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我國記憶體產業重整策略評析
Dram industry rebuilding strategy analysis in Taiwan
作者 楊智翔
貢獻者 郭維裕
楊智翔
關鍵詞 記憶體產業
五力分析
優劣勢分析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12-Apr-2012 14:00:07 (UTC+8)
摘要 隨著製程微縮、晶圓面積擴大,記憶體晶片製造廠所需投入的設備支出金額也越來越高,因此記憶體廠商經營的風險與管理能力備受考驗。台灣在記憶體產業發展過程中,技術多仰賴國外技術的母廠,缺乏技術自主獨立之能力。擅長的生產製造與銷售端的台灣記憶體廠商,在市場波動巨大的情況下,往往虧損連連。因此對於該產業的探討焦點恐怕必須從過去的進入策略和競爭力分析,轉變至探討廠商如何維持生存或是其退出策略。
     
       在過去的文獻裡,談到記憶體產業,大多的研究焦點都鎖定在供需分析、價格預測模型建立、記憶體晶片價格波動與股價相關性分析,或是探討個別記憶體廠商之競爭力。較少的研究能夠延伸另一個層次去以國家的角度來探討產業與國家政策應當如何因應快速變動的市場以及釐清台灣整體的戰略地位。
     
      透過理論與產業現況分析,本研究希望能辨明台灣記憶體產業競爭力之強弱、了解台灣記憶體產業發展之根本缺陷並尋找出台灣記憶體產業下一步路。本論文屬於探索式研究,過程將以記憶體產業相關文獻、競爭優勢理論與著名的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等相關文獻來進行探討,並將分析結果結合記憶體產業現況來做為本研究之基礎。希望能為這個已在台灣運營二十多年的高科技產業,思索下一步活棋。
摘要 I
     目錄 I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
     第二章 DRAM產業沿革 4
     第一節 記憶體產品簡介 4
     第二節 DRAM製造流程 5
     第三節 記憶體產業特性 6
     第四節 記憶體市場交易模式 10
     第五節 記憶體產業相關理論 11
     第六節 台灣記憶體產業當前面臨難題 12
     第三章 文獻探討和研究方法 14
     第一節 競爭優勢相關文獻 14
     第二節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17
     第三節 SWOT分析模型 20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2
     第五節 論文架構 22
     第四章 台灣DRAM產業分析 24
     第一節 台灣DRAM廠位居全球市場地位 24
     第二節 全球DRAM廠商技術能力 27
     第三節 全球DRAM廠商資本支出 29
     第四節 台灣DRAM廠商營運概況 30
     第五節 台灣DRAM廠商策略 32
     第六節 台灣記憶體公司胎死腹中 35
     第七節 台灣DRAM廠五力分析模型 37
     第五章 研究結論 42
     第一節 結論 42
     第二節 研究限制 46
     第三節 建議 46
     參考文獻 47
     一、 網站部分 47
     二、 中文部分 47
     三、 英文部分 48
參考文獻 一、 網站部分
1. iSuppli,www.isuppli.com
2. Samsung,www.samsung.com
3. 翔新科技,www.escortram.com
4. 集邦科技,www.lgphilips-lcd.com
5. 工研院經資中心,www.iek.itri.org.tw
二、 中文部分
1. 天下編輯 著(2001) 活用波特的競爭策略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2. 林淑娟(民99),「以財務觀點探討台灣DRAM產業未來之發展方向」,國立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9年7月。
3. 胡訓群(民98),「台灣DRAM產業經營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98年7月。
4. 王中興(民98),「DRAM製造企業擴產投資行為之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8年7月。
5. 黃立群(民95),「台灣DRAM產業競合策略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管理碩士論文,民國95年7月。
6. 閻大同(民93),「DRAM產業的競爭策略分析-以力晶半導體為例」,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3年7月。
7. 蔡俊鵬(民92),「動態DRAM價格之模擬分析-從DRAM產業及PC產業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7月。
8. 朱博湧、李存修、熊杏華、王鶴偉、林裕淩(民93),「我國發展DRAM期貨可行性分析」,台灣期貨市場,第6卷,No.5,民國93年7月。
9. Michael E. Porter 著(2001) 高登第、李明軒譯 競爭論(上、下)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10. Michael E. Porter 著(1996) 李明軒、邱如美譯 國家競爭優勢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11. Robert M. Grant 著(1991) 謝凱宇、林舒柔譯 現代策略管理 科大文化出版。
三、英文部分
1. Ansoff,H.I.(1965), Corporate Strategy, NY, McGraw-Hill.
2. Brandenburger, Adam&Barry Nalebuff, ‘’ Co-opetion’’, New York: Dobuleday, 1996.
3. Porter,Michale E.,”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The Free Press(Macmillan),New York,1980.
4. Porter,MichaelE.,”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The Free Press(Macmillan),New York,1985.
5. Porter, Michael E., ‘’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Macmillan, 1990.
6. Porter, Michael E., ‘’ On competi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7932004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320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郭維裕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楊智翔zh_TW
dc.creator (作者) 楊智翔zh_TW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2-Apr-2012 14:00:07 (UTC+8)-
dc.date.available 12-Apr-2012 14:00:0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2-Apr-2012 14:00:0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93200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254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93200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隨著製程微縮、晶圓面積擴大,記憶體晶片製造廠所需投入的設備支出金額也越來越高,因此記憶體廠商經營的風險與管理能力備受考驗。台灣在記憶體產業發展過程中,技術多仰賴國外技術的母廠,缺乏技術自主獨立之能力。擅長的生產製造與銷售端的台灣記憶體廠商,在市場波動巨大的情況下,往往虧損連連。因此對於該產業的探討焦點恐怕必須從過去的進入策略和競爭力分析,轉變至探討廠商如何維持生存或是其退出策略。
     
       在過去的文獻裡,談到記憶體產業,大多的研究焦點都鎖定在供需分析、價格預測模型建立、記憶體晶片價格波動與股價相關性分析,或是探討個別記憶體廠商之競爭力。較少的研究能夠延伸另一個層次去以國家的角度來探討產業與國家政策應當如何因應快速變動的市場以及釐清台灣整體的戰略地位。
     
      透過理論與產業現況分析,本研究希望能辨明台灣記憶體產業競爭力之強弱、了解台灣記憶體產業發展之根本缺陷並尋找出台灣記憶體產業下一步路。本論文屬於探索式研究,過程將以記憶體產業相關文獻、競爭優勢理論與著名的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等相關文獻來進行探討,並將分析結果結合記憶體產業現況來做為本研究之基礎。希望能為這個已在台灣運營二十多年的高科技產業,思索下一步活棋。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摘要 I
     目錄 I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
     第二章 DRAM產業沿革 4
     第一節 記憶體產品簡介 4
     第二節 DRAM製造流程 5
     第三節 記憶體產業特性 6
     第四節 記憶體市場交易模式 10
     第五節 記憶體產業相關理論 11
     第六節 台灣記憶體產業當前面臨難題 12
     第三章 文獻探討和研究方法 14
     第一節 競爭優勢相關文獻 14
     第二節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17
     第三節 SWOT分析模型 20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2
     第五節 論文架構 22
     第四章 台灣DRAM產業分析 24
     第一節 台灣DRAM廠位居全球市場地位 24
     第二節 全球DRAM廠商技術能力 27
     第三節 全球DRAM廠商資本支出 29
     第四節 台灣DRAM廠商營運概況 30
     第五節 台灣DRAM廠商策略 32
     第六節 台灣記憶體公司胎死腹中 35
     第七節 台灣DRAM廠五力分析模型 37
     第五章 研究結論 42
     第一節 結論 42
     第二節 研究限制 46
     第三節 建議 46
     參考文獻 47
     一、 網站部分 47
     二、 中文部分 47
     三、 英文部分 48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I
     目錄 I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
     第二章 DRAM產業沿革 4
     第一節 記憶體產品簡介 4
     第二節 DRAM製造流程 5
     第三節 記憶體產業特性 6
     第四節 記憶體市場交易模式 10
     第五節 記憶體產業相關理論 11
     第六節 台灣記憶體產業當前面臨難題 12
     第三章 文獻探討和研究方法 14
     第一節 競爭優勢相關文獻 14
     第二節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17
     第三節 SWOT分析模型 20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2
     第五節 論文架構 22
     第四章 台灣DRAM產業分析 24
     第一節 台灣DRAM廠位居全球市場地位 24
     第二節 全球DRAM廠商技術能力 27
     第三節 全球DRAM廠商資本支出 29
     第四節 台灣DRAM廠商營運概況 30
     第五節 台灣DRAM廠商策略 32
     第六節 台灣記憶體公司胎死腹中 35
     第七節 台灣DRAM廠五力分析模型 37
     第五章 研究結論 42
     第一節 結論 42
     第二節 研究限制 46
     第三節 建議 46
     參考文獻 47
     一、 網站部分 47
     二、 中文部分 47
     三、 英文部分 48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3200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記憶體產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五力分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優劣勢分析zh_TW
dc.title (題名) 我國記憶體產業重整策略評析zh_TW
dc.title (題名) Dram industry rebuilding strategy analysis in Taiw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網站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iSuppli,www.isuppli.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Samsung,www.samsung.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翔新科技,www.escortram.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集邦科技,www.lgphilips-lcd.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工研院經資中心,www.iek.itri.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天下編輯 著(2001) 活用波特的競爭策略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林淑娟(民99),「以財務觀點探討台灣DRAM產業未來之發展方向」,國立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9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胡訓群(民98),「台灣DRAM產業經營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98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王中興(民98),「DRAM製造企業擴產投資行為之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8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黃立群(民95),「台灣DRAM產業競合策略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管理碩士論文,民國95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閻大同(民93),「DRAM產業的競爭策略分析-以力晶半導體為例」,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3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蔡俊鵬(民92),「動態DRAM價格之模擬分析-從DRAM產業及PC產業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朱博湧、李存修、熊杏華、王鶴偉、林裕淩(民93),「我國發展DRAM期貨可行性分析」,台灣期貨市場,第6卷,No.5,民國93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Michael E. Porter 著(2001) 高登第、李明軒譯 競爭論(上、下)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Michael E. Porter 著(1996) 李明軒、邱如美譯 國家競爭優勢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Robert M. Grant 著(1991) 謝凱宇、林舒柔譯 現代策略管理 科大文化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Ansoff,H.I.(1965), Corporate Strategy, NY, McGraw-Hil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Brandenburger, Adam&Barry Nalebuff, ‘’ Co-opetion’’, New York: Dobuleday, 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Porter,Michale E.,”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The Free Press(Macmillan),New York,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Porter,MichaelE.,”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The Free Press(Macmillan),New York,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Porter, Michael E., ‘’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Macmillan, 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Porter, Michael E., ‘’ On competi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