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論共犯從屬性
Akzessorietät der Teilnahme
作者 陳力揚
貢獻者 李聖傑
陳力揚
關鍵詞 共犯
從屬性
共犯處罰根據
教唆
幫助
身分犯
Akzessorietät
Teilnahme
Anstiftung
Beihilfe
persönliche Merkmale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5-Oct-2011 14:44:36 (UTC+8)
摘要 從共犯從屬性所提出「共犯之成立以正犯行為之存在為必要」的基本命題,可推導出「共犯不法從屬」以及「共犯不法不能獨立存在」等共犯性質。由此可知,共犯從屬性並不僅是形式上的共犯成立要件問題,更在實質上涉及共犯不法的特殊性質。因此對於共犯從屬性法理基礎的探討,毋寧應從共犯概念的最上位問題出發,亦即共犯概念究竟從何而來,對於共犯為何要加以處罰?
基此,本文首先討論共犯在犯罪體系中的定位問題,以確定在討論共犯犯罪結構時應有之出發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討論共犯之處罰基礎,亦即針對共犯在犯罪體系上之特殊地位,探討其處罰根據何在,藉此形塑共犯不法的內涵,以獲得對於共犯不法從屬性質的理解。承此結論,本文繼續說明「共犯成立以正犯行為存在為必要」此命題之法理依據,並據此討論:一、共犯從屬型態;二、未遂教唆之體系定位以及;三、預備犯之共犯等共犯從屬性適用問題。本文最後則處理共犯從屬性於身分犯罪之適用問題,以期能就刑法第31條尋得與共犯從屬性相符之處理方案。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期刊
1. 王和雄,從共犯從屬性說與獨立性說論教唆之未遂與未遂之教唆,法學叢刊,第17卷第2期,1972年4月。
2. 甘添貴,預備罪之教唆犯或幫助犯,月旦法學教室,第48期,2006年10月。
3. 甘添貴,刑法總則修正重點評述,收錄於:自由‧責任‧法—蘇俊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2005年8月。
4. 甘添貴、靳宗立,共犯與身分之檢討與省思,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著,共犯與身分,2001年11月。
5. 甘添貴,古典學派與近代學派於現代行法理論之影響,收錄於:氏著,刑法之重要理念,1996年6月。
6. 余振華,教唆未遂之廢止與間接正犯之界定,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刑法總則修正重點之理論與實務,2005年9月。
7. 余振華,「共犯與身分」之比較法考察,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著,共犯與身分,2001年11月。
8. 李聖傑,人算不如天算—因果(不幸)與歸責(不法),月旦法學教室,第38期,2005年12月。
9. 林山田,對「共犯」刑章之刑法修正的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
10. 林山田,2005年新刑法總評,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7期,2005年2月。
11. 林東茂,刑法總則修正評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7期,2005年2月。
12. 花滿堂,論不能犯、違法性錯誤、共犯與身分之修正,收錄於:司法院編,新修正刑法論文集,2006年7月。
13. 高仰止,教唆犯論,收錄於:蔡墩銘編,刑法總則論文選輯(下),1984年,7月。
14. 高金桂,論不能未遂與未遂教唆,月旦法學雜誌,第130期,2006年3月。
15. 高金桂、呂秉翰,論間接正犯之「支配利用關係」,收錄於:刑事法學新趨勢—Lothar Ohilipps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2004年4月。
16. 高金桂,不純正身分犯之「身分」在刑法體系上之定位問題,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著,共犯與身分,2001年11月。
17. 陳子平,論共犯之獨立性與從屬性,東吳法律學報第19卷第3期,2008年1月。
18. 陳子平,新刑法總則之理論基礎—正犯與共犯,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
19. 陳子平,論刑法第三十一條之身分或其他特定關係,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著,共犯與身分,2001年11月。
20. 陳子平,論正犯與共犯之概念,政大法學評論,第48期,1993年9月。
21. 陳子平,論未遂教唆之可罰性,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8卷第1期,1993年3月。
22. 陳志輝,身分犯之實質不法內涵,台灣本土法學,第84期,2006年7月。
23. 陳志輝,義務犯,月旦法學教室,第23期,2004年9月。
24. 許玉秀,從共犯與身分論不法與罪責的區分,收錄於:刑事法之基礎與界限—洪福增教授紀念專輯,2003年4月。
25. 許玉秀,實質的正犯概念,收錄於:氏著,刑法的問題與對策,修訂再版,2000年11月。
26. 許澤天,對2005年1月刑法總則篇「刑事責任」、「未遂犯」及「正犯與共犯」章修改之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7期,2005年2月。
27. 許澤天,單純教唆—刑法第二十九條第三項之論證,法學講座,第14期,2003年2月。
28.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1998年10月。
29. 黃榮堅,共犯與身分,收錄於:林山田編,刑事思潮之奔騰—韓忠謨教授紀念論文集,2000年6月。
30. 黃榮堅,從破壞性教導行為看共犯概念,收錄於:氏著,刑罰的極限,初版二刷,2000年4月。
31. 黃惠婷,新、舊法未遂教唆之檢討,月旦法學教室,第66期,2008年4月。
32. 黃惠婷,由教唆犯本質論虛偽教唆,台灣本土法學,第21期,2001年4月。
33. 楊大器,身分犯罪與其共犯之刑事責任,軍法專刊,第24卷第1期,1978年1 月。
34. 鄭善印,正犯與共犯概念之修正對於實務運作之衝擊,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刑法總則修正重點之理論與實務,2005年9月。
35. 黎文德,成年人幫助少年犯罪,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
36. 蔡聖偉,論間接正犯概念內涵的演變,東吳法律學報第19卷第3期,2008年1月。
二、 中文書籍
1. 甘添貴,刑法案例解評,1999年。
2.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十版,2008年。
3.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十版,2008年。
4.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六版,1998年。
5.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二版,2009年。
6. 周冶平,刑法總論,五版,1972年。
7. 洪福增,刑法之基本問題,1964年。
8. 柯耀程,刑法總論釋義—修正法篇(上),初版,2005年。
9. 陳子平,刑法總論,二版,2008年。
10. 陳子平,共同正犯與共犯論,初版,2000年。
11. 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年。
12. 陳樸生,實用刑法,重訂初版,1991年。
13. 許玉秀,新學林分科六法—刑法,七版,2006年。
14. 許玉秀,刑法第四章緒論及第28條至第31條註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85-2417-H-004-002-C4,1997年。
15.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初版,2003年。
16.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下),初版,2003年。
17. 楊大器,刑法總則釋論,修訂十九版,1994年。
18. 楊建華,刑法總則之比較與檢討,1988年。
19. 褚劍鴻,刑法總則論,增訂八版,1989年。
20. 劉作揖,少年事件處理法,增訂再版,1996年。
21. 蔡墩銘,刑法精義,初版三刷,2000年。
22. 蔡墩銘,刑法總則爭議問題研究,1988年。
23. 蔡墩銘,中國刑法精義,四版,1986年。
24. 韓忠謨,刑法原理,增訂再版,2002年。
25. 蘇俊雄,刑法總論(Ⅱ),1998年。
三、 德文期刊
1. Herzberg, Akzessorietät der Teilnahme und persönliche Merkmale, in: GA 1991, 145 ff.
2. Herzberg, Täterschaft, Mittäterschaft und Akzessorietät der Teilnahme, in: ZStW 99 (1987), S. 49 ff.
3. Herzberg, Die problematic der „besonderen persönlichen Merkmale“ im Strafrecht, in: ZStW 88 (1976), S. 68 ff.
4. Herzberg, Anstiftung und Beihilfe als Starftatbestände, in: GA 1971, S. 1 ff.
5. Jakobs, Kriminalisierung im Vorfeld einer Rechtsverletzung, in: ZStW 97 (1985), S. 751 ff.
6. Less, Der Unrechtscharakter der Anstiftung, in: ZStW 69 (1957), S. 43 ff.
7. Puppe, Jedem nach seiner Schuld – Die Akzessorietät und ihre Limitierung, in: ZStW 120 (2008), S. 504 ff.
8. Schünemann, Die deutschsprachige Strafrechtswissenschaft nach der Strafrechtsreform im Spiegel des Leipizger und des Wiener Kommentars, 2. Teil, in: GA, 1986, S. 293 ff.
四、 德文書籍
1. Hoyer, in: Systematisch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7. Aufl., 2001.
2. Jakobs,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 Aufl., 1991.
3. Jescheck/ Weigend,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5. Aufl., 1996.
4. Kindhäus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 Aufl., 2002.
5. Kühl,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3. Aufl., 2000.
6. Lackner/ Kühl, Strafgesetzbuch mit Erläuterungen, 24. Aufl., 2001.
7.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8. Maurach/ Gössel/ Zipf,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Ⅱ,7. Aufl., 1989.
9. Puppe,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 im Spiegel der Rechtsprechung, BandⅡ, 1. Aufl., 2005.
10. Puppe, in: Normos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2. Aufl., 2005.
11. Roxin,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Ⅱ, 1. Aufl., 2003.
12. Roxin,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Ⅰ, 3. Aufl., 1997.
13. Roxin, in: Leipzig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11. Aufl., 1993.
14. Schmidhäus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 Studienbuch, 2. Aufl., 1984.
15. Schmidhäus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 Lehrbuch, 2. Aufl., 1975.
16. Schmidhäus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 Lehrbuch, 1. Aufl., 1970.
17. Schönke/ Schröder/ Cramer/ Heine, Strafgesetzbuch Kommentar, 26. Aufl., 2000.
18. Schünemann, in: Leipzig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12. Aufl., 2005.
19. Stratenwerth/ Kuhlen,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Ⅰ, 5. Aufl., 2004.
20. Trechsel, Der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3651032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65103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聖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力揚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力揚zh_TW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Oct-2011 14:44:36 (UTC+8)-
dc.date.available 5-Oct-2011 14:44:3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Oct-2011 14:44:3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65103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32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65103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從共犯從屬性所提出「共犯之成立以正犯行為之存在為必要」的基本命題,可推導出「共犯不法從屬」以及「共犯不法不能獨立存在」等共犯性質。由此可知,共犯從屬性並不僅是形式上的共犯成立要件問題,更在實質上涉及共犯不法的特殊性質。因此對於共犯從屬性法理基礎的探討,毋寧應從共犯概念的最上位問題出發,亦即共犯概念究竟從何而來,對於共犯為何要加以處罰?
基此,本文首先討論共犯在犯罪體系中的定位問題,以確定在討論共犯犯罪結構時應有之出發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討論共犯之處罰基礎,亦即針對共犯在犯罪體系上之特殊地位,探討其處罰根據何在,藉此形塑共犯不法的內涵,以獲得對於共犯不法從屬性質的理解。承此結論,本文繼續說明「共犯成立以正犯行為存在為必要」此命題之法理依據,並據此討論:一、共犯從屬型態;二、未遂教唆之體系定位以及;三、預備犯之共犯等共犯從屬性適用問題。本文最後則處理共犯從屬性於身分犯罪之適用問題,以期能就刑法第31條尋得與共犯從屬性相符之處理方案。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提出 1
第二節 討論架構 3
第二章 共犯之犯罪體系定位 4
第一節 數人參與犯罪的評價問題 4
第二節 犯罪參與的評價模式 4
第一項 單一正犯體系 5
第二項 二元參與體系 6
第一款 從限縮正犯概念出發的區分體系 6
第二款 從擴張正犯概念出發的區分體系 7
第三項 檢討 8
第一款 單一正犯體系弱化構成要件功能 8
第二款 擴張正犯概念與實定法規定不符 10
第三節 從限縮正犯概念出發的共犯體系 11
第三章 共犯處罰根據理論 13
第一節 罪責共犯理論及不法共犯理論 13
第一項 罪責共犯理論 13
第二項 不法共犯理論 15
第二節 純粹惹起理論 17
第一項 Lüderssen的共犯構成要件理論 17
第二項 Schmidhäuser的共犯犯罪理論 20
第三節 從屬性導向惹起理論 22
第四節 從屬的法益侵害理論 24
第五節 共犯處罰根據理論之檢討 27
第一項 對「罪責共犯理論」及「不法共犯理論」之檢討 27
第一款 學說批評 27
第二款 本文意見 29
第一目 「個人社會完整性」非我國共犯規定之保護法益 29
第二目 對於學說批評之檢討 31
第二項 對純粹惹起理論之檢討 33
第一款 共犯行為無法實現(正犯)構成要件的法益侵害 33
第二款 共犯構成要件理論與實定法規定不符 34
第三項 對「從屬性導向惹起理論」及「從屬的法益侵害理論」之檢討 38
第一款 「勿助人為惡」的刑法誡命 39
第二款 「勿助人為惡」的理由及其在刑法上的規範構造 41
第四章 共犯從屬性 45
第一節 緒論—共犯從屬性的多義性 45
第二節 共犯從屬性與共犯獨立性之爭 46
第一項 立法意旨探討 46
第一款 舊刑法時期(1928-1935):採共犯從屬性立場 46
第二款 原刑法時期(1935-2006) 47
第一目 教唆犯採獨立性立場 47
第二目 幫助犯採從屬性立場 50
第三款 現行法時期(2006):採共犯從屬性立場 51
第二項 實務見解 52
第一款 原刑法時期 52
第一目 教唆犯規定 52
第二目 幫助犯規定:採幫助犯從屬性之立場 53
第二款 現行法時期:採共犯從屬性立場 54
第三項 學說觀點 54
第一款 原刑法時期:對教唆犯的歧異理解 55
第一目 採教唆犯獨立性之立場 55
第二目 教唆犯之成立具獨立性,但處罰兼含從屬性 56
第三目 從屬性為原則,獨立性為例外 57
第四目 採教唆犯從屬性之立場 59
第二款 現行法時期:採共犯從屬性之立場 61
第四項 共犯從屬性與共犯獨立性法理基礎之檢討 62
第一款 客觀主義與主觀主義之爭? 63
第一目 客觀主義與主觀主義概述 64
第二目 主觀主義未能解釋原刑法第29條規定 65
第三目 客觀主義未能說明共犯從屬性 66
第二款 法治國構成要件明確性原則之要求? 67
第三款 應以共犯處罰根據理論為依據 68
第一目 對共犯獨立性之法理依據 68
第二目 對共犯從屬性之法理依據 69
第四款 小結 70
第三節 共犯從屬型態 70
第一項 四種從屬型態介紹 71
第二項 共犯從屬型態之演變趨勢 72
第一款 德國立法例及學說觀點之演變 72
第二款 我國立法例、實務及學說觀點之演變 73
第三項 從共犯處罰根據理論之檢討 75
第一款 罪責共犯理論與不法共犯理論之觀點 75
第二款 純粹惹起理論之觀點 75
第三款 從屬性導向惹起理論及從屬的法益侵害理論之觀點 76
第四款 小結 79
第四節 未遂教唆之體系定位 79
第一項 未遂教唆之概念界定 80
第一款 用語辨異 80
第一目 我國學說用語介紹 80
第二目 用語檢討 80
第二款 未遂教唆之類型介紹 82
第二項 德國學說對未遂教唆體系定位之理解 83
第三項 未遂教唆於我國刑法規定之體系定位 84
第一款 原刑法時期 84
第二款 現行法時期 85
第五節 預備犯之共犯 87
第一項 原刑法時期 87
第一款 問題提出 87
第二款 學說觀點 87
第三款 本文意見 88
第一目 採原刑法教唆犯獨立性之觀點 88
第二目 採共犯從屬性及未遂教唆之觀點 89
第二項 現行法時期 91
第一款 問題提出 91
第二款 學說及實務見解 92
第三款 本文意見 93
第五章 共犯從屬性於身分犯罪之適用 95
第一節 問題提出—共犯從屬性的鬆動? 95
第二節 身分要素之意義及其與共犯從屬性之關係 98
第一項 我國對身分要素之理解 98
第二項 德國對特別個人要素之理解 99
第一款 「行為關連」與「行為人關連」的區分 101
第二款 「法益關連性」與「高度個人性」的區分 104
第三款 「功能性本質要素」及「純粹類型化要素」作為一般個人要素 105
第四款 「特別義務要素」及「純粹罪責及純粹可罰性要素」作為特別個人要素 106
第一目 Roxin的看法 107
第二目 Puppe的看法 111
第三項 對身分要素及其與共犯從屬性關係之檢討 113
第一款 對身分要素的理解方式 113
第二款 身分要素與共犯從屬性之關係 114
第一目 對「功能性本質要素」之檢討 114
第二目 對「特別義務要素」之檢討 115
第三目 對「純粹罪責及純粹可罰性要素」之檢討 117
第四目 小結 117
第三節 身分要素於第31條之適用關係 117
第一項 我國通說立場—純正身分與不純正身分 118
第二項 德國學說觀點 119
第一款 Roxin的看法 120
第一目 德國刑法第28條第1項之身分類型及適用關係 120
第二目 德國刑法第28條第2項之身分類型及適用關係—特別義務要素的刑罰移用方案 121
第二款 Puppe的看法 122
第一目 「特別義務要素」應屬於「構成刑罰原因的特別個人要素」 123
第二目 「純粹罪責及純粹可罰性要素」應屬於「加減或免刑的特別個人要素」 124
第三項 檢討—刑法第31條作為限制從屬性的展現 125
第六章 結論 129
參考文獻……………………………………………………. 133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65103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共犯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從屬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共犯處罰根據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教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幫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身分犯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Akzessorietä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eilnahm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nstiftu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eihilf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ersönliche Merkmaleen_US
dc.title (題名) 論共犯從屬性zh_TW
dc.title (題名) Akzessorietät der Teilnahm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王和雄,從共犯從屬性說與獨立性說論教唆之未遂與未遂之教唆,法學叢刊,第17卷第2期,1972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甘添貴,預備罪之教唆犯或幫助犯,月旦法學教室,第48期,2006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甘添貴,刑法總則修正重點評述,收錄於:自由‧責任‧法—蘇俊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2005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甘添貴、靳宗立,共犯與身分之檢討與省思,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著,共犯與身分,2001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甘添貴,古典學派與近代學派於現代行法理論之影響,收錄於:氏著,刑法之重要理念,1996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余振華,教唆未遂之廢止與間接正犯之界定,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刑法總則修正重點之理論與實務,200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余振華,「共犯與身分」之比較法考察,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著,共犯與身分,2001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李聖傑,人算不如天算—因果(不幸)與歸責(不法),月旦法學教室,第38期,2005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林山田,對「共犯」刑章之刑法修正的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林山田,2005年新刑法總評,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7期,2005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林東茂,刑法總則修正評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7期,2005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花滿堂,論不能犯、違法性錯誤、共犯與身分之修正,收錄於:司法院編,新修正刑法論文集,2006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高仰止,教唆犯論,收錄於:蔡墩銘編,刑法總則論文選輯(下),1984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高金桂,論不能未遂與未遂教唆,月旦法學雜誌,第130期,2006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高金桂、呂秉翰,論間接正犯之「支配利用關係」,收錄於:刑事法學新趨勢—Lothar Ohilipps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2004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高金桂,不純正身分犯之「身分」在刑法體系上之定位問題,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著,共犯與身分,2001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陳子平,論共犯之獨立性與從屬性,東吳法律學報第19卷第3期,2008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陳子平,新刑法總則之理論基礎—正犯與共犯,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陳子平,論刑法第三十一條之身分或其他特定關係,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著,共犯與身分,2001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陳子平,論正犯與共犯之概念,政大法學評論,第48期,1993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陳子平,論未遂教唆之可罰性,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8卷第1期,1993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陳志輝,身分犯之實質不法內涵,台灣本土法學,第84期,2006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陳志輝,義務犯,月旦法學教室,第23期,2004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許玉秀,從共犯與身分論不法與罪責的區分,收錄於:刑事法之基礎與界限—洪福增教授紀念專輯,2003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許玉秀,實質的正犯概念,收錄於:氏著,刑法的問題與對策,修訂再版,2000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許澤天,對2005年1月刑法總則篇「刑事責任」、「未遂犯」及「正犯與共犯」章修改之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7期,2005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許澤天,單純教唆—刑法第二十九條第三項之論證,法學講座,第14期,2003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1998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黃榮堅,共犯與身分,收錄於:林山田編,刑事思潮之奔騰—韓忠謨教授紀念論文集,2000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黃榮堅,從破壞性教導行為看共犯概念,收錄於:氏著,刑罰的極限,初版二刷,2000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黃惠婷,新、舊法未遂教唆之檢討,月旦法學教室,第66期,2008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黃惠婷,由教唆犯本質論虛偽教唆,台灣本土法學,第21期,2001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楊大器,身分犯罪與其共犯之刑事責任,軍法專刊,第24卷第1期,1978年1 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鄭善印,正犯與共犯概念之修正對於實務運作之衝擊,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刑法總則修正重點之理論與實務,200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黎文德,成年人幫助少年犯罪,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蔡聖偉,論間接正犯概念內涵的演變,東吳法律學報第19卷第3期,2008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中文書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甘添貴,刑法案例解評,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十版,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十版,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六版,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二版,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周冶平,刑法總論,五版,197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洪福增,刑法之基本問題,196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柯耀程,刑法總論釋義—修正法篇(上),初版,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陳子平,刑法總論,二版,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陳子平,共同正犯與共犯論,初版,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陳樸生,實用刑法,重訂初版,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許玉秀,新學林分科六法—刑法,七版,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許玉秀,刑法第四章緒論及第28條至第31條註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85-2417-H-004-002-C4,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初版,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下),初版,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楊大器,刑法總則釋論,修訂十九版,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楊建華,刑法總則之比較與檢討,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褚劍鴻,刑法總則論,增訂八版,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劉作揖,少年事件處理法,增訂再版,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蔡墩銘,刑法精義,初版三刷,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蔡墩銘,刑法總則爭議問題研究,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蔡墩銘,中國刑法精義,四版,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韓忠謨,刑法原理,增訂再版,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蘇俊雄,刑法總論(Ⅱ),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德文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Herzberg, Akzessorietät der Teilnahme und persönliche Merkmale, in: GA 1991, 145 f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Herzberg, Täterschaft, Mittäterschaft und Akzessorietät der Teilnahme, in: ZStW 99 (1987), S. 49 f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Herzberg, Die problematic der „besonderen persönlichen Merkmale“ im Strafrecht, in: ZStW 88 (1976), S. 68 f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Herzberg, Anstiftung und Beihilfe als Starftatbestände, in: GA 1971, S. 1 f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Jakobs, Kriminalisierung im Vorfeld einer Rechtsverletzung, in: ZStW 97 (1985), S. 751 f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Less, Der Unrechtscharakter der Anstiftung, in: ZStW 69 (1957), S. 43 f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Puppe, Jedem nach seiner Schuld – Die Akzessorietät und ihre Limitierung, in: ZStW 120 (2008), S. 504 f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Schünemann, Die deutschsprachige Strafrechtswissenschaft nach der Strafrechtsreform im Spiegel des Leipizger und des Wiener Kommentars, 2. Teil, in: GA, 1986, S. 293 f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 德文書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Hoyer, in: Systematisch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7. Aufl.,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Jakobs,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 Aufl., 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Jescheck/ Weigend,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5. Aufl., 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Kindhäus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 Aufl., 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Kühl,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3. Aufl., 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Lackner/ Kühl, Strafgesetzbuch mit Erläuterungen, 24. Aufl.,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Maurach/ Gössel/ Zipf,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Ⅱ,7. Aufl., 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Puppe,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 im Spiegel der Rechtsprechung, BandⅡ, 1. Aufl., 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Puppe, in: Normos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2. Aufl., 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Roxin,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Ⅱ, 1. Aufl., 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Roxin,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Ⅰ, 3. Aufl., 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Roxin, in: Leipzig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11. Aufl.,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Schmidhäus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 Studienbuch, 2. Aufl., 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Schmidhäus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 Lehrbuch, 2. Aufl., 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Schmidhäus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 Lehrbuch, 1. Aufl., 1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Schönke/ Schröder/ Cramer/ Heine, Strafgesetzbuch Kommentar, 26. Aufl., 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Schünemann, in: Leipzig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12. Aufl., 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Stratenwerth/ Kuhlen,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Ⅰ, 5. Aufl., 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Trechsel, Der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