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土地徵收法制有關公共利益衡量之研究
Legal systenm of law expropriation measure of public interest
作者 陳文棋
Chen, Wen Chi
貢獻者 楊松齡
陳文棋
Chen, Wen Chi
關鍵詞 徵收法制
公用徵收
公益徵收
公共利益
私益
公共利益衡量
不確定法律概念
行政裁量
司法審查
計畫法制
特定興辦事業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Oct-2011 14:47:09 (UTC+8)
摘要 公用徵收乃憲法規範下之公益制度。因此,關於土地徵收法制公共利益衡量之探討,範圍即以立法、行政及司法作為中,有無切實的實踐徵收制度所具之憲法意義。研究主題「公共利益衡量」屬不確定法律概念,牽涉價值判斷與利益衡量,因此,探討內容導向分為程序面與實質面為之架構。

徵收法制缺乏審議程序之必要機制,主管機關實無法客觀、審慎判斷需用土地人所評估事業計畫之合理真實性。又審議機制規範之缺漏,行政法院有其「審查能力之極限」出現,常無法勝任審查徵收個案是否合乎「公益性及必要性」。因而,對土地徵收具體實施的適法性,提供根本性審查原則,實有在徵收程序裡增訂「徵收審核標準」規範之需,如合法之原則、必要性原則、公益性原則、均衡原則等。為了健全徵收法制之運行,公益及私益之兼顧,獨立公正之公聽會,實有重新建構之需。另徵收審議委員會之層級,實有必要改制為一獨立之體制,以善盡徵收審議事權之功能。

人民參與土地徵收程序機制,內政部雖有最新規則之制訂,但其與人民程序保障而言,似有未逮。關於被徵收人陳述意見之規定,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增訂第十三條之ㄧ規定,其中第一項及第二項規定,僅是將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十三條之規定改為法律規定,增加第三項規定:「核准徵收機關於核准徵收前,必要時得再給予所有權人陳述意見之機會。」依本研究探討觀之,似為較進步之立法,可賦予徵收審議委員會進行判斷徵收所需具體公共利益之機制。但其以「必要時」、「得」再給予所有權人陳述意見之機會,此「判斷餘地」及「裁量權限」操之於徵收機關的內政部,對於被徵收人陳述意見之保障而言,可謂實益不大。

土地徵收,並非唯一方法,乃是最後不得已之手段。故徵收首應遵行之要件,乃公共利益之審慎考量。徵收條款列舉之各項事業,僅是限定徵收適格事業之範圍,然實務上幾乎符合興辦事業者一經提出即准予徵收,而忽略公私益之衡量,對人民憲法上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未盡保障之能事,背離釋字第409號解釋之旨意。若「公共利益」非為「重大」與「急迫」者,即不屬「公共福祉」之範疇,而不具徵收合法性。因此,土地徵收條例適當條文內,宜增訂土地徵收「公共利益判斷標準」,其內容包括社會因素、經濟因素、文化及生態因素、永續發展因素及其他必要因素,使公共利益之判斷趨於具體,以落實土地徵收公共利益之衡量。

憲法在人性尊嚴之要求下,賦予個人財產權之保障,乃在於個人生存必須擁有之基本資源。質言之,土地徵收條例之立法目的,對於生存權、工作權之保障,有予以明文規範之必要,以作為徵收補償項目之立法依據。基此,土地徵收條例第一條第一項應修訂「為實施土地徵收,促進土地利用,增進公共利益,保障人民財產權、工作權及生存權,特制定本條例。」

內政部(簡稱該部)就特定興辦事業,開發面積30公頃以上,新訂、擴大都市計畫等或事業計畫以區段徵收方式辦理開發者,應於該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區域計畫委員會審議前,就「公益性、必要性」先行向該部土地徵收審議委會報告。此程序固可增加計畫法制公共利益與土地徵收之關連性,作為土地徵收公共利益之擔保。但觀其作業之流程,只為該部暫時權宜治標之計,對於發展經濟政策徵收土地公共利益衡量標準及機制,並無具體明確之規範,可謂流於形式之舉措。惟有確保都市計畫、區域計畫內容之合法性,並賦有「具體公共利益」,以維人民土地權益之保障。否則,該部此一創舉事先「公益性、必要性」之評估制度,已逾越都市計畫委員會、區域計畫委員會專業領域之雷池,而亂了各司其職之法體制。正本清源之計,在於建立土地徵收審議人民參與之機制、土地徵收審核之具體基準和相關程序之建構。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中文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丁致成,1997,『城市多贏策略:都市計畫與公共利益』,台北:創興。
史尙寬,1975,『土地法原論』台五版,台北:中正。
吳 定,1998,『公共政策辭典』出版一刷,台北:五南。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2000,『行政學(二)』修訂四版,台北
縣:空大。
吳 庚,2001,『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七版,台北:自版。
─────,2003,『憲法之解釋與適用』初版,台北:自版。
李鴻毅,1998,『土地法論』,台北:自版。
李惠宗,2007,『行政法要義』三版,台北:元照。
林紀東,1989,『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一)』修訂五版,台北:三民。
林鍾沂,2002,『行政學』,台北:三民。
孫本初、賴為堯監修,2008,『行政學辭典』,台北:一品。
黃健二,1985,『都市更新之研究』再版,台北:大佳。
陳新民,2000,『行政法總論』修訂七版,台北:自版。
許南雄,2004『行政學術語』增訂四版,台北:商鼎。
焦祖涵,1977,『土地法釋論』增訂四版,台北:自版。
溫豐文,2007,『土地法』修定版,台中:自版。
楊松齡,2011,『實用土地法精義』十一版一刷,台北:五南。
蔡震榮,1994,『行政法理論與基本人權之保障』,台北:三峰。
蔡維音,2001『社會國之法理基礎』一版,台南:正點。
董保城,2002,『國家責任法-兼論大陸地區行政補償與行政賠償』二版,
台北:神州。
謝哲勝,2006,『土地法』,台北:台灣財經法協會。
(二)專書論文
王文宇,2000「從財產權之保障論釋字第349號解釋」,收於氏編『民商
法理 論與經濟分析』,台北:元照。
許宗力,2000,「從大法官解釋看平等原則與違憲審查」,收錄於李建良
、簡資修主編『憲法之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台北:中研院社科所。
李建良,2006,「損失補償」,翁岳生編『行政法(下)』,台北:元照。
─────,2009,「行政的自主餘地與司法控制」,葉俊榮主編『法治的開拓
與傳承:翁岳生教授的公法世界』,台北:元照。
李惠宗,2010,「財產權保護與土地徵收補償」,『資訊法制、土地規劃與
損失補償之新趨勢』,台北:台灣行政法學會。
李震山,2005,「論行政損失補償責任」,收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損失
補償、行政程序法』,台北:元照。
─────,2005,「程序基本權」,氏著『多元、寬容與人權保障-以憲法未
列舉之保障為中心』,台北:元照。
林明鏘,2006,「從大法官解釋論都市計畫之基本問題」,收於氏著『國土
計畫法學研究』,台北:元照。
─────,2006,「都市計畫法與現代法治國家」,收於氏著『國土計畫法學
研究』,台北:元照。
─────,2006,「法治國家原則與國土規劃法制」,收於氏箸,『國土計畫
法學研究』,台北:元照。
馬緯中,1997,「應予衡量原則之研究-以行政計畫為中心」,收於城仲模
主編『行政法之ㄧ般法律原則(二)』,台北:三民。
翁岳生,1976,「論不確定法律概念與行政裁量之關係」,氏著『行政法與
現代法治國家』,台北:台灣大學法學叢書編輯會。
─────,2006,「行政的概念與種類」,氏編『行政法(上)』,台北:元照。
陳恩儀,1997,「論行政法上之公益原則」,收於城仲模主編『行政法之ㄧ
般法律原則(二)』,台北:三民。
陳新民,1999,「憲法財產權保障之體系與公益徴收概念補償」,收於氏著
『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台北:元照。
─────,1999,「論憲法人民基本權利的限制」,氏著『憲法基本權利之基
本理論(上)』,台北:元照。
─────,1999,「公共利益的概念,氏著『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
,台北:元照。
─────,1999,「公益徴收的目的」,收於氏著『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
(上)』,台北:元照。
─────,1999,「財產權的限制與公益徵收之概念-美國法上之探討」,氏
著『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台北:元照。
陳立夫,2005,「都市更新與土地徵收-94年都市更新條例第25條之1修正
條文之剖析」,收於『土地法研究』,台北:新學林。
─────,2005,「土地徵收與損失補償」,收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損失
補償、行政程序法』,台北:元照。
─────,2007,「我國土地徵收制度上若干爭議問題之探討」,氏著『土地
法研究』,台北:新學林。
─────,2009,「土地徵收失效及收回被徵收土地爭議問題之研究」,司法
院 98.12.28.印製。
─────,2010,「台灣農地權利之管制與權利保障」,『資訊法制、土地規
劃與損失補償之新趨勢』,台北:台灣行政法學會。
陳愛娥,1998,「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中財產權概念之演變」,劉孔中、
李建良『憲法主編解釋之理論與實務(一)』,台北:中研院社科所。
陳明燦,2001,「我國土地徵收若干問題之探討:以財產權保障觀點為基
礎」,氏著『財產權保障、土地使用限制與損失補償』,台北:翰
蘆。
─────,2006,「從法律經濟觀點析論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下耕地出、承
租人之權利變動:兼評釋字第580號解釋」,『國土政策與法律』
,台北:翰蘆。
─────,2006,「德國土地變更使用機制之研究:一個國土整構程序的概
念」,氏著『國土政策與法律』,台北:翰蘆。
陳櫻琴,2008,「尋找一把公共利益的尺-採購爭議行政裁判之評析」,
收於『二十一世紀公法學的新課題-城仲模教授古稀祝壽論文集』,
台北:台灣法治暨政策研究基金會出版。
湯德宗,2000,「論行政程序法的適用」,氏著『行政程序法論』,台北
:元照。
程明修,1994,「從行政法之觀點論行政之公共性」,收於城仲模主編
『行政法之ㄧ般法律原則(一)』,台北:三民。
葉俊榮,1999,「泉發加油站案」,氏著『行政法案例分析與研究方法』
,台北:三民。
楊日然,1996,「法學上的利益衡量」,氏著『法理學論文集』,台北:
月旦。
楊松齡,1999,「土地所有權保障、限制與徵收補償之探討」,收於『現
代地政理論』,台北:五南。
廖義男,1994,「論行政計畫之確定程序」,收於氏著『公共建設與行政
法理』,台北:自版。
─────,1994,「道路規劃與用地取得之法律問題」,氏著『公共建設與
行政法理』,台北:自版。
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鏘、周宏志,2007,『行政程序法實用』,三版二
刷, 台北:新學林。
蔡宗珍,2009,「憲法解釋中的人身自由之保障」,收於『法制的開拓與
傳承-翁岳生教授的公法世界』,台北:元照。
謝世憲,1994,「論公法上之比例原則」,收於城仲模主編『行政法之ㄧ
般法律原則(一)』,台北:三民。
謝哲勝,1999,「準徵收之研究-以從美國法之研究為中心」,收於氏編
『財產法專題研究(二)』,台北:元照。
(三)期刊論文
王利明,2009,「論徵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政法論壇』,第27卷
第2期。
李復甸,1995,「權利辨正」,法令月刊,第46卷第10期
李建良,1987,「論公益概念具體化在立法及法律適用上之原則」,『憲
政時代』第12卷第3期。
────,2010,「公法類實務導讀」,『台灣法學』,第155期。
─────,2010,「行政裁量與判斷餘地」,『月旦法學教室』,第98期。
李惠宗,1999,「從『宜蘭教養院徵收案』論公用徵收權限之歸屬及其行
使之審查-評行政法院83年度判字第1515號判決」,『月旦法學雜
誌』,第55期。
吳綱立,1998,「規劃思潮與公共利益概念的演變:建構一個新的典範來
找尋公共利益」,『人與地』,11-12月。
陳立夫,1998,「日本土地徵收程序中之事業認定」,『台灣地政』,第
147期。
─────,1998,「評土地徵收條例草案」,『月旦法學雜誌』,第42期。
─────,2007,「土地徵收、都市計畫與徵收前之協議程序-簡評最高行政
法院96年判字第1442號判決」,『台灣法學』,第100期。
─────,2008,「土地法實務導讀」,『台灣法學』,第115期。
─────,2008,「權利變換方式之都市更新與土地權利人之同意」,收於
『台灣本土法學』,第88期。
─────,2010,「以地價調查估計規則作為估定公告土地現值準據之適
法性」,『台灣法學』,第155期。
─────,2010,「大埔‧相思寮土地徵收事件雜感」,『台灣法學』,
第158期。
陳志民,2007,「當強制徵收成為政府補貼-美國聯邦最高法院Kelov.City
of New London案」,『中原財經法學』,第19期。
陳仲嶙,2010,「圈地惡法立即停止:對私用徵收的憲法批判」,『台灣
法學』,第159期。
黃宗樂,1991,「土地徵收補償法上若干問題之研討」,『台大法學論叢』
,第21卷第1期。
黃毅、汪厚冬,2010,「土地徵收中公益控制的司法途徑」,『國家檢察官
學院學報』,第18卷第4期。
溫豐文,1983,「土地所有權之私益性與公益性」,『東海學報』,第24
卷。
楊松齡,1997,「基本權、財產權與土地徵收」,『人與地』,第165期。
─────,1998,「民營化下之土地徵收立法-論土地徵收之申請」,『律師
雜誌』, 第225。
─────,2000,「兩岸土地徵收法制之比較研究」,『人與地』,第202期。
劉建宏,2004,「基本權各論基礎講座(12)」,『法學講座』,第29期。
廖義男,2010,「都市發展中公共設施用地取得方法之規範」,『法學新
論』第24期。
蔡茂寅,2000,「比例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59期。
蔡維音,2006,「財產權之保護內涵與釋義學結構」,『成大法學』,第
11期。
蘇永欽,2010,「夏蟲語冰錄(28)重新認識限制物權」,『法令月刊』,
第61卷第5期。
顧慕晴,1994,「行政人員與公共利益」,『研考雙月刊』,第18卷3期。
(四)會議論文
陳愛娥,2004,「財產權保障與基本國策中土地政策規定的關係─由憲法變
遷的觀點審視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的合憲性」,耕地三七五減租條
例的合憲性研討會論文(台北大學法律學院主辦)。
陳立夫,2011,「評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論文發表於〈土地強制徵收
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法律學院:新北市,2011.5.30。
(五)博碩士論文
李建良,1986,「從公法學之觀點論公益之概念與原則」,中興大學法律研
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葉百修,1988,「從財產權保障觀點論公用徵收制度」,台灣大學法律研究
所博士論文:台北。
魏念銘,2008,「土地徵收條例及修正草案之研究」,政大地政系碩士在職
專班論文:台北。
陳乃榕 2008,「我國土地徵收補償行政救濟之研究」,政大地政系碩士在
職專班論文:台北。
(六)政府出版品及其他
張元旭,2004,『土地徵收作業手冊』,台北:內政部。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二、英文參考文獻
Michael A. Heller,1999,”The Boundaries of Private Property”,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 108, NO.6。
Hidding,M.C.et al.(2002),Beyond fragmentation:new concepts for urban-rural development,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96923018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2301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松齡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文棋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Wen Chi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文棋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Wen Chien_US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Oct-2011 14:47:09 (UTC+8)-
dc.date.available 5-Oct-2011 14:47:0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Oct-2011 14:47:0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692301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36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地政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923018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公用徵收乃憲法規範下之公益制度。因此,關於土地徵收法制公共利益衡量之探討,範圍即以立法、行政及司法作為中,有無切實的實踐徵收制度所具之憲法意義。研究主題「公共利益衡量」屬不確定法律概念,牽涉價值判斷與利益衡量,因此,探討內容導向分為程序面與實質面為之架構。

徵收法制缺乏審議程序之必要機制,主管機關實無法客觀、審慎判斷需用土地人所評估事業計畫之合理真實性。又審議機制規範之缺漏,行政法院有其「審查能力之極限」出現,常無法勝任審查徵收個案是否合乎「公益性及必要性」。因而,對土地徵收具體實施的適法性,提供根本性審查原則,實有在徵收程序裡增訂「徵收審核標準」規範之需,如合法之原則、必要性原則、公益性原則、均衡原則等。為了健全徵收法制之運行,公益及私益之兼顧,獨立公正之公聽會,實有重新建構之需。另徵收審議委員會之層級,實有必要改制為一獨立之體制,以善盡徵收審議事權之功能。

人民參與土地徵收程序機制,內政部雖有最新規則之制訂,但其與人民程序保障而言,似有未逮。關於被徵收人陳述意見之規定,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增訂第十三條之ㄧ規定,其中第一項及第二項規定,僅是將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十三條之規定改為法律規定,增加第三項規定:「核准徵收機關於核准徵收前,必要時得再給予所有權人陳述意見之機會。」依本研究探討觀之,似為較進步之立法,可賦予徵收審議委員會進行判斷徵收所需具體公共利益之機制。但其以「必要時」、「得」再給予所有權人陳述意見之機會,此「判斷餘地」及「裁量權限」操之於徵收機關的內政部,對於被徵收人陳述意見之保障而言,可謂實益不大。

土地徵收,並非唯一方法,乃是最後不得已之手段。故徵收首應遵行之要件,乃公共利益之審慎考量。徵收條款列舉之各項事業,僅是限定徵收適格事業之範圍,然實務上幾乎符合興辦事業者一經提出即准予徵收,而忽略公私益之衡量,對人民憲法上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未盡保障之能事,背離釋字第409號解釋之旨意。若「公共利益」非為「重大」與「急迫」者,即不屬「公共福祉」之範疇,而不具徵收合法性。因此,土地徵收條例適當條文內,宜增訂土地徵收「公共利益判斷標準」,其內容包括社會因素、經濟因素、文化及生態因素、永續發展因素及其他必要因素,使公共利益之判斷趨於具體,以落實土地徵收公共利益之衡量。

憲法在人性尊嚴之要求下,賦予個人財產權之保障,乃在於個人生存必須擁有之基本資源。質言之,土地徵收條例之立法目的,對於生存權、工作權之保障,有予以明文規範之必要,以作為徵收補償項目之立法依據。基此,土地徵收條例第一條第一項應修訂「為實施土地徵收,促進土地利用,增進公共利益,保障人民財產權、工作權及生存權,特制定本條例。」

內政部(簡稱該部)就特定興辦事業,開發面積30公頃以上,新訂、擴大都市計畫等或事業計畫以區段徵收方式辦理開發者,應於該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區域計畫委員會審議前,就「公益性、必要性」先行向該部土地徵收審議委會報告。此程序固可增加計畫法制公共利益與土地徵收之關連性,作為土地徵收公共利益之擔保。但觀其作業之流程,只為該部暫時權宜治標之計,對於發展經濟政策徵收土地公共利益衡量標準及機制,並無具體明確之規範,可謂流於形式之舉措。惟有確保都市計畫、區域計畫內容之合法性,並賦有「具體公共利益」,以維人民土地權益之保障。否則,該部此一創舉事先「公益性、必要性」之評估制度,已逾越都市計畫委員會、區域計畫委員會專業領域之雷池,而亂了各司其職之法體制。正本清源之計,在於建立土地徵收審議人民參與之機制、土地徵收審核之具體基準和相關程序之建構。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9
第三節 研究內容之大要10

第二章 徵收與公共利益衡量基本概念之探討 11
第一節 土地徵收之要件與徵收目的11
一、徵收之立法目的及徵收要件11
二、徵收之目的與事業所需範圍16
第二節 公共利益與利益衡量23
一、公共利益之意涵23
二、土地徵收之公共利益25
三、公共利益之衡量31
第三節 公共利益與衡量對應徵收之相互關係36
一、公益概念對徵收之影響36
二、徵收公益條款之類型分析42
三、徵收與公共利益衡量之關連性44

第三章 徵收程序與公共利益衡量問題之探討47
第一節 徵收申請及審議程序47
一、徵收之申請47
二、徵收之核准51
三、核准徵收之通知54
第二節 程序面探討徵收公共利益衡量之問題55
一、法定協議之程序55
二、確定公益之方法56
三、徵收審議之程序60
四、行政實務之問題65
五、司法審查之極限67
第三節 計畫法制公共利益衡量與徵收之關連性70
一、都市計畫法70
二、區域計畫法76
第四節 小結78

第四章 徵收公共利益衡量實體面問題之探討83
第一節 徵收公益衡量標準與方式及司法實態83
一、徵收公共利益衡量之標準83
二、徵收公共利益衡量之方式84
三、徵收公益衡量之司法實態86
第二節 土地徵收公益條款之具體化93
一、私益維護問題及保障93
二、徵收公益規範之探討96
第三節 徵收公共利益衡量行政實務研議 101
一、土地徵收公益性及必要性之探討101
二、評述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公益性及必要性之規定 108
第四節 小結 10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結論113
第二節 建議 117

參考文獻120

圖目錄
圖1.土地財產權、工作權與生存權之關係 96
圖2.土地徵收公益性、必要性審查相關作業流程(一般徵收)103
圖3.土地徵收公益性、必要性審查相關作業流程(區段徵收107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2301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徵收法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用徵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益徵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共利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私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共利益衡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不確定法律概念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行政裁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司法審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計畫法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特定興辦事業zh_TW
dc.title (題名) 土地徵收法制有關公共利益衡量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Legal systenm of law expropriation measure of public interest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致成,1997,『城市多贏策略:都市計畫與公共利益』,台北:創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尙寬,1975,『土地法原論』台五版,台北:中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 定,1998,『公共政策辭典』出版一刷,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2000,『行政學(二)』修訂四版,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縣:空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 庚,2001,『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七版,台北:自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3,『憲法之解釋與適用』初版,台北:自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鴻毅,1998,『土地法論』,台北:自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惠宗,2007,『行政法要義』三版,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紀東,1989,『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一)』修訂五版,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鍾沂,2002,『行政學』,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本初、賴為堯監修,2008,『行政學辭典』,台北:一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健二,1985,『都市更新之研究』再版,台北:大佳。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新民,2000,『行政法總論』修訂七版,台北:自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南雄,2004『行政學術語』增訂四版,台北:商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焦祖涵,1977,『土地法釋論』增訂四版,台北:自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溫豐文,2007,『土地法』修定版,台中:自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松齡,2011,『實用土地法精義』十一版一刷,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震榮,1994,『行政法理論與基本人權之保障』,台北:三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維音,2001『社會國之法理基礎』一版,台南:正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保城,2002,『國家責任法-兼論大陸地區行政補償與行政賠償』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神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哲勝,2006,『土地法』,台北:台灣財經法協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專書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文宇,2000「從財產權之保障論釋字第349號解釋」,收於氏編『民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理 論與經濟分析』,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宗力,2000,「從大法官解釋看平等原則與違憲審查」,收錄於李建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資修主編『憲法之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台北:中研院社科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建良,2006,「損失補償」,翁岳生編『行政法(下)』,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9,「行政的自主餘地與司法控制」,葉俊榮主編『法治的開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與傳承:翁岳生教授的公法世界』,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惠宗,2010,「財產權保護與土地徵收補償」,『資訊法制、土地規劃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損失補償之新趨勢』,台北:台灣行政法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震山,2005,「論行政損失補償責任」,收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損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補償、行政程序法』,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5,「程序基本權」,氏著『多元、寬容與人權保障-以憲法未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列舉之保障為中心』,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明鏘,2006,「從大法官解釋論都市計畫之基本問題」,收於氏著『國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計畫法學研究』,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6,「都市計畫法與現代法治國家」,收於氏著『國土計畫法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研究』,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6,「法治國家原則與國土規劃法制」,收於氏箸,『國土計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學研究』,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緯中,1997,「應予衡量原則之研究-以行政計畫為中心」,收於城仲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主編『行政法之ㄧ般法律原則(二)』,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岳生,1976,「論不確定法律概念與行政裁量之關係」,氏著『行政法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現代法治國家』,台北:台灣大學法學叢書編輯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6,「行政的概念與種類」,氏編『行政法(上)』,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恩儀,1997,「論行政法上之公益原則」,收於城仲模主編『行政法之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般法律原則(二)』,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新民,1999,「憲法財產權保障之體系與公益徴收概念補償」,收於氏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9,「論憲法人民基本權利的限制」,氏著『憲法基本權利之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本理論(上)』,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9,「公共利益的概念,氏著『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9,「公益徴收的目的」,收於氏著『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上)』,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9,「財產權的限制與公益徵收之概念-美國法上之探討」,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著『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立夫,2005,「都市更新與土地徵收-94年都市更新條例第25條之1修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條文之剖析」,收於『土地法研究』,台北:新學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5,「土地徵收與損失補償」,收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損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補償、行政程序法』,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7,「我國土地徵收制度上若干爭議問題之探討」,氏著『土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研究』,台北:新學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9,「土地徵收失效及收回被徵收土地爭議問題之研究」,司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院 98.12.28.印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10,「台灣農地權利之管制與權利保障」,『資訊法制、土地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劃與損失補償之新趨勢』,台北:台灣行政法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愛娥,1998,「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中財產權概念之演變」,劉孔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建良『憲法主編解釋之理論與實務(一)』,台北:中研院社科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明燦,2001,「我國土地徵收若干問題之探討:以財產權保障觀點為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礎」,氏著『財產權保障、土地使用限制與損失補償』,台北: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6,「從法律經濟觀點析論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下耕地出、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租人之權利變動:兼評釋字第580號解釋」,『國土政策與法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翰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6,「德國土地變更使用機制之研究:一個國土整構程序的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念」,氏著『國土政策與法律』,台北:翰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櫻琴,2008,「尋找一把公共利益的尺-採購爭議行政裁判之評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收於『二十一世紀公法學的新課題-城仲模教授古稀祝壽論文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台灣法治暨政策研究基金會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湯德宗,2000,「論行政程序法的適用」,氏著『行政程序法論』,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明修,1994,「從行政法之觀點論行政之公共性」,收於城仲模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法之ㄧ般法律原則(一)』,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俊榮,1999,「泉發加油站案」,氏著『行政法案例分析與研究方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日然,1996,「法學上的利益衡量」,氏著『法理學論文集』,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月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松齡,1999,「土地所有權保障、限制與徵收補償之探討」,收於『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代地政理論』,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義男,1994,「論行政計畫之確定程序」,收於氏著『公共建設與行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理』,台北:自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4,「道路規劃與用地取得之法律問題」,氏著『公共建設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法理』,台北:自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鏘、周宏志,2007,『行政程序法實用』,三版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刷, 台北:新學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宗珍,2009,「憲法解釋中的人身自由之保障」,收於『法制的開拓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傳承-翁岳生教授的公法世界』,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世憲,1994,「論公法上之比例原則」,收於城仲模主編『行政法之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般法律原則(一)』,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哲勝,1999,「準徵收之研究-以從美國法之研究為中心」,收於氏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財產法專題研究(二)』,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利明,2009,「論徵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政法論壇』,第27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復甸,1995,「權利辨正」,法令月刊,第46卷第10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建良,1987,「論公益概念具體化在立法及法律適用上之原則」,『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政時代』第12卷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10,「公法類實務導讀」,『台灣法學』,第15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10,「行政裁量與判斷餘地」,『月旦法學教室』,第98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惠宗,1999,「從『宜蘭教養院徵收案』論公用徵收權限之歸屬及其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使之審查-評行政法院83年度判字第1515號判決」,『月旦法學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誌』,第5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綱立,1998,「規劃思潮與公共利益概念的演變:建構一個新的典範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找尋公共利益」,『人與地』,11-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立夫,1998,「日本土地徵收程序中之事業認定」,『台灣地政』,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7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8,「評土地徵收條例草案」,『月旦法學雜誌』,第4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7,「土地徵收、都市計畫與徵收前之協議程序-簡評最高行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院96年判字第1442號判決」,『台灣法學』,第100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8,「土地法實務導讀」,『台灣法學』,第11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8,「權利變換方式之都市更新與土地權利人之同意」,收於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本土法學』,第88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10,「以地價調查估計規則作為估定公告土地現值準據之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性」,『台灣法學』,第15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10,「大埔‧相思寮土地徵收事件雜感」,『台灣法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158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志民,2007,「當強制徵收成為政府補貼-美國聯邦最高法院Kelov.Ci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f New London案」,『中原財經法學』,第19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仲嶙,2010,「圈地惡法立即停止:對私用徵收的憲法批判」,『台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學』,第159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宗樂,1991,「土地徵收補償法上若干問題之研討」,『台大法學論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21卷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毅、汪厚冬,2010,「土地徵收中公益控制的司法途徑」,『國家檢察官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學院學報』,第18卷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溫豐文,1983,「土地所有權之私益性與公益性」,『東海學報』,第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松齡,1997,「基本權、財產權與土地徵收」,『人與地』,第16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8,「民營化下之土地徵收立法-論土地徵收之申請」,『律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雜誌』, 第2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0,「兩岸土地徵收法制之比較研究」,『人與地』,第20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建宏,2004,「基本權各論基礎講座(12)」,『法學講座』,第29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義男,2010,「都市發展中公共設施用地取得方法之規範」,『法學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第2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茂寅,2000,「比例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59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維音,2006,「財產權之保護內涵與釋義學結構」,『成大法學』,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永欽,2010,「夏蟲語冰錄(28)重新認識限制物權」,『法令月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61卷第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慕晴,1994,「行政人員與公共利益」,『研考雙月刊』,第18卷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會議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愛娥,2004,「財產權保障與基本國策中土地政策規定的關係─由憲法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遷的觀點審視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的合憲性」,耕地三七五減租條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例的合憲性研討會論文(台北大學法律學院主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立夫,2011,「評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論文發表於〈土地強制徵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法律學院:新北市,2011.5.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博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建良,1986,「從公法學之觀點論公益之概念與原則」,中興大學法律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究所碩士論文: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百修,1988,「從財產權保障觀點論公用徵收制度」,台灣大學法律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所博士論文: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念銘,2008,「土地徵收條例及修正草案之研究」,政大地政系碩士在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專班論文: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乃榕 2008,「我國土地徵收補償行政救濟之研究」,政大地政系碩士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職專班論文: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六)政府出版品及其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元旭,2004,『土地徵收作業手冊』,台北:內政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英文參考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chael A. Heller,1999,”The Boundaries of Private Property”,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 108, NO.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idding,M.C.et al.(2002),Beyond fragmentation:new concepts for urban-rural development,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