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理一分殊」在宋代的詮釋模式研究
Research of the interpretation model of Li-I-Fen-Shu in Song dynasty
作者 梁巧燕
貢獻者 董金裕
梁巧燕
關鍵詞 理一分殊
詮釋模式
程頤
楊時
李侗
朱熹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Oct-2011 14:35:14 (UTC+8)
摘要 「理一分殊」首見於北宋程頤在答覆其弟子楊時的書信中,程頤提出此命題以說明張載《西銘》大旨。之後,宋、明、清理學家乃至現代新儒家學者,皆曾對命題展開多方面的論述與運用。觀察理學家們紛紛在自己的理路下對命題予以詮釋及應用,其中似乎各有一既定的格局,裏頭也潛存著一種詮釋性的結構,它是理學家在有意無意之間形構而成的模式。而理學家彼此之間的詮釋模式又呈現相互模取、法式的趨向,背後也都深層地預設著某種理想性的思維,其意義皆在於如何達到道德價值的體證,以求個體生命的自我轉化提昇,尋索安身立命之處為主要目標。基於此,本文以儒家價值理念為中心,認為實踐「理一分殊」能體現儒家「合內外之道」、成就儒家「天人合一」的終極關懷,並在此預設下,對各代表性理學家之間的詮釋意涵進行尋同求異。
本文取宋代為研究範圍,就理學家對命題之詮釋所賦予的不同意義深入研析、歸列並予以建模。嘗試在整體性的思維下,經由文獻處理,從詮釋的整體精神內涵、詮釋的話語以及詮釋的理路三個層面,說明自程頤、楊時、李侗到朱熹對「理一分殊」命題的詮釋情形,梳理他們之間內在的理路關聯,觀察程頤後之學者是否在詮釋上有所繼承、轉化或新造。所謂繼承義,是指理學家對前儒在「理一分殊」命題之詮釋主張及意涵上的承接與延續,其中屬於理學家自己新鑄的見解並不多;轉化義,指理學家接續、吸收了前儒之原有的詮釋規模,並在既有的義理規模上進行轉換與變化,產生新的詮釋意涵;新造義,指理學家有別於前儒的詮釋,能在闡發中融注己思,開展出全新的詮釋規模。依此,本文指出,「理一分殊」在宋代的詮釋模式可歸列為四大模式:倫理義詮釋模式、工夫義詮釋模式、本體論詮釋模式,以及宇宙論詮釋模式。
本文以為,「模式」就是一種「法」,「法」又帶有「典範」的意味。意指在某種時間長度中所形成的一套自具格局的形式脈絡,它的形態或式樣可作為標準或參照,特別強調其中蘊涵著法式、仿效的精神意態。透過模式化,我們得以辨識體認具體事物或抽象義理所包容的豐富意義,更是對一理論脈絡進行探究的始點。因此,本文預期對宋代理學家之詮釋確立一基本的典型,以證成「理一分殊」該抽象命題在歷史的流動中所含具之豐富的意義與重要的詮釋發展。
參考文獻 一、古籍
1.《論語》,《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2.《孟子》,《十三經注疏本》。
3.《詩經》,《十三經注疏本》。
4.《爾雅》,《十三經注疏本》。
5.《周易》,《十三經注疏本》。
6.《禮記》,《十三經注疏本》。
7.《宋史》,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8.《大正藏》(臺北:世樺出版社,1998年)。
9.《正統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影印本,1988年)。
10.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香港:中華書局,1971年)。
11.王安石:《箋註王荊文公詩》(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12.王畿:《王龍溪語錄》(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13.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88年)。
14.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三民書局,1985年)。
15.王懋竑:《朱子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16.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湖南:岳麓書社,1997年)。
17.朱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18.朱熹:《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出版,2000年)。
19.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20.李侗:《李延平先生文集》,收於宋.鄧牧等撰,《伯牙琴外二種》(臺
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
21.周敦頤:《周敦頤集》(湖南:岳麓書社,2002年)。
22.周敦頤:《周濂溪集》(臺北:灣臺商務印書館,1966年)。
23.姚鼐:《姚惜抱盡牘》(臺北:廣文書局,1994年)。
24.孫詒讓:《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25.陳彭年重修:《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26.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27.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
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28.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29.楊時:《楊龜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 
30.黃宗羲:《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31.黃宗羲:《明儒學案》,收入《黃宗羲全集》第七、八冊(浙江:浙江
古籍出版社,1987年)。 
32.黃震:《黃氏日抄》(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
33.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34.劉宗周:《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
年)。
35.魏禧:《魏叔子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36.羅從彥:《羅豫章先生文集》,收於宋.鄧牧等撰,《伯牙琴外二種》(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
二、今近人著作
1.王力主編:《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2.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89年)。
3.牟宗三:《佛性與般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4.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5.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6.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7.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社,1988年)。
8.杜保瑞:《北宋儒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
9.杜保瑞:《南宋儒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10.姚才剛:《終極信仰與多元價值的融通──劉述先新儒學思想研究》
(四川:巴蜀書社出版,2003年)。
11.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12.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
13.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4
年)。
14.翁惠美:《荀子論人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8年)。
15.張永儁:《二程學管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16.陳谷嘉:《宋代理學倫理思想研究》(湖南:湖南大學出版,2006年)。
17.陳來:《朱熹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0年)。
18.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19.陳俊民:《張載哲學與關學學派》(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20.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21.陳榮捷:《朱熹》(臺北:東大書局,2003年)。
22.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23.勞思光:《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7年)。
24.董金裕:《朱熹學術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25.董金裕:《宋儒風範》(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年)。
26.黃俊傑、林維杰編:《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27.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28.廖名春:《荀子的智慧》(臺北:漢藝色研文化出版,1997年)。
29.劉述先:《理想與現實的糾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30.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31.劉述先:《理一分殊》(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
32.劉述先:《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臺北:立緒文化,2001年)。
33.劉述先:《理想與現實的糾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34.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35.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36.蒙培元:《理學的演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37.(瑞士)漢斯.昆(Hans Kung)著,周藝譯:《世界倫理構想》(香港:三聯書店,1996年)。
38.熊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39.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40.蔡仁厚:《墨家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
41.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臺北:灣臺商務印書館,1988年)。
42.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8年)。
43.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82年)。
44.錢穆等著:《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臺北:水牛出版社,1991
年)。
三、學位論文
1.王廣:《「理一分殊」理念下的朱熹哲學》(山東: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2.沈享民:《朱熹理一分殊哲學之溯源與開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3.周芳敏:《王船山「體用相涵」思想之義蘊及其開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4.林義勝:《楊龜山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
5.侯潔之:《道南學脈觀中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6.張子立:《從逆覺體證到理一分殊新釋──試析現代新儒學的內在發
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7.梁巧燕:《楊龜山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4年)。
8.陳佳銘:《朱子理氣論在儒家形上體系中的定位問題》(臺北:國立政
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9.劉昌佳:《宋代理學「理一分殊」思想及方法論──以周張二程朱陸為論述中心》(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10.權相佑:《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2003年)。
四、期刊論文
1.王輔羊:〈「分」與「份」──談兩個易混淆的字〉,《國文天地》19卷10期3月號,2004年。
2.洪漢鼎:〈從詮釋學看中國傳統哲學「理一而分殊」命題的意義變遷
〉,載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文
哲所,1999年)。
3.梁巧燕:〈吾道南矣──楊時對洛學的傳播活動研究〉,《慈濟通識教
育學刊》創刊號,2004年6月。
4.梁巧燕:〈孔子死亡觀中的「終極關懷」──以《論語》為討論中心
〉《慈濟技術學院學報》第11期,2008年。
5.康雲山:〈朱子《四書集註》與理一分殊概念的關係〉,《南師語教學
報》第3期,2005年4月。
6.陳贇:〈宋明儒學中理一分殊的觀念──以王船山為中心的闡釋〉,《孔孟學報》第97期,2001年9月。
7.曾春海:〈從「理一分殊」觀朱熹易學與環保哲學〉,《哲學與文化》
第316期,2000年9月。
8.黃俊傑:〈全球化時代朱子「理一分殊」說的新意義與新挑戰〉,收錄於《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集刊》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1月)。
9.葉惠蘭:〈張載西銘管窺〉,《孔孟月刊》22卷第8期。
10.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
1期,2001年6月。
11.劉述先:〈朱熹學精神的現代意義——「理一分殊」新解〉,《鵝湖月
刊》第308期,2001年2月。
12.劉述先:〈「理一分殊」的規約原則與道德倫理重建之方向〉,《哲學與
文化》第326期,2001年7月。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3151504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1515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董金裕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梁巧燕zh_TW
dc.creator (作者) 梁巧燕zh_TW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Oct-2011 14:35:14 (UTC+8)-
dc.date.available 5-Oct-2011 14:35:1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Oct-2011 14:35:1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15150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253-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15150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理一分殊」首見於北宋程頤在答覆其弟子楊時的書信中,程頤提出此命題以說明張載《西銘》大旨。之後,宋、明、清理學家乃至現代新儒家學者,皆曾對命題展開多方面的論述與運用。觀察理學家們紛紛在自己的理路下對命題予以詮釋及應用,其中似乎各有一既定的格局,裏頭也潛存著一種詮釋性的結構,它是理學家在有意無意之間形構而成的模式。而理學家彼此之間的詮釋模式又呈現相互模取、法式的趨向,背後也都深層地預設著某種理想性的思維,其意義皆在於如何達到道德價值的體證,以求個體生命的自我轉化提昇,尋索安身立命之處為主要目標。基於此,本文以儒家價值理念為中心,認為實踐「理一分殊」能體現儒家「合內外之道」、成就儒家「天人合一」的終極關懷,並在此預設下,對各代表性理學家之間的詮釋意涵進行尋同求異。
本文取宋代為研究範圍,就理學家對命題之詮釋所賦予的不同意義深入研析、歸列並予以建模。嘗試在整體性的思維下,經由文獻處理,從詮釋的整體精神內涵、詮釋的話語以及詮釋的理路三個層面,說明自程頤、楊時、李侗到朱熹對「理一分殊」命題的詮釋情形,梳理他們之間內在的理路關聯,觀察程頤後之學者是否在詮釋上有所繼承、轉化或新造。所謂繼承義,是指理學家對前儒在「理一分殊」命題之詮釋主張及意涵上的承接與延續,其中屬於理學家自己新鑄的見解並不多;轉化義,指理學家接續、吸收了前儒之原有的詮釋規模,並在既有的義理規模上進行轉換與變化,產生新的詮釋意涵;新造義,指理學家有別於前儒的詮釋,能在闡發中融注己思,開展出全新的詮釋規模。依此,本文指出,「理一分殊」在宋代的詮釋模式可歸列為四大模式:倫理義詮釋模式、工夫義詮釋模式、本體論詮釋模式,以及宇宙論詮釋模式。
本文以為,「模式」就是一種「法」,「法」又帶有「典範」的意味。意指在某種時間長度中所形成的一套自具格局的形式脈絡,它的形態或式樣可作為標準或參照,特別強調其中蘊涵著法式、仿效的精神意態。透過模式化,我們得以辨識體認具體事物或抽象義理所包容的豐富意義,更是對一理論脈絡進行探究的始點。因此,本文預期對宋代理學家之詮釋確立一基本的典型,以證成「理一分殊」該抽象命題在歷史的流動中所含具之豐富的意義與重要的詮釋發展。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現況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研究現況與檢討 3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進路 6
一、研究範圍與主要對象 6
二、研究進路與基本立場 7
第三節 「模式」用語說明 9
一、「模式」與「類型」 10
二、模取與法式的精神態度 13
三、建模與歸列 16
第二章 「理一分殊」之提出過程與原始境遇 18
第一節 命題提出的過程 18
一、龜山第一封信:《西銘》言體而不及用 21
二、伊川覆信:「理一而分殊」、「分立而推理一」 24
三、龜山第二封信 27
(一)「推之」與「無事乎推」 27
(二)「理一而分殊,故聖人稱物而平施之」 30
第二節 命題提出的原始境遇 34
一、儒墨之辨:「一本」與「二本」 35
(一)薄葬在理論與實踐上的一致性問題 36
(二)關於「若保赤子」與「兼愛」之思 37
(三)「一本」,施由親始;「二本」,愛無等差 40
二、楊時心向洛學、批評關學的學術立場 45
(一)關、洛兩派學風與哲學思想的不同 46
(二)受張載與二程對王安石學術持不同態度之影響 55
第三章 程頤「理一而分殊」說 59
第一節 「理一而分殊」的思維基礎:體與用 60
一、體微用顯:用以得體、體以致用 60
二、體用分明:體是形而上、用是形而下 63
三、體用一源,顯微無間 66
(一)體用、本末同源一體 67
(二)體用、上下相涵相攝 68
(三)體用、一多相即相入 70
第二節 「理一而分殊」的思辨型式 74
一、對於「理」之規定 75
(一)惟理為實──從自然義到價值義 75
(二)性即是理──心、性、情三分 78
(三)仁,理也──仁是性,愛是情 81
二、「分」字音義與儒家之義理闡微 85
(一)「分」字的常用音義 86
(二)「分」字在儒家的義理闡釋 87
三、命題之「分」字與「一」、「殊」的對應關係 92
(一)「分」作平聲「ㄈㄣ」,動詞 93
(二)「分」作去聲「ㄈㄣˋ」,名詞 93
(三)從詞性、語詞結構的對應型式分析 95
第三節 「理一而分殊」的倫理義涵 100
一、仁與義 100
(一)「理一」和「分殊」含具仁與義之要義 101
(二)從性體義之「義」詮解 102
(三)從工夫義之「義」詮解 103
(四)體用兼備:「仁」是體,「義」是用 105
二、仁與恕(忠與恕) 105
三、仁與孝弟 109
第四節 「分立而推理一」的道德踐履 112
一、主體的自覺性 113
(一)道心與人心 113
(二)理不障人,人自障 115
二、「推」:仁愛的實踐原則 117
(一)仁主於愛,愛莫大於愛親 117
(二)推此心以待人 120
三、「分立」的工夫入路 125
(一)居敬集義 126
(二)窮理格物 130
第四章 楊時「理一分殊」的詮釋轉化 136
第一節 倫理思想核心:仁與義之實義 138
一、「仁」之實體義 139
(一)以「生生之易」為基礎 140
(二)萬物與我為一 145
二、「義」之實體義與規範義 152
(一)與敬體為一的「義」 153
(二)作為行為規範義之「義」 162
第二節 「理一分殊」是仁與義的關係 170
一、從「知仁」到「為仁」 171
(一)「知仁」、「體仁」與「默識」心法 172
(二)「為仁」與「體仁」的差異 174
(三)為仁由己 175
二、「理一分殊」與「推」的道德實踐 178
(一)以聖人為師,善推其所為 178
(二)「無事乎推者」,理一;「推之」,分殊 182
三、「稱物」與「平施」 192
(一)「中」之實義與觀法 192
(二)「稱物」,義之盡;「平施」,仁之至 199
第三節 「理一分殊」是體與用的關係 206
一、「隱顯一理」、「動靜一體」的體用觀 207
(一)體用直貫圓融 207
(二)即體即用:即「理一」即「分殊」 209
二、天下之物,理一而分殊 210
(一)從人倫到天地萬物:擴大「理一分殊」之詮釋範疇 210
(二)普遍性與特殊性:以「理一」和「分殊」表述天下事物之間的關係 211
三、「體用兼舉」下的現實關懷 214
(一)所重在「分殊」,而非「理一」 215
(二)用在體中:「用未嘗離體」、「即體而言,分在其中矣」 217
(三)「無適而非道」、「事事循天理」 219
第五章 李侗「理會分殊」工夫化的詮釋 226
第一節 從楊時到羅豫章:「默會」指訣與「靜坐」體中 226
一、楊時之「理一而分殊」與「觀中」思想 227
(一)主張以道心「驗之於喜怒哀樂未發之際」 227
(二)以「稱物」及「默識」詮解「理一而分殊」 229
(三)默會靜坐的詮釋意向 231
二、羅豫章之「靜坐」體中 239
(一)從「盡心以知性」到「躬行以盡性」的踐履思考 239
(二)靜坐以觀心──體驗未發之中 242
第二節 李侗之詮釋工夫化──靜處「默坐澄心」,體認「理一」 248
一、儒學視域下的「默坐」、「澂心」 249
(一)去佛禪歸醇儒 249
(二)靜坐的作用與目的 251
二、「理」之道德實體義 253
(一)理、中、心、性、仁皆是一 253
(二)心知仁覺的道德證知 258
第三節 李侗之詮釋工夫化──動處「理會分殊」,貫徹「分殊」 262
一、於日用處著力理會 264
(一)常存此心、持敬涵養 265
(二)求自然持守、去私欲習氣 269
(三)反復推尋、循序積累 272
二、即用即身的大化理境 274
(一)即用處洒然融釋 275
(二)即吾身反求諸心 279
第六章 朱熹「理一分殊」詮釋模式的擴大與完成 285
第一節 「理一分殊」的思想基礎:理氣論 286
一、「理」與「氣」 287
(一)理,形而上者;氣,形而下者 287
(二)理的意涵 292
二、理氣關係論 301
(一)理氣不離不雜 302
(二)理氣先後 305
(三)理氣同異 310
(四)氣強理弱 315
第二節 「理一分殊」之倫理義的詮釋模式 320
一、《西銘》,句句見「理一而分殊」 321
(一)「直說」與「橫說」的詮解進路 322
(二)「理一而分殊」是《西銘》之大旨 325
(三)「理一」和「分殊」並重 327
(四)推「事親」明「事天」 331
二、「理一分殊」與仁義之道 335
(一)「理一」是仁,「分殊」是義 337
(二)仁是愛之理,愛有等差 339
(三)「理一」,推己及人;「分殊」,愛自親始 341
三、「理一分殊」與工夫實踐 345
(一)兩種工夫路徑:「理一」而「分殊」,「分殊」致「理一」 345
(二)「聖人未嘗言理一,多只言分殊」:從「分殊」處體認 351
(三)居敬涵養,格物窮理 355
第三節 「理一分殊」之本體論的詮釋模式 364
一、從倫理義到本體論的詮釋意向 366
(一)感於張載「心於天道」的創作動機 366
(二)受《西銘》文字表述的啟發 367
(三)「理一」,體也;「分殊」,用也 368
二、「理一分殊」與仁體義用 369
(一)仁與義的體用關係 369
(二)仁體:心之德,愛之理 373
三、「理一分殊」與性體情用 380
(一)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 380
(二)性是體,情是用 387
四、「理一分殊」與忠體恕用 392
(一)即事窮究的「一貫」之道 393
(二)忠是體,恕是用 397
第四節 「理一分殊」之宇宙論的詮釋模式 402
一、推重《西銘》與《太極圖說》 403
(一)作《西銘》與《太極圖說》二《解》 404
(二)《西銘》、《太極圖說》與孟子之論同功 405
(三)以「理一分殊」詮解《太極圖說》 407
二、太極,是「理一」,是體 409
(一)太極,天地萬物之根 409
(二)太極,極好至善底道理 412
三、「理一分殊」下的宇宙論生成圖式 414
(一)太極,形而上之道;陰陽,形而下之器 415
(二)太極即在陰陽裏,陰陽函太極 417
(三)以「理一分殊」表述宇宙的生成與結構 420
第七章 結論 424
參引書目 435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15150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理一分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詮釋模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程頤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楊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李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朱熹zh_TW
dc.title (題名) 「理一分殊」在宋代的詮釋模式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Research of the interpretation model of Li-I-Fen-Shu in Song dynas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論語》,《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孟子》,《十三經注疏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詩經》,《十三經注疏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爾雅》,《十三經注疏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周易》,《十三經注疏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禮記》,《十三經注疏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宋史》,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大正藏》(臺北:世樺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正統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影印本,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香港:中華書局,197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王安石:《箋註王荊文公詩》(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王畿:《王龍溪語錄》(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三民書局,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王懋竑:《朱子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湖南:岳麓書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朱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朱熹:《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出版,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李侗:《李延平先生文集》,收於宋.鄧牧等撰,《伯牙琴外二種》(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周敦頤:《周敦頤集》(湖南:岳麓書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周敦頤:《周濂溪集》(臺北:灣臺商務印書館,196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姚鼐:《姚惜抱盡牘》(臺北:廣文書局,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孫詒讓:《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陳彭年重修:《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楊時:《楊龜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黃宗羲:《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黃宗羲:《明儒學案》,收入《黃宗羲全集》第七、八冊(浙江:浙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籍出版社,1987年)。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黃震:《黃氏日抄》(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劉宗周:《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魏禧:《魏叔子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羅從彥:《羅豫章先生文集》,收於宋.鄧牧等撰,《伯牙琴外二種》(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今近人著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王力主編:《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牟宗三:《佛性與般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社,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杜保瑞:《北宋儒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杜保瑞:《南宋儒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姚才剛:《終極信仰與多元價值的融通──劉述先新儒學思想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川:巴蜀書社出版,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翁惠美:《荀子論人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張永儁:《二程學管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陳谷嘉:《宋代理學倫理思想研究》(湖南:湖南大學出版,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陳來:《朱熹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陳俊民:《張載哲學與關學學派》(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陳榮捷:《朱熹》(臺北:東大書局,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勞思光:《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董金裕:《朱熹學術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董金裕:《宋儒風範》(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黃俊傑、林維杰編:《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廖名春:《荀子的智慧》(臺北:漢藝色研文化出版,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劉述先:《理想與現實的糾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劉述先:《理一分殊》(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劉述先:《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臺北:立緒文化,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劉述先:《理想與現實的糾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蒙培元:《理學的演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瑞士)漢斯.昆(Hans Kung)著,周藝譯:《世界倫理構想》(香港:三聯書店,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熊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蔡仁厚:《墨家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臺北:灣臺商務印書館,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錢穆等著:《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臺北:水牛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王廣:《「理一分殊」理念下的朱熹哲學》(山東: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沈享民:《朱熹理一分殊哲學之溯源與開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周芳敏:《王船山「體用相涵」思想之義蘊及其開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林義勝:《楊龜山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侯潔之:《道南學脈觀中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張子立:《從逆覺體證到理一分殊新釋──試析現代新儒學的內在發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梁巧燕:《楊龜山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陳佳銘:《朱子理氣論在儒家形上體系中的定位問題》(臺北:國立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劉昌佳:《宋代理學「理一分殊」思想及方法論──以周張二程朱陸為論述中心》(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權相佑:《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王輔羊:〈「分」與「份」──談兩個易混淆的字〉,《國文天地》19卷10期3月號,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洪漢鼎:〈從詮釋學看中國傳統哲學「理一而分殊」命題的意義變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載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哲所,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梁巧燕:〈吾道南矣──楊時對洛學的傳播活動研究〉,《慈濟通識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育學刊》創刊號,2004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梁巧燕:〈孔子死亡觀中的「終極關懷」──以《論語》為討論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慈濟技術學院學報》第11期,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康雲山:〈朱子《四書集註》與理一分殊概念的關係〉,《南師語教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報》第3期,2005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陳贇:〈宋明儒學中理一分殊的觀念──以王船山為中心的闡釋〉,《孔孟學報》第97期,2001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曾春海:〈從「理一分殊」觀朱熹易學與環保哲學〉,《哲學與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316期,2000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黃俊傑:〈全球化時代朱子「理一分殊」說的新意義與新挑戰〉,收錄於《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集刊》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葉惠蘭:〈張載西銘管窺〉,《孔孟月刊》22卷第8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期,2001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劉述先:〈朱熹學精神的現代意義——「理一分殊」新解〉,《鵝湖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刊》第308期,2001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劉述先:〈「理一分殊」的規約原則與道德倫理重建之方向〉,《哲學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化》第326期,2001年7月。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