔卿,《中國婚姻——婚俗、婚禮與婚律》,台北:三民書局總經銷,1988。
9. 王躍生,《十八世紀中國婚姻家庭——建立在1781-1791年個案基礎上的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檔案系中國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編),《康雍乾時期城鄉人民反抗斗爭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79。
10. 可兒弘明(著),《近代中国の苦力と「豬花」》,東京都:岩波書店,1979。
11. 可兒弘明(著),孫國群、趙宗頗(譯),《「豬花」——被販賣海外的婦女》,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12.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李孝愷(譯),《婦人王氏之死》,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13. 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宋偉航(譯),《實作理論綱要》,台北:麥田出版,城邦發行,2004。
14. 白凱(Kathryn Bernhardt)[著],《中國的婦女與財產,960-1949》,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15. 白馥蘭(Francesca Bray)[著],江湄(等譯),《技術與性別:晚期帝制中國的權力經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16.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蔣梓驊(譯),《實踐感》,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
17. 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男性統治》,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18. 伊莎白.柯鲁克,大衛.柯鲁克(著),龔厚軍(譯),《十里店(一):中國一個村莊的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9. 安.沃特納(Ann Waltner)[著],曹南來(譯),《煙火接續:明清的收繼與親族關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6.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收藏整理,《徽州千年契約文書‧宋元明編》,石家莊市:花山文藝出版社,1991。
20. 安克強(Christian Henriot)[著],袁燮銘(等譯),《上海妓女:19-20世紀中國的賣淫與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1. 牟斯(Marcel Mauss)[著],汪珍宜、何翠萍(譯),《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
22. 艾馬克(Mark A. Allee)[著],王興安(譯),《十九世紀的北部臺灣: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台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2003。
23. 艾梅蘭(Maram Epstein) [著],羅琳(譯),《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说中的正統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24. 艾達.普樂特(Ida Pruitt) [著],廖中和、張鳳珠(譯),《漢家女》,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25. 何炳棣(著),葛劍雄(譯),《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26. 吳存存(著),《明清社會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27. 李中清、王丰(著),陳衛(等譯),《人類的四分之一:馬爾薩斯的神話與中國的現實(1700-2000)》,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28. 李文治、江太新(著),《中國宗法宗族制和族田義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29. 李申(著),《《金瓶梅》方言俗語匯釋》,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2。
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第13冊》,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1991。
30. 李景漢、喬啟明、毛澤東(著),佐々木衛(編‧解說),南裕子(訳),《中國の家庭‧鄉村‧階級》,東京都:文化書房博文社,1998。
31.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
32. 步德茂(Thomas M. Buoye)[著],張世明(等譯),《過失殺人、市場與道德經濟:18世紀中國財產權的暴力糾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33. 汪世榮(著),《中國古代判例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34. 汪世榮(著),《中國古代判詞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35. 那思陸,《清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6. 周密,《中國刑法史》,北京:群眾出版社,1985。
37.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3。
38.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姚朋(等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9.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楊豫(等譯),《歐洲近代早期的大眾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著),《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槪述》,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
40.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江政寬(譯),《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41. 拉姆遜(Herbert Day Lamson)[著],前島豊(訳),《支那社會病理學:生活、保健、家族の諸問題に關する研究用資料書》,東京:生活社,1941。
42. 林‧亨特(Lynn Hunt)[編],江政寬(譯),《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2002。
43. 林耀華(著),宋和(譯),《金翅:傳統中國家庭的社會化過程》,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7。
44. 武樹臣(主編),《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45. 阿風,《明清時代婦女的地位與權利:以明清契約文書、訴訟檔案為中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46. 恰雅諾夫(A. V. Chayanov)[著],蕭正洪(譯),《農民經濟組織》,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
47. 洪麗完(編著),《台灣社會生活文書專輯》,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2。
48. 珀金斯(Perkins, Dwight) [著],宋海文(等譯),《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
49. 娜塔莉.澤蒙.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著],楊逸鴻(譯),《檔案中的虛構:十六世紀法國司法檔案中的赦罪故事及故事的敘述者》,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
9. 中國農村慣行調查刊行會(編),《中國農村慣行調查》,東京都:岩波書店,1952-1957。
50. 徐中約(著),計秋楓(等譯),《中國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
51. 祝瑞開(主編),《中國婚姻家庭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52. 秦兆雄,《中國湖北農村の家族‧宗族‧婚姻》,東京都:風響社,2005。
53. 秦國經(著),《明清檔案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54. 馬克夢(Keith McMahon)[著],王維東(等譯),《吝嗇鬼、潑婦、一夫多妻者:十八世紀中國小說中的性與男女關係》,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55. 馬賽爾‧牟斯(Marcel Mauss)[著],汲喆(譯),《禮物:古代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理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6. 高夫曼(Erving Goffman)[著],徐江敏、李姚軍(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
57. 高沅月,《清代刑名幕友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58. 高彥頤(Dorothy Ko)[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59. 高道蘊(Karen Turner)[等編],《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
10. 文海(著),《自歷言》(據清光緖18年[1892]排印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六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60. 曼素恩(Susan Mann)[著],定宜庄(等譯),《綴珍錄:十八世紀及其前後的中國婦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61. 曼素恩(Susan Mann)[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台北:左岸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05。
62. 康正果,《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
63. 康奈爾(R. W. Connell)[著],柳莉(等譯),《男性氣質》,北京:社会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64. 張世明(等主編),《世界學者論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65. 張晉藩,《清代民法綜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66. 張國剛、余新忠(主編),《新近海外中國社會史論文選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67.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68. 梁治平,《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
69. 郭成偉、關志國(著),《清代官箴理念對州縣司法的影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11. 方汝浩(編),石弘、吳強(校點),《東度記》,成都:巴蜀書社,1993‧據明崇禎間(1628-1644)本影印。
70. 郭松義,《倫理與生活:清代的婚姻關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71. 郭松義、定宜庄(著),《清代民間婚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2. 陳建守(主編),戴麗娟、謝柏暉(等譯),《史家的誕生:探訪西方史學殿堂的十扇窗》,台北:時英出版社,2008。
73. 陳鵬,《中國婚姻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0。
74. 陳寶良,《中國流氓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75.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1936]。
76. 眭鴻明,《清末民初民商事習慣調查之硏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77. 傅利曼(Maurice Freedman)[著],郭振羽(等譯),《新加坡華人的家庭與婚姻》,台北:正中書局,1985。
78. 喬伊絲.艾坡比(Joyce Appleby),琳.亨特(Lynn Hunt),瑪格麗特.傑考(Margaret Jacob)[著];薛絢(譯),《歷史的真相》,台北:正中書局,1996。
79. 彭慕蘭(著),史建云(譯),《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12. 方齡貴(校注),《通制條格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1930]‧據明初墨格寫本殘卷影印。
80. 曾小萍(Madeleine Zelin) [著],董建中(譯),《州縣官的銀兩:18世纪中國的合理化財政改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81. 湯淺幸孫,《中國倫理思想の研究》,東京都:同朋舎,1981。
82. 湯瑪斯‧哈代(Thomas Hardy)[原著],吳奚真(譯),《嘉德橋市長》,台北:大地出版社,1989。
83. 滋賀秀三(等著),王亞新、梁治平(編),《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84. 滋賀秀三(著),張建國(等譯),《中國家族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85. 滋賀秀三,《清代中囯の法と裁判》,東京都:創文社,1984。
86. 費成康(主編),《中國的家法族規》,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
87. 費孝通,《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香港:中華書局,1987。
88. 費孝通,《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1[1947]。
89. 費俠莉(Charlotte Furth)[等著],熊秉真(編),賈士蘅、陳元朋(譯),《讓證據說話‧對話篇》,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
13. 王又槐,《辦案要略一卷》(光緒18年[1892]浙江書局刊本),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四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90. 黃宗智(Philip C. C. Huang)[著],《民事審判與民間調解:清代的表達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91. 黃宗智,《民事審判與民間調解:清代的表達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92. 黃宗智,《法典、習俗與司法實踐:清代與民國的比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93. 黃宗智,《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94. 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95.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96. 愛德華‧湯普森(Edward P. Thompson)[著],沈漢、王加丰(譯),《共有的習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7. 楊國楨(著),《明清土地契约文書硏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98. 楊懋春(著),張雄(等譯),《一個中國村莊:山東台頭》,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99. 經君健,《清代社會的賤民等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4. 王先謙(撰),《東華錄》(據清光緖10年[1884]長沙王氏刻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第37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00. 葉麗婭,《典妻史》,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101. 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
102.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
103. 熊秉真(編),《讓證據說話‧中國篇》,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
104. 熊秉真、余安邦(合編),《情欲明清:遂欲篇》,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
105. 熊秉真、呂妙芬(主編),《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
106. 熊秉真、張壽安(合編),《情欲明清:達情篇》,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
107. 瑪麗亞・露西婭・帕拉蕾絲-伯克(Maria Lúcia Pallares -Burke)[编],彭剛(譯),《新史學:自白與對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108. 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編),《增修辭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
109. 趙岡、陳鍾毅(著),《中國土地制度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15. 王穎(等修),何戴仁(等纂),〔同治〕《(江西省)雩都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據清同治13年(1874)刊本影印。
110. 趙岡、陳鍾毅(著),《中國歷史上的勞動力市場》,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111. 趙鳳喈,《中國婦女在法律上之地位》,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
112. 劉翠溶,《明清時期家族人口與社會經濟變遷》,南港: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2。
113. 劉靜貞,《不舉子:宋人的生育問題》,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
114. 德克‧布迪(Derk Bodde),克拉倫斯‧莫里斯(Clarence Morris)[著];朱勇(譯),《中華帝國的法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115. 衛三畏(Well S. Williams)[著],陳俱(譯),《中國總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16. 鄭秦,《清代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117. 閻云祥(著),龔小夏(譯),《私人生活的變革:一個中國村莊裡的愛情、家庭與親密關係,1949-1999》,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
118. 戴逸(主編),《簡明清史‧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19. 戴逸(主編),《簡明清史‧第二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6. 司法行政部(編著),《中國民商事習慣調查報告錄》,台北:進學書局,1969。
120. 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譯),《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21.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里仁出版社,1984。
122. 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著],除建青(譯),《十八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123. 羅淑(著),《生人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新文學碑林第6輯。
124. 嚴明,《中國名妓藝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2) 期刊論文
1. Emily M. Ahern(著),王長華(譯),〈「不潔」的中國婦女:經血與產後排泄物的威力與禁忌〉,《思與言》,19.5(1982): 75-88。
2. Ewa Domańskar(訪錄),潘宗億(譯),〈近代西方史學發展的趨勢‧依格斯訪談錄〉,《當代》,163(台北,2001.03): 14-27。
3. Ewa Domańskar(訪錄),蔣竹山(譯),〈歷史書寫的新視野‧彼得‧伯克訪談錄〉,《當代》,163(2001.03): 28-47。
4. H. и. 佳普金娜(著),楊麗娜(譯),〈家庭與傳統中國的社會監督問題〉,收入:張國剛、余新忠(主編),《新近海外中國社會史論文選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1-15。
17.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硃批奏摺選輯》,收入:《台灣文獻叢刊‧第300種》,臺北:臺灣銀行,1972‧據「雍正硃批諭旨」選錄有關臺灣之奏摺。
5. マシュー‧H‧ソマー(撰),寺田浩明(訳),〈晚期帝制中国法における売春——一八世紀における身份パフォーマンスからの離脫〉,《中国—社會と文化》,12(東京都,1997): 294-328。
6. 大木康,〈明末における白話小說の作者と讀者について—磯部彰氏の所說に寄せて〉,《明代史研究》,12(東京都,1984): 1-15。
7. 大木康,〈馮夢龍「三言」の編纂意圖について(續) —“真情”より見た一側面—〉,收入:伊藤潄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囯学論集刊行委員会(編),《伊藤漱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國學論集》(東京市:汲古書院,1986),627-647。
8. 小川陽一,〈姦通はなぜ罪惡か——三言二拍のばあい——〉,《集刊東洋學》,29(仙台市,1973): 132-151。
9. 小熊誠,〈漢人家族における連續の一契機としての招婿婚——台灣における“兩姓一家”をめぐる諸問題——〉,《沖繩國際大學文學部紀要‧社會學科篇》,14.2(沖繩,1987): 49-66。
10. 川島郁夫,〈『金瓶梅』における〈淫〉——〈個〉なる人々の運命——〉,收入:伊藤潄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囯学論集刊行委員会(編),《伊藤漱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國學論集》,591-608。
11. 中原健二,〈夫と妻のあいだ——宋代文人の場合〉,收入:荒井健(編),《中華文人の生活》(東京都:平凡社,1994),242-270。
12. 中原健二,〈詩人と妻——中唐士大夫意識の一斷面〉,《中國文學報》,47(京都市,1993): 64-102。
13. 仁井田陞,〈支那近世の戲曲小說に見えたる私法〉,收入:福島正夫(等編),《中國の傳統と革命‧仁井田陞集》(東京:平凡社,1974),94-97。
14. 仁井田陞,〈明清時代の人賣及人質文書の研究(一)〉,《史學雜誌》,46.4(東京都,1935.04): 479-508。
18.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台灣私法人事編‧第四冊》,收入:《台灣文獻叢刊‧第117種》,台北:台灣銀行發行,1961[1910-1911]。
15. 仁井田陞,〈明清時代の人賣及人質文書の研究(二)〉,《史學雜誌》,46.5(東京都,1935.05): 598-650。
16. 今崛誠二,〈清代の人賣文書と家族制度〉,收入:小尾博士退休記念論文集編集委員会(編),《小尾博士退休記念中國文學論集》(東京都:第一学習社,1976),703-724。
17. 夫馬進(著),鄭民欽(譯),〈訟師秘本《蕭曹遺筆》的出現〉,收入:楊一凡、寺田浩明(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丙編‧第四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460-490。
18. 牛志平,〈唐代妒婦述論〉,收入: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55-65。
19. 王振忠,〈一個徽州山村社會的生活世界:新近發現的”歙縣里東山羅氏文書”研究〉,收入:張國剛(主編),《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2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132-140。
20.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包亞明(譯),〈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收入:包亞明(主編),《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9-211。
21. 田井輝雄,〈雞肋集〉,收入:林川夫(主編),《民俗台灣‧第4輯》(台北:武陵出版社,1990),212-223。
22. 田井輝雄,〈雞肋集續〉,收入:林川夫(主編),《民俗台灣‧第6輯》(台北:武陵出版社,1990),30-38。
23. 白德瑞(Bradly W. Reed)[著],趙晗(譯),〈“非法”的官僚〉,收入: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43-79。
24. 白馥蘭(Francesca Bray)[著],費絲言(譯),〈邁向批判的非西方科技史〉,收入:卜正民(Timothy Brook),格力高利‧布魯(Gregory Blue)[主編],古偉瀛(等譯),《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漢學知識的系譜學》(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195-250。
19. 四川大學歷史系、四川省檔案館(主編),《清代乾嘉道巴縣檔案選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1996。
25. 石樹賢,〈東北農村的“拉幫套”——一妻多夫制的殘餘現象〉,收入:古今掌故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古今掌故‧第三輯》(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1988),195-203。
26. 合山究,〈明清時代における情死とその文學〉,收入:伊藤潄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囯学論集刊行委員会(編),《伊藤漱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國學論集》(東京市:汲古書院,1986),417-449。
27. 寺田浩明(Hiroaki TERADA)[演講],陳婉妤(譯),〈清代州縣檔案中的命案處理實態——從「巴縣檔案(同治)」命案部分談起〉,《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6.2(台北,2009.12): 247-269。
28. 寺田浩明(著),王亞新(譯),〈權利與冤抑:清代聽訟和民眾的民事法秩序〉,收入:滋賀秀三(等著),王亞新、梁治平(編),《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91-265。
29. 寺田浩明(著),鄭芙蓉(等譯),〈中國契約史與西方契約史:契約概念比較史的重新探討〉,收入:謝暉、陳金釗(編),《民間法‧第4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11-30。
30. 寺田浩明(著),魏敏(譯),〈「非規則型法」之概念——以清代中國法為素材〉,《法制史硏究:中國法制史學會會刊》,12(2007.12): 81-124。
31. 寺田隆信(撰),南炳文(譯),〈關於雍正帝的除豁賤民令〉,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六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487-507。
32. 艾仁民(Christopher Isett)[著],傅強(譯),〈清代東北地區的非法土地買賣:民間習俗與司法實踐〉,收入: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40-163。
33. 西英昭,〈『民商事習慣調查報告錄』成立過程の再考察——基礎情報の整理と紹介——〉,《中國—社會と文化》,16(2001): 274-292。
34. 李文治,〈論清代鴉片戰爭前地價和購買年〉,《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廈門,1989): 1-12。
20. 四川省檔案館(編),《清代巴縣檔案匯編‧乾隆卷》,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
35. 李玉珍,〈「中國婦女史研究的新方向」國際會議〉,《科學發展》,29:10(台北,2001.10): 763-765。
36. 李孝悌,〈袁枚與十八世紀中國傳統中的自由〉,收入:劉青峰、岑國良(編),《自由主義與中國近代傳統——「中國近現代思想的演變」研討會論文集(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103-130。
37. 李桂鳳,〈招養夫婚:一種奇特的婚俗文化〉,《文化學刊》,2007年第2期:143-149。
38. 李衡眉,〈買賣婚說駁議〉,收入:氏著,《中國古代婚姻史論集》(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70-84。
39. 步德茂(Thomas Buoye)[著],王曉鷗(譯),〈孝子重罪:論儒家思想與大清戒律〉,收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與歷史硏究論文集:慶祝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成立80週年》(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791-806。
40. 步德茂(Thomas Byoue)[撰],郭威廷(譯),〈18世紀山東的殺害親人案件:貧窮、絕望與訟案審理中的政治操作〉,收入:邱澎生、陳熙遠(編),《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255-274。
41. 步德茂(Thomas M. Buoye)[著],〈附錄一‧命案報告:刑科題本〉,收入:步德茂(Thomas M. Buoye)[著],張世明(等譯),《過失殺人、市場與道德經濟:18世紀中國財產權的暴力糾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235-272。
42. 步德茂(Thomas M. Buoye)[著],邱澎生(譯),〈附錄二‧司法檔案以及清代中國的法律、經濟與社會研究〉,收入:步德茂(Thomas M. Buoye)[著],張世明(等譯),《過失殺人、市場與道德經濟:18世紀中國財產權的暴力糾紛》,273-300。
43. 步德茂(Thomas M. Buoye)[撰],陳兆肆(譯),〈頓起殺機:18世紀清朝刑科題本中所反映的官僚制及仁治思想〉,收入:張世明(等主編),《世界學者論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69-206。
44. 岸本美緒(著),鄭民欽(譯),〈明清時代的「找價回贖」問題〉,收入:楊一凡、寺田浩明(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丙編‧第四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423-459。
21. 四部刊要編校委員會(編校),《十三經標準讀本‧第三冊‧禮記》,台北:世界書局,1953‧據景刊唐石經本縮印。
45. 岸本美緒(撰),李季樺(譯),〈妻可賣否?——明清時代的賣妻、典妻習俗——〉,收入:陳秋坤、洪麗完(編),《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2001,225-264。
46. 岸本美緒,〈妻を売ってはいけないか?明清時代の売妻.典妻慣行〉,《中国史学》,8(東京都,1998.12): 177-210。
47. 岸本美緒,〈明代的應考資格和身分感覺〉,收入: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第一冊》(台北:政大歷史學系等出版,2008),257-281。
48. 岸本美緒,〈明清時代における「找価回贖」問題〉,《中国—社會と文化》,12(1997): 263-293。
49. 岸本美緒,〈明清時代の身分感覺〉,收入:明清時代史の基本問題編集委員會、森正夫(等編),《明清時代史の基本問題》(東京都:汲古書院,1997),403-427。
50. 岸本美緒,〈清代における「賤」の観念——冒捐冒考問題を中心に——〉,《東京文化研究所紀要》,144(東京都,2003): 81-131。
51. 林麗月,〈風俗與罪愆:明代的溺女記敘及其文化意涵〉,收入:游鑑明(主編),《無聲之聲(I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1-24。
52. 武文,〈招“夫”養夫的調查與研究〉,《民俗研究》,1993年第2期:40-43。
53. 武雅士(Arthur P. Wolf)[著],張珣(譯),〈神、鬼和祖先〉,《思與言》,35.3(台北,1997.09): 233-292。
54. 初春英,〈淺析宋代的賣女及賣妻現象〉,《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6.2(湖南,2002.06): 67-69。
22. 永城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永城縣志》,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
55. 金耀基,〈「面」、「恥」與中國人行為之分析〉,收入:氏著,《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41-63。
56. 俞江,〈清末《安徽省民事習慣調查錄》讀後〉,《法制史硏究:中國法制史學會會刊》,3(台北,2002): 275-288。
57. 春楊,〈民事習慣及其法律意義——以清末民初民商事習慣調查為中心〉,《法律文化研究》,2(北京,2006): 123-141。
58. 柯麗德(Katherine Carlitz)[撰],楊士虎(等譯),〈欲望、危險、身體:中國明末女德故事〉,收入:李小江(等編),《性別與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94),157-186。
59. 胡中生,〈賣身婚書與明清徽州下層社會的婚配和人口問題〉,收入:明清人口婚姻家族史論編寫組(編),《明清人口婚姻家族史論:陳捷先教授、馮爾康教授古稀紀念論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1-20。
60. 胡旭晟,〈20世紀前期中國之民商事習慣調查及其意義(代序)〉,收入:前南京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編),胡旭晟(等點校),《民事習慣調查報告錄》(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1-17。
61. 胡宗綺(Jennifer Neighbors)[撰],李寒水(譯),〈過失殺人:劃分犯罪意圖的譜系〉,收入: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64-199。
62. 唐澤靖彥(Yasuhiko Karasawa),〈清代中国の地方裁判文書〉,《歷史と地裡》,636(東京都,2010.08): 26-34。
63. 唐澤靖彥(Yasuhiko Karasawa)[撰],牛杰(譯),〈清代的訴狀及其制作者〉,《北大法律評論》,10.1(2009): 25-44。
64. 唐澤靖彥(Yasuhiko Karasawa),〈帝政後期中国における話しことばの効用(1)——官話の社会的役割〉,《中国哲学硏究》,10(東京都,1996): 105-147。
23. 田藝蘅(撰),朱碧蓮(点校),《留靑日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以萬曆己酉(1609)重刻本為底本點校。
65. 唐澤靖彥(著),尤陳俊(譯),〈從口供到成文記錄:以清代案件為例〉,收入: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80-107。
66. 唐澤靖彥,〈清代における訴狀とその作成者〉,《中国—社會と文化》,13(1998): 306-330。
67. 唐澤靖彥,〈清代告訴狀のナラティヴ——歷史學におけるテクスト分析〉,《中国—社會と文化》,16(2001): 2-17。
68. 唐澤靖彥,〈話すことと書くことのはざまで——清代裁判文書における供述書のテクスト性——〉,《中国—社會と文化》,10(1995): 212-250。
69. 秦兆雄,〈宗族の規範と個人の選擇:中國湖北省農村の招贅婚の事例から〉,《民族學研究》,68: 4(東京,2004.03),511-533。
70. 高橋真,〈台灣風俗〉,《台灣時報》,10.74(台北,1904.11.20): 357-361。
71. 張孟珠,〈婚姻與買賣之間:清代社會典、賣妻等相關風俗初探〉,收入: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第一冊》(台北:政大歷史學系等出版,2008),325-355。
72. 張偉仁,〈歷史語言研究所現存清代內閣大庫原藏之明清檔案〉,《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0期(台北,1996.06): 335-348。
73. 張富美,〈清代典買田宅律令之演變與台灣不動產交易的找價問題〉,收入:陳秋坤、許雪姬(主編),《台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台北:中央硏究院台灣史田野硏究室,1992),17-28。
74. 理查德‧馮‧格蘭(Richard Von Glahn)[著],〈財富的法術:江南社會史上的五通神〉,收入:韋思諦(Stephen C. Averill)[編],陳仲丹(譯),《中國大眾宗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143-196。
24. 多賀秋五郎(著),《宗譜の研究‧資料篇》,東京都:東洋文庫,1960。
75. 陳平原,〈以圖像為中心——關於《點石齋畫報》〉,《二十一世紀》,59(香港,2000.06): 90-98。
76. 陳其南,〈房與傳統中國家族制度:兼論西方人類學的中國家族研究〉,《漢學研究》,3: 1(台北,1985.06),127-184。
77. 單士魁,〈清代題本制度考略〉,收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論文選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971-982。
78. 彭慕蘭(Kenneth L. Pomeranz)[著],王文生(譯),〈體面經濟:中華帝國晚期的農村收入、非穩定性與性別規範〉,《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4(台北,2006.12): 205-241。
79. 滋賀秀三(撰),王亞新(譯),〈中國法文化的考察——以訴訟的形態為素材〉,收入:滋賀秀三(等著),王亞新、梁治平(編),《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18。
80. 馮爾康,〈清代的婚姻制度及婦女的社會地位述論〉,《清史研究集‧第五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1986),305-343。
81. 黃宗智(著),文一郡(譯),〈國家與社會之間的第三領域〉,收入:哈貝瑪斯(等著),《社會主義 : 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71-95。
82. 葛希芝(Hill Gates)[撰],劉志偉(等譯),〈中國的二重生產方式〉,收入:葉顯恩(編),《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2),412-423。
83. 漢斯—赫伯特‧克格勒(Hans-Herbert Kögler)[著],〈解釋學、現象學與哲學人類學〉,收入:吉拉德.德朗蒂(Gerard Delanty)[編];李康(譯),《當代歐洲社会理論指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53-269。
84. 蓋爾‧盧賓(Gayle Rubin)[撰],王政(譯),〈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經濟學”初探〉,收入:王政(等主編),《社會性別研究選譯》(北京:三聯書店,1998),21-81。
25. 朱用純,《朱子治家格言》,收入:〔清〕陳宏謀(輯),《五種遺規‧養正遺規‧卷下》,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據通行本校刊。
85. 劉錚雲,〈也是歷史——清雍乾年間四個女人的故事〉,《當代》,124(台北,1997.12):106-119。
86. 劉錚雲,〈口供中的故事〉,《古今論衡》,3(台北,1999): 33-42。
87. 劉錚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內閣大庫檔案中的疾病與醫療史料〉,《古今論衡》,4(台北,2000.06): 124-133。
88. 劉錚雲,〈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中的生活史資料〉,《近代中國》,139(台北,2000.10): 52-59。
89. 歐中坦(Jonathan K. Ocko)[撰],謝鵬程[譯],〈千方百計上京城:清朝的京控〉,收入:高道蘊(Karen Turner)[等編],《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472-509。
90. 衛周安(Joanna Waley-Cohen)[撰],張少瑜(譯),〈清代中期法律文化中的政治和超自然現象〉,收入:高道蘊(Karen Turner)[等編],《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391-415。
91. 鄭洪範,〈浙江溫屬農民生活拾零〉,《東方雜誌》,32: 22(上海,1935.11): 102-104。
92. 鄭秦,〈十八世紀中國親屬法的基本概念(代前言)〉,收入:鄭秦、趙雄(主編),《清代“服制”命案:刑科題本檔案選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1-13。
93. 鄧經武,〈30年代中國文學本土區域化的個案研究——《生人妻》與《為奴隸的母親》之比較〉,《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板》,2000年第1期:70-73。
94. 鞏濤(Jerome Bourgon)[撰],徐悅紅、劉雅玲(譯),〈“求生”——論中華帝國晚期的“司法欺詐”〉,《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4(呼和浩特,2009.07): 38-43。
26. 羊朱翁(編),《秘本札記小說‧耳郵》,收入:《零玉碎金集刊‧第77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
95. 鞏濤(Jerome Bourgon)[撰],鄧建鵬(譯),〈失禮的對話:清代的法律和習慣並未融匯成民法〉,《北大法律評論》,10.1(2009): 89-120。
96. 賴惠敏,〈法律與社會:論清代的犯姦案〉,收入:邱澎生、陳熙遠(編),《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175-211。
97. 賴惠敏,〈從檔案看性別:清代法律中的婦女〉,收入:李貞德(主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册》(台北:中央硏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377-411。
98. 賴惠敏,〈檔案介紹:清代〈內閣題本刑科婚姻命案類〉〉,《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7(台北,1999.08): 163-168。
99. 閻天靈,〈清代民國時期移民山區的“招夫養夫”婚俗試探〉,《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6:3(2006.05):151-155。
100. 閻雲翔,〈傳統中國社會的叔嫂收繼婚:兼及家與族的關係〉,《九州學刊》5.1(香港,1992.07): 91-106。
101. 戴真蘭(Janet M. Theiss)[撰],袁瑜琤(譯),〈解讀“悍婦”:十八世紀刑事案件中的婚姻暴力描述及對男性修養的批判〉,收入:張世明(等主編),《世界學者論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400-420。
102. 羅伊‧克拉瑪(Lloyd S. Kramer),〈文學、批評與歷史想像:懷特與拉卡頗的文學挑戰〉,收入:林‧亨特(Lynn Hunt)[編],江政寬(譯),《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2002),147-185。
103. 羅溥洛(Paul Ropp)[撰],梁其姿(譯),〈明清婦女研究:評介最近有關之英文著作〉,《新史學》,2.4(台北,1991.12): 77-116。
104. 蘇成捷(Matthew H. Sommer)[撰],李霞(譯),〈性工作:作為生存策略的清代一妻多夫現象〉,收入: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11-139。
27. 余自強,《治譜十卷》(據明崇禎12年[1639]呈祥館重刊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二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05. 蘇成捷(Matthew H. Sommer)[撰],林文凱(譯),〈清代縣衙的賣妻案件審判:以272件巴縣、南部與寶坻縣案子為例證〉,收入:邱澎生、陳熙遠(編),《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345-396。
106. 蘇曉康,〈売買婚契約と妻の質入れ〉,收入:秋山洋子(編訳),《中國女性——家‧仕事‧性》(東京都:東方書店,1991),241-250。
107. 顧震,〈袁枚判牘論析〉,《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2006.12): 160-165。
(3) 學位論文
1. 阿風,《明清時代における婦女の地位と権利——明清契約文書と訴訟档案を中心として》,京都市:京都大學博士論文,2006。
2.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3. 網頁
1. 「人民日報(web版)」:http://pnews.ascc.sinica.edu.tw:918/WEB/index2.html 擷取時間:2009.07.06。
2. 「人名權威——明清人物傳記資料查詢」: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ttsweb/html_name/search.php 擷取時間:2010.06.27。
3.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檔案工作室」: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index.htm 擷取時間:2010.10.13.
28. 余修鳳(纂修),〔光緒〕《(陝西省)定遠廳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據清光緒5年(1879)刊本影印。
4.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內閣大庫檔案」: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km2/index.html 擷取時間:2011.01.20。
5. 「日治時期台灣戶籍資料庫(1906-1945)」,使用申請,詳見:
http://www.demography.sinica.edu.tw/nuke/modules.php?name=Downloads&d_op=viewdownload&cid=1 擷取時間:2011.03.08。
6. 「王一樵,〈檔案中的庶民故事:刑大與狐仙〉,擷取自:「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http://digitalarchives.tw/collection_detail.jsp?ShowPage=14&exhibition_id=821 擷取時間:2010.09.14。
7. 「台灣中央研究院圖書館館藏目錄」:http://las.sinica.edu.tw/sea
29. 佚名(輯),《比照案件》(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圖書館藏抄本),收入:楊一凡、徐立志(主編),《歷代判例判牘‧第八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30. 吳友如(等編),《點石齋畫報》,香港:廣興貿易公司,出版年不詳(創刊於光緒10年[1884])。
31. 吳敬梓,《儒林外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以臥閑草堂刻本為底本校印,序於乾隆元年(1736)。
32. 吳壇(撰),馬建石、楊育裳(主編),《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北京: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1992‧光緒12年(1886)刊刻本。
33. 呂坤,《新吾呂先生實政錄》(據明末影鈔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一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34. 呂得勝(近溪),《女小兒語》,收入:〔清〕陳宏謀(輯),《五種遺規‧教女遺規‧卷中》,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據通行本校刊。
35. 呂肅高(修),張雄圖(纂),〔乾隆〕《(湖南省)長沙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乾隆12年(1747)刊本。
36. 宋大章(等修),周存培(等纂),〔民國〕《(河北省)涿縣志十八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據民國25年(1936)鉛印本影印。
37. 宋慈(撰),《宋提刑洗冤集錄五卷》(據元刻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法家類‧第97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8. 宋濂(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元史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81。
39. 李東陽(等纂),申時行(等重修),《大明會典》,台北:東南書報社,1964‧據萬曆15年(1587)刊本影印。
40. 李時珍,《本草綱目五十二卷》,台北:鼎文書局,1973。
41. 李清(撰),《折獄新語》,收入:楊一凡、徐立志(主編),《歷代判例判牘‧第四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42. 李漁(著),王翼奇(點校),《無聲戲》,收入:《李漁全集‧第八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43. 李漁(著);陳慶惠(點校),《資治新書‧二集》,收入:《李漁全集‧第十七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序於康熙6年(1667)。
44. 李漁,《資治新書‧初集》,收入:《李漁全集‧第十六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序於康熙2(1663)年。
45. 李鑑堂,《俗語考原》,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據民國26年(1936)序刊鉛印本影印。
46. 杜家驥(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47. 沈之奇(撰),懷效鋒(等點校),《大清律輯註》,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清康熙54(1715)年刊本。
48. 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遺書(甲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
49. 沈家本,《寄簃文存八卷》,收入: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叢書集成三編‧文學類‧第61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據沈寄簃先生遺書本影印。
50. 汪天錫(輯),《官箴集要》(明嘉靖14年[1535]刊本),收入:《官箴書集成‧第一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51. 汪輝祖(撰),《學治臆說》,北京:中華書局,1985‧自序於乾隆58(1793)年。
52. 汪輝祖,《佐治藥言》,收入:氏著,《汪龍莊遺書》,台北: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0‧據清光緖15(1889)年江蘇局刊本影印。
53. 汪輝祖,《雙節堂庸訓》,收入:氏著,《汪龍莊遺書》,台北: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0‧據清光緖15(1889)年江蘇局刊本影印。
54. 汪輝祖,《續佐治藥言》,收入:氏著,《汪龍莊遺書》,台北: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0‧據清光緖15(1889)年江蘇局刊本影印。
55. 官箴書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官箴書集成》,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56. 抱甕老人(撰輯);世界書局編輯部(編校),《足本今古奇觀》,收入:《增訂中國學術名著‧第一輯‧中國通俗小說名著‧第一集‧第17冊》,台北:世界書局,1962。
57. 明恩溥(Arthur H. Smith)[著],午晴、唐軍(譯),《中國鄉村生活》,北京:時事出版社,1998。
58. 明神宗(敕撰),《大明律集解附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0‧據明萬曆間浙江官刊本影印。
59. 明神宗(敕撰),《明實錄附錄‧明穆宗寶訓》,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據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明萬曆刊本影印。
60. 武占坤(主編),《中華風土諺志》,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7。
61. 金福增(等修),熊其英(等纂),〔光緒〕《吳江縣續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據清光緖5年(1879)刻本影印。
62. 俞正燮(著),《癸巳類稿》,收入:《讀書箚記叢刊‧第一集‧第4冊》,台北:世界書局,1980。
63. 俞萬春,《蕩寇志》,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以咸豐3年(1853)徐佩珂南京刻本為底本。
64. 前南京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編),胡旭晟(等點校),《民事習慣調查報告錄》,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65. 姚雨薌(原纂) ; 胡仰山(增輯),《大清律例會通新纂》,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22輯‧第211-220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
66. 建甌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建甌縣志》,北京:中華書局,1994。
67. 律例館(編),《大清律例彙輯便覽》,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據清光緖29年(1903)刊本影印。
68. 律例館(輯),《律例館校正洗冤錄四卷》(據上海圖書館藏清乾隆刻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法家類‧第97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9. 施沛生(編),《中國民事習慣大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序於民國12年(1923)。
70. 施耐庵(著),《水滸傳一百二十回新校本》,台北:小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71. 約翰‧斯塔德(John L. Stoddard)[著],李濤(譯),《1897年的中國》,濟南市: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72. 約‧羅伯茨(J. A. G. Roberts)[編著],蔣重躍(等譯),《十九世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6。
73. 郎瑛(撰),《七修類稿》(以明嘉靖福建建安書坊刻本校‧清乾隆40年[1775]耕煙草堂刻本),收入:楊家駱(主編),《讀書劄記叢刊‧第2集》,台北:世界書局,1984。
74. 香溪漁隱(撰),《鳳城品花記》,收入:張次谿(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海:上海書店,1996‧據北平邃雅齋書店1934年版影印。
75. 凌濛初(撰),《二刻拍案驚奇》,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
76. 凌濛初(撰),《拍案驚奇》,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3。
77. 凌燽,《西江視臬紀事四卷‧續補一卷》(據清乾隆8年[1743]劍山書屋刻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88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8. 唐順之,《荊川集》(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6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
79. 徐文弼(撰),《吏治懸鏡》,台北:廣文書局,1976‧據清刊本影印。
80. 徐述夔(著),筆煉閣(编述),蕭欣橋(校點),《五色石》,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
81.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2003[1984]。
82. 徐棟(輯),《牧令書》,南京: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據清刊本影印。
83. 浙江民俗學會(編),《浙江風俗簡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84. 祝慶祺(等編),《刑案匯覽‧三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85. 笑笑生,《金瓶梅》,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3153506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1535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汪榮祖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Wong, Young ts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孟珠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Zhang, Meng zhuen_US
dc.creator (作者) 張孟珠zh_TW
dc.creator (作者) Zhang, Meng zhuen_US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9-Sep-2011 18:23:20 (UTC+8)-
dc.date.available 29-Sep-2011 18:23:2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9-Sep-2011 18:23:2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15350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0989-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153506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明清時期不僅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社會風氣、文化現象更是變化萬千,多元而複雜。就婦女史範疇而論,多數研究者同意當代社會對女性貞節的要求比之前代更為加強。但在這同時,社會當中又充斥著多種違犯貞節觀的風俗,此處提及的妻子買賣,即為顯例。清代司法檔案、審判紀錄、風俗調查揭示中下社會所謂「典、賣妻、招夫養夫」等等,將己之妻典、賣與他人為妻、妾,顯與官方所力倡的貞節價值背道而馳。
     貧窮所趨,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丈夫典、賣妻子,或讓妻子與另一名男子通姦得銀以舒緩經濟窘境,實際是一種策略性選擇。諸如此類或暫或久地出讓妻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縱容髮妻通姦,構成了底層貧窮家庭中的一妻多夫關係。小民婦女在丈夫的消極默許或有意撮合之下,與他的幫養人維持一種非正規的、處在貞節規範之外的性結合。同一時空脈絡裡,存在兩種完全逆反(貞節vs. 不貞)的現象,固然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然而,道德價值做為探討的對象,若將之納入法律、社會、經濟等更大的脈絡,仍可望窺其內部的運作邏輯。清代社會驟增的人口,及日益艱鉅的生存環境,使得妻子的出典、嫁賣成為貧困窘境下,不得不然的生存策略。於此同時,典、賣妻、縱姦/幫養協議,在士人世界裡卻評之以「傷風敗俗」、「敗倫傷教」。階級、身分、社會角色的不同,左右了人們對這類交易的思考與觀感。在正統文獻所彰顯的精英觀點之外,清代刑科檔案則開啟一扇不盡相同的另類視野。本論文旨在以顯微鏡的角度,細緻考究每一樁貨妻糾紛的情節內容,從習俗作法、律例的規範與運作,以及審判記錄的文本性等面向,觀察貨妻交易中各方人等的所思所想,同時檢視小民階層在生存窘境、婚姻、嗣續、榮譽與典賣妻、招夫幫養之間的互動關係。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一) 前言 1
     (二) 視角 4
     (三) 研究回顧 9
      (四) 史料與研究方法………………………………………………………….16
      (五) 論文架構………………………………………………………………….24
     第二章 庶民社會「一妻多夫」的浮現 28
     第一節 以妻為貨? 29
     第二節 浮世 36
      (一) 人口增長……… ……………………………………………………37
      (二) 商品經濟與流動的社會…………………………………………….40
      (三) 性別比率不均……………………………………………………….46
      (四) 貧窮、戰亂、天災人禍…………………………………………….51
     第三節 問題的開始 – 庶民社會的「一妻多夫」 55
      (一) 縱姦/為妻拉皮條………………………………………………….55
      (二) 案件的複雜性……………………………………………….............57
     第三章 走向衝突:當「一妻多夫」衍成紛爭訟案...........................66
     第一節 交易與規範 66
      (一) 法律………………………………………………………………….67
      (二) 賣休之婦的法律位階……………………………………………….79
     第二節 臨界點 – 衝突爆發時 91
      (一) 勒索:交易之風險
     – 以賣妻、「縱姦/資助」關係為例........................................91
      (二) 交易之流動性………………………………………………............107
     第三節 鄰居的耳、目
     ——案件中的親鄰、保甲與知情者………………… …….116
      (一) 通報…………………………………………………………………117
      (二) 驅趕…………………………………………………………………120
      (三) 親誼容隱……………………………………………………………129
      (四) 扳人同謀……………………………………………………………133
     第四章 法律紛爭的案例討論…………………………………………. .139
     第一節 州縣官之眼………………………………………………………. ..139
      (一) 從寬法外、薄責以儆………………………………………………139
      (二) 教化…………………………………………………………………143
      (三) 州縣檔案裡的賣妻/縱姦故事……………………………………148
      (四) 可乘之機……………………………………………………………156
     第二節 陳述者的技藝……………………………………………………... 163
      (一) 訟爭:一樁難解的買休自殺案件…………………………………163
      (二) 州縣官論述裡的快照功能…………………………………………180
     第三節 典賣妻、縱姦、真情與書寫
     ——案件記錄與不同文本的考察…………………………. 192
      (一) 執筆者的情感:小說家與執法者…………………………………193
      (二) 「姦」與「情」之間………………………………………………199
      (三) 文本的細緻、留白與書寫節奏……………………………………213
     第五章 庶民社會「一妻多夫」情況下的男、女……………………..227
     第一節 擺盪在明媒正娶與賣淫之間的「婚姻」………………………...227
      (一) 契約…………………………………………………………………227
      (二) 失語的對話:從老王的「招夫養夫」說起………………………238
      (三) 移動的譜系…………………………………………………………247
     第二節 男性形象:婚姻、嗣續與臉面…………………………………... 254
      (一) 理想中的男性………………………………………………………256
      (二) 暴力、金錢與榮譽:檔案中的小民男性…………………………269
      (三) 「一妻多夫」關係裡的榮譽與貞節………………………………279
     第三節 被交易的女性……………………………………………………... 288
      (一) 女性觀………………………………………………………………289
      (二) 妻子,做為一個行動者……………………………………………305
     第六章 結論…………………………………………………………….. 324
     (一) 性、貧窮與生存………………………………………………………. ..325
     (二) 法律、書寫與情感…………………………………………………….. .331
     (三) 社會階梯上的眾生男女………………………………………………... 334
     徵引書目………………………………………………………………… .342
     (一) 中、日文部分(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342
     (二) 西文部分(依作者姓名英文字母排列)………………………………… 359
     
     附錄一:典、賣妻等相關風俗表……………………………………….366
     附錄二:戴枷之囚……………………………………………………… .370
     附錄三:買休自殺案件………………………………………………… .371
     附錄四:畫報與屍圖格………………………………………………… .375
     附錄五:本文所引刑科檔案與相關事例(按朝年、時間排序)……………….382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15350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典雇妻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買休賣休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性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縱容妻妾與人通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一妻多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刑科題本zh_TW
dc.title (題名) 清代庶民社會「一妻多夫」現象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the phenomenon of "Polyandry" among the common people in qing dynas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日文部分(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史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微縮檔案、未出版之文字史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內閣漢文題本刑科命案類‧婚姻姦情專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縮影資料,北京第一歷史檔案館攝製,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文英館藏中北部地區文書(一)》,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藏文字複印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宗繼增(重編),《讀律一得歌》,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文字資料,清光緖庚寅(16)年(1890)江蘇書局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張心泰,《粵遊小志》,收入:王錫祺(輯),《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48冊》,清光緒丁丑(三)年(1877)至丁酉(十三)年(1887)上海著易堂排印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清代巴縣縣署‧乾隆朝(1736-1795)司法類」,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微縮資料,四川:四川省檔案館,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清代巴縣縣署‧嘉慶朝(1796-1820)司法類」,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微縮資料,四川:四川省檔案館,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湖南省例成案》,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文字資料,據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雲南民商事習慣調查報告》,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文字資料,據辛亥年(1911)重陽滇署抄繕底本印付。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6. 袁守定,《圖民錄四卷》(據清光緖5年[1879]江蘇書局重刊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五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7. 袁枚(著),王英志(主編),《袁枚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8. 高宗(敕撰),《續文獻通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1935]‧據清光緖間浙江刊本縮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9.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11輯》,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0.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室(編),《明清法制史料輯刊‧第1編‧地方公牘類》,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1. 崑岡(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2. 崑岡(等修),《欽定大清會典事例》(據清光緖石印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798-81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3. 崑岡(等撰),《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1976‧據清光緒25年(1899)刻本景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4. 張山雷(著);王錫貞(编校),《沈氏女科輯要箋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据1959年上海科技衛生出版社本為底本編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5. 張五緯,《未能信錄》(據嘉慶18年[1813]北京琉璃廠龍文齋重刻本),收入:楊一凡、徐立志(主編),《歷代判例判牘‧第九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順天府檔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縮影資料,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94-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6. 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7. 張偉仁(主編),《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現存清代內閣大庫原藏明清檔案》,台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出版;聯經印行,1986-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8. 張傳璽(編),《中國歷代契約會編考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9. 張經田(撰),《勵治撮要》(據清鈔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六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0. 曹雪芹、高鶚(原著),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以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為底本校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1. 梁章鉅,《稱謂錄》,北京:中華書局,1996‧序於道光27(1847)、28(18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2. 盛康(輯),《清朝經世文編續編》(據清光緖23年[1897]盛康思補樓刊本影印),收入:《清朝經世文八種匯刊‧第24-45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3. 莊綽,《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涵芬樓本,序於宋高宗紹興3年(11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4. 許淵冲(英譯),姜勝章(編校),《詩經》,長沙:湖南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5. 許維新(著),馮明玠(等校),《許周翰先生稿鈔》,東京:高橋情報,1990‧據日本尊經閣文庫藏明雲間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馮夢龍(修),〔崇禎〕《壽寧縣志》,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縮影資料,據明崇禎10年(1637)刊本攝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6. 連江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連江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7. 陳弘謀(輯),《學仕遺規補編》(據清光緖十九年[1893])振華堂五種遺規排印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四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8. 陳宏謀(輯),《學仕遺規》(清乾隆刊本),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四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9. 陳枚(輯),《憑山閣增輯留青新集》(據山東省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影印),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54-5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0. 陳重業(主編),《折獄龜鑒補譯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據清光緖4年(1874)蘭石齋刻本為底本標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1. 陳盛韶,《問俗錄六卷》(自序於道光6[1826]年),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第10輯‧第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2. 陳壽祺(等纂),〔同治〕《福建通志》,台北:華文書局,1968‧據清同治10年(1871)重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3. 陳繼淹(修),許聞詩(纂),《(察哈爾省)張北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據民國24年(1935)鉛印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4. 陸人龍(著),覃君(点校),《型世言》,北京:中華書局,1993‧以韓國漢城大學奎章閣所藏孤本《型世言》為底本點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5.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1959‧1923年武進陶氏影元刻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戴舒庵(著),《天台治略》,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文字資料,清康熙間(1662-1722)刊承德堂重刷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6. 陶東皋(等增修),姚潤(纂輯),《大清律例增修統纂集成》,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文字資料‧清光緒31年(1905)上海文淵山房發兌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7. 麥高溫(John Macgowan)[著],朱濤(等譯),《中國人生活的明與暗》,北京:時事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8. 勞光泰(纂修),〔道光〕《(湖北省)蒲圻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據清道光16年(1836)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9. 湖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湖北省志‧民俗方言》,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0. 賀長齡、魏源(等編),《清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據光緒12(1886)年思補樓重校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1. 馮夢龍(撰),《古今談概》,收入:《筆記小說大觀‧二十編‧第7冊》,台北:新興書局,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2. 馮夢龍(編著),寧宗一(校注),《喻世明言》,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日本內閣文庫天許齋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3. 馮夢龍(編撰),徐文助(校注),繆天華(校閱),《喻世明言》,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明天許齋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4. 馮夢龍,《醒世恆言》,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5. 馮夢龍,《警世通言》,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以世界文庫本印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已出版之政書、文集、方志、風俗調查、法律文獻、判牘彙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6. 黃六鴻,《福惠全書》,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小畑行簡(1794-1875)訓點之和刻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7. 黃宗羲(編),《明文海》,北京:中華書局,1987‧據北京圖書館藏涵芬樓鈔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8. 楊一凡(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9. 楊一凡(等編),《古代榜文告示彙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0. 楊一凡、徐立志(主編),《歷代判例判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1. 萬維翰(撰),《幕學舉要》(據清光緖18年[1892]浙江書局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四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2. 雷夢麟(撰),懷效鋒、李俊(點校),《讀律瑣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據明嘉靖42年(1563)熊秉元重刊本為底本點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3. 寧德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福建省)寧德市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4. 福建省福安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福安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5. 臺灣慣習硏究會(原著),李榮南(譯編),《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1989,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清實錄‧仁宗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6.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福建省例》,收入:《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第141-142冊》,台北:大通書局,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7. 趙翼(撰),《二十二史箚記》(據史學叢書本排印),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543-3552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8. 趙翼,《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1963]‧據乾隆庚戌(1790)湛貽堂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9. 趙翼,《簷曝雜記》,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89輯‧第886-887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0. 劉明俊(撰),孔貞時(輯),《居官水鏡》(據明萬曆刊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一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1. 歐陽昱(著),恆庵(標點),《見聞瑣錄》,長沙:岳麓書社,1986‧據乙丑(1925)冬「百隋磚斋藏版」標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2. 盤嶠野人(輯),《居官寡過錄六卷》(據青照堂叢書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官箴書集成‧第五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3. 蔣敘倫(等修),蕭朗峰(等纂),〔道光〕《(江西省)興國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據道光4(1824)年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4. 蔡澍(撰),馮立朝(編),《澄江治績續編》(乾隆8年[1743]刻本,名山藏版),收入: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室(編),《明清法制史料輯刊‧第1編‧地方公牘類‧第13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5. 鄭太和(著),《鄭氏規範》(據清曹溶輯陶越增訂六安晁氏排印本影印),收入:《百部叢書集成‧二十四‧學海類編‧第七函》,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不著編人,《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據清光緒戊申34年(1908)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6. 鄭秦、趙雄(主編),《清代“服制”命案:刑科題本檔案選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7. 鄧之誠(輯錄),趙宗復(編),《汪悔翁(士鐸)乙丙日記》,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13輯‧第126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8. 錢泳(輯),《履園叢話二十四卷》,收入:《筆記小說大觀‧二編‧第5冊》,台北:新興書局,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9. 鮑書云(參定),祝慶祺(編次),《刑案匯覽》(附:《續增刑案匯覽》十六卷、《新增刑案匯覽》十六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據光緖12年(1886)上海圖書集成局仿袖珍板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0. 戴兆佳(撰),《天台治略》(據清活字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四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1. 戴舒菴,《(浙江省)天台治略》,台北:成文出版社,1987‧康熙60年(1721)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2.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著),陳金田(譯),《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台灣私法》,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3. 薛允升(著),黃靜嘉(編校),《讀例存疑‧重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4. 薛允升(撰),懷效鋒、李鳴(點校),《唐明律合編》,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據民國11年(1922)徐世昌耕堂刊印本為底本點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5. 薛允升(鑒定),吳潮、何錫儼(彙纂),《刑案匯覽續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據美國哈佛大學藏清光緖26年(1900)成都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中川忠英(編著),方克、孫玄齡(譯),《清俗紀聞》,北京:中華書局,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6. 謝必鏗(修),李炳靈(纂),《光緖墊江縣志》(據清光緖26年[1900]刻本影印),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四川府縣志輯‧47》,成都:巴蜀書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7. 藍鼎元,《女學‧自序》,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1輯‧第410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8. 魏際瑞(撰),《魏際瑞告示》(清康熙刊四此堂稿本),收入:楊一凡(等編),《古代榜文告示彙存‧第三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9. 懷效鋒(點校),《大明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據萬曆7年(1579)張鹵校刊《皇明制書》中所收《大明律》為底本點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0. 襟霞閣(主編),《清代名吏判牘七種彙編》,臺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1. 蘇茂相(輯),郭萬春(註),《新鐫官板律例臨民寶鏡所載審語》(明金閶振業堂刻本),收入:楊一凡(等主編),《歷代判例判牘‧第四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2. 蘭陵笑笑生(著)、王汝梅(等)點校,《張竹坡批評金瓶梅》,濟南:齊鲁書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3. 顧炎武(著),華忱之(點校),《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4.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台北:廣文書局,1979‧敷文閣聚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二手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校印);黃彰健(校勘),《明實錄‧穆宗實錄》,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62‧據國立北平圖書館紅格抄本微捲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丹尼‧卡瓦拉羅(Dani Cavallaro)[著],張衛東(等譯),《文化理論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仁井田陞(著),余萬居、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中國的農村家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仁井田陞,《中國の農村家族》,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會,19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天野元之助,《支那農村雜記》,東京:生活社,19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孔復禮(Philip Kuhn)[撰],陳兼、劉昶(譯),《叫魂: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慌》,台北:時英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王治河(主編),《後現代主義辭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王國斌(著),李伯重(等譯),《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王潔卿,《中國婚姻——婚俗、婚禮與婚律》,台北:三民書局總經銷,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王躍生,《十八世紀中國婚姻家庭——建立在1781-1791年個案基礎上的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檔案系中國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編),《康雍乾時期城鄉人民反抗斗爭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可兒弘明(著),《近代中国の苦力と「豬花」》,東京都:岩波書店,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可兒弘明(著),孫國群、趙宗頗(譯),《「豬花」——被販賣海外的婦女》,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李孝愷(譯),《婦人王氏之死》,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宋偉航(譯),《實作理論綱要》,台北:麥田出版,城邦發行,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白凱(Kathryn Bernhardt)[著],《中國的婦女與財產,960-1949》,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白馥蘭(Francesca Bray)[著],江湄(等譯),《技術與性別:晚期帝制中國的權力經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蔣梓驊(譯),《實踐感》,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男性統治》,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伊莎白.柯鲁克,大衛.柯鲁克(著),龔厚軍(譯),《十里店(一):中國一個村莊的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安.沃特納(Ann Waltner)[著],曹南來(譯),《煙火接續:明清的收繼與親族關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收藏整理,《徽州千年契約文書‧宋元明編》,石家莊市:花山文藝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安克強(Christian Henriot)[著],袁燮銘(等譯),《上海妓女:19-20世紀中國的賣淫與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牟斯(Marcel Mauss)[著],汪珍宜、何翠萍(譯),《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艾馬克(Mark A. Allee)[著],王興安(譯),《十九世紀的北部臺灣: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台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艾梅蘭(Maram Epstein) [著],羅琳(譯),《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说中的正統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艾達.普樂特(Ida Pruitt) [著],廖中和、張鳳珠(譯),《漢家女》,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何炳棣(著),葛劍雄(譯),《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吳存存(著),《明清社會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李中清、王丰(著),陳衛(等譯),《人類的四分之一:馬爾薩斯的神話與中國的現實(1700-2000)》,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李文治、江太新(著),《中國宗法宗族制和族田義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李申(著),《《金瓶梅》方言俗語匯釋》,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第13冊》,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李景漢、喬啟明、毛澤東(著),佐々木衛(編‧解說),南裕子(訳),《中國の家庭‧鄉村‧階級》,東京都:文化書房博文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步德茂(Thomas M. Buoye)[著],張世明(等譯),《過失殺人、市場與道德經濟:18世紀中國財產權的暴力糾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汪世榮(著),《中國古代判例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汪世榮(著),《中國古代判詞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那思陸,《清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周密,《中國刑法史》,北京:群眾出版社,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姚朋(等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楊豫(等譯),《歐洲近代早期的大眾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著),《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槪述》,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江政寬(譯),《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拉姆遜(Herbert Day Lamson)[著],前島豊(訳),《支那社會病理學:生活、保健、家族の諸問題に關する研究用資料書》,東京:生活社,19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林‧亨特(Lynn Hunt)[編],江政寬(譯),《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林耀華(著),宋和(譯),《金翅:傳統中國家庭的社會化過程》,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武樹臣(主編),《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阿風,《明清時代婦女的地位與權利:以明清契約文書、訴訟檔案為中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恰雅諾夫(A. V. Chayanov)[著],蕭正洪(譯),《農民經濟組織》,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洪麗完(編著),《台灣社會生活文書專輯》,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珀金斯(Perkins, Dwight) [著],宋海文(等譯),《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娜塔莉.澤蒙.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著],楊逸鴻(譯),《檔案中的虛構:十六世紀法國司法檔案中的赦罪故事及故事的敘述者》,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中國農村慣行調查刊行會(編),《中國農村慣行調查》,東京都:岩波書店,1952-19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徐中約(著),計秋楓(等譯),《中國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祝瑞開(主編),《中國婚姻家庭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秦兆雄,《中國湖北農村の家族‧宗族‧婚姻》,東京都:風響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秦國經(著),《明清檔案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馬克夢(Keith McMahon)[著],王維東(等譯),《吝嗇鬼、潑婦、一夫多妻者:十八世紀中國小說中的性與男女關係》,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馬賽爾‧牟斯(Marcel Mauss)[著],汲喆(譯),《禮物:古代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理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高夫曼(Erving Goffman)[著],徐江敏、李姚軍(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高沅月,《清代刑名幕友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高彥頤(Dorothy Ko)[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高道蘊(Karen Turner)[等編],《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文海(著),《自歷言》(據清光緖18年[1892]排印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六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曼素恩(Susan Mann)[著],定宜庄(等譯),《綴珍錄:十八世紀及其前後的中國婦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曼素恩(Susan Mann)[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台北:左岸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康正果,《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康奈爾(R. W. Connell)[著],柳莉(等譯),《男性氣質》,北京:社会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張世明(等主編),《世界學者論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張晉藩,《清代民法綜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張國剛、余新忠(主編),《新近海外中國社會史論文選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 梁治平,《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 郭成偉、關志國(著),《清代官箴理念對州縣司法的影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方汝浩(編),石弘、吳強(校點),《東度記》,成都:巴蜀書社,1993‧據明崇禎間(1628-1644)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0. 郭松義,《倫理與生活:清代的婚姻關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1. 郭松義、定宜庄(著),《清代民間婚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2. 陳建守(主編),戴麗娟、謝柏暉(等譯),《史家的誕生:探訪西方史學殿堂的十扇窗》,台北:時英出版社,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3. 陳鵬,《中國婚姻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4. 陳寶良,《中國流氓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5.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19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6. 眭鴻明,《清末民初民商事習慣調查之硏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7. 傅利曼(Maurice Freedman)[著],郭振羽(等譯),《新加坡華人的家庭與婚姻》,台北:正中書局,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8. 喬伊絲.艾坡比(Joyce Appleby),琳.亨特(Lynn Hunt),瑪格麗特.傑考(Margaret Jacob)[著];薛絢(譯),《歷史的真相》,台北:正中書局,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9. 彭慕蘭(著),史建云(譯),《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方齡貴(校注),《通制條格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1930]‧據明初墨格寫本殘卷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0. 曾小萍(Madeleine Zelin) [著],董建中(譯),《州縣官的銀兩:18世纪中國的合理化財政改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1. 湯淺幸孫,《中國倫理思想の研究》,東京都:同朋舎,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2. 湯瑪斯‧哈代(Thomas Hardy)[原著],吳奚真(譯),《嘉德橋市長》,台北:大地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3. 滋賀秀三(等著),王亞新、梁治平(編),《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4. 滋賀秀三(著),張建國(等譯),《中國家族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5. 滋賀秀三,《清代中囯の法と裁判》,東京都:創文社,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6. 費成康(主編),《中國的家法族規》,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7. 費孝通,《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香港:中華書局,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8. 費孝通,《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1[19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9. 費俠莉(Charlotte Furth)[等著],熊秉真(編),賈士蘅、陳元朋(譯),《讓證據說話‧對話篇》,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王又槐,《辦案要略一卷》(光緒18年[1892]浙江書局刊本),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四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0. 黃宗智(Philip C. C. Huang)[著],《民事審判與民間調解:清代的表達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1. 黃宗智,《民事審判與民間調解:清代的表達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2. 黃宗智,《法典、習俗與司法實踐:清代與民國的比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3. 黃宗智,《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4. 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5.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6. 愛德華‧湯普森(Edward P. Thompson)[著],沈漢、王加丰(譯),《共有的習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7. 楊國楨(著),《明清土地契约文書硏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8. 楊懋春(著),張雄(等譯),《一個中國村莊:山東台頭》,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9. 經君健,《清代社會的賤民等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王先謙(撰),《東華錄》(據清光緖10年[1884]長沙王氏刻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第37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0. 葉麗婭,《典妻史》,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1. 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2.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3. 熊秉真(編),《讓證據說話‧中國篇》,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4. 熊秉真、余安邦(合編),《情欲明清:遂欲篇》,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5. 熊秉真、呂妙芬(主編),《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6. 熊秉真、張壽安(合編),《情欲明清:達情篇》,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7. 瑪麗亞・露西婭・帕拉蕾絲-伯克(Maria Lúcia Pallares -Burke)[编],彭剛(譯),《新史學:自白與對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8. 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編),《增修辭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9. 趙岡、陳鍾毅(著),《中國土地制度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王穎(等修),何戴仁(等纂),〔同治〕《(江西省)雩都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據清同治13年(1874)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0. 趙岡、陳鍾毅(著),《中國歷史上的勞動力市場》,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1. 趙鳳喈,《中國婦女在法律上之地位》,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2. 劉翠溶,《明清時期家族人口與社會經濟變遷》,南港: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3. 劉靜貞,《不舉子:宋人的生育問題》,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4. 德克‧布迪(Derk Bodde),克拉倫斯‧莫里斯(Clarence Morris)[著];朱勇(譯),《中華帝國的法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5. 衛三畏(Well S. Williams)[著],陳俱(譯),《中國總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6. 鄭秦,《清代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7. 閻云祥(著),龔小夏(譯),《私人生活的變革:一個中國村莊裡的愛情、家庭與親密關係,1949-1999》,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8. 戴逸(主編),《簡明清史‧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9. 戴逸(主編),《簡明清史‧第二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司法行政部(編著),《中國民商事習慣調查報告錄》,台北:進學書局,19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0. 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譯),《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1.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里仁出版社,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2. 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著],除建青(譯),《十八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3. 羅淑(著),《生人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新文學碑林第6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4. 嚴明,《中國名妓藝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Emily M. Ahern(著),王長華(譯),〈「不潔」的中國婦女:經血與產後排泄物的威力與禁忌〉,《思與言》,19.5(1982): 75-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Ewa Domańskar(訪錄),潘宗億(譯),〈近代西方史學發展的趨勢‧依格斯訪談錄〉,《當代》,163(台北,2001.03): 14-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Ewa Domańskar(訪錄),蔣竹山(譯),〈歷史書寫的新視野‧彼得‧伯克訪談錄〉,《當代》,163(2001.03): 28-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H. и. 佳普金娜(著),楊麗娜(譯),〈家庭與傳統中國的社會監督問題〉,收入:張國剛、余新忠(主編),《新近海外中國社會史論文選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1-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硃批奏摺選輯》,收入:《台灣文獻叢刊‧第300種》,臺北:臺灣銀行,1972‧據「雍正硃批諭旨」選錄有關臺灣之奏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マシュー‧H‧ソマー(撰),寺田浩明(訳),〈晚期帝制中国法における売春——一八世紀における身份パフォーマンスからの離脫〉,《中国—社會と文化》,12(東京都,1997): 294-3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大木康,〈明末における白話小說の作者と讀者について—磯部彰氏の所說に寄せて〉,《明代史研究》,12(東京都,1984): 1-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大木康,〈馮夢龍「三言」の編纂意圖について(續) —“真情”より見た一側面—〉,收入:伊藤潄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囯学論集刊行委員会(編),《伊藤漱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國學論集》(東京市:汲古書院,1986),627-6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小川陽一,〈姦通はなぜ罪惡か——三言二拍のばあい——〉,《集刊東洋學》,29(仙台市,1973): 132-1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小熊誠,〈漢人家族における連續の一契機としての招婿婚——台灣における“兩姓一家”をめぐる諸問題——〉,《沖繩國際大學文學部紀要‧社會學科篇》,14.2(沖繩,1987): 49-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川島郁夫,〈『金瓶梅』における〈淫〉——〈個〉なる人々の運命——〉,收入:伊藤潄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囯学論集刊行委員会(編),《伊藤漱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國學論集》,591-6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中原健二,〈夫と妻のあいだ——宋代文人の場合〉,收入:荒井健(編),《中華文人の生活》(東京都:平凡社,1994),242-2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中原健二,〈詩人と妻——中唐士大夫意識の一斷面〉,《中國文學報》,47(京都市,1993): 64-1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仁井田陞,〈支那近世の戲曲小說に見えたる私法〉,收入:福島正夫(等編),《中國の傳統と革命‧仁井田陞集》(東京:平凡社,1974),94-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仁井田陞,〈明清時代の人賣及人質文書の研究(一)〉,《史學雜誌》,46.4(東京都,1935.04): 479-5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台灣私法人事編‧第四冊》,收入:《台灣文獻叢刊‧第117種》,台北:台灣銀行發行,1961[1910-19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仁井田陞,〈明清時代の人賣及人質文書の研究(二)〉,《史學雜誌》,46.5(東京都,1935.05): 598-6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今崛誠二,〈清代の人賣文書と家族制度〉,收入:小尾博士退休記念論文集編集委員会(編),《小尾博士退休記念中國文學論集》(東京都:第一学習社,1976),703-7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夫馬進(著),鄭民欽(譯),〈訟師秘本《蕭曹遺筆》的出現〉,收入:楊一凡、寺田浩明(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丙編‧第四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460-4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牛志平,〈唐代妒婦述論〉,收入: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55-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王振忠,〈一個徽州山村社會的生活世界:新近發現的”歙縣里東山羅氏文書”研究〉,收入:張國剛(主編),《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2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132-1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包亞明(譯),〈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收入:包亞明(主編),《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9-2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田井輝雄,〈雞肋集〉,收入:林川夫(主編),《民俗台灣‧第4輯》(台北:武陵出版社,1990),212-2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田井輝雄,〈雞肋集續〉,收入:林川夫(主編),《民俗台灣‧第6輯》(台北:武陵出版社,1990),30-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白德瑞(Bradly W. Reed)[著],趙晗(譯),〈“非法”的官僚〉,收入: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43-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白馥蘭(Francesca Bray)[著],費絲言(譯),〈邁向批判的非西方科技史〉,收入:卜正民(Timothy Brook),格力高利‧布魯(Gregory Blue)[主編],古偉瀛(等譯),《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漢學知識的系譜學》(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195-2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四川大學歷史系、四川省檔案館(主編),《清代乾嘉道巴縣檔案選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石樹賢,〈東北農村的“拉幫套”——一妻多夫制的殘餘現象〉,收入:古今掌故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古今掌故‧第三輯》(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1988),195-2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合山究,〈明清時代における情死とその文學〉,收入:伊藤潄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囯学論集刊行委員会(編),《伊藤漱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國學論集》(東京市:汲古書院,1986),417-4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寺田浩明(Hiroaki TERADA)[演講],陳婉妤(譯),〈清代州縣檔案中的命案處理實態——從「巴縣檔案(同治)」命案部分談起〉,《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6.2(台北,2009.12): 247-2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寺田浩明(著),王亞新(譯),〈權利與冤抑:清代聽訟和民眾的民事法秩序〉,收入:滋賀秀三(等著),王亞新、梁治平(編),《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91-2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寺田浩明(著),鄭芙蓉(等譯),〈中國契約史與西方契約史:契約概念比較史的重新探討〉,收入:謝暉、陳金釗(編),《民間法‧第4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11-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寺田浩明(著),魏敏(譯),〈「非規則型法」之概念——以清代中國法為素材〉,《法制史硏究:中國法制史學會會刊》,12(2007.12): 81-1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寺田隆信(撰),南炳文(譯),〈關於雍正帝的除豁賤民令〉,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六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487-5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艾仁民(Christopher Isett)[著],傅強(譯),〈清代東北地區的非法土地買賣:民間習俗與司法實踐〉,收入: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40-1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西英昭,〈『民商事習慣調查報告錄』成立過程の再考察——基礎情報の整理と紹介——〉,《中國—社會と文化》,16(2001): 274-2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李文治,〈論清代鴉片戰爭前地價和購買年〉,《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廈門,1989): 1-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四川省檔案館(編),《清代巴縣檔案匯編‧乾隆卷》,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李玉珍,〈「中國婦女史研究的新方向」國際會議〉,《科學發展》,29:10(台北,2001.10): 763-7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李孝悌,〈袁枚與十八世紀中國傳統中的自由〉,收入:劉青峰、岑國良(編),《自由主義與中國近代傳統——「中國近現代思想的演變」研討會論文集(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103-1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李桂鳳,〈招養夫婚:一種奇特的婚俗文化〉,《文化學刊》,2007年第2期:143-1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李衡眉,〈買賣婚說駁議〉,收入:氏著,《中國古代婚姻史論集》(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70-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步德茂(Thomas Buoye)[著],王曉鷗(譯),〈孝子重罪:論儒家思想與大清戒律〉,收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與歷史硏究論文集:慶祝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成立80週年》(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791-8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步德茂(Thomas Byoue)[撰],郭威廷(譯),〈18世紀山東的殺害親人案件:貧窮、絕望與訟案審理中的政治操作〉,收入:邱澎生、陳熙遠(編),《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255-2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步德茂(Thomas M. Buoye)[著],〈附錄一‧命案報告:刑科題本〉,收入:步德茂(Thomas M. Buoye)[著],張世明(等譯),《過失殺人、市場與道德經濟:18世紀中國財產權的暴力糾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235-2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步德茂(Thomas M. Buoye)[著],邱澎生(譯),〈附錄二‧司法檔案以及清代中國的法律、經濟與社會研究〉,收入:步德茂(Thomas M. Buoye)[著],張世明(等譯),《過失殺人、市場與道德經濟:18世紀中國財產權的暴力糾紛》,273-3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步德茂(Thomas M. Buoye)[撰],陳兆肆(譯),〈頓起殺機:18世紀清朝刑科題本中所反映的官僚制及仁治思想〉,收入:張世明(等主編),《世界學者論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69-2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岸本美緒(著),鄭民欽(譯),〈明清時代的「找價回贖」問題〉,收入:楊一凡、寺田浩明(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丙編‧第四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423-4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四部刊要編校委員會(編校),《十三經標準讀本‧第三冊‧禮記》,台北:世界書局,1953‧據景刊唐石經本縮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岸本美緒(撰),李季樺(譯),〈妻可賣否?——明清時代的賣妻、典妻習俗——〉,收入:陳秋坤、洪麗完(編),《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2001,225-2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岸本美緒,〈妻を売ってはいけないか?明清時代の売妻.典妻慣行〉,《中国史学》,8(東京都,1998.12): 177-2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岸本美緒,〈明代的應考資格和身分感覺〉,收入: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第一冊》(台北:政大歷史學系等出版,2008),257-2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岸本美緒,〈明清時代における「找価回贖」問題〉,《中国—社會と文化》,12(1997): 263-2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岸本美緒,〈明清時代の身分感覺〉,收入:明清時代史の基本問題編集委員會、森正夫(等編),《明清時代史の基本問題》(東京都:汲古書院,1997),403-4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岸本美緒,〈清代における「賤」の観念——冒捐冒考問題を中心に——〉,《東京文化研究所紀要》,144(東京都,2003): 81-1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林麗月,〈風俗與罪愆:明代的溺女記敘及其文化意涵〉,收入:游鑑明(主編),《無聲之聲(I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1-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武文,〈招“夫”養夫的調查與研究〉,《民俗研究》,1993年第2期:40-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武雅士(Arthur P. Wolf)[著],張珣(譯),〈神、鬼和祖先〉,《思與言》,35.3(台北,1997.09): 233-2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初春英,〈淺析宋代的賣女及賣妻現象〉,《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6.2(湖南,2002.06): 67-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永城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永城縣志》,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金耀基,〈「面」、「恥」與中國人行為之分析〉,收入:氏著,《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41-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俞江,〈清末《安徽省民事習慣調查錄》讀後〉,《法制史硏究:中國法制史學會會刊》,3(台北,2002): 275-2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春楊,〈民事習慣及其法律意義——以清末民初民商事習慣調查為中心〉,《法律文化研究》,2(北京,2006): 123-1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柯麗德(Katherine Carlitz)[撰],楊士虎(等譯),〈欲望、危險、身體:中國明末女德故事〉,收入:李小江(等編),《性別與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94),157-1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胡中生,〈賣身婚書與明清徽州下層社會的婚配和人口問題〉,收入:明清人口婚姻家族史論編寫組(編),《明清人口婚姻家族史論:陳捷先教授、馮爾康教授古稀紀念論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1-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胡旭晟,〈20世紀前期中國之民商事習慣調查及其意義(代序)〉,收入:前南京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編),胡旭晟(等點校),《民事習慣調查報告錄》(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1-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胡宗綺(Jennifer Neighbors)[撰],李寒水(譯),〈過失殺人:劃分犯罪意圖的譜系〉,收入: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64-1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唐澤靖彥(Yasuhiko Karasawa),〈清代中国の地方裁判文書〉,《歷史と地裡》,636(東京都,2010.08): 26-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唐澤靖彥(Yasuhiko Karasawa)[撰],牛杰(譯),〈清代的訴狀及其制作者〉,《北大法律評論》,10.1(2009): 25-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唐澤靖彥(Yasuhiko Karasawa),〈帝政後期中国における話しことばの効用(1)——官話の社会的役割〉,《中国哲学硏究》,10(東京都,1996): 105-1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田藝蘅(撰),朱碧蓮(点校),《留靑日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以萬曆己酉(1609)重刻本為底本點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唐澤靖彥(著),尤陳俊(譯),〈從口供到成文記錄:以清代案件為例〉,收入: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80-1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唐澤靖彥,〈清代における訴狀とその作成者〉,《中国—社會と文化》,13(1998): 306-3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唐澤靖彥,〈清代告訴狀のナラティヴ——歷史學におけるテクスト分析〉,《中国—社會と文化》,16(2001): 2-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 唐澤靖彥,〈話すことと書くことのはざまで——清代裁判文書における供述書のテクスト性——〉,《中国—社會と文化》,10(1995): 212-2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 秦兆雄,〈宗族の規範と個人の選擇:中國湖北省農村の招贅婚の事例から〉,《民族學研究》,68: 4(東京,2004.03),511-5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0. 高橋真,〈台灣風俗〉,《台灣時報》,10.74(台北,1904.11.20): 357-3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1. 張孟珠,〈婚姻與買賣之間:清代社會典、賣妻等相關風俗初探〉,收入: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第一冊》(台北:政大歷史學系等出版,2008),325-3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2. 張偉仁,〈歷史語言研究所現存清代內閣大庫原藏之明清檔案〉,《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0期(台北,1996.06): 335-3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3. 張富美,〈清代典買田宅律令之演變與台灣不動產交易的找價問題〉,收入:陳秋坤、許雪姬(主編),《台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台北:中央硏究院台灣史田野硏究室,1992),17-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4. 理查德‧馮‧格蘭(Richard Von Glahn)[著],〈財富的法術:江南社會史上的五通神〉,收入:韋思諦(Stephen C. Averill)[編],陳仲丹(譯),《中國大眾宗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143-1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多賀秋五郎(著),《宗譜の研究‧資料篇》,東京都:東洋文庫,19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5. 陳平原,〈以圖像為中心——關於《點石齋畫報》〉,《二十一世紀》,59(香港,2000.06): 90-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6. 陳其南,〈房與傳統中國家族制度:兼論西方人類學的中國家族研究〉,《漢學研究》,3: 1(台北,1985.06),127-1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7. 單士魁,〈清代題本制度考略〉,收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論文選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97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8. 彭慕蘭(Kenneth L. Pomeranz)[著],王文生(譯),〈體面經濟:中華帝國晚期的農村收入、非穩定性與性別規範〉,《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4(台北,2006.12): 205-2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9. 滋賀秀三(撰),王亞新(譯),〈中國法文化的考察——以訴訟的形態為素材〉,收入:滋賀秀三(等著),王亞新、梁治平(編),《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0. 馮爾康,〈清代的婚姻制度及婦女的社會地位述論〉,《清史研究集‧第五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1986),305-3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1. 黃宗智(著),文一郡(譯),〈國家與社會之間的第三領域〉,收入:哈貝瑪斯(等著),《社會主義 : 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71-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2. 葛希芝(Hill Gates)[撰],劉志偉(等譯),〈中國的二重生產方式〉,收入:葉顯恩(編),《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2),412-4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3. 漢斯—赫伯特‧克格勒(Hans-Herbert Kögler)[著],〈解釋學、現象學與哲學人類學〉,收入:吉拉德.德朗蒂(Gerard Delanty)[編];李康(譯),《當代歐洲社会理論指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53-2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4. 蓋爾‧盧賓(Gayle Rubin)[撰],王政(譯),〈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經濟學”初探〉,收入:王政(等主編),《社會性別研究選譯》(北京:三聯書店,1998),21-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朱用純,《朱子治家格言》,收入:〔清〕陳宏謀(輯),《五種遺規‧養正遺規‧卷下》,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據通行本校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5. 劉錚雲,〈也是歷史——清雍乾年間四個女人的故事〉,《當代》,124(台北,1997.12):106-1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6. 劉錚雲,〈口供中的故事〉,《古今論衡》,3(台北,1999): 33-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7. 劉錚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內閣大庫檔案中的疾病與醫療史料〉,《古今論衡》,4(台北,2000.06): 124-1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8. 劉錚雲,〈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中的生活史資料〉,《近代中國》,139(台北,2000.10): 52-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9. 歐中坦(Jonathan K. Ocko)[撰],謝鵬程[譯],〈千方百計上京城:清朝的京控〉,收入:高道蘊(Karen Turner)[等編],《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472-5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0. 衛周安(Joanna Waley-Cohen)[撰],張少瑜(譯),〈清代中期法律文化中的政治和超自然現象〉,收入:高道蘊(Karen Turner)[等編],《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391-4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1. 鄭洪範,〈浙江溫屬農民生活拾零〉,《東方雜誌》,32: 22(上海,1935.11): 102-1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2. 鄭秦,〈十八世紀中國親屬法的基本概念(代前言)〉,收入:鄭秦、趙雄(主編),《清代“服制”命案:刑科題本檔案選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1-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3. 鄧經武,〈30年代中國文學本土區域化的個案研究——《生人妻》與《為奴隸的母親》之比較〉,《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板》,2000年第1期:70-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4. 鞏濤(Jerome Bourgon)[撰],徐悅紅、劉雅玲(譯),〈“求生”——論中華帝國晚期的“司法欺詐”〉,《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4(呼和浩特,2009.07): 38-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羊朱翁(編),《秘本札記小說‧耳郵》,收入:《零玉碎金集刊‧第77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5. 鞏濤(Jerome Bourgon)[撰],鄧建鵬(譯),〈失禮的對話:清代的法律和習慣並未融匯成民法〉,《北大法律評論》,10.1(2009): 89-1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6. 賴惠敏,〈法律與社會:論清代的犯姦案〉,收入:邱澎生、陳熙遠(編),《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175-2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7. 賴惠敏,〈從檔案看性別:清代法律中的婦女〉,收入:李貞德(主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册》(台北:中央硏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377-4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8. 賴惠敏,〈檔案介紹:清代〈內閣題本刑科婚姻命案類〉〉,《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7(台北,1999.08): 163-1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9. 閻天靈,〈清代民國時期移民山區的“招夫養夫”婚俗試探〉,《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6:3(2006.05):151-1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0. 閻雲翔,〈傳統中國社會的叔嫂收繼婚:兼及家與族的關係〉,《九州學刊》5.1(香港,1992.07): 91-1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1. 戴真蘭(Janet M. Theiss)[撰],袁瑜琤(譯),〈解讀“悍婦”:十八世紀刑事案件中的婚姻暴力描述及對男性修養的批判〉,收入:張世明(等主編),《世界學者論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400-4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2. 羅伊‧克拉瑪(Lloyd S. Kramer),〈文學、批評與歷史想像:懷特與拉卡頗的文學挑戰〉,收入:林‧亨特(Lynn Hunt)[編],江政寬(譯),《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2002),147-1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3. 羅溥洛(Paul Ropp)[撰],梁其姿(譯),〈明清婦女研究:評介最近有關之英文著作〉,《新史學》,2.4(台北,1991.12): 77-1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4. 蘇成捷(Matthew H. Sommer)[撰],李霞(譯),〈性工作:作為生存策略的清代一妻多夫現象〉,收入: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11-1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余自強,《治譜十卷》(據明崇禎12年[1639]呈祥館重刊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二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5. 蘇成捷(Matthew H. Sommer)[撰],林文凱(譯),〈清代縣衙的賣妻案件審判:以272件巴縣、南部與寶坻縣案子為例證〉,收入:邱澎生、陳熙遠(編),《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345-3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6. 蘇曉康,〈売買婚契約と妻の質入れ〉,收入:秋山洋子(編訳),《中國女性——家‧仕事‧性》(東京都:東方書店,1991),241-2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7. 顧震,〈袁枚判牘論析〉,《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2006.12): 160-1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阿風,《明清時代における婦女の地位と権利——明清契約文書と訴訟档案を中心として》,京都市:京都大學博士論文,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網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人民日報(web版)」:http://pnews.ascc.sinica.edu.tw:918/WEB/index2.html 擷取時間:2009.07.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人名權威——明清人物傳記資料查詢」: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ttsweb/html_name/search.php 擷取時間:2010.06.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檔案工作室」: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index.htm 擷取時間:2010.10.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余修鳳(纂修),〔光緒〕《(陝西省)定遠廳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據清光緒5年(1879)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內閣大庫檔案」: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km2/index.html 擷取時間:2011.01.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日治時期台灣戶籍資料庫(1906-1945)」,使用申請,詳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demography.sinica.edu.tw/nuke/modules.php?name=Downloads&d_op=viewdownload&cid=1 擷取時間:2011.03.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王一樵,〈檔案中的庶民故事:刑大與狐仙〉,擷取自:「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http://digitalarchives.tw/collection_detail.jsp?ShowPage=14&exhibition_id=821 擷取時間:2010.09.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台灣中央研究院圖書館館藏目錄」:http://las.sinica.edu.tw/se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佚名(輯),《比照案件》(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圖書館藏抄本),收入:楊一凡、徐立志(主編),《歷代判例判牘‧第八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吳友如(等編),《點石齋畫報》,香港:廣興貿易公司,出版年不詳(創刊於光緒10年[18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吳敬梓,《儒林外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以臥閑草堂刻本為底本校印,序於乾隆元年(17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吳壇(撰),馬建石、楊育裳(主編),《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北京: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1992‧光緒12年(1886)刊刻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呂坤,《新吾呂先生實政錄》(據明末影鈔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一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呂得勝(近溪),《女小兒語》,收入:〔清〕陳宏謀(輯),《五種遺規‧教女遺規‧卷中》,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據通行本校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呂肅高(修),張雄圖(纂),〔乾隆〕《(湖南省)長沙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乾隆12年(1747)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宋大章(等修),周存培(等纂),〔民國〕《(河北省)涿縣志十八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據民國25年(1936)鉛印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宋慈(撰),《宋提刑洗冤集錄五卷》(據元刻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法家類‧第97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宋濂(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元史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李東陽(等纂),申時行(等重修),《大明會典》,台北:東南書報社,1964‧據萬曆15年(1587)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李時珍,《本草綱目五十二卷》,台北:鼎文書局,19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李清(撰),《折獄新語》,收入:楊一凡、徐立志(主編),《歷代判例判牘‧第四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李漁(著),王翼奇(點校),《無聲戲》,收入:《李漁全集‧第八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李漁(著);陳慶惠(點校),《資治新書‧二集》,收入:《李漁全集‧第十七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序於康熙6年(16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李漁,《資治新書‧初集》,收入:《李漁全集‧第十六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序於康熙2(166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李鑑堂,《俗語考原》,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據民國26年(1936)序刊鉛印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杜家驥(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沈之奇(撰),懷效鋒(等點校),《大清律輯註》,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清康熙54(1715)年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遺書(甲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沈家本,《寄簃文存八卷》,收入: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叢書集成三編‧文學類‧第61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據沈寄簃先生遺書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汪天錫(輯),《官箴集要》(明嘉靖14年[1535]刊本),收入:《官箴書集成‧第一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汪輝祖(撰),《學治臆說》,北京:中華書局,1985‧自序於乾隆58(17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汪輝祖,《佐治藥言》,收入:氏著,《汪龍莊遺書》,台北: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0‧據清光緖15(1889)年江蘇局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汪輝祖,《雙節堂庸訓》,收入:氏著,《汪龍莊遺書》,台北: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0‧據清光緖15(1889)年江蘇局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汪輝祖,《續佐治藥言》,收入:氏著,《汪龍莊遺書》,台北: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0‧據清光緖15(1889)年江蘇局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官箴書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官箴書集成》,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抱甕老人(撰輯);世界書局編輯部(編校),《足本今古奇觀》,收入:《增訂中國學術名著‧第一輯‧中國通俗小說名著‧第一集‧第17冊》,台北:世界書局,19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明恩溥(Arthur H. Smith)[著],午晴、唐軍(譯),《中國鄉村生活》,北京:時事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明神宗(敕撰),《大明律集解附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0‧據明萬曆間浙江官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明神宗(敕撰),《明實錄附錄‧明穆宗寶訓》,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據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明萬曆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武占坤(主編),《中華風土諺志》,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金福增(等修),熊其英(等纂),〔光緒〕《吳江縣續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據清光緖5年(1879)刻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俞正燮(著),《癸巳類稿》,收入:《讀書箚記叢刊‧第一集‧第4冊》,台北:世界書局,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俞萬春,《蕩寇志》,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以咸豐3年(1853)徐佩珂南京刻本為底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前南京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編),胡旭晟(等點校),《民事習慣調查報告錄》,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姚雨薌(原纂) ; 胡仰山(增輯),《大清律例會通新纂》,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22輯‧第211-220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建甌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建甌縣志》,北京:中華書局,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律例館(編),《大清律例彙輯便覽》,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據清光緖29年(1903)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 律例館(輯),《律例館校正洗冤錄四卷》(據上海圖書館藏清乾隆刻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法家類‧第97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 施沛生(編),《中國民事習慣大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序於民國12年(19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0. 施耐庵(著),《水滸傳一百二十回新校本》,台北:小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1. 約翰‧斯塔德(John L. Stoddard)[著],李濤(譯),《1897年的中國》,濟南市: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2. 約‧羅伯茨(J. A. G. Roberts)[編著],蔣重躍(等譯),《十九世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3. 郎瑛(撰),《七修類稿》(以明嘉靖福建建安書坊刻本校‧清乾隆40年[1775]耕煙草堂刻本),收入:楊家駱(主編),《讀書劄記叢刊‧第2集》,台北:世界書局,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4. 香溪漁隱(撰),《鳳城品花記》,收入:張次谿(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海:上海書店,1996‧據北平邃雅齋書店1934年版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5. 凌濛初(撰),《二刻拍案驚奇》,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6. 凌濛初(撰),《拍案驚奇》,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7. 凌燽,《西江視臬紀事四卷‧續補一卷》(據清乾隆8年[1743]劍山書屋刻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88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8. 唐順之,《荊川集》(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6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9. 徐文弼(撰),《吏治懸鏡》,台北:廣文書局,1976‧據清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0. 徐述夔(著),筆煉閣(编述),蕭欣橋(校點),《五色石》,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1.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2003[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2. 徐棟(輯),《牧令書》,南京: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據清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3. 浙江民俗學會(編),《浙江風俗簡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4. 祝慶祺(等編),《刑案匯覽‧三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5. 笑笑生,《金瓶梅》,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