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想像的強壯身體與脆弱身體-從STS的觀點看台灣棒球投手調度觀念的演進
Frangible or strong in imagination -the process of history of baseball Pitcher`s rotation in Taiwan
作者 林奕志
Lin, Yi Chih
貢獻者 苗延威
林奕志
Lin, Yi Chih
關鍵詞 投手
投手保護觀念
行動者網絡理論
棒球數據派
pitcher
rotation of baseball pitcher
Actor Network Theory
Sabermetrics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24-Oct-2012 16:15:51 (UTC+8)
摘要 本研究耙梳1950年代至2010年台灣棒球投手調度觀念的演進,並試圖解釋其演進的過程。本研究著重在投手調度觀念的演進過程,及相關團體因不同的利益考量進行的角力。這些利益的角力形成台灣的投手調度策略的現況。從時代上來說,本研究以1970年代少棒旋風、1990年中華職棒成立、2000年前後開啟的球員旅外潮來劃分投手調度觀念演進的時代。本研究認為,這幾個不同年代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對台灣棒球造成的影響,深刻地影響了投手調度觀念的演進,並證明投手調度/保護觀念並不僅是醫學觀念的單純引進與發揚過程。這過程其實是支持與反對的團體對詮釋權的爭奪戰。本演研究將兩方的邏輯劃分為「脆弱投手邏輯」和「強壯投手邏輯」。目前「脆弱投手邏輯」之所以能在台灣職業棒球領域中獲得上風,關鍵性的原因在於它與「棒球數據派」的成功結盟,借用其強大的說服力取得詮釋論戰上的優勢。反之,在三級棒球的領域,也因為「棒球數據派」的介入程度較低,使「脆弱投手邏輯」的拓展遭遇困難。

本研究的主要架構是以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 Networking Theory)為基礎,試圖以關涉在此一網絡裡主要行動者的結盟與角力作為投手調度觀念演進的解釋。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rocess of baseball pitcher policy in Taiwan. The process showed a long but significant change in pitcher policy, and made the loading of pitcher decrease.

The process continued more than 40 years and there were three important historic events in it. The first was the “Youth Baseball Period” in 1970’s. The second was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aiwan baseball in 1990. And the third was the “Traveling Outside Period” in 2000’s, which made lots of excellent players travelled to America or Japan.

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e process carefully, and found that the change of pitcher didn’t base on the progress of medicine, although we usually think it wa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hange based on the interest of groups which involved in the network. Some groups supported decreasing the loading of pitcher, some opposed. All they concerned about were their own interest.

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e process by Actor-Networking Theory (ANT) and found a key-factor which determined the pitcher policy. The factor was Sabermetrics, which means people who believe baseball statistics can express more “reality” in baseball game. They also believe statistics can tell more than just watching game in court.

The Sabermetrics finally combined their interest with groups which supported decreasing the pitcher loading, and caused the pitcher policy tend to decrease the pitcher loading at present.
參考文獻 Baker, D. V. N. (1998). An investigation of fitness for major league baseball players (baseball players, physical fitness, conditioning), Thesis (ED.D.)--Boston University, 1998.
Callon, M. (1986). Some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of the scallops and the fishermen of St Brieuc Bay. Power, action and bel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J. Law. London, Routledge: 196-223.
Coakley , J. (2007). Sports and Society. New York, McGraw-Hill.
Coakley, J. a. E. D. (2000). Handbook of Sports Studies. London, SAGE.
Garrety, K. (1997). "Social World, Actor-Networks and Controversy: the Case of Cholesterol, Dietary Fat and Heart Diseas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7: 47.
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Cambridge, Polity.
Grosz, E. (1994). Volatile Bodies.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Jazayerli, R. (1998). "Pitcher Abuse Points -- A New Way to Measure Pitcher Abuse
". from http://www.baseballprospectus.com/article.php?articleid=148.
Klein, A. M. (1995). "Culture, Politics, and Baseball in the Dominican Republic."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 Vol. 22, No. 3(The Dominican Republic: Social Change and Political Stagnation): 20.
Lewis, M. (2003/2005). “魔球—逆境中致勝的智慧” (Moneyball: 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 (游宜樺 譯). 台北, 早安財經文化有限公司.
Polanyi, M. (1946/2004). “科學、信仰與社會.” (Science, Faith, and Society.) (王靖華 譯)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Polanyi, M. (1958/2004). “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許澤民 譯). 台北, 商周.
Shilling, C. (2004/2009). “身體三面向:文化、科技與社會.” (The Body in Cultur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謝明珊、杜欣欣 譯), 台北, 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Sismondo, S. (2007). 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 台北, 群學出版社.
Smart, B. (2008). 運動明星(The Sport Star). 台北, 國立編譯館、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Stefan S. & Andrew Z.(2005/2008). “瘋足球,迷棒球:職業運動經濟學” (National Pastime: How Americans Play Baseball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Plays Soccer).(張美惠 譯) 台北, 時報.
Sundeen, J. T. (2001). "A ``Kid`s Game``? : Little League Baseball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aiwan."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 25: 16.
Veblen, T. (1899/2007).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李華夏 譯) 台北, 左岸文化.
Turner, B. S. (1996/2000). 身體與社會(The Body and Society). 北京, 春風文藝出版社.
Zimbalist, S. S. A. (2006). National pastime: how Americans play baseball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plays soccer.
小岩利夫 (1995). 力學棒球:變化球如何投?如何打?. 台北, 麥田.
仇軍 (2007). "從單一走向多元-西方體育社會學研究方法的流變." 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 第一卷第二期: 13.
王子娟 (1987). "棒球投手的肘傷." 物理治療學會雜誌 12: 7.
王子娟 (1987). "棒球投手的肩傷." 物理治療學會雜誌 12: 19.
竹之下休藏&磯村英一 (1970). 運動與社會學. 台北市, 維新書局.
何哲欣 (2006). 留我不留?談全球化浪潮之下臺灣棒球人才外流的現象. 新聞研究所. 台北, 臺灣大學. 碩士: 116.
吳世政 (2004). 台灣棒球場域的文化空間論述 - 一個運動地理學的研究. 地理學系. 高雄,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碩士.
吳宗衡 (2006). 台灣棒球運動中的原漢關係. 資訊社會學研究所, 元智大學. 碩士.
吳亭諭 (2008). 有過與沒有過內側手肘疼痛的少棒選手在投球運動學及身體特徵上的差異. 物理治療研究所. 台南, 成功大學. 碩士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 Ed. (2004). 科技渴望社會. 台北, 群學.
孟峻瑋、唐盛梅、曾文誠、賈亦珍、謝仕淵、謝佳芬 (2006). 台灣棒球百年史. 台北, 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林文蘭 (2009a). "台灣運動社會學初探." 台灣社會學會通訊 66: 4.
林文蘭 (2009b). "不「運動」的社會學?評三本運動社會學教科書." 台灣社會學刊 42: 13.
林宇玲 (2004). "從性別角度探討社會弱勢者的電腦學習:以台北市職訓中心第九期「電腦基礎班」為例." 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 17: 41.
林琪雯 (1994). 運動與政權維繫:解讀戰後臺灣棒球發展史. 社會學研究所. 台北, 台灣大學. 碩士.
高正源 (1994). 日本棒球發展史.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高正源 (1994). 東昇的旭日: 中華棒球發展史. 台北, 民生報社.
張力可 (2000). "張力可 -- 全球化/在地化的辯證 -- 九○年代台灣棒球場域的認同動態."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38: 42.
張志成, 廖邕. (2008). "從社會變遷與現象看體育運動發展的趨勢."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第七卷第三期: 12.
梁淑玲 (1992). 社會發展、權力與運動文化的形構─台灣棒球的社會、歷史、文化分析 (1895-1990). 社會學研究所. 台北, 政治大學. 碩士.
陳南州 (1993). 美國職業棒球百年發展之歷史研究. 美國職業棒球百年發展之歷史研究 碩士.
陳恒安 (2009). 沒有丹麥王子的《哈姆雷特》:技術物的歷史. 《科學發展》. 439期: 83-85.
陳瑞麟 (2003). 科學與世界之間--科學哲學論文集. 台北, 學富文化.
陳筱玉 (1994). 美國棒球發展史.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陸永強 (1995). 美國職棒葵花寶典. 台北, 野球人出版有限公司.
傅大為 (2009). 回答科學是甚麼的三個答案. 台北, 群學出版社.
曾文誠、孟峻瑋 (2004). 台灣棒球王. 台北, 我識出版社.
湯志傑 (2009). "體育與運動之間:從迥異於西方“國家/市民社會”二分傳統的發展軌跡談運動在台灣的現況."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 47 卷1期: 126.
黃士魁;林文郎 (1997). "淺談成功球隊的靈魂人物—投手." 大專體育 33: 8.
楊弘任 (2002). "看不見的技術:蓮霧變成黑珍珠的技術發展史." 科技、醫療與社會 2: 52.
溫勝智 (2004). 台灣地區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897∼2001). 歷史學系. 台中, 東海大學. 碩士.
廖珮吟 (2009). 職棒先發投手使用方式之研究. 運動管理學系. 台中, 國立台灣體育大學(台中). 碩士.
廖邕、陳伯儀 "全球化影響下臺灣棒球勞力輸出的現況與發展." 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院 運動知識學報 5: 10.
廖清海 (2002). "從結構理論談運動社會的結構." 中華體育季刊 16卷2期: 8.
趙建銘;韓毅雄 (2004). "A Clinical and Roentgenographic Study of Little League Elbow."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32: 6.
劉昌德 (2008). "帝國搖旗,國族呐喊:棒球勞動國際分工與運動國族論述之轉變." 臺灣社會研究(70期): 77.
蔡侑霖 (2003). 競賽作為一種生產:臺灣職業棒球產業勞動體制的初探. 社會學研究所. 台北, 台灣大學. 碩士.
蔡博任 (2004). 躍向世界的野球: 戰後台灣基礎棒球發展與國家機器 ─以美和中學棒球隊興衰(1970~1983)為例的研究. 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 碩士: 205.
盧元鎮 (2003). 體育人文社會科學概論高級教材.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蕭雅君 (2008). 少年棒球投手累積性投球數和球速 與上肢肌肉痠痛之相關研究. 運動科學研究所. 桃園,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 碩士: 59.
謝仕淵 (2002). 殖民主義與體育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 歷史研究所. 桃園, 中央大學. 碩士: 275.
謝仕淵&謝佳芬 (2003). 台灣棒球一百年. 台北, 城邦文化.
謝佳芬 (2004). 台灣棒球運動之研究(1920~1945年). 歷史研究所. 桃園, 國立中央大學. 碩士: 153.
蘇錦章 (1996). 嘉義棒球史話. 台北, 聯經.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96254009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540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苗延威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奕志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n, Yi Chih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奕志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Yi Chihen_US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4-Oct-2012 16:15:51 (UTC+8)-
dc.date.available 24-Oct-2012 16:15:5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4-Oct-2012 16:15:5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625400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08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254009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耙梳1950年代至2010年台灣棒球投手調度觀念的演進,並試圖解釋其演進的過程。本研究著重在投手調度觀念的演進過程,及相關團體因不同的利益考量進行的角力。這些利益的角力形成台灣的投手調度策略的現況。從時代上來說,本研究以1970年代少棒旋風、1990年中華職棒成立、2000年前後開啟的球員旅外潮來劃分投手調度觀念演進的時代。本研究認為,這幾個不同年代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對台灣棒球造成的影響,深刻地影響了投手調度觀念的演進,並證明投手調度/保護觀念並不僅是醫學觀念的單純引進與發揚過程。這過程其實是支持與反對的團體對詮釋權的爭奪戰。本演研究將兩方的邏輯劃分為「脆弱投手邏輯」和「強壯投手邏輯」。目前「脆弱投手邏輯」之所以能在台灣職業棒球領域中獲得上風,關鍵性的原因在於它與「棒球數據派」的成功結盟,借用其強大的說服力取得詮釋論戰上的優勢。反之,在三級棒球的領域,也因為「棒球數據派」的介入程度較低,使「脆弱投手邏輯」的拓展遭遇困難。

本研究的主要架構是以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 Networking Theory)為基礎,試圖以關涉在此一網絡裡主要行動者的結盟與角力作為投手調度觀念演進的解釋。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rocess of baseball pitcher policy in Taiwan. The process showed a long but significant change in pitcher policy, and made the loading of pitcher decrease.

The process continued more than 40 years and there were three important historic events in it. The first was the “Youth Baseball Period” in 1970’s. The second was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aiwan baseball in 1990. And the third was the “Traveling Outside Period” in 2000’s, which made lots of excellent players travelled to America or Japan.

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e process carefully, and found that the change of pitcher didn’t base on the progress of medicine, although we usually think it wa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hange based on the interest of groups which involved in the network. Some groups supported decreasing the loading of pitcher, some opposed. All they concerned about were their own interest.

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e process by Actor-Networking Theory (ANT) and found a key-factor which determined the pitcher policy. The factor was Sabermetrics, which means people who believe baseball statistics can express more “reality” in baseball game. They also believe statistics can tell more than just watching game in court.

The Sabermetrics finally combined their interest with groups which supported decreasing the pitcher loading, and caused the pitcher policy tend to decrease the pitcher loading at present.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謝辭 2
摘要 4
Abstract 5
第一章:緒論 9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從燃燒的青春手臂談起 9
對投球量的關注並不是一開始即有 11
第二節:展現在投手分工進程的「脆弱投手邏輯」 16
另一種邏輯:強壯投手邏輯 18
無處不在的對立邏輯 21
難解的謎? 22
「脆弱投手邏輯」VS.「強壯投手邏輯」:研究假設。 24
研究方法: 26
第二章:文獻回顧 28
第一節:不只是運動,當然也不只是棒球。 29
運動社會學的發展 30
第二節:從技術物的政治性、默會知識、行動者網絡到社會世界理論 35
技術物與社會 36
技術的個人性 38
行動者網絡理論 40
社會世界論 43
第三節:台灣的棒球研究 45
第三章:前奏曲──少棒投手禁投變化球的歷史與爭議 52
第一節:變化球爭議的初登場:變化球與少棒世界冠軍(1954~1975) 52
第二節:未定之天:逐漸失去力道的「強壯投手邏輯」(1976~1980年代初期) 57
第三節:塵埃落定?沒有結論,也不再爭論(1980年代初期至今) 61
第四節:醫界的無罪推定 64
第五節:小結 66
第四章:投手投球量的爭議史 69
第四章、第五章與第六章三個章節的提要說明 69
第一節:少棒時代之前的投手保護/調度概念 70
第二節:少棒旋風中的主角變化球,與沾光的投球量 72
第三節:從難以捉摸的變化球,到清楚易懂的投球量 79
第四節:小結 82
第五章:投球量的爭議歷史(續)──台灣的職棒年代 86
第一節:職業棒球──打棒球作為職業;經營棒球隊成為生意。 86
職棒開打造成三級棒球的興盛 88
第二節:求才若渴的職棒球隊 91
第三節:缺乏「農場」的中華職棒 93
第四節:中華職棒聯盟與中華棒協的合作與分裂,與第二聯盟的成立 95
第五節:洋將成為聯盟的「免洗人力」 98
第六節:陰影下的風光──沒有援軍的明星球員 102
第七節:職棒的興起與青棒投手的過度使用 106
第八節:小結──投球量逐漸受人注目與台灣棒球數據化的萌芽 109
第六章:投球量的爭議史(續)──台灣棒球的第二次旅外潮 111
第一節:中日不挖角協定 111
第二節:旅外大門的敞開 113
第三節:旅外球員的影響 115
第四節:旅外球員大量的媒體曝光使焦點集中於投球量 118
第五節:台灣棒球數據化程度的進程與二次旅外的關係 121
第六節:台灣棒球投手分工之簡述──職棒開啟台灣投手分工之歷史,旅外球員將其影響擴大 126
自職棒開打始有投手分工之真正需求 128
第七節:小結 133
第七章:與數字共舞的投手保護觀念 136
第一節:變化球爭議的落幕──或遺忘 136
第二節:數據派棒球在台灣棒球界的開疆闢土 137
第三節:數字讓脆弱投手邏輯取得勝利 142
第四節:數字還沒到的地方,還請等等。 146
第八章:結語與檢討 147
附錄 152
附錄一:台灣學生棒球聯賽歷屆報名隊數 152
附錄二:美國大聯盟投手完投率 154
附錄三:美國大聯盟投手平均投球場次 155
附錄四:美國大聯盟每場比賽平均投手使用量 156
附錄五:中華職棒歷年外籍總教練人次表 157
附錄六:台灣各級棒球投手保護措施 158
國小棒球聯賽軟式及硬式組 158
國中棒球聯賽軟式及硬式組 158
高中棒球聯賽準硬式組 158
高中棒球聯賽鋁棒組 158
高中棒球聯賽木棒組 159
協會盃全國青少棒錦標賽 160
謝國城盃全國青少棒錦標賽 160
全國少棒錦標賽 160
謝國城盃全國少棒錦標賽 160
附錄七:台灣旅外球員名單(2000-2010) 161
附錄八:歷年年王建民與郭泓志報導數量 163
參考文獻: 164
使用資料庫 168
受訪者資料 169

圖表目錄
表格 1 1:聯合報關投球量鍵字統計 12
表格 1 2:世界少棒聯盟(little-league)2010聯賽投手單日投球數規定 14
表格 1 3:世界少棒聯盟(little-league)2010聯賽投手投球間隔天數規定 14
表格 1 4:MSAC對學習變化球之年齡建議表 15
表格 5 1台灣職棒聯盟1999年之前外籍球員登錄規則 100

圖表 6 1:中華職棒歷年投手完投率 129
圖表 6 2中華職棒平均每場使用投手數量 130
圖表 6 3:中華職棒歷年投手佔球員之比例 132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5400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投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投手保護觀念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行動者網絡理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棒球數據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pitche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otation of baseball pitche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ctor Network Theor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abermetricsen_US
dc.title (題名) 想像的強壯身體與脆弱身體-從STS的觀點看台灣棒球投手調度觀念的演進zh_TW
dc.title (題名) Frangible or strong in imagination -the process of history of baseball Pitcher`s rotation in Taiw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ker, D. V. N. (1998). An investigation of fitness for major league baseball players (baseball players, physical fitness, conditioning), Thesis (ED.D.)--Boston University, 1998.
Callon, M. (1986). Some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of the scallops and the fishermen of St Brieuc Bay. Power, action and bel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J. Law. London, Routledge: 196-223.
Coakley , J. (2007). Sports and Society. New York, McGraw-Hill.
Coakley, J. a. E. D. (2000). Handbook of Sports Studies. London, SAGE.
Garrety, K. (1997). "Social World, Actor-Networks and Controversy: the Case of Cholesterol, Dietary Fat and Heart Diseas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7: 47.
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Cambridge, Polity.
Grosz, E. (1994). Volatile Bodies.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Jazayerli, R. (1998). "Pitcher Abuse Points -- A New Way to Measure Pitcher Abuse
". from http://www.baseballprospectus.com/article.php?articleid=148.
Klein, A. M. (1995). "Culture, Politics, and Baseball in the Dominican Republic."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 Vol. 22, No. 3(The Dominican Republic: Social Change and Political Stagnation): 20.
Lewis, M. (2003/2005). “魔球—逆境中致勝的智慧” (Moneyball: 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 (游宜樺 譯). 台北, 早安財經文化有限公司.
Polanyi, M. (1946/2004). “科學、信仰與社會.” (Science, Faith, and Society.) (王靖華 譯)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Polanyi, M. (1958/2004). “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許澤民 譯). 台北, 商周.
Shilling, C. (2004/2009). “身體三面向:文化、科技與社會.” (The Body in Cultur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謝明珊、杜欣欣 譯), 台北, 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Sismondo, S. (2007). 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 台北, 群學出版社.
Smart, B. (2008). 運動明星(The Sport Star). 台北, 國立編譯館、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Stefan S. & Andrew Z.(2005/2008). “瘋足球,迷棒球:職業運動經濟學” (National Pastime: How Americans Play Baseball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Plays Soccer).(張美惠 譯) 台北, 時報.
Sundeen, J. T. (2001). "A ``Kid`s Game``? : Little League Baseball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aiwan."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 25: 16.
Veblen, T. (1899/2007).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李華夏 譯) 台北, 左岸文化.
Turner, B. S. (1996/2000). 身體與社會(The Body and Society). 北京, 春風文藝出版社.
Zimbalist, S. S. A. (2006). National pastime: how Americans play baseball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plays soccer.
小岩利夫 (1995). 力學棒球:變化球如何投?如何打?. 台北, 麥田.
仇軍 (2007). "從單一走向多元-西方體育社會學研究方法的流變." 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 第一卷第二期: 13.
王子娟 (1987). "棒球投手的肘傷." 物理治療學會雜誌 12: 7.
王子娟 (1987). "棒球投手的肩傷." 物理治療學會雜誌 12: 19.
竹之下休藏&磯村英一 (1970). 運動與社會學. 台北市, 維新書局.
何哲欣 (2006). 留我不留?談全球化浪潮之下臺灣棒球人才外流的現象. 新聞研究所. 台北, 臺灣大學. 碩士: 116.
吳世政 (2004). 台灣棒球場域的文化空間論述 - 一個運動地理學的研究. 地理學系. 高雄,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碩士.
吳宗衡 (2006). 台灣棒球運動中的原漢關係. 資訊社會學研究所, 元智大學. 碩士.
吳亭諭 (2008). 有過與沒有過內側手肘疼痛的少棒選手在投球運動學及身體特徵上的差異. 物理治療研究所. 台南, 成功大學. 碩士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 Ed. (2004). 科技渴望社會. 台北, 群學.
孟峻瑋、唐盛梅、曾文誠、賈亦珍、謝仕淵、謝佳芬 (2006). 台灣棒球百年史. 台北, 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林文蘭 (2009a). "台灣運動社會學初探." 台灣社會學會通訊 66: 4.
林文蘭 (2009b). "不「運動」的社會學?評三本運動社會學教科書." 台灣社會學刊 42: 13.
林宇玲 (2004). "從性別角度探討社會弱勢者的電腦學習:以台北市職訓中心第九期「電腦基礎班」為例." 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 17: 41.
林琪雯 (1994). 運動與政權維繫:解讀戰後臺灣棒球發展史. 社會學研究所. 台北, 台灣大學. 碩士.
高正源 (1994). 日本棒球發展史.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高正源 (1994). 東昇的旭日: 中華棒球發展史. 台北, 民生報社.
張力可 (2000). "張力可 -- 全球化/在地化的辯證 -- 九○年代台灣棒球場域的認同動態."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38: 42.
張志成, 廖邕. (2008). "從社會變遷與現象看體育運動發展的趨勢."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第七卷第三期: 12.
梁淑玲 (1992). 社會發展、權力與運動文化的形構─台灣棒球的社會、歷史、文化分析 (1895-1990). 社會學研究所. 台北, 政治大學. 碩士.
陳南州 (1993). 美國職業棒球百年發展之歷史研究. 美國職業棒球百年發展之歷史研究 碩士.
陳恒安 (2009). 沒有丹麥王子的《哈姆雷特》:技術物的歷史. 《科學發展》. 439期: 83-85.
陳瑞麟 (2003). 科學與世界之間--科學哲學論文集. 台北, 學富文化.
陳筱玉 (1994). 美國棒球發展史.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陸永強 (1995). 美國職棒葵花寶典. 台北, 野球人出版有限公司.
傅大為 (2009). 回答科學是甚麼的三個答案. 台北, 群學出版社.
曾文誠、孟峻瑋 (2004). 台灣棒球王. 台北, 我識出版社.
湯志傑 (2009). "體育與運動之間:從迥異於西方“國家/市民社會”二分傳統的發展軌跡談運動在台灣的現況."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 47 卷1期: 126.
黃士魁;林文郎 (1997). "淺談成功球隊的靈魂人物—投手." 大專體育 33: 8.
楊弘任 (2002). "看不見的技術:蓮霧變成黑珍珠的技術發展史." 科技、醫療與社會 2: 52.
溫勝智 (2004). 台灣地區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897∼2001). 歷史學系. 台中, 東海大學. 碩士.
廖珮吟 (2009). 職棒先發投手使用方式之研究. 運動管理學系. 台中, 國立台灣體育大學(台中). 碩士.
廖邕、陳伯儀 "全球化影響下臺灣棒球勞力輸出的現況與發展." 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院 運動知識學報 5: 10.
廖清海 (2002). "從結構理論談運動社會的結構." 中華體育季刊 16卷2期: 8.
趙建銘;韓毅雄 (2004). "A Clinical and Roentgenographic Study of Little League Elbow."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32: 6.
劉昌德 (2008). "帝國搖旗,國族呐喊:棒球勞動國際分工與運動國族論述之轉變." 臺灣社會研究(70期): 77.
蔡侑霖 (2003). 競賽作為一種生產:臺灣職業棒球產業勞動體制的初探. 社會學研究所. 台北, 台灣大學. 碩士.
蔡博任 (2004). 躍向世界的野球: 戰後台灣基礎棒球發展與國家機器 ─以美和中學棒球隊興衰(1970~1983)為例的研究. 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 碩士: 205.
盧元鎮 (2003). 體育人文社會科學概論高級教材.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蕭雅君 (2008). 少年棒球投手累積性投球數和球速 與上肢肌肉痠痛之相關研究. 運動科學研究所. 桃園,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 碩士: 59.
謝仕淵 (2002). 殖民主義與體育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 歷史研究所. 桃園, 中央大學. 碩士: 275.
謝仕淵&謝佳芬 (2003). 台灣棒球一百年. 台北, 城邦文化.
謝佳芬 (2004). 台灣棒球運動之研究(1920~1945年). 歷史研究所. 桃園, 國立中央大學. 碩士: 153.
蘇錦章 (1996). 嘉義棒球史話. 台北, 聯經.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