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刑事證據開示之研究—以日本法為例
Criminal discovery a syudy-base on Japannese law
作者 高永珍
貢獻者 何賴傑
高永珍
關鍵詞 起訴狀一本主義
改良式當事人主義
閱卷權
聽審權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17-Apr-2012 09:18:19 (UTC+8)
摘要 本文所探討關於當事人間訴訟資料相互揭示之「證據開示」制度,其正如同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第33條規範之「被告閱卷權」般,因刑事程序中,若被告不知檢察官欲以證明其有罪之訴訟資料內容,是無法無法提出正確的防禦或辯護策略,故為了建立當事人得公平地互為有效攻擊、防禦之場合,本應使被告享有充分的訴訟資訊取得權,以保障被告訴訟權能之適正行使,是「證據開示」、「被告閱卷權」二者雖存在於不同訴訟制度架構下而異其名稱,惟二者其實具備同樣的憲法價值與核心概念,換言之,二者可說均係導源於被告憲法上訴訟權之保障,藉由其權利主體地位之落實,衍生出刑事被告於訴訟程序中,應享有聽審權與武器平等原則之權利,而其最終的目的,即在於使被告得受公平審判,實現其憲法上之訴訟權。是本文將從「證據開示在刑事訴訟構造中之定位」,探究「證據開示」之內涵、與其他訴訟制度間之關係,並探知「證據開示」之核心價值,建立該制度在憲法上之地位。
而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雖乍見下似乎並無本文所探討當事人間「證據開示」制度存在之空間,惟觀察我國司法改革脈絡,認為職權進行主義在我國多年運作結果已偏離公平法院之理想,法院、檢察官及辯護人三方面關係嚴重失衡,被告訴訟權益未能獲得有效保障,因此,為了重建公平刑事審判制度,而倡言引進「起訴狀一本主義」成為我國司法改革之一明顯趨勢,而本文亦採行相同的立場,建議未來修法方向應仿效日本刑事司法,廢除「卷證併送」,將現行的起訴制度改為起訴狀一本主義,以排除預斷、活化詰問制度與傳聞法則、正確釐清院檢權責並淡化職權調查,實踐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63條所歸諸之立法意旨,確保公平法院建立,始較符合我國追求公平審判之憲法價值。則慮及將來一旦正式修法引進「起訴狀一本主義」制度,將造成被告及其辯護人無法依現行法,藉由向法院閱卷而充分閱覽檢察官起訴之卷證資料,故在將來改採行「起訴狀一本主義」制度之時,勢必須要思考在卷證不併送下,被告方面將如何取得檢察官所擁有之訴訟資料,而同時建構我國當事人間互為揭示證據資料之「證據開示」制度,以作為「起訴狀一本主義」之必要配套措施。
而日本在近代刑事訴訟法制之發展上,在二次大戰後,模仿美國刑事訴訟法制度,改採行當事人主義,當時為使審判與偵查絕緣,切斷偵查與審判接續性,在刑事訴訟起訴程序中採取「起訴狀一本主義」之制度,並至2005年11月1日施行新「證據開示」規定等背景,均可認日本相關之法制係供我國未來法律修正不可或缺之參考素材,故本文將詳細介紹日本新證據開示規定,說明日本所謂「階段性個別開示制度」,即三階段式之證據開示規定,期能藉由研究日本刑事「證據開示」法制,提供我國將來立法之他山之石,若我國刑事司法未來走向從職權主義制度過渡到當事人進行主義時,冀得藉由拙文對於此「證據開示」制度之理論基礎、日本實務演進與立法制度,以及價值核心理念之探討,俾供將來修法參考,而建立更接近於公平審判之刑事司法。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依作者姓氏筆劃)
(一)書籍
1.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元照,2004年9月初版。
2.李政峰等合譯,美國刑事偵查法制與實務,五南,2006年8月初版1刷。
3.林山田,刑事程序法,五南,5版,2004年9月。
4.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著,憲法-權力分立,學林文化,2003年10月。
5.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冊),2002年2版。
6.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元照,5版1刷,2007年9月。
7.林鈺雄,法庭詰問活動,學林文化,2000年9月一版。
8.柯耀程,刑事程序理念與重建,元照,2009年9月初版。
9.陳運財,刑事訴訟與正當之法律程序,月旦,1998年9月,1版1刷。
10.陳樸生,刑事訴訟法實務(重訂版),重訂10版,,1995年9月。
11.陳樸生,刑事訴訟法實務,三民,1999年6月再訂2版。
12.陳樸生,刑事證據法,三民,1990年7月重訂初版。
13.湯德宗,論憲法上的正當程序保障,行政程序法論,元照,2000年10月初版1刷。
14.程明修,訴訟權(上),法學講義,第31期,2005年3月。
15.黃東熊,刑事訴訟法研究,三民,1999年10月。
16.黃東熊,刑事訴訟法論,三民,1999年3月增訂初版。
17.黃朝義,犯罪偵查論,初版,2004年3月。
18.黃朝義,刑事訴訟法(制度篇),元照,2002年8月初版。
19.黃朝義,刑事訴訟法,一品,2006年9月。
20.葉俊榮,環境行政的正當法律程序,三民,1993年4月初版。
21.蔡墩銘,刑事訴訟法論,五南,1999年1月3版。
22.William Burnham著,林利芝譯,英美法導論,元照,2005年5月二版1刷。
23.Claus Roxin著,吳麗琪譯,德國刑事訴訟法,三民,1998年11月。
24.Brian Kennedy著,郭乃嘉譯,證人詢問的技巧,元照,2002年9月初版2刷。
(二)期刊
1.丹尼爾‧傅特,當事人主義-日本與美國,「日本暨美國刑事訴訟制度研討會」專題演講暨座談紀錄,法學叢刊第174期,第44卷第2期,1999年4月。
2.井上正仁,「日本暨美國刑事訴訟制度研討會」專題演講暨座談紀錄─日本刑事訴訟法當事人主義之採行及其發展,法學叢刊第174期,第44卷第2期,1999年4月。
3.王兆鵬,日本刑事審判實務觀察,法學叢刊,第181期,2001年1月。
4.何賴傑,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刑事訴訟法上一個新的法律原則?,憲政時代,第25期第4卷,2000年4月。
5.吳巡龍,美國對刑事訴訟兩造對抗制度之修正-證據開示程序,法學叢刊,第47卷第1期,2002年1月。
6.吳從周,採當事人主義精神下法庭活動之試行,全國律師,1999年9月。
7.李建良,析論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九一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0期,2000年5月。
8.沈冠伶,訴訟權保障與民事訴訟-以大法官關於「訴訟權」之解釋為中心,司法院大法官93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及紀錄,司法院,2005年9月。
9.汪南均,美國刑事訴訟制度中的「起訴狀一本主義」及其相關配套措施之概述(一),法務通訊,第2361期,2007年10月18日。
10.林立,由英美與歐陸思維文化之根本差異反省我國刑事訴訟採用美國司法「交互詰問」制度之爭議,東吳法律學報,第14卷第2期,2003年2月。
11.林裕順,「起訴狀一本主義」再考─釐清「剪不斷、理還亂」的審檢互動,月旦法學雜誌, 第177期,2010年2月。
12.邱忠義,證據開示及目的外使用之禁止,軍法專刊,第53卷第3期,2007年6月。
13.范光群,談近十年來的司法改革-本文以審判體系之改革為重心,全國律師,2009年1月。
14.郭威廷,台灣刑事訴訟法朝向當事人主義修正的歷史動因,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15.陳中和,以當事人進行為原則之調查證據程序法官訴訟指揮權行使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第21輯第8篇,2001年11月。
16.陳愛娥,正當法律程序與人權之保障-以我國法為中心,憲政時代,第29卷第3期,2004年1月。
17.陳運財,論日本刑事司法制度之改革,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20期,2004年6月。
18.黃朝義,起訴制度與證據開示原則,收錄於氏著「無罪推定─論刑事訴訟程序之運作」,五南,2001年8月。
19.黃朝義,起訴卷證不併送制度下之證據開示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54期,1999年11月。
20.湯德宗,論憲法上的正當程序保障,憲政時代,第25卷第4期,2000年4月。
21.楊婉莉,起訴狀一本主義與證據開示制度--國家正義性格的取決,法令月刊,第2期,2007年7月。
22.廖其偉,證據開示制度─日本刑事訴訟法的創設,法令月刊,第60卷第3期,2009年3月。
23.謝志鴻,起訴狀一本主義之證據開示—以日本法為中心,輔仁法學22期,2001年12月。
(三)論文
1.傅嘉和,公平法院下卷證不併送相關制度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1月。
2.楊錫楨,刑事程序閱卷權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3.謝志鴻,起訴狀一本主義相關課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4.蔡清遊,刑事訴訟上當事人主義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四)政府出版品
1.立法院公報,第89卷第9期(四)。
2.立法院公報,第90卷第5期(一)。
3.立法院公報,第91卷第10期(中)。
4.立法院公報,第92卷第8期(六)。
5.立法院公報,第96卷第20期(二)。
6.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編,司法改革委員會會議實錄。
7.司法院司法行政廳編,全國司法改革會議實錄(下輯),1999年11月。
8.司法院編,司法改革全貌,2004年12月31日再版。
9.司法院編,全國司法改革會議結論具體措施暨時間表,1999年7月。
10.司法院編,司法改革具體革新措施: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加速改革司法,1999年3月30日。
11.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刑事訴訟可否採行訴因制度研究討論會,1994年。
12.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編印,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建議修正刑事訴訟法條文(草案),1999年4月。
13.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編印,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叢書(六),「刑事訴訟起訴狀一本主義及配套制度」法條化研究報告(上),1999年4月。
14.黃翰義,改良式當事人主義之訴訟制度與程序正義,臺灣臺南地方法院97年度研究發展項目報告,2008年11月。
15.黃翰義,程序正義與訴訟制度之變革,司法院研究年報第25輯第7篇,司法院印行,2005年11月。
16.劉令麒等,司法院九十七年度日本起訴狀一本主義制度考察報告,司法院刑事廳,2008年10月。
二、外文資料(依作者姓氏筆劃)
(一)書籍
1.田口守一,刑事訴訟法(第五版),2009年3月30日。
2.田宮裕,刑事訴訟法(新版),2004年2月。
3.白取祐司,刑事訴訟法(第五版),2008年10月10日。
4.辻裕教,裁判員法・刑事訴訟法,初版,2005年7月20日。
5.佐伯千仞,刑事訴訟の理論と現實,有斐閣,1979年。
6.松尾浩也,刑事訴訟法(上),2005年6月30日新版。
7.庭山英雄、岡部泰昌 編,刑事訴訟法(新版),青林書院,2002年1月。
8.酒巻匡,刑事証拠開示の研究,1988年7月10日初版。
9.渡辺修,刑事裁判を考える21世紀刑事司法の展望,2006年5月31日第1版。
10.渥美東洋,刑事訴訟法,青林書院,1996年5月初版。
(二)期刊
1.大島隆明,公判前整理手続に関する冊子の作成・配付について,判例タイムズ1192号,2006年1月1日。
2.大澤裕,「新たな準備手続」と証拠開示,刑法雑誌43巻3号,2004年3月。
3.川出敏裕,公判前整理手続,載於「特集・裁判員制度の導入」,ジュリスト第1268号,2004年6月。
4.井上正仁,「刑事裁判の充実・迅速に向けて――刑事司法制度改革の趣旨とその経緯」演講,司法研修所論集2004-Ⅱ(第113号),2005年3月。
5.平野龍一,書類證據物の閱覽,法曹時報,第11卷第6號,1959年。
6.石井一正,「証拠開示の在り方」、特集・公判前整理手続と公判手続、刑事法ジャーナル、2号,2006年。
7.吉丸真,裁判員制度の下における公判手続の在り方に関する若干の問題,判例時報1807号,2003年3月11日。
8.寺崎嘉博,公判前整理手続の意義と「やむを得ない事由」の解釈,刑事法ジャーナル2号,2006年。
9.岡慎一,公判前整理手続の課題と証拠開示規定の趣旨・目的,刑事法ジャーナル2号,特集・公判前整理手続と公判手続,2006年。
10.岡慎一,証拠開示規定の解釈・運用,自由と正義,57卷9號,2006年9月。
11.長井秀典,公判前整理手続の運用の現状と課題,判例タイムズ1294号,2009年6月15日。
12.後藤昭,公判前整理手続をめぐる二つの検討課題,自由と正義57巻9号,2006年9月。
13.荒木伸怡,「事前準備・準備手続と証拠開示に関する一考察」,載於田宮裕博士追悼論集下卷,2003年2月。
14.酒巻匡,刑事裁判の充実・迅速化――争点整理と証拠開示手続の構築,ジュリスト1198号,2001年4月10日。
15.笠井治,「証拠開示管見―証拠開示の体験に寄せて―」,載於田宮裕博士追悼論集下卷,2003年2月。
16.堀江慎司,刑事裁判の充実・迅速化,ジュリスト1370号,2009年1月。
17.鯰越溢弘,裁判員制度と公判前整理手続―争点整理・証拠開示を中心として―,特集―裁判員制度の総合的研究,法律時報77巻4号,2005年4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4961005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4961005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何賴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高永珍zh_TW
dc.creator (作者) 高永珍zh_TW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Apr-2012 09:18:19 (UTC+8)-
dc.date.available 17-Apr-2012 09:18:1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Apr-2012 09:18:1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4961005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279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96100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所探討關於當事人間訴訟資料相互揭示之「證據開示」制度,其正如同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第33條規範之「被告閱卷權」般,因刑事程序中,若被告不知檢察官欲以證明其有罪之訴訟資料內容,是無法無法提出正確的防禦或辯護策略,故為了建立當事人得公平地互為有效攻擊、防禦之場合,本應使被告享有充分的訴訟資訊取得權,以保障被告訴訟權能之適正行使,是「證據開示」、「被告閱卷權」二者雖存在於不同訴訟制度架構下而異其名稱,惟二者其實具備同樣的憲法價值與核心概念,換言之,二者可說均係導源於被告憲法上訴訟權之保障,藉由其權利主體地位之落實,衍生出刑事被告於訴訟程序中,應享有聽審權與武器平等原則之權利,而其最終的目的,即在於使被告得受公平審判,實現其憲法上之訴訟權。是本文將從「證據開示在刑事訴訟構造中之定位」,探究「證據開示」之內涵、與其他訴訟制度間之關係,並探知「證據開示」之核心價值,建立該制度在憲法上之地位。
而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雖乍見下似乎並無本文所探討當事人間「證據開示」制度存在之空間,惟觀察我國司法改革脈絡,認為職權進行主義在我國多年運作結果已偏離公平法院之理想,法院、檢察官及辯護人三方面關係嚴重失衡,被告訴訟權益未能獲得有效保障,因此,為了重建公平刑事審判制度,而倡言引進「起訴狀一本主義」成為我國司法改革之一明顯趨勢,而本文亦採行相同的立場,建議未來修法方向應仿效日本刑事司法,廢除「卷證併送」,將現行的起訴制度改為起訴狀一本主義,以排除預斷、活化詰問制度與傳聞法則、正確釐清院檢權責並淡化職權調查,實踐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63條所歸諸之立法意旨,確保公平法院建立,始較符合我國追求公平審判之憲法價值。則慮及將來一旦正式修法引進「起訴狀一本主義」制度,將造成被告及其辯護人無法依現行法,藉由向法院閱卷而充分閱覽檢察官起訴之卷證資料,故在將來改採行「起訴狀一本主義」制度之時,勢必須要思考在卷證不併送下,被告方面將如何取得檢察官所擁有之訴訟資料,而同時建構我國當事人間互為揭示證據資料之「證據開示」制度,以作為「起訴狀一本主義」之必要配套措施。
而日本在近代刑事訴訟法制之發展上,在二次大戰後,模仿美國刑事訴訟法制度,改採行當事人主義,當時為使審判與偵查絕緣,切斷偵查與審判接續性,在刑事訴訟起訴程序中採取「起訴狀一本主義」之制度,並至2005年11月1日施行新「證據開示」規定等背景,均可認日本相關之法制係供我國未來法律修正不可或缺之參考素材,故本文將詳細介紹日本新證據開示規定,說明日本所謂「階段性個別開示制度」,即三階段式之證據開示規定,期能藉由研究日本刑事「證據開示」法制,提供我國將來立法之他山之石,若我國刑事司法未來走向從職權主義制度過渡到當事人進行主義時,冀得藉由拙文對於此「證據開示」制度之理論基礎、日本實務演進與立法制度,以及價值核心理念之探討,俾供將來修法參考,而建立更接近於公平審判之刑事司法。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4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7
第一項 研究方法 7
第二項 研究範圍 8
第三節 架構與展望 9
第四節 名詞定義 11
第二章 證據開示制度在刑事訴訟構造中之定位 13
第一節 證據開示之概念與探討 13
第一項 證據開示問題之緣起 13
第二項 證據開示之必要性 14
第三項 證據開示之憲法基礎 16
第二節 證據開示與當事人主義之關聯 26
第一項 刑事訴訟制度概論 26
第二項 當事人主義與職權主義 30
第三項 當事人主義與實體真實發現之衝突 43
第四項 當事人主義之重要表徵─起訴狀一本主義 46
第五項 小結-當事人主義與證據開示 47
第三節 建構在起訴狀一本主義下之證據開示 48
第一項 起訴狀一本主義與卷證併送之定義 48
第二項 起訴狀一本主義之功能 50
第三項 卷證併送制度之優劣 56
第四項 起訴狀一本主義與卷證併送制度之簡評 58
第五項 起訴狀一本主義之必要配套措施─證據開示 60
第四節 公平法院之改革方向 61
第一項 公平法院下之制度應然 61
第二項 改革方向-起訴狀一本主義與證據開示之採行 65
第三章 日本刑事證據開示制度 69
第一節 日本2004年增訂證據開示前之法律規定 70
第一項 2004年修法前證據開示之規定 70
第二項 實務見解之演進 76
第三項 學說見解 86
第四項 簡評─立法期待論 92
第二節 修法緣起 95
第一項 日本司法改革概說 95
第二項 改革立法過程 96
第三項 日本刑事司法改革之一環─證據開示 97
第四項 當事人主義訴訟構造的再造 101
第三節 日本新證據開示規定 104
第一項 2004年創設「公判前整理程序」概說 104
第二項 2004年新證據開示規定之適用對象 106
第三項 新證據開示方法 108
第四項 開示證據不當使用之防免 126
第五項 證據開示之裁定 127
第四節 日本新證據開示制度實施現況與爭議 128
第一項 實施現況 128
第二項 運用上之爭議與解決方案 130
第三項 理論上爭議 134
第四章 我國刑事審判程序引進證據開 示制度之可行性 139
第一節 我國刑事訴訟改革的歷史脈動─朝向當事人進行主義前進 139
第一項 全國司法改革會議的召開與修法 139
第二項 「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的修法 144
第三項 引進「起訴狀一本主義」的司法改革方向 146
第二節 我國刑事審判實務之現況與檢討 147
第一項 我國採行卷證併送制度之現狀 147
第二項 我國採行卷證併送制度之檢討 148
第三節 美、日證據開示制度之比較 150
第一項 美國證據開示制度 151
第二項 與日本證據開示制度之差異 159
第三項 與我國現行閱卷制度之比較 162
第四節 引進刑事證據開示制度之立法建議 164
第一項 建議採行起訴狀一本主義-確保公平審判 164
第二項 證據開示規定之立法建議 165
第三項 證據開示規定之配套規定 170
第五章 結論 177
第一節 回顧綜整 177
第二節 修法建議與展望 182
第一項 修法建議 182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4961005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起訴狀一本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改良式當事人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閱卷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聽審權zh_TW
dc.title (題名) 刑事證據開示之研究—以日本法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Criminal discovery a syudy-base on Japannese law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依作者姓氏筆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書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元照,2004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李政峰等合譯,美國刑事偵查法制與實務,五南,2006年8月初版1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林山田,刑事程序法,五南,5版,2004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著,憲法-權力分立,學林文化,2003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冊),2002年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元照,5版1刷,2007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林鈺雄,法庭詰問活動,學林文化,2000年9月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柯耀程,刑事程序理念與重建,元照,2009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陳運財,刑事訴訟與正當之法律程序,月旦,1998年9月,1版1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陳樸生,刑事訴訟法實務(重訂版),重訂10版,,199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陳樸生,刑事訴訟法實務,三民,1999年6月再訂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陳樸生,刑事證據法,三民,1990年7月重訂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湯德宗,論憲法上的正當程序保障,行政程序法論,元照,2000年10月初版1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程明修,訴訟權(上),法學講義,第31期,2005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黃東熊,刑事訴訟法研究,三民,1999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黃東熊,刑事訴訟法論,三民,1999年3月增訂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黃朝義,犯罪偵查論,初版,200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黃朝義,刑事訴訟法(制度篇),元照,2002年8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黃朝義,刑事訴訟法,一品,2006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葉俊榮,環境行政的正當法律程序,三民,1993年4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蔡墩銘,刑事訴訟法論,五南,1999年1月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William Burnham著,林利芝譯,英美法導論,元照,2005年5月二版1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Claus Roxin著,吳麗琪譯,德國刑事訴訟法,三民,1998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Brian Kennedy著,郭乃嘉譯,證人詢問的技巧,元照,2002年9月初版2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丹尼爾‧傅特,當事人主義-日本與美國,「日本暨美國刑事訴訟制度研討會」專題演講暨座談紀錄,法學叢刊第174期,第44卷第2期,1999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井上正仁,「日本暨美國刑事訴訟制度研討會」專題演講暨座談紀錄─日本刑事訴訟法當事人主義之採行及其發展,法學叢刊第174期,第44卷第2期,1999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王兆鵬,日本刑事審判實務觀察,法學叢刊,第181期,2001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何賴傑,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刑事訴訟法上一個新的法律原則?,憲政時代,第25期第4卷,2000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吳巡龍,美國對刑事訴訟兩造對抗制度之修正-證據開示程序,法學叢刊,第47卷第1期,2002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吳從周,採當事人主義精神下法庭活動之試行,全國律師,1999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李建良,析論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九一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0期,2000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沈冠伶,訴訟權保障與民事訴訟-以大法官關於「訴訟權」之解釋為中心,司法院大法官93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及紀錄,司法院,200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汪南均,美國刑事訴訟制度中的「起訴狀一本主義」及其相關配套措施之概述(一),法務通訊,第2361期,2007年10月18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林立,由英美與歐陸思維文化之根本差異反省我國刑事訴訟採用美國司法「交互詰問」制度之爭議,東吳法律學報,第14卷第2期,2003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林裕順,「起訴狀一本主義」再考─釐清「剪不斷、理還亂」的審檢互動,月旦法學雜誌, 第177期,2010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邱忠義,證據開示及目的外使用之禁止,軍法專刊,第53卷第3期,2007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范光群,談近十年來的司法改革-本文以審判體系之改革為重心,全國律師,2009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郭威廷,台灣刑事訴訟法朝向當事人主義修正的歷史動因,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陳中和,以當事人進行為原則之調查證據程序法官訴訟指揮權行使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第21輯第8篇,2001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陳愛娥,正當法律程序與人權之保障-以我國法為中心,憲政時代,第29卷第3期,2004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陳運財,論日本刑事司法制度之改革,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20期,2004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黃朝義,起訴制度與證據開示原則,收錄於氏著「無罪推定─論刑事訴訟程序之運作」,五南,2001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黃朝義,起訴卷證不併送制度下之證據開示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54期,1999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湯德宗,論憲法上的正當程序保障,憲政時代,第25卷第4期,2000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楊婉莉,起訴狀一本主義與證據開示制度--國家正義性格的取決,法令月刊,第2期,2007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廖其偉,證據開示制度─日本刑事訴訟法的創設,法令月刊,第60卷第3期,2009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謝志鴻,起訴狀一本主義之證據開示—以日本法為中心,輔仁法學22期,2001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傅嘉和,公平法院下卷證不併送相關制度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楊錫楨,刑事程序閱卷權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謝志鴻,起訴狀一本主義相關課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蔡清遊,刑事訴訟上當事人主義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政府出版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立法院公報,第89卷第9期(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立法院公報,第90卷第5期(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立法院公報,第91卷第10期(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立法院公報,第92卷第8期(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立法院公報,第96卷第20期(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編,司法改革委員會會議實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司法院司法行政廳編,全國司法改革會議實錄(下輯),1999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司法院編,司法改革全貌,2004年12月31日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司法院編,全國司法改革會議結論具體措施暨時間表,1999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司法院編,司法改革具體革新措施: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加速改革司法,1999年3月30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刑事訴訟可否採行訴因制度研究討論會,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編印,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建議修正刑事訴訟法條文(草案),1999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編印,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叢書(六),「刑事訴訟起訴狀一本主義及配套制度」法條化研究報告(上),1999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黃翰義,改良式當事人主義之訴訟制度與程序正義,臺灣臺南地方法院97年度研究發展項目報告,2008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黃翰義,程序正義與訴訟制度之變革,司法院研究年報第25輯第7篇,司法院印行,2005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劉令麒等,司法院九十七年度日本起訴狀一本主義制度考察報告,司法院刑事廳,2008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外文資料(依作者姓氏筆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書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田口守一,刑事訴訟法(第五版),2009年3月30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田宮裕,刑事訴訟法(新版),2004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白取祐司,刑事訴訟法(第五版),2008年10月10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辻裕教,裁判員法・刑事訴訟法,初版,2005年7月20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佐伯千仞,刑事訴訟の理論と現實,有斐閣,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松尾浩也,刑事訴訟法(上),2005年6月30日新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庭山英雄、岡部泰昌 編,刑事訴訟法(新版),青林書院,2002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酒巻匡,刑事証拠開示の研究,1988年7月10日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渡辺修,刑事裁判を考える21世紀刑事司法の展望,2006年5月31日第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渥美東洋,刑事訴訟法,青林書院,1996年5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大島隆明,公判前整理手続に関する冊子の作成・配付について,判例タイムズ1192号,2006年1月1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大澤裕,「新たな準備手続」と証拠開示,刑法雑誌43巻3号,200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川出敏裕,公判前整理手続,載於「特集・裁判員制度の導入」,ジュリスト第1268号,2004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井上正仁,「刑事裁判の充実・迅速に向けて――刑事司法制度改革の趣旨とその経緯」演講,司法研修所論集2004-Ⅱ(第113号),2005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平野龍一,書類證據物の閱覽,法曹時報,第11卷第6號,195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石井一正,「証拠開示の在り方」、特集・公判前整理手続と公判手続、刑事法ジャーナル、2号,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吉丸真,裁判員制度の下における公判手続の在り方に関する若干の問題,判例時報1807号,2003年3月11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寺崎嘉博,公判前整理手続の意義と「やむを得ない事由」の解釈,刑事法ジャーナル2号,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岡慎一,公判前整理手続の課題と証拠開示規定の趣旨・目的,刑事法ジャーナル2号,特集・公判前整理手続と公判手続,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岡慎一,証拠開示規定の解釈・運用,自由と正義,57卷9號,2006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長井秀典,公判前整理手続の運用の現状と課題,判例タイムズ1294号,2009年6月15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後藤昭,公判前整理手続をめぐる二つの検討課題,自由と正義57巻9号,2006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荒木伸怡,「事前準備・準備手続と証拠開示に関する一考察」,載於田宮裕博士追悼論集下卷,2003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酒巻匡,刑事裁判の充実・迅速化――争点整理と証拠開示手続の構築,ジュリスト1198号,2001年4月10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笠井治,「証拠開示管見―証拠開示の体験に寄せて―」,載於田宮裕博士追悼論集下卷,2003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堀江慎司,刑事裁判の充実・迅速化,ジュリスト1370号,2009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鯰越溢弘,裁判員制度と公判前整理手続―争点整理・証拠開示を中心として―,特集―裁判員制度の総合的研究,法律時報77巻4号,2005年4月。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