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灣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middle-aged generation`s perspective on the choices of residential after retirement in Taiwan
作者 陳斐娟
貢獻者 鄭宇庭
陳斐娟
關鍵詞 新熟年族群
老年居住方式
多元邏吉斯迴歸分析
照護政策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12-Apr-2012 14:00:00 (UTC+8)
摘要 近年隨著國人「養兒防老」的觀念式微,越來越多老年人傾向與配偶一起生活而不與子女同住,老年人居住安排不再拘泥於傳統上與子女共居的型式。老年人口的增加及家庭結構型態轉變,使家庭原本功能產生變化,進而影響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國內外已有許多相關研究進行老年人居住選擇因素的探討,但對於45-64歲新熟年族群則未見探討,因為每個世代的觀念不同,其所面臨的課題也有所不同,故影響居住型態選擇情形也不完全相同。希望能透過本研究之進行,瞭解影響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的相關因子為何,提早規劃理想居住方式,並作為政府、社會及民間企業針對未來新熟年族居住安排及福利相關措施。
     本研究導入多元邏吉斯迴歸分析,研究自變數(包含性別、年齡、居住區域別、婚姻現況、教育程度、健康狀態、收入(元)、主要經濟來源、規劃未來養老經濟來源等人口學變項,以及工作身分和工作職務等工作變項)對依變數(養老居住方式)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新熟年族群的居住安排與婚姻現況、教育程度、主要經濟來源、健康狀態及居住區域有關。若新熟年族群的年紀越大、有配偶,則越傾向於與晚輩同住;但若新熟年族群的教育程度越高則越傾向於獨居;新熟年族群若無配偶且自覺健康狀況不好但有規劃未來養老經濟者,則較傾向於住進安養機構。此結果可提供政府、社會及民間企業規劃未來新熟年族之社會安養照護政策的參考依據。
目 錄 I
     表目錄 II
     圖目錄 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中高齡人口特性 6
     第二節 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相關因素 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4
     第一節 分析架構與假設 14
     第二節 研究樣本 16
     第三節 統計分析方法 20
     第肆章 實證分析 21
     第一節 分析架構一之新熟年族群人口統計資料 21
     第二節 分析架構一之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相關性探討 23
     第三節 分析架構一之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統計分析 26
     第四節 分析架構二之新熟年族群人口統計資料 32
     第五節 分析架構二之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相關性探討 34
     第六節 分析架構二之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統計分析 38
     第七節 綜合討論 4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53
     第一節 結論 53
     第二節 建議 54
     參考文獻 56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1. 白惠婷,2000年,長期照護中主要照顧者對照護服務需求與滿意度之探討。國防醫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2. 行政院內政部,2009年,老人生活狀況調查,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Survey/list.html
3. 內政部統計處,2010年,內政部統計通報:老人安養及長期照顧概況,
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4. 內政部統計處,2010年,內政部統計年報:戶政-人口年齡分配,
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1. 內政部統計處,2010年,內政部統計年報:獨居老人人數及服務概況,
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2. 行政院經建會,2010年,2010年至2060年臺灣人口推計,
取自http:// www.cepd.gov.tw/dn.aspx?uid=9057
3. 李怡真,2000年,影響老人接受居家照護之直接因素與間接因素,台北醫學院碩士論文。
4. 吳仕丞,2009年,中年人的老年居住偏好:以高雄市公教人員為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5. 林靜湄 ,2001年,老人居住安排決定過程之探討,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6. 邱惠慈,1992年,社區失能老人非正式照顧者的特性與負荷,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7. 邱慧寧,2002年,影響台灣地區民眾選擇銀髮社區因素之研究,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8. 胡幼慧、周雅容,1996年,老人居住安排的社會及心理層面的意涵,老人居住安排:傳統v.s.現代研討會。中央研究院。
9. 徐良熙、林忠正,1984年,家庭結構與社會變遷:中美「單親家庭」之比較。中國社會學刊第8期,頁1-22。
10. 徐良熙、林忠正,1989年,家庭結構及社會變遷的再研究,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頁25-55。
11. 郭玉芳,2009年,顧客價值、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顧客忠誠度之關聯性研究--以新熟年族群選購保健食品為例,台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萬育維,1996年,專業認同與工作滿意之間的關係探討--以從事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2期,頁305-332。
13. 符宜鳳,2004年,中老年對安養機構重要性之分析,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14. 陳妙盡,1996年,影響老年人居住安排因素之分析,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15. 陳肇男、史培爾,1990年,台灣地區現代化過程中對老人的居住安排之影響,台中:中國人口學會。
16. 陳肇男,1993年,台灣地區鰥寡老人之居住安排。中國社會學刊第17期,頁163-179。
17. 陳思潔,2004年,台南市失能老人家庭照顧的投入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台北護理學院碩士論文。
18. 陳淑美,2007年,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19. 葉光輝,1998年,年老父母居住安排的心理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3期,頁121-167。
20. 黃建忠,1992年,台灣地區的人口老化與照護人力之預估,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21. 張雅惠,2005年,台灣高齡者居住型態選擇之研究:兼論台灣老人住宅政策,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22. 曾淑芬,2004年,機構式長期照護服務使用之相關因素探討:社區環境與個人背景因素的分析,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23. 詹火生 ,1989年,試論老人社會學理論與應用,東吳政治社會學報第3期,頁77-122。
24. 楊舒,2008年,台灣老人居住安排,陽明大學碩士論文。
25. 楊明崇,2006年,台灣民間銀髮養生住宅市場型態及發展趨勢之探討,靜宜大學碩士論文。
26. 楊靜利,1999年,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子女數量與同居傾向因素之探討,人口學刊第121期,頁47-56。
27. 楊惠如、呂桂雲、陳宇嘉、張永源,2006年,社區獨居老人健康狀況與長期照護需求研究。實證護理第2期,頁229-240。
28. 廖姿苹,2005年,代間關係與長期照護服務體系使用態度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9. 齊力,1989年,城鄉遷移對台灣地區家戶組成影響之研究。中國社會學刊第13期,頁67-104。
30. 齊力,1990年,台灣地區近二十年來家戶核心化趨勢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第20期,頁41-83。
31. 齊力,1995年,台灣地區家戶組成變遷趨勢之研究:1984-1991,收錄於『社會變遷調查與研究論文集』。
32. 齊力,1997年,大台北地區中年人老年居住安排期望,人口老化與老年照護,台北:巨流。
33. 鄭凱文,2002年,台灣家庭金錢移轉與居住安排之探討,台北大學碩士論文。
34. 鄧惠文,2007年,探討中老年人未來居住安養院之影響因素,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35. 薛承泰,2008年,台灣家庭變遷與老人居住型態:現況與未來。社區發展季刊第121期,頁47-56。
36. 賴澤涵、陳寬政,1980年,我國家庭形式的歷史與人口探討,中國社會學刊第5期,頁25-40。
37. 謝美娥,2004年,失能老人的資源、居住安排、居住決定的掌控力與生活品質:一個量化的初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8期,頁1-49。
38. 羅紀瓊,1987年,近十年來台灣地區老人家庭結構變遷的研究,台灣經濟預測第18期,頁83-105。
39. 劉雅文、莊秀美,2006年,探討失能老人家庭選擇長期照護福利服務之決策過程--老人自主權之分析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14期,頁91-123。
40. 龔文華,2003年,高齡者進住養生文化村意願之影響因素,長庚大學碩士論文。
二、 英文文獻
1. Atsushi Seike ,2005.Employment Reform towards an Aged Society.
2. Brown, J.W., Liang, J., Krause, N., Akiyama, H., Sugisawa, H., & Fukaya, T.,2002. Transitions in living arrangements among elders in Japan: Does health make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 57, 209-220.
3. Chen, C. N. ,1996. Living Arrangements and Economic Support for the Elderly in Taiw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Study, 17, 59-82.
4. Crimmins, E. M., & Ingegneri, D. G. ,1990. Interaction and living arrangements of older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Past trends, present determinants, future implications. Research on Aging, 12(1) , 3-35.
5. DaVanzo, J., & Chan, A., 1994. Living Arrangements of Older Malaysians: Who Coresides with their Adult Children? Demography, 31(1), 95-113.
6. Gibler, K. M., & E. Lee. , 2001. Seniors Housing in a Changing Asian Society: South Korea. 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 Review , 4(1), 118-134.
7. Goode, William J., 1963 World Revolution and Family Patter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8. Kim, I.K. and Rhee, E.H., 1997. Support exchange patterns of the elderly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 7(3),89-104.
9. Lang, O. ,1946. 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0. Mutchler, J. E., & Burr, J. A., 1991.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Household and non-household living arrangements in later life. Demography, 28, 375-390.
11. Parish, William L., 1978. Modernization and Household Composition in Taiwa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83-320.
12. Raymo, J. M. and T. Kaneda. (2003). Changes in the Living Arrangements of Japanese Elderly: The Role of Demographic Factors, Demographic Change and the Family in Japan`s Aging Society, 27-52 .
13. Stinner, W. F., Byun, Y., & Paita, L. , 1990. Disability and living arrangements among elderly American men. Research on aging, 12, 339-363.
14. Wilmoth, J. M. , 2000. Unbalanced social exchanges and living arrangement transitions among older adults. The Gerontologist, 40(1), 64-7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5932038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3203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鄭宇庭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斐娟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斐娟zh_TW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2-Apr-2012 14:00:00 (UTC+8)-
dc.date.available 12-Apr-2012 14:00:0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2-Apr-2012 14:00:0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593203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253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932038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近年隨著國人「養兒防老」的觀念式微,越來越多老年人傾向與配偶一起生活而不與子女同住,老年人居住安排不再拘泥於傳統上與子女共居的型式。老年人口的增加及家庭結構型態轉變,使家庭原本功能產生變化,進而影響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國內外已有許多相關研究進行老年人居住選擇因素的探討,但對於45-64歲新熟年族群則未見探討,因為每個世代的觀念不同,其所面臨的課題也有所不同,故影響居住型態選擇情形也不完全相同。希望能透過本研究之進行,瞭解影響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的相關因子為何,提早規劃理想居住方式,並作為政府、社會及民間企業針對未來新熟年族居住安排及福利相關措施。
     本研究導入多元邏吉斯迴歸分析,研究自變數(包含性別、年齡、居住區域別、婚姻現況、教育程度、健康狀態、收入(元)、主要經濟來源、規劃未來養老經濟來源等人口學變項,以及工作身分和工作職務等工作變項)對依變數(養老居住方式)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新熟年族群的居住安排與婚姻現況、教育程度、主要經濟來源、健康狀態及居住區域有關。若新熟年族群的年紀越大、有配偶,則越傾向於與晚輩同住;但若新熟年族群的教育程度越高則越傾向於獨居;新熟年族群若無配偶且自覺健康狀況不好但有規劃未來養老經濟者,則較傾向於住進安養機構。此結果可提供政府、社會及民間企業規劃未來新熟年族之社會安養照護政策的參考依據。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 錄 I
     表目錄 II
     圖目錄 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中高齡人口特性 6
     第二節 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相關因素 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4
     第一節 分析架構與假設 14
     第二節 研究樣本 16
     第三節 統計分析方法 20
     第肆章 實證分析 21
     第一節 分析架構一之新熟年族群人口統計資料 21
     第二節 分析架構一之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相關性探討 23
     第三節 分析架構一之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統計分析 26
     第四節 分析架構二之新熟年族群人口統計資料 32
     第五節 分析架構二之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相關性探討 34
     第六節 分析架構二之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統計分析 38
     第七節 綜合討論 4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53
     第一節 結論 53
     第二節 建議 54
     參考文獻 56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 錄 I
     表目錄 II
     圖目錄 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中高齡人口特性 6
     第二節 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相關因素 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4
     第一節 分析架構與假設 14
     第二節 研究樣本 16
     第三節 統計分析方法 20
     第肆章 實證分析 21
     第一節 分析架構一之新熟年族群人口統計資料 21
     第二節 分析架構一之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相關性探討 23
     第三節 分析架構一之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統計分析 26
     第四節 分析架構二之新熟年族群人口統計資料 32
     第五節 分析架構二之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相關性探討 34
     第六節 分析架構二之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統計分析 38
     第七節 綜合討論 4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53
     第一節 結論 53
     第二節 建議 54
     參考文獻 56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3203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新熟年族群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老年居住方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多元邏吉斯迴歸分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照護政策zh_TW
dc.title (題名) 台灣新熟年族群選擇老年居住方式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f the middle-aged generation`s perspective on the choices of residential after retirement in Taiw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白惠婷,2000年,長期照護中主要照顧者對照護服務需求與滿意度之探討。國防醫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行政院內政部,2009年,老人生活狀況調查,取自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sowf.moi.gov.tw/stat/Survey/list.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內政部統計處,2010年,內政部統計通報:老人安養及長期照顧概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內政部統計處,2010年,內政部統計年報:戶政-人口年齡分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內政部統計處,2010年,內政部統計年報:獨居老人人數及服務概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行政院經建會,2010年,2010年至2060年臺灣人口推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取自http:// www.cepd.gov.tw/dn.aspx?uid=90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李怡真,2000年,影響老人接受居家照護之直接因素與間接因素,台北醫學院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吳仕丞,2009年,中年人的老年居住偏好:以高雄市公教人員為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林靜湄 ,2001年,老人居住安排決定過程之探討,台灣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邱惠慈,1992年,社區失能老人非正式照顧者的特性與負荷,台灣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邱慧寧,2002年,影響台灣地區民眾選擇銀髮社區因素之研究,中山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胡幼慧、周雅容,1996年,老人居住安排的社會及心理層面的意涵,老人居住安排:傳統v.s.現代研討會。中央研究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徐良熙、林忠正,1984年,家庭結構與社會變遷:中美「單親家庭」之比較。中國社會學刊第8期,頁1-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徐良熙、林忠正,1989年,家庭結構及社會變遷的再研究,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頁25-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郭玉芳,2009年,顧客價值、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顧客忠誠度之關聯性研究--以新熟年族群選購保健食品為例,台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萬育維,1996年,專業認同與工作滿意之間的關係探討--以從事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2期,頁305-3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符宜鳳,2004年,中老年對安養機構重要性之分析,中央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陳妙盡,1996年,影響老年人居住安排因素之分析,中正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陳肇男、史培爾,1990年,台灣地區現代化過程中對老人的居住安排之影響,台中:中國人口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陳肇男,1993年,台灣地區鰥寡老人之居住安排。中國社會學刊第17期,頁163-1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陳思潔,2004年,台南市失能老人家庭照顧的投入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台北護理學院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陳淑美,2007年,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葉光輝,1998年,年老父母居住安排的心理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3期,頁121-1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黃建忠,1992年,台灣地區的人口老化與照護人力之預估,中正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張雅惠,2005年,台灣高齡者居住型態選擇之研究:兼論台灣老人住宅政策,政治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曾淑芬,2004年,機構式長期照護服務使用之相關因素探討:社區環境與個人背景因素的分析,台灣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詹火生 ,1989年,試論老人社會學理論與應用,東吳政治社會學報第3期,頁77-1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楊舒,2008年,台灣老人居住安排,陽明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楊明崇,2006年,台灣民間銀髮養生住宅市場型態及發展趨勢之探討,靜宜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楊靜利,1999年,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子女數量與同居傾向因素之探討,人口學刊第121期,頁47-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楊惠如、呂桂雲、陳宇嘉、張永源,2006年,社區獨居老人健康狀況與長期照護需求研究。實證護理第2期,頁229-2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廖姿苹,2005年,代間關係與長期照護服務體系使用態度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齊力,1989年,城鄉遷移對台灣地區家戶組成影響之研究。中國社會學刊第13期,頁67-1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齊力,1990年,台灣地區近二十年來家戶核心化趨勢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第20期,頁41-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齊力,1995年,台灣地區家戶組成變遷趨勢之研究:1984-1991,收錄於『社會變遷調查與研究論文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齊力,1997年,大台北地區中年人老年居住安排期望,人口老化與老年照護,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鄭凱文,2002年,台灣家庭金錢移轉與居住安排之探討,台北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鄧惠文,2007年,探討中老年人未來居住安養院之影響因素,政治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薛承泰,2008年,台灣家庭變遷與老人居住型態:現況與未來。社區發展季刊第121期,頁47-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賴澤涵、陳寬政,1980年,我國家庭形式的歷史與人口探討,中國社會學刊第5期,頁25-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謝美娥,2004年,失能老人的資源、居住安排、居住決定的掌控力與生活品質:一個量化的初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8期,頁1-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羅紀瓊,1987年,近十年來台灣地區老人家庭結構變遷的研究,台灣經濟預測第18期,頁83-1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劉雅文、莊秀美,2006年,探討失能老人家庭選擇長期照護福利服務之決策過程--老人自主權之分析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14期,頁91-1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龔文華,2003年,高齡者進住養生文化村意願之影響因素,長庚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英文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Atsushi Seike ,2005.Employment Reform towards an Aged Socie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Brown, J.W., Liang, J., Krause, N., Akiyama, H., Sugisawa, H., & Fukaya, T.,2002. Transitions in living arrangements among elders in Japan: Does health make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 57, 209-2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Chen, C. N. ,1996. Living Arrangements and Economic Support for the Elderly in Taiw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Study, 17, 5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Crimmins, E. M., & Ingegneri, D. G. ,1990. Interaction and living arrangements of older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Past trends, present determinants, future implications. Research on Aging, 12(1) , 3-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DaVanzo, J., & Chan, A., 1994. Living Arrangements of Older Malaysians: Who Coresides with their Adult Children? Demography, 31(1), 95-1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Gibler, K. M., & E. Lee. , 2001. Seniors Housing in a Changing Asian Society: South Korea. 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 Review , 4(1), 118-1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Goode, William J., 1963 World Revolution and Family Patter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Kim, I.K. and Rhee, E.H., 1997. Support exchange patterns of the elderly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 7(3),89-1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Lang, O. ,1946. 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Mutchler, J. E., & Burr, J. A., 1991.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Household and non-household living arrangements in later life. Demography, 28, 375-3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Parish, William L., 1978. Modernization and Household Composition in Taiwa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83-3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Raymo, J. M. and T. Kaneda. (2003). Changes in the Living Arrangements of Japanese Elderly: The Role of Demographic Factors, Demographic Change and the Family in Japan`s Aging Society, 27-52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Stinner, W. F., Byun, Y., & Paita, L. , 1990. Disability and living arrangements among elderly American men. Research on aging, 12, 339-3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Wilmoth, J. M. , 2000. Unbalanced social exchanges and living arrangement transitions among older adults. The Gerontologist, 40(1), 64-74.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