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en_US |
dc.contributor |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楊明璋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11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31-Oct-2011 14:04:54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31-Oct-2011 14:04:54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31-Oct-2011 14:04:54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778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整體看來,敦煌文獻、日用類書及徽州文書中的婚儀詩歌之文本屬性,一方面有別於我們常見的屬於菁英書寫文化,是更能貼近士民的日常生活,但又與民間口傳文化有一段距離,我們可將之歸於介乎二者之間的通俗文化。而從同是通俗文化語境生成的徽州文書之婚嫁儀式詩,我們可以見到它對敦煌文獻、日用類書有不少的繼承,包括賦誦的主題內容、敘述情調等。如劉伯山編著《徽州文書》第三輯中有清末民初胡慶林藏《撒帳吉書》,其中有一首〈出轎〉就和《五車拔錦》卷九〈下簥詩〉有類同之處。又同是《徽州文書》第三輯所收錄的清末民初撒帳歌與《五車拔錦》近同者更多,包括〈進房點花燭〉、〈祖宗四拜〉與〈夫妻對拜〉、〈夫妻對坐交杯酒〉、〈拜房門歌〉等,分別對應於《五車拔錦》的〈迎新郎詩〉、〈夫妻交拜〉二首、〈飲交盃詩〉、〈攔門詩〉;清末民初撒帳歌也有二首作品,和《五車拔錦》中的〈拜堂致語〉、〈鷓鴣天〉相同。這些同時也說明了宋元以來的日用類書確實有四民利用便覽的功能。 不管是唐五代的敦煌文獻,或宋元明清的日用類書《事林廣記》、《翰墨全書》、《五車拔錦》、《萬用正宗不求人》等保存有較同一時代的典籍為多且有系統的婚嫁儀式詩文,各個時期與之相涉的婚俗儀式容或有些歧異,但其敘述的內容大抵不脫運用芙蓉、鸞鳳、鴛鴦、紅燭、羅帳、蟾宫、蘭房、麒麟、明珠等物件,盛讚新人才貌,映襯百年偕老,祈願早生貴子等等。只是,徽州文書的婚嫁儀式詩還常敘及史傳、民間故事的人物,如薛丁山與樊梨花、劉知遠與李三娘、呂蒙正與劉小姐、梅良玉與陳杏元、薛平貴與王寶釧、蔡伯喈與趙五娘、楊宗保與穆桂英、崔文瑞與張四姐、郭元振與張三姐等,祝願新人或新人所生之子女如上述人物一般,這對前此的婚嫁儀式詩而言是少見的,它們已跳脫原有的敘述內容,是一種新變。而這些人物傳說故事,又多為民間廣泛流傳的,與話本、章回等小說及雜劇、南戲、傳奇等戲劇的關係密切。而這樣的情形應該與徽州在明中葉以後,觀戲、賞戲已成了被名之為「習俗」的文化傳統有關(朱萬曙,2010)。 徽州文書的婚嫁儀式詩之敘述結構也有超逸於前此的情形,以撒帳詩為例,宋元以來所見,大抵都是以方位──東、西、南、北、上、下等為範圍,徽州文書則除了承續此一敘述結構外,另也有從一至十、一月至十二月,以及春至冬等新的敘述結構。這些對我們在理解婚嫁儀式詩的歷時性與共時性的研究分析,都是別具意義的。而從「正月」賦誦至「臘月」的一首撒帳詩此首撒帳詩的作者當是有意識地從《增廣昔時賢文》中取材。 | -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relation (關聯) | 基礎研究 | en_US |
dc.relation (關聯) | 學術補助 | en_US |
dc.relation (關聯) | 研究期間:10008~ 10107 | en_US |
dc.relation (關聯) | 研究經費:378仟元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語文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明清的婚嫁儀式文學研究─以日用類書、徽州文書及其與敦煌文獻之比較為中心;A Study in Literature of Marriage Rite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ocus on the Encyclopedia for Daily Use and Huizhou$S Documents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report | 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