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詹鎮榮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Chan, Chen Jung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劉英美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Liu, Ying Mei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劉英美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Liu, Ying Mei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1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3-Oct-2012 11:48:16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3-Oct-2012 11:48:16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3-Oct-2012 11:48:16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09896122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3938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8961221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0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我國考績法第2條規定,公務人員的考績應本「綜覈名實、信賞必罰」之旨,作準確客觀之考核。揭櫫考績應公平公正執行之精神;考績是主管人員對於部屬效率的評算,以為評定工作之優劣,乃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參考指標,惟考績在各機關實務運作卻是人事管理制度中發揮作用力最弱的一環。 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於99年4月函送立法院審議前,即引起法學界討論,其中最受各界關注及引發爭議者分別為:明定各考績等次之比例限制,考績列丙等人數比例不得低於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本研究經由考績理論、現行考績制度面臨挑戰,以及從憲法之服公職權保障、法律明確性原則、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及比例原則等基本權理論與權力分立制度等方面,探究強制考列丙等規定之合憲性問題。此外,以日本作為研究對象,試著與我國的考績制度做比較分析,並舉出日本首都東京之實施情形,提供我國借鏡。最後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公務人員考績制度健全發展之參考。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 - 5 -第五節 論文架構 - 6 -第二章 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理論基礎 - 9 -第一節 績效管理與政府再造 - 9 -第二節 考績目的與功能 - 13 -第一款 考績目的 - 14 -第二款 考績功能 - 15 -第三節 激勵理論與考績 - 20 -第一款 激勵意義 - 21 -第二款 激勵理論 - 21 -第四節 考績困難與謬誤 - 25 -第五節 考績評核之標準與方法 - 27 -第六節 小結 - 33 -第三章 我國行政機關公務人員考績制度 - 37 -第一節 考績法制沿革 - 37 -第二節 考績法現行規範之若干重點說明 - 41 -第一款 考績委員會組織 - 41 -第二款 考績辦理流程 - 42 -第三款 實務作業考列丙等之認定情形 - 51 -第四款 考績丙等救濟制度探討 - 55 -第一目 公務員與國家間法律關係之演變 - 56 -第二目 實務及學說見解 - 57 -第三節 考績法制現況面臨挑戰 - 62 -第一款 考績整體方面 - 63 -第二款 制度規範方面 - 66 -第三款 實施內容方面 - 69 -第四款 實施程序方面 - 70 -第五款 結果運用方面 - 71 -第四節 99年考績法修正內容要旨 - 73 -第五節 考列丙等問題探討 - 84 -第一款 立法限制人事權之界限 - 84 -第二款 草案強制考列丙等比例之合憲性問題 - 86 -第一目 基本權侵害 - 87 -第二目 權力分立制度破壞 - 103 -第三款 草案強制考列丙等比例之負面影響 - 104 -第四款 草案考績丙等之救濟問題探討 - 106 -第六節 小結 - 108 -第四章 日本一般職公務員人事評價制度 - 111 -第一節 改革緣起 - 114 -第二節 法令規範 - 116 -第三節 活用評價制度 - 118 -第一款 評價基本原則 - 118 -第二款 評價方法 - 121 -第三款 評價程序 - 124 -第一目 人事評價紀錄 - 124 -第二目 定期評價 - 128 -第三目 特別評價 - 134 -第四目 人事評價之陳情 - 136 -第四款 評價結果 - 137 -第一目 活用於任免上 - 137 -第二目 活用於給與上 - 143 -第三目 活用於人材培育上 - 146 -第四節 實務案例 - 147 -第一款 日本東京都一般公務員人事考課制度 - 147 -第二款 日本東京都管理職人事考課制度 - 155 -第五節 實施成效 - 167 -第一款 檢討 - 167 -第二款 調查結果 - 169 -第一目 評價試辦結果調查 - 169 -第二目 第四次評價試辦結果調查 - 172 -第五章 我國考績制度與日本人事評價制度之比較分析 - 175 -第一節 法令規定方面 - 175 -第二節 實施內容方面 - 177 -第一款 考績種類 - 177 -第二款 考核項目與細目 - 178 -第三款 考績等次 - 181 -第三節 實施程序方面 - 183 -第一款 考績辦理 - 183 -第二款 評鑑方法 - 184 -第三款 考績結果公開 - 185 -第四款 委員會機制 - 186 -第四節 結果運用方面 - 187 -第一款 獎懲結果 - 187 -第二款 淘汰機制 - 188 -第五節 小結 - 19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95 -第一節 結論 - 195 -第二節 建議 - 197 -第一款 制度面之改進建議 - 197 -第二款 法制面之改進建議 - 199 -參考文獻 - 207 - | zh_TW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96122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考績評定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考績結果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考列丙等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服公職權利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績效管理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績效評核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立法變革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legislation reform of the civil servi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中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專書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5版第1刷,2009年9月。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增訂11版,2010年9月。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三版二刷,2006年3月。邱吉鶴,行政機關績效管理,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4月。林明鏘,公務員法研究一,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版,2005年。林水波,考績制度:理論研析與經驗驗證,台北五南圕書出版公司,1989年。張潤書,行政學,三民書局,修訂4版,2011年。孫本初,公共管理,時英出版社,1997年11月。孫本初,新公共管理,一品文化出版社,三版,2010年9月。倪達仁,政治學,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04年2月。許宗力,法與國家權力,收錄於:憲政改革芻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初版二刷,2006年8月。許宗力,比例原則與法規違憲審查,收錄於:法與國家權力(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初版第1刷,2007年1月。許育典,憲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3版第1刷,2009年7月。陳敏,行政法總論,新學林出版有限公司,7版,2011年9月。陳德禹,行政管理,三民書局,修訂初版, 1996年。董保城,行政法講義,作者自印,第二版,2011年9月。劉宗德,制度設計型行政法學,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蔡良文,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五版一刷,2010年7月。歐育誠,日本公務員制度,作者自印,再版,1984年6月。期刊丘昌泰、江岷欽、陳柏羽,從西方經驗論建立我國績效待遇之可行性研究,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3期,2001年12月。朱武獻,激勵與授能,考銓季刊,第29期,2002年1月。李建良,論人民服公職之權利與公務員懲處制度-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九一號解釋及其相關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64期,2000年12月。李建良,公務人員保障法制研討會,月旦法學雜誌,第90期,2002年11月。李惠宗,嘻,異哉,所謂「丙等考績」非行政處分!──保訓會99年度公申決字第0261號再申訴決定書及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9年度訴字第2236號判決評釋,裁判時報,第11期,2011年10月。呂育誠,英國中央公務員績效評量策略述評:以「高級行政職務」人員為例,人事月刊,第43卷第5期,2006年11月。林三欽,考績懲處之合憲性及其救濟程序,憲政時代,第25卷第4期,1999年12月。林水波,考績正義論,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行政學報,第21期,1989年6月。林明鏘,公務人員2010年考績法修正草案與制度基本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84期,2010年9月。林明鏘,德國公務員制度之最新變革:兼論我國文官制度的危機,臺大法學論叢,第40卷第4期,2011年12月。吳信華,基本權利的體系思考,月旦法學教室,第9期,2003年9月。許宗力,基本權的保障與限制(下),月旦法學教室,第14期,2004年2月。孫本初,公部門需建立更具激勵效果的績效管理制度,人事月刊,第43卷第5期,2006年11月。張嘉麟,論行政法院85年度判宇第1036號判決-以特別權力關係之鬆綁及停職處分之救濟為中心,法令月刊,第53卷第6期,2002年6月。許濱松,激勵的迷思-績效考評的重要,人事月刊,第43卷第5期,2006年11月。陳清秀,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強制考列丙等比例之商榷,臺灣法學雜誌,第150期,2010年4月15日。陳愛娥,如何明確適用「法律明確性原則」-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45號,月旦法學雜誌,第88期,2002年9月。陳敦源、蘇孔志、簡鈺珒、陳序廷,論資排輩還是工作表現?年資因素對於我國公務人員績效考評影響之研究,文官制度季刊,第3卷第1期,2011年1月。黃錦堂,判斷餘地理論於公務員保障法之適用與檢討,法令月刊,第60卷第9期,2009年9月。黃錦堂,論考績法修正草案的爭議與展望,臺灣法學雜誌,第150期,2010年4月15日。黃榮護、林建宏,考績丙等制度設計評估:以適法性與妥適性為分析焦點,文官制度季刊,第1卷第2期,2009年4月。湯德宗,論訂定考績丙等比例並命資退之合憲性-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改進芻議,法令月刊,第62卷第3期,2011年1月。詹鎮榮,論公務員「刑懲併罰」制度之法制發展,臺灣法學,第102期,2008年1月。廖義男,公務人員考績法之修正,法令月刊,第61卷第6期,2010年4月。蔡明華,公務人員人格發展與公共服務,文官制度季刊,第3卷第1期,2011年1月。劉廷揚,落實「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案」方案建議,公務人員月刊,第167期,2010年5月。關中,以修正考績法做為革新文官制度的樞紐,公務人員月刊,第167期,2010年5月。學位論文周世珍,公務人員保障制度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研究計畫余致力等16人,「公務人員考績制度改進之研究」研究報告,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92年度委託研究計畫,2003年6月。施能傑等13人,公務人員淘汰機制之研究,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彙編(四),1999年。陳敦源主持,「我國考績制度之檢視:從循證理論、正義觀點及參與管理角度檢視」研究報告,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2010年2月。詹鎮榮、劉定基,「公務人員考績制度變革後救濟程序如何配套因應之研究」研究報告,公務人員保暨培訓委員會99年度委託研究計畫,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 2010年8月。其他99年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說帖,銓敘部網頁,http://www.mocs.gov.tw/。司法院印行,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七),1997年6月。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編印,各國人事法令彙編-日本國家公務員人事法令彙編,2008年12月。孫本初、賴維堯,行政學辭典,一品文化出版社,修訂一版,2008年10月。二、日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專書山中俊之,公務員人事の研究,東洋経済新報社,2006年6月。佐藤達夫,国家公務員制度,日本學陽書房出版,第8版,2009年。東田親司,改革の論点-実践的行政改革論,株式会社芦書房,初版,2006年9月。東京都人事部制度企劃課,人事評価システムの構築から活用まで,地方公共団体研究人事評価システム研究会編集,初版,2007年。新人事制度研究会,国家公務員の新たな人事制度-人事評価を活用した任免.給与等の実務,日本人事行政研究所監修,株式会社PM,2010年2月。稻継裕昭,プロ公務員を育てる人事戦略,株式会社ぎょうせい,初版第2刷,2009年。稻継裕昭,新しい公共経営と人材育成.人事評価-日本型公務員制度NPMとの親和性,收錄於:松岐夫編著,公務改革の突破口-政策評価と人事行政,東洋経済新報社,2008年3月。期刊大森彌,人事評価の活用に向けて,地方公務員月報,第574期,2011年5月。事務総局企画法制課,公務員白書,人事院月報,第743期,2011年7月。事務総局企画法制課,人事評価の試行に関する說明会の開催-人事評価における上司と部下とコミユニケーションについて,人事院月報,第678期,2006年2月。其他人事院編,公務員白書,日経印刷株式会社,2009年6月。総務省.人事院,人事評価マニュアル,2009年12月。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