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管理者觀點探討我國政府約聘僱人員制度:以臺北市政府為例
The Study of Contract Personnel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r: the Case of Taipei City Government
作者 蔡述倫
貢獻者 蘇偉業
蔡述倫
關鍵詞 聘用人員
約僱人員
人力資源彈性化
聘用人員人事條例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11-Oct-2011 16:59:51 (UTC+8)
摘要 近三十多年來,全球發達國家皆已針對公務人力制度進行改革,特別是精簡龐大而沒有效率的政府機關架構及人力,並調整永業制的公務員制度,使公務人力更具彈性及活力,其中,引進較高比例的契約性人力也成為達到此目標的重要策略之一。相較之下,我國目前對於契約人力的運用仍較為保守,雖然政府進用許多非常任人員執行公務,但針對此類人員並沒有明確之人力資源策略定位。銓敘部雖於近年研擬完成「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但西方「管理主義」式改革強調的是整體公務人力管理的彈性化以及「讓管理者管理」(Let managers manage);然而,我國對約聘僱人員制度所進行的改革則強調建立一套完整的權利義務規範,且忽略了對管理彈性的強調。
本研究以臺北市政府約聘僱人員制度之執行經驗作為個案,瞭解政府機關運用約聘僱人員之現況,試圖從管理者的觀點來探討我國政府聘用人員制度之可行改革方向。本研究運用次級資料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除瞭解、釐清當前臺北市政府約聘僱人員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外,同時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評估現行約聘僱制度的優劣,以及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對於管理者的管理可能帶來的影響與衝擊。研究發現,機關進用約聘僱人員的主因來自於現有編制人力無法負荷快速膨脹的業務;至於在工作內容方面,約聘僱人員與公務人員的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相互重疊的。
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1)約聘僱人員在機關中的職務工作與公務人員不需進行明確的區隔;(2) 約聘僱人員與公務人員在機關內可以一起進行考核,但採取不同軌道的激勵措施與晉升制度;(3) 比照公務人員一到五職等且涉及低度公權力的工作,未來可以考慮由低階的約僱人員替代;(4)加強對約聘僱人員的訓練及發展,並給予其適當職稱,正視約聘僱人員在機關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Atkinson, J. (1984) Manpower Strategies for Flexible Organizations, Personnel Management, 16(8): 28-31.
Atkinson, J. & Meager, N. (1986) Is Flexibility Just a Flash in the Pan, Personnel Management, 18(9): 28-31.
Dastmalchain, A. & Blyton, P. (1998) Organizational Flexibility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An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RM, 9(3): 437-444.
Farnham, D. & S. Horton. (2000) The Flexibility Debate. In D. Farnham and S. Horton(eds.), Human Resource Flexibilities in the Public Servic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 Macmillan Press.
Gow, J. I. & F. Simard. (1999) Where Old and New Management Meet: Temporary Staff in the Canadian Federal Administr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on Science, 65: 71-86.
Horton, S. (1997) Employment Flexibility in the Public Service: Concepts, Contexts, and Practice.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12(4): 1-13.
Kettl, Donald F. (1997) The Global Revolution in Public Management: Driving Themes, Missing Links.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16(3): 446-462.
Lepak, D. P. & Snell, S. A. (1999) The Human Resource Architecture: Toward a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llocation and Develop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4(1): 31-48.
OECD. (2004) Public Sector Modernisation: Modernising Public Employment. Paris: OECD.
OECD. (2005) Trends i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olicies in OECD Countries an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OECD Survey o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aris: OECD.
Peters, B. G. (1996) The Future of Governing: Four Emerging Models. Lawrence: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Reed, K. & Blunsdon, B. (1998) Organizational Flexibility in Austral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9(3): 457-477.
Reilly, Peter (2001) Flexibility at Work: Balancing the Interests of Employer and Employee. Aldershot: Gower.
Ridley, F. F. (2000). Public Service Flexibil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David Farnham & Sylvia Horton (eds.) Human Resources Flexibilities in the Public Service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23-38. Hampshire: Macmillan Press.
Stone, Deborah. (1997) Policy Paradox: 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立法院法制委員會(2007)。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公聽會報告。立法院第六屆第六會期,頁1-29。
朱愛群(2005)。契約進用公務人力之研究。國家菁英季刊,第1卷第1期,頁205-228。
吳定等(2001)。行政學(二)。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泰成(2005)。邁向契約用人制度新里程。公務人員月刊,第110期,頁1-3。
呂世壹(2005)。專業績效人事制度—改進行政機關聘僱人員制度之初探。人事月刊,第233期,頁42-46。
呂育誠(2006a)。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評析與配套措施建議(上)。公務人員月刊,第119期,頁10-14。
呂育誠(2006b)。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評析與配套措施建議(下)。公務人員月刊,第120期,頁24-31。
李亮宏(2005)。公務人力資源管理彈性化與契約性人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紹芬(2003)。非常任文官進用問題之研究。人事行政,第141期,頁40-50。
林水吉(2007)。彈性用人制度之檢討與展望:政策價值衝突的分析。公共行政學報,第22期,頁1-37。
林水波、陳志瑋(2001)。彈性化政府的設計與評估。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2卷第2期,頁237-280。
林文益、梁傑芳(2005)。聘僱人員考核之法制化。公務人員月刊,第105期,頁22-27。
林靜玟(2007)。政府員額總量管理與彈性運用的現況與展望。人事月刊,第261期,頁67-70。
施威全(2008年10月6日)。「觀念平台:別再製造次等公務員」。中國時報,第A11版。
施能傑(1999)。人力運用的兩項趨勢:精簡與彈性化。人事月刊,第164期,頁45-53。
施能傑(2002)。彈性化職位設計與政府人力運用。人事月刊,第32卷第5期,頁33-45。
施能傑(2003a)。公務人員考選制度的評估。台灣政治學刊,第7卷第1期,頁157-207。
施能傑(2003b)。文官體制改造與政府競爭力。發表於2003年6月21日2003年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年會。
施能傑、蔡秀涓(2004)。契約性人力制度之規劃作法。公務人員月刊,第102期,頁15-34。
柯三吉(2009)。考試院擬定之「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對現行公務人員體制影響之研究。文官制度季刊,第1卷第2期,頁91-118。
洪國平(2005)。聘用人員聘用事項之整建。公務人員月刊,第105期,頁6-15。
席代麟(2007)。政府契約性用人制度之研究。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委託研究計畫(報告編號:GRB PG9607-0140),未出版。
孫本初(2007)。新公共管理。台北:一品。
徐有守(2007)。考銓制度(增修三版)。台北:台灣商務。
高永光(2004)。政府彈性用人制度之探討。國家政策論壇季刊,民國93年春季號,頁30-38。
張榮利(2001)。中鋼與其協力廠商人力彈性運用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美伶(2006)。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規範內容的若干觀察。公務人員月刊,第119期,頁1-4。
曾介宏(1999)。行政機關臨時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再造之釐探。人事行政,第129期,頁47-63。
黃少圻(2008)。政府彈性用人制度之研究—析論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振榮(2003)。政府人力運用彈性化計畫方案的內容與挑戰。考銓季刊,第33期,頁125-137。
董旭英、黃儀娟 譯(2000)。次級資料研究法(David W. Stewart, Michael A. Kamins原著)。台北:弘智出版社。
葉穎蓉(2004)。由心理契約檢視員工工作身份對工作態度與行為的影響-以公部門的約聘人員為例。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004冬季號,頁105-129。
葉錦義(2000)。公務人力資源彈性管理之研究—以英美經驗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鄒英英(2008)。地方行政機關人力運用彈性化之研究—以宜蘭縣政府及所屬機關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花蓮。
銓敘部(2000)。文官制度改革系列叢書第九輯:改進人事制度專案研究報告(三)。台北:銓敘部。
銓敘部銓審司(2003)。我國臨時人員法制修法三部曲。公務人員月刊,第81期,頁4-14。
銓敘部銓審司(2007)。聘用人員與公務人員人事事項之區分。公務人員月刊,第130期,頁6-14。
蔡秀涓(2007年10月)。台灣契約性公務人力政策設計芻議。發表於政府機關員額管理新趨勢研討會,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合辦,台北。
蔡秀涓、施能傑(2007)。契約性公務人力績效表現辨證、釐清與政策方向:行政院暨所屬機關管理者觀點。2007TASPAA年會暨第三屆兩岸四地「公共管理」研討會,台北。
蔡良文(2006)。政府改造與彈性用人政策。考銓季刊,第46期,頁28-63。
蔡良文(2008)。政府契約用人制度變革之研析。考銓季刊,第53期,頁63-94。
謝正君(2003)。契約式聘僱人力之探討-以臺北市政府為例。公務人員月刊,第81期,頁27-33。
魏敏飛(2002)。公務人力的精簡及彈性策略與組織績效之相關性研究—經濟部水利署附屬各區水資源局及河川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蘇偉業(2007)。管理主義下的政府機關人力彈性化:台灣與香港政府契約人力制度之比較分析。公共行政學報,第23期,頁29-66。
蘇偉業(2008)。日、韓契約人員之進用、工作內涵、管理及對政府員額管理之影響。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九十七年各國人事制度資料蒐集編譯案,未出版。
蘇偉業(2010)。從地方政府運用約聘僱人員之調查剖析我國契約公務人力之改革。文官制度季刊。第2卷第2期,頁77-10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96256031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5603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蘇偉業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蔡述倫zh_TW
dc.creator (作者) 蔡述倫zh_TW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1-Oct-2011 16:59:51 (UTC+8)-
dc.date.available 11-Oct-2011 16:59:5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1-Oct-2011 16:59:5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625603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60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公共行政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25603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近三十多年來,全球發達國家皆已針對公務人力制度進行改革,特別是精簡龐大而沒有效率的政府機關架構及人力,並調整永業制的公務員制度,使公務人力更具彈性及活力,其中,引進較高比例的契約性人力也成為達到此目標的重要策略之一。相較之下,我國目前對於契約人力的運用仍較為保守,雖然政府進用許多非常任人員執行公務,但針對此類人員並沒有明確之人力資源策略定位。銓敘部雖於近年研擬完成「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但西方「管理主義」式改革強調的是整體公務人力管理的彈性化以及「讓管理者管理」(Let managers manage);然而,我國對約聘僱人員制度所進行的改革則強調建立一套完整的權利義務規範,且忽略了對管理彈性的強調。
本研究以臺北市政府約聘僱人員制度之執行經驗作為個案,瞭解政府機關運用約聘僱人員之現況,試圖從管理者的觀點來探討我國政府聘用人員制度之可行改革方向。本研究運用次級資料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除瞭解、釐清當前臺北市政府約聘僱人員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外,同時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評估現行約聘僱制度的優劣,以及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對於管理者的管理可能帶來的影響與衝擊。研究發現,機關進用約聘僱人員的主因來自於現有編制人力無法負荷快速膨脹的業務;至於在工作內容方面,約聘僱人員與公務人員的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相互重疊的。
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1)約聘僱人員在機關中的職務工作與公務人員不需進行明確的區隔;(2) 約聘僱人員與公務人員在機關內可以一起進行考核,但採取不同軌道的激勵措施與晉升制度;(3) 比照公務人員一到五職等且涉及低度公權力的工作,未來可以考慮由低階的約僱人員替代;(4)加強對約聘僱人員的訓練及發展,並給予其適當職稱,正視約聘僱人員在機關中的地位。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8
第一節 公務人力彈性化與政府契約用人制度 8
第二節 我國公務人力的結構與種類 19
第三節 我國的約聘僱人員制度 25
第四節 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 38
第五節 國內相關研究動態 49
第三章 研究問題與研究設計 53
第一節 研究問題 53
第二節 研究設計 55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分析 62
第一節 約聘僱人員的進用情況與管制措施 62
第二節 各機關進用約聘僱人員的原因 71
第三節 約聘僱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74
第四節 機關管理者對現行約聘僱人員制度的看法與建議 82
第五節 分析與討論 8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結論 93
第二節 政策建議 98
參考文獻 100
附錄一 訪談大綱 (臺北市政府人事處) 105
附錄二 訪談大綱 (臺北市政府各用人機關) 106
附錄三 訪談題目與研究問題之對照表 107
附錄四 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版本) 109
附錄五 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約聘僱人員敘薪及考核要點 116
附錄六 深度訪談逐字稿 119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5603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聘用人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約僱人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人力資源彈性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聘用人員人事條例zh_TW
dc.title (題名) 從管理者觀點探討我國政府約聘僱人員制度:以臺北市政府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f Contract Personnel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r: the Case of Taipei City Government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tkinson, J. (1984) Manpower Strategies for Flexible Organizations, Personnel Management, 16(8): 28-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tkinson, J. & Meager, N. (1986) Is Flexibility Just a Flash in the Pan, Personnel Management, 18(9): 28-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astmalchain, A. & Blyton, P. (1998) Organizational Flexibility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An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RM, 9(3): 437-4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arnham, D. & S. Horton. (2000) The Flexibility Debate. In D. Farnham and S. Horton(eds.), Human Resource Flexibilities in the Public Servic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 Macmillan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ow, J. I. & F. Simard. (1999) Where Old and New Management Meet: Temporary Staff in the Canadian Federal Administr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on Science, 65: 71-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orton, S. (1997) Employment Flexibility in the Public Service: Concepts, Contexts, and Practice.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12(4): 1-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ettl, Donald F. (1997) The Global Revolution in Public Management: Driving Themes, Missing Links.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16(3): 446-4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pak, D. P. & Snell, S. A. (1999) The Human Resource Architecture: Toward a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llocation and Develop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4(1): 31-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ECD. (2004) Public Sector Modernisation: Modernising Public Employment. Paris: OEC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ECD. (2005) Trends i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olicies in OECD Countries an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OECD Survey o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aris: OEC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eters, B. G. (1996) The Future of Governing: Four Emerging Models. Lawrence: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eed, K. & Blunsdon, B. (1998) Organizational Flexibility in Austral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9(3): 457-4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eilly, Peter (2001) Flexibility at Work: Balancing the Interests of Employer and Employee. Aldershot: Gow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idley, F. F. (2000). Public Service Flexibil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David Farnham & Sylvia Horton (eds.) Human Resources Flexibilities in the Public Service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23-38. Hampshire: Macmillan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one, Deborah. (1997) Policy Paradox: 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立法院法制委員會(2007)。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公聽會報告。立法院第六屆第六會期,頁1-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愛群(2005)。契約進用公務人力之研究。國家菁英季刊,第1卷第1期,頁205-2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定等(2001)。行政學(二)。台北:國立空中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泰成(2005)。邁向契約用人制度新里程。公務人員月刊,第110期,頁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世壹(2005)。專業績效人事制度—改進行政機關聘僱人員制度之初探。人事月刊,第233期,頁42-4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育誠(2006a)。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評析與配套措施建議(上)。公務人員月刊,第119期,頁10-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育誠(2006b)。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評析與配套措施建議(下)。公務人員月刊,第120期,頁24-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亮宏(2005)。公務人力資源管理彈性化與契約性人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紹芬(2003)。非常任文官進用問題之研究。人事行政,第141期,頁40-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水吉(2007)。彈性用人制度之檢討與展望:政策價值衝突的分析。公共行政學報,第22期,頁1-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水波、陳志瑋(2001)。彈性化政府的設計與評估。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2卷第2期,頁237-2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文益、梁傑芳(2005)。聘僱人員考核之法制化。公務人員月刊,第105期,頁22-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靜玟(2007)。政府員額總量管理與彈性運用的現況與展望。人事月刊,第261期,頁67-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威全(2008年10月6日)。「觀念平台:別再製造次等公務員」。中國時報,第A1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能傑(1999)。人力運用的兩項趨勢:精簡與彈性化。人事月刊,第164期,頁45-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能傑(2002)。彈性化職位設計與政府人力運用。人事月刊,第32卷第5期,頁33-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能傑(2003a)。公務人員考選制度的評估。台灣政治學刊,第7卷第1期,頁157-2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能傑(2003b)。文官體制改造與政府競爭力。發表於2003年6月21日2003年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年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能傑、蔡秀涓(2004)。契約性人力制度之規劃作法。公務人員月刊,第102期,頁15-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柯三吉(2009)。考試院擬定之「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對現行公務人員體制影響之研究。文官制度季刊,第1卷第2期,頁91-1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國平(2005)。聘用人員聘用事項之整建。公務人員月刊,第105期,頁6-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席代麟(2007)。政府契約性用人制度之研究。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委託研究計畫(報告編號:GRB PG9607-0140),未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本初(2007)。新公共管理。台北:一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有守(2007)。考銓制度(增修三版)。台北:台灣商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永光(2004)。政府彈性用人制度之探討。國家政策論壇季刊,民國93年春季號,頁30-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榮利(2001)。中鋼與其協力廠商人力彈性運用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美伶(2006)。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規範內容的若干觀察。公務人員月刊,第119期,頁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介宏(1999)。行政機關臨時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再造之釐探。人事行政,第129期,頁47-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少圻(2008)。政府彈性用人制度之研究—析論聘用人員人事條例草案。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振榮(2003)。政府人力運用彈性化計畫方案的內容與挑戰。考銓季刊,第33期,頁125-1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旭英、黃儀娟 譯(2000)。次級資料研究法(David W. Stewart, Michael A. Kamins原著)。台北:弘智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穎蓉(2004)。由心理契約檢視員工工作身份對工作態度與行為的影響-以公部門的約聘人員為例。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004冬季號,頁105-1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錦義(2000)。公務人力資源彈性管理之研究—以英美經驗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鄒英英(2008)。地方行政機關人力運用彈性化之研究—以宜蘭縣政府及所屬機關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花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銓敘部(2000)。文官制度改革系列叢書第九輯:改進人事制度專案研究報告(三)。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銓敘部銓審司(2003)。我國臨時人員法制修法三部曲。公務人員月刊,第81期,頁4-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銓敘部銓審司(2007)。聘用人員與公務人員人事事項之區分。公務人員月刊,第130期,頁6-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秀涓(2007年10月)。台灣契約性公務人力政策設計芻議。發表於政府機關員額管理新趨勢研討會,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合辦,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秀涓、施能傑(2007)。契約性公務人力績效表現辨證、釐清與政策方向:行政院暨所屬機關管理者觀點。2007TASPAA年會暨第三屆兩岸四地「公共管理」研討會,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良文(2006)。政府改造與彈性用人政策。考銓季刊,第46期,頁28-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良文(2008)。政府契約用人制度變革之研析。考銓季刊,第53期,頁63-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正君(2003)。契約式聘僱人力之探討-以臺北市政府為例。公務人員月刊,第81期,頁27-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敏飛(2002)。公務人力的精簡及彈性策略與組織績效之相關性研究—經濟部水利署附屬各區水資源局及河川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偉業(2007)。管理主義下的政府機關人力彈性化:台灣與香港政府契約人力制度之比較分析。公共行政學報,第23期,頁29-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偉業(2008)。日、韓契約人員之進用、工作內涵、管理及對政府員額管理之影響。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九十七年各國人事制度資料蒐集編譯案,未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偉業(2010)。從地方政府運用約聘僱人員之調查剖析我國契約公務人力之改革。文官制度季刊。第2卷第2期,頁77-109。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