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金代中葉大定、明昌年間(1161-1196)文士詞研究
Study of Scholars` Ci-poems in the era of dading and mingchang (1161-1196) in the Middle Jin Dynasty
作者 廖婉茹
LIAO, Wan Ru
貢獻者 耿湘沅
廖婉茹
LIAO, Wan Ru
關鍵詞 
金詞
金中葉
大定
明昌
文士詞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Oct-2011 14:35:20 (UTC+8)
摘要   金代百年詞壇中,前有開一代詞運之金初「吳蔡體」,後有集大成者的金末元好問,金中葉時期多半被視為連接二者的過渡時期,鮮少作為論者獨立而論的研究對象。然而,不論是在詞人所創作的環境,或詞人自身的心態,處在金中葉大定、明昌盛世時期的文士們都異於金初或金末。元好問以金中葉蔡珪、党懷英、趙秉文三人為「國朝文派」,和前代「借才異代」的文士有所區別,正說明金中葉文士詞作確有值得研究之處。
  本論文以唐圭璋《全金元詞》所輯錄近百首金中葉文士詞為底本,作為探討對象。首先從時代背景為開展,釐清金中葉的政治局勢與漢化程度對文士造成的影響,並根據相關資料,考察包含金世宗、金章宗在內的二十餘位詞人之生平、仕進與交遊。金中葉文士詞作中所並存的出世與處世思想,是本論文討論的一大重點,從外在環境的角度切入,試圖探究詞人處在盛世之下所呈現的思考脈絡。金中葉文士詞內容中既有描寫男女之情、風格綺艷的言情之作,亦有抒發文士情志、嚮往隱逸的言志之作,因此本論文爬梳這兩類題材,從中析論言情之作的藝術手法、所描寫的女子形象,以及對閨閣意象的運用。對言志之作的探討,則著重於其對金初吳蔡體的繼承與轉化。
  透過這樣的觀察,重新審視此一時期的文士詞作所具有之內容、思想及其所表達的當代精神。並檢視此一時期大幅出現的言情綺艷詞作,從寫作方式與藝術手法觀察其所呈現之美感與特質,從中挖掘出詞體文學之於金中葉,不但是可以言志的文體,同時亦是可兼容詞為言情小道的遊戲體裁,以重新定位金中葉文士詞之於金詞作為北宗詞派、乃至於詞史上的意義。
參考文獻 一、史籍文獻
(一)史書
[宋]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校證:《大金國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重印本。
[元]脫 脫:《遼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元]脫 脫:《金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明]宋 濂:《元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清]王梓材、馮雲濠、何紹基校:《宋元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66年。
[清]李有棠:《金史紀事本末》,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並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金史並附編七種》,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遼史附遼史源流考》,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二)詩詞文集
[梁]蕭 統:《昭明太子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梁]蕭 統編、[唐]李 善注:《昭明文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唐]元 稹:《元稹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唐]李 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唐]杜 甫著、[清]錢謙益箋注:《錢注杜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宋]秦 觀著、徐培均校注:《淮海居士長短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黃 裳:《演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黃庭堅著、[宋]任 淵、史 容、史季溫注、黃寶華點校:《山谷詩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宋]蘇 軾:《東坡詩集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蘇 軾著、石聲淮、唐玲玲箋注:《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
[金]元好問:《中州集》,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
[金]元好問:《遺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金]王 寂:《拙軒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金]趙秉文:《滏水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金]魏道明:《明秀集》,收於王德毅主編《叢書集成》三編4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清]張金吾輯:《金文最》,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莊仲方輯:《金文雅》,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清]郭元釪補輯:《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年。
唐圭璋:《全金元詞》,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薛瑞兆、郭明志:《全金詩》,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
(三)詩詞評論
[宋]沈義父著、蔡嵩雲箋釋:《樂府指迷箋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宋]阮 閱編、周本淳校點:《詩話總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宋]張 炎著、夏承燾校注:《詞源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元]陸輔之:《詞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戈 載:《詞林正韻》,臺北:世界書局,1968年。
[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清]況周頤著、俞潤生箋註:《蕙風詞話.蕙風詞箋註》,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清]趙 翼:《甌北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林明德編:《金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
施蟄存、陳如江:《宋元詞話》,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張 璋等人編纂:《歷代詞話》,鄭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
(四)筆記雜錄
[南朝梁]宗懍著、宋金龍校注:《荊楚歲時記校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南朝宋]劉義慶、[南朝梁]劉孝標注、劉強會評輯校:《世說新語會評》,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宋]吳處厚撰、李裕民點校:《青箱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金]元好問著、李正民評注:《續夷堅志評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金]佚 名:《靖康要錄》,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金]劉 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張宗橚編,楊宗霖補正:《詞林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趙 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鍾陵編:《金元詞紀事會評》,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
二、近人專著
(一)詞學相關
丁 放:《金元明清詩詞理論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
丁 放:《金元詞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牛海蓉:《元初宋金遺民詞人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王兆鵬:《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王偉勇:《宋詞與唐詩之對應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王偉勇:《南宋詞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王偉勇:《詞學專題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王國維著、施議對譯注:《人間詞話譯注》,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王熙元、陳滿銘、陳弘治:《詞林韻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余毅恆:《詞詮》,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吳 梅:《詞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吳熊和:《唐宋詞通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
李 靜:《金詞生成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李 藝:《金代詞人群體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沈松勤:《唐宋詞社會文化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
林玫儀編:《詞學論著總目1902-1992》,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施蟄存:《詞學名詞釋義》,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孫維城:《宋韻-宋詞人文精神與審美型態探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張子良:《金元詞述評》,臺北:華正書局,1979年。
崔海正主編,劉靜、劉磊著:《金元詞研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陶 然:《金元詞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彭國忠:《元祐詞壇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黃文吉編:《詞學研究書目1912-1992》,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黃兆漢:《金元詞史》,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
楊成鑒:《中國詩詞風格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10月再版。
趙維江:《金元詞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劉揚忠:《唐宋詞流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劉貴華:《古代詞學理論的建構》,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
蔡鎮楚:《宋詞文化學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諸葛憶兵:《徽宗詞壇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龍沐勛:《倚聲學》,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龍沐勛:《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龍榆生:《詞曲概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龍榆生:《詞學十講》,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龔兆吉編:《歷代詞論新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4年。
(二)其他
王德朋:《金代漢族士人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王慶生:《金代文學家年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
左洪濤:《金元時期道教文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何俊哲、張達昌、於國石:《金朝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李正民、董國炎主編:《遼金元文學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
李永匡、王 熹:《中國節令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李修生等編:《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遼金元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李錫厚、白濱、周峰:《遼西夏金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錫厚、白 濱:《遼金西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沈文雪:《文化版圖重構與宋金文學生成研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中國士大夫群體研究之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林淑貞:《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林淑貞:《詩話論風格》,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金毓黻:《宋遼金史》,臺北:樂天出版社,1979年。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2002年。
張 晶:《遼金元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陶晉生:《女真史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3年。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論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楊忠謙:《政權對立與文化融合──金代中期詩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趙永春:《金宋關係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劉明今:《遼金文學史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劉浦江:《遼金史論》,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劉復生:《插圖本中國古代思想史.宋遼金元卷》,桂林: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薛瑞兆:《金代科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蕭慶偉:《北宋新舊黨爭與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錢建狀:《南宋初期的文化重組與文學新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
韓世明、都興智校注:《《金史》之《食貨志》與《百官志》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龔鵬程:《中國文學史》,臺北:里仁出版社,2009年。
三、期刊論文
王定勇:〈論金源詞人王寂〉,《民族文學研究》2009年第3期,頁59-63。
王昊、崔海正:〈20世紀金詞研究的回顧、反思與展望〉,《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7期,2007年7月,頁25-30、36。
王昊:〈論金詞北派風格之成因〉,《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6期,頁61-64。
包根弟:〈王寂《拙軒集》初探〉,《文與哲》,第4期,2004年6月,頁439-456。
吳鳳霞:〈金代名儒趙秉文的史論特點〉,《中州學刊》,第3期(總第159期),2007年5月,頁210-212。
呂肖奐:〈王寂題畫詩析論〉,《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10期,2006年10月,頁66-72。
吳鳳霞:〈金代文教政策探析〉,《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2005年3月,頁109-112。
李 楠:〈論金代王寂詞的藝術特質〉,《集寧師專學報》,第31卷第1期,2009年3月,頁26-30。
李 靜:〈從完顏亮到完顏璹:金代女真人詞的嬗變軌跡述論〉,《學術論壇》,2010年第6期(總第233期),頁141-145。
杜道明:〈別具一格的金元文化與審美趣味〉,《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2000年6月,頁12-16。
杜道明:〈金、元時期反傳統的審美價值取向〉,《文史哲》,2000年第3期(總第258期),頁53-60。
李 藝:〈金代大定、明昌時期綺艷詞風回溯研究〉,《民族文學研究》,2005年第4期,頁18-22。
沈松勤:〈唐宋詞體的文化功能與運行系統〉,《文學評論》,2001年第四期,頁91-100。
周惠泉:〈淪落天涯的詩人王寂〉,《文史知識》,1999年第6期,頁74-78。
姜劍雲、孫昌武:〈論完顏璹創作中的佛禪意蘊〉,《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第28卷(總第112期),頁30-34。
姜麗華:〈一位末代女真貴族的悲情--讀完顏璹〈沁園春〉詞〉,《文史知識》,2007年第2期,頁42-45。
胡梅仙:〈金代大定、明昌詞新質探討〉,《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頁124-126。
胡梅仙:〈論元遺山詞對大定、明昌詞的繼承和創新〉,《陰山學刊》,第18卷第2期,2005年4月,頁23-27。
胡梅仙:〈論金代大定、明昌詞的田園牧歌情調〉,《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3卷第1期,頁119-123。
胡連英:〈沉香斷續玉爐寒 伴我情懷如水--淺析易安詞的「香爐」意象〉,《龍岩學院學報》第24卷增刊1,2006年7月,頁36-45。
胡傳志:〈宋遼金文學關係論〉,《文學評論》2007年第4期,頁65-74。
都興智:〈王庭筠的文學藝術成就及其影響〉,《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7年第1期,頁66-68。
黃志煌:〈試論蔡松年詞及其在金詞史之地位〉,《嘉南學報(人文類)》,第32期,2006年12月,頁651-667。
楊 果:〈金代翰林與政治〉,《北方文物》,1994年第4期,頁66-70。
趙永源:〈詞中自傳譜真情--讀完顏璹〈沁園春〉〉,《文史知識》,1999年第7期,頁33-36。
廖浿晴:〈敦煌香藥方與唐代香文化〉,《敦煌學》第26輯,2005年12月,頁191-214。
劉達科:〈《明昌辭人雅制》與趙秉文的詩學思想〉,《學術交流》,第4期(總第145期),2006年4月,頁144-151。
劉達科:〈金代科舉對文學的影響〉,《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2期,2007年3月,頁50-55。
劉達科:〈金朝多民族文學格局析論〉,《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2期,2006年3月,頁10-18。
劉達科:〈金朝儒學與文學〉,《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5期,2008年9月,頁61-69、80。
鄧紹基:〈遼金元文學的主要特點和發展概況〉,《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1期,2006年1月,頁63-68。
鄭靖時:〈「金源一代坡仙」--趙秉文〉,《興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1月,頁153-182。
薛文禮:〈金代民俗文化與趙秉文詩歌〉,《民族文學研究》,2008年第3期,頁113-118。
聶立申:〈金朝党懷英籍貫、家世和生平略考〉,《泰山學院學報》,第30卷第5期,2008年9月,頁89-93。
四、學位論文
王定勇:《金詞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6年。
朱麗娟:《丘處機《磻溪集》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宋立恒:《金代社會等級結構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5年。
李秀蓮:《金朝「異代」文士與皇權政治互動關係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6年。
周秀榮:《民族文化融合與遼金詩歌的發展流變》,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2年。
邵鴻雁:《金遺民詞研究》,長春:吉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柯正容:《金詞吳蔡體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胡梅仙:《金代大定、明昌詞研究》,廣州: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
張美櫻:《全真七子證道詞之意涵析論》,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
梁文櫻:《蔡松年詞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陳昭揚:《征服王朝下的士人──金代漢族士人的政治、社會、文化論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陳宏銘:《金元全真道士詞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
郭翊雲:《金元少數民族詞人及其作品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楊 蓉:《論東坡詞在宋金元的傳播與接受》,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
蔡欣容:《金末元初稷山段氏二妙詞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鄭琇文:《金元詠梅詞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鄭靖時:《金代文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87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6151011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10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耿湘沅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廖婉茹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AO, Wan Ruen_US
dc.creator (作者) 廖婉茹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AO, Wan Ruen_US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Oct-2011 14:35:20 (UTC+8)-
dc.date.available 5-Oct-2011 14:35:2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Oct-2011 14:35:2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61510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25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15101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金代百年詞壇中,前有開一代詞運之金初「吳蔡體」,後有集大成者的金末元好問,金中葉時期多半被視為連接二者的過渡時期,鮮少作為論者獨立而論的研究對象。然而,不論是在詞人所創作的環境,或詞人自身的心態,處在金中葉大定、明昌盛世時期的文士們都異於金初或金末。元好問以金中葉蔡珪、党懷英、趙秉文三人為「國朝文派」,和前代「借才異代」的文士有所區別,正說明金中葉文士詞作確有值得研究之處。
  本論文以唐圭璋《全金元詞》所輯錄近百首金中葉文士詞為底本,作為探討對象。首先從時代背景為開展,釐清金中葉的政治局勢與漢化程度對文士造成的影響,並根據相關資料,考察包含金世宗、金章宗在內的二十餘位詞人之生平、仕進與交遊。金中葉文士詞作中所並存的出世與處世思想,是本論文討論的一大重點,從外在環境的角度切入,試圖探究詞人處在盛世之下所呈現的思考脈絡。金中葉文士詞內容中既有描寫男女之情、風格綺艷的言情之作,亦有抒發文士情志、嚮往隱逸的言志之作,因此本論文爬梳這兩類題材,從中析論言情之作的藝術手法、所描寫的女子形象,以及對閨閣意象的運用。對言志之作的探討,則著重於其對金初吳蔡體的繼承與轉化。
  透過這樣的觀察,重新審視此一時期的文士詞作所具有之內容、思想及其所表達的當代精神。並檢視此一時期大幅出現的言情綺艷詞作,從寫作方式與藝術手法觀察其所呈現之美感與特質,從中挖掘出詞體文學之於金中葉,不但是可以言志的文體,同時亦是可兼容詞為言情小道的遊戲體裁,以重新定位金中葉文士詞之於金詞作為北宗詞派、乃至於詞史上的意義。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1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大綱 13
第二章 金代發展與政治局勢綜述 17
第一節 女真完顏部崛起至金熙宗時期 17
第二節 海陵王遷都至世宗章宗時期 23
第三章 金代中葉學術風氣與文士交遊 31
第一節 金代中葉盛世文治的基礎 31
第二節 金宋隆興和議後的文士概述 38
第四章 金代中葉文士詞的處世與出世思想 53
第一節 處世:正統意識與帝國頌歌 55
一、言情詞作反映文士之冶遊風貌 55
二、贈賀詞作反映文士之盛世情懷 59
三、節序詞與詠物詞反映文化風情 63
第二節 出世:宗教思維與牧歌情懷 68
一、徘徊在出處之間的隱逸之思 68
二、追求自適與安然的隱逸之思 74
第三節 小結 84
第五章 金代中葉文士詞之言情與言志 87
第一節 詞作題材內容析論 88
一、男女相思之情 88
二、感興抒懷之志 98
第二節 「詞為艷科」的復歸 105
一、言情詞作中的感官書寫與女子形象 106
二、言情詞作中的閨閣器物書寫 111
第三節 「以詞言志」的開展 115
第四節 小結 124
第六章 結論 127
參考書目 133
附錄一 金代中葉文士詞作 141
附錄二 金宋帝王世系年表 155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10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金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金中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大定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明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士詞zh_TW
dc.title (題名) 金代中葉大定、明昌年間(1161-1196)文士詞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Study of Scholars` Ci-poems in the era of dading and mingchang (1161-1196) in the Middle Jin Dynas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史籍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史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校證:《大金國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重印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脫 脫:《遼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脫 脫:《金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宋 濂:《元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王梓材、馮雲濠、何紹基校:《宋元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6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李有棠:《金史紀事本末》,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並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金史並附編七種》,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遼史附遼史源流考》,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詩詞文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蕭 統:《昭明太子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蕭 統編、[唐]李 善注:《昭明文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元 稹:《元稹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李 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杜 甫著、[清]錢謙益箋注:《錢注杜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秦 觀著、徐培均校注:《淮海居士長短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黃 裳:《演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黃庭堅著、[宋]任 淵、史 容、史季溫注、黃寶華點校:《山谷詩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蘇 軾:《東坡詩集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蘇 軾著、石聲淮、唐玲玲箋注:《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元好問:《中州集》,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元好問:《遺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王 寂:《拙軒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趙秉文:《滏水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魏道明:《明秀集》,收於王德毅主編《叢書集成》三編4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張金吾輯:《金文最》,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莊仲方輯:《金文雅》,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郭元釪補輯:《全金詩》,臺北:新興書局,196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圭璋:《全金元詞》,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瑞兆、郭明志:《全金詩》,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詩詞評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沈義父著、蔡嵩雲箋釋:《樂府指迷箋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阮 閱編、周本淳校點:《詩話總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張 炎著、夏承燾校注:《詞源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陸輔之:《詞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戈 載:《詞林正韻》,臺北:世界書局,196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況周頤著、俞潤生箋註:《蕙風詞話.蕙風詞箋註》,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趙 翼:《甌北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明德編:《金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蟄存、陳如江:《宋元詞話》,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 璋等人編纂:《歷代詞話》,鄭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筆記雜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朝梁]宗懍著、宋金龍校注:《荊楚歲時記校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朝宋]劉義慶、[南朝梁]劉孝標注、劉強會評輯校:《世說新語會評》,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吳處厚撰、李裕民點校:《青箱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元好問著、李正民評注:《續夷堅志評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佚 名:《靖康要錄》,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劉 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張宗橚編,楊宗霖補正:《詞林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趙 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陵編:《金元詞紀事會評》,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近人專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詞學相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 放:《金元明清詩詞理論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 放:《金元詞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牛海蓉:《元初宋金遺民詞人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兆鵬:《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偉勇:《宋詞與唐詩之對應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偉勇:《南宋詞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偉勇:《詞學專題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國維著、施議對譯注:《人間詞話譯注》,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熙元、陳滿銘、陳弘治:《詞林韻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毅恆:《詞詮》,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 梅:《詞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熊和:《唐宋詞通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 靜:《金詞生成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 藝:《金代詞人群體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松勤:《唐宋詞社會文化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玫儀編:《詞學論著總目1902-1992》,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蟄存:《詞學名詞釋義》,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維城:《宋韻-宋詞人文精神與審美型態探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子良:《金元詞述評》,臺北:華正書局,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崔海正主編,劉靜、劉磊著:《金元詞研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陶 然:《金元詞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國忠:《元祐詞壇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文吉編:《詞學研究書目1912-1992》,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兆漢:《金元詞史》,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成鑒:《中國詩詞風格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10月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維江:《金元詞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揚忠:《唐宋詞流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貴華:《古代詞學理論的建構》,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鎮楚:《宋詞文化學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諸葛憶兵:《徽宗詞壇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龍沐勛:《倚聲學》,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龍沐勛:《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龍榆生:《詞曲概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龍榆生:《詞學十講》,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兆吉編:《歷代詞論新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其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朋:《金代漢族士人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慶生:《金代文學家年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左洪濤:《金元時期道教文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俊哲、張達昌、於國石:《金朝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正民、董國炎主編:《遼金元文學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永匡、王 熹:《中國節令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修生等編:《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遼金元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錫厚、白濱、周峰:《遼西夏金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錫厚、白 濱:《遼金西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文雪:《文化版圖重構與宋金文學生成研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中國士大夫群體研究之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惠泉:《金代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淑貞:《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淑貞:《詩話論風格》,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毓黻:《宋遼金史》,臺北:樂天出版社,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傳志:《金代文學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 晶:《遼金元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陶晉生:《女真史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論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忠謙:《政權對立與文化融合──金代中期詩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永春:《金宋關係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明今:《遼金文學史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浦江:《遼金史論》,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復生:《插圖本中國古代思想史.宋遼金元卷》,桂林: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瑞兆:《金代科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慶偉:《北宋新舊黨爭與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建狀:《南宋初期的文化重組與文學新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世明、都興智校注:《《金史》之《食貨志》與《百官志》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鵬程:《中國文學史》,臺北:里仁出版社,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定勇:〈論金源詞人王寂〉,《民族文學研究》2009年第3期,頁59-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昊、崔海正:〈20世紀金詞研究的回顧、反思與展望〉,《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7期,2007年7月,頁25-30、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昊:〈論金詞北派風格之成因〉,《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6期,頁61-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包根弟:〈王寂《拙軒集》初探〉,《文與哲》,第4期,2004年6月,頁439-4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鳳霞:〈金代名儒趙秉文的史論特點〉,《中州學刊》,第3期(總第159期),2007年5月,頁210-2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肖奐:〈王寂題畫詩析論〉,《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10期,2006年10月,頁66-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鳳霞:〈金代文教政策探析〉,《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2005年3月,頁109-1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 楠:〈論金代王寂詞的藝術特質〉,《集寧師專學報》,第31卷第1期,2009年3月,頁26-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 靜:〈從完顏亮到完顏璹:金代女真人詞的嬗變軌跡述論〉,《學術論壇》,2010年第6期(總第233期),頁141-1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道明:〈別具一格的金元文化與審美趣味〉,《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2000年6月,頁12-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道明:〈金、元時期反傳統的審美價值取向〉,《文史哲》,2000年第3期(總第258期),頁53-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 藝:〈金代大定、明昌時期綺艷詞風回溯研究〉,《民族文學研究》,2005年第4期,頁18-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松勤:〈唐宋詞體的文化功能與運行系統〉,《文學評論》,2001年第四期,頁91-1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惠泉:〈淪落天涯的詩人王寂〉,《文史知識》,1999年第6期,頁74-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姜劍雲、孫昌武:〈論完顏璹創作中的佛禪意蘊〉,《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第28卷(總第112期),頁30-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姜麗華:〈一位末代女真貴族的悲情--讀完顏璹〈沁園春〉詞〉,《文史知識》,2007年第2期,頁42-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梅仙:〈金代大定、明昌詞新質探討〉,《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頁124-1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梅仙:〈論元遺山詞對大定、明昌詞的繼承和創新〉,《陰山學刊》,第18卷第2期,2005年4月,頁23-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梅仙:〈論金代大定、明昌詞的田園牧歌情調〉,《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3卷第1期,頁119-1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連英:〈沉香斷續玉爐寒 伴我情懷如水--淺析易安詞的「香爐」意象〉,《龍岩學院學報》第24卷增刊1,2006年7月,頁36-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傳志:〈宋遼金文學關係論〉,《文學評論》2007年第4期,頁65-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都興智:〈王庭筠的文學藝術成就及其影響〉,《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7年第1期,頁66-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志煌:〈試論蔡松年詞及其在金詞史之地位〉,《嘉南學報(人文類)》,第32期,2006年12月,頁651-6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 果:〈金代翰林與政治〉,《北方文物》,1994年第4期,頁66-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永源:〈詞中自傳譜真情--讀完顏璹〈沁園春〉〉,《文史知識》,1999年第7期,頁33-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浿晴:〈敦煌香藥方與唐代香文化〉,《敦煌學》第26輯,2005年12月,頁191-2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達科:〈《明昌辭人雅制》與趙秉文的詩學思想〉,《學術交流》,第4期(總第145期),2006年4月,頁144-1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達科:〈金代科舉對文學的影響〉,《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2期,2007年3月,頁50-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達科:〈金朝多民族文學格局析論〉,《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2期,2006年3月,頁10-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達科:〈金朝儒學與文學〉,《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5期,2008年9月,頁61-6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紹基:〈遼金元文學的主要特點和發展概況〉,《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1期,2006年1月,頁63-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靖時:〈「金源一代坡仙」--趙秉文〉,《興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1月,頁153-1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文禮:〈金代民俗文化與趙秉文詩歌〉,《民族文學研究》,2008年第3期,頁113-1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聶立申:〈金朝党懷英籍貫、家世和生平略考〉,《泰山學院學報》,第30卷第5期,2008年9月,頁8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定勇:《金詞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麗娟:《丘處機《磻溪集》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立恒:《金代社會等級結構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秀蓮:《金朝「異代」文士與皇權政治互動關係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秀榮:《民族文化融合與遼金詩歌的發展流變》,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邵鴻雁:《金遺民詞研究》,長春:吉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柯正容:《金詞吳蔡體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梅仙:《金代大定、明昌詞研究》,廣州: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美櫻:《全真七子證道詞之意涵析論》,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文櫻:《蔡松年詞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昭揚:《征服王朝下的士人──金代漢族士人的政治、社會、文化論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宏銘:《金元全真道士詞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翊雲:《金元少數民族詞人及其作品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 蓉:《論東坡詞在宋金元的傳播與接受》,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欣容:《金末元初稷山段氏二妙詞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琇文:《金元詠梅詞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靖時:《金代文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87年。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