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應用集群分析於臺灣地區之美好生活指數研究
The Research on Taiwan’s better life index using cluster analysis
作者 黃昭華
貢獻者 鄭宇庭<br>鄭宗記
黃昭華
關鍵詞 美好生活指數
集群分析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0:40:54 (UTC+8)
摘要 長久以來,大家都會習慣用一個社會的經濟程度來看這個地方人民的幸福或一個社會的進步程度,卻忽略了人民幸福與否,雖與經濟好壞有關,但應該還是有一些其他的東西,不應只有經濟這部分。OECD認為,幸福應從多元的角度去衡量,而不是只著重在單一方面的成長,所以,推出了「美好生活指數」,期望可以從不同方向來看一個地區的人民幸福感,經建會也因此推出了臺灣的美好生活指數。
      在臺灣整體幸福感之外,應該也把這種計算方式往下拓展至各地區,本研究以OECD 的「美好生活指數」為主軸,希望可以由此來了解臺灣的美好生活地區。為了達到此一目的,除了計算各縣市的美好生活指數高低外,還以「美好生活指數」做為集群分群依據,從物質生活條件跟生活品質兩方面著手進行分群,最後以所有變數分群,並與所計算各縣市的美好生活指數的大小相互對照,期望藉由此分析結果探究台灣各縣市的大概狀況,期望在未來相關單位擬定計劃時能夠成為參考依據。
      藉由計算各縣市的美好生活指數,發現有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的現象,也就是北部的美好生活指數大多高於南部,而西部地區的美好生活指數又大多高於東部地區;而在分群的部分,不論是在物質生活條件、生活品質部分,亦或是綜合分群,相鄰的縣市通常會被分在同一集群,代表鄰近地區縣市在各方面大多有相同的特性,因此被分在同一群,造成分群結果的群聚趨勢;而將綜合分群結果與所計算之各縣市美好生活指數做對照,發現各分群內的美好生活指數差異不大,且由於分群有群聚趨勢,最後美好生活指數的平均以北最大(6.62);南次之(4.82);東最小(4.2)。
      臺灣的美好生活指數的群聚趨勢大多以地區來分別,所以政府在擬定政策時,應以地區的發展現況為主,擬訂不同的政策;而企業在規劃計畫時,也應對照各地區的不同特性,提出不同的對應計畫。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 王佳雯,2009,社區環境型態對臺灣民眾身體活動型態之影響,國立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 王威勝,2009,臺灣三大城市行銷基礎比較-以台北市、臺中市與高雄市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行政院主計處,2011,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0),臺北:行政院主計總處。
     4. 宋淑娟,2011,台灣縣市創新指標建構之研究,逢甲大學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
     5. 林正峰,2007,不丹:最快樂的窮國,商業週刊 第1000期。
     6. 林秀怡,2003,擁擠台北的市民空間哲學,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7. 林東葵,2011,探討臺灣地區緊密城市發展現況對社會資本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
     8. 邱晏樺,2010,無聲的街道-臺灣中型城市的發展與日常生活實踐,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9. 許銘峰,2008,臺灣地區都市型態特徵之比較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陳韋妢,2003,地區行銷與城市競爭力營造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陳順宇,2005,多變量分析,臺北:華泰。
     12. 黃俊英,1991,多變量分析,第4版,臺北:華泰。
     13. 黃若男,2004,健康城市評量之研究-以臺灣都會型城市為例,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鄭榆宥,2008,城市品牌形象:消費者觀點,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羅婉瑞,2010,以集群分析探討航空公司營運績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二、網路部份與其他參考文獻:
     1. OECD,2011,Create Your Better Life Index,下載日期:2011/12,取自http://oecdbetterlifeindex.org/
     2. OECD,2011,OECD Launches Your Better Life Index,下載日期:2011/12,取自http://www.oecd.org/document/63/0,3746,en_21571361_44315115_47912639_1_1_1_1,00.html
     3. 行政院主計處,2011,各縣市重要統計指標查詢,下載日期:2011/12,取自:http:// http://ebas1.ebas.gov.tw/pxweb/Dialog/statfile9.asp。
     4.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1,衡量總體福祉,不在侷限於GDP成長,下載日期:2012/4,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6306
     5. 何德富、王鴻裕,2012,縣市綜和發展計畫概論,縣市綜和發展計劃資訊系統,下載日期2012/4,取自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class/mulu.htm。
     6. 幸福政策研究平台,2011,2011年全球幸福政策十大新聞,下載日期:2012/3,取自http:// http://wellbeingpolicy.blogspot.com/2011/12/2011.html。
     7.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2,臺灣「國民幸福指數」指標建構之評析,下載日期:2012/4,取自http:// http://www.npf.org.tw/post/3/1041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統計研究所
99354016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35401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鄭宇庭<br>鄭宗記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昭華zh_TW
dc.creator (作者) 黃昭華zh_TW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0-Oct-2012 10:40:54 (UTC+8)-
dc.date.available 30-Oct-2012 10:40:5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0:40:5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935401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29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統計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354016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長久以來,大家都會習慣用一個社會的經濟程度來看這個地方人民的幸福或一個社會的進步程度,卻忽略了人民幸福與否,雖與經濟好壞有關,但應該還是有一些其他的東西,不應只有經濟這部分。OECD認為,幸福應從多元的角度去衡量,而不是只著重在單一方面的成長,所以,推出了「美好生活指數」,期望可以從不同方向來看一個地區的人民幸福感,經建會也因此推出了臺灣的美好生活指數。
      在臺灣整體幸福感之外,應該也把這種計算方式往下拓展至各地區,本研究以OECD 的「美好生活指數」為主軸,希望可以由此來了解臺灣的美好生活地區。為了達到此一目的,除了計算各縣市的美好生活指數高低外,還以「美好生活指數」做為集群分群依據,從物質生活條件跟生活品質兩方面著手進行分群,最後以所有變數分群,並與所計算各縣市的美好生活指數的大小相互對照,期望藉由此分析結果探究台灣各縣市的大概狀況,期望在未來相關單位擬定計劃時能夠成為參考依據。
      藉由計算各縣市的美好生活指數,發現有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的現象,也就是北部的美好生活指數大多高於南部,而西部地區的美好生活指數又大多高於東部地區;而在分群的部分,不論是在物質生活條件、生活品質部分,亦或是綜合分群,相鄰的縣市通常會被分在同一集群,代表鄰近地區縣市在各方面大多有相同的特性,因此被分在同一群,造成分群結果的群聚趨勢;而將綜合分群結果與所計算之各縣市美好生活指數做對照,發現各分群內的美好生活指數差異不大,且由於分群有群聚趨勢,最後美好生活指數的平均以北最大(6.62);南次之(4.82);東最小(4.2)。
      臺灣的美好生活指數的群聚趨勢大多以地區來分別,所以政府在擬定政策時,應以地區的發展現況為主,擬訂不同的政策;而企業在規劃計畫時,也應對照各地區的不同特性,提出不同的對應計畫。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謝誌 I
     摘要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IV
     圖目錄 V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幸福指數與幸福政策 5
     第二節 OECD「美好生活指數」(Your Better Life Index) 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1
     第一節 資料來源概述 11
     第二節 操作型變數定義 11
     第三節 分析方法 15
     第肆章 實證分析 18
     第一節 探索性分析 18
     第二節 各縣市美好生活指數 25
     第三節 物質生活條件分群 29
     第四節 生活品質分群 36
     第五節 綜合分群 4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51
     第一節 結論 51
     第二節 建議 53
     第三節 後續研究發展 53
     參考文獻 54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35401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美好生活指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集群分析zh_TW
dc.title (題名) 應用集群分析於臺灣地區之美好生活指數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Research on Taiwan’s better life index using cluster analysi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 王佳雯,2009,社區環境型態對臺灣民眾身體活動型態之影響,國立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 王威勝,2009,臺灣三大城市行銷基礎比較-以台北市、臺中市與高雄市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行政院主計處,2011,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0),臺北:行政院主計總處。
     4. 宋淑娟,2011,台灣縣市創新指標建構之研究,逢甲大學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
     5. 林正峰,2007,不丹:最快樂的窮國,商業週刊 第1000期。
     6. 林秀怡,2003,擁擠台北的市民空間哲學,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7. 林東葵,2011,探討臺灣地區緊密城市發展現況對社會資本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
     8. 邱晏樺,2010,無聲的街道-臺灣中型城市的發展與日常生活實踐,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9. 許銘峰,2008,臺灣地區都市型態特徵之比較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陳韋妢,2003,地區行銷與城市競爭力營造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陳順宇,2005,多變量分析,臺北:華泰。
     12. 黃俊英,1991,多變量分析,第4版,臺北:華泰。
     13. 黃若男,2004,健康城市評量之研究-以臺灣都會型城市為例,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鄭榆宥,2008,城市品牌形象:消費者觀點,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羅婉瑞,2010,以集群分析探討航空公司營運績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二、網路部份與其他參考文獻:
     1. OECD,2011,Create Your Better Life Index,下載日期:2011/12,取自http://oecdbetterlifeindex.org/
     2. OECD,2011,OECD Launches Your Better Life Index,下載日期:2011/12,取自http://www.oecd.org/document/63/0,3746,en_21571361_44315115_47912639_1_1_1_1,00.html
     3. 行政院主計處,2011,各縣市重要統計指標查詢,下載日期:2011/12,取自:http:// http://ebas1.ebas.gov.tw/pxweb/Dialog/statfile9.asp。
     4.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1,衡量總體福祉,不在侷限於GDP成長,下載日期:2012/4,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6306
     5. 何德富、王鴻裕,2012,縣市綜和發展計畫概論,縣市綜和發展計劃資訊系統,下載日期2012/4,取自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class/mulu.htm。
     6. 幸福政策研究平台,2011,2011年全球幸福政策十大新聞,下載日期:2012/3,取自http:// http://wellbeingpolicy.blogspot.com/2011/12/2011.html。
     7.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2,臺灣「國民幸福指數」指標建構之評析,下載日期:2012/4,取自http:// http://www.npf.org.tw/post/3/10411。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