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傳統工藝產業轉型之經營模式研究─以鶯歌陶瓷產業為例
Business model research in traditional craft industry- take Yingge ceramics industry as an example
作者 楊懿鈴
Yang, Yi Ling
貢獻者 韓志翔
Han, Tzu Shian
楊懿鈴
Yang, Yi Ling
關鍵詞 傳統工藝
鶯歌陶瓷產業
轉型
經營模式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12-Apr-2012 13:53:59 (UTC+8)
摘要 本研究針對傳統工藝產業中鶯歌陶瓷產業的轉型之經營模式進行深入探討。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針對國內鶯歌陶瓷產業典型轉型成功的企業進行深入研究,目的在於分析其轉型前經營模式在經過內生性與外生性動因後的經營模式與轉型成功的關鍵模式運作,以及轉型研究過程中所遭遇的到問題與困難給與建議。
本研究所得之主要結論如下所述:
一、 轉型的內生性與外生性動因
研究發現通常內、外生性動因是相互影響的,領導者本身可能對於產業的發展有個轉型的認知,而剛好適逢產業的衰退現象而加深對轉型的決心,通常一個企業在轉型時,若有外生性動因的逼迫轉型,又有內生性動因的主動性轉型,往往會提高企業轉型的成功率。
二、 轉型之經營模式
轉型前的經營模式在經過多種內生性與外生性動因後,會使其廠商的經營模式逐漸改變,而這一個改變是循序漸進的,轉型的成果也是逐年慢慢浮現的,這一種轉型後的經營模式通常要配合許多轉型前本身的許多條件、能力或資源,甚至是領導者本身的能力,遂才能使轉型後的經營模式間的八大構面互相連結與影響。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1. 文建會 (2009),「創意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行動計畫98-102 年」。
2. 朱庭逸、方雯玲(2004),「工藝新境─打造手工精品的經營之路」,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3. 江韶瑩(1991),「台灣工藝的發展與變遷(上)」,台灣美術,第14期。
4. 李怡瑱(2009),「傳統產業轉型文化創意產業之歷程研究-以工藝類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吳萬益、林清河著(2000),「企業硏究方法」,臺南市:吳萬益發行,臺北市:華泰文化總經銷。
6. 佛利克(Uwe Flick)作,張可婷譯(2010),「質性研究的設計」,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7. 林朝號、林正儀統籌策劃(2007),「工藝有夢:台灣工藝版圖的過去、現在與展望」,南投縣草屯鎮,臺灣工藝硏究所。
8. 林寄雯譯(1992),「中小企業轉型策略(上)」,日本中小企業事業團編譯,經濟國貿局。
9. 胡家瑜(2000),「工藝傳統與現代商品的對話:消費社會中的夏賽族群藝術」,「宜蘭文獻雜誌」,第44期。
10. 科特(John P. Kotter)著,邱如美譯(2002),「領導人的變革法則 : 組織轉型成功八步驟」,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大和圖書總經銷。
11. 徐宗國 (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 巨流圖書。
12.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4),「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台北,商周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13.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2004),「文建會台灣生活美學系列叢書-文化創意產業的活水源頭」,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14. 陳明璋(1995),「編入扭轉乾坤-台灣企業完突變局的成功實例」,企業轉型的經營策略與作法,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
15. 陳朝福(2003),「組織轉型研究─新科學典範的創造性演化觀點」,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6. 張志遠著(2004),「台灣的工藝」,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17. 郭雄軍、黃志鴻著(2006),「到鶯歌遊學:走讀陶瓷文化」,臺北縣永和市 : 稻田。
18. 郭雄軍、蔡淑玲著(2008),「在地遊學:台灣生活與文化全體驗」,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19. 黃倩佩(1999),「台灣傳統工藝之分類調查及其研究方向初探」,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15期。
20. 黃志農(2003),「從文化創意產業看台灣工藝產業發展」,典藏今藝術期刊,第131期。
21. 蔡明翰(2002),「公司轉型性質與宣告階段對股價之影響」,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劉芳君(2005),「文化創意產業之玻璃工藝產業經營模式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劉阿榮(2001),「台灣之永續發展--國家與社會的觀點」,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P28。
24. 蓋瑞.哈默爾(Gary Hamel)著,李田樹、李芳齡譯(2007),「啓動革命」,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大和書報總經銷。
25. 謝宗榮(2005),「台灣傳統工藝的現代與未來─從顏水龍先生的工藝思想談起」,台灣工藝,第十三期。
26. 謝碧枝(2001),「企業轉型中的多角化策略選擇-以食品業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27. 謝安田(1992),「企業管理」,五南圖書公司。
28. 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台北:培生集團。
29. 蘇國材(2004),「中小型企業轉型策略之研究-以扣件業之S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0. Charles W. L. Hill、Gareth R. Jones著,朱文儀、陳建男、黃豪臣譯(2007),「策略管理」,臺北市 : 華泰。
31. Donald R. Cooper、Pamela S. Schindler著,古永嘉、楊雪蘭編譯(2010),「企業研究方法」,台北市, 麥格羅.希爾出版,華泰總代理。
32. Jim Collins (2001),「從A到A+ 」,出版社:遠流。
二、 英文文獻
1. Adams, J. D., ed. (1984), Transforming Work:A Collection of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Readings. Alexandria, VA:Miles River Press.
2. Blumenthal and Haspeslagh (1994), ”Toward a Definition of Corporate Transformatio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Vol.35, pp.101-106.
3. Dessler, G. (1992), Organizational theory: Integrating structure and behavior, N.J.:Prentice Hall.
4. Dessler, G. (1995),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in an eva of change, Harcount Brace collage Publishing.
5. Denzin, N.K. and Lincoln (2005), “Qualitative Research,” Nepalese Journal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Vol.1 2007 pp.64-67
6. Gareth R. Jones (2010), Organizational theory: design and change,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7. Hamel, G. and C. K. Prahalad (1989), ”Strategic Int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63-76
8. Hamel, G. (2000), ”Leading the Revolu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pp. 61-113.
9. J. D. Wischnevsky and F. Damanpour,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An Examination of Three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 Vol. 18, 2006, 104-128.
10. Levy, V. and Merry, U. (1986),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Praeger Publishers.
11. Leifer, R. (1989),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Using a Dissipative Structure Model, Hum. Relat. 42:899-916
12. Porras, J. and R. Silver (1991),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2, pp. 51-78
13. Rindova, V.P. and Kotha, S. (2001), ”Continuous morphing:competing through dynamic capabilities, form and func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6), 1263–80
14. Stähler, P. (2002), Business Models as an Unit of Analysis for Strategizing, Patrick.Staehler@alumni.unisg.ch.
15. Schindler, D.R. and Cooper, P.S. (2003),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Eighth Edition. New York, NY. McGraw-Hill. GV 658.0072 COOPER, p. 101.
16. Shaheen (1994), Approach to transformation, Chief Executive, March, 2-5.
三、 網站部分
1. 鶯歌台灣創意陶,http://www.otop.tw/knowledge/theme/yinge/ch/02.htm
2. 台灣陶瓷工業同業公會,http://www.e-ceramics.org.tw/main.php?Page=A1
3.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http://www.ceramics.tpc.gov.tw/Index.ycm
4. 鶯歌觀光導覽KM陶瓷產業,http://yingo.area.com.tw/km.cgi?mSC=5
5. 傑作陶藝,http://www.excera.com.tw/
6. 台華陶瓷有限公司,http://www.thp.com.tw/max/front/bin/home.phtm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98355026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355026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韓志翔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Han, Tzu Shia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楊懿鈴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Yang, Yi L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楊懿鈴zh_TW
dc.creator (作者) Yang, Yi L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2-Apr-2012 13:53:59 (UTC+8)-
dc.date.available 12-Apr-2012 13:53:5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2-Apr-2012 13:53:5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8355026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251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企業管理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355026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針對傳統工藝產業中鶯歌陶瓷產業的轉型之經營模式進行深入探討。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針對國內鶯歌陶瓷產業典型轉型成功的企業進行深入研究,目的在於分析其轉型前經營模式在經過內生性與外生性動因後的經營模式與轉型成功的關鍵模式運作,以及轉型研究過程中所遭遇的到問題與困難給與建議。
本研究所得之主要結論如下所述:
一、 轉型的內生性與外生性動因
研究發現通常內、外生性動因是相互影響的,領導者本身可能對於產業的發展有個轉型的認知,而剛好適逢產業的衰退現象而加深對轉型的決心,通常一個企業在轉型時,若有外生性動因的逼迫轉型,又有內生性動因的主動性轉型,往往會提高企業轉型的成功率。
二、 轉型之經營模式
轉型前的經營模式在經過多種內生性與外生性動因後,會使其廠商的經營模式逐漸改變,而這一個改變是循序漸進的,轉型的成果也是逐年慢慢浮現的,這一種轉型後的經營模式通常要配合許多轉型前本身的許多條件、能力或資源,甚至是領導者本身的能力,遂才能使轉型後的經營模式間的八大構面互相連結與影響。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組織轉型的內涵 4
第二節 經營模式的內涵 11
第三節 轉型之經營模式內涵 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5
第一節 方法論與研究方法 25
第二節 質性研究 26
第三節 個案研究法 28
第四節 質性研究的評鑑 29
第四章 產業概況 31
第一節 台灣工藝產業 31
第二節 鶯歌陶瓷產業 35
第五章 個案分析 38
第一節 個案介紹 38
第二節 轉型的內生性與外生性動因 41
第三節 轉型前後之經營模式探討 42
第四節 問題與挑戰 51
第五節 結果分析 5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5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5
第二節 研究貢獻 57
第三節 研究限制 58
第四節 研究建議 59
參考文獻 60
附錄 65
附錄一 訪談提綱 65
附錄二 訪談逐字搞:陶藝傑作 66
附錄三 訪談逐字搞:台華窯 68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355026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傳統工藝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鶯歌陶瓷產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轉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經營模式zh_TW
dc.title (題名) 傳統工藝產業轉型之經營模式研究─以鶯歌陶瓷產業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Business model research in traditional craft industry- take Yingge ceramics industry as an exampl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文建會 (2009),「創意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行動計畫98-102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朱庭逸、方雯玲(2004),「工藝新境─打造手工精品的經營之路」,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江韶瑩(1991),「台灣工藝的發展與變遷(上)」,台灣美術,第1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李怡瑱(2009),「傳統產業轉型文化創意產業之歷程研究-以工藝類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吳萬益、林清河著(2000),「企業硏究方法」,臺南市:吳萬益發行,臺北市:華泰文化總經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佛利克(Uwe Flick)作,張可婷譯(2010),「質性研究的設計」,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林朝號、林正儀統籌策劃(2007),「工藝有夢:台灣工藝版圖的過去、現在與展望」,南投縣草屯鎮,臺灣工藝硏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林寄雯譯(1992),「中小企業轉型策略(上)」,日本中小企業事業團編譯,經濟國貿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胡家瑜(2000),「工藝傳統與現代商品的對話:消費社會中的夏賽族群藝術」,「宜蘭文獻雜誌」,第4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科特(John P. Kotter)著,邱如美譯(2002),「領導人的變革法則 : 組織轉型成功八步驟」,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大和圖書總經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徐宗國 (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 巨流圖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4),「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台北,商周出版:城邦文化發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2004),「文建會台灣生活美學系列叢書-文化創意產業的活水源頭」,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陳明璋(1995),「編入扭轉乾坤-台灣企業完突變局的成功實例」,企業轉型的經營策略與作法,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陳朝福(2003),「組織轉型研究─新科學典範的創造性演化觀點」,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張志遠著(2004),「台灣的工藝」,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郭雄軍、黃志鴻著(2006),「到鶯歌遊學:走讀陶瓷文化」,臺北縣永和市 : 稻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郭雄軍、蔡淑玲著(2008),「在地遊學:台灣生活與文化全體驗」,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黃倩佩(1999),「台灣傳統工藝之分類調查及其研究方向初探」,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1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黃志農(2003),「從文化創意產業看台灣工藝產業發展」,典藏今藝術期刊,第13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蔡明翰(2002),「公司轉型性質與宣告階段對股價之影響」,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劉芳君(2005),「文化創意產業之玻璃工藝產業經營模式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劉阿榮(2001),「台灣之永續發展--國家與社會的觀點」,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P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蓋瑞.哈默爾(Gary Hamel)著,李田樹、李芳齡譯(2007),「啓動革命」,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大和書報總經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謝宗榮(2005),「台灣傳統工藝的現代與未來─從顏水龍先生的工藝思想談起」,台灣工藝,第十三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謝碧枝(2001),「企業轉型中的多角化策略選擇-以食品業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謝安田(1992),「企業管理」,五南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台北:培生集團。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蘇國材(2004),「中小型企業轉型策略之研究-以扣件業之S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Charles W. L. Hill、Gareth R. Jones著,朱文儀、陳建男、黃豪臣譯(2007),「策略管理」,臺北市 : 華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Donald R. Cooper、Pamela S. Schindler著,古永嘉、楊雪蘭編譯(2010),「企業研究方法」,台北市, 麥格羅.希爾出版,華泰總代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Jim Collins (2001),「從A到A+ 」,出版社: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英文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Adams, J. D., ed. (1984), Transforming Work:A Collection of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Readings. Alexandria, VA:Miles River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Blumenthal and Haspeslagh (1994), ”Toward a Definition of Corporate Transformatio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Vol.35, pp.101-1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Dessler, G. (1992), Organizational theory: Integrating structure and behavior, N.J.:Prentice Hal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Dessler, G. (1995),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in an eva of change, Harcount Brace collage Publishin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Denzin, N.K. and Lincoln (2005), “Qualitative Research,” Nepalese Journal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Vol.1 2007 pp.64-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Gareth R. Jones (2010), Organizational theory: design and change,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Hamel, G. and C. K. Prahalad (1989), ”Strategic Int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63-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Hamel, G. (2000), ”Leading the Revolu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pp. 61-1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J. D. Wischnevsky and F. Damanpour,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An Examination of Three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 Vol. 18, 2006, 104-1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Levy, V. and Merry, U. (1986),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Praeger Publisher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Leifer, R. (1989),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Using a Dissipative Structure Model, Hum. Relat. 42:899-9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Porras, J. and R. Silver (1991),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2, pp. 51-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Rindova, V.P. and Kotha, S. (2001), ”Continuous morphing:competing through dynamic capabilities, form and func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6), 1263–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Stähler, P. (2002), Business Models as an Unit of Analysis for Strategizing, Patrick.Staehler@alumni.unisg.ch.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Schindler, D.R. and Cooper, P.S. (2003),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Eighth Edition. New York, NY. McGraw-Hill. GV 658.0072 COOPER, p. 1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Shaheen (1994), Approach to transformation, Chief Executive, March, 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網站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鶯歌台灣創意陶,http://www.otop.tw/knowledge/theme/yinge/ch/02.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台灣陶瓷工業同業公會,http://www.e-ceramics.org.tw/main.php?Page=A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http://www.ceramics.tpc.gov.tw/Index.yc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鶯歌觀光導覽KM陶瓷產業,http://yingo.area.com.tw/km.cgi?mSC=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傑作陶藝,http://www.excera.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台華陶瓷有限公司,http://www.thp.com.tw/max/front/bin/home.phtml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