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江淑君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翁琬婷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Weng, Wan Ting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翁琬婷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Weng, Wan Ting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1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4-Oct-2012 16:11:32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4-Oct-2012 16:11:32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4-Oct-2012 16:11:32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096151005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024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6151005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0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老子》一書做為先秦道家的經典代表,自漢代以降,《老子》更藉由各種注本展現出不同面貌,煥發出新的意義與內涵,更側面反映了時代思潮的特點。這些注解者各自擁有不同的學思背景、成長環境,身分地位及主觀目的,由此出發而展開與《老子》的對話與討論,形成了一段不可忽視的老學詮釋史。王道《老子億》便是構成明代老學詮釋史的一個閃亮座標,透過對《老子億》的梳理與觀察,除了可以抉發出《老子億》本身的思想價值外,更可以藉此反省中國經典詮釋傳統的相關問題。首先本文從王道其時、其人、其學的外圍觀察開始,從中認識王道的生命過程,並探究時代氛圍與師承變化對王道的思想產生何種影響。再通過對《老子億》的文本入手,進一步分析、整理並架構出「道」、「心性修養」及「政治」三個思想主軸。其中「道論」主要說明王道老學的形上思想,分為「本體義」及「生成義」兩層次來涵攝之。「心性修養論」則是從性、心與道的聯繫入手,觀察王道如何以理學觀點來注解《老子》,並由「養心」、「養氣」及「養身」三方面來申發其修養觀點。「政治論」則是將焦點由內聖轉移至外王,說明聖人理國之方,此處分從「聖人之理境」與「理國之方策」兩個面向來論述聖人依道而治世化民的主張。此三章所關注的角度不同,但其內在理路由天道至人道,由內聖而外王,實具一致性與整體性,不可相無。此處論述除了要呈現王道對《老子》原典的理解外,更要彰顯的是王道對《老子》個人化的詮釋,其方法就是援引儒家經典加以比附說明,透顯出時代思潮對王道的影響。而其中論點與《老子》原文是否相輔相發或互有背離,皆是筆者欲釐清的對象,然此亦為王道注解《老子億》之特色所在,在老學詮釋史中實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最後筆者藉由哲學詮釋學的概念,後設反省《老子億》所呈現出的各種詮釋面向及特色,並將此書放入老學詮釋史中,從宏觀的義理脈絡下,客觀地述評此書之歷史地位,並說明本文未來的展望及後續形成的思想議題,是為本文之期許。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一、 問題的發端………………………………………………………1二、 問題的提出………………………………………………………5 第二節 研究概況的說明………………………………………………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進路………………………………………………11一、 研究的方法………………………………………………………11二、 研究的進路………………………………………………………16第二章 王道其時、其人、其學………………………18 第一節 時代背景………………………………………………………18一、 政壇的動盪………………………………………………………18二、 思想的激盪………………………………………………………24 第二節 生平傳略………………………………………………………30一、 家世與生平………………………………………………………30二、 議禮與黨爭………………………………………………………33 第三節 學術取向與著作引介…………………………………………37 一、學術取向…………………………………………………………37 (一)從學陽明……………………………………………………38 (二)從學甘泉……………………………………………………41 二、著作引介…………………………………………………………48 (一)《周易億》三卷 ……………………………………………48 (二)《大學億》二卷、《大學億釋疑》一卷……………………49 (三)《老子億》二卷 ……………………………………………51 (四)《順渠先生文錄》十二卷 …………………………………52 第四節 小結……………………………………………………………54第三章 王道《老子億》之道論………………………56 第一節 道之本體義……………………………………………………57一、 道的表述方式……………………………………………………57二、 道的恆常性質……………………………………………………60三、 道的虛無性質……………………………………………………61 第二節 道之生成義……………………………………………………72一、 玄德的生生意涵…………………………………………………72二、 道與德的關係……………………………………………………81 第三節 小結……………………………………………………………85第四章 王道《老子億》之心性修養論………………90 第一節 《老子億》的性命思想………………………………………90一、 道與性命之關係…………………………………………………90二、 性之內涵探析……………………………………………………96 第二節 《老子億》的心論……………………………………………100一、 心之本體:本無善惡……………………………………………100二、 心之內涵:惻怛慈愛……………………………………………103三、 心之作用:絕學為道……………………………………………107第三節 《老子億》的修養論…………………………………………114一、 養心:反樸求仁,虛靜玄同……………………………………115二、 養氣:抱一守氣,不失自然……………………………………119三、 養身:忘生無身,虛己不傷……………………………………123第四節 小結……………………………………………………………128第五章 王道《老子億》之政治論……………………130 第一節 聖人之理境……………………………………………………130 一、時代問題的提出…………………………………………………130 二、聖人氣象的特質…………………………………………………133 (一)守道抱一……………………………………………………133 (二)清靜自然……………………………………………………135 (三)不爭善下……………………………………………………139 (四)無私大公……………………………………………………141 第二節 理國之方策……………………………………………………145 一、政治制度的形成…………………………………………………145 二、治國方針的提出…………………………………………………147 (一)少私寡欲……………………………………………………147 (二)絕巧棄智……………………………………………………148 (三)清靜無事……………………………………………………150 薄賦歛…………………………………………………………150 慎教令…………………………………………………………152 謹用兵…………………………………………………………154 三、政治的理想型態…………………………………………………156 第三節 小結……………………………………………………………160第六章 結論……………………………………………162 第一節 本文的回顧……………………………………………………162 第二節 本文的反省……………………………………………………166 第三節 本文的展望……………………………………………………177附錄 文定王順渠先生道 年譜………………………179參考書目…………………………………………………185 | zh_TW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1005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王道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老子億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明代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老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儒道交涉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王道《老子億》研究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A study of Wang Tao`s "Lao Tse Yi"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依朝代先後以及作者姓名筆劃多寡排列)一、古籍文獻(一)經部(周)卜商:《子夏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初版。(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刷。(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刷。(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刷。(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刷。(漢)許慎:《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2004年再版。(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刷。(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刷。(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刷。(唐)元宗明皇帝御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孝經注疏》,臺北:啟明書局,1959年初版。(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初版。(宋)朱熹:《周易本義》,收於《周易二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初版。(宋)程頤:《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初版。(宋)周敦頤撰,(清)董榕輯:《周子全書》,臺北:廣學社,1975年初版。(清)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初版。(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初版。(二)史部(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年初版。(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年初版。(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年初版。(明)何喬遠:《明山藏》,臺北:明文出版社,1991年初版。(明)凌迪知:《萬姓統譜》,臺北:正光出版社,1971年初版。(明)徐學謨:《世廟識餘錄》卷六,臺北:國風出版社,1965年初版。(明)焦竑:《國朝獻徵錄》,臺北:明文出版社,1991年初版。(明)雷禮:《國朝列卿記》,臺北:明文出版社,1991年初版。(明)談遷:《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初版。(明)鄭曉:《吾學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初版。(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臺北:商務印書館,1956年初版。(清)夏燮:《明通鑒》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初版。(清)孫葆田等:《山東通志》,臺北:華文書局,1969年初版。(清)徐開任:《明名臣言行錄》,臺北:明文出版社,1991年初版。(清)張廷玉等:《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年初版。(清)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初版。(清)黃虞稷:《千頃堂書目》,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初版。(三)子部(漢)河上公:《老子河上公注》,收於《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初版。(漢)徐幹:《中論》,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初版。(魏)王弼等:《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初版。(唐)司馬承禎著,張松輝注:《新譯坐忘論》,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初版。(唐)趙蕤:《長短經》,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唐)慧能:《六祖壇經》,臺北:金楓出版社,1983年初版。(唐)鐘離權、呂洞賓著,沈至剛注:《鐘呂傳道集》,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初版(宋)王安石《老子注》,收於嚴靈峰輯校,《老子崇寧五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初版。(宋)杜道堅:《道德玄經原旨》,臺北:新文豐,1988年再版。(宋)張伯端:《悟真篇》,《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宋)智圓:《閑居編》,收於《卍續藏經》,臺北:新文豐影印,卍續藏經會編,1976年初版。(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1983年初版。(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正中書局,1973年初版。(宋)蘇轍:《老子解》,收於嚴靈峰編校:《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書局,1964年初版。(宋)釋志磐:《佛祖統紀》,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2年。(金)王嚞:《重陽全真集》,《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1988年再版。(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初版。(明)王一清:《道德經釋辭》,收於嚴靈峰編校:《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明)王道:《老子億》,收於嚴靈峰編校:《無求備齋老莊列三子集成補編》,臺北:成文書局,1982年初編。(明)朱得之:《老子通義》,收於嚴靈峰編校:《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明)沈一貫《老子通》,收於嚴靈峰編校:《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明)林兆恩《道德經釋略》,收於嚴靈峰編校:《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明)洪應紹《道德經測》,收於嚴靈峰編校:《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明)徐學謨《老子解》,收於嚴靈峰編校:《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明)張正常:《漢天師世家》,收於:《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1988年再版。(明)郭良翰《道德經薈解》,收於嚴靈峰編校:《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明)陳懿典《道德經精解》,收於嚴靈峰編校:《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明)湛若水:《甘泉先生續編大全》,臺北:中央圖書館,1981年初版。(明)湛若水著,鍾彩鈞彙編:《泉翁大全集》、《甘泉先生續編大全》,臺北: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2004年。(依據版本為:(明)洪垣等編,《泉翁大全集》八十五卷,臺北:國家圖書館藏,嘉靖十九年刻,萬曆二十一年修補本;(明)《甘泉先生續編大全》三十三卷,臺北:國家圖書館藏,嘉靖三十四年刻,萬曆二十三年修補本。)(明)焦竑:《老子翼》,臺北:廣文書局,1963年初版。(明)程以甯《太上道德寶章翼》,收於嚴靈峰編校:《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明)黃宗羲:《黎洲遺著匯刊》,臺北:隆言出版社,1969年。(明)趙統:《老子斷注》,收於嚴靈峰編校:《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明)薛蕙:《老子集解》,收於嚴靈峰編校:《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明)釋德清:《老子道德經解》,收於嚴靈峰編校:《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明)龔默修:《老子或問》,收於嚴靈峰編校:《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清)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漢京文化,1988年初版。(清)張爾歧《老子說略》,收於嚴靈峰編校:《無求備齋老子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初版。(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天工書局,1989年初版。(清)鄭環《老子本義》,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初版。(清)魏源《老子本義》,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再版。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1988年再版。(四)集部(宋)歐陽脩撰,李之亮箋注:《歐陽脩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初版。(明)明太祖撰,姚士觀、沈鈇編校:《明太祖文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明)王道:《王文定公遺書》二十卷,明萬曆己酉朱延禧南京刊本。二、近人著作(依姓名筆劃排列)(一)專書丁福保:《老子道德經箋注》臺北:廣文出版,1975年初版。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兩大派的對峙與合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初版。尹志華:《北宋老子注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4年初版。孔令宏:《宋代理學與道家、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初版。方東美著,馮滬祥譯:《中國人生哲學》,臺北:黎明文化,1979年。方勇:《莊子學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初版。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著:《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初版。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月刊社,2007年初版。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82年初版。王邦雄:《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2004年再版。王邦雄:《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臺北:遠流出版社,2010年初版。王岳川:《現象學與解釋學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初版。王明:《道家與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初版。王淮:《老子探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初版。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北京大學哲學系注:《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初版。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初版。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初版。朱伯崑:《易學漫步》,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初版。朱伯崑:《燕園耕耘錄──朱伯崑學術論集》,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初版。朱曉鵬:《老子哲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初版。朱謙之:《老子校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5年初版。江師淑君:《宋代老子學詮解的義理向度》,臺北:學生書局,2010初版。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初版。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所涵蘊之問題》,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初版。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初版。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2003年初版。牟宗三:《原善論》,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初版。牟鍾鑒、胡孚琛、王葆玹等:《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何建明:《道家思想的歷史轉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初版。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初版。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初版。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初版。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初版。吳怡:《中國哲學的生命與方法》,臺北:東大圖書,1981年初版。吳怡:《莊子內篇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初版。吳怡:《新譯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二版。吳怡:《禪與老莊》,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二版。呂錫琛:《道家、道教與中國古代政治》,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再版。岑溢成:《大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0年七版。李仁群、程梅花、夏當英:《道家與中國哲學(宋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初版。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出版,2002年初版。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初版。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初版。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初版。李養正:《道教經史論稿》,臺北:華夏出版社,1995年初版。李霞:《道家與中國哲學(明清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初版。孟森:《明代史》,臺北:國立編譯館,1993年四版。孟森:《明代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初版。林麗真:《王弼》,臺北:東大出版,1988年初版。侯外廬、邱漢生、張岂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再版。姜允明:《王陽明與陳白沙》,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初版。柳存仁:《道教史探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初版。洪漢鼎:《詮釋學史》,臺北:桂冠圖書出版社,2002年初版。胡吉勳:《「大禮議」與明廷人事變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初版。苟小泉:《陳白沙哲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初版。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修訂本),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初版。唐大潮:《明清之際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初版。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初版。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初版。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出局,1986年初版。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初版。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初版。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59年初版。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初版。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初版。馬德鄰:《老子形上思想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初版。高宣揚:《解釋學簡論》,臺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初版。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高齡芬:《王弼老子注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初版。張立文:《理》,臺北:漢興書局,1994年初版。張立文:《道》,臺北:漢興書局,1994年初版。張立文主編,岑賢安等著:《性》,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5年初版。張立文主編:《心》,臺北:七略出版社,1996年初版。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初版。張伯宇:《湛甘泉心學思想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初版。張起鈞:《老子研究》,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年初版。張默生:《莊子新釋》,臺北:漢京文化,無出版年。許地山:《道教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初版。許抗生:《老子研究》,臺北:水牛出版社,1992年初版。郭梨華:《王弼之自然與名教》,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初版。陳少峰:《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初版。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初版。陳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初版。陳俊民:《三教融合與中西會通》,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初版。陳郁夫:《江門學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初版。陳鼓應、白奚:《老子評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初版。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初版三修。陳鼓應:《老莊新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初版。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初版。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初版。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初版。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初版。陳榮捷著,朱榮貴編:《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初版。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出版,1990年初版。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三版。喬清舉:《湛若水哲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初版。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初版。曾春海等:《中國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2005年初版。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初版。開明書局:《明代思想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2年初版。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出版,2002年初版。黃釗:《道家思想史綱》,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初版。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臺北:鼎淵文化事業,2000年初版。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年三版。楊軍:《宋元三教融合與道教發展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初版。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2年四版。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初版。葛兆光:《道家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初版。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1993年初版。詹劍峰:《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初版。熊鐵基、劉韶軍、劉筱紅、吳琦、劉固盛著:《二十世紀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初版。熊鐵基等:《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再版。熊鐵基等:《中國莊學史》,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蒙文通:《道教史瑣談》,四川:巴蜀書舍,1987年初版。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初版。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初版。趙克生:《明朝嘉靖時期國家祭禮改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初版。劉小楓、陳少明主編:《經典與解釋的張力》,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初版。劉固盛:《老莊學文獻及其思想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9年初版。劉固盛:《宋元老學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1年初版。劉武:《莊子集解內篇補正》,臺北:漢京文化,1988年初版。劉笑敢:《老子》,臺北:東大圖書,2005年再版。劉笑敢:《老子古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初版。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初版。劉笑敢著,陳靜譯:《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初版。劉笑敢編:《中國哲學與文化:注釋,詮釋,還是創構?》第二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初版。劉福增:《莊子精讀》,臺北:水牛出版社,2007年初版。劉韶軍:《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老子》御批點評》,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初版。樓宇烈:《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2006年二版。潘德榮、陳望衡主編,成中英名譽主編:《本體與詮釋──美學研究與詮釋》(第6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初版。潘德榮:《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1999年初版。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初版。蔡金昌:《憨山大師的三教會通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初版。鄭志明:《明代三一教主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初版。鄧立光:《老子新詮──無為之治及其形上理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初版。盧國龍:《道教哲學》,華夏出版社,1997年初版。賴賢宗:《道家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初版。戴美芝:《老子學考》,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年初版。魏元珪:《老子思想體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初版。羅香林:《唐代文化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63年初版。嚴靈峰:《中外老子著述目錄》,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7年初版。嚴靈峰輯校:《老子崇寧五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初版。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1987年初版。(二)單篇論文尹志華:〈明代道士王一清的《道德經釋辭》略析〉,《中國道教》第1期(2001年)。江師淑君:〈王安石學派「引《莊》解《老》」探析〉,《政大中文學報》第7期(2007年6月)。江師淑君:〈王雱《老子注》「性論」發微──兼論「援儒入老」之詮解向度〉,《東吳中文學報》第8期(2002年5月)。江師淑君:〈死生無變於己──莊子生死觀析論〉,《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6期(2001年3月)。江師淑君:〈宋代老子學「以佛解《老》」析論〉,《中國學術年刊》第28期(2006年3月)。江師淑君:〈宋代老子學的一個側面──以《易傳》詮釋《老子》的觀點〉,《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4期(2003年3月)。江師淑君:〈宋代老子學的一個詮釋觀點──以《論語》、《孟子》解讀《老子》的面向〉,《中國學術年刊》第27期(2005年3月)。江師淑君:〈薛蕙《老子集解》對程朱老學之評議〉,《國文學報》第45期(2009年6月)。江師淑君:〈蘇轍《老子解》義理內蘊探析──兼論「儒道交涉」的老學視域〉,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7期(2001年6月)。江師淑君:〈薛蕙《老子集解》性命思想探析〉,《國文學報》第46期(2009年12月)。李慶:〈明代的《老子》研究〉,《金澤大學言語文化論叢》第1期(1997年)。李慶:〈林兆恩的《老子釋略》:明代的《老子》研究之五〉,《金澤大學言語文化論叢》第6期(2002年)。李慶:〈陸西星和他的老子道徳經玄覽:明代的《老子》研究之六〉,《金澤大學言語文化論叢》第7期(2003年)。李慶:〈焦竑的《老子翼》:明代的《老子》研究之三〉,《金澤大學言語文化論叢》第4期(2000年)。李慶:〈論王道及其《老子億》〉:明代的《老子》研究之二〉,《金澤大學言語文化論叢》第3期(1999年)。李慶:〈論沈一貫及其《老子通》:明代的《老子》研究之四〉,《金澤大學言語文化論叢》第5期(2001年)。李慶:〈論薛蕙的《老子集解》:明代的《老子》研究之七〉,《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總109期(2006年1月)。李蕙如:〈薛蕙老學思想初探〉,《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4期(2007年6月)。杜保瑞:〈儒道互補價值觀念的方法論探究〉,《哲學與文化》28卷11期(2001年)。林文彬:〈釋德清《觀老莊影響論》初探〉,《文史學報》31卷(2001年6月)。張立文:〈論「大禮議」與朱熹王陽明思想的衝突〉,《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2期(1999年)。張佑珍:〈江門道統與〈非老子〉〉,《花蓮師範學報》第16期(2003年)。張旺山:〈行動人與歷史世界的建造:論狄爾泰的「生命的詮釋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3期(1999年)。張鼎國:〈文化傳承與社會批判──回顧Apel, Habermas, Gardamer, Ricoeur間的詮釋學論爭〉,《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5期(1999年)。張璉:〈從大禮議看明代中葉儒學思潮的轉向〉,《明清史集刊》第3期(1997年)。陳松柏:〈憨山《道德經解》中「道」之詮釋特質與價值定位〉,《南開學報》2卷2期(2004年09月)。陳松柏:〈憨山老學之思考方式與世間特質〉,《南開學報》7卷上(2002年06月)。傅佩榮:〈《老子》首章的文義商榷〉,《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3期(2007年3月)。黃熹:〈從盡性至命到無之境界-焦竑三教會通思想的邏輯進路〉,《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卷2期(2006年)。劉怡君:〈釋德清《老子》學義理內蘊探析--兼論「以佛解《老》」的詮釋向度〉,《淡江中文學報》17期(2007年12月)。蔡振豐:〈憨山德清的禪悟經驗與他對老莊思想的理解〉,《法鼓人文學報》3期(2006年12月)。嚴靈峰:〈王道老子億的版本流傳及著錄經過〉,《漢學研究》2期(1987年12月)。(三)學位論文江師叔君:《程明道天人關係之理論內涵與主體實踐》(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江師淑君:《魏晉論語學之玄學化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洪芬馨:《焦竑老子翼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韋東超:《明代老學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論文,2004年)。夏長樸:《王安石的經世思想》(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0年)。張佑珍:《從出世到入世──湛若水對「學宗自然」之闡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黃申如:《晚明諸子學的復興-以道家的儒學化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楊慶豐:《孔子與老子思想之比較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劉怡君:《吳澄《道德真經註》研究──兼論理學與老學的交涉》(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潘振泰:《湛若水與明代心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蔡金昌:《憨山德清三教會通思想硏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蔡僑宗:《明太祖御注道德真經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四)翻譯論著1.專書(法)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1993年初版。(美)安樂哲(Roger T. Ames)、郝大維(David L. Hall)著,何金俐譯:《道不遠人──比較哲學視域中的《老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初版。(德)伽達默爾(Gadamer, H. G.)著,夏鎮平、宋建平譯:《哲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初版。(德)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法)里克爾(Paul Ricoeur)、(德)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等著,洪漢鼎等譯:《詮釋學經典文選》(上)(下),臺北:桂冠圖書,2005年再版。(德)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王容芬譯:《儒教與道教》,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出版。2.單篇論文(美)Richard E. Palmer著,李佳馨、吳虹蓉譯:〈詮釋學今日提供我們什麼〉,《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3期(2008年)。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