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商業銀行的分行經營管理策略與績效-商業銀行全功能分行、消金分行的經營比較分析
Branch operation strategy &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A Comparison of full-function branches & consuming-oriented branches
作者 楊文賓
Yang, Wen Pin
貢獻者 呂桔誠<br>江永裕
楊文賓
Yang, Wen Pin
關鍵詞 分行經營管理策略
全功能分行
消金分行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Oct-2011 14:33:46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民國94年到98年間就本國銀行在組織變革下,挑選六家商業銀行分成兩組,比較銀行的分行採取「全功能分行」或採取「消金分行」對整體銀行績效的影響。以傳統財務比率分析法選取:獲利能力、資產品質(安全性)、經營能力(管理能力)、流動性,加入成長性和規模來評估這六家銀行採取不同的分行管理模式下的經營績效。結果發現:
民國94年至98年間,採取「全功能分行」模式的銀行,如上海銀行、華南銀行、兆豐銀行,在獲力能力的評比方面:總資產報酬率(ROA)、淨值報酬率(ROE)、純益率、平均員工獲利額等方面的績效都比採行「消金分行」模式的中國信託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為佳。在成長性方面,採全功能分行為主的銀行成長率也較穩定,消金分行組的銀行成長率起伏變化大,經營的成長力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大。而在安全性評比方面,除了逾期放款比率消金分行組降的比較快,而全功能分行組無論景氣好壞均維持一致外,餘如:自有資本率、備低呆帳覆蓋率等兩組銀行間沒有顯著不同。經營能力、流動性方面兩組銀行也沒有顯著的不同。
經過分析可以看出,涉及整體銀行策略的項目,如資本適足、自有資本、逾期放款、流動性、週轉率等兩組間的績效差異不大。但如果業務可以分散,分行有權利調整的項目,如獲利能力、報酬率、逾期放款比率、存放比率、理財手續費收入等,全功能分行組的單位主管可以因地置宜發揮個別的經營績效,銀行的整體績效也就較好。尤其在95年雙卡風暴、98年金融風暴時,全功能分行組的銀行更因為所有分行並沒有採取一致性的賺取高利率雙卡利潤、銷售高風險連動債等,因此獲利能力就相對較穩定。消金分行組因為全體銀行採取一致性的策略,對所有分行考核方式都相同,商品上架如果不對,沒有一家銀行可以規避風險,在景氣欠佳的年份加上市場方向如果不對,經營績效就特別差。
本研究只採最近五年的財務指標進行驗證,且銀行的組織在這幾年內也有調整的情況,因此可能產生樣本數不足的情況,後續研究者若能增加研究年限,必能更客觀地檢驗採取消金分行或全功能分行對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于宗先,王金利 (2005),《台灣金融體制之演變》,台北聯經。
2.白珊憶、鍾俊文 (2002),〈本國銀行財務透明度與經營績效評等〉,《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第205 頁。
3.邱永和、陳玉涓 (2004),〈銀行效率與獨占力之評估〉,《亞太經濟管理評論》,第八卷第一期,49-66頁。
4.林洪澤 (2002),〈美國、日本、台灣金融控股公司制度比較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5.林泉源 (2009),〈銀行業股權結構對經營績效、財務績效與股價之影響〉,《輔仁管理評論》,第16卷,頁43-76。
6.林炳文 (2002),〈台灣地區商業銀行合併效率性之分析—資料包絡分析法的應用〉,《台灣管理學刊》,第1卷,第2期,頁341。
7.林政萍 (2008),〈影響機構內分行經營績效之因素分析—以台灣某商業銀行為例〉,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8.洪偉洲 (2006),〈公營銀行民營化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許偉民 (2005),〈台灣金融控股公司發展之政經分析:以兆豐金融控股公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10.陳佳怡 (2005),〈金融控股公司績效之探討—財務面因素評估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11.陳隆麒 (2004),《當代財務管理》,二版,台北華泰。
12.黃湞鈺 (2003),〈銀行業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夏侯欣鵬 (1993),〈銀行經營策略與績效關係之探討〉,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4.張妍婷 (2003),〈台灣金融控股公司策略群組與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5.童宗傑 (2001),〈台灣地區新銀行經營績效比較分析—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楊省財 (2005),〈我國商業銀行採分行制與區域中心制經營績效比較—以資料包絡分析法(DEA)式評估〉,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
17.鄭吉真 (2006),〈商業銀行全功能化發展之變革略研究:以C商業銀行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企管組商學碩士論文。
18.簡薏珊 (2007),〈台灣本國銀行策略群組之靜態與動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9.羅慧琪 (1993),〈台灣地區本國銀行體系的效率分析〉,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文金融刊物與雜誌
20.上海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到2009年年報
21.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到2009年年報。
22.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到2009年年報。
23.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到2009年年報
24.金融統計月報,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民國2005年到2009年。
25.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到2009年年報
26.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到2009年年報
網站部份
27.上海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網站 http://www.scsb.com.tw/
28.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網站 http://www.chinatrustgroup.com.tw/ctcb.html
29.公開資訊觀測站網站 hppt://mops.twse.com.tw/
30.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fubon.com/bank/home/
31.台灣證券交易所(TSEC)之上市公司財務資料。http://www.twse.com.tw/ch/
32.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s://www.megabank.com.tw/
33.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網站 http://www.banking.gov.tw/
34.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hncb.com.tw/
35.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s://www.cathaybk.com.tw/cathaybk/

二、英文部分
1.Adersen, P. and N.C Petersen. (1993). ‘A Procedure for Ranking Efficient Unit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anagement Science, Vol.39, No.10
2.Allen, Linda and Anoop Rai, (1996), ‘Operational Efficiency in Banking: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Vol.20,iss.4,pp.655-772
3.Bos,J.W.B.and C.J.M.Kool (2004), ‘Bank Efficiency the Role of Bank Strategy and Local Market Conditions,’DNB Working Papers.
4.Bonin,John P. Hasan, I.W,and Paul (2005), ‘Bank Performance, Efficiency and Ownership in Transition Countrie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Vol.29,iss.1, pp.31-53
5.Ferrier,Gary D. and Lovell,C.A. Knox (1990), ‘Measuring Cost Efficiency in Banking: Econometric and Linear Programming Evidence,’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27, pp.385-95
6.Henry Mintzberg (1987) ‘Crafting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Judson,A.S. (1991), ‘Changing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 Minimizing Resistance To Change’ Co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Inc. pp.48
8.Porter Michael E. (1980), ‘ Competitive Strategy,’ New York: Free Press, pp.39
9.Weill, Laurent (2003), ‘Banking Efficiency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The Role of Foreign Ownership,’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Vol.11, pp.569-59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7932204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322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呂桔誠<br>江永裕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楊文賓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Yang, Wen Pi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楊文賓zh_TW
dc.creator (作者) Yang, Wen Pinen_US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Oct-2011 14:33:46 (UTC+8)-
dc.date.available 5-Oct-2011 14:33:4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Oct-2011 14:33:4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93220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22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93220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以民國94年到98年間就本國銀行在組織變革下,挑選六家商業銀行分成兩組,比較銀行的分行採取「全功能分行」或採取「消金分行」對整體銀行績效的影響。以傳統財務比率分析法選取:獲利能力、資產品質(安全性)、經營能力(管理能力)、流動性,加入成長性和規模來評估這六家銀行採取不同的分行管理模式下的經營績效。結果發現:
民國94年至98年間,採取「全功能分行」模式的銀行,如上海銀行、華南銀行、兆豐銀行,在獲力能力的評比方面:總資產報酬率(ROA)、淨值報酬率(ROE)、純益率、平均員工獲利額等方面的績效都比採行「消金分行」模式的中國信託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為佳。在成長性方面,採全功能分行為主的銀行成長率也較穩定,消金分行組的銀行成長率起伏變化大,經營的成長力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大。而在安全性評比方面,除了逾期放款比率消金分行組降的比較快,而全功能分行組無論景氣好壞均維持一致外,餘如:自有資本率、備低呆帳覆蓋率等兩組銀行間沒有顯著不同。經營能力、流動性方面兩組銀行也沒有顯著的不同。
經過分析可以看出,涉及整體銀行策略的項目,如資本適足、自有資本、逾期放款、流動性、週轉率等兩組間的績效差異不大。但如果業務可以分散,分行有權利調整的項目,如獲利能力、報酬率、逾期放款比率、存放比率、理財手續費收入等,全功能分行組的單位主管可以因地置宜發揮個別的經營績效,銀行的整體績效也就較好。尤其在95年雙卡風暴、98年金融風暴時,全功能分行組的銀行更因為所有分行並沒有採取一致性的賺取高利率雙卡利潤、銷售高風險連動債等,因此獲利能力就相對較穩定。消金分行組因為全體銀行採取一致性的策略,對所有分行考核方式都相同,商品上架如果不對,沒有一家銀行可以規避風險,在景氣欠佳的年份加上市場方向如果不對,經營績效就特別差。
本研究只採最近五年的財務指標進行驗證,且銀行的組織在這幾年內也有調整的情況,因此可能產生樣本數不足的情況,後續研究者若能增加研究年限,必能更客觀地檢驗採取消金分行或全功能分行對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期間及對象 6
第四節 章節結構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全功能分行定義 9
第二節 消金分行定義 11
第三節 績效衡量指標界定 1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6
第一節 國內銀行產業分析 16
第二節 資料收集方法 19
第三節 個案銀行簡介(上海、華銀、兆豐,富邦、中信銀、國泰世華) 22
第四章 經營績效分析 5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1
第二節 經營績效綜合分析比較與討論 5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6
第一節 研究發現 86
第二節 結論 88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建議 89
參考文獻 90
附錄一 上海商業銀行主要股東、轉投資事業概況 93
附錄二 華南金控主要股東、轉投資事業概況 95
附錄三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權益法認列的主要股權投資 96
附錄四 台北富邦銀行主要轉投資事業 98
附錄五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主要轉投資事業 99
附錄六 國泰世華銀行主要轉投資事業 101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3220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分行經營管理策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全功能分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消金分行zh_TW
dc.title (題名) 商業銀行的分行經營管理策略與績效-商業銀行全功能分行、消金分行的經營比較分析zh_TW
dc.title (題名) Branch operation strategy &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A Comparison of full-function branches & consuming-oriented branche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于宗先,王金利 (2005),《台灣金融體制之演變》,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白珊憶、鍾俊文 (2002),〈本國銀行財務透明度與經營績效評等〉,《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第205 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邱永和、陳玉涓 (2004),〈銀行效率與獨占力之評估〉,《亞太經濟管理評論》,第八卷第一期,49-66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林洪澤 (2002),〈美國、日本、台灣金融控股公司制度比較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林泉源 (2009),〈銀行業股權結構對經營績效、財務績效與股價之影響〉,《輔仁管理評論》,第16卷,頁43-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林炳文 (2002),〈台灣地區商業銀行合併效率性之分析—資料包絡分析法的應用〉,《台灣管理學刊》,第1卷,第2期,頁3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林政萍 (2008),〈影響機構內分行經營績效之因素分析—以台灣某商業銀行為例〉,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洪偉洲 (2006),〈公營銀行民營化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許偉民 (2005),〈台灣金融控股公司發展之政經分析:以兆豐金融控股公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陳佳怡 (2005),〈金融控股公司績效之探討—財務面因素評估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陳隆麒 (2004),《當代財務管理》,二版,台北華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黃湞鈺 (2003),〈銀行業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夏侯欣鵬 (1993),〈銀行經營策略與績效關係之探討〉,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張妍婷 (2003),〈台灣金融控股公司策略群組與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童宗傑 (2001),〈台灣地區新銀行經營績效比較分析—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楊省財 (2005),〈我國商業銀行採分行制與區域中心制經營績效比較—以資料包絡分析法(DEA)式評估〉,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鄭吉真 (2006),〈商業銀行全功能化發展之變革略研究:以C商業銀行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企管組商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簡薏珊 (2007),〈台灣本國銀行策略群組之靜態與動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羅慧琪 (1993),〈台灣地區本國銀行體系的效率分析〉,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金融刊物與雜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上海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到2009年年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到2009年年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到2009年年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到2009年年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金融統計月報,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民國2005年到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到2009年年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到2009年年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網站部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上海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網站 http://www.scsb.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網站 http://www.chinatrustgroup.com.tw/ctcb.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公開資訊觀測站網站 hppt://mops.twse.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fubon.com/bank/hom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台灣證券交易所(TSEC)之上市公司財務資料。http://www.twse.com.tw/ch/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s://www.megabank.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網站 http://www.banking.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hncb.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s://www.cathaybk.com.tw/cathayb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Adersen, P. and N.C Petersen. (1993). ‘A Procedure for Ranking Efficient Unit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anagement Science, Vol.39, No.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Allen, Linda and Anoop Rai, (1996), ‘Operational Efficiency in Banking: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Vol.20,iss.4,pp.655-7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Bos,J.W.B.and C.J.M.Kool (2004), ‘Bank Efficiency the Role of Bank Strategy and Local Market Conditions,’DNB Working Paper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Bonin,John P. Hasan, I.W,and Paul (2005), ‘Bank Performance, Efficiency and Ownership in Transition Countrie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Vol.29,iss.1, pp.31-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Ferrier,Gary D. and Lovell,C.A. Knox (1990), ‘Measuring Cost Efficiency in Banking: Econometric and Linear Programming Evidence,’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27, pp.385-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Henry Mintzberg (1987) ‘Crafting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Judson,A.S. (1991), ‘Changing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 Minimizing Resistance To Change’ Co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Inc. pp.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Porter Michael E. (1980), ‘ Competitive Strategy,’ New York: Free Press, pp.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Weill, Laurent (2003), ‘Banking Efficiency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The Role of Foreign Ownership,’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Vol.11, pp.569-592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