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NSC Project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以分析模式為導向之電子商務異質資訊整合之研究---應用統一塑模語言、延伸式標籤語言、本體論(II)
其他題名 An Analysis-Driven Internet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Method in the Business to Business Integration Electronic Commerce---An Application of Uml, Xml ,And Ontology
作者 諶家蘭
貢獻者 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關鍵詞 企業與企業間整合性電子商務;異質資訊整合;統一塑模語言;延伸性標籤語言;本體論
Business to Business Integration Electronic Commerce;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Integration;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Ontology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30-Aug-2012 15:50:31 (UTC+8)
摘要 網際網路的特性使資訊交換成本降低,金融業業者也因此大量導入網路服務以期能 取代或減少與消費者原來的服務。但近年來研究發現網路所帶來的商務運用未如預期的 蓬勃。根據國際研究顧問機構-Consumer Respect Group 的研究報告顯示,在美國有六 分之一使用者,因隱私顧慮或無法清楚瞭解公司所經營的業務,因而放棄使用網路銀行 服務。而已使用網路金融服務的顧客,亦對線上金融服務的安全性感到不安。而此研究 結果與最近的其它研究發現相當一致 (Akinci, Aksoy and Atilgan 2004; Thompson, Rust, and Hamilton 2004; White and Nteli 2004).,例如Thompson, Rust, and Hamilton (2005)發現線上服務不只增加消費者對服務提供者的知覺風險,也降低他們對此服務有 用性的評估。 雖過去已有許多研究對消費者之網路科技採用過程進行研究 (e.g. Davis, 1993; Wang et al. 2003; Pikkarainen et al. 2004).。但隨者越來越多實體公司將服務管 道延伄至線上服務上(Landon & Traver, 2004),使公司與顧客可能同時存在實體與虛 擬的二種交換關係。因此,只由線上服務觀點來探討消費者對線上服務的採用行為,可 能因而忽略顧客與公司實體間所建立的交換關係,進而對線上服務採用的影響。因此, 一個更完整且能指出實體交換與線上服務採用間之影響關係的架構將是非常重要的。本 研究以交易成本分析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 TCA)、科技接受模式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 TAM)、與關係行銷文獻三個理論為基礎建立研究假設。TCA 主要說 明阻礎市場交易的因素,TAM 則被大量運用在使用者新科技採用過程的探討上,關係行 銷文獻主要探討信任建立的問題。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影響消費者使用銀行服 務的原因,了解除網路銀行服務的易用度與有用性外,是否消費者與實體銀行所建立的 信任、滿意與專屬資產投資也會影響消費者使用網路銀行的意願。 本研究將採便利抽樣法於大台北地區進行消費者問卷調查,預計回收有效問卷250 份。資料分析為採Anderson and Gerbing (1988)所提出的二階段結構方程式程序 (two-step structural equation procedure)進行,先由驗證性因素分析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進行衡量模式結構效度之估計,再以完整的結構方程 式模型對假設關係作驗證。
關聯 應用研究
學術補助
研究期間:9608~ 9707
研究經費:860仟元
資料類型 report
dc.contributor 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en_US
dc.contributor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en_US
dc.creator (作者) 諶家蘭zh_TW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0-Aug-2012 15:50:31 (UTC+8)-
dc.date.available 30-Aug-2012 15:50:3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0-Aug-2012 15:50:31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3481-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網際網路的特性使資訊交換成本降低,金融業業者也因此大量導入網路服務以期能 取代或減少與消費者原來的服務。但近年來研究發現網路所帶來的商務運用未如預期的 蓬勃。根據國際研究顧問機構-Consumer Respect Group 的研究報告顯示,在美國有六 分之一使用者,因隱私顧慮或無法清楚瞭解公司所經營的業務,因而放棄使用網路銀行 服務。而已使用網路金融服務的顧客,亦對線上金融服務的安全性感到不安。而此研究 結果與最近的其它研究發現相當一致 (Akinci, Aksoy and Atilgan 2004; Thompson, Rust, and Hamilton 2004; White and Nteli 2004).,例如Thompson, Rust, and Hamilton (2005)發現線上服務不只增加消費者對服務提供者的知覺風險,也降低他們對此服務有 用性的評估。 雖過去已有許多研究對消費者之網路科技採用過程進行研究 (e.g. Davis, 1993; Wang et al. 2003; Pikkarainen et al. 2004).。但隨者越來越多實體公司將服務管 道延伄至線上服務上(Landon & Traver, 2004),使公司與顧客可能同時存在實體與虛 擬的二種交換關係。因此,只由線上服務觀點來探討消費者對線上服務的採用行為,可 能因而忽略顧客與公司實體間所建立的交換關係,進而對線上服務採用的影響。因此, 一個更完整且能指出實體交換與線上服務採用間之影響關係的架構將是非常重要的。本 研究以交易成本分析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 TCA)、科技接受模式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 TAM)、與關係行銷文獻三個理論為基礎建立研究假設。TCA 主要說 明阻礎市場交易的因素,TAM 則被大量運用在使用者新科技採用過程的探討上,關係行 銷文獻主要探討信任建立的問題。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影響消費者使用銀行服 務的原因,了解除網路銀行服務的易用度與有用性外,是否消費者與實體銀行所建立的 信任、滿意與專屬資產投資也會影響消費者使用網路銀行的意願。 本研究將採便利抽樣法於大台北地區進行消費者問卷調查,預計回收有效問卷250 份。資料分析為採Anderson and Gerbing (1988)所提出的二階段結構方程式程序 (two-step structural equation procedure)進行,先由驗證性因素分析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進行衡量模式結構效度之估計,再以完整的結構方程 式模型對假設關係作驗證。en_US
dc.language.iso en_US-
dc.relation (關聯) 應用研究en_US
dc.relation (關聯) 學術補助en_US
dc.relation (關聯) 研究期間:9608~ 9707en_US
dc.relation (關聯) 研究經費:860仟元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企業與企業間整合性電子商務;異質資訊整合;統一塑模語言;延伸性標籤語言;本體論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usiness to Business Integration Electronic Commerce;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Integration;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Ontologyen_US
dc.title (題名) 以分析模式為導向之電子商務異質資訊整合之研究---應用統一塑模語言、延伸式標籤語言、本體論(II)zh_TW
dc.title.alternative (其他題名) An Analysis-Driven Internet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Method in the Business to Business Integration Electronic Commerce---An Application of Uml, Xml ,And Ontolog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repor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