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臺北市市有土地參與辦理都市更新事業問題與改善之研究
作者 羅敏琪
貢獻者 賴宗裕
羅敏琪
關鍵詞 都市更新
代理問題
都市更新問題
臺北市市有土地
公私協力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Oct-2011 14:47:11 (UTC+8)
摘要 都市更新是政府為公共利益,在功能萎縮及老舊窳陋地區實施重建或整建以改都市善環境所實施之政策,是集中公私部門間有限的資源進行有效率的更新,以達政策目的。自87年11月都市更新條例(以下簡稱該條例)公布以來,臺北市是全國實施都市更新最積極、最豐富的地方,臺北市市有土地(以下簡稱市有土地)參與辦理都市更新統計近年來之主導案或參與個案均日益增加。該條例規定公有土地一律強制參與都市更新事業,目的係藉民間參與業者之專業技術及經驗,雙方共享資源以公私協力模式進行都更新事業;該條例亦規定公有土地管理機關得委託都市更新事業機構擔任實施者,實施都市更新事業。因此,在市有土地參與或主導辦理都市更新事業與實施者間產生委託代理關係,因資訊不對稱,致使公部門無法掌握未來推動都市更新事業可能產生問題之情況下,由於代理人之自利心理,採取各種投機行為而衍生許多代理問題,故將市有土地參與辦理都市更新事業所面臨之問題,在現行機制下研擬相關配合措施是有必要的。
  
  本研究主要以「臺北市市有土地參與辦理都市更新事業問題」為切入點探討,從都市更新事業委託實施者開始至實施重建完成之過程,以(1)代理理論為基礎,探究市有土地參與辦理都市更新事業之問題。(2)運用公私協力原則研擬改善措施。(3)對代理人應具備之特質予以確定。(4)建立促進良好公私協力互動之機制。並對公私部門相關人員進行問卷及訪談以確認目前市有土地參與辦理都市更新事業所存在之問題,而研擬之建議措施亦藉由問卷訪談來確認其可行性。相關代理問題尚需藉由修法或其他配合措施予以解決,使政府主導或參與辦理都市更新之現行作業模式能更明確、有效的執行以保障公私部門雙方之權益。
    
  本研究希冀公私部門在推動都市更新過程中,除實施者應具備相關代理人之特質外,公私雙方應建立良好溝通平台,以促使雙方之互動能更臻完美及有效。其次為順利推動都市更新事業,應將資訊公開化;政府承辦人員提升自身專業,降低公私雙方之認知差距;加速建立協商機制逐步建立共識;運用契約機制及修法或其他配合措施規範雙方權利義務,才能順暢公私合作過程,促使都市更新事業早日圓滿完成。

關鍵字:都市更新、代理問題、都市更新問題、臺北市市有土地、公私協力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致成等,2002,都市更新魔法書,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臺北。
王昌祺,2007,「臺北市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之研究- 以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A15街廓之開發過程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營建技術與管理組碩士論文:臺北
江中信,2009,『都市更新法理與實務』,臺北:詹氏書局。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城市發展』,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吳濟華,1994,「推動民間參與都市發展:公私部門協力策略之探討」,臺灣經濟,第208期,頁2 。
杜國源,2008,「都市更新事業之實踐與問題探討」,『全國律師』,第12卷第9期,頁79-85。
沈政雄,2008,「都市更新之法律構造與行政訴訟問題探討」,『全國律師』,第12卷第9期,頁86-102。
李蕙如,2001,「以代理理論與通路配合度探討製造商與通路商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元興 黃正義,1997,「臺灣地區都市更新法制問題之探討」,『人與地』,167,168 期:頁71-80。
林欽榮,1995,『都市設計在臺灣』,臺北:創興出版社。
林美娟,2006,「都市更新權利變換制度實施之研究-以臺北市更新重建個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育全,2007,「建構『整合代理機制』推動民間參與都市更新事業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佑璘,2002,「臺北市實施都市更新歷程及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惠華,2002,「公私協力機制運用於都市更新政策之研究:士林夜市之個案模擬」,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林昕蓉,2006,運用徵收方式實施都市更新之研究—以私人興辦之都市更新事業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胡方瓊,1997,「運用公私合夥方式推動市中心在發展之研究─以臺南市西門市場為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
翁興利,1998,「談政府再造的必要性」,『游於藝雙月刊』,第12期,第7版,頁2 。
莫永榮,2004,「政府服務委託外包的理論與實務:臺灣經驗」,『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9期,頁75-104。
陳立夫,2008,「我國權利變換方式之都市更新事業制度」,『全國律師』,第12卷第9期,頁40-49。
陳佩君,1999,「公私部門協力理論及應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陳宇捷,2001,「都市更新事業中公私合作機制建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陳維禮,2000,「從代理理論探討公務人員中立之研究-貪污瀆職之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論文:臺北。
清水武治著、謝育容譯,2010,『賽局理論圖解』,臺北:商周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健二 ,1984 「都市更新之研究」,臺北:大佳出版社。
黃錦堂,2002,「行政契約法主要適用問題之研究」。頁1-45,收錄於臺灣行政法學會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臺北:臺灣行政法學會出版。
程明修,2006,「行政行為形式選擇自由-以公私協力行政為例」,收錄於『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臺北:新學林。
程明修,2005,『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臺北:神州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張莉旻,2008,「促進公有土地參與都市更新之功能及問題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楊松齡,2000,「以權利變換方式進行都市更新之評議」,『人與地』,203,204 期:頁41-47。
賴宗裕,2001,「現行都市更新相關法規之評析」,『人與地』,209 期:頁4-11。
賴宗裕,2008,『成長管理專題研究課程講義』,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賴宗裕,2010,『不動產開發專題研究課程講義』,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賴宗裕,2010,『地方財稅研討會─都市更新與公有土地之開發利用』,頁3。
張學聖、黃惠愉,2005,「都市更新公私合夥開發模式與參與認知特性之研究」,立德學報,頁59-61。
張松源,2004,「臺北市都市更新案執行問題與改善策略之研究」,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臺北。
詹森林、馮震宇、林誠二、陳榮傳、林秀雄,2009,『民法概要』,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劉嘉雯,2000,「公私合夥開發機制之研究:以市中心再開發為例」,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臺北。
邊泰明,2008,『土地使用規則與財產權理論與實務』,臺北:詹氏書局。
蘇鈺玲,2007,「組織中知識分享行為:社會資本與代理理論觀點」,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高雄。
鍾中信,2007,「從產權結構論都市更新之權利變換制度」,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蕭惠珠,2003,「都市更新專責機構型態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市政暨環境規劃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Willian Lawrence Neuman著、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文化出版。
Robert Axelord著,胡瑋珊譯,2010,『合作。的競化』(譯自: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臺北:大塊文化。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2006,「臺北市都市更新事業開發實錄」,臺北: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政府,1998,臺北市都市更新整體計畫,空間,101,102,頁43-48。
貳、英文部分
Arrow, Kenneth J. ,1985,“The Economics of Agency, in Principals and Agents: The Structure of Business”, J.W. Pratt and R.J. Zeckhauser, eds. Boston,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37-51.
Bergen, M., S. Dutta, and O. Walker,1992,“Agency Relationships in Marketing: A Review of the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Agency and Related Theories,” Journal of Marketing 56 (3),pp.1-24.
Brevoord, Cornelius,1980,“Partnership, Interaction and Effectiveness,” in Benton, Lewis R. (ed), Private Management and Public Policy: Reciprocal Impacts. Mass: Lexington Books. pp.33-34.
Dobson, John,1993,“Moral Hazard, Adverse Selection and Reputation: A Synthesis”. Managerial Finance 19(6), pp.2-8.
Eisenhardt, Kathleen M. , 1985,“Control: Organizational and Economic Approaches,”Management Science,31(February),pp.134-49.
Eisenhardt, Kathleen M.1989,“ Agency Theory: An Assessment and Review,”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January), NO.1,pp.57-74.
Jensen, Michael C. and William H. Meckling, 1976, “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October), pp.305-360.
Mahaney, R. C., and Lederer, A. L. 2003,“Information systems project management: anagency theory interpretation,” The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Vol. 68, No. 1 , pp. 1-9.
Pfeffer, Jeffrey, 1997, New directions for organization theory: Problems and prospect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參、網頁資訊
立法院全球法律資訊網,http://glin.ly.gov.tw/web/nationalLegal.do,查詢日期:2008年2 月。
臺北市捷運工程局聯合開發處,http://www.dorts.gov.tw/service/service_jndv1.asp,查詢日期:2008 年4 月。
都市更新處網站,http://www.uro.taipei.gov.tw/ct.asp?xItem=156750&CtNode=12893&mp=118011,檢索日期99年3月15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97923015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2301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賴宗裕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羅敏琪zh_TW
dc.creator (作者) 羅敏琪zh_TW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Oct-2011 14:47:11 (UTC+8)-
dc.date.available 5-Oct-2011 14:47:1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Oct-2011 14:47:1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92301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36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地政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92301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都市更新是政府為公共利益,在功能萎縮及老舊窳陋地區實施重建或整建以改都市善環境所實施之政策,是集中公私部門間有限的資源進行有效率的更新,以達政策目的。自87年11月都市更新條例(以下簡稱該條例)公布以來,臺北市是全國實施都市更新最積極、最豐富的地方,臺北市市有土地(以下簡稱市有土地)參與辦理都市更新統計近年來之主導案或參與個案均日益增加。該條例規定公有土地一律強制參與都市更新事業,目的係藉民間參與業者之專業技術及經驗,雙方共享資源以公私協力模式進行都更新事業;該條例亦規定公有土地管理機關得委託都市更新事業機構擔任實施者,實施都市更新事業。因此,在市有土地參與或主導辦理都市更新事業與實施者間產生委託代理關係,因資訊不對稱,致使公部門無法掌握未來推動都市更新事業可能產生問題之情況下,由於代理人之自利心理,採取各種投機行為而衍生許多代理問題,故將市有土地參與辦理都市更新事業所面臨之問題,在現行機制下研擬相關配合措施是有必要的。
  
  本研究主要以「臺北市市有土地參與辦理都市更新事業問題」為切入點探討,從都市更新事業委託實施者開始至實施重建完成之過程,以(1)代理理論為基礎,探究市有土地參與辦理都市更新事業之問題。(2)運用公私協力原則研擬改善措施。(3)對代理人應具備之特質予以確定。(4)建立促進良好公私協力互動之機制。並對公私部門相關人員進行問卷及訪談以確認目前市有土地參與辦理都市更新事業所存在之問題,而研擬之建議措施亦藉由問卷訪談來確認其可行性。相關代理問題尚需藉由修法或其他配合措施予以解決,使政府主導或參與辦理都市更新之現行作業模式能更明確、有效的執行以保障公私部門雙方之權益。
    
  本研究希冀公私部門在推動都市更新過程中,除實施者應具備相關代理人之特質外,公私雙方應建立良好溝通平台,以促使雙方之互動能更臻完美及有效。其次為順利推動都市更新事業,應將資訊公開化;政府承辦人員提升自身專業,降低公私雙方之認知差距;加速建立協商機制逐步建立共識;運用契約機制及修法或其他配合措施規範雙方權利義務,才能順暢公私合作過程,促使都市更新事業早日圓滿完成。

關鍵字:都市更新、代理問題、都市更新問題、臺北市市有土地、公私協力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1-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1-7
第二章 文獻分析與理論基礎.....2-1
第一節 相關文獻分析..........2-1
第二節 代理理論 .............2-9
第三節 公私協力關係之概念.....2-16
第四節 小結 ................2-19
第三章 臺北市市有土地參與辦理都市更新面臨問題之探討 .....3-1
第一節 國內推動都市更新之歷程及現行都市更新相關規定......3-1
第二節 國外推動都市更新事業之經驗......................3-14
第三節 政府辦理都市更新之問題..........................3-34
第四節 小結 .........................................3-52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調查分析 .............................4-1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1
第二節 政府部門問卷調查結果與深入訪談分析................4-5
第三節 實施者問卷調查結果與深入訪談分析..................4-26
第四節 綜合分析 ......................................4-41
第五章 以公私協力之概念改善問題及研擬配合措施......5-1
第一節 運用公私協力概念建構配合措施之意涵..........5-1
第二節 問題改善研究.............................5-5
第三節 現行機制之改善措施及注意事項...............5-21
第四節 小結....................................5-3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6-1
第一節 結論.........6-2
第二節 建議.........6-6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2301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都市更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代理問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都市更新問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臺北市市有土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私協力zh_TW
dc.title (題名) 臺北市市有土地參與辦理都市更新事業問題與改善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致成等,2002,都市更新魔法書,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昌祺,2007,「臺北市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之研究- 以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A15街廓之開發過程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營建技術與管理組碩士論文: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中信,2009,『都市更新法理與實務』,臺北:詹氏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城市發展』,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濟華,1994,「推動民間參與都市發展:公私部門協力策略之探討」,臺灣經濟,第208期,頁2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國源,2008,「都市更新事業之實踐與問題探討」,『全國律師』,第12卷第9期,頁7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政雄,2008,「都市更新之法律構造與行政訴訟問題探討」,『全國律師』,第12卷第9期,頁86-1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蕙如,2001,「以代理理論與通路配合度探討製造商與通路商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元興 黃正義,1997,「臺灣地區都市更新法制問題之探討」,『人與地』,167,168 期:頁71-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欽榮,1995,『都市設計在臺灣』,臺北:創興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美娟,2006,「都市更新權利變換制度實施之研究-以臺北市更新重建個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育全,2007,「建構『整合代理機制』推動民間參與都市更新事業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佑璘,2002,「臺北市實施都市更新歷程及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惠華,2002,「公私協力機制運用於都市更新政策之研究:士林夜市之個案模擬」,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昕蓉,2006,運用徵收方式實施都市更新之研究—以私人興辦之都市更新事業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方瓊,1997,「運用公私合夥方式推動市中心在發展之研究─以臺南市西門市場為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興利,1998,「談政府再造的必要性」,『游於藝雙月刊』,第12期,第7版,頁2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莫永榮,2004,「政府服務委託外包的理論與實務:臺灣經驗」,『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9期,頁75-1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立夫,2008,「我國權利變換方式之都市更新事業制度」,『全國律師』,第12卷第9期,頁40-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佩君,1999,「公私部門協力理論及應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宇捷,2001,「都市更新事業中公私合作機制建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維禮,2000,「從代理理論探討公務人員中立之研究-貪污瀆職之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論文: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水武治著、謝育容譯,2010,『賽局理論圖解』,臺北:商周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健二 ,1984 「都市更新之研究」,臺北:大佳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錦堂,2002,「行政契約法主要適用問題之研究」。頁1-45,收錄於臺灣行政法學會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臺北:臺灣行政法學會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明修,2006,「行政行為形式選擇自由-以公私協力行政為例」,收錄於『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臺北:新學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明修,2005,『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臺北:神州圖書出版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莉旻,2008,「促進公有土地參與都市更新之功能及問題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松齡,2000,「以權利變換方式進行都市更新之評議」,『人與地』,203,204 期:頁41-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宗裕,2001,「現行都市更新相關法規之評析」,『人與地』,209 期:頁4-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宗裕,2008,『成長管理專題研究課程講義』,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宗裕,2010,『不動產開發專題研究課程講義』,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宗裕,2010,『地方財稅研討會─都市更新與公有土地之開發利用』,頁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學聖、黃惠愉,2005,「都市更新公私合夥開發模式與參與認知特性之研究」,立德學報,頁59-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松源,2004,「臺北市都市更新案執行問題與改善策略之研究」,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詹森林、馮震宇、林誠二、陳榮傳、林秀雄,2009,『民法概要』,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嘉雯,2000,「公私合夥開發機制之研究:以市中心再開發為例」,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邊泰明,2008,『土地使用規則與財產權理論與實務』,臺北:詹氏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鈺玲,2007,「組織中知識分享行為:社會資本與代理理論觀點」,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高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中信,2007,「從產權結構論都市更新之權利變換制度」,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惠珠,2003,「都市更新專責機構型態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市政暨環境規劃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llian Lawrence Neuman著、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文化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bert Axelord著,胡瑋珊譯,2010,『合作。的競化』(譯自: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臺北:大塊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2006,「臺北市都市更新事業開發實錄」,臺北:臺北市政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北市政府,1998,臺北市都市更新整體計畫,空間,101,102,頁43-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貳、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rrow, Kenneth J. ,1985,“The Economics of Agency, in Principals and Agents: The Structure of Business”, J.W. Pratt and R.J. Zeckhauser, eds. Boston,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37-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rgen, M., S. Dutta, and O. Walker,1992,“Agency Relationships in Marketing: A Review of the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Agency and Related Theories,” Journal of Marketing 56 (3),pp.1-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revoord, Cornelius,1980,“Partnership, Interaction and Effectiveness,” in Benton, Lewis R. (ed), Private Management and Public Policy: Reciprocal Impacts. Mass: Lexington Books. pp.33-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obson, John,1993,“Moral Hazard, Adverse Selection and Reputation: A Synthesis”. Managerial Finance 19(6), pp.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isenhardt, Kathleen M. , 1985,“Control: Organizational and Economic Approaches,”Management Science,31(February),pp.134-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isenhardt, Kathleen M.1989,“ Agency Theory: An Assessment and Review,”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January), NO.1,pp.57-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ensen, Michael C. and William H. Meckling, 1976, “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October), pp.305-3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haney, R. C., and Lederer, A. L. 2003,“Information systems project management: anagency theory interpretation,” The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Vol. 68, No. 1 , pp. 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feffer, Jeffrey, 1997, New directions for organization theory: Problems and prospect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網頁資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立法院全球法律資訊網,http://glin.ly.gov.tw/web/nationalLegal.do,查詢日期:2008年2 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北市捷運工程局聯合開發處,http://www.dorts.gov.tw/service/service_jndv1.asp,查詢日期:2008 年4 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都市更新處網站,http://www.uro.taipei.gov.tw/ct.asp?xItem=156750&CtNode=12893&mp=118011,檢索日期99年3月15日。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