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打破性善的誘惑-重探荀子性惡論的意義與價值
Breaking the lure of the goodness of nature: reassessing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the doctrine of sinful nature of XunZi
作者 曾暐傑
Tseng, Wei Chieh
貢獻者 劉又銘
Liu, Yu Ming
曾暐傑
Tseng, Wei Chieh
關鍵詞 荀子
性惡
性善
人性論
當代新儒家
荀學
後現代
反本質主義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0:43:37 (UTC+8)
摘要 當代荀子人性論的研究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從當代新儒家一派對於荀子性惡論的批評,透過各種論述來強調其「性惡論」不能成立,其對於孟子的批判乃不明人性的真義,以此來貶抑荀子的思想與地位;到陳大齊、張亨、韋政通等學者,開始對於荀子「性惡論」作「客觀」疏理而欲顯現出荀子哲學的價值,但荀子的價值仍不可與孟子同日而語;一直到近年有一批學者積極闡述荀學的價值與意義。但無論荀子人性論的研究如何開展,這些研究始終有著一個迷思:始終執著於探究荀子人性論中人是否有天生的內在價值。無論是早期當代新儒家一派明言其無而以此批評荀子的人性論無根,或是近年來學者所提倡的「潛在的性善論」、「弱性善論」,或以「人觀」、「人的概念」來言其有,進而肯定荀子人性論的價值,都沒能跳出這個追求內在價值根源的窠臼。這樣的論述似乎隱含著一個思維:「性善論」才是好的有價值的,也就是我稱為受到「性善的誘惑」下的思考進路。
我認為,荀子人性論研究應該要跳脫以往以孟子性善論為基礎、以根本善為進路的思考框架,而轉以惡為核心思維去探究荀子的人性論。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正視「性惡」的正當性,不必對「惡」有所避諱;只要一套修養工夫論是將人導向美善境地的理論,就是有價值的論述,「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又有何關係呢?我將這樣的研究進路稱之為「後新荀學」。所謂「後新荀學」一則凸顯出其與「新荀學」以善為參照的論述觀點之不同,一則顯現出以後現代思維為方法去探尋荀子性惡論的意義與價值的進路──一種不追求形上價值、不追求永恆根源、不追求完滿無瑕為善必然性的思考模式。
在「後新荀學」的思維下,我們可以打破對於性惡的偏見,重新理解荀子性惡論的內涵與意義,並應該了解到,一個講求「人性本惡」的人性論也是有其正當性與價值的。進一步我們應該破除以往對於「善」的迷信,而誤將《荀子》中諸多脈絡以孟子「性善」的思維來思考,而對荀子的理論產生誤解與責難。除此之外,我們也應該了解,即便人沒有內在根源的善,在現實中依舊有產生善行的可能,並不一定要以基礎主義或是本質主義那樣的思維來作思考,也就是說在儒學人性論在孟子「人性本善」一路外,荀子「人之性惡」一路也應有其合理的地位與公平的理解。因為荀子的性惡論是搭配著一套完整的修養工夫論,就整體而言其具有使人趨向善的可能與理想,由此可以正可以凸顯出荀子作為儒家的正當性及其人性論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古籍文獻

〔漢〕許 慎著:《圈點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2006年)。
〔漢〕韓 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漢〕趙 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十三經注疏本,1978年)。
〔魏〕何 晏注,〔宋〕邢昺疏:《論語集解》(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十三經注疏本,1978年)
﹝宋﹞程 灝、程 頤:《二程集》(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宋〕朱 熹:《周易本義》(臺北:新文豐,1979年)。
﹝宋﹞黎德靖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戴 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近人專著

王 楷:《天然與修為──荀子道德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2011年)。
王國維:《靜庵文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孔憲鐸、王登峰:《基因與人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北大哲學系:《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江心力:《20世紀前期的荀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汪文聖主編:《漢語哲學新視域》(臺北:學生書局,2011年)。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李亞彬:《道德哲學之維──孟子荀子人性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明輝等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個案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8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學生書局,1994年)。
東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
林宏星:《荀子精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林安梧:《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
胡 適:《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商務印書館,2008年)。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2000年)。
唐迪風:《孟子大義》(臺北:學生書局,197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書局,200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
唐端正:《先秦諸子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1年)。
唐端正:《先秦諸子論叢‧續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9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印書館,2007年)。
張榮明:《氣功與古代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徐宗良:《道德問題的思與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
陶師承:《荀子研究》(上海:上海大東書局,1926年)。
章斐宏:《第三種人性》(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年)。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莊耀嘉編譯:《馬斯洛》(臺北:桂冠,1993年)。
惠吉星:《荀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第四卷》(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臺北:新文豐,1985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1991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6年)。
黃俊傑編:《東亞儒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黃俊傑編著:《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6年)
楊國榮:《倫理與存在──道德哲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路德斌:《荀子與儒家哲學》(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熊公哲註譯:《荀子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84年)。
黎 鳴:《問人性:東西文化500年的比較》(上海:上海三聯,2011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龍宇純:《荀子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7年)。
蔡錦昌:《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與古代思想新論》(臺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
戴君仁:《梅園論學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譚宇權:《荀子學說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美〕艾利森‧高普尼克著,陳筱宛譯:《寶寶也是哲學家:幼兒學習與思考的驚奇發現》(臺北:商周出版,2010年)。
〔美〕查爾斯‧霍頓‧庫利著,包凡一、王湲譯:《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臺北:桂冠,1993年)。
〔美〕道金斯著,趙淑妙譯:《自私的基因──我們都是基因的俘虜?》(臺北:天下文化出版,2002年)。
﹝美﹞詹姆斯‧菲澤等著,丁三東等譯:《西方哲學史(第七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美﹞理查德‧羅蒂著,黃勇譯:《後哲學文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美﹞理查德‧羅蒂著,王俊等譯:《哲學的場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年)。
﹝美﹞理查德‧羅蒂著,張國清譯:《後形而上學希望》(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年)。
﹝美﹞理查德‧羅蒂著,林南譯:《實用主義哲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美〕麥特‧瑞德里著,范昱峰譯:《德性起源──人性私利與美善的演化》(臺北:時報出版,2006年)。
〔美〕孟旦著,丁棟等譯:《早期中國「人」的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美〕托德‧萊肯著,陶秀璈等譯:《造就道德──倫理學理論的實用主義重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美〕威廉‧龐士東著,黃家興譯:《囚犯的兩難:賽局理論與數學天才馮紐曼的故事》(臺北:左岸文化,2012年)。
〔美〕愛德華‧魏爾森著,宋文里譯:《人類本性原論》(臺北:桂冠,1992年)。
〔英〕Rom Harré著,劉儒德等譯:《50位改變心理學的大師》(臺北:五南,2009年)。
〔英〕羅伯特‧奧迪英文主編,王思迅主編:《劍橋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
〔英〕霍布斯著,黎思復、黎廷弼譯:《利維坦》(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法〕盧梭著,何兆武譯:《論科學與藝術》(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
﹝德﹞呂迪格爾‧薩弗朗斯基著,衛茂平譯:《惡或者自由的戲劇》(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Kline III, T. C. and Philip J Ivanhoe, eds. Virtue, Nature, and Moral Agency in the Xunzi. Indianapolis/Cambrige: Hackett, 2000.


單篇論文

方旭東:〈可以而不能──荀子論為善過程中的意志自由問題〉,《哲學與文化》第403期(2007年12月),頁55-68。
王慶光:〈荀子「化性起偽」淵源於孔子之研究〉,「荀子研究的回顧與開創系列研討會:中日荀子研究的評述」宣讀論文(2006年11月6日)。
王慶光:〈論晚周「因性法治」說的興起及荀子「化性為善」說的回應〉,《興大中文學報》第13期(2000年12月),頁105-124。
王祥齡:〈荀子哲學思想核心價值的建構〉,《哲學與文化》第403期(2007年12月),頁21-39。
伍振勳:〈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9月),頁317-344。
伍振勳:〈道統意識與德行論述:荀子非難思、孟的旨趣重探〉,《臺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11年12月),頁43-84。
李哲賢:〈論荀子思想之矛盾〉,《興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7年12月),頁159-176。
周熾成:〈荀子非性惡論者辯〉,《廣東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2009年2月),頁45-50。
東方朔:〈心知與心慮──兼論荀子的道德主體與人的概念〉,《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7期(2012年1月),頁35-74。
袁長瑞:〈荀子性惡論的時代意義〉,《鵝湖月刊》第357期(2005年3月),頁52-61。
張 亨:〈荀子對人的認知及其問題〉,《文史哲學報》第22期(1971年6月),頁175-217。
馮耀明:〈本質主義與儒家傳統〉,《鵝湖學誌》第16期(1996年6月),頁53-99。
馮耀明:〈荀子人性論新詮:附〈榮辱〉篇23字衍之糾謬〉,《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4期(2005年7月),頁169-230。
廖名春:〈20世紀後期大陸荀子文獻整理研究〉,《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2006年12月),頁79-152。
潘小慧:〈從「解蔽心」到「是是非非」:荀子道德知識論的建構及其當代意義〉,《哲學與文化》第403期(2007年12月),頁41-53。
劉又銘:〈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文學院,2001年),頁50-77。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6年12月),頁33-54。
劉又銘:〈合中有分──荀子、董仲舒天人關係論新詮〉,《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期(2007年3月),頁27-50。
劉又銘:〈當代新荀學的基本理念〉,收入龐樸主編:《儒林‧第四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4-13。
劉又銘:〈明清儒家自然氣本論的哲學典範〉,《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2期(2009年7月),頁1-36。
劉又銘:〈宋明清氣本論研究的若干問題〉,收入楊儒賓等編:《儒家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年),頁203-246。
劉振維:〈荀子「性惡」芻議〉,《東華人文學報》第6期(2004年7月),頁57-92。
蕭麗娟:〈荀子「禮義治氣養心」之養生詮解〉,《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17期(2011年12月),頁1-20。
﹝日﹞佐藤將之:〈漢學與哲學之邂逅:明治時期日本學者之《荀子》研究〉,《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2005年12月),頁153-182。
﹝日﹞佐藤將之:〈荀子哲學研究之解構與建構:以中日學者之嘗試與「誠」概念之探討為線索〉,《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評論》第34期(2007年10月)頁87-128。

學位論文

王靈康:《荀子哲學的反思:以人觀為核心的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柳熙星:《荀子禮論的價值根源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2年)。
柳熙星:《荀子哲學的秩序性建構及其困境》(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
徐川惠:《論荀子「由智達德」之如何可能?》(臺北: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陳禮彰:《荀子人性論及其實踐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鄭世強:《論荀子的心性關係及其價值根源》(臺北: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戴志村:《荀子人性論新詮》(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鍾曉彤:《荀子的人性論與理想社會研究》(臺北: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蕭振聲:《荀子的人性向善論》(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8151006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151006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又銘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u, Yu M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曾暐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seng, Wei Chiehen_US
dc.creator (作者) 曾暐傑zh_TW
dc.creator (作者) Tseng, Wei Chiehen_US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0-Oct-2012 10:43:37 (UTC+8)-
dc.date.available 30-Oct-2012 10:43:3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0:43:3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8151006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32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151006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當代荀子人性論的研究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從當代新儒家一派對於荀子性惡論的批評,透過各種論述來強調其「性惡論」不能成立,其對於孟子的批判乃不明人性的真義,以此來貶抑荀子的思想與地位;到陳大齊、張亨、韋政通等學者,開始對於荀子「性惡論」作「客觀」疏理而欲顯現出荀子哲學的價值,但荀子的價值仍不可與孟子同日而語;一直到近年有一批學者積極闡述荀學的價值與意義。但無論荀子人性論的研究如何開展,這些研究始終有著一個迷思:始終執著於探究荀子人性論中人是否有天生的內在價值。無論是早期當代新儒家一派明言其無而以此批評荀子的人性論無根,或是近年來學者所提倡的「潛在的性善論」、「弱性善論」,或以「人觀」、「人的概念」來言其有,進而肯定荀子人性論的價值,都沒能跳出這個追求內在價值根源的窠臼。這樣的論述似乎隱含著一個思維:「性善論」才是好的有價值的,也就是我稱為受到「性善的誘惑」下的思考進路。
我認為,荀子人性論研究應該要跳脫以往以孟子性善論為基礎、以根本善為進路的思考框架,而轉以惡為核心思維去探究荀子的人性論。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正視「性惡」的正當性,不必對「惡」有所避諱;只要一套修養工夫論是將人導向美善境地的理論,就是有價值的論述,「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又有何關係呢?我將這樣的研究進路稱之為「後新荀學」。所謂「後新荀學」一則凸顯出其與「新荀學」以善為參照的論述觀點之不同,一則顯現出以後現代思維為方法去探尋荀子性惡論的意義與價值的進路──一種不追求形上價值、不追求永恆根源、不追求完滿無瑕為善必然性的思考模式。
在「後新荀學」的思維下,我們可以打破對於性惡的偏見,重新理解荀子性惡論的內涵與意義,並應該了解到,一個講求「人性本惡」的人性論也是有其正當性與價值的。進一步我們應該破除以往對於「善」的迷信,而誤將《荀子》中諸多脈絡以孟子「性善」的思維來思考,而對荀子的理論產生誤解與責難。除此之外,我們也應該了解,即便人沒有內在根源的善,在現實中依舊有產生善行的可能,並不一定要以基礎主義或是本質主義那樣的思維來作思考,也就是說在儒學人性論在孟子「人性本善」一路外,荀子「人之性惡」一路也應有其合理的地位與公平的理解。因為荀子的性惡論是搭配著一套完整的修養工夫論,就整體而言其具有使人趨向善的可能與理想,由此可以正可以凸顯出荀子作為儒家的正當性及其人性論的合理性。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打破,為了對話的實踐 1
第一節 問題根源:從荀子性惡論之研究回顧談起3
第二節 看見問題:重探荀子性惡論的動機與目的17
第三節 重探之路:後現代思維與方法下的「後新荀學」29
第四節 思想藍圖:本文的安排與開展45

第二章 打破性惡的偏見:重探荀子「性惡」的意義與內涵47
第一節 性:人禽共有之衝動49
第二節 人性:「生物意義的人」有之性57
第三節 人性是惡: 社會脈絡下的「人性本惡」71
第四節 性惡論的建構: 從「重禮隆法」到「人之性惡」83
小 結 打破性惡的偏見,打破黑暗向光明91

第三章 打破性善的誘惑:對荀子性惡論具內在價值說法的批判93
第一節 人沒有良知:勿把「心知」當「良知」95
第二節 性不知禮義:「禮義」價值的外在性103
第三節 生無辨是非:後天形成的道德判斷力111
第四節 孰能不為己:利他行為的迷思117
小 結 打破性善的誘惑,打破黑暗向光明127

第四章 打破形上的權威:荀子無根源性禮義的建構、施行與可能129
第一節 禮在事中顯:禮義不須形上根源131
第二節 禮義的形成:經驗的整合與建構141
第三節 禮義與善行:在社會脈絡中自然形成的道德與價值149
第四節 禮義與聖王:治亂趨善的必然性161
小 結 打破形上的權威,打破黑暗向光明171

第五章 打破復性的迷思:荀子性惡論下人趨向價值的可能與理想173
第一節 人為善的可能:認知心與人的自由意志175
第二節 知識成就道德:道德判斷力的形成與提升183
第三節 為學的自主性:「師」的教化力量193
第四節 禮義能夠內化:理想人格的追求199
小 結 打破復性的迷思,打破黑暗向光明207

第六章 結論:打破之後的回顧、反思與展望209

參考文獻223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151006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荀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性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性善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人性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當代新儒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荀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後現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反本質主義zh_TW
dc.title (題名) 打破性善的誘惑-重探荀子性惡論的意義與價值zh_TW
dc.title (題名) Breaking the lure of the goodness of nature: reassessing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the doctrine of sinful nature of XunZi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籍文獻

〔漢〕許 慎著:《圈點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2006年)。
〔漢〕韓 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漢〕趙 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十三經注疏本,1978年)。
〔魏〕何 晏注,〔宋〕邢昺疏:《論語集解》(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十三經注疏本,1978年)
﹝宋﹞程 灝、程 頤:《二程集》(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宋〕朱 熹:《周易本義》(臺北:新文豐,1979年)。
﹝宋﹞黎德靖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戴 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近人專著

王 楷:《天然與修為──荀子道德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2011年)。
王國維:《靜庵文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孔憲鐸、王登峰:《基因與人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北大哲學系:《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江心力:《20世紀前期的荀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汪文聖主編:《漢語哲學新視域》(臺北:學生書局,2011年)。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李亞彬:《道德哲學之維──孟子荀子人性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明輝等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個案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8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學生書局,1994年)。
東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
林宏星:《荀子精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林安梧:《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
胡 適:《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商務印書館,2008年)。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2000年)。
唐迪風:《孟子大義》(臺北:學生書局,197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書局,200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
唐端正:《先秦諸子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1年)。
唐端正:《先秦諸子論叢‧續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9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印書館,2007年)。
張榮明:《氣功與古代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徐宗良:《道德問題的思與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
陶師承:《荀子研究》(上海:上海大東書局,1926年)。
章斐宏:《第三種人性》(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年)。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莊耀嘉編譯:《馬斯洛》(臺北:桂冠,1993年)。
惠吉星:《荀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第四卷》(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臺北:新文豐,1985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1991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6年)。
黃俊傑編:《東亞儒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黃俊傑編著:《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6年)
楊國榮:《倫理與存在──道德哲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路德斌:《荀子與儒家哲學》(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熊公哲註譯:《荀子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84年)。
黎 鳴:《問人性:東西文化500年的比較》(上海:上海三聯,2011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龍宇純:《荀子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7年)。
蔡錦昌:《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與古代思想新論》(臺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
戴君仁:《梅園論學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譚宇權:《荀子學說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美〕艾利森‧高普尼克著,陳筱宛譯:《寶寶也是哲學家:幼兒學習與思考的驚奇發現》(臺北:商周出版,2010年)。
〔美〕查爾斯‧霍頓‧庫利著,包凡一、王湲譯:《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臺北:桂冠,1993年)。
〔美〕道金斯著,趙淑妙譯:《自私的基因──我們都是基因的俘虜?》(臺北:天下文化出版,2002年)。
﹝美﹞詹姆斯‧菲澤等著,丁三東等譯:《西方哲學史(第七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美﹞理查德‧羅蒂著,黃勇譯:《後哲學文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美﹞理查德‧羅蒂著,王俊等譯:《哲學的場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年)。
﹝美﹞理查德‧羅蒂著,張國清譯:《後形而上學希望》(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年)。
﹝美﹞理查德‧羅蒂著,林南譯:《實用主義哲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美〕麥特‧瑞德里著,范昱峰譯:《德性起源──人性私利與美善的演化》(臺北:時報出版,2006年)。
〔美〕孟旦著,丁棟等譯:《早期中國「人」的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美〕托德‧萊肯著,陶秀璈等譯:《造就道德──倫理學理論的實用主義重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美〕威廉‧龐士東著,黃家興譯:《囚犯的兩難:賽局理論與數學天才馮紐曼的故事》(臺北:左岸文化,2012年)。
〔美〕愛德華‧魏爾森著,宋文里譯:《人類本性原論》(臺北:桂冠,1992年)。
〔英〕Rom Harré著,劉儒德等譯:《50位改變心理學的大師》(臺北:五南,2009年)。
〔英〕羅伯特‧奧迪英文主編,王思迅主編:《劍橋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
〔英〕霍布斯著,黎思復、黎廷弼譯:《利維坦》(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法〕盧梭著,何兆武譯:《論科學與藝術》(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
﹝德﹞呂迪格爾‧薩弗朗斯基著,衛茂平譯:《惡或者自由的戲劇》(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Kline III, T. C. and Philip J Ivanhoe, eds. Virtue, Nature, and Moral Agency in the Xunzi. Indianapolis/Cambrige: Hackett, 2000.


單篇論文

方旭東:〈可以而不能──荀子論為善過程中的意志自由問題〉,《哲學與文化》第403期(2007年12月),頁55-68。
王慶光:〈荀子「化性起偽」淵源於孔子之研究〉,「荀子研究的回顧與開創系列研討會:中日荀子研究的評述」宣讀論文(2006年11月6日)。
王慶光:〈論晚周「因性法治」說的興起及荀子「化性為善」說的回應〉,《興大中文學報》第13期(2000年12月),頁105-124。
王祥齡:〈荀子哲學思想核心價值的建構〉,《哲學與文化》第403期(2007年12月),頁21-39。
伍振勳:〈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9月),頁317-344。
伍振勳:〈道統意識與德行論述:荀子非難思、孟的旨趣重探〉,《臺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11年12月),頁43-84。
李哲賢:〈論荀子思想之矛盾〉,《興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7年12月),頁159-176。
周熾成:〈荀子非性惡論者辯〉,《廣東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2009年2月),頁45-50。
東方朔:〈心知與心慮──兼論荀子的道德主體與人的概念〉,《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7期(2012年1月),頁35-74。
袁長瑞:〈荀子性惡論的時代意義〉,《鵝湖月刊》第357期(2005年3月),頁52-61。
張 亨:〈荀子對人的認知及其問題〉,《文史哲學報》第22期(1971年6月),頁175-217。
馮耀明:〈本質主義與儒家傳統〉,《鵝湖學誌》第16期(1996年6月),頁53-99。
馮耀明:〈荀子人性論新詮:附〈榮辱〉篇23字衍之糾謬〉,《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4期(2005年7月),頁169-230。
廖名春:〈20世紀後期大陸荀子文獻整理研究〉,《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2006年12月),頁79-152。
潘小慧:〈從「解蔽心」到「是是非非」:荀子道德知識論的建構及其當代意義〉,《哲學與文化》第403期(2007年12月),頁41-53。
劉又銘:〈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文學院,2001年),頁50-77。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6年12月),頁33-54。
劉又銘:〈合中有分──荀子、董仲舒天人關係論新詮〉,《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期(2007年3月),頁27-50。
劉又銘:〈當代新荀學的基本理念〉,收入龐樸主編:《儒林‧第四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4-13。
劉又銘:〈明清儒家自然氣本論的哲學典範〉,《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2期(2009年7月),頁1-36。
劉又銘:〈宋明清氣本論研究的若干問題〉,收入楊儒賓等編:《儒家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年),頁203-246。
劉振維:〈荀子「性惡」芻議〉,《東華人文學報》第6期(2004年7月),頁57-92。
蕭麗娟:〈荀子「禮義治氣養心」之養生詮解〉,《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17期(2011年12月),頁1-20。
﹝日﹞佐藤將之:〈漢學與哲學之邂逅:明治時期日本學者之《荀子》研究〉,《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2005年12月),頁153-182。
﹝日﹞佐藤將之:〈荀子哲學研究之解構與建構:以中日學者之嘗試與「誠」概念之探討為線索〉,《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評論》第34期(2007年10月)頁87-128。

學位論文

王靈康:《荀子哲學的反思:以人觀為核心的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柳熙星:《荀子禮論的價值根源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2年)。
柳熙星:《荀子哲學的秩序性建構及其困境》(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
徐川惠:《論荀子「由智達德」之如何可能?》(臺北: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陳禮彰:《荀子人性論及其實踐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鄭世強:《論荀子的心性關係及其價值根源》(臺北: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戴志村:《荀子人性論新詮》(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鍾曉彤:《荀子的人性論與理想社會研究》(臺北: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蕭振聲:《荀子的人性向善論》(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zh_TW